《踏莎行》吴文英词作鉴赏

合集下载

辛弃疾《踏莎行》赏析

辛弃疾《踏莎行》赏析

辛弃疾《踏莎行》赏析辛弃疾《踏莎行》赏析引言:辛弃疾,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踏莎行》就是辛弃疾豪放词作中的一首,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踏莎行》诗歌赏析,欢迎大家阅读!《踏莎行》辛弃疾夜月楼台,秋香院宇。

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

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赏析】:词作于绍熙元年庚戌(1190)八月十七日夜。

篆冈,是辛弃疾在上饶的带湖别墅中的一个地名。

小酌,便宴。

词就是在这次吟赏秋月的便宴上即兴写成的。

上片写带湖秋夜的幽美景色,见出秋色之可爱,说明古人悲愁没有多少理由。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二句对起,以工整清丽的句式描绘出迷人的夜景:在清凉幽静的篆冈,秋月映照着树木荫蔽的楼台,秋花在庭院里散发着扑鼻的幽香。

第三句“笑吟吟地人来去”,转写景中之人,十分浑然一体。

这七字除了一个名词“人”之外,全用动词与副词,衬以一个结构助词“地”,使得人物动态活灵活现,欢乐之状跃然纸上。

秋景是如此令词人和他的宾客们赏心悦目,他不禁要想,为什么自古以来总有些人,一到秋天就悲悲戚戚呢?当年宋玉大发悲秋之情,究竟为的什么?上片末二句:“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用设问的方式否定了一般文人见秋即悲的孱弱之情。

宋玉的名作《九辩》中颇多悲秋的句子,如“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等等。

辛弃疾这两句,对此加以否定。

应该说,当年宋玉之悲秋,是有一定缘由的,辛弃疾这里不过是聊将宋玉代指历来悲秋的文人,以助自己抒情的笔势,这是对古事的活用。

由这两句的语意看来,悲秋似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只有敞开胸怀,纵情吟赏秋色才是通达的啰!每个读者初读到此,情不自禁地产生这样的联想,而顺着作者这个表面的语调和逻辑继续阅读下去,思考下去。

其实,作者的本意并不在此!读了词的下片我们才知辛弃疾最终是要肯定悲秋之有理。

只不过,他之所谓悲“秋”,已不同于传统文人的纯粹感叹时序之变迁与个人身世之没落,而暗含了政治寄托的深意。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宋代词人吴文英作品赏析(五首,含作者简介)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宋代词人吴文英作品赏析(五首,含作者简介)

玉楼春·和吴见山韵玉楼春·和吴见山韵吴文英阑干独倚天涯客。

心影暗凋风叶寂。

千山秋入雨中青,一雁暮随云去急。

霜花强弄春颜色。

相吊年光浇大白。

海烟沈处倒残霞,一杼鲛绡和泪织。

【译文】浪迹天涯的孤客独倚栏干,面对着深秋中的凄风凋叶,更觉得寂寞惆怅。

绵绵群山在淅沥的秋雨中泛出了青光,一只离群的孤雁在暮色苍茫中随着迅飞的流云拼力地挣扎奋飞。

百花凋零,惟有那秋菊逞强,显示出些许春天般的缤纷色彩。

而我们却只能为那已消逝的美好年华举杯凭吊,饮一杯大白。

暮天夕阳返照天空,倒挂着一缕美丽的彩虹,那是大海中的鲛人用泪水一梭梭编织的七彩鲛绡幻化而成的。

【注释】1.玉楼春:据《词谱》载:“因顾敻词中有‘月照玉楼春漏促’,又有‘柳映玉楼春日晚’。

五代欧阳炯词中有‘日照玉楼花似锦,楼上醉和春色寝’。

又有‘春早玉楼烟雨夜’句,取为调名。

”又名《木兰花》、《玉楼春令》、《西湖曲》、《呈纤手》、《东邻妙》、《春晓曲》、《惜春容》、《梦相亲》、《归风便》、《归朝欢令》、《转调木兰花》、《续渔歌》。

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韵。

2.和吴见山韵:和韵,是用他人诗词所用的韵而作诗词。

分用韵、依韵、次韵三种。

陆游说:“古时有唱有和,有杂拟追和之类,而无和韵者。

唐始有用韵,谓同用此韵;后有依韵,然不以次;后有次韵。

自元(稹)、白(居易)至皮(日休)、陆(龟蒙),其体乃全。

”吴见山,梦窗词友,常有唱酬相和。

《梦窗词》中,题其名的即有六首,而和词或用其原韵而作的竟有五首之多。

3.大白:酒名。

【鉴赏】“阑干”两句,写出词人的心情。

此言自己是一个四处飘泊的天涯孤客,如今独倚在栏干旁,面对着深秋中的凄风凋叶,那么心中的阴影就会显得更加浓厚,寂寞之情也会显得更深。

此即情与景合也。

所谓“离人心上秋”,秋景增愁情矣。

“千山”两句,景中显情。

绵绵群山在秋雨淅沥之中泛出了青光,此是指雨中山上的常青树林;而在天空中词人(天涯客)却见到,有一只离群的孤雁在暮色苍茫中随着迅飞的流云在拼力地挣扎着奋飞。

秦观《踏莎行》鉴赏

秦观《踏莎行》鉴赏

秦观《踏莎行》鉴赏秦观《踏莎行》鉴赏《踏莎行》是著名诗人秦观所作的思乡诗,表达了秦观的思念家乡的感情。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踏莎行》的诗歌赏析和注释。

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原文: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释】⑴踏莎行:词牌名。

⑵郴(chēn)州:今属湖南。

⑶雾失楼台: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

⑷月迷津渡:月色朦胧,渡口迷失不见。

⑸桃源望断无寻处:拼命寻找也看不见理想的桃花源。

桃源: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指生活安乐、合乎理想的地方。

无寻处:找不到。

⑹可堪:怎堪,哪堪,受不住。

⑺杜鹃:鸟名,相传其鸣叫声像人言“不如归去”,容易勾起人的思乡之情。

⑻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这里作者是将自己比作范晔,表示收到了来自远方的问候。

⑼鱼传尺素:东汉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另外,古时舟车劳顿,信件很容易损坏,古人便将信件放入匣子中,再将信匣刻成鱼形,美观而又方便携带。

“鱼传尺素”成了传递书信的又一个代名词。

这里也表示接到朋友问候的意思。

⑽砌:堆积。

无重数:数不尽。

⑾郴江: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载:郴水在“州东一里,一名郴江,源发黄岑山,北流经此……下流会来水及自豹水入湘江。

”幸自:本自,本来是。

⑿为谁流下潇湘去:为什么要流到潇湘去呢?意思是连郴江都耐不住寂寞何况人呢?为谁:为什么。

潇湘,潇水和湘水,是湖南境内的两条河流,合流后称湘江,又称潇湘。

【白话译文】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

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

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

晏殊《踏莎行》全词翻译及赏析

晏殊《踏莎行》全词翻译及赏析

晏殊《踏莎行》全词翻译及赏析晏殊《踏莎行》全词翻译及赏析《踏莎行·碧海无波》全词从内心的懊悔和近痴的行动来表现深情,风格深婉含蓄,不脱大晏词风,而结笔蕴藉,神韵高远,堪称佳作。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晏殊《踏莎行》全词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踏莎行·碧海无波宋代晏殊碧海无波⑵,瑶台有路⑶。

思量便合双飞去⑷。

当时轻别意中人⑸,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⑹,香闺掩雾⑺。

红笺小字凭谁附⑻?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踏莎行·碧海无波》注释⑴踏莎(suō)行:词牌名。

又名“柳长春”“喜朝天”“踏雪行”等。

双调五十八字,仄韵。

⑵碧海:传说中的海名。

《海内十洲记》:“ 扶桑在东海之东岸。

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

海广狭浩汗,与东海等。

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甘香味美。

”⑶瑶台:指传说中的神仙居处。

晋王嘉《拾遗记·昆仑山》:“傍有瑶台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台基。

”⑷思量:考虑;忖度。

⑸意中人:心中所眷恋或属意的人。

⑹绮席:华丽的席具。

古人称坐卧之铺垫用具为席。

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惠休〈怨别〉》:“膏炉绝沉燎,绮席生浮埃。

”⑺香闺:青年女子的内室。

唐陶翰《柳陌听早莺》诗:“乍使香闺静,偏伤远客情。

”⑻红笺(jiān):红色笺纸。

唐韩偓(wò)《偶见》诗“小叠红笺书恨字,与奴方便寄卿卿”,此化用之。

附:带去。

《踏莎行·碧海无波》参考译文碧海波平无险阻,瑶台有路可通行。

细思量,当初就该双飞去。

想当时,轻别意中人,现如今,山高水远何处寻。

灰尘落绮席,烟雾锁香闺。

写好的书信,如何送给你。

登高楼极目望远方,萧萧细雨洒梧桐,天已近黄昏。

《踏莎行·碧海无波》背景《踏莎行·碧海无波》当作于天圣五年(1027)作者贬知宣州途中。

作者因反对张耆升任枢密使,违反了刘太后的旨意,加之在玉清宫怒以朝笏撞折侍从的门牙,被御史弹劾,以刑部侍郎贬知宣州,此词即在途中所作。

《踏莎行 候馆梅残》原文及翻译赏析

《踏莎行 候馆梅残》原文及翻译赏析

《踏莎行候馆梅残》原文及翻译赏析《踏莎行候馆梅残》原文及翻译赏析1踏莎行·候馆梅残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古诗简介《踏莎行·候馆梅残》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

此词主要抒写早春南方行旅的离愁。

上阕写行人客旅的思念。

以时空的转换,写人在旅途,漂泊无际,且无止期,从而展示了游子剪不断的离愁。

下阕写居者对高楼的企盼和悬想,写远望之人的内心活动。

春山本无内外之别,词人将其界定,写出居者念远的迷茫心境,颇令人玩味。

全词笔调细腻委婉,寓情于景,含蓄深沉,是为人所称道的名篇。

翻译/译文客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春风踏芳草远行人跃马扬鞭。

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像那迢迢不断的春江之水。

寸寸柔肠痛断,行行盈淌粉泪,不要登高楼望远把栏杆凭倚。

平坦的草地尽头就是重重春山,行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注释⑴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

《周礼·地官·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

”⑵草薰:小草散发的清香。

薰,香气侵袭。

征辔(pèi):行人坐骑的缰绳。

辔,缰绳。

此句化用南朝梁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而成。

⑶迢迢:形容遥远的样子。

⑷寸寸柔肠:柔肠寸断,形容愁苦到极点。

⑸盈盈:泪水充溢眼眶之状。

粉泪:泪水流到脸上,与粉妆和在一起。

⑹危阑:也作“危栏”,高楼上的栏杆。

⑺平芜:平坦地向前延伸的草地。

芜,草地。

赏析/鉴赏这首词是欧阳修词的代表作之一。

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词的赏析。

在婉约派词人抒写离情的小令中,这是一首情深意远、柔婉优美的代表性作品。

上片写离家远行的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开头三句是一幅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溪山行旅图:旅舍旁的梅花已经开过了,只剩下几朵残英,溪桥边的柳树刚抽出细嫩的枝叶。

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远行的人就这美好的环境中摇动马缰,赶马行路。

踏莎行·候馆梅残原文翻译及赏析

踏莎行·候馆梅残原文翻译及赏析

踏莎行·候馆梅残原文翻译及赏析踏莎行·候馆梅残原文翻译及赏析踏莎行·候馆梅残原文翻译及赏析1踏莎行·候馆梅残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古诗简介《踏莎行·候馆梅残》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

此词主要抒写早春南方行旅的离愁。

上阕写行人客旅的思念。

以时空的转换,写人在旅途,漂泊无际,且无止期,从而展示了游子剪不断的离愁。

下阕写居者对高楼的企盼和悬想,写远望之人的内心活动。

春山本无内外之别,词人将其界定,写出居者念远的迷茫心境,颇令人玩味。

全词笔调细腻委婉,寓情于景,含蓄深沉,是为人所称道的名篇。

翻译/译文客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春风踏芳草远行人跃马扬鞭。

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像那迢迢不断的春江之水。

寸寸柔肠痛断,行行盈淌粉泪,不要登高楼望远把栏杆凭倚。

平坦的草地尽头就是重重春山,行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注释⑴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

《周礼·地官·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

”⑵草薰:小草散发的清香。

薰,香气侵袭。

征辔(pèi):行人坐骑的缰绳。

辔,缰绳。

此句化用南朝梁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而成。

⑶迢迢:形容遥远的样子。

⑷寸寸柔肠:柔肠寸断,形容愁苦到极点。

⑸盈盈:泪水充溢眼眶之状。

粉泪:泪水流到脸上,与粉妆和在一起。

⑹危阑:也作“危栏”,高楼上的栏杆。

⑺平芜:平坦地向前延伸的草地。

芜,草地。

赏析/鉴赏这首词是欧阳修词的代表作之一。

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词的赏析。

在婉约派词人抒写离情的小令中,这是一首情深意远、柔婉优美的代表性作品。

上片写离家远行的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开头三句是一幅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溪山行旅图:旅舍旁的梅花已经开过了,只剩下几朵残英,溪桥边的柳树刚抽出细嫩的枝叶。

高中语文 宋词鉴赏《吴文英词作鉴赏》素材

高中语文 宋词鉴赏《吴文英词作鉴赏》素材

吴文英词作鉴赏生平简介吴文英(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鄞县(今浙江宁坡)人。

《宋史》无传。

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州、杭州、越州、三地居留最久。

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

游踪所至,每有题咏。

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

清全祖望答万经《宁波府志》杂问,谓吴文英“晚年困踬以死”,殆得其实。

享年六十岁左右。

黄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编定于淳祐九年(1249),卷十录吴文英词九首,时吴文英正在越州,年约五十。

黄昇并引尹焕《梦窗词叙》云:“求词于吾宋者,前有清真,后有梦窗。

此非焕之言,四海之公言也。

”沈义父《乐府指迷》亦谓“梦窗深得清真之妙”。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云:“若梦窗词,合观通篇,固多警策。

即分摘数语,每自入妙,何尝不成片段耶?”近代词论家多以姜词清空,吴词密丽,为二家词风特色。

况周颐《蕙风词语》卷二又云:“近人学梦窗,辄从密处入手。

梦窗密处,能令无数丽字,一一生动飞舞,如万花为春;非若琱蹙绣,毫无生气也。

”《梦窗词集》有四卷本与一卷本两种。

毛氏汲古阁所刻《梦窗甲乙丙丁稿》为四卷本,《疆村丛书》刻明太原张迁璋所藏为一卷本。

●宴清都·连理海棠吴文英绣幄鸳鸯柱。

红情密,腻云低护秦树。

芳根兼倚,花梢钿合,锦屏人妒。

东风睡足交枝,正梦枕、瑶钗燕股。

障滟蜡、满照欢丛,嫠蟾冷落羞度。

人间万感幽单,华清惯浴,春盎风露。

连鬟并暖,同心共结,向承恩处。

凭谁为歌长恨?暗殿锁、秋灯夜雨。

叙旧期、不负春盟,红朝翠暮。

吴文英词作鉴赏词人在描写连理海棠时,抓住特征进行铺陈,且情景交融,含蓄感人。

连理海棠是双本相连的海棠。

唐玄宗李隆基宠爱杨贵妃,把杨贵妃比作海棠。

玄宗和杨妃又有世世代代为夫妇的誓言。

这篇吟咏连理海棠的词就以李杨情事为线索展开。

“绣幄鸳鸯柱。

红情密,腻云低护秦树”三句点明海棠花及所处的环境。

文学_《踏莎行》诗词鉴赏

文学_《踏莎行》诗词鉴赏

《踏莎行》诗词鉴赏《踏莎行》诗词鉴赏1古诗原文小径红稀,芳郊绿遍。

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蒙通:濛)翠叶藏莺,朱帘隔燕。

炉香静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译文翻译小路边的红花日渐稀少,郊野却被萋萋芳草占遍,绿树成荫高楼台榭若隐若现。

春风不懂得去管束杨花柳絮,让它们迷迷蒙蒙乱扑人面。

翠绿的树叶里藏着黄莺,红色窗帘把燕子隔在外面,静静的炉香像游丝般袅袅升腾。

醉酒后一场愁梦醒来时,夕阳正斜照着深深的庭院。

注释解释踏莎(suō)行:词牌名,又名“喜朝天”“柳长春”“踏雪行”“平阳兴”“踏云行”“潇潇雨”等。

双调小令,《张子野词》入“中吕宫”。

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仄韵。

四言双起,例用对偶。

红稀:花儿稀少、凋谢。

意思是到了晚春时节。

红:指花。

高台:高高的楼台,这里指高楼。

阴阴见:暗暗显露。

阴阴:隐隐约约。

不解:不懂得。

蒙蒙:形容细雨。

这里形容杨花飞散的样子。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意谓莺燕都深藏不见。

这里的莺燕暗喻“伊人”。

游丝转:烟雾旋转上升,像游动的青丝一般。

诗文赏析此词描绘暮春景色,上片写郊外景,下片写院内景,最后以“斜阳却照深深院”作结,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起首三句描绘一幅具有典型特征的芳郊春暮图:小路两旁,花儿已经稀疏,只间或看到星星点点的几瓣残红;放眼一望只见绿色已经漫山遍野;高台附近,树木繁茂成荫,一片幽深。

“红稀”“绿遍”“树色阴阴”,标志着春天已经消逝,暮春气息很浓。

三句所写虽系眼前静景,但“稀”“遍”“见”这几个词却显示了事物发展的进程和动态。

从“小径”“芳郊”“高台”的顺序看,也有移步换形之感。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所写的杨花扑面,也是暮春典型景色。

但词人描绘这一景象时,却注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写成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以致让它漫天飞舞,乱扑行人之面。

这一方面暗示已经无计留春,只好听任杨花飘舞送春归去;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杨花的无拘无束和活跃的生命力。

吴文英《踏莎行-润玉笼绡》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吴文英《踏莎行-润玉笼绡》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吴文英《踏莎行-润玉笼绡》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踏莎行-润玉笼绡》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

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①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

②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③【注释】①艾枝:端午把艾做成虎形,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

见《荆楚岁时记》。

②红丝腕:端午以五彩丝系臂,辟鬼及兵。

一名长命缕,一名继命缕,一名辟兵缕。

见《风俗通》。

③菰:蔬类植物,生浅水中,高五六尺。

春月生新芽如笋,名茭白。

【译文】罗衣笼罩住柔润肌肤,歌扇轻掩着樱桃小口,绣花犹带有粉脂浅香,舞裙叠印着石榴花红,头帖艾枝,枕上被压得带愁恨的鬓发蓬乱。

午梦飞越千山,窗下光阴似箭。

腕上红丝痕刚刚消逝,雨声淅沥,人隔江岸,晚风吹菰叶催生秋怨。

【集评】近代·王国维:“介存(周济)谓梦窗词之佳者,如天光云影,摇荡绿波,抚玩无极,追寻已远。

余览《梦窗甲乙丙丁稿》,实无足当此者。

有之,其‘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二语乎?”(《人间词话》)近代·陈洵:“读上阕,几疑真见其人矣。

换头点睛,却只一梦。

惟有雨声菰叶,伴人凄凉耳。

‘生秋怨’、则时节风物,一切皆空。

”(《海绡说词》)现代·刘永济:(上片)所写皆端午日闺人之容饰。

但‘犹带’、‘空叠’、‘应压’等词,明其人不在目前者。

其所以如此描写,须至下半阕方知。

此等处陈洵所称‘留’字诀也。

换头八字始将上半阕所写点明是一场梦场。

……方端午而曰‘秋怨’者,愁人善感,‘雨声’、‘菰叶’之中,一梦醒来,凄然其如秋也。

”(《微睇室说词》)现代·唐圭璋:“此首感梦之作。

上片梦端午时家人睡情,下片梦后之感。

起三句,写睡时之姿容。

次两句,写睡时之服饰。

换头,言梦醒之迷惘。

‘香瘢’句,设想家人此际之瘦损。

‘隔江’两句,以目前凄凉之景色结束。

晚江风雨,菰叶萧萧,虽非秋亦若秋也。

全篇缀语秾密,以‘梦’钩勒,而末以疏淡语收,尤觉警动。

《踏莎行》诗词精选320篇大全集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踏莎行》诗词精选320篇大全集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远。

淮南皓⽉冷千⼭,冥冥归去⽆⼈管。

踏莎⾏·雪似梅花宋代:吕本中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

恼⼈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

⽼来旧事⽆⼈说。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踏莎⾏·春暮宋代:寇准春⾊将阑,莺声渐⽼,红英落尽青梅⼩。

画堂⼈静⾬蒙蒙,屏⼭半掩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踏莎⾏·碧海⽆波宋代:晏殊碧海⽆波,瑶台有路。

思量便合双飞去。

当时轻别意中⼈,⼭长⽔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闺掩雾。

红笺⼩字凭谁附。

⾼楼⽬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

踏莎⾏·⽉华如⽔清代:纳兰性德⽉华如⽔,波纹似练,⼏簇淡烟衰柳。

塞鸿⼀夜尽南飞,谁与问倚楼⼈瘦。

韵拈风絮,录成⾦⽯,不是舞裙歌袖。

从前负尽扫眉才,⼜担阁镜囊重绣。

踏莎⾏·庚戌中秋后⼆⼣带湖篆冈⼩酌宋代:⾟弃疾夜⽉楼台,秋⾹院宇。

笑吟吟地⼈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

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

踏莎⾏宋代:欧阳修⾬霁风光,春分天⽓。

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双双,⽟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

青楼⼏处歌声丽。

蓦然旧事上⼼来,⽆⾔敛皱眉⼭翠。

踏莎⾏·祖席离歌宋代:晏殊祖席离歌,长亭别宴。

⾹尘已隔犹回⾯。

居⼈匹马映林嘶,⾏⼈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消,⾼楼⽬断。

斜阳只送平波远。

⽆穷⽆尽是离愁,天涯地⾓寻思遍。

踏莎⾏·情似游丝宋代:周紫芝情似游丝,⼈如飞絮。

泪珠阁定空相觑。

⼀溪烟柳万丝垂,⽆因系得兰⾈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

如今已是愁⽆数。

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

凭阑总是销魂处。

⽇⾼深院静⽆⼈,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残蕙炷。

天长不禁迢迢路。

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住。

姜夔《踏莎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姜夔《踏莎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姜夔《踏莎行》原文及翻译赏析踏莎行是一首梦思情人之词,作者姜夔泊舟金陵梦见合肥恋人,以佳妙的构思,将两地思念交汇于梦境之中,极富浪漫色彩。

本次,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踏莎行的原文以及翻译赏析,让我们能够深入走进词作者的世界当中。

【踏莎行】姜夔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注释】①燕燕:与“莺莺”均指所恋女子。

②华胥:梦中。

③争得:怎得。

④冥冥归去:指恋人“逐郎”之“离魂”夜间独自归去。

【译文二】燕子轻盈,黄莺娇软。

你的容貌我看得非常清楚分明,在梦中又一次与你真实地相见。

你埋怨我太无情,不理解你在长久以来的相思情意。

也不体会你在好春时节独守空房,被相思所缠的悲伤。

分别后你给我的情书我依然留着,我依旧穿着你分别时亲手缝制的衣衫。

你的身影似乎暗暗随着我,来到了四处。

淮南的寒月,万水千山一片寂静,可你只一个人在远方孤苦伶仃地,无人陪伴。

【译文二】像燕子般体态轻盈,像黄莺般软语娇啼,分明又在梦中和你相见。

你怪我薄情不知你长夜难眠,你说一开春就被相思熬煎。

我千百遍读你别后来信,仍穿你分别时缝制的衣衫,时时感到你的离魂就在身边。

一轮冷月映照淮南青山,你的梦魂悠悠归去无人相伴。

【评点】本篇是又一首梦思情人之词。

上片描写深情相见的梦境,声情毕肖,历历如见。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二句,写情人像燕子般体态轻盈,像黄莺般软语娇啼。

“莺莺燕燕”也是词人对昔日情人称呼,出自苏东坡的诗句。

北宋时苏东坡听说八十五岁的诗人张先娶妾,便作诗调侃:“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本词借用这种称呼,流露出词人对情人的缠绵情意。

下句“分明又向华胥见”,表明前两句是词人梦中所见的情景。

《列子》曾有言“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所以词人用“华胥”形容自己的梦境。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二句写的是梦中情人的自述,她含情脉脉地说:“你怪我薄情不知你长夜难眠,你说一开春就被相思熬煎。

吴文英诗词代表作10篇

吴文英诗词代表作10篇

吴文英诗词代表作10篇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

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

《宋史》无传。

一生未第,游幕终身。

下面本店铺就和大家分享吴文英诗词代表作,来欣赏一下吧。

唐多令·惜别词牌名:唐多令|朝代:宋朝|作者:吴文英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

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词牌名:风入松|朝代:宋朝|作者:吴文英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高阳台·落梅词牌名:高阳台|朝代:宋朝|作者:吴文英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

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

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

半飘零,庭上黄昏,月冷阑干。

寿阳空理愁鸾。

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

离魂难倩招清些,梦缟衣、解佩溪边。

最愁人,啼鸟晴明,叶底青圆。

宴清都·连理海棠词牌名:宴清都|朝代:宋朝|作者:吴文英绣幄鸳鸯柱,红情密、腻云低护秦树。

芳根兼倚,花梢钿合,锦屏人妒。

东风睡足交枝,正梦枕瑶钗燕股。

障滟蜡、满照欢丛,嫠蟾冷落羞度。

人闲万感幽单,华清惯浴,春盎风露。

连鬟并暖,同心共结,向承恩处。

凭谁为歌长恨?暗殿锁、秋灯夜语。

叙旧期、不负春盟,红朝翠暮。

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词牌名:莺啼序|朝代:宋朝|作者:吴文英残寒正欺病酒,掩沈香绣户。

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

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

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

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

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

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

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

幽兰旋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

吴文英《蹋莎行踏莎行》宋词赏析

吴文英《蹋莎行踏莎行》宋词赏析

吴文英《蹋莎行踏莎行》宋词赏析
吴文英《蹋莎行踏莎行》宋词赏析
吴文英——《蹋莎行/踏莎行》
【年代】:宋
【作者】:吴文英——《蹋莎行/踏莎行》
【内容】: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

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

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作者】:
吴文英(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

晚号觉翁。

四明(浙江宁波市)人。

终生不仕。

曾在江苏、浙江一带当幕僚。

他的词上承温庭筠,近师周邦彦,在辛弃疾、姜夔词之外,自成一格。

他的词注重音律,长于炼字。

雕琢工丽。

张炎《词源》说他的`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拆碎下来,不成片段”。

而尹焕《花庵词选引》则认为“求词于吾宋,前有清真,后有梦窗”。

吴词多写个人的身世之感,较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

在艺术技巧方面有独到之处。

词作有《梦窗词甲乙丙丁稿》四卷。

【注释】:
润玉:玉肌。

檀樱:樱桃小口。

绣圈:绣花妆饰。

艾枝:端午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

红丝腕:端午以五彩丝系臂,辟鬼及兵。

菰叶:茭白之叶。

【赏析】:
这首词的内容是感梦,上片抒写端午节梦见意中人的姿容和服饰,刻画细腻,用词浓丽,下片写端午后梦回的怅惘之情,想象意中人因
愁而瘦损,寂寞凄清,与上片梦境迥异,更显得作者思念之深。

《踏莎行》的古诗赏析

《踏莎行》的古诗赏析

《踏莎行》的古诗赏析《踏莎行》的古诗赏析1【年代】:宋【作者】:晏殊——《踏莎行》【内容】: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注释】红稀:花儿稀少。

红,指花。

阴阴见:暗暗显露。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意谓莺燕都深藏不见。

这里的莺燕暗喻“伊人”。

【赏析】暮春傍晚,酒醒梦回,只见斜阳深院而不见伊人。

怅惘之情,通过景物描写隐约地表露出来。

全词除“一场愁梦酒醒时”句外,都是写景。

委婉细致,景中寓情,达到不露痕迹的程度。

这首词温柔细腻,缠绵含蓄,很少用直写的方法。

这种“闲雅有情思”的词风,表现男女相思往往若隐若现,曲折往复,清隽婉约,不一语道破。

既不追求镂金错采的雕饰,也少秾艳的脂粉气。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或有白氏讽谏之意。

杨花乱扑,喻谗人之高张;燕隔莺藏,喻堂帘之远隔,宜结句之日暮兴嗟也。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通体写景,但于景中见情。

上片写出游时郊外之景,下片写归来后院落之景。

心绪不宁,故出入都无兴致。

起句写郊景红稀绿遍,已是春事阑珊光景。

“春风”句,似怨似嘲,将物做人看,最空灵有味。

“翠叶”三句,写院落之寂寞。

“炉香”句,写物态细极静极。

“一场”两句,写到酒醒以后景象,浑如梦寐,妙不着实字,而闲愁可思。

《踏莎行》的古诗赏析2【原文】:踏莎行吕碧城水绕孤村,树明残照,荒凉古道秋风早。

今宵何处驻征鞍?一鞭遥指青山小。

漠漠长空。

离离衰草。

欲黄重绿情难了。

韶华有限恨无穷。

人生暗向愁中老。

【注释】:吕碧城(1883―1943),字圣因,一字兰因,安徽旌德人。

著有《信芳集》和《晓珠词》传世(叶恭绰《全清诗钞》)。

她生于官宦书香世家,家学渊源深厚,自幼博学洽闻,广搜观览。

姐妹四人中三人并以文闻名于世,号称“淮南三吕,天下知名”,被赞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与秋瑾被称为“女子双侠”。

后来,由于家道中落、世运多故,她又经历了许多的坎坷波折,先后投身于报纸编辑、女子教育等社会活动,并畅游世界各地,置身于各样的文化景观之中,自觉接受西方先进的`民主思想和科学文化,不断追求真理,不断探索新知。

吴文英《踏莎行·润玉笼绡》译文及鉴赏

吴文英《踏莎行·润玉笼绡》译文及鉴赏

吴文英《踏莎行·润玉笼绡》译文及鉴赏《踏莎行·润玉笼绡》是由吴文英所创作的,此词上片正是以实笔来描摹虚象,写得十分真切;在结拍处却以虚笔来点画实景,写得情景异常缥缈。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踏莎行·润玉笼绡》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踏莎行·润玉笼绡》宋代:吴文英润玉笼绡,檀樱倚扇。

绣圈犹带脂香浅。

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

香瘢新褪红丝腕。

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踏莎行·润玉笼绡》译文柔润如同白玉的肌肤,罩着菲薄透明的纱衣。

用罗绢团扇轻轻遮蔽着浅红的樱桃小口。

脖颈上围着绣花圈饰,还散发着淡淡的脂粉香气。

大红的舞裙上,石榴花的花纹重重叠起,艾草枝儿斜插着舞乱的发髻。

午梦迷离。

梦中历尽千山万水,其实看窗前的月影,只是片刻转移。

手腕上红丝线勒出的印痕刚刚褪去。

江面上的雨声淅淅沥沥,却无法望到思念中的你。

只有萧萧的晚风吹着菰叶,那境味简直就像已经到了秋季。

《踏莎行·润玉笼绡》注释踏莎(suō)行:调名从唐韩翃诗句“踏莎行草过春溪”而来。

双调,五十八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

起首四个四言句,前人多用对偶。

润玉:指肌肤。

笼绡:簿纱衣服。

檀樱:浅红色的樱桃小口。

檀,浅红色,唐罗隐《牡丹》诗:“艳多烟重欲开难,红蕊当心一抹檀。

”绣圈:绣花圈饰。

榴心:形容歌女红色舞裙上印着重叠的石榴子花纹。

艾枝:端午节用艾叶做成虎形,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

见《荆札岁时记》。

一箭:指刻漏。

古代计时工具。

香瘢(bān):指手腕斑痕。

红丝腕:民俗端午节以五色丝系在腕了以驱鬼祛邪。

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缕。

见《风俗通》。

菰(gū):水生植物,也称茭白,可作菜,子实可食。

《踏莎行·润玉笼绡》创作背景这首词是作者在端午之日忆念他苏州去姬的感梦之作。

在词人的词集中有大量的作品主题都是怀念他一去、一死的苏、杭二妾。

踏莎行·润玉笼绡(吴文英)原文

踏莎行·润玉笼绡(吴文英)原文

踏莎行·润玉笼绡(吴文英)原文作者:吴文英润玉笼绡①,檀樱倚扇②,绣圈犹带脂香浅③。

榴心空叠舞裙红④,艾枝应压愁鬟乱⑤。

午梦千,窗阴一箭。

香瘢新褪红丝腕⑥。

隔江人在声中,晚菰叶生秋怨⑦。

【注释】①润玉:指玉肌。

②檀樱:芬芳的樱桃小嘴。

③绣圈:彩绣项圈,此句指颈脖及妆饰。

④榴句:形容百褶石榴心红色舞裙。

⑤艾枝:端午以艾为虎形,或剪裁纸为小虎形,粘艾叶以戴。

⑥红丝腕: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用以避邪。

⑦菰叶:蔬类植物,生浅水中,高五六尺,春月生新芽如笋,名茭白。

【】这首词是作者在端午之日忆念他苏州去姬的感梦之作。

而这与一般的感梦词又不完全一样,把梦中所见之人的容貌、服饰描摹得极其细腻逼真,并没给人以缥缈恍忽、迷离朦胧之感,因而使人一时很难看出是在写梦。

起头润玉笼绡,檀樱倚扇。

绣圈犹带脂香浅。

三句着意刻画梦中所见之人的玉肤、樱唇、脂粉香气及其所着纱衣、所持罗扇、所带绣花圈饰,从色、香、形态、衣裳、装饰等逼真地显示其人之美。

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两句,以舞裙暗示其人的身份,以愁鬟借喻两地相思,以榴心、艾枝点明端午节令。

上句的空叠二字,是感叹舞裙空置,推测此因无心歌舞;下句的应压二字,则瞥见发鬓散乱,想象其人应含深愁。

上片五句,句句写梦,却始终不点破是说梦。

直到下片换头,才以午梦千山一句点出以上所写原来只是南柯午梦。

句中的千山二字,表明梦魂与现实距离之遥远。

这一句是写山长水远,路途阻隔,只有梦魂才无远弗届。

对下句窗阴一箭,前人大都解说为:慨叹光阴似箭,与梦中人分别已久。

但这里的一箭,似指漏箭,如这不是感叹光阴逝去之速,而是说刻漏移动之微。

联系上句,作者写的是:梦中历尽千山万水,其实只是片刻光。

两句合起来,既深得梦的神理,也形象地道出了作者午梦初回时所产生的对空间与时间的迷惘之感。

换头两句刚写到梦已醒,忽又承以香瘢新褪红丝腕一句,把词笔重又拉回到梦境,回想和补写梦中所见之人的手腕。

这一词笔的跳动,正是如实地写出了作者当时的心灵状态和感情状态。

《踏莎行·润玉笼绡》吴文英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踏莎行·润玉笼绡》吴文英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踏莎行·润玉笼绡》吴文英宋词注释翻译赏析.doc》作品简介《踏莎行·润玉笼绡》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是一首端午节怀人感梦之作...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99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运用对仗的手法的诗句

运用对仗的手法的诗句

运用对仗的手法的诗句对仗,指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

中古时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

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

对仗主要包括词语的互为对仗和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面。

对仗多用于骈文。

对仗又称队仗、排偶。

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

对仗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

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对仗本身应该也是一种骈偶。

01.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02.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寄黄几复》03.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李商隐《晚晴》04.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05.对花情脉脉,望月步徐徐。

——李珣《女冠子·春山夜静》06.鹏北海,凤朝阳。

——辛弃疾《鹧鸪天·送廓之秋试》07.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08.愁自遣,酒孤斟。

——吴文英《思佳客·迷蝶无踪晓梦沉》0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10.岭草已青今岁叶,岸芦犹白去年花。

——杨万里《舟过谢潭三首·其二》11.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王维《酌酒与裴迪》12.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李商隐《忆梅》13.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李璟《摊破浣溪沙》1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5.折苇枯荷共晚,红榴苦竹同时。

——黄庭坚《题郑防画夹五首》16.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17.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18.绣帐已阑离别梦,玉炉空袅寂寥香。

——冯延巳《浣溪沙》19.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踏莎行》吴文英词作鉴赏
●踏莎行吴文英润玉笼绡,檀樱倚扇。

绣圈犹带脂香浅。

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

香瘢新褪红丝腕。

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吴文英词作鉴赏这首词是作者在端午之日忆念他苏州去姬的感梦之作。

而这与一般的感梦词又不完全一样,把梦中所见之人的容貌、服饰描摹得极其细腻逼真,并没给人以缥缈恍忽、迷离朦胧之感,因而使人一时很难看出是在写梦。

起头润玉笼绡,檀樱倚扇。

绣圈犹带脂香浅。

三句着意刻画梦中所见之人的玉肤、樱唇、脂粉香气及其所着纱衣、所持罗扇、所带绣花圈饰,从色、香、形态、衣裳、装饰等逼真地显示其人之美。

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两句,以舞裙暗示其人的身份,以愁鬟借喻两地相思,以榴心、艾枝点明端午节令。

上句的空叠二字,是感叹舞裙空置,推测此因无心歌舞;下句的应压二字,则瞥见发鬓散乱,想象其人应含深愁。

上片五句,句句写梦,却始终不点破是说梦。

直到下片换头,才以午梦千山一句点出以上所写原来只是南柯午梦。

句中的千山二字,表明梦魂与现实距离之遥远。

这一句是写山长水远,路途阻隔,只有梦魂才无远弗届。

对下句窗阴一箭,前人大都解说为:慨叹光阴似箭,与梦中人分别已久。

但这里的一箭,似指漏箭,如这不是感叹光阴逝去之速,而是说刻漏移动之微。

联系上句,作者写的是:梦中历尽千山万水,其实只是片刻光景。

两句合起来,既深得梦的神理,也形象地道出了作者午梦初回时所产生的对空间与时间的迷惘之感。

换头两句刚写到梦已醒,忽又承以香瘢新褪红丝腕一句,把
词笔重又拉回到梦境,回想和补写梦中所见之人的手腕。

这一词笔的跳动,正是如实地写出了作者当时的心灵状态和感情状态。

在这片刻,对作者说来,此身虽已从梦中觉醒,而此心却仍留在梦中。

梦中,他还分明见到其人依端午习俗盘系着采丝的手腕,以及其人腕上似因消瘦而宽褪的印痕。

如果联系他另外写的几首端午忆姬之作,我们当可发现,词人对伊人之在端午日以采丝系腕一事留有特别深刻的印象。

这就无怪他在这次梦中也注意及此,并在梦醒后仍念念不忘了。

歇拍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两句,则两从梦境回到现实,并就眼前景物,寓托自己自午梦醒来直到晚风吹拂这段时间内的悠邈飘忽的情思和哀怨的心境。

王国维曾说:余览《梦窗甲乙丙丁稿》中实无足当此者。

有之,其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二语乎。

(《人间词话》)就连最不喜欢梦窗词的王国维也对此二语大加赞赏,并称其足以当得起周济的那四句话。

这不仅是因为这两句所摄取的眼前景物雨声、晚风、菰叶,既衬托出、也寄寓着作者在梦醒后难以言达的情思和哀怨,同时兼有以景托情和融情入景之妙;还因为这两句又是以景结情,宕出远神,既合乎沈义父所说的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乐府指迷》),也做到了沈谦所说的以迷离称隽(《填词杂说》)。

这两句,从空间看是把词境推入朦胧的雨中,推向遥远的江外;从时间看是把词思推入凉风中的暮晚,推向感觉中的清秋。

这就跳出了前面所展现的空间和时间范围,把所写的梦中之境一笔宕开,使之终于归为乌有。

更从全词有,它写了梦中人,也写了眼前景。

按说,前者是虚幻的;后者是真实的。

但对作者而言,其感受却恰恰相反:
回味梦中所见之人,其印象是如此亲切分明;怅望眼前之景,其心情是如此凄迷无助。

因此,他在上片正是以实笔来描摹虚象,写得十分真切;在结拍处却以虚笔来点画实景,写得情景异常缥缈。

也许正因其幻而益真,真而益幻,所以才具有天光云影,摇荡绿波之美,使人深深地被这种境界所吸引,而又感其乍离乍合,难以追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