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阅读——从小鼠胚胎和成年纤维细胞培养多功能干细胞的诱导由因子决定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 学习笔记 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动物细胞培养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 学习笔记  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 动物细胞培养

第2节动物细胞工程第1课时动物细胞培养[学习目标] 1.阐明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和过程。

2.简述干细胞在生物医学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一、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和过程1.动物细胞工程(1)常用技术:动物细胞培养、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

(2)基础:________________。

2.动物细胞培养(1)概念:从动物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________,然后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让这些细胞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技术。

(2)培养条件①营养a.合成培养基:将细胞所需的________(糖类、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按________和_____ ________严格配制而成的培养基。

b.天然成分:使用合成培养基时,通常需要加入________等一些天然成分,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培养动物细胞一般使用______________,也称为________。

②无菌、无毒的环境a.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________处理。

b.在________环境下进行操作。

c.培养液需定期________,以便清除________,防止细胞代谢物________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③温度、pH和渗透压a.温度:以36.5 ℃±0.5 ℃为宜。

b.pH:以pH为________为宜。

c.适宜的渗透压。

④气体环境a.组成:动物细胞培养所需气体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

b.不同气体的作用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培养容器:通常采用________或________。

d.培养仪器:含有________________的混合气体的____________。

(3)培养过程①②过程(4)相关概念①细胞贴壁: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往往______在培养瓶的瓶壁上。

细胞名词解释

细胞名词解释

细胞名词解释1.愈伤组织:原意是指植物体的局部受创伤刺激后,在其伤⼝表⾯新⽣的⼀团薄壁细胞。

在组织培养中是指在⼈⼯培养基上由已经分化的外植体的细胞重新分裂⽣长⽽形成的⼀团⽆特定形状、⽆序⽣长的薄壁细胞。

在⼀定条件下离体状态的植物组织中已经分化并停⽌⽣长的细胞重新分裂⽣长所形成的⽆组织结构的细胞团。

2.外植体:指植物组织培养中作为培养材料的离体组织块离体器官或离体细胞。

3.胚状体:由外植体或愈伤组织产⽣的与正常受精卵发育成的胚相类似的胚胎状结构。

据来源分为体细胞胚与⽣殖细胞胚。

4.极性:⾼等植物均具⼀主轴,各器官沿此主轴有顺序的进⾏⽣长分化。

主轴的⾸尾两端在⽣理形态上都有着明显差异,通常⾸段⽣芽尾端长根(形态学上端下端)这种现象叫极性。

5.植株再⽣:指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将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等培养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6.形态发⽣(形态建成):指⽣物个体发育或再⽣过程中⽣物体及其器官的形态结构的形成过程。

7.试管苗:指在⽆菌离体条件下的⼈⼯培养基上对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进⾏培养所获得的再⽣植株。

8.玻璃苗:指外表呈玻璃状,幼茎、叶⽚呈现半透明⽔渍状态的畸形试管植物。

9.体细胞⽆性系:指由同⼀个外植体反复进⾏继代培养后得到的⼀系列后代。

在细胞培养中,由单细胞形成的后代叫但细胞⽆性系。

10.培养基:⽤于满⾜植物正常发育所需各种营养物质的总和。

11.初代培养:指从植物体上分离外植体进⾏的第⼀次培养。

12.继代培养:将初代培养的培养物(愈伤组织、芽等)重新切割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继续扩⼤培养的过程。

13.固体培养:指加⼊琼脂等固化剂使培养基呈固体状态所进⾏的培养。

14.液体培养:指不加Agar等固化剂使培养基呈液体状态所进⾏的培养。

U11、细胞⼯程:按照⼀定的设计⽅案,通过在细胞、亚细胞或组织⽔平上进⾏实验操作,获得重构的细胞、组织、器官以及个体,创造优良品种和产品的综合性⽣物⼯程。

2、摇床:常⽤来进⾏细胞悬浮培养,可根据震荡⽅式分为⽔平往复式和回旋式两种,震荡速度因培养材料和培养⽬的的不同⽽不同,常⽤的震荡速度为100r/min.3、培养瓶:⼀般的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常⽤玻璃三⾓瓶、试管、各种⼤⼩的⼴⼝玻璃瓶时,有时甚⾄⽜奶瓶和罐头瓶也都可以利⽤,特别是在进⾏快速繁殖时更常⽤造价较低的培养器⽫。

关于干细胞的考题

关于干细胞的考题

1.下列哪种细胞通常被认为是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A.成熟的红细胞B.胚胎干细胞C.神经元细胞D.心肌细胞2.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时,维持其未分化状态的关键生长因子是?A.EGF(表皮生长因子)B.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C.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D.LIF(白血病抑制因子)及b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3.成体干细胞主要存在于人体的哪些部位?(多选)A.骨髓B.大脑C.皮肤D.肝脏E.肌肉4.下列关于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A.无需基因操作即可直接从体细胞获得B.保留了原始体细胞的遗传特性但失去了分化能力C.通过导入特定的重编程因子使体细胞获得类似胚胎干细胞的特性D.临床应用广泛,无伦理争议5.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不包括?A.修复受损的心脏组织B.治疗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C.替代已衰竭的胰岛细胞治疗糖尿病D.直接用于癌症的根治性治疗6.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用于治疗哪种类型的疾病?A.先天性心脏病B.自身免疫性疾病C.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遗传性疾病D.神经系统损伤7.下列哪种细胞不属于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来源?A.骨髓B.脂肪组织C.脐带血D.胎盘组织8.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为保持其增殖能力和分化潜能,通常需要哪种条件?A.高浓度血清培养B.缺氧环境C.严格控制的无菌条件及适宜的温度、pH值D.使用抑制细胞分化的化学物质9.胚胎干细胞向特定细胞类型分化的过程称为?A.定向分化B.去分化C.转分化D.自我更新10.干细胞研究面临的主要伦理问题包括哪些?(多选)A.胚胎来源的伦理争议B.个体基因信息的隐私保护C.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D.干细胞治疗后的长期随访和监管E.干细胞研究成果的商业化利用。

多功能干细胞诱导心肌细胞原理

多功能干细胞诱导心肌细胞原理

多功能干细胞诱导心肌细胞原理
以下是一般的诱导过程原理:
1. 多功能干细胞的选择和培养:通常使用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或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作为起始细胞。

这些细胞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和扩增。

2. 诱导心肌细胞分化:通过特定的诱导方法,如化学物质、细胞因子或基因调控等,来促使多功能干细胞向心肌细胞方向分化。

3. 心肌特异性基因表达:诱导过程中,心肌细胞相关的基因会被激活并表达,这些基因包括心肌收缩蛋白基因(如alpha-actinin、myosin 等)以及其他心肌特异性基因。

4. 细胞信号通路调控:诱导心肌细胞分化涉及多个细胞信号通路的调控,如Wnt/β-catenin 通路、BMP 信号通路等。

这些信号通路的激活或抑制对心肌细胞的分化和成熟起到关键作用。

5. 心肌细胞的成熟和功能:诱导分化的心肌细胞会逐渐表现出心肌细胞的特征,如自发性收缩、钙离子调控和电生理特性等。

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化

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化

基因印记
PGCs进入生殖嵴后的细胞分裂
小 鼠 的 PGCs 在 10.5dpc 进 入 生 殖 嵴 , 而后其细胞周期在雌雄之间出现很大差 异 。 在 卵 巢 原 基 中 , PGCs 继 续 进 行 有 丝分裂,并且在13.5dpc进入减数分裂I ( 此 时 PGCs 实 际 上 已 经 分 化 为 初 级 卵 母细胞),经历细、偶和粗线期,进入 双线期。胚胎出生后,初级卵母细胞进 入终变期,直到性成熟后,才依次完成 减数分裂I,进入减数分裂II,并停留在 中期。这时卵子从卵巢排出,受精后减 数分裂II完成,排出极体,成为受精卵。
细胞之间 细胞的位置 环境因素
信号分子及 其浓度梯度
细胞分化
细胞的“记忆”与决定
细胞分化的共性之二: 胚胎细胞,尤其是后口动物胚胎细胞的分化过程
中,尽管细胞分化的最终命运大相径庭,但对分化, 尤其是早期分化起主要调控作用的都是少数几种相同 的信号途径,它们按照极其相似的方式调控发育过程。
胚胎发育过程中决定细胞分化的主要信号分子: FGF、TGF-β(BMP)、Wnt、RA、Shh
的表达,促使细胞进入减数分裂。生精小管外周的肌样细胞在此时表达Cyp26基因,降解外 界的RA信号,保证生殖细胞的分化不受其他体细胞的影响。
PGCs本身在生殖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虽然PGCs的减数分裂依赖于周围的体细胞,但有功能的生殖细胞 的最终形成,也依赖于细胞本身。
将XY的PGCs移入XX小鼠的生殖嵴或反过来进行移植,生殖细胞的 减数分裂虽然依照性腺体细胞来进行,但细胞在进入粗线期之前就凋 亡殆尽了,无法形成有功能的性细胞;
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 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 性差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cell differentiation)。

干细胞的基础知识

干细胞的基础知识

干细胞的基础知识干细胞的基础知识干细胞的概念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

它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干细胞的发育受多种内在机制和微环境因素的影响。

目前人类胚胎干细胞已可成功地在体外培养。

最新研究发现,成体干细胞可以横向分化为其他类型的细胞和组织,为干细胞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基础。

在胚胎的发生发育中,单个受精卵可以分裂发育为多细胞的组织或器官。

在成年动物中,正常的生理代谢或病理损伤也会引起组织或器官的修复再生。

胚胎的分化形成和成年组织的再生是干细胞进一步分化的结果。

胚胎干细胞是全能的,具有分化为几乎全部组织和器官的能力。

而成年组织或器官内的干细胞一般认为具有组织特异性,只能分化成特定的细胞或组织。

然而,这个观点目前受到了挑战。

最新的研究表明,组织特异性干细胞同样具有分化成其他细胞或组织的潜能,这为干细胞的应用开创了更广泛的空间。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Self-renewing),能够产生高度分化的功能细胞。

干细胞按照生存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1.1 胚胎干细胞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 ES细胞)当受精卵分裂发育成囊胚时,内层细胞团(Inner Cell Mass)的细胞即为胚胎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可以自我更新并具有分化为体内所有组织的能力。

早在1970年Martin Evans已从小鼠中分离出胚胎干细胞并在体外进行培养。

而人的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培养直到最近才获得成功。

进一步说,胚胎干细胞(ES细胞)是一种高度未分化细胞。

它具有发育的全能性,能分化出成体动物的所有组织和器官,包括生殖细胞。

研究和利用ES细胞是当前生物工程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

ES细胞的研究可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畸胎瘤干细胞(EC细胞)的发现开始了ES细胞的生物学研究历程。

目前许多研究工作都是以小鼠ES细胞为研究对象展开的,如:德美医学小组在去年成功的向试验鼠体内移植了由ES细胞培养出的神经胶质细胞。

2022-2023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

2023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及原理图,其中抗原决定簇是指抗原表面或内部能决定抗原性的基团,骨髓瘤细胞是一种营养缺陷型细胞。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免疫的原理是一种抗原诱导形成一种浆细胞B.选用营养缺陷型骨髓瘤细胞有利于筛选杂交瘤细胞C.细胞融合也可能发生在不同类型淋巴细胞之间D.a融合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2.肾上腺素对肝细胞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肾上腺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肾上腺素与肝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结合后,直接参与细胞中肝糖原的分解B.肝糖原分解过程中不需要消耗ATP,腺苷酸环化酶可以催化一系列酶促反应C.肾上腺素随着体液定向运输到靶细胞发挥作用3.下列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B.脂肪鉴定的操作步骤依次是切片→制片→染色→洗去浮色→观察C.苏丹Ⅲ染液可将脂肪颗粒染成橘黄色D.常用番茄、苹果等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4.下列有关“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正确的A.解离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离开细胞核B.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染色剂,避免染色过度C.使用龙胆紫溶液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着色D.盖好盖玻片后压片的目的是使染色体分散开5.蛋白质和核酸是组成细胞的两种重要化合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高尔基体的组成成分有rRNA和蛋白质B.染色体主要由核糖核酸与蛋白质组成C.同一生物不同体细胞中核酸和蛋白质相同D.通过转录和翻译,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6.下列有关颤藻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和色素B.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C.在核糖体中合成蛋白质D.既含有DNA又含有RNA7.消毒和灭菌是微生物培养中常用的操作方法。

cxcr2基因修饰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构建与鉴定

cxcr2基因修饰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构建与鉴定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871697)作者简介:张莉(1991-)ꎬ女ꎬ硕士研究生ꎬ主要研究重症机制及防治研究ꎮ通信作者:雷迎峰ꎬ副教授ꎬE ̄mail:yflei@fmmu.edu.cnꎻ侯立朝ꎬ博士生导师ꎬ教授ꎬE ̄mail:45278436@qq.com 论㊀著cxcr2基因修饰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构建与鉴定张莉1ꎬ刘永飞2ꎬ叶传涛3ꎬ边培育3ꎬ雷迎峰4ꎬ侯立朝11.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ꎬ陕西西安7100322.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麻醉科ꎬ陕西西安7100383.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科ꎬ陕西西安7100384.空军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ꎬ陕西西安710032摘要:目的㊀构建小鼠CXC型趋化因子受体2(CXCR2)基因cxcr2过表达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 ̄enchymalstemcellꎬBMSC)并进行鉴定ꎮ方法㊀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小鼠BMSC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干细胞抗原1(stemcellantigen ̄1ꎬSCA ̄1)㊁CD44㊁CD43㊁CD45㊁IA/IE表达率ꎬ并诱导成骨分化ꎮ以含有小鼠cxcr2的质粒为模版进行PCR扩增ꎬ将获得的cxcr2克隆到慢病毒载体ꎬ命名为pLenti ̄cxcr2 ̄GZꎻ将其与慢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HEK ̄293T细胞ꎬ收获慢病毒后ꎬ通过离心法感染BMSCꎬ经过1μg/mLzeocin压力选择建立了稳定表达CXCR2的小鼠BMSC(CXCR2 ̄BMSC)ꎮ采用流式细胞术和RT ̄PCR分别检测其CXCR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ꎬTranswell趋化实验检测其迁移能力ꎮ结果㊀90%以上的第3代BMSC表达CD44㊁SCA ̄1ꎬ几乎不表达IA/IE㊁CD34㊁CD45ꎬ且成功诱导成骨分化ꎮ菌液PCR㊁质粒双酶切后ꎬ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结果得到特异㊁大小正确的条带及测序鉴定正确ꎬ表明成功构建了pLenti ̄cxcr2 ̄GZ表达质粒ꎮ流式细胞术和RT ̄PCR结果显示ꎬCXCR2 ̄BMSC的CXCR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BMSC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ꎮTranswell结果显示ꎬCXCR2 ̄BMSC迁移能力高于对照组BMSC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ꎮ结论㊀利用慢病毒系统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CXCR2的BM ̄SCꎬcxcr2基因修饰BMSC后可明显增加BMSC的迁移能力ꎮ关键字:CXC型趋化因子受体2ꎻ小鼠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ꎻ细胞迁移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 ̄5673(2019)01 ̄0019 ̄07DOI:10.13309/j.cnki.pmi.2019.01.004Constructionandidentificationofcxcr2geneinmodificationmouse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ZHANGLi∗ꎬLIUYong ̄feiꎬYEChuan ̄taoꎬBianPei ̄yuꎬLEIYing ̄fengꎬHOULi ̄chao∗DepartmentofAnesthesiologyꎬXijingHospitalꎬAirForce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ꎬXi'an710032ꎬShaanxiProvinceꎬChinaCorrespondingauthor:LEIYing ̄fengꎬE ̄mail:yflei@fmmu.edu.cnꎻHOULi ̄chaoꎬE ̄mail:45278436@qq.comAbstract:Objective㊀Toconstructandidentifythe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SC)withoverexpressionofmousechemokinereceptorcxcr2gene.Methods㊀BMSCwereisolatedandculturedbywholebonemarrowadherentmeth ̄odꎬandtheexpressionratesofstemcellantigen1(SCA ̄1)ꎬCD44ꎬCD43ꎬCD45ꎬIA/IEweredetectedbyflowcytome ̄tryꎬandtheosteogenicdifferentiationwasinduced.Thecxcr2cDNAwasamplifiedꎬandtherecombinantlentiviralvectoroftheoverexpressedmousecxcr2genewasconstructedꎬandnamedaspLenti ̄cxcr2 ̄GZ.HEK ̄293Tcellswereco ̄transfectedwithlentiviralpackagingplasmidsandpLenti ̄cxcr2 ̄GZ.TheCXCR2 ̄BMSCwereobtainedthroughcentrifugalinfectionofBMSCwithpLenti ̄cxcr2 ̄GZvirus.CXCR2proteinandmRNAexpressionweredetectedbyflowcytometryandRT ̄PCR.Themi ̄grationabilityofCXCR2 ̄BMSCwastestedbyTranswellexperi ̄ment.Results㊀CD44andSCA ̄1wereexpressedbyover90%ofthethirdgenerationBMSCcellsꎬbutIA/IEꎬCD34andCD45hardlyexpressedꎬandosteogenicdifferentiationwassuccessfullyinduced.AfterPCRanddoubleenzymedigestionidentificationꎬtheagarosegelelectrophoresisshowedthatthebandswerespecificandcorrect.ThesequencingwasidenticalꎬindicatingthatthepLenti ̄cxcr2 ̄GZplasmidwassuccessfullyconstruc ̄ted.FlowcytometryandRT ̄PCRanalysisshowedthattheexpressionlevelsofCXCR2proteinandmRNA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normalcontrolBMSC.ThetranswellexperimentshowedthatthemigrationcapacityofCXCR2 ̄BMSCwasapparentlyhigherthanthatofnormalcontrolBMSC(P<0.001).Conclusion㊀TheBMSCsstablyexpressingCXCR2weresuccessfullyconstructedbyusinglentiviralsystem.Theoverexpressionofcxcr2cansignificantlyincreasethemigrationabili ̄tyofBMSC.Keywords:CXCchemokinereceptor2(CXCR2)ꎻMouseꎻ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SC)ꎻCellmigra ̄tion㊀㊀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ꎬMSC)是一类具有自我增殖㊁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1]ꎮMSC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功能ꎬ在免疫和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潜力[2-4]ꎮ鉴于MSC移植后归巢靶组织的数量有限㊁产生的治疗性和抗炎分子效力不够强ꎬ最近多项研究对MSC进行基因修饰ꎬ从而增加了MSC的治疗效能[5-7]ꎮCXC型趋化因子受体2(CXCchemokinereceptor2ꎬCXCR2)属于G蛋白是偶联受体家族ꎬ是趋化因子CXCL1㊁CXCL2㊁CXCL3㊁CXCL5㊁CXCL6㊁CXCL7和CXCL8的配体[8]ꎮ趋化因子在炎症性疾病中广泛表达ꎬ趋化因子与趋化因子受体结合能调节中性粒细胞㊁单核细胞的迁移ꎬ将它们募集到炎症部位发挥相应的作用ꎮ研究通过构建cxcr2基因修饰的BMSCꎬ并观察修饰后BMSC到达炎症部位的迁徙能力ꎬ为后续炎症性疾病的BMSC治疗策略奠定基础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细胞与质粒㊀HEK ̄293T细胞株㊁Stbl3感受态细胞㊁pCI ̄neo ̄CD40L ̄GZ㊁pLenti ̄CD40L ̄GZ㊁pCMV3 ̄GFPSpark ̄CXCR2载体质粒㊁辅助包装质粒psPAX2和pMD2.G均由空军军医大学微生物实验室保存并提供ꎮ1.2㊀实验动物㊀SPF级4~6周C57BL/6小鼠4只ꎬ16~18gꎬ均购自空军军医大学动物实验中心ꎮ1.3㊀主要试剂及仪器㊀DMEM培养基㊁青霉素㊁链霉素均购自hyclone公司ꎻ胎牛血清购自Sigma公司ꎻ成骨诱导分化培养基试剂盒购自广州赛业公司ꎻPE标记抗小鼠CD44㊁SCA ̄1㊁IA/E㊁CD34㊁CD45抗体均购自BD公司ꎻPE标记CXCR2抗体购自Bio ̄legend公司ꎻ质粒大量提取DNA试剂盒购自Omega公司ꎻ先锋RNA快速提取试剂盒㊁DNA凝胶回收试剂盒㊁质粒小量提取DNA试剂盒均购自Axygen公司ꎻPrimeSTARDNA聚合酶㊁限制性内切酶NheI㊁MluI㊁BamHI和SalI㊁T4DNA连接酶㊁逆转录试剂盒㊁TakaraSYBRgreen试剂盒均购自Takara公司ꎻ转染试剂MAX由本室配制ꎻmCXCL2蛋白购自亿翘神州公司ꎮCO2培养箱㊁T25细胞培养瓶均购自Thermoscientific公司ꎻIX71倒置荧光显微镜购自Olympus公司ꎻ流式细胞仪购自于美国BD公司ꎻ4ħ离心机购自德国Eppendorf公司ꎻ超速离心机购自Beckman公司ꎻLightcycler480PCR仪购自罗氏公司ꎮ1.4㊀BMSC的分离、鉴定㊀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小鼠BMSC[9]ꎮ将小鼠颈椎脱臼法处死ꎬ置于75%乙醇中浸泡消毒5minꎻ于超净台中剪开皮肤ꎬ剥开肌肉ꎬ分离小鼠双侧股骨ꎬ剪去两端软骨ꎻ用1mL注射器吸取含10%血清㊁1%双抗的DMEM培养基反复冲洗骨髓腔ꎬ直至骨髓腔发白ꎻ收集细胞悬液于T25培养瓶中ꎮ将其放入37ħ5%CO2培养箱中培养ꎬ首次48h后换液ꎬ以后视细胞状态而定ꎬ约2d换液1次ꎮ传至第3代ꎬ常规消化细胞ꎻ按流式抗体说明书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干细胞表面标志分子CD45㊁CD34㊁CD44㊁SCA ̄1㊁IA/IEꎬ并按诱导分化培养基试剂盒说明书诱导BMSC成骨分化ꎬ茜素红染色鉴定ꎮ1.5㊀cxcr2过表达的慢病毒载体构建及慢病毒包装1.5.1㊀cxcr2基因片段的制备㊀根据Genbank中的cxcr2设计引物ꎬ以质粒(pCMV3 ̄GFPSpark ̄CXCR2)为模板进行PCR扩增ꎮ引物序列如下:F:GACGTCGCTAGCGGATCCGGCTTCCACCATGGGAGAATTCAAGGTGGA(含NheI和BamHI酶切位点)ꎻR:GACGTCACGCGTGAGGGTAGTAGAGGTGTTTG(含MluI酶切位点)ꎮ引物由擎科泽西生物技术公司合成ꎮPCR反应体系为模板DNA2μLꎬ上㊁下游引物各1.5μLꎬ5ˑPrimeSTARBuffer10μLꎬdNTPMixture4μLꎬPrimeSTARDNA聚合酶0.5μLꎬ加超纯水至50μLꎮPCR反应条件为:98ħ变性10sꎬ55ħ退火5sꎬ72ħ延伸75sꎬ30个循环ꎮPCR产物进行1.0%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后ꎬ按照DNA凝胶回收试剂盒说明书回收DNA片段ꎮ1.5.2㊀重组质粒pLenti ̄cxcr2 ̄GZ的构建及鉴定㊀用NheI和MluI分别对cxcr2PCR产物和pCI ̄neo ̄CD40L ̄GZ进行双酶切ꎬ并分别进行胶回收cxcr2基因片段和pCI ̄neo ̄GZꎬ用T4DNA连接酶连接后ꎬ用Stbl3感受态细菌转化ꎬ涂布含有氨苄抗性的琼脂培养基ꎬ过夜培养后挑出单克隆并接种ꎬ37ħ培养12~16h后ꎬPCR鉴定得到阳性克隆保存甘油菌ꎬ并收集菌体沉淀ꎬ按质粒小量提取DNA试剂盒说明书提取质粒ꎬ命名为pCI ̄neo ̄cxcr2 ̄GZꎮ之后ꎬ将其与pLenti ̄CD40L ̄GZ用BamHI和SalI酶切ꎬ分别获得目的片段cxcr2 ̄GZ和pLenti载体ꎬ连接后将连接产物转化Stbl3感受态细菌ꎬ操作同前法ꎬ菌液PCR鉴定单克隆菌落ꎬ鉴定正确菌落委托擎科泽西生物技术公司进行双向测序ꎬ测序结果于NCBI ̄BLAST网站(https://blast.ncbi.nlm.nih.gov/)进行比对ꎬ序列正确菌落命名为pLenti ̄cxcr2 ̄GZꎮ1.5.3㊀pLenti ̄cxcr2 ̄GZ慢病毒的包装㊀将重组质粒pLenti ̄cxcr2 ̄GZ12μg与psPAX29μg㊁pMD2.G6μg混合后ꎬ加入转染试剂(MAX溶液)81μLꎬ轻柔混匀ꎬ待其形成DNA ̄脂质体复合物后ꎬ转染HEK ̄293T细胞ꎮ将细胞放置于37ħ5%CO2培养箱孵育48hꎬ收集上清后加入DMEM培养液ꎬ72h后再次收集上清液ꎬ使用0.45μm滤器过滤细胞碎片ꎬ收集病毒上清液ꎬ20%蔗糖作为垫子ꎬ以100000ˑg离心4hꎬ超速离心法沉淀浓缩和纯化慢病毒ꎬ收集并分装pLenti ̄cxcr2 ̄GZ病毒液ꎬ于-80ħ保存ꎮ1.6㊀pLenti ̄cxcr2 ̄GZ稳定转染BMSC的构建及筛选㊀将第3代的小鼠BMSC铺于6孔板中ꎬ培养至细胞汇合度达到60%~70%时ꎬ每孔加入2mLpLenti ̄cxcr2 ̄GZ病毒液和DMEM培养基的混合液(按1ʒ1比例)37ħꎬ1000ˑg离心感染2hꎬ弃去病毒液ꎬ加入含有10%FBS的DMEM培养基于37ħ5%CO2培养箱中继续培养ꎬ48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ꎬGFP)的表达ꎮ然后加入含有1μg/mLzeocin的培养液2mL进行筛选ꎬ每3~4d更换该培养液ꎬ直至不表达绿色荧光的细胞全部死亡ꎮ经过14~21d的筛选后ꎬ获得了稳定表达CX ̄CR2的小鼠BMSC(CXCR2 ̄BMSC)ꎬ同时设置未处理的BMSC作为对照组ꎮ1.7㊀稳定转染细胞系鉴定1.7.1㊀流式细胞术检测CXCR2蛋白表达㊀常规消化CXCR2 ̄BMSCꎬ加入预冷的缓冲液(PBS加入1%胎牛血清)洗涤2次后ꎬ调整细胞浓度为1ˑ105个/孔后加入1μLPE标记CXCR2抗体ꎬ避光冰浴30minꎻ洗涤2次后ꎬ用200μLPBS重悬ꎬ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XCR2蛋白的表达ꎮ1.7.2㊀Real ̄timePCR检测cxcr2mRNA的表达㊀按照先锋RNA快速提取试剂盒说明书分别提取未感染正常BMSC和CXCR2 ̄BMSC的总RNAꎬ并用微黑子核酸测定仪定量ꎮ取500ng总RNA用逆转录试剂盒制备cDNAꎬ然后按照TakaraSYBRgreen试剂盒说明书用Lightcycler480PCR仪进行荧光定量PCRꎮ根据目的基因设计Real ̄timePCR引物ꎬ序列如下:cxcr2:F:ATGCCCTCCTATTCTGCCAGATꎻR:GTGCTCCGGTTGTATAAGATGAC ̄3ꎻβ ̄actin:F:TGACGGGGTCACCCACACTGꎻR:AAGCTGTAGCCGCGCTCGGTꎮ以β ̄actin为内参基因ꎬ检测试验组(CXCR2 ̄BMSC)及对照组(BMSC)细胞中上述目的基因mR ̄NA的相对表达量ꎮPCR引物由擎科泽西生物技术公司合成ꎮ1.8㊀Transwell趋化试验㊀在24孔Transwell的上室中接种CXCR2 ̄BMSC或BMSCꎬ接种密度为1ˑ105个/孔ꎬ下室加入600μL趋化缓冲液或正常缓冲液ꎮ实验分为4组:①小室上室加入培养的CXCR2 ̄BM ̄SCꎬ下室加入含100ng/mLmCXCL2正常培养液ꎬ命名为CXCR2 ̄BMSC ̄mCXCL2组ꎻ②小室上室加入培养的CXCR2 ̄BMSCꎬ下室不加任何刺激物ꎬ命名为CXCR2 ̄BMSC ̄正常组ꎻ③小室上室加入培养的BM ̄SCꎬ下室加入含100ng/mLmCXCL2正常培养液ꎬ命名为BMSC ̄mCXCL2组ꎻ④小室上室加入培养的BMSCꎬ下室不加任何刺激物ꎬ命名为BMSC ̄正常组ꎮ每组均放置于37ħ㊁5%CO2培养箱孵育12h后用棉签擦去上室内细胞ꎬ用4%多聚甲醛固定15minꎬ倒置风干后用0.1%的结晶紫染色20minꎬ在显微镜下对上室底部反面的细胞进行计数ꎬ每组设3个复孔ꎬ每孔随机计数5个视野(200ˑ)下迁移至膜背面的细胞数ꎮ1.9㊀统计学方法㊀应用GraphpadPrism5和SPSS1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ꎮ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ꎻ各组迁移的细胞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ꎬ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ꎬ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2㊀结㊀果2.1㊀BMSC分离及鉴定2.1.1㊀小鼠BMSC形态㊀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ꎬ刚分离的骨髓细胞大多悬浮并呈圆形ꎬ24h后见大量贴壁细胞ꎬ72h后贴壁细胞大多呈纺锤型㊁梭形和圆形ꎬ大约12d细胞长满ꎮ随着培养时间和传代次数的增加ꎬ细胞形态逐渐形似呈梭形ꎬ见图1ꎮ㊀注:A.培养3d的细胞形态ꎻB.培养12d的细胞形态ꎮ图1㊀小鼠BMSC形态(200ˑ)Fig.1㊀Morphologyofmouse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200ˑ)2.1.2㊀BMSC表面标志分子流式鉴定㊀流式结果显示ꎬ超过90%的细胞表达CD44㊁SCA ̄1ꎬ但几乎不表达IA/IE㊁CD34㊁CD45ꎬBMSC表面标志分子鉴定ꎬ见图2ꎮ㊀注:A.CD44ꎻB.SCA ̄1ꎻC.CD45ꎻD.CD34ꎻE.IA/IEꎮ图2㊀BMSC表面标志分子鉴定Fig.2㊀Identificationofsurfacemarkerformouse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2.1.3㊀诱导BMSC成骨分化㊀成骨诱导21d后ꎬ细胞呈结节状ꎬ茜素红染色呈红色ꎬ见图3ꎮ表明成骨分化诱导成功ꎮ提示分离获得的小鼠BMSC符合国际细胞治疗协会制定的间充质干细胞标准ꎮ图3㊀BMSC成骨诱导分化(200ˑ)Fig.3㊀Inductionofosteogenicdifferentiationformouse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200ˑ)2.2㊀cxcr2慢病毒载体的构建㊀琼脂糖电泳结果显示ꎬ扩增的目的条带单一㊁特异ꎬ之后菌液PCR鉴定㊁酶切鉴定㊁测序分析结果均表明成功构建了慢病毒载体pLenti ̄cxcr2 ̄GZꎬ见图4ꎮ2.3㊀pLenti ̄cxcr2 ̄GZ稳定转染BMSC的构建及筛选㊀将pLenti ̄cxcr2 ̄GZ质粒与慢病毒包装质粒共同转染HEK ̄293T细胞ꎬ获得慢病毒后浓缩感染BM ̄SCꎬBMSC经过Zeocin压力选择3周后ꎬ可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ꎬ对照组未见绿色荧光ꎬ见图5ꎮ2.4㊀稳定转染细胞系鉴定㊀流式鉴定大约78.5%的细胞表达GFPꎬ75.7%的细胞表达CXCR2ꎮReal ̄timePCR结果显示ꎬ试验组的cxcr2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ꎮ提示CXCR2 ̄BMSC构建成功ꎬ见图6ꎮ㊀注:A.cxcr2基因片段的制备ꎻB.pLenti ̄cxcr2 ̄GZ菌液PCR鉴定ꎻC.pLenti ̄cxcr2 ̄GZ质粒双酶切鉴定ꎻD.测序结果在NCBIBLAST比对ꎮ图4㊀cxcr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Fig.4㊀Constructionofcxcr2eukaryoticexpressionvector㊀注:A.过表达CXCR2的BMSC的荧光图片ꎻB.未感染正常对照BMSC的荧光图片ꎮ图5㊀pLenti ̄cxcr2 ̄GZ稳定转染BMSC荧光表达(400ˑ)Fig.5㊀FluorescenceexpressionofBMSCtransfectedbypLenti ̄cxcr2 ̄GZ(400ˑ)㊀注:A.流式细胞仪检测GFP表达ꎻB.流式细胞仪检测CXCR2表达ꎻC.Real ̄timePCR检测过表达CXCR2的小鼠BMSC中cxcr2mRNA表达ꎮ∗∗∗.P<0.001ꎮ图6㊀CXCR2修饰的BMSC的鉴定结果Fig.6㊀IdentificationofCXCR2modifiedBMSC2.5㊀cxcr2基因修饰的BMSC迁移能力增强㊀Tran ̄swell结果显示ꎬCXCR2 ̄BMSC ̄mCXCL2组在含有100ng/mL的mCXCL2的趋化液中穿过小室的数目明显高于BMSC ̄mCXCL2组ꎬ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ꎬ见图7ꎮ表明cxcr2基因修饰BMSC可增强其趋化潜能ꎮ㊀注:A.CXCR2 ̄BMSC ̄mCXCL2组ꎻB.CXCR2 ̄BMSC ̄正常组ꎻC.BMSC ̄mCXCL2组ꎻD.BMSC ̄正常组ꎻE.24h后不同组别穿过膜下的细胞数ꎮ∗∗.P<0.01ꎮ图7㊀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200ˑ)Fig.7㊀Detectionofcellmigrationbytranswellassay(200ˑ)3㊀讨㊀论20世纪70年代ꎬFRIEDENSTEIN等[10]首次利用贴壁法从骨髓分离得到BMSCꎮ由于其来源方便ꎬ易于分离培养ꎬ且具有多向分化㊁免疫调节㊁输送治疗剂的能力ꎬ是较好的组织工程细胞和基因载体细胞ꎬ常被用于免疫与炎症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11-12]ꎮ通过静脉或腹腔移植的MSC会沿着趋化梯度向受损组织迁移ꎬ在靶组织中检出率有限(只有不到1%)ꎬ大大降低了其治疗效应ꎮ可能的原因是MSC表面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较低ꎮ研究发现ꎬ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BMSC的归巢中起着重要作用ꎬBMSC表面的趋化因子受体通常支配着血管内循环细胞的黏附和滚动[13-14]ꎮCHEN等[15]研究发现ꎬcxcr4过表达的BMSC在小鼠结肠炎模型中可增强BMSC向受损肠黏膜的归巢ꎬ对治疗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ꎮHOEGL等[16]研究发现ꎬ在内毒素所致的肺损伤中趋化因子CXCL1㊁CXCL2高表达ꎬNK细胞通过CXCR2介导参与中性粒细胞向肺部炎症部位的募集ꎮ因此ꎬ对BMSC基因修饰趋化因子受体成为提高归巢能力的新策略[17-18]ꎮ研究通过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ꎬ使用DMEM培养基进行培养ꎬ经过换液㊁传代去除了杂细胞ꎬ从而获得了纯度较高的BMSCꎮ为了检测其是否符合干细胞标准ꎬ通过流式检测干细胞表面标志SCA ̄1㊁CD44㊁CD43㊁CD45㊁IA/IEꎬ结果显示ꎬ其高表达CD44㊁SCA ̄1ꎬ几乎不表达IA/IE㊁CD34㊁CD45ꎬ通过诱导成骨分化观察到茜素红染色阳性的钙结节沉积ꎮ上述结果表明通过全骨髓贴壁法培养出符合细胞表型㊁具有分化潜能的BMSCꎮ由于小鼠的BMSC具有感染率低的特点ꎬ研究通过慢病毒载体与慢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至HEK ̄293T细胞获得慢病毒ꎬ经超速离心沉淀法浓缩纯化ꎬ获得cxcr2过表达的慢病毒ꎮ通过离心法进行感染ꎬ利用抗性筛选提高阳性细胞的比例ꎬ从而使得CXCR2能稳定表达ꎮ荧光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稳定表达CXCR2的BMSC具有绿色荧光ꎻ流式细胞和RT ̄PCR结果显示ꎬCXCR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BMSCꎬ证实成功构建稳定表达CX ̄CR2的BMSCꎮ通过Transwell趋化试验比较了cxcr2修饰的BMSC与普通BMSC的迁移和归巢ꎮ结果表明ꎬcx ̄cr2修饰的BMSC更容易迁移ꎬ提示CXCR2参与了BMSC的迁移与归巢ꎮ综上所述ꎬ研究成功构建了cxcr2修饰的BM ̄SCꎬ为进一步研究其直接移植治疗临床疾病及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ꎮ参考文献[1]㊀ULLAHIꎬSUBBARAORBꎬRHOGJ.Humanmesenchymalstemcells ̄currenttrendsandfutureprospective[J].BioscienceRepꎬ2015ꎬ35(2):1 ̄18.[2]㊀ROSTAMIMꎬHAIDARIKꎬSHAHBAZIM.Geneticallyengi ̄neeredadiposemsenchymalstemcellsusingHIV ̄basedlentiviralvectorsasgenetherapyforautoimmunediseases[J].CellRepro ̄gramꎬ2018.DOI:10.1089/cell.2018.0006.[3]㊀SHAHKꎬZHAOAGꎬSUMERH.Newapproachestotreatosteo ̄arthritiswithmesenchymalstemcells[J].StemCellsIntꎬ2018ꎬ2018:5373294.[4]㊀LEBLANCKꎬMOUGIAKAKOSD.Multipotentmesenchymalstromalcellsandtheinnateimmunesystem[J].NatRevImmu ̄nolꎬ2012ꎬ12(5):383 ̄396.[5]㊀CHENXꎬZHANGYꎬWANGWꎬetal.Mesenchymalstemcellsmodifiedwithhemeoxygenase ̄1haveenhancedparacrinefunctionandattenuatelipopolysaccharide ̄inducedinflammatoryandoxida ̄tivedamageinpulmonarymicrovascularendothelialcells[J].CellPhysiolBiochemꎬ2018ꎬ49(1):101 ̄122.[6]㊀XUXPꎬHUANGLLꎬHUSLꎬetal.GeneticmodificationofmesenchymalstemcellsoverexpressingangiotensinIItype2recep ̄torincreasescellmigrationtoinjuredlunginLPS ̄inducedacutelunginjurymice[J].StemCellsTranslMedꎬ2018ꎬ7(10):721 ̄730.[7]㊀STEWARTANꎬMATYASJJꎬWELCHKORMꎬetal.SDF ̄1overexpressionbymesenchymalstemcellsenhancesGAP ̄43 ̄posi ̄tiveaxonalgrowthfollowingspinalcordinjury[J].RestorNeurolNeurosciꎬ2017ꎬ35(4):395 ̄411.[8]㊀HERTZERKMꎬDONALDGWꎬHINESOJ.CXCR2:atargetforpancreaticcancertreatment?[J].ExpertOpinTherTargetsꎬ2013ꎬ17(6):667 ̄680.[9]㊀SOLEIMANIMꎬNADRIS.Aprotocolforisolationandcultureofmesenchymalstemcellsfrommousebonemarrow[J].NatProtocꎬ2009ꎬ4(1):102 ̄106.[10]㊀FRIEDENSTEINAJꎬCHAILAKHJANRKꎬLALYKINAKS.Tedevelopmentoffbroblastcoloniesinmonolayerculturesofguinea ̄pigbonemarrowandspleencells[J].CellandTissueKi ̄neticsꎬ1970ꎬ3:395 ̄403.[11]㊀FRENETTEPSꎬPINHOSꎬLUCASDꎬetal.Mesenchymalstemcell:keystoneofthehematopoieticstemcellnicheandastep ̄ping ̄stoneforregenerativemedicine[J].AnnuRevImmunolꎬ2013ꎬ31:285 ̄316.[12]㊀LIXꎬWANGMꎬJINGXꎬetal.Bonemarrowandadiposetissue ̄de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characterizationꎬdifferentia ̄tionꎬandapplicationsincartilagetissueengineering[J].CritRevEukaryotGeneExprꎬ2018ꎬ28(4):285 ̄310.[13]㊀IDORNMꎬTHORSP.Chemokinereceptorsandexercisetotack ̄letheinadequacyofTcellhomingtothetumorsite[J].Cellsꎬ2018ꎬ7(8):E108.[14]㊀ZHANGXꎬHUANGWꎬCHENXꎬetal.CXCR5 ̄overexpressingmesenchymalstromalcellsexhibitenhancedhomingandcande ̄creasecontacthypersensitivity[J].MolTherꎬ2017ꎬ25(6):1434 ̄1447.[15]㊀CHENZꎬCHENQꎬDUHꎬetal.MesenchymalstemcellsandCXCchemokinereceptor4overexpressionimprovedthetherapeu ̄ticeffectoncolitisviamucosarepair[J].ExpTherMedꎬ2018ꎬ16(2):821 ̄829.[16]㊀HOEGLSꎬEHRENTRAUTHꎬBRODSKYKSꎬetal.NKcellsregulateCXCR2+neutrophilrecruitmentduringacutelunginjury[J].JLeukocyteBiolꎬ2017ꎬ101(2):471 ̄480.[17]㊀GOLCHINAꎬREKABGARDANMꎬTAHERIRAꎬetal.Pro ̄motionofcell ̄basedtherapy:specialfocusonthecooperationofmesenchymalstemcelltherapyandgenetherapyforclinicaltrialstudies[J].AdvExpMedBiolꎬ2018.DOI:10.1007/5584_2018_256.[18]㊀KARPJMꎬLENGTG.Mesenchymalstemcellhoming:thedevilisinthedetails[J].CellStemCellꎬ2009ꎬ4(3):206 ̄216.收稿日期:2018 ̄10 ̄16㊀修回日期:2018 ̄12 ̄12编辑:陈凌云。

高考生物考题集萃含答案解析——胚胎工程

高考生物考题集萃含答案解析——胚胎工程

第10章第45讲1.(2017·江苏卷)下列关于小鼠体外受精及胚胎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C)A.精子在获能液中于37 ℃、5% CO2条件下培养的目的是使精子获能B.小鼠在特定光控周期条件下饲养,注射相关激素有促进超数排卵的作用C.分割的胚胎细胞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发育成的个体没有形态学差异D.注射到囊胚腔中的胚胎干细胞可以参与个体器官的发育解析精子在获能液中于37 ℃、5% CO2条件下培养,可使精子获能,A项正确;给小鼠注射促性腺激素可促进其超数排卵,B项正确;分割的胚胎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但发育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或环境因素影响等,最终发育成的个体可能会有形态学差异,C项错误;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能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器官,D项正确。

2.(2016·江苏卷)印度沙漠猫是一种珍稀猫科动物,通过胚胎工程技术,可以让家猫代孕而繁育,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A.步骤甲、乙分别是指精子获能、胚胎分离B.诱导超数排卵所注射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细胞C.受精卵发育成早期胚胎所需营养主要来源于营养液D.步骤甲使用的培养液和早期胚胎培养液成分基本相同解析步骤甲、乙分别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A项错误;诱导超数排卵所注射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只能作用于性腺细胞,B项正确;受精卵发育成早期胚胎所需营养主要来自卵细胞,C项错误;受精过程使用的培养液是获能溶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与早期胚胎培养液有区别,D项错误。

3.(2015·山东卷)治疗性克隆对解决供体器官缺乏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流程如下:(1)过程①采用的是细胞工程中的__(体细胞)核移植__技术,过程②采用的是胚胎工程中的__(早期)胚胎培养__技术。

(2)体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时,所需气体主要有O2和CO2,其中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基)的__pH(或酸碱度)__。

(3)如果克隆过程中需进行基因改造,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重组载体)时必须使用__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或限制酶)__和__DNA连接酶(两空可颠倒)__两种工具酶。

干细胞生物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同济大学

干细胞生物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同济大学

第一章测试1.干细胞可以分为多潜能干细胞和组织干细胞两种类型,组织干细胞根据来源又可以分为胚胎组织干细胞和成体组织干细胞。

()A:对B:错答案:A2.多潜能干细胞可以根据其分化潜能分为Naïve态和Primed态,也就是原始态多能性和激发态多能性。

最初建立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和人胚胎干细胞都是处于Primed状态的。

()A:对B:错答案:B3.胚胎的发育起始于精卵结合后形成的具有全能性的受精卵,全能性胚胎经历6-7次细胞分裂后会形成着床前的囊胚,此时胚胎由滋养层细胞和内细胞团细胞组成,胚胎干细胞就是从具有多潜能性的滋养层细胞建系获得的。

()A:错B:对答案:A4.体细胞核移植和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是现在最可靠的将体细胞重编程为全能性胚胎或多能性干细胞的两种方法。

()A:对B:错答案:A5.全能性是指细胞具有发育为整个个体和支持个体发育的胚外组织的能力,只有受精卵和早期胚胎的卵裂球具备全能性;多能性是指细胞具有发育为整个个体所有细胞类型的能力。

()A:错B:对答案:B6.最早的体细胞核移植实验是在哺乳动物中完成的。

()A:错B:对答案:A7.通过显微操作构建的只两个雄原核的孤雄胚胎会在发育至一定阶段死亡,但含有两个雌原核的孤雌胚胎不会。

()A:错B:对答案:A8.印记基因是指仅一方亲本来源的同源基因表达,而来自另一亲本的不表达。

()A:对B:错答案:A9.显微操作仪的构成比较简单,主要由一台倒置显微镜和左右两个显微操作臂组成。

()A:对B:错答案:A10.体细胞核移植的具体操作由去核和注核两步组成,一般受体是受精卵。

()A:错B:对答案:A第二章测试1.人的胚胎干细胞形态与小鼠不同,相比而言人胚胎干细胞的克隆形态更加饱满致密。

()A:错B:对答案:A2.虽然同样来源于植入前囊胚内细胞团,但人类和小鼠胚胎干细胞在形态、培养条件和信号通路上均有很大的差异。

()A:错B:对答案:B3.胚胎干细胞可分为原态(naïve state)和始发态(primed state)两种类型,原态干细胞的经典代表是灵长类胚胎干细胞,而始发态干细胞的经典代表是啮齿类胚胎干细胞。

动物细胞工程总结

动物细胞工程总结

基础试题训练 1.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使用的骨髓瘤细胞是一种缺陷型细胞,在含有 次黄嘌呤、氨基喋 呤和胸腺嘧啶的培养基(HAT)中无法生长;而小 鼠脾细胞是正常细胞,在HAT培养基上可正常存活。用聚乙二醇诱导 细胞融合后,经过数代培养,最终可在HAT培养基上存活并能产生单 克隆抗体的细胞是 A.骨髓瘤细胞之间形成的融合细胞 B.脾细胞之间形成的融合细胞 C.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之间形成的融合细胞 D.脾细胞 2. 研究单克隆抗体治疗癌症的思路是 A.利用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地对抗癌细胞 B.以单克隆抗体作抗癌药物杀死癌细胞 C.抗癌物质在克隆细胞中大量合成 D.单克隆抗体携带抗癌药物特异性地与癌细胞结合 3. 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某种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经培养 可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是 ( ) A.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B.不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C.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D.不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
13.关于杂交瘤细胞的不正确叙述是 ( ) A.有双亲细胞的遗传物质 B.不能无限增殖 C.可分泌特异 ) A.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 B.制各单克隆抗体 C.培育新品种 D.生产杂种细胞 15.“生物导弹”是指 ( ) A.单克隆抗体 B.杂交瘤细胞 C.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 D.在单抗上连接抗癌药物
4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 误的是( ) 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 B.用纤维素酶处理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 C.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 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D.筛选杂交资金积累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 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 5.只能使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诱导方法是 A.PEG B.灭活的病毒 C.电刺激 D.离心 6.单克隆抗体是由下列哪种细胞产生的 ( ) A.B淋巴细胞 B.T淋巴细胞 C.骨髓瘤细胞 D.杂交瘤细胞

2022~2023年高二下册期末生物题带答案和解析(浙江省金华十校)

2022~2023年高二下册期末生物题带答案和解析(浙江省金华十校)

选择题研究发现生物体内用于感受地磁场变化的受体是一种铁硫簇蛋白,该蛋白通过线性多聚化组装,形成了一个棒状的蛋白质复合物。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磁感应受体的元素组成是C、H、O、Fe、SB.磁感应受体的形态与血红蛋白相同C.磁感应受体的功能与神经递质受体相同D.磁感应受体的合成需要核酸的参与【答案】D【解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组成元素中一定含有C、H、O、N。

A、磁感应受体的元素组成除了C、H、O、Fe、S以外,还应该含有N 元素,A错误;B、磁感应受体的形态为棒状,而血红蛋白为圆饼状,二者不相同,B 错误;C、磁感应受体的功能是感受地磁场变化,神经递质受体是与神经递质结合的,二者作用不相同,C错误;D、磁感应受体为蛋白质,由基因控制合成,故其合成需要核酸的参与,D正确。

故选D。

选择题图为质膜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胆固醇位于②的内部B.不同质膜上①的种类相同C.②和③分子都有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D.③会发生形状变化【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①为糖蛋白,②为磷脂双分子层,③为蛋白质。

A、胆固醇位于②磷脂分子的内部,A正确;B、不同质膜上①糖蛋白的种类有所不同,B错误;C、②磷脂分子和③蛋白质分子都有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C正确;D、③蛋白质会发生形状变化,如运输物质时,D正确。

故选B。

选择题下图为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示意图,图中①~⑥为不同时期的细胞,a~d 表示生理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⑥细胞中的核酸都相同B.⑥比②细胞更容易发生癌变C.只有c过程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过程d中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a表示细胞生长,b表示细胞分裂,c表示细胞分化,d表示细胞衰老。

A、①~⑥细胞中的RNA有所不同,A错误;B、⑥分化程度高,与②分裂旺盛的细胞相比,⑥不容易发生癌变,B错误;C、a、b、c、d过程均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错误;D、过程d表示细胞衰老,衰老的细胞中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D正确。

新高考生物第十三单元 细胞工程(B卷能力提升练)(解析版)

新高考生物第十三单元 细胞工程(B卷能力提升练)(解析版)

第十三单元细胞工程B卷能力提升练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0)会在肺癌、胃癌及结肠癌细胞中过量表达,可作为潜在的肿瘤标志物。

因此抗FCF20抗体可以用于癌症早期诊断筛查及预后评估。

研究者设计如下流程制备抗FCF20单克隆抗体。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过程可用胰蛋白酶处理剪碎后的小鼠脾脏B.①过程应先用聚乙二醇或灭活病毒诱导细胞融合C.①①过程筛选相关细胞时都需用选择培养基D.①过程可将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内或体外培养【答案】C【解析】A、①过程可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剪碎后的小鼠脾脏,获得分散的细胞,A正确;B、①过程属于动物细胞融合,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包括化学法(聚乙二醇)和生物法(灭活的病毒),B正确;C、①过程属于第一次筛选,需要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①过程需要进行抗体阳性检测,无需选择培养基,C错误;D、①过程属于单克隆抗体扩增,可将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内或体外培养,从而获得大量单克隆抗体,D正确。

故答案为:C。

2.为了研究治疗A型流感病毒感染引发肺部炎性损伤的方法,科研人员以免疫小鼠的B 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为材料,制备了抗PA-X蛋白(PA-X蛋白是A型流感病毒复制需要的一种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制备过程需要用到细胞融合、克隆培养法等技术B.细胞培养液中可加入胰岛素等物质促进细胞克隆C.制备过程中几次筛选都只获得产生目标抗体的杂交瘤细胞D.制备过程可用胰蛋白酶处理使杂交瘤细胞脱落,随后稀释【答案】C【解析】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需要将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且对杂交瘤细胞进行筛选,最后对能产生单抗的细胞进行克隆培养,A正确;B、胰岛素可以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为细胞呼吸提供底物,为细胞分裂提供更多的能量,B正确;C、第一次筛选是用HAT培养基获得杂交瘤细胞(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融合细胞),两次抗体筛选:第一次是筛选能针对PA-X蛋白的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是筛选针对PA-X蛋白特定部位(通常为5-6个氨基酸残基,为抗原决定簇),因此第一次筛选(HAT培养基)得到的有含有目标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是混合细胞,也有能产生非目标抗体的细胞,C错误;D、胰蛋白酶可以水解细胞间的蛋白质,使杂交瘤细胞脱落,更换新的培养液,D正确。

南农大动物医学院基础兽医专题科目 考试资料

南农大动物医学院基础兽医专题科目  考试资料

1、陈秋生生殖干细胞(PGCs)的迁移:生殖干细胞的功能是不断分化产生配子细胞。

生殖干细胞的决定都发生在胚胎发育早期的特定部位,而且这些干细胞普遍存在向生殖腺发生部位(原基)迁移的现象。

对于两栖动物:生殖干细胞的发生部位定位于卵细胞的植物极胚胎发生后,PGCs首先在幼体胚胎的后肠中集中;腹腔形成时,沿肠系膜经间质组织向腹壁迁移(分裂3次);大约有30个PGCs到达生殖嵴,并开始诱发生殖腺的发育。

PGCs的迁移与间质组织中的纤连蛋白的导向作用有关。

对于鸟类和爬行类:PGCs的发生定位在胚体与胚外器官交界的生殖新月区。

PGCs的迁移通过血液运输方式进行。

可能有两种因素决定PGCs对生殖嵴的特异识别:(1)生殖嵴释放某种成分吸引PGCs;(2)两者之间存在特异的表面识别机制。

对于哺乳动物:以团聚方式通过非循环途径迁移。

间质对迁移具有导向作用。

鼠胚7 d 时8 个嗜碱性细胞出现在原条后端的胚外间质组织;7.5 d 时PGCs集聚于尿囊,并开始迁移到邻近卵黄囊中;分成左、右两组,从尾部沿后肠穿过背部间质,11 d 时分别进入左、右生殖嵴,2500-5000个PGCs。

细胞周期的调控:CDK激酶对细胞周期起着核心调控作用。

不同CDK 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表现出活性,从而对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进行调节。

1、G2—M期转化的调控:CDK1激酶的调控作用是关键。

P34cdc2(或p34cdc28)在细胞周期中的含量相对稳定,而周期蛋白B的含量呈周期性变化,所以,CDK1激酶活性依赖于周期蛋白B含量的积累。

CDK1激酶可使某些蛋白底物磷酸化,进而改变这些蛋白质的结构,启动或关闭其功能,实现CDK调控细胞周期的目的。

2、分裂中期-后期转化:细胞周期运转到分裂中期后,M期周期蛋白B通过泛素化途径迅速降解,CDK1激酶活性丧失,被CDK1激酶磷酸化的蛋白去磷酸化,细胞周期便从M期中期向后期转化.3 G1—S期转化的调控到达S期的一定时期,G1期周期蛋白也是通过泛素化途径降解,但与M期周期蛋白的降解有所不同:无破坏框,但PEST序列促进cyclin 的降解。

第十一章生物技术与工程课时4动物细胞工程-2025年高考生物备考教案

第十一章生物技术与工程课时4动物细胞工程-2025年高考生物备考教案

课时4动物细胞工程课标要求核心考点五年考情核心素养对接1.阐明动物细胞培养是从动物体获得相关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后,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让细胞生长和增殖的过程。

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2.阐明动物细胞核移植一般是将体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核的卵母细胞中,并使重组细胞发育成新胚胎,继而发育成动物个体的过程;3.阐明动物细胞融合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手段,使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4.概述细胞融合技术是单克隆抗体制备的重要技术;5.简述干细胞在生物医学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动物细胞培养和干细胞的应用2023:辽宁T7、海南T7、湖南T21(4);2022:海南T20(1)(3)(4)、湖北T7、江苏T14;2021:湖南T22(2)、重庆T5、浙江1月T18;2020:江苏T231.生命观念——深入理解动物细胞核移植和克隆技术,理解生命的发生、发展过程。

2.科学思维——分析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原理,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科学探究——通过动物细胞培养操作,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4.社会责任——了解生物工程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认同生物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单克隆抗体2023:北京T12、湖北T22(1)(2)(3);2022:浙江1月T29(二)(3)、辽宁T24Ⅱ、江苏T19、山东T15;2021:山东T15;2020:江苏T28(4)、全国ⅠT38;2019:江苏T23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2023:天津T7;2021:辽宁T13、湖南T22(3);2020:天津T1命题分析预测1.高考对本部分的考查常以生产或科研实践为情境,也可以图为载体,主要考查动物细胞培养、动植物细胞融合的异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

2.预计2025年高考仍可能延续往年的考查形式及特点,与基因工程、胚胎工程等其他知识相结合进行命题考点1动物细胞培养和干细胞的应用学生用书P3331.动物细胞培养(1)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条件和过程辨析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1)细胞贴壁是指体外培养的细胞贴附在培养瓶的瓶壁上生长的现象;接触抑制是指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通常会停止分裂增殖的现象。

身体细胞转化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身体细胞转化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身体细胞转化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多能干细胞是一类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其来源主要有胚胎干细胞和体细胞转化干细胞两种。

而体细胞转化干细胞的发现,不仅解决了胚胎干细胞使用上的伦理问题,也为疾病治疗和组织工程学等领域提供了新的希望。

本文将对身体细胞转化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探讨。

体细胞转化干细胞的发现体细胞转化干细胞最初是通过基因转导实现的。

2006年,日本学者山中伸弥使用四种基因(Oct4、Sox2、c-Myc和Klf4)成功将小鼠尾部成纤维细胞转化为表现出多能性的干细胞。

此后,该方法也被用于人类细胞的体外诱导多能干细胞,从而获得了更广泛的应用。

身体细胞转化的机制在体细胞转化干细胞的背后,涉及了多个分子生物学过程。

首先,表观遗传学调控了转化过程的关键步骤。

研究发现,通过改变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状态,可以重新定义细胞去分化的可塑性。

另外,全反转录转录组分析揭示,基因转导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多种转录因子的协同作用和变化。

此外,其他非编码RNA和通过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途径调控的基因网络也被发现参与了体细胞转化干细胞的过程。

体细胞转化干细胞的挑战尽管体细胞转化干细胞被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但它仍然面临很多挑战。

首先,早期的转化潜能极低,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扩增和优化。

此外,基因转导过程中的缺点也限制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应用。

基因细胞治疗可能导致异常增殖和肿瘤等严重副作用。

因此,了解体细胞转化干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策略,是获取高质量干细胞的关键。

总结体细胞转化干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生物学组分和信号通路。

虽然迄今为止我们对其了解还不够深入,但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为未来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在未来,我们可以通过在基因转导和表观遗传标记方面的技术改进,来进一步提高体细胞转化干细胞的效率和安全性。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研究进展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研究进展

将原 癌 基 因 C—My c移 除 也 可 以 得 到 类 似 结 果 。 。
美 国 和 德 国 的科 学 家 将 病 毒 转 导 O t Kf 用 G a c/ l 4 4并 9 组 蛋 白 甲基 转 移 酶 的抑 制 剂 BX 一 19 ( I 诱 导 I 0 2 4 BX)
鼠神经前体 细胞 ( P 产生 iScl, N C) P e 重编程效 率与 4 l 种 因子联合 转导相 比得到 了提高 。
目前科学家已摸索出一些方法来提高 iS P 细胞的表达 。 1组 合不 同转 录 凶子 : . 肖磊 的研 究 团 队研 究 发
现 , 因 子 (O t S x c — My , K f N n g 和 6 c4, o2, c l 4, a o
人类 胎 儿 的纤 维 母 细胞 , 功 地制 造 出 iS细胞 , 成 P 与 使用 病毒研 制 的比较 , 效率 高逾 2 5倍 。
Ln 8 联 合 产 生 iS 细 胞 的 效 率 比 4 因 子 提 高 1 i ) 2 P 0
倍, 并且 产生 iS克 隆的时 间缩 短 了一 半 。 P 。北 京大
学 邓 宏 魁 领 导 的 小 组 利 用 4个 因 子 ( c Sx , O t o2 c— 4,
My ,Kf) c l 诱导 产 生 iS细 胞 , 究 发 现 p 3 s N 4 P 研 5 i A R 和 UF T 1可以使 iS细 胞产 生 的效 率 提 高百 倍 , P 即使
功地利 用重组 蛋 白诱 导体 细 胞生 成 多能 干细 胞 。研 究人员 利用 4个转 录 因子 的蛋 白将 鼠胚胎 成纤 维 细
胞 诱 导 产 生 iS细 胞 , 而 形 成 胚 胎 体 ( B , 些 细 P 从 E )这

细胞工程期末复习资料

细胞工程期末复习资料

1.生物工程:指人们运用现代生物科学、工程学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知识,按照预先的设计对生物进行控制和改造或模拟生物及功能,用来发展商业性加工,产品生产和社会服务的技术领域。

2..细胞工程:指主要以细胞为对象,应用生命科学理论,借助工程学原理与技术,有目的地利用或改造生物遗传性状,以获得特定的细胞、组织产品或新型物种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3.原代培养(primary culture):以直接取自生物体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培养。

4.4.传代培养(passage culture):将原代培养的细胞继续转接培养的过程。

细胞的体外大量增殖是通过传代培养实现的。

5.5.细胞系(cell line):由原代培养经传代培养纯化,获得的以一种细胞为主,能在体外生存的不均一细胞群体,。

第一次传代培养后的细胞即为细胞系。

6.6.细胞株(cell strain):从一个经过生物学鉴定的细胞系由单细胞分离培养或通过筛选的方法由单细胞增殖形成的细胞群叫细胞株。

7.7.接触抑制: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的方式之一,指由于细胞相互接触而抑制细胞运动性现象。

由于这个特性,正常细胞并不会相互重叠,而是呈单层细胞生长。

8.8.无血清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是不加动物血清,由基础培养基和添加组分组成。

试图全部替代血清成分。

9.9.微载体:是直径60-250微米的微珠。

由天然葡聚糖或各种合成聚合物组成。

10.10.干细胞(stem cell):是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即这些细胞可通过分裂维持自身细胞的特性和大小,又可进一步分化为各种组织细胞,从而在组织修复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1.胚胎干细胞(Embryo Stem):ES细胞,是一种全能干细胞,它是从着床前胚胎内细胞团经体外分化抑制培养分离的一种全能细胞系,可以分化成任何一种组织类型的细胞。

12.12.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成体组织内具有自我更新及分化产生1种或1种以上子代组织细胞的未成熟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阅读——从小鼠胚胎和成年纤维细胞培养多功能干细胞的诱导由因子决定原作者:Kazutoshi Takahashi(高桥俊)Shinya Yamanaka (山中伸弥)发表于:Cell Volume 126, Issue 4, 25 August 2006, Pages 663–676一研究介绍:分化的细胞可以通过核转移到卵母细胞,或者通过胚胎干细胞被重新编程到胚胎形态。

原作者证明了从小鼠胚胎或成纤维细胞培养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是通过引入4个因子,即Oct3/4, Sox2, c-Myc,和Klf4决定。

指定的iPS(诱导的多功能干细胞)细胞,能显示出ES细胞的形态和生长特性,以及表达ES细胞标记基因。

皮下移植iPS细胞到裸鼠会造成含有多种来自三个胚层组织的肿瘤。

这些数据表明,多功能干细胞可以直接从通过加入几个决定因子到成纤维细胞培养物中获得。

胚胎干细胞具有无限增值的能力,并且同时保持着多功能性以及分化成三个胚层的能力,所以它可以用来治疗某些疾病。

为了规避伦理问题,因此从患者自身的细胞中提取多功能干细胞。

未受精的卵子和胚胎干细胞中具有赋予体细胞全能性的因子。

研究调查了几个转录因子,得出通过组合选定的因素能够产生多功能干细胞。

二论文选题与分析:研究人员把Oct3/4,Sox2、c-Myc和Klf4这四种转录因子基因克隆入病毒载体,然后引入小鼠成纤维细胞,发现可诱导其发生转化,产生的iPS细胞在形态、基因和蛋白表达、表观遗传修饰状态、细胞倍增能力、类胚体和畸形瘤生成能力、分化能力等方面都与胚胎干细胞相似。

这证明了细胞的分化不是单向的。

也许最终能够实现直接从病人体细胞中获得多能性细胞的建立。

为减少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的解决提供了可能途径。

其研究过程中开发的检测筛选干细胞的系统也为实验研究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三研究思路与技巧:原作者设计了几个实验,并且得到了如下现象与结果:(1)、选定了24个候选基因,通过对G418的抗性检测。

将24个候选基因导入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中(MEF)感染Fxr。

结果表明没有一个单一的候选基因能激活Fbx基因座。

但是,24个候选基因共同转录却产生了22个抗G418抗性菌落。

并且,数据表明,这24个候选基因的某些组合能诱导在MEF培养的ES标记基因的表达。

通过对G418抗性菌落的研究,确定了10个因子。

结果表明,Oct3 / 4,Klf4,Sox2和c-Myc在MEF培养产生iPS细胞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四个基因组合的效果类似于10个因子组合。

有关数据表明,可以通过导入这四种因子来从MEF中诱导iPS细胞。

两个因子的组合不能诱导G418抗性菌落,3个因子虽然可以产生,但是不能保持。

数据表明,Oct3 / 4和c-Myc以及Klf4的组合可以激活Fbx的基因座,但是这三个单独因子在iPS-MEF4和iPS-MEF10细胞中变化是不同的。

总之结果表明,Oct3 / 4,Klf4,Sox2和c-Myc在MEF培养产生iPS细胞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2)、进行了RT-PCR研究ES细胞的标记基因是否在iPS细胞中表达。

几种标记基因,包括Oct3 / 4,在iPS-MEF4-7,iPS-MEF10-6,和iPS-MEF10-7克隆高于其余细胞。

Sox2仅在iPS-MEF10-6表达。

染色质免疫分析表明,Oct3 / 4和Nanog增加了组蛋白H3的乙酰化和减少组蛋白H3。

其他相关数据也表明,对于ES细胞iPS-MEF4和iPS-MEF10细胞相似,但不完全相同。

在IPS- MEF3克隆中,ECAT1,ESG1和Sox2没有被激活。

Nanog虽然能被诱导,但程度小于在iPS-MEF4和iPS-MEF10克隆等这些数据表明IPS- MEF3与iPS-MEF4和iPS-MEF10不同。

原作者利用DNA微距阵比较了胚胎干细胞,ES细胞的全局基因图谱和Fbx15 β geo/ β geo。

结果表明iPS细胞相似但不相同。

(3)、通过畸胎瘤的形成,研究iPS细胞的多能性。

组织学检查显示,2 iPS-MEF10克隆,2 iPS-MEF4克隆(2,7),以及iPS-MEF4wt-4克隆能分化成三种胚层,包括神经组织,软骨和柱状上皮。

但是这些畸胎瘤不表达滋养层标记CDX2。

iPS-MEF10-1肿瘤分化成外胚层和内胚层,但在从剩余的iPS-MEF10没有中胚层分化的迹象。

这些数据表明,大多数,但不是所有的iPS-MEF10和iPS-MEF4克隆表现出多能性。

与此相反,由iPS-MEF3克隆衍生的所有肿瘤由完全未分化的细胞组成。

因此,虽然这三个因素(的Oct3 / 4和c-Myc和Klf4的)可诱导一些ES细胞标记基因的表达,但它们不能够诱导多能性。

当在组织培养皿生长,iPS-MEF10和iPS-MEF4细胞的胚状体附着在培养皿底部并开始分化。

3天后,免疫染色检测到的阳性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中胚层标记物),α甲胎蛋白(内胚层标记物),和βIII微管蛋白(外胚层标记物)(图5 D)。

与此相反,由iPS-MEF3细胞胚状体保持未分化。

这些数据证实的iPS-MEF10和iPS-MEF4体外多能性和iPS MEF3无能性(4)、将4个选定因子移植到7周龄雄性尖尾成纤维细胞的Fbx15 β geo/ β geo。

我们得到的3 G418抗性集落,从每一个抗性集落我们都可以建立iPS细胞。

此外原作者建立了另一个Ips-TTFffp4.其中,用于四个因子的cDNA在转基因的两个loxP位点两端。

RT-PCR检测表明Ips-TTFffp4wt细胞还表达大部分ES细胞1标记基因。

原作者移植2Ips-TTF4和6 Ips-TTFffp4克隆物到裸鼠,所以这些都将产生3胚层。

然后将iPS-TTFgfp4细胞的两个克隆通过显微注射导入了C57/BL6囊胚中。

用Ips-TTFgfp4-3,获得了13.5天的18个胚胎,其中的两个展示了有GFP-阳性的iPS细胞存在。

组织学分析确认iPS 细胞贡献于所有的三胚层。

在生殖腺中观察到GFP-阳性细胞但是不能确定他们是生殖细胞还是体细胞。

用iPS-TTFgfp4-7,我们获得了7.5天的2个胚胎,其中的3个是GFP阳性的。

此外,iPS-TTFgfp4细胞能在体外分化成三胚层。

这些数据表明四个筛选因子能诱导成体小鼠成纤维细胞产生多能性细胞。

(5)、进一步检测了在iPS细胞中四个因子和其他因子的表达。

Real-time PCR显示iPS 细胞中Oct4和Sox2的内源性表达水平比ES细胞低。

然而,内源基因和转基因中四因子的总体的量超过了ES细胞中正常的表达量。

作为对照,Western blot分析显示在iPS细胞中四个因子的总蛋白量于ES细胞中的那些进行对比。

以在iPS细胞中检测到Nanog和E-Ras的蛋白质,但是比ES细胞的低。

Southern blot分析显示每个iPS克隆有一个独特的转基因整合机制。

IPS-TTFgfp4和iPS-TTFgfp4wt克隆的核型分析显示2个iPS-TTFgfp4的克隆和所有的iPS-TTFgfp4wt克隆展现了一个正常的40XX的核型,然而其他的3个iPS-TTFgfp4的克隆是39XO,40XO+10和40Xi (X)。

最终,原作者发现了iPS细胞在培养基缺少饲养层细胞,甚至缺少LIF时不能够保持未分化。

这些结果,与不同的基因表达模式,排除了iPS细胞仅仅是预成ES细胞的污染的可能性。

最终,iPS细胞的亚克隆是碱性磷酸酶检验阳性而且在体外能够分化出三胚层,证实了它们无性繁殖的本质。

讨论Oct4,Sox2和Nanog有着维持多能性的核心转录因子的功能。

Oct4和Sox2对于产生iPS细胞是必要的,但Nanog是非必要的。

除此之外,原作者鉴定了c-Myc和Klf4作为核心因子。

这两个与肿瘤相关的因子,不能被包括E-Ras, Tcl1, β-catenin,和Stat3在内的其他癌基因代替。

c-Myc蛋白质有许多增强增值和转化的下游区靶位点。

C-Myc蛋白质可能诱导全面的组蛋白乙酰化作用,因此允许Oct4和Sox2结合到它们的特殊靶器官。

Klf4能直接抑制p53,p53能在ES细胞分化的过程中抑制Nanog基因。

Klf4可能通过抑制p53蛋白来活化Nanog和其他ES细胞特化因子。

Klf4可能通过抑制p53蛋白作为Myc诱导的细胞凋亡的抑制剂,Klf4通过活化了p21,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这种平衡可能对于iPS 细胞的产生非常重要。

关于iPS细胞的起源的问题,只有表达四因子细胞中的一小部分成为了iPS细胞。

有研究表明大约0.067%的小鼠皮肤细胞是干细胞。

四个因子从浓缩的间质干细胞和其他多能性细胞的骨髓间充质诱导iPS也是同等的低效率。

实验结果没有显示多能的组织干细胞是iPS 细胞的起源。

造成得到iPS细胞的低概率的可能性有是只有一小部分正确表达四因子级别的细胞能够获得像ES细胞一样的特性。

关于四因子是否在被结合的ES细胞或核移植进入卵母细胞诱导的重编程中起到了作用依然不能完全确定。

iPS细胞不等同于ES细胞,就像已经在全部基因表达机制和DNA甲基化状态显示的一样。

有可能原作者错过了额外的重要的因子。

更难了解的是四因子,特别是Klf4和c-Myc,在观察卵母细胞重编程中的作用。

作者的实验展示了iPS细胞能够在体外和体内甚至在包含四因子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条件下分化。

并且在体外分化的过程中Oct4和Sox2蛋白质下降明显。

逆转录病毒的表达已经表明在ES细胞中被支持,而且会进一步通过后天修饰比如DNA甲基化而分化沉默。

四论文的发展方向:原作者证明了从小鼠胚胎或成纤维细胞培养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是通过引入4个因子,即Oct3/4, Sox2, c-Myc,和Klf4决定。

指定的iPS(诱导的多功能干细胞)细胞,能显示出ES细胞的形态和生长特性,以及表达ES细胞标记基因。

这项研究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研究发现了其他ES细胞标记基因的转基因报告基因,比如能够在筛选中替代Fbx15的敲入的Nanog基因。

但是,并不知道四个因子是否可以人体细胞中得到多能性细胞。

所以C-Myc的利用可能不适合临床应用,而且这个过程需要特殊的培养环境。

但是在控制细胞多能性这方面,希望能够实现直接从病人体细胞中获得多能性细胞的建立。

目前胚胎干细胞研究面临伦理争议及来源困难等诸多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找不需破坏胚胎或卵细胞的建立多潜能干细胞的方法。

与经典的胚胎干细胞技术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相比,iPS技术不没有伦理学的问题。

并且iPS技术用病人自己的体细胞诱导出干细胞,所以不会有免疫排斥的问题。

iPS干细胞在细胞替代性治疗以及发病机理的研究、新药筛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