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 必修一《师说》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劝学》《师说》课件
③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
俱(《苏武传》) (1)假
④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⑤假令仆伏法受诛(《报任安书》)
⑥以是人多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⑦大臣犯法,无所宽假(《北史·魏世祖纪》)
意义 借助 假期
临时委任
假装 假如 借、借给 宽容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请息交以绝游(《归去来兮辞并序》) ③冰泉冷涩弦凝绝(《琵琶行》) (2)绝 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⑤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促织》) ⑦绝云气,负青天(《逍遥游》)
板 块
文言文阅读•教材文言文复习
五
学案22
《劝学》《师说》
1.通假字 例句
① 以为轮 ②虽有槁暴 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④君子生非异也 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 解惑也 ⑥或师焉,或不焉
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 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 “有”同“又”,再;“暴”同“曝”,晒 同“智”,见识 同“性”,天性
⑧小学而大遗
形容词作名词,“小”,小的方面; “大”,大的方面
⑨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⑩而耻学于师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5.特殊句式
例句
句式特点(指出标志词)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判断句,标志词:者……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状语后置句,标志词:于
同“授”,传授
同“否”,不
2.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解析(古今义)
①劝 劝学
古义:_鼓__励___ 今义:拿道理说服人,使人听从
②金
金就砺则利
《师说》一轮复习学案
《师说》一轮复习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知识。
2、理解韩愈倡导的从师之道,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
3、学习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二、知识梳理(一)文学常识1、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2、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3、其作品有《昌黎先生集》。
(二)字音字形1、读准字音谀(yú)欤(yú)经传(zhuàn)郯(tán)苌(cháng)弘老聃(dān)蟠(pán)贻(yí)2、辨识字形嘉(jiā)奖佳(jiā)节嗟(jiē)叹贻(yí)之怡(yí)然脾(pí)气裨(bì)益婢(bì)女(三)实词积累1、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2)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2、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吾从而师之古义:跟从并且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4)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3、一词多义(1)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指有专门技艺的人)③吾师道也(动词,学习)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动词,从师)(2)传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3)道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③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④会天大雨,道不通(名词,道路)(4)惑①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4、词类活用(1)吾师道也师:名词用作动词,学习(2)而耻学于师耻:意动用法,以……为耻(3)孔子师郯子师:意动用法,以……为师(4)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5)位卑则足羞羞:意动用法,感到羞耻(四)虚词归纳1、而(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4)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2、之(1)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代指知识和道理)(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7)彼童子之师(助词,的)(8)郯子之徒(代词,这)(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10)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指六艺经传)3、其(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的)(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5)其可怪也欤(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4、于(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4)其皆出于此乎(介词,从)(5)不拘于时(介词,被)(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2、宾语前置句(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应为“不知句读,不解惑”)3、状语后置句(1)学于余(应为“于余学”)(2)耻学于师(应为“于师耻学”)4、被动句(1)不拘于时(“于”表被动)三、文本解读(一)文章结构1、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从师的作用和择师的标准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师说》课件
义项
例句
① 道理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 风尚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③ 途径、方法
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过秦论》)
④ 思想,学说
于是废先王之道(《过秦论》)
⑤路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
⑥ 说,讲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
⑦ 原因
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⑧ 同“导”,引导 来吾道夫先路(《离骚》)
韩愈的教育思想
教师
任务——传道、授业、解惑
学生
• 学习观 • 择师观
师生关系
尊师爱生、平等交流、教学相长
需要更新:
•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素材挖掘与 写作运用
适用话题
一、尊师重道 文明礼仪是古代中国每个君子的人生信念,它包含了尊老爱幼、 舍生取义、尊师重道等多个行为要求,内涵丰富。古人有言:“克 己复礼(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举止合乎礼节),是为君子也。” 孔融让梨奏响了尊老爱幼的悠悠琴音;韩昌黎一篇《师说》唤醒了 尊师重道的悠久传统……我们的先人以文明礼仪为尺度,丈量出苍 竹般的有节品格。
苏洵想要前往京城,取道泰山间的小路,遇到有 隐士在泰山间行走,两人在茶亭休息,谈论秦国与 六国的事情,隐士列举了兵家的主张,认为六国用 兵的方法赶不上秦国,苏洵不这样认为。两个人言 辞激烈,不能停止。人们谈论这件事,谁领悟的道 理多呢?
【文化常识】 (1)师说 说:古代散文的一种,属议论文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一般是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如《爱莲说》《捕蛇者说》《马说》 等等。“说”的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_解__说___ _…__…__的__道__理___”来理解。 (2)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句读: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_句___,一句话中间短暂的 停顿为_读___。
第五讲《师说》-2022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回归教材第一轮复习
,舞交衢,逐禽左。” 谓行车时和鸾之声相应;车随曲岸疾驰而
不坠水;经过天子的表位有礼仪;过通道而驱 驰自如;行猎时追逐禽兽从左面射获。
(5)书:书法(书写,识字,文字) 六书:象形 、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注:转注、假借 是识字方法 ,而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方 法,其中形声字约占百分之九十。)
(3)射:射箭技术
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白矢,箭 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参连, 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 相衔;剡注,谓矢行之疾;襄尺,臣与君射,臣与 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井仪,四矢连贯,皆正中 目标。
(4)御:驾驭马车的技术 《周礼·地官·保氏》:“乃教之六艺……
(4).D
25
实战演练
(4).D A项中用顾况对白居易前后评价的对比,面写了白居易的オ华。 B项在原文一、二段都能找到合理解释。C项在原文第段中提到 “言言皆实”“不尚艰难”“老妪读之”,与题中内容“真实,辞句晓畅, 风格平易”相合。D项中的白居易“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说 法不正确。“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在文中无据,说法也不正确。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 至八年离开官场时,依然写下《村居苦寒》一诗,在诗中写道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念此深可愧,自问是何人?”,可见 白居易即使是“处江湖之远”,依然忧国忧民,所以此句赏析说法 不正确。
(判断句)
13
文言知识梳理
⑵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 其道解其惑者也。 找出该句的文言现象并进行拓展 这两个“其”都是代词。请速读第二自然段找出“其” 作为语气副词的不同用法。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 乎?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师说》课件
动词,有疑惑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形容词,糊涂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迷惑
道
•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理
• 年相若也,道类似也
道德学问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风气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引导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取道
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道路
臣之所好者道也
自然规律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原因
通 • 六艺传经皆通习之 齐明、周最……乐毅之徒通其意 鸣之不能通其意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不懂句子停顿,不理解疑惑,有的(指前者)向老师 请教,有的(指后者)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 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看出那种人的明智之 处。
3.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 近乎谄媚了。
特别小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C.“世果群怪聚骂”与“其可怪也欤”(《师说》)两
句中的“怪”字含义相同。
感到奇特
D.“指目牵引”与“目遇之而成色”(《赤壁赋》)两
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目”字含义不同。
使眼色/眼睛
《师说》素材积累
角度一:尊师重教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被 传为佳话的尊师范例,不胜枚举。韩愈面对当时“耻 学于师”的不良风气,为恢复师道,不仅自己抗颜为师 ,还作《师说》,对师道做了精辟的论述。徐特立坚 持兴办平民教育,毛泽东视他为一生的先生。那些勤 奋的为师者,谦逊的从师者书写了一个个永恒不变的 尊师重教的诗篇,为华夏莘莘学子树立了尊师的榜样 和典范。
高三一轮复习《师说》课件
[⑥评劾点城]此固题县也令是一相人当妄成杀熟人的者题型了,在于
考A查.考①生②对⑥文章B的.理①解③能④力和分析问题的
能C力.。②④⑤ D.③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C 的一项是:(3分)( )
A.苏涣担任凤州司法时,知州王蒙正很赏识他, 曾经把他推荐给朝廷,又给要官写信,认为他可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彼与彼年相若,道相似 4.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5.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6.惑而不从师 7.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8.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9.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10.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11.而耻学于师 12.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辍耕之垄上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助,的)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代,代知识,道理)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助,取独)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助,取独)
⑤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助,取独) ⑥圣人之所以为圣 (代,代这件事)
⑦彼童子之师 (助词,的) ⑧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代,代童子) ⑨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助,宾语前置的标志)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涣为官公
D 正的一组是:(3分)(
)
【①答所案与】交D游,皆一时长老
【②解公析虽】以①职讲事的之是,涣而少鄙时其的为事人,还未为官;
②③是虽说为涣政鄙极视宽王,蒙而正用怙法势必骄当横,体现的是
涣④为公人礼性之格甚,厚不,能以体备现乡为举官公正;④说的
是⑤涣传爱上惜旨人,才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
5.其 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 得饱其(4)口福。”狼曰:“其(5)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 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8)畏主人邪?及其 (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君其(11)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 其(12)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 狐与狼遂去。
《师说》知识点总结适用于新课一轮复习优质PPT
(8)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贾谊《过秦论》)
_主__张__,__学__说__
也。人道(谈论) 此事:孰闻道(道 理)多也?
《师说》知识点总结适用于新课一轮 复习优 质PPT
Hale Waihona Puke 《师说》知识点总结适用于新课一轮 复习优 质PPT
[实战高考]
(9)(2018·全国卷Ⅱ)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
道: 道路
《师说》知识点总结适用于新课一轮 复习优 质PPT
4.解释下列加颜色词的意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名__词__,__疑__难__问__题___
(1)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_形__容__词__,__糊__涂___
其贤不及孔子:_名__词__,__才__能__,__学__问__ (2)贤 师不必贤于弟子:_形__容__词__,__高__明____
《师说》知识点总结适用于新课一轮 复习优 质PPT
《师说》知识点总结适用于新课一轮 复习优 质PPT
(4)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_名__词__,__老__师___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__词__,__从__师__学__习___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__词__,__有__专__门__知__识__、__技__能__的__人__ 齐师伐我:_名__词__,__军__队___
句末助词)];今之众人( 一般人),其下( 低于,不及)圣人也亦远矣,而耻( 以……为耻)学
于师。是故圣( 圣人)益圣( 圣明),愚( 愚人)益愚( 愚昧)。圣人之所以( ……的原因)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
表推测语气,)大皆概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
)
其对身于(
自)也己,则(
却)耻师焉,惑( 糊涂 )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ppt课件-文言文阅读-《劝学》、《师说》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不__明___句__读__,__不__能__解__决__疑__惑__,__有__的__(_指__“__句__读__之__不__知__”__)向___老__师__学__习__, 有__的__(_指__“__惑__之__不__解__”__)_不__向__老__师__学__习__,__小__的__方__面__要__学__习__,__大___的__方__面__却__放__ 弃__了___,__我__没__看__出__那__种__人__的__明__智__之__处__。__(_得__分__点__:__以__“__之__”__为__标__志___的__宾__语__ 前__置__句__;__“__或__”__,__有__的__;__“__小__”__“__大___”__,__小__的__方__面__,__大__的__方__面__;__“__遗__”__, 放__弃__;__“__明__”__,__明__智__之__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项意思相同。 B项“以羊易之”的“易”指替换。
参考译文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韩愈三岁的时候成了孤儿,被同族的堂兄抚养。韩 愈因为自己是孤儿,小时候学习儒家经典很刻苦,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还需要奖励 来督促。等到考取进士时,(韩愈)在公卿之间投送自己的文章,曾担任过宰相的郑 余庆大力为他传布名声,因此他在当时很出名。不久韩愈就考中了进士。
文言文阅读•教材文言文复习
《劝学》《师说》
复习任务
1. 梳 理 积 累 两 文 中 的 文 言 基 础 知 识 , 重 点 掌 握 古 今 异 义 词 和 多 义 实 词 “中”“已”“常”“攻”。 2.背诵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师说》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判断句
如“师者,所以传道受 业解惑也”表示老师是 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 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被动句
如“不拘于时”表示不 被时俗限制;“而耻学 于师”表示以向老师学
习为耻。
倒装句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 不解”表示不理解句读 ,不能解决疑惑,正常 语序应为“不知句读,
不解惑”。
省略句
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之)”表示现在他们 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 (他);“(人)爱其 子,择师而教之”表示 (人们)爱他们的孩子 ,就选择老师来教他。
形象塑造和意境营造技巧探讨
形象塑造
《师说》通过描绘教师的形象,如“师 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使读者对 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 时也表达了对教师的尊敬之情。
意境营造
文章通过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 营造出一种尊师重道的浓厚氛围,使读者 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对从师学习的重视和 对教师的崇敬。
其他教育类古文
如《爱莲说》、《陋室铭 》等,让学生接触更多古 代教育类文章,拓宽视野 。
迁移应用能力训练及实践活动设计
辩论活动
组织学生就“现代教育是否需要 尊师重教”进行辩论,提高学生
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写作练习
要求学生以《师说》为蓝本,写一 篇现代版的议论文,探讨现代教育 中的师生关系、教学方法等话题。
《师说》一轮复习课件
汇报人:XX 2024-01-23
目 录
• 引言 • 原文解读与赏析 • 重点字词梳理与归纳 • 思想内容与价值观念探讨 • 艺术手法与审美鉴赏 • 知识拓展与迁移应用
01
引言
复习目的与要求
01
掌握《师说》的基本思 想、主要内容和艺术特 色
一轮复习《师说》
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读书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用来……办法或……的原因。今:因果关系 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无论,不论。今:没有。 4.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 的学校
古今异义
5.今之众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许多的人。
2.选出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吾从而师之 D.闻道有先后
)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 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练习
3.选出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 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其皆出于此乎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C.均为“学习”之意。A.出:超出/出自。 B.惑:疑难问题/糊涂。D.道:道理/风尚。
词类活用
(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名词作动词,低于 (2)小学而大遗。 形容词作名词,小或大的方面 名词作动词,学习 (3)吾师道也。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蠢的人
1.之: A.古之学者必有师/彼童子之师 : 助词,的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记。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人非生而知之者: 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F.作师说以贻之/择师而教之: 代词,他。 G.巫医乐工百工之人/郯子之徒/ : 指示代词,这,这一类。 H.欲之南海,何如?: 动词,往,到。。。去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知识与热点主题语段积累《师说》助记、默写+文化常识解析版
备战2024年高考激情晨读聚沙成塔2024届高三语文晨读05名言运用示例+成语积累+《师说》助记、默写+文化常识【名言运用示例】名言01: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适用主题:“梦想”、“追求”、“壮志等。
运用示例:“壮志”主题“少年,请不要留恋身后的山水,也不要沉醉于当下的田园。
背起行囊,剑指远方吧。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远方才会有广阔的天地。
它容得下你的壮志,也安放得了你那不羁的心。
”名言02: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秋瑾《对酒》)适用主题:“爱国”,“壮志”等。
运用示例:“爱国”主题南山之外,还有南山。
当疫情的号角吹响,有那么一群人带上口罩,穿上大褂,与家人告别,毅然地踏上疫区。
国难当头,有害怕却从未退却。
他们守护着人民的底线,与病魔较量,与死神抗衡。
尽管过程煎熬,也不轻易放弃。
一腔热血报国家,洒去犹能化碧涛。
【成语积累】望文生义类1、久假不归: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易误解为】:长期请假不回来。
2、具体而微:形容内容大体具备而规模较小。
【易误解为】:详细具体而微小或细致入微。
3、侃侃而谈:形容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易误解为】:聊天或夸夸其谈。
4、慷慨解囊:形容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
【易误解为】:在消费上很大方。
5、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背诵助记】5.《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翻译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
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
2023年《师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课件第2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教材回扣·夯实“四基”
状元笔记
题型突破·提高“四能”
教材回扣·夯实“四基”
基础知识
1.两个实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
a − b > 0 ⇔ a________b,
=
(1)作差法ቐa − b = 0 ⇔ a________b,
a,b∈R
<
a − b < 0 ⇔ a________b.
C.若1>-1,2>-2,1×2= −1 × −2 ,故C不正确;
D.若1>-1,2>-2,1× −2 = −1 ×2,故D不正确.
故选A.
)
(2)[2022·广东金山中学月考]已知b<a<0,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
1 1
2
A.ab>a
B. <
1
1
C.a+ <b+
b
a
b a
b
D. <1
a
答案:A
解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可知A正确;B错误;D错误;
1
1
当b=-3,a=-2时,a+ >b+,故C不正确;
故选A.
题型三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代数式的范围
[例3] 已知-1<x<4,2<y<3,则x-y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3x+
2y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4,2)
(1,18)
[典例3] (1)[2022·河北沧州月考]若实数a,b满足a2 <ab <a,则(
1 1
A. <
B. b + 1< a + 1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师说》复习课件
理解性默写
• ①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从师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 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文中抨击了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 从师而学的风气。其中“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上册 《师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背景回顾
• 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至唐代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 文馆、崇文馆和国子监学习。上层士族子弟无论德、行、 学问如何,均能为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 而且鄙视从师。这种风气到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有增无 减,渐趋恶劣。韩愈当时35岁,正在国子监任教,他对 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深恶痛绝,因此写下了《师说》这 篇著名的文章。
思考回顾: 第3、4段
第3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典型事例;引述经典言论
第4段: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本文 的写作缘由。
检查背诵
注释听写
实词积累·道
• “道”是会意字,金文两边合起来是“行”字,表示道路,中 间是“首”字,表示领头。合起来指领路。是“导”的本字,表 示引路、领路。
• ①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②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理解性默写
• ①韩愈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传统,并由此得 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这是对师生关系的概括。
• ②文中在阐述师生关系时,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说明掌握学识有早晚且各有所长的 师生观。
《师说》复习课件 高考一轮复习
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
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1、第三自然段举出备受封建文人推崇的 孔子的例子,意在证明怎样的观点?
孔子事例
证明观点
孔子师郯子、苌弘、
“学者必有师”
师襄、老聃。
“道之所存,师之所
存也。”
孔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 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
论证方法: 说明谁可为师 后,术业有专攻。
欤(欤yú,语气词,表感!叹。)
1、本段对“古之圣人”“从师”与 “今之众人”“耻师”相对比后得 出了怎样的结论?
“圣益圣,愚益愚。圣人 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 愚,其皆出于此乎?”
2、第二自然段中“今之众人”在从 师一事上存在自相矛盾的事实,这是 怎样的一个事实?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 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
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我文所辞语说意的已传尽处授为道句理,未,尽解而答需停疑顿难的问地方题为的读老。)师。
原文追踪复习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
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
嘉(赞许,嘉奖)
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
贻(赠送,赠予)
说》来赠送他。
阅读分析第四段
1、第四段交待写作缘由,但仍隐含着作者 的观点,那些句子可以表现作者观点?
不拘于时 能行古道
说明写作原因 分论点:不拘于时行古道
阅读分析第四段
分说
1、概括第四自然段的内容。
论明
交代写作缘由:作师说赠李蟠
文言文复习必修一《师说》
对未来的展望
继续深入学习
我希望能够进一步深入学习文言 文,了解更多的古代文学作品和
历史文化背景。
提高文学素养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 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培养对
古代文学的热爱和鉴赏能力。
传承文化
我希望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感悟 传承下去,为弘扬中华文化做出
自己的贡献。
THANKS
感谢观看
05
《师说》的文学价值与影响
文学地位与影响
韩愈的《师说》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学生求学之道的启蒙文章。
该文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广泛传颂和学习,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师说》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对后世的影响
《师说》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许多文学家都从中汲取了 灵感和启示。
虚词
之、者、所、焉、乎、与 等。
固定搭配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也;吾从而师之等。
特殊句式解析
01
02
03
判断句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 贤于弟子。
倒装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 焉,或不焉。
省略句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04
被动句
不拘于时,学于余。
词类活用总结
名词作动词
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 久矣。
重点段落解读
总结词
重点段落对于理解全文至关重要,它们 包含了作者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VS
详细描述
在重点段落中,作者采用了举例、对比等 论证方法,使得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 ,这些段落也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人 文精神,对于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师说》一轮复习共44页文档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一专题二《师说》复习编制:王爱云审制:班级:姓名; 2012-6-9复习目标:积累重要文言字词、“之”等基础知识;背诵课文一、基础知识梳理:(一)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是故无.贵无贱4、犹且..从师而问焉.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6、小学而大遗.7、今其智乃.反不能及8、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9、圣人无常.师10、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1、六艺经传皆通.习之12、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13、孔子师.郯子、苌弘14、其.可怪也欤15、其.为惑也终不解矣16、其.皆出于乎17、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18、非无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19、吾从而师.之20、而耻.学于师,不耻相师2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23、古之学者必有师 2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25、吾从而师之 26、小学而大遗(二)名句默写:1、是故无贵无贱,,,。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吾未见其明也。
(07重庆)3、位卑则足羞,。
4、“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
”(06广东)5、是故,师不必贤于弟子,,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6、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09安徽、08福建)7、爱其子,;于其身也,,惑矣!(08年全国1)8、人非生而知之者,。
(10年福建)9、师道之不传也久矣!!(10年上海)(六)翻译下列几个句子:1、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乎?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5、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6、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高二语文一轮复习练习案一、阅读语段,回答问题: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刚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3、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D.古之人不余欺也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A.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B.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C.对那些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我是无所谓的。
D.那些教孩子的老师,交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5、对这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该段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
B.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土大夫”“君子”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D.这一段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仅在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二、迁移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孔纬字化文,鲁曲阜人,宣尼之裔。
乾符中,出为御史中丞。
纬器志方雅,嫉恶如仇。
既总宪纲,中外不绳.而自肃。
居选曹,动循格令。
权要有所托,私书盈几,不之省。
执政怒之.,改太常卿。
是时,田令孜军败,沙陀逼京师,帝移幸凤翔,邠帅朱玫引兵来迎驾。
令孜挟帝幸山南。
时中夜出幸,百官不及扈从,而随驾者黄门卫士数百人而已。
帝驻宝鸡,诏授纬御史大夫,遣中使传诏,令纬率百僚赴行在。
乃召三院御史谓之曰:“吾辈世荷国恩,身居宪秩。
凡布衣交旧,缓急犹相救恤,况在君亲。
策名委质,安可背也!”言竟泣下。
三院曰:“夫岂不怀。
今若首途,聊营.一日之费,俟信宿继行可也。
”纬拂衣起曰:“吾妻危疾,旦不保夕,丈夫岂以妻子之故,怠君父之急乎?公辈善自为谋,吾行决矣。
”即日见李昌符,昌符嘉之,乃.送钱五十缗,令骑士援纬达散关。
纬知朱玫必蓄异志,奏曰:“关城小邑,不足以驻六师,请速幸梁州。
”翌日,车驾离陈仓,才入关而邠、岐之兵围宝鸡,攻散关。
微.纬之言几危矣!大顺元年夏,幽州、汴州请讨太原。
宰臣张浚请自率禁军为招讨。
上持疑未决,问计于纬,纬以讨之为便。
浚军为太原所击,大败而还。
浚罢相贬官,纬坐附浚,贬均州刺史。
乾宁二年五月,三镇入京师,杀宰相韦昭度、李溪。
帝以大臣朋党,外交方镇,思用骨鲠正人,遣中使召纬入朝。
纬久疾,拜蹈艰难,上令阁门使送纬中书视事。
九月,卒于光德里第,赠太尉。
纬家尚节义,挺然不屈。
虽权势熏灼,未尝假以恩礼。
天武都头李顺节恃恩颇横,不期年领浙西节度使,俄加平章事。
谢日,准例班见百僚。
纬判曰:“不用立班。
”顺节既见无班,心甚怏怏。
纬曰:“必知公慊也。
夫百辟卿士,天子庭臣也。
公握天武健儿,而于政事厅受百僚班见,意自安乎?”顺节不敢复言。
其秉.礼不回,多此类也。
(节选自《旧唐书·孔纬》)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外不绳.而自肃绳:准则,法令B.聊营.一日之费营:求取,备办C.微.纬之言几危矣微:无,没有D.其秉.礼不回,秉:执掌,操持7、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明孔纬“耿直”“尚节”的一组是()①居选曹,动循格令②策名委质,安可背也③丈夫岂以妻子之故,怠君父之急乎④纬坐附浚,贬均州刺史⑤思用骨鲠正人,遣中使召纬入朝⑥而于政事厅受百僚班见,意自安乎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纬器志方雅,嫉恶如仇,执掌法纪以后,朝廷内外一片整肃,主管科举事务时,严格照章行事,因得罪当权者而被改任为太常卿。
B.皇帝受困宝鸡时,三院御史临危退却,而孔纬在李昌符的援助下前往护驾,并审时度势,奏言皇帝及时撤离陈仓,避免再次陷于险境。
C.孔纬因支持宰相张浚讨伐太原失败而被罢相贬官,后来皇帝因朝中大臣朋党,重新征召孔纬入朝任职,孔纬鞠躬尽瘁,卒于任上。
D.天武都头李顺节骄横跋扈,本想借升职之机接受百僚列班接待,受到孔纬制止后极为不满,孔纬一番陈词后,李顺节不敢再提此事。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权要有所托,私书盈几,不之省。
译文:(2)凡布衣交旧,缓急犹相救恤,况在君亲。
译文:(3)虽权势熏灼,未尝假以恩礼。
译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离开“勤奋”二字是绝对不行的。
高二语文一轮复习《师说》练习案答案参考1.D 2C 3.D 4B 5.D 6、A(绳:约束,制裁。
)7、D(④是说孔纬因支持张浚讨伐太原失败而被贬;⑤是陈述皇帝因大臣朋党而重新重用耿直大臣,不是直接表明孔纬“耿直”“尚节”。
)8、C(被罢相贬官的是宰相张浚,而不是孔纬。
)9、(1)权贵有所请托,给他的私信堆满几案,他连看都不看它。
(“托”“几”,宾语前置“不之省”)(2)大凡平民之间的交往,遇到急事还要相互救济抚恤,何况是君亲呢。
(“交旧”“缓急”“况”)(3)虽然孔纬权势显赫,但是不曾把皇上对他的恩典随意授予别人。
(熏灼,假,状语后置)【参考译文】孔纬字化文,鲁曲阜人,文宣王孔仲尼的后代。
乾符年间,出任御史中丞。
孔纬器度正直,嫉恶如仇。
执掌法纪以后,朝廷内外不用刑法制裁人人就循规蹈矩。
他在主管科举事务时,行事遵循法令制度。
权贵有所请托,给他的私信堆满几案,他连看都不看它。
当权者怨恨他,他被改任为太常卿。
这时田令孜的军队打了败仗,沙陀军队进逼京城,皇帝转移车驾前往凤翔,邠州节帅朱玫领兵前来迎驾,田令孜胁迫皇帝前去山南。
出行是在深夜的时候,百官来不及随从护驾,而随驾的只有黄门卫士几百人而已。
皇帝停住在宝鸡,下诏授任孔纬为御史大夫,派中使传达诏命,命令孔纬率领百官赶赴皇帝所在之处。
孔纬就把三院御史召集起来对他们说:“我辈世代蒙受朝廷恩泽,身居御史之位。
大凡平民之间的交往,遇到急事还要相互救济抚恤,何况是君亲呢。
我等名列官籍寄身朝廷,怎可违背君命呢!”说完就流下了眼泪。
三院御史们说:“我们怎能不感念君恩呢。
如今若要出发上路,暂且让我们备办一天的费用,等过两晚再走也可以吧。
”孔纬振动衣襟起身说道:“我妻子病危,朝不保夕,大丈夫怎能因妻子的缘故,怠慢君王的急事呢?你们好好考虑吧,我已下定决心马上出发了。
”他当日就去见李昌符,李昌符很赞赏他的决心,于是就送给他五十缗钱,派骑兵护送孔纬到达散关。
孔纬知道朱玫肯定怀有异心,上奏皇帝说:“这所关城仅是一座小城,不够禁军驻扎之用,请求立即前往梁州。
”第二天,皇帝车驾离开陈仓,刚刚进入关里,邠州、岐州的军队就包围了宝鸡,攻打散关。
没有孔纬的进言就很危险了。
大顺元年夏天,幽州、汴州两个方镇请求讨伐太原。
宰相张浚请求亲自率领禁军前去招抚讨伐。
皇上犹豫不决,向孔纬询问计策,孔纬认为出兵征讨有利。
张浚率领的军队受到太原方面的攻击,大败而回。
张浚被罢相贬官,孔纬因附和张浚,被贬为均州刺史。
乾宁二年五月,三个方镇出兵进入京城,杀死宰相韦邵度、李溪。
皇帝因朝中大臣结成朋党,对外勾结方镇,考虑启用耿直的正人君子,派中使征召孔纬入朝。
孔纬长期患病,叩拜时行动艰难,皇上下令阁门使将孔纬送到中书省办理事务。
九月,在光德里的府第死去,追赠太尉。
孔纬家有崇尚节义的风气,傲然不屈。
虽然孔纬权势显赫,但是不曾把皇上对他的恩典随意授予别人。
天武都头李顺节依仗得到的恩宠十分骄横,不到一年时间就当上浙西节度使,不久加授平章事。
在谢恩的那天,依照旧例百官应列班来接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