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师说》课件
高中语文《师说》优秀课件(25张)
高中语文《师说》优秀课件(25张)《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代表作,收录在《韩昌黎文集》中。
本文主要讲述了师道的价值和意义,提出了师者的概念,阐述了师的作用和责任,强调了师徒关系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态度。
一、教学内容1. 了解韩愈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2. 掌握《师说》的文言文特点和语言风格。
3. 解读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等。
4. 理解师者的概念和师的作用和责任。
5. 掌握文中强调的师徒关系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态度。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韩愈的生平和文学地位,提高学生对文学家的认识和了解。
2. 通过对《师说》的解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使学生理解师者的概念和师的作用和责任,培养学生的师德观念和学习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 《师说》的文言文特点和语言风格。
2. 师者的概念和师的作用和责任。
3. 文中强调的师徒关系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态度。
难点:1. 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解读。
2. 师者的概念和师的作用和责任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投影仪、录音机、课文朗读光盘。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韩愈的简介,引入《师说》的学习。
2. 课文朗读:播放课文朗读光盘,让学生跟读并熟悉课文。
3. 课文解读:对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解读和分析,解释其中的含义和意义。
5. 课堂讲解:对师徒关系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态度进行讲解,结合实际例子进行阐述。
6. 随堂练习:给出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师说韩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者,所以引导学长也师徒关系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介绍韩愈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答案: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文学家韩愈是唐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文学理论和创作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包括《师说》、《进学解》、《祭十二郎文》等,其中《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阐述了师道的价值和意义。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劝学》《师说》课件
③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
俱(《苏武传》) (1)假
④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⑤假令仆伏法受诛(《报任安书》)
⑥以是人多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⑦大臣犯法,无所宽假(《北史·魏世祖纪》)
意义 借助 假期
临时委任
假装 假如 借、借给 宽容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请息交以绝游(《归去来兮辞并序》) ③冰泉冷涩弦凝绝(《琵琶行》) (2)绝 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⑤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促织》) ⑦绝云气,负青天(《逍遥游》)
板 块
文言文阅读•教材文言文复习
五
学案22
《劝学》《师说》
1.通假字 例句
① 以为轮 ②虽有槁暴 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④君子生非异也 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 解惑也 ⑥或师焉,或不焉
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 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 “有”同“又”,再;“暴”同“曝”,晒 同“智”,见识 同“性”,天性
⑧小学而大遗
形容词作名词,“小”,小的方面; “大”,大的方面
⑨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⑩而耻学于师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5.特殊句式
例句
句式特点(指出标志词)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判断句,标志词:者……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状语后置句,标志词:于
同“授”,传授
同“否”,不
2.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解析(古今义)
①劝 劝学
古义:_鼓__励___ 今义:拿道理说服人,使人听从
②金
金就砺则利
高三一轮复习《师说》精品课件
韩 愈
复习
用来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结构助词 的 谁,哪 “于”在 (名词)老师 那些(代) (连词)转折关系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 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
(连词)顺承 本来“于”比
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
一.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异义
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 古之学者必有师 今:指有专门学问人。
古:特殊指示代词“所” 与介词“以”结合,译 为㈠用来……办法(方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式、工具、依据等); ㈡……的原因(或缘由
今:表因果关系连词。
古:无论,不论。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今:没有。
小学而大遗
古:①小的方面;②一般指研 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 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 育的学校。
4、彼与Leabharlann 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5、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 解惑也。 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 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耻师:以从师为耻
焉:语气词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 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 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 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 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之:指示代词,这些 则:连词,就
相师:相互学习
不拘于时, 学于余。 被动句式 介宾短语后置
重点背诵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师说》课件
动词,有疑惑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形容词,糊涂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迷惑
道
•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理
• 年相若也,道类似也
道德学问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风气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引导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取道
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道路
臣之所好者道也
自然规律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原因
通 • 六艺传经皆通习之 齐明、周最……乐毅之徒通其意 鸣之不能通其意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不懂句子停顿,不理解疑惑,有的(指前者)向老师 请教,有的(指后者)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 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看出那种人的明智之 处。
3.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 近乎谄媚了。
特别小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C.“世果群怪聚骂”与“其可怪也欤”(《师说》)两
句中的“怪”字含义相同。
感到奇特
D.“指目牵引”与“目遇之而成色”(《赤壁赋》)两
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目”字含义不同。
使眼色/眼睛
《师说》素材积累
角度一:尊师重教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被 传为佳话的尊师范例,不胜枚举。韩愈面对当时“耻 学于师”的不良风气,为恢复师道,不仅自己抗颜为师 ,还作《师说》,对师道做了精辟的论述。徐特立坚 持兴办平民教育,毛泽东视他为一生的先生。那些勤 奋的为师者,谦逊的从师者书写了一个个永恒不变的 尊师重教的诗篇,为华夏莘莘学子树立了尊师的榜样 和典范。
《师说》ppt课件36张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1.了解“说”的文体知识,认识韩愈其人,以及《师说》写作的时代背 景,从而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朗诵课文,读准字音; 3.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文知识,并翻译。
新课讲授
解题
■ ①师: 从师学习。 ■ ②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可以先叙
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如《马说》 《爱莲说》 《捕蛇者说》等就属这类文体。 ■ ③师说,即“说师”,可以理解为“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正面论证
孔子事例 (举例)
(举例、引用) 孔子语录 (引用)
不拘于时 三、缘起 激励后学:李蟠 能行古道
抨宣
击扬
《 耻从 师师 :: 的的 时道
理
弊
;
高考链接
(1)(2019·全国卷Ⅲ) 《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
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O
29
(2)(2019·北京高考)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
孔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论证方法: 引用论证
概括第四自然段的内容。
古分说
交代写作缘由:作师说赠李蟠 (不拘于时能行古道)
道论明 点写 :作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不原 拘因
于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
时
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
吾师道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不足为外人道也
道相似也 策之不以其道
释义项(或用法) 动词,传授 动词,流传 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名词,道理 名词,风尚 动词,说 名词,道德学问 名词,方法
10.2《师说》复习课件(共25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5.小学而大遗 形作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6.吾未见其明也 形作名,明智的地方
7.不耻相师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名作动,学习
8.则群聚而笑之 名作状,成群
9.位卑则足羞 形作名,地位低下的人 名词的意动用法,感到羞愧
10.官盛则近谀 形作名,官位高的人
四、特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式
1.而耻学于师
状语后置
2.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判断句
p2知识点
一、通假字
1.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不
二、古今异义
1.今之众人
众人:一般人
2.小学而大遗
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三、词类活用
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名作动,低于
2.而耻学于师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三、词类活用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
4.则耻师焉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角度二: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也要学会取长补短 “术业有专攻”,一专多能的人才毕竟是少数,每个人都会是某一方面的专家。正如音乐家善于演奏乐曲,建筑师 精于设计高楼大厦,文学家长于描述人生百态。每个人都是一人奇迹,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有自己的强项,因此, 要把自己某一方面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值。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虚心地向拥有其他专 长的人求教,正如作为教育家的孔子向郯子、苌弘等人请教。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
p3知识点
一、通假字(无)
二、古今异义 1.圣人无常师 固定的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不一定 3.如是而已 这,此 三、词类活用 1.孔子师郯子……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四、特殊句式 1.师不必贤于弟子
级高三一轮复习师说ppt课件
高考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复习目标
1、理解并熟练背诵课文。 2、准确归纳文中常见的重点字词、通假字、词 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文言句式的意义 和用法。 3、准确归纳宾语前置的类型。
4.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5.《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 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 句是: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6.或师焉,或不焉 • 名作动,从师 7.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 形作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8.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 意动用法,以……为耻 9.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 意动用法,以……为师
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 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的
观点是相同的。
2.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择师的标准是: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师说》知识点总结(适用于新课、一轮复习)课件(28张PPT)
句末助词)];今之众人( 一般人),其下( 低于,不及)圣人也亦远矣,而耻( 以……为耻)学
于师。是故圣( 圣人)益圣( 圣明),愚( 愚人)益愚( 愚昧)。圣人之所以( ……的原因)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
表推测语气,)大皆概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
)
其对身于(
自)也己,则(
却)耻师焉,惑( 糊涂 )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 泛指文字的诵读 )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 从师,
学习 )焉,或不( 同“否”)焉,小学( 小的方面学习 )而大遗( 大的方面丢弃 ),吾未见其
明( 聪明,明智 )也。巫医乐师百工( 各种手工艺人 )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 类 ),
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 相似 )也,道相似也。位
欲。”王无复言
道: 说,讲
(14)(2017·天津高考)岁凶,横道.伤杀 (15)(2017·浙江高考)仆与足下齿同而道.不同
道: 道路 道: 志趣
5.掌握下列加颜色词语的活用类型,并写出其含义 (1)名词的活用 ①名词用作动词 a.则耻师焉: 从师,拜师。 b.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不及。 ②名词的意动用法 a.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 b.孔子师郯子: 以……为师。
7.翻译下列文中的句子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 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 因此无论高贵,无论低贱,无论年纪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 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译文: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则足以感到耻辱;以官大的人为师,则被 认为近于谄媚。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ppt课件-文言文阅读-《劝学》、《师说》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不__明___句__读__,__不__能__解__决__疑__惑__,__有__的__(_指__“__句__读__之__不__知__”__)向___老__师__学__习__, 有__的__(_指__“__惑__之__不__解__”__)_不__向__老__师__学__习__,__小__的__方__面__要__学__习__,__大___的__方__面__却__放__ 弃__了___,__我__没__看__出__那__种__人__的__明__智__之__处__。__(_得__分__点__:__以__“__之__”__为__标__志___的__宾__语__ 前__置__句__;__“__或__”__,__有__的__;__“__小__”__“__大___”__,__小__的__方__面__,__大__的__方__面__;__“__遗__”__, 放__弃__;__“__明__”__,__明__智__之__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项意思相同。 B项“以羊易之”的“易”指替换。
参考译文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韩愈三岁的时候成了孤儿,被同族的堂兄抚养。韩 愈因为自己是孤儿,小时候学习儒家经典很刻苦,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还需要奖励 来督促。等到考取进士时,(韩愈)在公卿之间投送自己的文章,曾担任过宰相的郑 余庆大力为他传布名声,因此他在当时很出名。不久韩愈就考中了进士。
文言文阅读•教材文言文复习
《劝学》《师说》
复习任务
1. 梳 理 积 累 两 文 中 的 文 言 基 础 知 识 , 重 点 掌 握 古 今 异 义 词 和 多 义 实 词 “中”“已”“常”“攻”。 2.背诵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师说》一轮复习课件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判断句
如“师者,所以传道受 业解惑也”表示老师是 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 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被动句
如“不拘于时”表示不 被时俗限制;“而耻学 于师”表示以向老师学
习为耻。
倒装句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 不解”表示不理解句读 ,不能解决疑惑,正常 语序应为“不知句读,
不解惑”。
省略句
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之)”表示现在他们 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 (他);“(人)爱其 子,择师而教之”表示 (人们)爱他们的孩子 ,就选择老师来教他。
形象塑造和意境营造技巧探讨
形象塑造
《师说》通过描绘教师的形象,如“师 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使读者对 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 时也表达了对教师的尊敬之情。
意境营造
文章通过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 营造出一种尊师重道的浓厚氛围,使读者 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对从师学习的重视和 对教师的崇敬。
其他教育类古文
如《爱莲说》、《陋室铭 》等,让学生接触更多古 代教育类文章,拓宽视野 。
迁移应用能力训练及实践活动设计
辩论活动
组织学生就“现代教育是否需要 尊师重教”进行辩论,提高学生
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写作练习
要求学生以《师说》为蓝本,写一 篇现代版的议论文,探讨现代教育 中的师生关系、教学方法等话题。
《师说》一轮复习课件
汇报人:XX 2024-01-23
目 录
• 引言 • 原文解读与赏析 • 重点字词梳理与归纳 • 思想内容与价值观念探讨 • 艺术手法与审美鉴赏 • 知识拓展与迁移应用
01
引言
复习目的与要求
01
掌握《师说》的基本思 想、主要内容和艺术特 色
2023年《师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课件第2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教材回扣·夯实“四基”
状元笔记
题型突破·提高“四能”
教材回扣·夯实“四基”
基础知识
1.两个实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
a − b > 0 ⇔ a________b,
=
(1)作差法ቐa − b = 0 ⇔ a________b,
a,b∈R
<
a − b < 0 ⇔ a________b.
C.若1>-1,2>-2,1×2= −1 × −2 ,故C不正确;
D.若1>-1,2>-2,1× −2 = −1 ×2,故D不正确.
故选A.
)
(2)[2022·广东金山中学月考]已知b<a<0,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
1 1
2
A.ab>a
B. <
1
1
C.a+ <b+
b
a
b a
b
D. <1
a
答案:A
解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可知A正确;B错误;D错误;
1
1
当b=-3,a=-2时,a+ >b+,故C不正确;
故选A.
题型三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代数式的范围
[例3] 已知-1<x<4,2<y<3,则x-y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3x+
2y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4,2)
(1,18)
[典例3] (1)[2022·河北沧州月考]若实数a,b满足a2 <ab <a,则(
1 1
A. <
B. b + 1< a + 1
师说高三一轮复习精品课件
四、唐宋散文八大家
古文运动的主将 柳宗元
韩愈、柳宗 元、欧阳修、 苏洵、苏轼、 苏辙、王安 石、曾巩
传: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 授)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古代解释经 书的著作) 4、得壁,传之美人(传送,传递) 《廉颇蔺相如列传》 5、舍相如广成传舍(招待宾客的馆 舍)《廉颇蔺相如列传》
本文标题“师说”不是“说说老师”之意, “说”古文为陈述和解说,即“解说……的道理” 之意。“师说”的意思应为“解说关于‘从师’的
韩 愈 像
二、作者
1、韩愈(768-824),字退之, 河阳(现在河南省孟县)人, 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 黎”。万年任吏部侍郎,故又 称“韩吏部”。死后谥“文”, 故又称“韩文公”。
从: 1、惑而不从师(跟从) 2、民弗从也(依顺,听从)《曹刿论战》 3、弟走从军阿姨死(参加)《琵琶行》 4、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指堂房亲属) 5、从余问古事(跟,向)《项脊轩志》 6、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自,由)《廉 颇蔺相如列传》 7、于是从散约败(合纵的盟约)《过秦论》 8、樊哙从良坐(紧挨着,依傍)《鸿门宴》
五、
2、不拘于时, 学于余。
(前一句为被动句,前 一个“于”表被,后一句为
状语后置,应为“于余学”)
不被时俗限制,向我学习
一、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体,一般陈述自己对某事物的 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先议后叙。初中时学过 的《马说》、《捕蛇者说》、《爱莲说》等都属于这 种文体。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与“论”相比 较,“说”较偏重于说明(始自唐宋,明清时尤甚), 而且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同时,“说”的内 容、写法和风格较为灵活多样,所以后世对于论说文 中的“说”,又有所谓“杂说”的称呼。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师说》复习课件
理解性默写
• ①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从师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 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文中抨击了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 从师而学的风气。其中“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上册 《师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背景回顾
• 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至唐代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 文馆、崇文馆和国子监学习。上层士族子弟无论德、行、 学问如何,均能为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 而且鄙视从师。这种风气到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有增无 减,渐趋恶劣。韩愈当时35岁,正在国子监任教,他对 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深恶痛绝,因此写下了《师说》这 篇著名的文章。
思考回顾: 第3、4段
第3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典型事例;引述经典言论
第4段: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本文 的写作缘由。
检查背诵
注释听写
实词积累·道
• “道”是会意字,金文两边合起来是“行”字,表示道路,中 间是“首”字,表示领头。合起来指领路。是“导”的本字,表 示引路、领路。
• ①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②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理解性默写
• ①韩愈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传统,并由此得 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这是对师生关系的概括。
• ②文中在阐述师生关系时,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说明掌握学识有早晚且各有所长的 师生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⑥评劾点城]此固题县也令是一相人当妄成杀熟人的者题型了,在于
考A查.考①生②对⑥文章B的.理①解③能④力和分析问题的
能C力.。②④⑤ D.③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C 的一项是:(3分)( )
A.苏涣担任凤州司法时,知州王蒙正很赏识他, 曾经把他推荐给朝廷,又给要官写信,认为他可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彼与彼年相若,道相似 4.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5.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6.惑而不从师 7.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8.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9.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10.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11.而耻学于师 12.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辍耕之垄上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助,的)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代,代知识,道理)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助,取独)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助,取独)
⑤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助,取独) ⑥圣人之所以为圣 (代,代这件事)
⑦彼童子之师 (助词,的) ⑧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代,代童子) ⑨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助,宾语前置的标志)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涣为官公
D 正的一组是:(3分)(
)
【①答所案与】交D游,皆一时长老
【②解公析虽】以①职讲事的之是,涣而少鄙时其的为事人,还未为官;
②③是虽说为涣政鄙极视宽王,蒙而正用怙法势必骄当横,体现的是
涣④为公人礼性之格甚,厚不,能以体备现乡为举官公正;④说的
是⑤涣传爱上惜旨人,才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
5.其 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 得饱其(4)口福。”狼曰:“其(5)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 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8)畏主人邪?及其 (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君其(11)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 其(12)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 狐与狼遂去。
选知祥符。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 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公曰:“书手法用 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宗素事权贵,诉于 府。府为符县,公杖之。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 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复一中贵人至 曰:“必于法外与之。”公谓尹李绚曰:“一匹 夫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不以县不可 故争之?”绚愧公言,明日入言之。上称善,命 内侍省推之。盖宗以赂请于温成之族,不复穷治, 杖矫命者,逐之,一府皆震。包孝肃公拯见公, 叹曰:“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 擢提点利州路刑狱。公至逾年,劾城固县令一人 妄杀人者,一道震恐,遂以无事。
(5)圣人之所以为圣~~~ 副词,大概
其皆出于此乎
(6)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前指士大夫,后指“这”
其
人称 它的 (定语)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代词 称代 他们(主语)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自己
余亦悔其随之
指代 那(些)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指示代词,表示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以答担案当】大C 任。 【B解.析雍】丘解县答有此百题姓最死好在的狱办中法,就县是官把报每告个说选是项因置病 于而原死文。进开行封比府对多,次比派对人中处很理容而易没发能现查问明题真所相在,:苏C 项涣中去“后苏,涣便认洗为雪他了儿冤子宗宗长素期事作权奸贵营,私诉,于因府畏。惧府苏为涣符,县称, 公病杖辞之职”,。让儿子来接替自己。苏涣认为他儿子不 [评合点书]这手篇的文要言求文,有加许以多杖删责减。的地方,跨度相当大,
师
说 韩 愈
2019年7月2日
高考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之
《师说》
1.背诵全文并能准确默写。 2.掌握道、惑、师等重点文言实词。 3.熟练掌握虚词“其”的用法。 4.积累作文材料。
找出古今异义词: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指有专门学问 的人。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译 为㈠用来……办法(方式、工具、依据等);㈡……的原因(或缘由)。 (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副词 反问语气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
推测语气
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感叹语气
其可怪也欤
婉商语气
吾其还也(还是)
希望语气 连词 表选择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是,还是)
表假设
其若是,孰能御之(如果)
助词 衬音
路漫漫其修远兮(不译)
5.其 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
(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得饱其 (4)口福。”狼曰:“其(5)如猛犬何?” 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6)言不堪 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8) 畏主人邪?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 (10)耻。君其(11)许之!”犬笑曰: “欲加之罪,其(12)无辞乎?”犬乃悟狐 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 谨。狐与狼遂去。
⑩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代,这些人) ⑾郯子之徒 (代词,这一类) ⑿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代词,这一类)
4 .其
代词,他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
固先乎吾
(2)惑而不从师,其为惑 代词,那些
也,终不解矣
(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 代词,指圣人
远矣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 于吾乎
代词,指“闻道先乎吾” 的人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四、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 师
老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1)作名词用
有专门技艺的人
巫医乐师 百工之人
姓氏 师襄
学习、效法 吾师道也
(2)作动词用 从师(学习) 或师焉,或不焉
以……为师
孔子师郯子、苌 弘、师襄、老聃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 ) ②惑而不从师 (跟从老师学习) ③吾从而师之 (意动,以……为师)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不论。(今)没有。
小学而大遗:(古)①小的方面;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 (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许多人。
吾从而师之:(古)是两个词,从:跟随;而:而且。(今)连词,表结 果、目的等。
④吾师道也 ( n→v. 学习) ⑤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n→v. 从师) ⑥犹且从师而问焉 (老师) ⑦而耻学于师 (老师)
⑧则耻师焉 ( n→v. 从师) ⑨或师焉,或不焉 ( n→v. 从师) ⑩不耻相师 (n. n→v. 学习)
⑾师道之不复 ( n→v. 从师) ⑿孔子师郯子(意动,以……为师)
译文:狐狸对狼说:“羊肉真鲜美啊!”您如果想尝一尝,叼来其中的一只吃掉它, 就能够一饱自己的口福了。狼说:“那如何对付猛犬呢?”狐狸就到猛犬那里离间说: “羊好多次说你坏话,它们说的话不堪入耳,您却一点不生气,是没听到呢,还是害怕 主人呢?等到他们嬉戏打闹的时候,我想为您把这耻辱全部洗刷掉。希望您答应我!” 猛犬笑着说:“想要给他加上罪名,难道还怕没有借口吗?”猛犬于是明白了狐狸的野 心,知道守护羊群的道路很漫长,守护羊群更加谨慎。狐狸与狼就离开了。
公没二十七年,不危状公遗事,以授 辙曰:“先君既没,惟小子仅存,不 时记录,久益散灭,则不孝大矣。” 辙幼侍伯父,闻其言曰:“予少而读 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 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 容。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尔曹才 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辙惧子弟之日怠也,故记其所闻以警 焉。
(选自《苏辙集》,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
B 一项是:(3分)( )
A.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多:称赞 B.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 益:有利
C.公复以循吏许之 许:期望 D.杖矫命者,逐之 矫:假传
【答案】B 【解析】益:动词,扩充,增强。解答此题要注意上 下文,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 出来。这道题难度不大。 [评点]实词解释题,已经考了多年,应该说这样的题 型已经相当地成熟了,学生在此方面的训练也已达到 一定的熟练程度。
3.惑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④惑而不从师
2. 之
古之学者 (1)作代词 指代人或事物;指代自己
(2)作助词
结构助词,“的师”道之不复,
放在主谓之间, 可知矣
取消句子独立性
句读之不知
表示宾语前置
表示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 (3)作动词,“到”、“往”;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 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6、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 羞,官盛则近谀。
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 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八、走近高考
(2012江苏卷)二、文言文阅读(19分)
2.道
1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 吾师道也 3 道相似也 4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5 余嘉其能行古道
道理 道理 道德学问 风尚
风尚
重点实词: 道路
方法 道理
道别
道德
不足为外人道也。 何可胜道也哉。 策之不以其道。
道歉 道喜
小故事记忆:道
苏洵欲往京城,道(取道)泰山间行. 遇隐士行于道(道路),憩于茶亭,论 秦国与六国之事,隐士举兵家之道(主 张),以为六国用兵之道(策略)不及 秦国,苏洵不以为然。二者言辞激烈, 未能休也。人道(谈论)此事:孰闻道 (道理)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