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 25附答案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课时练(含答案)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1.(2022·抚州高一期中)1945年4月2日,从中国回到美国述职的赫尔利在华盛顿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称:美国政府“全力支持蒋介石政府”,而“不支持任何武装的政党和军阀”。
美国政府的对华态度()A.得到了美国各阶层的支持B.削弱了国共革命统一战线C.表明其试图出兵干涉中国D.加速了国共关系的破裂2.对于毛泽东1945年的重庆之行,民主人士柳亚子赋诗称颂为“弥天大勇”。
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说:“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
”这反映了当时() A.民主人士一致认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B.国共力量对比已经发生逆转C.民族矛盾推动国共走向和谈D.和平民主符合国人共同期盼3.(2022·吕梁高一期末)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作战一直用“自卫战争”的名义。
半年后中共中央第一次使用“人民解放战争”的名称代替此前所用的“自卫战争”,这说明中国共产党()A.开始创建人民军队B.竭力维护和平大局C.积极开展战略进攻D.取得军事优势地位4.(2023·重庆高一期末)下图是反映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经典美术作品《转战陕北》(1959年石鲁创作),对这幅作品的解读正确的是()①反映事件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②该作品属于现代主义绘画风格③突出领袖的运筹帷幄指挥若定④受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影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2022·丽水高一期末)下图为1948年米谷创作的漫画《伪金圆券:这难道是我昨晚脱下的鞋子吗?》。
漫画中,画家把金圆券画成人形,一夜之间身体缩小了几十倍。
昨晚穿的一双鞋比它的身体还要大,如同两条船。
该漫画反映的现象()A.反对美国垄断中国资本市场B.加速国民党政权的崩溃C.挽救濒临绝境的民族工商业D.受到国际经济危机影响6.(2022·南京高一阶段测试)南京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中已成为民族存亡的重要象征,但华东、华北及东北等沦陷区的人们对于重新归来的国民党的热情在短短几个星期内就迅速冷却了,这些地区人民的幻灭感显得尤为强烈。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 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周王室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共同主子,自称为上天之子,故又称天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
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王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2、分封制核宗法制互为表里,既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利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核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既强化了中央控制能力,又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阅读与思考西周所封诸侯共有三类:同姓(姬姓)王室.异姓功臣核先代贵族.与课文中所述相同.当时西周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安抚人心,加强自己的统治.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建立:①采用“皇帝”称号,创建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的皇帝制度,皇权成为封建国家的主宰核权利中心;②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从而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③从中央政权机构的三公九卿到地方郡县官吏,建立了一整套官僚体制。
本质:君主专制,即封建专制主义统治。
2、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核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③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中央政治制度:皇帝制度;汉朝时“中朝”与“外朝”的形成;三省六部制的逐步形成和不断发展完善;宋朝“二府”,三司削相权;元朝加强皇权方面的新发展,中书和枢密院,宣政院。
2019学年人民版高一必修1练习历史试卷25【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人民版高一必修1练习历史试卷25【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 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的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条约有效期为30年。
新中国成立后,决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
这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是( )A.独立自主B.“ 一边倒”C.“ 另起炉灶”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2. 有学者认为:“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 ,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参加万隆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D.参加日内瓦会议3. 越南胡志明主席曾发表文告说:“在会议上,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
”文告中的“这次会议” ( )A.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C.周恩来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4. 历史纪录片《周恩来外交风云》展示了周恩来这位共和国外交的奠基人物,以矫健的身姿活跃在世界外交舞台上的一系列事件。
下列中国的外交政策由周恩来提出或阐发的是( )①一边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求同存异”方针______________ ④“ 另起炉灶”A.①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②③C.①②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①③④5. “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后练习附解析第八单元第25课
第八单元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后1.1945 年 5 月 9 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情高歌,祝反法西斯争的利⋯⋯任美国使参治· 南出了一段惊人的:“人在呼跳⋯⋯他以争束了,而争才开始。
”由此可以得出的是()A.法西斯力死灰复燃B.新的世界大一触即C.治· 南在危言听D.美的冷即将开始2.美国学者梅文·莱夫勒将美“冷”称“人心之争”。
在他看来,“冷”其是一()A.国家利益的争B.国霸的争C.主力量的移D.不同制度的3.丘吉在美国表的“ 幕”演,斯大林:“我个演是危的行,其目的是要在盟国中散播的种子,使他于合作。
” 表明()A.英美达成反共B.美关系已化C.盟国之出分歧D.“冷” 抗全面开始4.1947 年,杜指出:“如果我在方面疑不决,我就会使全世界的和平受到危害——肯定也会使我国的繁荣幸福受到危害。
”其根本意是()A.遏制B.援助欧洲国家C.称霸世界D.建立“北约”5.下图是一幅联邦德国的宣传海报。
海报上画了一段弱不禁风的细长树干,在夹板的护持下已经茁壮成长,并开满了满树繁花。
该海报意在说明 ()A.复兴援助效果显著B.德国逐渐走向统一C.德国经济畸形发展D.冷战对抗有所缓和6.1949 年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此举直接针对的是() A.美苏“冷战”B.杜鲁门主义C.欧洲复兴计划D.柏林危机7.《华沙条约》序言宣称:由于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从而加深新战争的危险,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须采取必要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维护欧洲和平。
华约组织的成立() A.使德国一分为二B.打破美国经济封锁C.加剧了冷战程度D.致力维护世界和平8.1961 年,赫鲁晓夫下令关闭东德同西德及西柏林的边界,支持东德建造高墙,并称“筑墙是唯一的选择”。
美国谴责这是野蛮的封锁,但认为“总比战争好得多”。
这说明()A.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B.美国妥协力图缓和对苏关系C.美苏斗争加剧欧洲紧张局势D.美均力无意改状9.1962 年,“在几天极度的峙之后,退却了。
高中历史必修1课时作业25: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练习题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时训练题组1东欧剧变1.某班同学曾在东欧剧变的研究性学习中提出,德国通过剧变完成了民族的统一,结束了分裂状态,因此,对东欧剧变不能一概否定。
这一观点()A.否定了东欧剧变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的挫折B.没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洞察历史C.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东欧剧变的历史评价D.是一种没有是非观念的落后史观『答案』 C『解析』通过材料不难发现,“德国通过剧变完成了民族的统一,结束了分裂状态”,这是东欧剧变这个不幸中的幸运事件,既看到东欧剧变这个不幸,又看到“德国通过剧变完成了民族的统一”这个幸运的事情。
所以本题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东欧剧变的历史评价,故选C。
题组2苏联解体2.据《世界年鉴》中的数据统计,半个世纪以来讲俄语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如下年份1958 1970 1980 1992比例(%) 5.5 5.6 6.0 4.9由上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讲俄语的人口比例的变动反映了苏联实力的变化②苏联解体使原先被压制语言的活力得以恢复③20世纪80年代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优势④半个世纪以来苏联人口急剧减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 A『解析』苏联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实力强大,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当时世界上讲俄语的人口比例有所增长;1991年苏联解体,原先的加盟共和国获得独立,恢复本民族语言,从而世界上讲俄语的人口比例下降。
①②说法正确,故『答案』为A项。
3.1992年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
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
老师还说:“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是正确的。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B.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C.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D.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中“1992年9月”与“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等信息,可知由于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制度、意识形态随之发生了剧变,人们对于历史人物、事件的观点也发生了变化,故C项正确。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课后答案(完整)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问题解答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学习思考】1.在你的家乡和邻近地区,有没有文明初期的遗存?这些遗存有哪些特征?答案提示:略。
可以列入当地校本课程的开发计划中予以解答。
在必要时,“邻近地区”的范围可以适当扩大。
2.恩格斯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城墙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耸入文明时代了。
”读恩格斯的话,应当怎样理解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与早期国家的关系?答案提示:应当看到,这些城址体现了政治权力已经形成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强制性力量,标志着早期国家已经形成。
氏族制度的历史,至此宣告结束。
【自我测评】用简短的语言概述从文明初期到周代政治形成的历史演进过程。
答案提示:随着生产的发展,剩余物资出现,为阶级的分化准备了条件。
人口的增多,使得社会构成复杂化,管理成为共同的需要。
在自然环境优越的地方发生部族间争夺生存资源的战争,也使得权力者受到拥戴。
早期国家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
夏的历史尚待探索,殷商时代的政治形式已经逐渐完备。
西周政权的统治地域空前广阔,以“礼乐”为标志的秩序,反映当时政治建设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材料阅读与思考】《论语•八佾》记录了孔子的话:“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怎样理解孔子这句话?有人根据这句话就判定孔子是一个主张历史倒退的人,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答案提示: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呀!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孔子所欣赏的是西周的礼乐制度,并非要全面退回西周。
不过,孔子思想的怀旧色彩,也使得当时许多儒学人士对新的社会现象和新的文化因素本能地表现出抵触的态度。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习思考】1.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赞扬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是“千古创论”。
他还称李斯等秦始皇得力的政治助手们“皆是应运豪杰,因时大臣”。
如果“朝议”的方式不再采用,他们还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吗?答案提示:李斯的意见是通过“朝议”形成影响的。
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1历史习题:第二十五课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时作业+Word版含答案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漫画多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方式来评说世事,对下面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A.“和平方案”是指三大战役后的《国内和平协定》B.图中人有反内战、和平建国的愿望C.表明作者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D.表达作者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解析:选D。
漫画的主题表现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一面准备发动内战,一面又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特别是内战准备尚未完成,采取的“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所以选D项。
2.1947年4月,新华社发表社论指出:历史事件的发展表现得如此出人意料,蒋介石占领延安将标志着蒋介石的灭亡,人民解放军放弃延安将标志着中国人民的胜利。
下列与之有关的事件是( )A.重庆谈判B.转战陕北C.战略大决战D.渡江战役解析:选B。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人民解放军放弃延安”。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开始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和陕北解放区,人民解放军主动撤出延安,党中央“转战陕北”,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3.1948年7月,国民政府虽发行了面额25万元的纸币,但城市中的大宗买卖基本上都使用黄金、美元结算,农村中则恢复了银元交易,甚至用实物粮食来计价。
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市场上货币流通量严重缺乏B.官僚资本大肆搜刮社会财富C.国民党统治区货币严重贬值D.国统区的社会经济走向崩溃解析:选C。
内战期间,国民政府大肆发行金圆券导致货币贬值、物价飞涨,故A项错误;官僚资本主义搜刮社会财富会导致经济凋敝而非恢复黄金、白银的货币贸易,故B项错误;国统区货币严重贬值是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故C项正确;材料中现象是国统区经济走向崩溃的表现,故D项错误。
4.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A.民主同盟已和蒋介石集团彻底决裂B.农村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C.发动人民彻底打败蒋介石D.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解析:选C。
2024-2025历史人民版必修1课时作业:专题五一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选择题1.1949年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对于美国帝国主义我们肯定要实行肃穆的看法,使他们了解中国是不行欺侮的,即使对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也不能有所依靠。
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不结盟”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独立自主D.“求同存异”解析:选C。
留意结合材料关键信息,如“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即使对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也不能有所依靠”等,由此不难看出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独立自主。
2.“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这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被称为()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另起炉灶”C.“一边倒”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析:选A。
“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即“打扫干净屋子”。
3.国书是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致接受国元首的正式文书。
下图是新中国第一号国书的局部,该国书的接受国应是()A.朝鲜B.苏联C.印度D.日本解析:选B。
留意结合“第一号国书”分析,苏联是与新中国建交的第一个国家。
4.1950年12月美国商务部下令禁止美国飞机、船只装卸前往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物资,并针对中国,特殊把香港、澳门也列入禁令适用地区。
1954年12月“美台共同防卫条约”出台,规定美国“维持并发展”台湾的武装力气。
面对这一形势,新中国的外交努力包括()①取缔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②中苏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③贯彻执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④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外交准则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D。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封锁,为此,我们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策略以摆脱外交孤立的局面;同时,主动主动地发展同广阔第三世界的国家的外交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一切国家的外交关系。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与题干材料中的时间“1950年12月”“1954年12月”等时间不符,故首先解除含②的A、C两项。
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一课后题参考答案集
必修一课后题答案集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思之窗】从这段记载,你能看出商朝的相权有多大吗?解题关键:本题旨在培养和考查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能否在解读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获取有效信息。
思路引领:首先是从思考题规定的设问角度从历史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然后再把获取的有效信息提炼、概括为答案。
答案提示:相是商朝中央最高官吏,相权很大,包括参定政制、主持政务、辅佐商王等,甚至有时可废立商王。
【探究学习总结】本课测评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解题关键:深刻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这两个概念。
思路引领:①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浓厚的宗族色彩。
②细心审题,逐问作答。
答案提示:分封,①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
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②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
③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再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士。
卿大夫和士也要对上级承担相应的义务。
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自称为上天之子,故又称天子。
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
特点是层层分封,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
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
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
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周王既是全国的大宗又是最高的政治领袖。
特点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和规定等级秩序。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内容!. (1)我国河南地区出土了大量的商代用于祭祀的铜鼎和用于占卜甲骨,表明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具有神秘色彩。
(2)源于夏、成于商、完善于西周的宗法制,表明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以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制定等级秩序。
2024-2025学年课时作业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时作业(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时作业(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2·山东聊城高二模拟]甲骨文是商朝后期统治者因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这些甲骨上所记录的占卜文字即甲骨卜辞。
卜辞记载内容丰富,包括祭祀征伐、田猎、农耕、畜牧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
这说明,当时()A.原始汉字开始出现B.王权具有神秘色彩C.农业经济较为发达D.血缘宗法制度建立2.从考古发掘的文物上看,周初,地处边陲的几大诸侯国出土的青铜器,多是周王室的制品,少有封国的器物。
迨至西周后期,封国器物不仅数量多,而且制作精美,甚至超过了周王室器物的水平。
这表明()A.分封制促进了社会发展B.分封制度已经瓦解C.诸侯威胁了王室的权威D.礼乐制度遭到破坏3.《礼记·礼运》称禹以前为“大同”之世,禹以后为“小康”之世。
前者的特点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后者的特点是“天下为私,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体现这一转变的是()A.郡县制替代分封制B.世袭制替代禅让制C.封建制替代奴隶制D.官僚制替代宗法制4.西周时期,一些贵族大臣可以对周王“谏议”,平民也可以对朝政发表意见或评论,平民的意向影响周王的决策。
这反映出当时()A.贵族等级制度开始瓦解B.原始民主传统尚存C.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增强D.周王失去共主地位5.在春秋经传中,秦国九世以上世袭贵族世家不过两家,五代以及三至四代世袭贵族居然为零,远逊于周室以及齐、楚、晋等东方诸侯国。
这种现象()A.加速了分封制的瓦解B.昭示着宗法制的崩溃C.反映了商鞅变法的成效D.有利于秦国政治形态转型6.[2022·山东德州十校联考]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
这突出反映了秦朝官制设置()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选贤举能,唯才是用C.化国为家,君权至上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7.[2022·辽宁大连期中]秦始皇的父亲去世后,按周代谥法被追封为庄襄王。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时练习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含解析)
课时作业25人民解放战争一、选择题1.漫画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揭露现实的本质。
右图漫画反映了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政府的真实意图是()A.建设民主国家B.反对一切外国侵略者C.坚持独裁内战D.惩治政府腐败现象2.国民党《中央日报》就某一事件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
”“某一事件”指的是()A.国民党一大召开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双十协定》的签订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3.它“实行无后方作战和‘围魏救赵’战法,直插国民党军队战略纵深大别山地区,调动和吸引了大量国民党军队于自己的周围,配合陕北、山东战场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材料中的“它”()A.改变了国共内战形势B.直接配合了延安保卫战C.保证了淮海战役的胜利D.改变了国共军力的差距4.著名史学家金冲及先生著有《转折年代——中国·1947》一书。
下列史实可以作为此“转折”的主要依据的是()A.中华民族实现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B.国共重庆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共识C.人民解放军完成了三大战略决战D.人民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5.该电报(如下)发于哪场战争中()粟张,并告华东局,陈邓,中原局:齐辰电悉。
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
华东、华北、中原三方面应用全力保证我军的供应。
军委佳亥(9日21~23时) A.淞沪会战B.徐州会战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6.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
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A.全面内战爆发时B.战略反攻开始前C.三大战役进行中D.渡江战役结束后7.某中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放映了一部电影,其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一队士兵冲进一座很大的建筑物,建筑物上写着“总统府”三个大字,士兵爬到建筑物上扯下原来的旗帜,旗帜飘落地上。
镜头转到一房间,房间里办公桌上日历的日期是4月23日。
据此判断日历上的年份应该是()A.民国35年B.民国37年C.民国38年D.民国36年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教版(2023年高一上册历史课时练习带参考答案与解析
选择题清人总结说:“有明一代粃政多端…如王振、刘瑾、魏忠贤之流,俱以司礼监秉笔生杀予夺,为所欲为.遂致阿柄下移,干纲不振.”材料所反映的明代宦官乱权的制度前提是A. 废丞相,权分六部B. 六部代替皇帝批红C. 设内阁,票拟御旨D. 殿阁大学士的设置【答案】D【解析】依据“俱以司礼监秉笔生杀予夺”可知,明代的为了限制内阁的权力,设司礼监以牵制,导致宦官乱权的现象,故D项正确;题干没有反映废丞相,权分六部的信息,故AB项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的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无决策权,不可能票拟御旨,故C项错误。
选择题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A. 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B. 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C. 设内阁,使其成为新的决策机关D. 设军机处取代内阁,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收敛性”是明清时期的特点,A项是北宋时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排除;明初朱元璋时废除丞相,皇帝直接处理全国政务,故B项错误;内阁不是决策机构,故C项错误;清朝设军机处取代内阁,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故D项正确。
选择题若秦始皇、唐太宗、明太祖、雍正帝穿越到2014年畅谈政治。
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
”唐太宗说:“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我的独尊地位。
”明太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君主专制顶峰的梦想。
”你认为他们的言论与史实相符的有几位A. 1位B. 2位C. 3位D. 4位【答案】C【解析】内阁是明成祖时期设立的,故明太祖的话与史实不符;秦始皇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奠定了中国古代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秦始皇的话符合史实;隋唐时期中央实现三省六部制,故唐太宗的话符合史实;清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故雍正的话符合史实。
2019-2020版历史新教材新学案人教必修1上册练习: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专练1.十四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最迫切的愿望是()A.政治统一B.和平民主C.党派团结D.民族和睦,人民饱受战乱之苦。
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所以当时人民群众的最大愿望是和平、民主,反对内战,故选B项。
2.毛泽东指出《双十协定》的“第一个好处是采取平等的方式,双方正式签订协定,这是历史上未有过的。
”与此协议直接相关的事件是()A.国民党一大B.中共一大C.八七会议D.重庆谈判年10月10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国民党政府代表在重庆经过43天的谈判,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故D项正确。
3.从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实行重点进攻的地区是()A.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B.大别山地区C.豫皖苏地区D.中原地区年,国民党放弃全面进攻,实行重点进攻,主要是针对山东解放区和陕北解放区,故A项正确。
4.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这是一次路途诸多险阻的进军,是一次全靠意志和勇敢才能取胜的进军。
”这次进军是指()A.向井冈山进军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C.百团大战D.千里跃进大别山,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故选D项。
5.下面是解放战争时期漫画家张仃创作的一幅漫画,它反映的是()关起门来打死狗(1948)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东北蒋匪”,后面的大门是锁起来的,门上有“锦州大捷”的字样,可知战役发生在东北,故答案为A项;淮海战役发生地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地区,排除B项;平津战役发生在北平和天津,排除C项;渡江战役发生在1949年,D项错误。
6.三大战役歼灭和改编敌人的数量按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辽沈、淮海、平津战役B.淮海、平津、辽沈战役C.平津、淮海、辽沈战役D.辽沈、平津、淮海战役47万余人、淮海战役歼敌55万人、平津战役歼灭和改编52万余人,故B项正确。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25课 课时作业
第八单元第二十五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珠海高一联考)一位美国学者这样描写二战后期的美苏关系:‚每一方都像镜子里面看人一样,看到的是反像,即把对方看成是世界上的恶霸。
每一方都指责对方表现出希特勒咄咄逼人的姿态。
‛该学者认为‚冷战‛源于( D )A.美苏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C.美苏两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对立D.美苏双方误把对方视为主要敌人[解析] 像从镜子里看人一样,看到的都是反像,作者认为双方误把对方视为主要敌人,以至于战后出现了‚冷战‛,故D项正确。
2.(2018〃九江高一检测)美苏由战时盟友变为战后对手的根本原因是( A )A.国家利益冲突B.社会制度不同C.战后分赃不均D.领土争端频发[解析] 任何国家对外关系的根本目的都是维护本国国家利益,故选A项。
B、C、D三项是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
3.(2018〃苏州高一联考)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进行了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演说,宣称‚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自由。
如果我们不这样做,我们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也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
这表明了美国( B )①企图称霸世界②以维护世界和平为战略目标③公开对抗苏联④对西欧进行经济援助A.①④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 根据题干,杜鲁门在演说中提到‚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自由‛,说明其企图对世界各国的事务进行干涉,体现出了企图称霸全球的目的,故①正确;虽然题干中杜鲁门的演说提及是为维护世界和平,但结合客观史实可知世界大部分的动乱都与美国有关,故②错误;题干中杜鲁门进行了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演说,而当时苏联也在插手希腊和土耳其的事务,说明美国开始与苏联对抗,故③正确;希腊和土耳其属于东南欧国家,所以不能体现对西欧进行援助,故④错误,选项B符合题意。
2025版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作业二十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课时作业(二十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候补代表及特邀代表共662名,有非常广泛的代表性和民主性。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制定中国人民自己的宪章,组织中国人民自己的中心政府。
这反映出(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B.人民政权得到巩固C.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子D.人民生活水平提高2.20世纪50年头,新中国除了完成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还实行措施稳定物价,开展抗美援朝运动。
这些措施在当时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巩固了人民政权B.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D.导致了国民经济的困难3.[2024·东北师大附中摸底考试]1950年3月,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特地探讨了中共与非中共民主子士的合作问题。
在会议期间,毛泽东提出了“团结、建设、进步”的口号。
这一口号的提出( )A.标记着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形成B.表明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提出C.是基于新中国初期的客观实际状况D.反映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成就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承认国民党政府所建立的外交关系,对于驻旧中国的各国外交官,只以一般外侨看待,而不当作外交人员对待”。
这体现了( ) 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2024·广东佛山一中段考]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全部形式除了国家全部制和合作社全部制外,还有个体劳动者全部制和资本家全部制,并明文规定依照法律爱护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全部权和其他资本全部权。
由此可知,1954年宪法( ) A.贯彻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精神B.实践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念C.完全不同于《共同纲领》规定D.体现社会转型的过渡性特点6.[2024·吉林市一模]1949~1952年,国家一方面通过规范私营工商业活动,打击投机贸易和偷漏税;另一方面通过加工订货、贷款等扶持措施帮助私营经济复原生产。
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课时作业二十五走向整体的世界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二十五走向整体的世界(40分钟60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年,英国人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根据这一发现,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电动机也发明出现,电力成为新能源。
这说明( )A.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推动力B.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C.实现了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D.技术革新呈现连锁反应【解析】选A。
从材料信息看,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在这一现象的基础上,出现了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力成为新能源,说明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推动力,故选A。
材料没有体现产业结构的变化,排除B;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排除D。
2.(2020·盐城模拟)1847年,沃尔特·惠特曼夸耀:“唱着《扬基歌》(美国爱国歌曲)并以6 500马力的蒸汽机无敌的能量向前飞奔……我们要说的一切,是指50年以后可以说‘赢者欢笑吧’。
”到1897年,美国人笑起来了,因为他们迎来了( ) A.殖民时代 B.蒸汽时代C.电气时代D.信息时代【解析】选C。
根据材料“1897年,美国人笑起来了”及所学知识可知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故选C;殖民时代是从15世纪开始的,A错误;蒸汽时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B 错误;信息时代是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开始的,D错误。
3.(2021·南通模拟)1901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国家规划局,设有科学实验室,由政府拨款开展科学研究。
到1915年全国已有10多个工业研究所和实验站,大力开展研究工作。
通过科研及实验,激励了发明,而发明反过来导致了更高精的产品发展。
这表明当时美国 ( )A.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B.垄断组织促进科学研究C.政府推动科学技术进步D.知识经济开始得到发展【解析】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25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选择题1.历史学家德·阿宁说:“在革命之前的几个月就已经感觉到充满大革命的气氛,随时都有发生动乱的可能,这种感觉却不是从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那里显露出来的。
”这说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是()A.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B.国内种种不可调和的矛盾C.沙皇专制统治的极端腐朽D.一战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解析:根据材料中“在革命之前的几个月就已经感觉到充满大革命的气氛,随时都有发生动乱的可能”结合所学可知,俄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尖锐,不可调和,十月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故B项正确。
A项,根据材料中“却不是从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那里显露出来的”说明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并非主要原因,排除。
C项,二月革命已经推翻了沙皇统治。
故排除。
D项,一战是革命爆发的外部推动因素,包含于B项中,故排除。
答案:B2.1917年3月,“彼得格勒自发的示威游行转变为士兵起义,……布尔什维克无力影响革命自发性蓬勃展开的过程。
”判断这次“革命”性质的主要依据是()A.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B.领导者是布尔什维克党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权D.出现两个政权并存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17年3月”可知这次起义是指二月革命,而二月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封建专制,故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是判断其性质的依据,故A项正确;领导者是布尔什维克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权和出现两个政权并存不属于革命的性质,故B、C、D项错误。
答案:A3.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苏维埃起着全国领导中心的作用,它以革命权力机关的身份发布命令,管理国家事务。
它建立了军事委员会,负责维护革命成果;建立了粮食委员会,负责首都的粮食供应。
这表明苏维埃()A.初具政权机关的色彩B.真正掌握了国家的行政实权C.已经与资产阶级结盟D.照搬了巴黎公社的组织形式解析: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苏维埃起着全国领导中心的作用,它以革命权力机关的身份发布命令,管理国家事务,说明苏维埃已经初步具备政权机关的色彩,故A正确;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真正掌握了国家的行政实权,B错误;二月革命后,出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并非与资产阶级结盟,排除C;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二者性质不同,故D错误。
答案:A4.《全球通史》写道:“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
为了避免街上的激进分子取而代之,必须立刻建立一种新的机构。
”这里所说的“新的机构”是()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沙皇政府C.工兵农苏维埃政府D.军事革命委员会解析:“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指封建王朝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新的机构”建立指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成立,故选A项。
B项说法错误,沙皇政府已被推翻;C项是十月革命后建立的;D项是十月革命起义的军事指挥机构,不是政权机构。
答案:A5.马克思、恩格斯在设想将其理论变为现实的道路问题时,开始侧重于暴力革命,后来也注重和平过渡。
十月革命最初也贯穿着暴力起义的主旋律,并兼有和平夺权的考虑,但最终引发阿芙乐尔号“炮声”的是()A.《四月提纲》的提出B.七月群众抗议活动被镇压C.俄军前线战事失利D.沙皇专制统治被推翻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月群众抗议活动被镇压,这是由和平夺权到武装起义的转折点。
答案:B6.《俄国史文献》载:政府要恪守我国同其他大国结成同盟的义务,要坚定不移地执行签订的协定。
……政府要尽快召开立宪会议,系,到了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资本家改变了剥削方式,提高工人的待遇,阶级矛盾相对缓和;而在俄国,由于俄国工人阶级深受三重压迫,加上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最先爆发了社会主义革命。
时代背景不同,当然具体状况也就有所变化。
马克思主义也应该与时俱进。
答案:C9.1917年11月7日,起义工人和士兵占领了彼得格勒的主要战略要地和政府各部,并于8日凌晨,占领冬宫。
这次革命() A.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B.导致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C.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带有浓厚的资产阶级革命色彩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政权,故C正确;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导致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带有浓厚的资产阶级革命色彩,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B、D错误。
答案:C10.十月革命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高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地位,开始承认工会的地位和工会活动的合法化,并禁止雇用童工,取缔血汗工厂;左翼政治力量快速发展,甚至上台执政并推行某些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政策。
这些改变说明()A.西方国家借鉴苏俄实行改革B.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重威胁C.工人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十月革命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解析:根据材料“十月革命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高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地位,开始承认工会的地位和工会活动的合法化”可知十月革命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D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国家从俄国革命中吸取教训,A选项排除。
材料未体现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重威胁,B选项排除。
工人阶级仍是被统治阶级,地位并未发生根本变化,C选项排除。
答案:D11.“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这表明俄国的十月革命()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B.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C.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D.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及其格局解析:根据材料关键词“历史的引领者”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十月革命的创造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故B项正确;巴黎公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与题干不符,故A项错误;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和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及其格局不属于引领者的范畴,故C、D项错误。
答案:B12.当代俄罗斯历史学家阿列克谢耶夫院士将文明演进与现代化进程等量齐观。
他认为“20世纪世界文明进程的特点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被称为现代化的现代工业社会的进程过渡。
这种过渡在某种程度上涉及了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因此就出现了俄国的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及其后果这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从人类文明演进史(即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俄国十月革命,其意义在于() A.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B.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C.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D.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可知,应该从生产力的角度看待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对世界的影响,所以本题应该选B项。
答案:B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由于脱离了时代,他的理论在西方没有市场……但在东方,却被列宁原封不动地全面继承下来了。
马克思的暴力革命、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等等都一一在十月革命后实现了,说明列宁是马克思的真正的继承者。
——[德]诺伊贝尔《德国学者谈苏东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原因》材料二彼得格勒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推翻临时政府经过的通告(1917年11月7日)(节选):在彼得格勒,政权是在彼得格勒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手里。
一致举行起义的士兵和工人没有流血就取得了胜利。
克伦斯基政府倒台了。
委员会号召前线和后方的人们不要受人挑拨离间,而要支持彼得格勒苏维埃和革命的新政权。
新政权立即就要提出正义的和平,把土地交给农民,召集立宪会议。
各地的政权都已转到工人、士兵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的手里。
——《共产党——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组织者》材料三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学者认为“列宁是马克思的真正继承者”的理由。
(2)你从材料二主要看到了什么?由此判断革命的性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实行了怎样的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解析:第(1)问紧扣“继承”这个关键词,答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实践即可。
第(2)问提取材料信息归纳出新政权的具体措施,进而分析出其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第(3)问概括材料内容分析出巴黎公社的国家管理机构是公社委员会,结合十月革命后的政治措施以及材料归纳出立法、行政统一的人民委员会的政治体制。
答案:(1)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践了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等理论。
(2)看到:俄国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被无产阶级推翻;号召人们支持新政权;新政权将立即着手解决和平、土地与民主问题。
性质:这场革命是一次无产阶级性质的社会主义革命。
(3)表现形式: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
政治体制: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人民委员会拥有立法权,立法与行政权统一。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
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规定公社职员的薪金最高不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即年薪6 000法郎;等等。
但是,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造成后来财政拮据,孤军奋战。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材料二“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
”“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度的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
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监督。
俄国农民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实现了。
”“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的19.3%,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80%以上。
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
”——摘自《学海导航》材料三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
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分析巴黎公社革命与苏维埃政府革命措施的相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