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诊断方案报告书写技巧规范

合集下载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技巧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技巧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技巧报告书格式:
影像诊断报告书
报告人:XXX
报告时间:XXXX年XX月XX日
受检者基本信息
姓名:XXXX
性别:XX
年龄:XX岁
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
检查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检查项目:XXXXXXXX
XXXXXX
报告书写技巧
影像诊断报告书是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后所做的书面报告。

在书写影像诊断报告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提供足够的受检者信息
影像诊断报告书必须提供使用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等,以便后续追踪治疗及研究。

2. 语言简明扼要
报告书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易于读者理解。

应当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太专业术语。

报告书的核心就是要准确的评估和描述影像结果。

医生需要详
细描述影像的正常和异常特点,以及诊断依据,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4. 书写规范
影像诊断报告书是法律文书,必须注意书写规范,排版工整,
字迹清晰,涂改须避免。

同时,医生要准确慎重地填写报告时间,以便于日后事宜处理。

5. 填写签名
医生必须对影像诊断报告书进行签名或盖章,才能够使报告书
产生法律效力。

签名或盖章应清晰醒目,以便阅读。

总结
以上是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技巧的几点建议。

对于录入不规范、书写模糊、言词过多等问题,报告人必须及时聚焦并提高相关技能,做到规范书写、信息全面、慎重思考和准确表达,才能够使影像诊断报告书发挥应有的价值。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技巧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技巧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技巧
影像诊断报告书的书写技巧至关重要,因为这将影响最终的诊断结果。

因此,有必要介绍如何写出一份准确、清晰的影像诊断报告书,以便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有效的诊断。

首先,在写一份影像诊断报告书时,应先弄清楚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疾病发病的历史等等。

这是文章的起点,也是确定诊断结果的重要基础。

然后,应详细描述检查所获得的结果,包括影像学检查所获得的原始图像、正常参考值等。

不要漏掉重要的特征,比如,病灶形态、尺寸、位置、形态特征等,而且要用准确且清楚的语言描述。

此外,写影像诊断报告书时,应根据病灶的特征和病史,与相关病症比较,并确定最终的诊断结果。

有时,也需要使用其他检查方法,以进一步明确诊断结果,比如血液检查、超声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等。

最后,在写完影像诊断报告书时,一定要进行审查,确保格式正确、文字清晰、信息准确。

这一步也是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因为要确保报告书的质量。

总之,影像诊断报告书的书写技巧非常重要,除了掌握基本知识外,还应关注信息准确性和报告书的质量,以便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有效指导。

- 1 -。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技巧规范-推荐下载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技巧规范-推荐下载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技巧规范(X线、CT、MRI)第1章传统X线诊断报告书写技巧第1节头颅1、鼻窦(1)鼻窦炎右侧额窦、左侧上颌窦窦腔密度增高,透过度减低,右侧上颌窦黏膜增厚。

窦壁骨质结构未见异常。

余未见异常发现。

(2)鼻窦囊肿右侧上颌窦腔底壁可见边缘光滑的半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右侧上颌窦腔扩大,右侧上颌窦粘膜下皮质白线连续;余鼻旁窦窦壁粘膜光滑,粘膜下皮质白线清晰。

(3)良性肿瘤右侧筛窦窦壁旁小圆形骨性密度影,内可见骨小梁。

其余诸鼻旁窦窦腔透过度良好,窦壁光滑。

余骨质未见异常。

双鼻甲肥厚。

(4)恶性肿瘤左侧上颌窦窦腔扩大,其外侧壁轮廓模糊、骨质疏松,窦壁骨质呈溶骨性骨质破坏、消失;左侧上颌窦内侧骨壁模糊。

右侧上颌窦窦腔密度增高,透光度减低,为合并上颌窦炎。

2、眼眶(1)肿瘤右眼眶普遍性扩大,右眼眶内骨质破坏、吸收,右上颌窦深部顶壁-眼眶底壁下陷,右眼眶外侧壁骨缘不连续,呈溶骨性骨质破坏改变。

左眼眶未见异常发现。

(2)眼异物右眼眶内偏外侧可见一圆形异物影,直径约5.0mm,边界光滑锐利,侧位可见异物位于球内,距角膜缘约15.0mm。

局部骨质未见异常。

3、耳部(1)中耳乳突炎右侧乳突气房发育尚可,但透光度减低,密度增高。

乳突蜂房骨性间隔厚薄不均。

未见骨质破坏。

左侧乳突气化良好,其内未见异常密度影,乳突蜂房骨性间隔厚薄均匀、清晰完整。

(2)胆脂瘤右耳乳突气化不良,透光度减低,右耳上鼓室稍扩大,边缘骨质呈硬化改变,前鼓嵴变尖,听小骨吸收;鼓窦入口受侵略开大。

4、鼻、咽、喉部(1)腺样体肥大鼻咽顶后壁软组织肿胀,厚约10mm,气道明显受压变窄。

(2)咽后壁脓肿咽后壁软组织影增厚,厚约5mm,气道略受压,颈椎曲度变直。

(3)鼻咽癌鼻咽顶后壁见软组织肿块样增厚,呈僵硬感,与正常咽后壁组织境界不清,表面尚规整,斜坡局部骨质破坏。

(4)茎突过长综合征双侧茎突末端超过第二颈椎横突,余骨质形态及关节未见异常改变。

(5)喉癌喉侧位像见会厌喉面增厚。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技巧规范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技巧规范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技巧规范(X线、CT、MRI)第1章传统X线诊断报告书写技巧第1节头颅1、鼻窦(1)鼻窦炎右侧额窦、左侧上颌窦窦腔密度增高,透过度减低,右侧上颌窦黏膜增厚。

窦壁骨质结构未见异常。

余未见异常发现。

(2)鼻窦囊肿右侧上颌窦腔底壁可见边缘光滑的半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右侧上颌窦腔扩大,右侧上颌窦粘膜下皮质白线连续;余鼻旁窦窦壁粘膜光滑,粘膜下皮质白线清晰。

(3)良性肿瘤右侧筛窦窦壁旁小圆形骨性密度影,内可见骨小梁。

其余诸鼻旁窦窦腔透过度良好,窦壁光滑。

余骨质未见异常。

双鼻甲肥厚。

(4)恶性肿瘤左侧上颌窦窦腔扩大,其外侧壁轮廓模糊、骨质疏松,窦壁骨质呈溶骨性骨质破坏、消失;左侧上颌窦内侧骨壁模糊。

右侧上颌窦窦腔密度增高,透光度减低,为合并上颌窦炎。

2、眼眶(1)肿瘤右眼眶普遍性扩大,右眼眶内骨质破坏、吸收,右上颌窦深部顶壁-眼眶底壁下陷,右眼眶外侧壁骨缘不连续,呈溶骨性骨质破坏改变。

左眼眶未见异常发现。

(2)眼异物右眼眶内偏外侧可见一圆形异物影,直径约5.0mm,边界光滑锐利,侧位可见异物位于球内,距角膜缘约15.0mm。

局部骨质未见异常。

3、耳部(1)中耳乳突炎右侧乳突气房发育尚可,但透光度减低,密度增高。

乳突蜂房骨性间隔厚薄不均。

未见骨质破坏。

左侧乳突气化良好,其内未见异常密度影,乳突蜂房骨性间隔厚薄均匀、清晰完整。

(2)胆脂瘤右耳乳突气化不良,透光度减低,右耳上鼓室稍扩大,边缘骨质呈硬化改变,前鼓嵴变尖,听小骨吸收;鼓窦入口受侵略开大。

4、鼻、咽、喉部(1)腺样体肥大鼻咽顶后壁软组织肿胀,厚约10mm,气道明显受压变窄。

(2)咽后壁脓肿咽后壁软组织影增厚,厚约5mm,气道略受压,颈椎曲度变直。

(3)鼻咽癌鼻咽顶后壁见软组织肿块样增厚,呈僵硬感,与正常咽后壁组织境界不清,表面尚规整,斜坡局部骨质破坏。

(4)茎突过长综合征双侧茎突末端超过第二颈椎横突,余骨质形态及关节未见异常改变。

(5)喉癌喉侧位像见会厌喉面增厚。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的书写规范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的书写规范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的书写规范无论是用结构式报告模板,还是用自由式报告的方式书写报告,给送检医师和(或)受检者的医学影像诊断报告都应包括以下项目:受检者人文资料,临床诊断、检查要求或目的,检查部位和名称、检查方法、医学影像学表现、医学影像学诊断(包括报告书写医师的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一、人文资料人文资料即受检者的标识信息,包括受检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床号、检查号码、检查日期等。

检查号码可根据检查内容分成X线号、CT号、MRI号等。

已采用PACS的单位应采用统一的医学影像学检查号码。

如果有可能,可逐步过渡到同一受检者的各种医学影像学检查号码统一为一个号码,或者直接采用门诊号或者住院号为检查号码。

统一号码的目的是方便搜寻、比较历次检查的资料。

二、临床诊断或信息临床诊断或信息主要指检查前临床初诊,或临床医师推荐医学影像学检查的目的和要求。

放射科医师根据临床医师所开检查申请单上有关内容而填写,采用电子申请单的医院,应采用自动电脑载入临床病史中的诊断结果,如会诊单上的临床诊断(病名);或者与医学影像诊断有关的受检者主要症状或化验结果,如“咳嗽"、“体检发现血AFP升高"等。

“临床诊断”项下应避免“空白”、“协诊"或“无"等现象。

三、检查部位和名称检查部位根据送检医师的要求,即实际检查之部位,如胸部、腹部或颅脑等。

检查名称,应根据医学影像学检查的相关规定正确书写,名称应与客观检查情况相符,各医院放射科应统一规定其名称,避免采用不规范缩写(例如胸大片、心三位片)。

四、检查方法X线检查应描述检查方法、体位、摄片张数以及机房、设备名称。

CT或MRI应写明扫描的部位、范围及受检者体位:应注明平扫或增强,以及具体扫描序列名称、主要参数(如层面、层厚、矩阵大小、FOV、扫描时间、MRI的TR/TE、NEX等)、图像数量和摄片情况。

凡增强者无论CT或MRI均应描述对比剂名称、给药方式、注射总量、注射速率和延时等:如为动态增强成像,应标明期相。

影像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影像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影像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安徽省立医院影像科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一、诊断报告书写常规(一)诊断报告书写规范是诊断质量的最终反映医学服务涉及人的生命与健康,其服务质量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为此,医学管理学就提出了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种种规范与办法。

发达国家的医学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是由政府有关部门与医学学术团体共同实施的。

从我国近年来的实践看,也是由政府部门施加一定的行政影响,并组织有关的医学团体制定统一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规范与实施办法,并加以贯彻与推广。

诊断报告书能反映医学影像的诊断质量。

从一份规范的诊断报告书中可以看得出使用的设备是什么,检查的操作技术或程序是怎样的,诊断者观察是否全面,以及诊断的思路是否正确等等。

因此,我们认为在逐步完善医学影像学质量保证或质量控制的进程中,第一步要走的路就是诊断报告书的规范化。

(二)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的格式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格式是一种形式,它反映的内容必须要符合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要求。

纵观现在国内、国外的诊断报告书,形式各种各样,大小与繁简程度也不一致。

但是从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医学影像学的诊断报告书的格式应包括以下5 项。

1、一股资料,往往是表格式的。

逐项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病区、病床、门诊号、X 线号、CT 号、MRI号、DSA号、X片序号、检查日期、报告日期等等。

2、检查名称与检查方法或技术。

3、医学影像学表现。

如X线、CT MRI和DSA所见等。

4、医学影像学诊断。

5、书写报告与审核报告医师签名。

(三)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内容: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五个项目所包括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却有一定的联系,它们与报告形式是统一的。

我们将每一项目应书写的内容,建议如下。

1、一般资料:各家医院可以根据各种不同设备的医学影像学科具体情况设计各自的表格,但必须是能精简地概括识别病员的标志、检查要求、目的与简要的临床情况或诊断。

医院影像科诊断报告的具体书写规范

医院影像科诊断报告的具体书写规范

医院影像科诊断报告的具体书写规范医院影像科诊断报告的具体书写规范,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如何书写影像诊断报告,医学影像dr诊断报告,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男性医院挂号,外国就医,哪个医院看病好,气胸影像学表现,影像诊断报告书写医院影像科诊断报告的具体书写规范1、一般资料: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格式是一种形式,它反映的内容必须要符合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要求,但是从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角度出发,医学影像学的诊断报告书的格式应包括以下5项。

(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病区、病床、门诊号、X线号、X片序号、检查日期、报告日期等等。

(2)检查名称与检查方法或技术。

、(3)医学影像学表现。

如X线所见。

(4)医学影像学诊断。

(5)书写报告与审核报告医师签名。

2、报告书写内容:(1)检查名称、方法或技术。

(2)影像学表现(急诊报告可以)例如:对正常胸部正位片,要求对肺野、肺门、肺段、胸膜、横隔、纵隔,所见骨骼与胸廓软组织进行较详细描述。

临床对影像学诊断所要求的内容:即阐明有无临床所疑疾病的种种表现或征象,如有者则应对所出现的病变大小,形态与部位等等―一加以描述,并对该疾病应该或可能出现而未出现的表现说明“未见”。

此外还应对疾病定位与定性有关表现或征象说明“见到”或“未见到”。

“见到”者再加以必要的描述。

临床要求(即临床所疑疾病)以外的阳性发现。

(a)医院影像科诊断报告的具体书写规范,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如何书写影像诊断报告,医学影像dr诊断报告,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男性医院挂号,外国就医,哪个医院看病好,气胸影像学表现,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意外或偶然发现“临床所疑疾病”以外疾病的征象。

如骨外伤患者所摄骨片上偶然发现骨软骨瘤:(b)种种正常变异的表现;(c)成像的伪影的表现;(d)难以解释的不能据之作出医学影像学诊断的一些表现。

对于后一种情况应在“医学影像学诊断”项下建议临床作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这些表现的意义。

影像学报告编写规范要求

影像学报告编写规范要求

影像学报告编写规范要求影像学报告是医学领域中对各种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系统评估和解读的重要文档。

为了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在撰写影像学报告时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要求。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影像学报告编写规范要求。

一、格式要求1. 页眉:在报告的每一页右上角标注医院名称、科室、报告医师、报告日期等信息。

2. 报告标题:放在报告的中心位置,使用粗体大字进行突出。

3. 段落格式:使用适当的缩进和空行,以提高段落之间的区分度和整体的可读性。

4. 字体和字号:主体部分使用宋体或者仿宋字体,字号一般为小四号(12号),可以根据需要做适当调整。

5. 图片要求:每张图片需要配以相应的图示标号,并在图示标号后注明图像所示内容。

二、内容要求1. 患者信息:在报告的开头处,列出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检查日期等基本信息。

2. 影像学检查的详细描述:对影像学检查的各项参数进行详细描述,包括使用的设备、检查方法、扫描层厚、扫描间隔等。

3. 影像所见:详细描述影像上所能观察到的结构、形态、信号强度等特征,并对其中异常所见进行准确描述。

4. 分析和解读:结合影像所见,进行分析和解读,给出诊断意见和不同疾病的可能性,并进行排除。

三、语言要求1. 使用专业术语:在报告中应尽量使用专业术语表达,以确保准确性和清晰度。

避免使用模糊的、含糊不清的措辞。

2. 叙述准确简洁:语句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的篇幅,突出重点信息,并使用恰当的连词和过渡词,使语句之间有连贯性。

3. 避免歧义:确保报告中的每个词句的意思明确,不会产生歧义,以免引起误解。

四、行文要求1. 结构清晰:报告应有明确的层次结构,对于不同的观察结果和分析,应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以提高报告的清晰度。

2. 重点突出:对于重要的观察结果和分析,可以适当使用加粗、下划线等方式进行强调,使其更加突出。

3. 段落过渡:各段落之间应有合理的过渡,确保文章的整体连贯性。

总结:影像学报告是一份重要的医学文档,编写时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技巧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技巧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技巧
一、尊重规范。

1、报告书写遵循《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确保符合国家有关要求,避免报告书写不规范。

2、遵循报告书写格式规范,确保报告书书写风格统一、简洁明了。

3、遵循统一叙述标准,确保报告书书写语言精确、严谨正确。

二、仔细检查。

1、检查报告书写的语言是否正确,保证报告书表达的意思清晰明了。

2、检查报告书所记录的细节是否完整,确保报告书是面对病患和医
生都有参考价值。

3、检查报告书写的拼写是否正确,确保报告书书写格式精确、规范。

三、报告书书写技巧。

1、遵循讲究逻辑结构,按照病人的基本信息、扫描检查及结论来书
写报告书。

2、遵循讲究具体细节,报告书必须将检查结果精确描述,不能因简
单而失真实。

3、遵循讲究正确性,报告书的报告内容一定要准确,不能出现错误、缺失等问题。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的书写规范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的书写规范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的书写规范
(一)基本要求
1、认真细致地观察,全面系统地描述;
2、书写整洁,字迹清晰,字体规范:
3、文字通顺,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4、一般资料(病案号、X 线号、姓名、性别、年龄、申请科室等)要查对无误;
5、诊断意见要明确,对疑难病例要进行分析讨论,回答临床医师提出的问题;
6、签名在右下角,签全名,字迹清晰。

(二)报告书写的基本格式
1、一般资料可按表格填写。

2、本次检查的名称应写在报告上方的中央。

3、片序并包括检查方法、部位、投照位置和时相。

4.病变描述要真实地反映观察的过程,重点描述异常发现。

如对异常征象应描述其部位、大小、形态、密度、边缘、数目及其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或与正常组织的移行带等。

亦应描述有鉴别意义的阴性所见。

所有的描述应尽量使用医学用语。

5、印象是本报告的结论:
①正常或未见异常。

②有异常者应指明病变的部位、范围、病理基础、病变的性质和可能的致病原因。

③提出进一步检查的建议。

④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诊断可能性者应提出以哪一个可能性大。

6、复诊报告:
①一般项目,标题和片序同上所述。

②诊断明确者,指明病变演变的情况、判定疗效。

③诊断不明确者,通过随诊观察,可提出诊断,应论述新提出诊断的依据。

影像诊断报告的写作技巧

影像诊断报告的写作技巧

病例二:肝血管瘤的影像诊断报告
总结词
肝血管瘤的影像诊断报告需关注病变的部位、大小、 形态及增强表现,同时需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 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详细描述
肝血管瘤的影像诊断报告中,应首先描述病变的部位和 大小,如位于肝脏的左叶或右叶,病灶的大小是否超过 5cm等。接着描述病变的形态,如圆形、椭圆形或分 叶状。同时,报告应提及病变的增强表现,如早期快速 强化、延迟逐渐消退等。此外,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 室检查结果也是重要的参考依据,如有无肝炎病史、肝 功能是否正常等。最后,综合各项信息进行诊断,以提 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5
影像诊断报告的改进建 议
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报告质量
定期开展影像诊断报告写作培训,提高医生的专业技能和报告撰写能力。 邀请经验丰富的影像诊断专家进行授课,分享报告写作经验和技巧。 鼓励医生参加学术交流和研讨会,了解最新的影像诊断技术和报告规范。
规范报告格式,统一报告标准
制定详细的影像诊断报告格式和规范, 明确报告内容、语言表述和数据呈现方
式。
建立统一的报告标准,确保不同医生所 定期对报告格式和标准进行更新和完善, 撰写的报告具有可比性和可重复性。 以适应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加强多学科合作,提高诊断准确性
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促进医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共同解决影像诊断中的难题。
加强影像科与其他临床科室的合作,共同讨论和会诊 疑难病例,提高诊断准确性。
02
影像诊断报告的写作要 点
准确描述影像学表现
描述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缘、 密度或信号等特征。
描述病变的动态变化,如生长速度、 扩散方式等。
描述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如浸润、 压迫或推移等。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制度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制度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制度一、目的X线片资料反映疾病在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或(和)功能改变。

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是提供临床参考的重要依据,对临床诊断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诊断报告的内容必须客观地反映其变化,符合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

二、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内容规范化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五个项目所包括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却有一定的联系。

每一项目应书写的内容如下。

(一)一般资料:一般资料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门诊号、病区、病床、门诊号、检查号、检查序号、检查日期、报告日期等。

报告书写者应逐一填写。

检查号可以统一编号。

(二)检查名称与检查方法或技术:对于常规检查要注明检查名称,特殊检查要注明检查方法或技术。

(三)医学影像学表现:1.临床对医学影像学诊断所要求的内容:即阐明有无临床疑似疾病的表现或征象,如有则应对所出现的病变、大小、范围、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加以描述,并对该疾病应该或可能出现而未出现的表现说明“未见”。

2.临床所疑疾病以外的阳性发现:(1)意外或偶然发现“临床所疑疾病”以外疾病的征象,如骨外伤患者所摄骨路片上偶然发现骨软骨瘤;(2)正常变异的表现;(3)成像伪影;(4)难以定性的或可疑的征象。

3.对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征象应加以描述。

(四)医学影像学诊断:医学影像学诊断有其局限性。

不同疾病可有类似表现,同一疾病又可有不同表现,而且随时间改变,病变可以发生变化。

医学影像学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必要时要亲自检查患者,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医学影像学诊断为整个医学影像检查的结论,不少阅读报告的临床医师只阅读这一项。

报告书写者必须根据医学影像学表现恰如其分地做出这一检查结论。

诊断结论一般分为四种情况:1.正常或未见异常。

2.病变肯定,性质肯定。

3.病变肯定,性质不肯定,这种结论又可分两种情况:(1)以某一疾病为主但不典型。

(2)病变表现无特征性。

可有多种可能性,依次说明可能的疾病。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一、前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影像诊断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为医生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依据。

而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也成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重要信息沟通方式,正确书写规范的报告书不仅可以提高医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效率,也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医疗服务。

二、报告书写规范1、基本信息在书写报告时,首先需要填写被检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检查时间、检查部位以及检查目的等内容。

2、检查手段在书写报告时,需要说明本次检查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超声、CT、MRI等,同时需要描述检查前的准备工作与方法。

3、检查结果在书写报告时,需要详细列出所检查部位的正常与异常表现,包括大小、数量、形态、密度与信号强弱等特征。

同时也需要描述以上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的病理学意义。

4、诊断结论在书写报告时,需要结合临床资料,对影像学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与诊断。

诊断结论应当清晰、明确,同时需要给出可能的病因、病理学机制、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建议等内容。

5、报告格式在书写报告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行文,包括科室名称、报告编号、报告日期等内容。

同时也需要注意文本的排版与字体的大小,使报告条理清晰、易于阅读。

三、注意事项1、准确性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作为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病情与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因此书写过程中要求对影像学表现进行精细分析,确保诊断结论准确可靠。

2、规范性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所涉及的内容领域十分广泛,因此需要严格遵守规范化的书写格式,以方便医护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

3、可读性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不仅需要精准、准确的描述患者病情,同时也需要保证表述方式简练易懂,以方便患者理解与接受治疗。

四、结语医学影像诊断报告书是医生判断患者病情的重要依据,良好的书写规范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当认真制定规范化的书写流程,注重书写质量,始终保持严谨的专业态度,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可靠、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学影像诊断概述 影像诊断报告的书写 影像诊断报告的书写

医学影像诊断概述 影像诊断报告的书写 影像诊断报告的书写

影像诊断的步骤
(三)结论部分 根据所叙述的X线表现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后而作出的诊断意见或印象。 诊断意见应包括病因、病解、病生诊断等方面内容。按先主后次,先重后 轻,先病变后先天异常及解剖变异的顺序排列。有时还可以提出有利于诊 断的建议,以进一步完善诊断。最后还必须鉴写报告者的姓名。
Part 03
影像诊断的模式
诊断报告没有固定模式,各地医院放射科诊断报告的书写有一定的差异 3.分析性报告 有些疾病的X线表现不具有特征性,而临床表现又不典型。 在这种情况下要建立确切的诊断就比较困难。在书写诊断报告时,可以在 描述所见X线表现的同时,根据解剖、生理及病理知识等进行分析推测。 最后结合临床资料,提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可能性诊断意见,或建议做某 些其它检查,以进一步完善诊断。
诊断报告的模式
影像诊断的模式
诊断报告没有固定模式,各地医院放射科诊断报告的书写有一定的差异 1.叙述性报告 即对所见的X线表现进行一般性描述,并结合临床资料能 作出较明确的诊断。是最多见的一种诊断报告形式。 2.结论性报告 根据X线表现特点即能作出明确诊断的疾病、如骨折、关 节脱位等。一般先直接肯定疾病的诊断,再进一步描述其X线表现,而最 后不必要再签写诊断意见。
Part 02
诊断报告的内容
影像诊断的内容
(一)一般项目 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摄影日期,X线号,摄影部位及检查方法(平片、 特殊检查、造影检查等),胶片规格及序号等。 (二)叙述部分 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X线所见。叙述中要突出主要的X线表 现。注意应用诊断学术语描写所见的X线征象,必要时解释其X线病理基础。对病 变大小的描述要尽量准确、数字化,尽量避免用实物大小来描述病变,如“蚕豆 大”、“黄豆大”等字样。

影像诊断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影像诊断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规范影像诊断报告是一份重要的临床档案资料,必须认真书写。

一份规范化的诊断报告书要求文字简洁,语句通顺,表达准确。

内容包括以下部分:一、一般项目:1、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影像编号、门诊号或住院号;申请科室、病室和床位号;检查设备、检查方法(平扫、增强)、造影剂种类用法和用量、检查部位和位置、临床诊断、检查日期和报告日期等均应逐项填写清楚。

报告时间要求精确,普通报告时间要求精确到“时”,急诊报告时间要求到“分”。

二、叙述部分:1、应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分清主次,按顺序描述异常影像所见。

阐明有否临床所疑疾病的表现或征象,如有则应对所出现的病变部位、形态和大小进行描述,描述应简洁、形象、贴切,并对该疾病应该或可能出现而未出现者说明“未见。

如:肺癌的毛刺征;骨、关节病变的死骨、钙化和骨膜反应、关节面及关节间隙等。

此外,还应对与疾病的定位和定性有关的表现或征象说明“见到”或“未见”如:肠梗阻有无充气扩张肠管有无液平,形态、位置如何,有无青鱼骨刺征,假肿瘤征等。

2、意外或偶然发现临床所疑疾病以外的疾病征象如:外伤发现骨软骨瘤、退变、各种正常变异等应在诊断意见里体现。

3、成像伪影、外影应在描述中加以说明;难于解释和不能据此作出影像诊断的一些表现等,应在描述后建议作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这些表现的意义。

三、诊断意见:在详细描述的基础上以影像表现为依据,结合有关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以得出客观的诊断结论。

临床和影像表现典型者可提出肯定诊断;影像表现缺乏特征性者,可结合临床情况提出倾向性诊断;影像表现和临床均无特征性而难于下结论时,可提出某种或某些诊断可能性以及进一步检查的建议。

四、医师签署:一份完整的影像诊断报告,应有医师签名。

书写者在“书写医师”项签名,最好为住院医师或以上;另一医师在“核对医师”项签名,最好为主治医师或以上。

如有技师(士)和护理人员参与检查,则亦应签署或注明。

医师签名字迹应工整,易于辨认和保存。

影像学工作者报告撰写规范要求

影像学工作者报告撰写规范要求

影像学工作者报告撰写规范要求在医学领域,影像学报告是医生诊断和治疗患者疾病的重要依据。

因此,撰写准确、规范的影像学报告对于确诊和治疗患者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影像学工作者报告撰写的规范要求,以确保报告的质量和有效性。

一、报告格式1.报告页眉报告页眉应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和报告日期。

这些信息有助于确保医生对患者信息的准确性,并能更好地追踪病人的病史。

2.报告结构报告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临床病史: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和病史信息。

2)影像学表现:对影像学所见进行详细描述,包括异常结构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信号强度等。

3)诊断:基于影像学表现,给出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结论和建议:总结影像学所见和诊断,提出治疗方案或进一步的检查建议。

3.报告语言报告应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描述,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和缩略语。

描述应准确、完整,以确保医生能够清晰理解报告内容。

4.报告说明对于特殊部位或疾病,可以在报告中提供适当的解释和说明,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影像学所见和诊断。

二、报告内容1.详细描述影像学报告应对影像学所见进行详细描述,包括异常结构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信号强度等。

同时,应准确描述相邻结构的关系和可能的影响。

2.准确诊断影像学报告应提供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治疗决策。

诊断应基于充分的影像学所见,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

3.结论和建议报告应在结论部分对影像学所见和诊断进行总结,并提出治疗方案或进一步的检查建议。

建议应具体明确,避免使用模糊的词语或术语。

三、报告书写要求1.语法和拼写撰写报告时要注意语法和拼写的准确性,避免错误和歧义。

需要仔细校对,确保报告的语言通顺流畅。

2.术语使用使用医学术语时,应使用标准且准确的术语,避免产生歧义。

不要使用缩略语或非正式的术语。

3.格式规范报告应使用标准的字体和字号,段落和标题之间需要适当的间距,以保证报告整洁美观。

同时,应确保报告的文字排版和图像插入符合标准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技巧规范(X线、CT、MRI)第1章传统X线诊断报告书写技巧第1节头颅1、鼻窦(1)鼻窦炎右侧额窦、左侧上颌窦窦腔密度增高,透过度减低,右侧上颌窦黏膜增厚。

窦壁骨质结构未见异常。

余未见异常发现。

(2)鼻窦囊肿右侧上颌窦腔底壁可见边缘光滑的半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右侧上颌窦腔扩大,右侧上颌窦粘膜下皮质白线连续;余鼻旁窦窦壁粘膜光滑,粘膜下皮质白线清晰。

(3)良性肿瘤右侧筛窦窦壁旁小圆形骨性密度影,内可见骨小梁。

其余诸鼻旁窦窦腔透过度良好,窦壁光滑。

余骨质未见异常。

双鼻甲肥厚。

(4)恶性肿瘤左侧上颌窦窦腔扩大,其外侧壁轮廓模糊、骨质疏松,窦壁骨质呈溶骨性骨质破坏、消失;左侧上颌窦内侧骨壁模糊。

右侧上颌窦窦腔密度增高,透光度减低,为合并上颌窦炎。

2、眼眶(1)肿瘤右眼眶普遍性扩大,右眼眶内骨质破坏、吸收,右上颌窦深部顶壁-眼眶底壁下陷,右眼眶外侧壁骨缘不连续,呈溶骨性骨质破坏改变。

左眼眶未见异常发现。

(2)眼异物右眼眶内偏外侧可见一圆形异物影,直径约5.0mm,边界光滑锐利,侧位可见异物位于球内,距角膜缘约15.0mm。

局部骨质未见异常。

3、耳部(1)中耳乳突炎右侧乳突气房发育尚可,但透光度减低,密度增高。

乳突蜂房骨性间隔厚薄不均。

未见骨质破坏。

左侧乳突气化良好,其内未见异常密度影,乳突蜂房骨性间隔厚薄均匀、清晰完整。

(2)胆脂瘤右耳乳突气化不良,透光度减低,右耳上鼓室稍扩大,边缘骨质呈硬化改变,前鼓嵴变尖,听小骨吸收;鼓窦入口受侵略开大。

4、鼻、咽、喉部(1)腺样体肥大鼻咽顶后壁软组织肿胀,厚约10mm,气道明显受压变窄。

(2)咽后壁脓肿咽后壁软组织影增厚,厚约5mm,气道略受压,颈椎曲度变直。

(3)鼻咽癌鼻咽顶后壁见软组织肿块样增厚,呈僵硬感,与正常咽后壁组织境界不清,表面尚规整,斜坡局部骨质破坏。

(4)茎突过长综合征双侧茎突末端超过第二颈椎横突,余骨质形态及关节未见异常改变。

(5)喉癌喉侧位像见会厌喉面增厚。

局部见隆起肿块影,表面不光滑。

喉正位体层像显示右侧杓会厌皱襞及室带软组织肿块影。

梨状窝狭窄,喉室变浅,声带肿胀。

第2节胸部1、肺(1)正常肺部。

胸廓对称,纵膈居中,双肺野纹理清晰,双肺门影不大,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心脏形态、大小及位置在正常范围.(2)大叶性肺炎正位像右肺中下野可见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密度均匀,上界清楚呈水平走行,下界模糊不清,右心缘模糊不清,肺野透亮度减低。

侧位像见右肺中叶呈实变改变,叶间胸膜无凹陷。

肺门无异常增大。

左肺未见异常。

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心脏形态、大小及位置属正常范围。

(3)支气管肺炎双肺纹理增强,左肺中下野纹理紊乱、模糊,左肺有沿肺纹理分布的小斑片状模糊影,双侧肺门影不大。

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心脏形状、大小属正常范围。

(4)支气管扩张双肺纹理增强、紊乱,以中下肺野为著,且双侧中下肺野内中带可见沿肺纹理走行分布的多发囊状透亮影,呈蜂窝状改变。

左肺下野膈上区透过度增高,肺纹理减少,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心脏形态、大小及位置属正常范围。

(5)肺脓肿正位像左肺中野中外带可见大片密度增高影,其内密度不均,可见大小约4cm×4.5cm的空洞,空洞内壁光滑,壁较厚,其内有气液平面,侧位像病灶位于左肺下叶背段。

右肺纹理清晰。

双肺门影未见增大、增浓,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心脏形态、大小及位置在正常范围(6)肺结核A)原发综合征右肺上野中外带可见片状实变影,边缘模糊,右肺门影增大,肺内实变影与增大的肺门之间可见索条影相连。

左肺纹理清晰,肺门影未见增大、增浓,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心脏形态、大小及位置在正常范围。

B)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双肺野内均匀、弥漫分布大小相似的粟粒状结节影。

双肺野透光度减低,呈磨玻璃状改变。

肺门影增大、增浓。

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心脏形态、大小及位置在正常范围。

C)浸润型肺结核D)结核性胸膜炎右侧中下肺野呈一致性密度增高,上缘为外高内低的弧线状,右肺门及右心缘显示不清,右侧肋间隙增宽,纵隔向健侧略移位,右侧膈肌显示不清。

左肺未见异常。

左侧膈肌光滑,左肋膈角锐利。

心脏形态、大小及位置在正常范围。

(7)原发性支气管肺癌A)右肺上叶中央型肺癌右肺门区可见一较大的肿块影,大小约5.0cm×6.0cm,肿块边缘呈分叶状。

右肺上叶支气管变窄。

右侧水平叶间胸膜增厚。

中上纵隔影增宽。

左肺未见异常。

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心脏形态、大小及位置在正常范围。

B)右肺上叶周围型肺癌右肺中野中外带可见一类圆形致密肿块影,大小约5.5cm×5.0cm,肿块边缘呈分叶状,有短细毛刺。

肿块内密度均匀,其内无空洞,周围无卫星病灶。

右肺门影不大。

左肺未见异常。

心脏形态、大小及位置在正常范围。

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8)肺转移瘤双肺野内散在分布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结节影,以中下肺野中外带为多,结节边缘清晰光滑,密度均匀,其内无空洞及钙化,大小约1cm×1.5cm~3cm×4cm不等。

双肺门影不大,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心脏形态、大小及位置在正常范围。

(9)气管、支气管异物A)左主支气管可透X线异物左侧胸廓饱满,左肺野透过度增高,吸气和呼气时无明显变化。

透视下纵隔摆动,即呼气时纵隔右移,吸气时纵隔恢复正常。

左侧膈肌低平,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心脏形态、大小未见异常表现。

(10)肺水肿A)肺泡性肺水肿双肺野内以肺门为中心广泛分布斑片状实变影,尤以右肺下野为著,实变影密度较高,边缘模糊。

双肺门影增大、模糊。

心尖向左下移位。

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B)间质性肺水肿双肺上野纹理增粗,双肺中下野外带可见横行线状影与胸壁垂直,长2~3cm,即KerleyB线,肺门影未见增大、增浓。

心脏横径增大,心尖向左下移位。

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2、纵隔(1)胸腺瘤中下纵隔内胸腺瘤正位像左侧中下纵隔内和侧位像前纵隔内,可见软组织影向左侧胸腔突出,密度均匀,未见钙化,边缘光滑呈分叶状,其后方可见被遮盖的肺纹理。

余肺纹理清晰,肺门影未见增大、增浓。

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2)恶性淋巴瘤上中纵隔明显增宽,呈软组织密度,密度均匀,未见钙化,边缘清晰呈波浪状,气管受压变窄。

双肺内纹理清晰,肺门影未见增大、增浓。

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3、胸膜(1)气胸及液气胸左侧胸腔上外侧部可见无纹理区,无纹理区内侧可见被压缩的肺边缘,左肺体积明显缩小,左侧肋膈角变钝。

左侧肋间隙增宽,纵隔略向右移。

右肺未见异常,右肋膈角锐利。

(2)纵隔气肿正位像左侧心缘旁可见条带状气体影,外缘见被推压向外移位的纵隔胸膜。

侧位像上见气体影位于纵隔胸膜前方,将纵隔胸膜向后推移。

双肺内纹理清晰,肺门影未见增大、增浓。

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4、膈肌(膈膨升)右侧膈肌前部呈半球形向上膨凸,膈肌上方可见横行条带影,余双肺野纹理清晰,肺门影未见增大、增浓,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透视下膈肌运动减弱。

心脏形态、大小及位置在正常范围。

第3节心脏1、正常心脏双肺野透光度正常,血管纹理清晰,肺内未见异常密度区。

膈肌光整,肋膈角锐利。

心脏及大血管影在正常范围,心脏各弓形态正常,心胸比值0.5。

2、先天性心脏病(1)房间隔缺损双肺血管纹理增多,双侧肺门影增大,心脏呈“二尖瓣型”轻度增大,主动脉结小,肺动脉段明显凸出,心尖圆隆,右心房增大至右二弓向右、上凸出。

心胸比值0. 6。

右前斜位,心前缘下部右室段膨隆,心膈接触面增大,心前间隙缩小。

食管未见受压移位。

左前斜位,心前缘前凸,以肺动脉圆锥部为著。

心后缘后凸。

余心脏各弓形态未见异常。

两侧膈肌光整,肋膈角锐利。

(2)室间隔缺损双肺血管纹理增多,增粗,肺门影增大,肺内未见异常密度区。

心影重度增大,呈“二尖瓣型”。

肺动脉段凸出,左四弓延长,心尖圆隆,心膈面增宽。

心胸比值0.73。

右前斜位,心前缘突起,心前间隙明显缩小,食管未见受压移位。

左前斜位,心右缘下段明显向后膨隆,心后间隙消失。

余各弓形态未见异常。

膈肌光整,肋膈角锐利。

(3)动脉导管未闭双肺血管纹理增多,增粗,肺门影增大,肺内未见实质病变。

心影中度增大,心胸比值0.59。

主动脉结增宽,可见“漏斗征”,肺动脉段凸出,心尖部向左下延伸。

心右缘可见“双房影”。

侧位心前缘与胸骨接触面延长,心前间隙缩小。

心后缘左房段后移,食管中段受压,心后间隙缩小。

双侧膈肌光整,肋膈角锐利。

(4)法洛氏四联症双肺血管纹理减少,双侧肺门影缩小,右肺门周围见粗乱的网状血管影,肺内未见实质病变。

心影重度增大,“靴形心”,心胸比值0.70。

主动脉结增宽,心腰凹陷,心尖圆隆上翘。

侧位示心前间隙缩小,肺动脉缩小,余各弓形态未见异常。

膈肌光整,肋膈角锐利。

3、高血压心脏病双肺透过度正常,肺纹理略增强,肺内未见实质病变。

纵隔居中,心影轻度增大,呈“主动脉型”。

主动脉结增宽,左室段上部圆隆。

心胸比值0.55。

膈面光整,肋膈角锐利。

4、风湿性心脏病A)二尖瓣狭窄双肺呈淤血,上肺静脉增宽,心脏呈“二尖瓣”型,中等增大,心胸比值0.60。

心右缘可见“双边影”。

左侧位像,心前缘右室段膨隆,右心室与胸骨接触面增大,食管左房段一度压迹,食管下段向后食管前间隙在。

余心脏各弓形态未见异常。

膈面光整,肋膈角锐利。

B)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正位像见双肺纹理增强模糊,双上肺静脉扩张,双肺门影稍浓,心影呈“二尖瓣”型,肺动脉段突出,左心耳突出,心尖略向左下移位,心右缘见“双边影”。

右前斜位食管明显受压后移。

左前斜位左主支气管抬高,心后缘向后移位并略向下移。

余无特殊所见。

C)联合瓣膜病双上肺静脉扩张,下肺纹理增多,模糊,右肋膈角处见KerleyB线,余肺内未见异常密度区。

肺门影稍大。

心影重度增大,心胸比值0.72。

左四弓延长,心尖圆钝。

气管分叉角开大,心右缘见“双边影”。

右侧位心脏前后径扩大,心前间隙消失,心后缘上段饱满。

可见光整,肋膈角锐利。

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之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桶状胸,双肺透过度尚可,肺纹理增粗紊乱,右侧锁骨下区见少许结节硬化及纤维条索影。

纵隔居中,肺门影不大。

心脏横径不大,肺动脉段突出,右下肺动脉增宽,心尖圆钝。

双侧膈肌光滑,肋膈角锐利。

6、心肌病A)扩张型心肌病两肺轻度淤血,上腔静脉增宽,心影向两侧扩大,左四弓下延,心膈面增宽,心胸比值0.75。

侧位像显示右心增大,心前间隙消失,食管受压向后移位。

透视下见两侧心缘搏动减弱。

膈面光整,肋膈角锐利。

B)肥厚型心肌病双肺血管纹理正常,肺内未见异常密度区。

心影中度增大,呈“主动脉型”,左室段圆隆向左下方增大,右二弓膨隆,余各弓形态未见慢性异常。

心胸比值0.56。

膈面光整,肋膈角锐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