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脉动固态发酵微生物蛋白质及机理的研究
微生物液态发酵法生产大豆蛋白活性肽的研究
微生物液态发酵法生产大豆蛋白活性肽的研究
梁金钟;范洪臣;程丽;王淑杰
【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
【年(卷),期】2008(034)001
【摘要】选育了1株能转化大豆肽的菌种LB-05,分别以豆粕、大豆分离蛋白、大豆组织蛋白为底物通过微生物30 h,的发酵,其蛋白利用率分别为98.1%、97.9%和98.5%,肽含量分别达到87.6%、88.3%和89.2%,其适宜底物浓度为8%~10%,发酵pH值为6.8~7.0,发酵温度为36℃.另外,对发酵液的后处理进行了研究,对7种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和过滤效果进行了试验,其中壳聚糖(CS)的絮凝效果较好,并得出壳聚糖优化后的絮凝工艺条件是:pH4.0,絮凝剂添加浓度150mg/L,温度35℃.第一作者简梁金钟,学士,教授.
【总页数】5页(P88-92)
【作者】梁金钟;范洪臣;程丽;王淑杰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液态发酵法生产苹果果酒的工艺研究 [J], 金杰;张锋;孙蓓;朱中原;孔凡琳
2.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乳蛋白活性肽口服液 [J], 赵云财;滕波;吴镝;徐速;陈诚
3.陶瓷膜技术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大豆蛋白活性肽中的应用研究 [J], 安毅
4.采用发酵法工业化生产大豆蛋白活性肽 [J], 张雁平
5.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乳蛋白活性肽口服液 [J], 赵云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纤维素酶固态发酵环境扫描电镜观察
纤维素酶固态发酵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徐福建;陈洪章;邵曼君;李竹川;李佐虎【期刊名称】《电子显微学报》【年(卷),期】2002(021)001【摘要】纤维素酶压力脉动固态发酵周期(60 h)比传统固态发酵周期缩短1/3,酶活(20.36IU/g)比传统酶活(10.82IU/g)提高了一倍.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压力脉动固态发酵与传统固态发酵微观动态过程表明,压力脉动固态培养的料层(9.0cm厚)上中下微生物生长状况均匀一致,且疏松;而传统固态发酵的料层中部几乎没有菌体生长.并且发现微生物产孢初期,其产酶即停止,压力脉动固态发酵在72h开始产生孢子,其产酶达到最高峰;而传统发酵在96h才出现大量的孢子.【总页数】5页(P25-29)【作者】徐福建;陈洪章;邵曼君;李竹川;李佐虎【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多相反应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多相反应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556;TQ920.1;Q336【相关文献】1.利用农业废弃物对青霉菌进行固态发酵生产纤维素酶 [J], 訾慧;白洪志;王惠;韩晓日;刘宁;黄玉茜;韩梅;杨劲峰2.绿色木霉固态发酵纤维素酶生物量的测定及发酵培养基的初步优化 [J], 姜绪林;孙瑶;杨毅;杜大庆;张星元3.桦剥管孔菌固态发酵纤维素酶及发酵基质酶解 [J], 李冠华;邵小涵;苑琳4.Cladosporium sp.AY-42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条件优化 [J], 文晓霞;李豪;魏溱;熊蕴琦;邹伟5.黑曲霉固态发酵秸秆生产纤维素酶工艺条件优化 [J], 刘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种益生菌联合固态发酵提高豆粕中的粗蛋白含量研究
而本次实验选用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三种益生 菌的菌液联合发酵豆粕,以菌液用量,料水比,发酵温度,发酵 时间 [3-4]为影响因 素,筛 选 出 最 适 发 酵 条 件,以 此 提 高 豆 粕 的 营养价值,为发酵饲料的生产加工提供参考。 实验材料 1.1 样品
图 1 菌液量量比对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4.1.2 料水比对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图 2显示,粗蛋白含量随料水比的增加而增加,当料水比 为 1∶1.1时达到 55.6%,之后又有减少。可能因为发酵时的含 水量低时,发酵环境干燥,发酵豆粕膨胀低,导致发酵剂的生长 繁殖受到抑制,酶产量减少 随 [4] 着含水量的增加,营养成分和 发酵剂的流动性增加,在料水比为 1∶1.1时,含水量最佳,发酵 条件适宜,粗蛋白含量最多。当含水量继续增加,豆粕间空隙 减少,氧气流通少,同样不利于菌体的代谢活动,粗蛋白含量降 低。
4
2019年第 1期(总第 356期)
畜禽业
试验研究
阶段[6]。如果菌体没有足够的时间繁殖代谢,也就不能充分对 豆粕中的营养成分转化利用,当达到最佳发酵时间时,粗蛋白 含量不再增加,当时间继续增加时,生长环境已不再利于混合 菌种的生长,或菌体本身到达衰退期,所以粗蛋白含量不再增 加或稍有减少 。 [7-8]
试验研究
LIVESTOCK ANDPOULTRYINDUSTRY
No.1,2019
三种益生菌联合固态发酵提高 豆粕中的粗蛋白含量研究
刘 慧1,宫彬彬2,杜军霞2,曹 萌2
(1.邢台市兽药监察所,河北 邢台 054001;2.邢台学院 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河北 邢台 054001)
生物反应及反应器原理(全)
生物反应及反应器原理第一章序论1。
1 生物反应工程研究的目的1。
2 生物反应工程学科的形成生物反应工程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
3.1生物反应动力学⏹1。
3.2 生物反应器⏹1。
3.3 生物反应过程的放大与缩小第二章酶促反应动力学⏹2。
1 酶促反应动力学的特点⏹ 2.1.1 酶的基本概念⏹ 2.1.1。
1 酶的分类、组成、结构特点和作用机制⏹一、酶的分类⏹(1)氧化还原酶⏹(2)转移酶⏹(3)水解酶⏹(4)异构酶⏹(5)裂合酶⏹(6)连接酶(合成酶)⏹二、酶的组成⏹酶是蛋白质,因此有四级结构,其中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酶蛋白有三种组成:单体酶寡聚酶多酶复合体全酶=蛋白质部分(酶蛋白)+非蛋白部分三、酶的作用机制⏹(1)锁钥模型(2)诱导契合模型2.1.1。
2 酶作为催化剂的共性➢一、催化能力➢二、专一性➢三、调节性⏹酶浓度的调节⏹激素调节⏹共价修饰调节⏹限制性蛋白水解作用与酶活力调控⏹抑制剂调节⏹反馈调节⏹金属离子和其它小分子化合物的调节2.1.2 酶的稳定性及应用特点⏹2。
1.2.1 酶的稳定性⏹2。
1.2.2 酶的应用特点2.1。
3 酶和细胞的固定化技术⏹2。
1。
3。
1 固定化技术的基本概念⏹ 2.1。
3。
2 固定化酶的特性⏹ 2.1.3。
3 固定化细胞的特性⏹2。
1.3。
4 酶和细胞的固定化技术2.1.4 酶促反应的特征2。
2 均相酶促反应动力学2.2.1 酶促反应动力学基础影响酶促反应的主要因素有:(1)浓度因素:酶浓度、底物浓度(2)外部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温度、压力、溶液的介电常数、离子强度、pH值(3)内部因素(结构因素):底物、效应物浓度、酶的结构⏹酶促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当酶促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无关,此时为零级反应当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时, 为一级反应⏹ 也就是酶催化作用下,A B 的过程 ⏹此时反应式为:式中:K1-一级反应速率常数a0-底物A 的初始浓度 b - t 时间产物C 的浓度➢ 当底物A 与底物B 产生产物C 时,即:A +B C 时,为二级反应—②式中:K2-二级反应速率常数a0-底物A 的初始浓度 b0-底物B 的初始浓度 C -t 时间底物C 的浓度 如果把②式积分可得:➢ 当:A B C 时,即连锁的酶促反应过程可用如下方程式表示:-—③——④——⑤式中:a -A 的浓度b -B 的浓度c -C 的浓度K1-第一步反应速率常数 A B K2-第二步反应速率常数 B C当 a + b + c=a0时,即:A 的初始浓度为a0,B 和C 的初浓度为0,得出:当反应达t 时间后,A 、B 、C 的最终浓度。
微生物固态发酵麦麸的营养品质及其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固态发酵麦麸的营养品质及其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张凯歌;江迪;万小乐;关二旗;李萌萌;陈蒙慧;唐浩洁;卞科
【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
【年(卷),期】2024(50)4
【摘要】麦麸作为小麦加工的主要副产物,年产量超2000万t,其营养丰富,具有很
高的应用潜力。
但麦麸中存在植酸等抗营养素以及含量较高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影
响了麦麸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导致其资源化综合利用受到一定限制。
因此麦麸的
改性处理成为研究热点,其中微生物发酵由于其高效、低成本、无污染等特点受到
较高的关注。
微生物固态发酵能够通过改善麦麸膳食纤维结构、降低抗营养因子水平、促进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提高抗氧化能力来提高麦麸的营养品质和应用价值。
该文综述了微生物发酵对麦麸生物活性物质释放、营养品质改善以及在全麦食品品质改善和饲料加工中动物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免疫调节等方面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提高麦麸的综合利用率及附加值提供参考。
【总页数】10页(P337-346)
【作者】张凯歌;江迪;万小乐;关二旗;李萌萌;陈蒙慧;唐浩洁;卞科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重点实验室;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大连市检验检测认证技术服务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基于微生物发酵技术的病死猪尸体资源化利用研究
2.基于微生物固态发酵的菊花叶资源化利用
3.益生菌固态发酵对麦麸营养品质的影响
4.微生物发酵提升燕麦营养品质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发酵工程六PPT课件
.
24
二、人工控制微生物代谢的手段
(一)生物合成途径的遗传控制
代谢调节控制育种通过特定突变型的选育,达到改变代谢 通路、降低支路代谢总产物的产生或切断代谢途径及提高 细胞膜的透性,使代谢流向目的产物积累方向进行。
1、代谢缺陷型菌株
2、利用抗代谢类似物的突变积累氨基酸
3、产物降解酶缺失突变株
4、细胞膜组分的缺失突变
.
30
生物素是丙酮酸羧化酶的辅酶,生物素在低于亚适浓度之
前有,利例增于加谷1:生氨谷物酸氨素的酸有合棒利成杆于;菌丙(酮生酸物的素羧缺化陷产型生)草生酰产乙谷酸氨,酸进而
生物素是催化脂肪酸生物合成的初始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 辅酶,该酶催化乙酰辅酶A羧化生成丙二酸单酰辅酶A,再 经一系列转化合成脂肪酸,而脂肪酸又是构成细胞膜磷脂 的主P要EP成分,因P此y生r 物素可间A接cC地o影A 响细胞膜的透性。
真核微生物细胞里,各种酶系被细胞器隔离分布,使
其代谢活动只能在特定的部位上进行,如与呼吸产能有 关的酶系集中于线粒体内膜上,DNA合成的某些酶位于 细胞核里。
.
5
(二)代谢流向的调控
微生物在不同条件下可以通过控制各代谢途径中某个酶促反应的速 率来控制代谢物的流向,从而保持机体代谢的平衡。
1、由一个关键酶控制的可逆反应
第六章 发酵机制及发酵动力学
第一节 发酵工程微生物的基本代谢及产物代谢 第二节 微生物代谢调节机制 第三节 糖代谢产物的发酵机制 第四节 氨基酸和核苷酸发酵机制 第五节 抗生素发酵机制 第六节 微生物发酵动力学
.
1
本章要求
掌握初级与次级代谢的产物 掌握微生物代谢调节的方式 掌握酶活性被抑制的方式 了解发酵产物的发酵机制及发酵动力学抑制来自抑制DE
微生物固态发酵豆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微生物固态发酵豆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微生物固态发酵豆粕的研究一、研究背景豆粕是豆类食品加工过程中剩余的部分,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但由于含有一定的抗营养因素如脂肪酸酰胺等,影响了其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度。
因此,对豆粕进行固态发酵可以利用微生物作用降解抗营养因子,增加其营养价值和利用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微生物固态发酵豆粕,研究其营养成分变化、抗营养因子降解效果等,为开发具有营养、功能双重价值的豆粕食品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1. 选取发酵菌种:通过对不同微生物的筛选,优选出对豆粕发酵效果最好的菌种。
2. 固态发酵条件优化:研究不同pH、温度、固体水含量等条件对微生物固态发酵豆粕的影响,确定最佳发酵条件。
3. 短链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测定:测定发酵后的豆粕中短链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变化情况,分析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以及豆粕营养成分变化。
4. 抗营养因子含量分析:测定发酵前后豆粕中脂肪酸酰胺等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变化情况,分析微生物固态发酵的抗营养因子降解效果。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可以为豆制品加工及贫困地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技术手段,同时为豆粕等农副产品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五、研究方法利用微生物对豆粕进行固态发酵,通过物化分析等手段测定变化前后的营养成分和抗营养因子含量,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六、研究进展目前,我们已选择出了3种发酵菌株,初步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同时开始进行豆粕发酵及后续分析实验。
七、预期成果1. 确定一种最适合豆粕发酵的菌株;2. 确认微生物固态发酵对豆粕的营养成分变化以及抗营养因子降解效果;3. 制备出具有营养、功能双重价值的豆粕发酵制品。
八、参考文献1. 邵连琴, 赵彦鑫. 固态发酵豆渣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 28(3): 51-54.2. 严帅, 陈小菊, 邓海云,等. 固态发酵对大豆残渣膳食纤维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8, 39(1): 224-229.3. 黄春梅,邵珍,陈资,等. 固体发酵技术在粗制豆粕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6, 37(22):312-315.。
固态发酵工程研究进展
a [22 ] w
。
312 通气与传质
固态发酵利用的微生物几乎都是好氧性的 ,空
气的通气率特别重要 。空气速率增加既可以提供微
生物所需氧 ,又可以移走反应热和二氧化碳 ,提高传 质 、传热效率 。在实验室及工业化大生产中 ,一般利 用强制通无菌空气来达到通风的目的 。但是通风的
速率由以下因素决定 :微生物的特性 ;合成产物对氧 的需求程度 ;发酵反应产生的热量多少 ;底物的料层 厚度 ;微生物产生二氧化碳和其它易挥发代谢产物 的量 ;底物间的空隙大小等[16 ,17] 。通风率增加 ,底物 的 aw 降低 ,导致低物干燥 ,相应的空气加湿的时间 变长 。可以用气相色谱或氧分析仪来分析氧的浓
微生物要在底物上进行生长并产生代谢产物 , 必将受到底物本身的物理因素 (底物颗粒大小 、形 状 、空隙率 、纤维含量 、黏度 、颗粒之间扩散率等) 和 化学因素 (聚合度 、疏水性 、结晶度及电化学性质等) 的影响 。但底物颗粒的尺寸及湿度或水活度 (见过 程控制参数) 在固态发酵中对微生物的生长与活性 最重要[8~10] 。底物颗粒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单位体积 反应表面积 ,也会影响颗粒间菌体的生长 、氧的供给 率及二氧化碳的移出率等 。Gamil A. [11] 利用甜菜为 底物 ,进行单胞菌固态发酵生产乙醇 ,在其它因素不 变的情况下 ,研究甜菜颗粒大小对产物乙醇的影响 , 结果发现小颗粒明显有利于乙醇产量提高 。Rao PV et al . [12] 利用米糠进行固态生产脂肪酶时 ,发现颗粒 由 500μm 减少到 177μm ,脂肪酶活性由 8. 6 提高到 18uΠg。Pandey[13] 利用黑曲霉固态发酵 ,考察底物麸 皮颗粒尺寸对产物葡萄糖苷酶的影响 ,最佳尺寸为
425 —600μm ,但若利用小于 180μm、大于 1. 4mm 的混 合颗粒做底物 ,可达到与 425 —600μm 颗粒同样的效 果。
压力脉动固态发酵微生物蛋白质及机理的研究
干酶 曲中提取的蛋 白质与从未 加周期 刺激 的微 生物 中提 取的相 比, 胞内蛋 白质的质量提 高了 3 .3 F A酶活降 4 6 %, P
低 了 2 .2 , MC s 酶 活 降 低 了 3 .5 而 胞外 蛋 白 质 的 质量 、P 酶 活 和 C ae 活 分 别 提 高 了 1 .5 、 2 2 % C ae 8 6 %, FA MC s 酶 77 % 6 .8 0 0 %和 2 .7 1 1 %。 压 力 脉 动 固态 发 酵 5 d的微 生物 胞 外 蛋 白 质 的 酶 活 , 静 态 固 态 发 酵 6 与 d的 相 当 , 酵 周 期 缩 发 短 。 压 力 脉 动 外 界 周 期 刺激 使 蛋 白 质组 分 有 所变 化 , 少 了分 子 量 约 为 8 4 0的组 分 , 增 加 了分 子 量 约 为 2 5 0 减 00 但 82
S 4 7 , 和 0 3 K P 4 。 1 1℃ 下 灭 菌 3 O ・HO . % H2 O ) 2 0
代谢 等 方面 产 生 了积 极 影 响 】 。在 本 文 中 , 分 复 成
杂 的 固态发 酵微 生 物 里 的 蛋 白质被 提 取 和纯 化 , 从 分 子 水平研 究 了压 力脉 动对 固态 发酵微 生物 蛋 白质 的影 响。 建立 了 固态发酵 微 生物 蛋 白质 的提 取和 纯
20 06
压 力脉动固态发酵微生物蛋 白质及机理 的研究
付 小 果 , 陈洪章 , 李宏 强 马润 宇 ,
( . 京 化 工 大 学 可 控 化 学 反 应 科 学 与 技 术 基 础 教 育 部 重 点 实验 室 ,北 京 1北 10 2 ; 00 9 2 中 国 科 学 院 过 程 工 程 研 究 所 生 化 工 程 国家 重 点 实 验 室 ,北 京 1 0 8 ) . 0 0 0
一种蜂窝式装料压力脉动固态发酵反应器[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蜂窝式装料压力脉动固态发酵反应器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陈洪章,李春,李佐虎
申请号:CN00266866.1
申请日:20001221
公开号:CN2460525Y
公开日:
2001112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的蜂窝式装料压力脉动固态发酵反应器,为密闭压力静态发酵反应器,压力罐外设保温套,其上部设透视孔,内设卧式蜂窝式填料器:由金属框架和放置在金属框架内的5—10根其管壁上带有小孔的金属钢管组成,金属框架由两平行放置的框架盖和位于框架盖之间并焊接于两框架盖周边上的5—10片栅条构成,压力罐两端分别安装控制进气的电磁阀和控制泻压的泻压电磁阀,本发酵反应器装料量大,易放大,减少染菌,降低生产成本。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
地址: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2条1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高存秀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动力蛋白力学特性的理论研究》范文
《动力蛋白力学特性的理论研究》篇一一、引言动力蛋白(Dynamin)是一种在细胞生物学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蛋白质,它在膜融合、膜泡形成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了解动力蛋白的力学特性对于理解细胞内生物过程和疾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动力蛋白的力学特性,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二、动力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动力蛋白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其结构复杂且具有独特的力学特性。
它通常以环状形式存在,在细胞膜上发挥关键作用。
在功能上,动力蛋白参与了膜的融合和断裂等过程,对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动力蛋白的力学特性(一)弹性特性动力蛋白具有较高的弹性,能够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形变,但又能迅速恢复原状。
这种弹性特性使得动力蛋白在细胞膜上能够适应各种力学的变化,维持细胞的稳定性。
(二)粘弹性特性动力蛋白还具有粘弹性特性,即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既表现出弹性又表现出粘性。
这种特性使得动力蛋白在细胞内能够有效地传递和调节各种力学信号。
(三)动态特性动力蛋白的动态特性表现在其能够在细胞内不断地进行组装和拆卸,以适应细胞内环境的变化。
这种动态特性使得动力蛋白在细胞内具有高度的可塑性,能够根据需要调整自身的结构和功能。
四、理论研究方法为了深入研究动力蛋白的力学特性,需要采用多种理论和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构建动力蛋白的分子模型,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方法来研究其力学特性。
此外,还可以利用生物物理实验技术,如原子力显微镜等,来观察和测量动力蛋白在细胞内的实际行为和力学特性。
同时,结合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可以对这些实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
五、研究成果与展望通过对动力蛋白的力学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细胞内的作用机制和功能。
这不仅有助于揭示细胞内生物过程的奥秘,还有助于理解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有望通过更加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来研究动力蛋白的力学特性,为细胞生物学和医学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理论支持和实验依据。
《动力蛋白力学特性的理论研究》范文
《动力蛋白力学特性的理论研究》篇一一、引言动力蛋白(Dynamin)是一种在细胞生物学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蛋白质,它在膜融合、膜泡形成等细胞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了解动力蛋白的力学特性对于理解细胞生物学过程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动力蛋白的力学特性的理论研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二、动力蛋白的生物特性与功能动力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胞的细胞膜和膜泡结构中,参与膜泡的形成、分裂以及与其他细胞的相互作用。
它具有自我组装和自我调节的特性,使得其在细胞内可以完成多种复杂的生物学活动。
三、动力蛋白的力学特性动力蛋白的力学特性主要表现在其对外界力的响应和自身结构的动态变化上。
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动力蛋白能够通过自身的结构变化来适应环境变化,从而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这种特性使得动力蛋白在细胞活动中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四、理论研究方法为了研究动力蛋白的力学特性,可以采用多种理论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来研究动力蛋白的分子结构和动态变化过程。
其次,可以利用生物物理模型来描述动力蛋白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
此外,还可以结合生物化学和遗传学方法,通过改变动力蛋白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修饰来研究其力学特性的变化。
五、研究进展与展望目前,关于动力蛋白的力学特性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生物物理模型等方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动力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在细胞活动中的作用机制。
然而,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例如,动力蛋白在不同生理条件下的力学特性变化如何影响细胞活动?如何通过调控动力蛋白的力学特性来治疗相关疾病?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六、未来研究方向未来,关于动力蛋白的力学特性的理论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深入探讨动力蛋白的分子结构和动态变化过程,以揭示其力学特性的内在机制。
2. 研究动力蛋白在不同生理条件下的力学特性变化,以了解其对细胞活动的影响。
脉动压力腌制咸蛋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脉动压力腌制咸蛋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脉动压力腌制咸蛋试验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咸蛋一直是备受欢迎的食品,既可作为食用的零食,也可用于烹饪各种菜肴。
但是,传统的咸蛋加工方式使用的大量盐和掌握的经验,过程中容易造成品质不稳定。
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咸蛋加工,提高咸蛋的品质和稳定性,成为了目前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
脉动压力创建了一种新型的物理处理方法,可以加速盐分的渗透和咸蛋中水分的排出,从而提高咸蛋的腌制速度和均匀度。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脉动压力对咸蛋腌制过程以及咸蛋品质的影响,为咸蛋的现代化加工提供技术支撑和尝试。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内容是采用脉动压力技术对咸蛋试验样品进行腌制,并比较脉动压力腌制和传统腌制的咸蛋在品质上的差异。
具体的研究步骤如下:1. 准备咸蛋试验样品:准备相同的鸭蛋,部分样品用传统腌制方式进行腌制,部分样品利用脉动压力技术进行腌制。
按照腌制时间(3天)和腌制温度(25摄氏度)控制条件进行处理。
2. 进行脉动压力腌制实验:采用脉动压力机对样品进行腌制处理。
通过设置脉动压力的变化范围、频率和脉冲时间,探究脉动压力对咸蛋腌制速度和均匀度的影响。
3. 进行咸蛋品质检测:检测脉动压力腌制咸蛋样品和传统腌制咸蛋样品的嗜盐性、蛋黄硬度、蛋白质含量、保水性、细胞结构和味道等品质指标。
分析脉动压力对咸蛋品质的影响。
4. 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利用脉动压力和传统方式腌制的咸蛋在品质上的差异,探究脉动压力腌制的可行性和优势。
三、预期研究成果和贡献本研究旨在探究脉动压力技术对咸蛋腌制的影响,评价脉动压力腌制咸蛋的品质和稳定性,并发现脉动压力腌制咸蛋的优势和不足。
预期研究成果如下:1. 发现对于咸蛋腌制,脉动压力处理可以加速盐分的渗透和咸蛋中水分的排出,从而提高腌制速度和均匀度。
2. 总结脉动压力处理对咸蛋嗜盐性、蛋黄硬度、蛋白质含量、保水性、细胞结构和味道等各类品质指标的影响。
益生菌固态生物发酵的研究
益生菌固态生物发酵的研究
李巧贤;包海泉
【期刊名称】《饲料与畜牧:新饲料》
【年(卷),期】2006(000)B09
【摘要】益生菌作为生物兽药已应用到了实际生产中,它具有良好的防治消化道
疾病和调节体内微生态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和中和毒素、促进康复等功能。
并具有无毒、无害、无污染、无残留的优势。
但常规的生物制品方法使其代谢产物中的氨基酸、维生素、抗菌肽、有机酸、各种酶系等没有充分利用,而固态生物发酵的方法使其菌体、代谢产物等各组份一道发挥了更有益的作用。
在促进生长、增加体重、提高饲料转化率和生产性能各方面都比液体发酵方式有所提高,其中活菌数的提高尤为明显。
【总页数】3页(P16-18)
【作者】李巧贤;包海泉
【作者单位】内蒙古畜牧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6.7
【相关文献】
1.新型动态固态生物发酵反应器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J], 苏占元;张宿义;周海燕;毛
振宇;税粱扬;李德林
2.微生物发酵预处理固态白酒丢糟的研究 [J], 曹建兰;王晓丹;袁颉;邱树毅
3.益生菌固态生物发酵的研究 [J], 包海泉;李巧贤
4.三种益生菌联合固态发酵提高豆粕中的粗蛋白含量研究 [J], 刘慧;宫彬彬;杜军霞;曹萌
5.益生菌固态生物发酵的研究 [J], 李巧贤;包海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酸菌固态发酵制备花生蛋白肽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乳酸菌固态发酵制备花生蛋白肽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明强强;于丽娜;张伟;孙杰;朱凤;毕洁;张初署;杨庆利【期刊名称】《花生学报》【年(卷),期】2013(042)003【摘要】研究乳酸菌固态发酵制备花生蛋白肽,为进一步研究花生粕专用蛋白基料产品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运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对固态发酵制备花生蛋白肽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营养盐溶液添加量25mL,乳酸菌液添加量5mL,25℃下发酵72h.此工艺下制备的花生蛋白肽的可溶性氮浓度达到70.92mg/mL,发酵液对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5.00%,羟自由基清除率为86.28%.花生蛋白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是74.19%,对铁离子和铜离子螯合率分别为17.71%和93.28%,对腊质过氧化的抑制率为36.03%,铁还原力和钼还原力吸光值分别为1.103和0.983.【总页数】8页(P8-15)【作者】明强强;于丽娜;张伟;孙杰;朱凤;毕洁;张初署;杨庆利【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青岛266100;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青岛266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青岛266100;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青岛266100;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青岛266100;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青岛266100;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青岛26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5.2;TS201.2+1【相关文献】1.乳酸菌与酵母混合发酵制备抗氧化肽发酵乳饮料的研究 [J], 骆雨雨;黄韶媛;郭洁儿;蔡梓仪;余梓淼;李云2.乳酸菌发酵羊乳制备抗氧化肽的研究 [J], 杨丽娜;葛武鹏;万金敏;王智;袁亚娟;耿炜;李小鹏;吴小勇3.酵母固态发酵制备花生蛋白肽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J], 明强强;于丽娜;张伟;孙杰;朱凤;毕洁;张初署;杨庆利4.乳酸菌发酵豆清液制备多肽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J], 尹乐斌; 周娟; 何平; 廖聪; 杨爱莲; 刘丹; 李立才5.固态发酵法制备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J], 邢瀚文;韩玮;施文正;李晓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第3期2006年北京化工大学学报JOURNAL OF BEI J IN G UN IV ERSIT Y OF CHEMICAL TECHNOLO GYVol.33,No.32006压力脉动固态发酵微生物蛋白质及机理的研究付小果1,2 陈洪章23, 李宏强2, 马润宇1(11北京化工大学可控化学反应科学与技术基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21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0)摘 要:研究了固态发酵微生物蛋白质的提取和纯化条件,以及压力脉动对固态发酵微生物蛋白质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压力脉动固态发酵的作用机理。
结果表明,在发酵后的酶曲中,加入Tris 2HCl 提取液,得到的胞内蛋白质的量较多,FPA 酶活与CMCase 酶活回收率分别为8316%与67%,纯化效果较好。
从压力脉动外界周期刺激固态发酵干酶曲中提取的蛋白质与从未加周期刺激的微生物中提取的相比,胞内蛋白质的质量提高了34163%,FPA 酶活降低了22122%,CMCase 酶活降低了38165%,而胞外蛋白质的质量、FPA 酶活和CMCase 酶活分别提高了17175%、60108%和21117%。
压力脉动固态发酵5d 的微生物胞外蛋白质的酶活,与静态固态发酵6d 的相当,发酵周期缩短。
压力脉动外界周期刺激使蛋白质组分有所变化,减少了分子量约为80400的组分,但增加了分子量约为28520的组分。
关键词:压力脉动;固态发酵微生物;蛋白质中图分类号:TQ93收稿日期:2005209225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2004CB71970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方向性项目(K J CX22SW 2206);国家“863”计划(2003AA514203)第一作者:女,1978年生,硕士生3通讯联系人E 2mail :hzchen @ 固态发酵是一种古老的发酵方式。
对固态发酵的研究[1],主要集中在发酵反应器的改进、发酵微生物的生长代谢以及发酵过程的参数控制这几个方面,但是从分子水平探讨固态发酵微生物的作用机理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基于改进固态发酵技术的压力脉动固态发酵反应器,通过反应器内空气的压力脉动改善了发酵过程中的传热和传质,使固态发酵技术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该反应器中空气的脉动使微生物的外界环境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周期刺激源,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2]。
在本文中,成分复杂的固态发酵微生物里的蛋白质被提取和纯化,从分子水平研究了压力脉动对固态发酵微生物蛋白质的影响。
建立了固态发酵微生物蛋白质的提取和纯化方法,进而对压力脉动固态发酵分子作用机理进行初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111 材料将绿色木霉Ⅲ号移接在10%麸皮的斜面[3]。
种子液为Mandels 盐[3],含1%麸皮和0115%蛋白胨。
30℃,150r/min 培养2d 。
固态发酵培养基含4g 汽爆麦草[4]、1g 麸皮和1215mL 液体营养盐(115%(N H 4)2SO 4、016%Mg 2SO 4・7H 2O 和013%KH 2PO 4)。
121℃下灭菌30min 。
接种3mL 种子液,拌匀,分别在30℃恒温培养箱中常规静态固态发酵和反应器中压力脉动周期刺激固态发酵[5]。
112 实验方法胞外蛋白质的提取 参照文献[6]。
胞内蛋白质的提取 将提取胞外蛋白质后过滤得到的酶曲放入研钵,加入适量的液氮,研磨成细粉末;加入一定体积的提取缓冲液,在冰浴条件下继续研磨,匀浆。
4℃,10000r/min 离心15min ,取上清液,4℃下保存,备用。
纤维素酶活测定 将提取得到的上清液稀释适当倍数,按工业微生物手册[7]测定滤纸酶活(FPA 酶活)与羧甲基纤维素酶活(CMCase 酶活)。
蛋白质纯化 上清液中加入不同体积的丙酮,在-20℃沉淀一定时间。
升温至4℃,10000r/min离心20min ,除去上清液。
用适量的缓冲液溶解沉淀,在-20℃下保存,备用。
蛋白质的浓度测定按Bradford 的方法[8]进行,用牛血清白蛋白做标准曲线。
蛋白质的十二烷基硫酸钠2聚丙烯酰胺电泳(SDS 2PA GE )按Marshak 的方法[9]进行,分离胶质量分数(T )为12%,交联度(C )为216%,浓缩胶T 为4%,C 为216%。
用考马斯亮蓝R250对凝胶进行染色。
用高甲醇脱色液(含715%冰醋酸和4514%甲醇)脱色2~3h ,至大部分蓝色褪尽后,再用低甲醇脱色液(含715%冰醋酸和5%甲醇)脱色4~6h 或过夜,使之完全脱色。
2 结果与讨论211 胞内蛋白质的提取21111 不同种类提取液对胞内蛋白质提取的影响 从同一批发酵的酶曲,分别取相同的质量,加入不同种类但体积相同的提取液,研磨提取胞内蛋白质。
离心,取上清液测定蛋白质质量浓度,比较不同提取液从单位质量干酶曲中提取得到的蛋白质的质量(见图1)。
1—011mol/L p H 810Tris 2HCl 缓冲液,0115mol/L 氯化钠,5mmol/L EDTA ,2%β2巯基乙醇;2—011mol/L p H 614磷酸盐缓冲液;3—011mol/L p H 712磷酸盐缓冲液;4—012mol/L p H 418柠檬酸盐缓冲液;5—011mol/L p H 810Tris 2HCl 缓冲液,2%β2巯基乙醇图1 不同提取液对胞内蛋白质提取的影响Fig.1 E ffect of different buffers on intracellularprotein extraction图1表明,用上述几种提取液从单位质量干酶曲提取得到的蛋白质质量,以加入二胺四乙酸(ED 2TA )以及Na 盐的弱碱性提取液提取得到的最多(31802mg ),较弱碱性的p H712的磷酸盐提取液的31556mg ,提高了7%;而较未加ED TA 与Na 盐的Tris 2HCl 提取液的31122mg ,提高了24198%。
提取缓冲液中加入金属离子鳌合剂ED TA ,去除了缓冲液中金属离子的影响;低浓度的NaCl ,由于盐溶作用,有助于蛋白的提取。
21112 不同体积的提取液对胞内蛋白质提取的影响 在1g 酶曲中加入不同体积的溶有ED TA 与钠盐的提取液,研磨提取胞内蛋白质,离心,取上清测定蛋白质质量浓度,比较不同体积提取液从单位质量干酶曲提取得到的蛋白质质量(见图2)。
图2 不同体积提取液对胞内蛋白质提取的影响Fig.2 E ffect of different volumes of buffer onintracellular protein extraction从图2可知,提取液的体积不同,蛋白质的提取率不同。
在单位酶曲中,加入3mL 提取液,可提取得到蛋白质31828mg ,而加入2mL 提取液,只得到蛋白质31574mg ,其他体积所得更低。
212 蛋白质的纯化由于固态发酵微生物中不仅有发酵产生的纤维素酶,而且有成分复杂的固体基质,因此提取的蛋白质,是非常不纯的粗蛋白,不利于蛋白质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另外溶在粗蛋白中的色素等杂质,使其颜色呈现深褐色,也不利于电泳等下一步实验的进行。
丙酮等有机溶剂在低温下可使多数蛋白质溶解度降低并沉淀析出,而很多杂质却不能析出,所以可采用丙酮低温沉淀初步纯化粗蛋白。
21211 丙酮沉淀不同时间对蛋白纯化的影响 从发酵2d 的微生物的粗蛋白液体,取体积相同的9份,加入相同体积倍数的丙酮(如5倍),在-20℃分别沉淀015~415h 。
4℃,10000r/min 离心20min ,用与粗蛋白液体同样体积的缓冲液溶解沉淀,测定纯化后的蛋白质的质量浓度。
比较丙酮沉淀不同时间内从单位体积的粗蛋白液体中沉淀析出的蛋白质的质量(见图3)。
从图3看出,当沉淀时间为2h ,沉淀析出的蛋白质最多(21655mg ),较215h 提高了216%。
・34・第3期 付小果等:压力脉动固态发酵微生物蛋白质及机理的研究图3 丙酮沉淀不同时间对蛋白纯化的影响Fig.3 E ffect on protein purification of precipitationwith acetone for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21212 不同体积丙酮对蛋白质纯化的影响 取8份体积相同的同一批粗蛋白液体,加入1~8倍体积的丙酮,在-20℃沉淀2h 。
升温至4℃,10000r/min 离心20min ,去除上清液,用与粗蛋白液体同样体积的缓冲液溶解沉淀,测定纯化后的蛋白质质量浓度。
比较不同体积倍数的丙酮从单位体积粗蛋白液体中沉淀析出的蛋白质质量(见图4)。
图4 不同体积丙酮对蛋白质纯化的影响Fig.4 E ffect of different volumes of acetone onprotein purification从图4可知,加入3倍体积的丙酮,从单位体积粗蛋白液体中沉淀析出的蛋白质质量(31199mg ),较其它倍数的高。
加入1~2倍体积的丙酮不能将粗蛋白液体中的蛋白质完全沉淀下来;而加入4~8倍体积丙酮,沉淀析出的蛋白质的质量约为21360~21497mg 。
由此得到蛋白质的纯化条件,即:提取的粗蛋白液体加入3倍体积的丙酮,-20℃下沉淀2h 。
21213 丙酮纯化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酶的纯化效果,一般以提取的酶的活性的回收率及比酶活性提高的倍数来衡量。
以单位质量干酶曲为原料,提取的胞内粗酶液的FPA 酶活性为01293μmol/s ,纯化后为01245μmol/s ,活性回收率约为8316%;而粗酶液的CM 2Case 酶活性为9154μmol/s ,纯化后为61392μmol/s ,回收率约为67%。
从图5看出,提取的胞内蛋白质,其FPA 比酶活性纯化前为1316nmol/s ・mg ,丙酮纯化后为4610nmol/s ・mg ,纯化倍数为3138倍,而CMCase 比酶活性纯化前为0144μmol/s ・mg ,纯化后为112μmol/s ・mg ,纯化倍数为2173倍。
图5 丙酮纯化对酶活性的影响(1、3为丙酮纯化前蛋白;2、4为丙酮纯化后蛋白)Fig.5 E ffect on enzyme activity of protein purification withacetone (1,3before purification with acetone ;2,4after purification with acetone )213 压力脉动周期刺激对固态发酵微生物蛋白质的影响将静态固态发酵与压力脉动固态发酵所得的微生物以上述蛋白质的提取和纯化条件提取其蛋白质,分别测定蛋白质的质量浓度、FPA 酶活以及CMCase 酶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