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衰竭2
肝功能肝衰竭诊断标准
肝功能肝衰竭诊断标准
肝功能衰竭是一个严重的肝脏疾病,其诊断标准根据肝衰竭的类型有所不同。
以下是肝功能衰竭的主要类型及其诊断标准:
1. 急性肝衰竭:急性起病,2周内出现Ⅱ度及以上肝性脑病,黄疸迅速加深,血清总胆红素进行性升高,肝脏进行性缩小。
2. 亚急性肝衰竭:起病较急,发病期限为15日~26周,出现极度乏力、腹胀、恶心等症状,凝血酶原活动度≤40%,血清总胆红素≥10倍正常上限。
3. 慢性加急性或者亚急性肝衰竭: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短期内发生上述急性(亚急性)肝功能失代偿表现,化验TBIL≥171umol/L,同时PTA≤40%。
可出现腹水、电解质紊乱、感染、肝性脑病等并发症,以及肝外器官功能衰竭。
4. 慢性肝衰竭:在肝硬化基础上,缓慢出现肝功能进行性减退,血清总胆红素升高。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诊断和治疗。
肝功能衰竭的护理常规
腹水病人的护理
以半卧位,使膈肌下降减少肺淤血,增加舒适 感。有水肿病人,避免长时间局部受压,勤翻 身,按摩骨突出部,使用气褥或气垫。每日测 量腹围,定时测量体重,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 量。在使用利尿剂时要注意电解质情况。放腹 水可不可过快过多,放水后观察意识变化。
出血倾向护理 准备抢救用物和药品。 取平卧位,头侧向一边,保持呼吸道通畅,
●慢性肝衰竭 为慢性活动性肝病﹐病程漫长 呈进行性发展﹐预后也不良。
临床特点
1全身情况衰退 最明显的症状是软弱、乏力 2皮肤变化 蜘蛛痣,肝掌 3内分泌变化 4黄疸
5急性肾衰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6腹水 7出血倾向
8肝性脑病
一般的护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以减轻肝脏负担,利于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 做好患者的饮食指导与监控,补充足够的热量 和维生素,嘱患者进食低脂肪、高维生素、高 蛋白且易于消化的食物,禁饮酒,勿暴饮暴食, 同时还应嘱患者不能进食粗食,忌食辛、辣、 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肝功能衰竭的护理常规
ICU 2011-07-22
概念
肝细胞受到广泛、严重损害, 机体代谢功能发生严重紊乱而 出现的临床综合征,简称肝衰 竭。肝衰竭发生于许多严重的 肝脏疾病过程中,症候险恶, 预后多不良。
主要分两类
●急性肝衰竭 肝细胞呈现大块坏死﹐病程在8 周以内﹐死亡率达70~90%﹐多死于胃肠道 出血﹑感染性休克﹑肺炎﹑肺水肿﹑肺功能衰 竭。
皮肤护理及时更换被污物污染的被褥、衣物, 及时清洁皮肤,定时翻身,保持皮肤干燥,预 防压疮发生。
重视清洁肠道,保持大便通畅忌用肥皂水及碱性 溶液灌肠 ,可口服或鼻饲25%硫酸镁导泻 。
预防感染 感染常是促进病情恶化的常见诱因,环 境卫生和饮食卫生都应严格要求,所有医源性操 作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遵守操作规程。
肝功能衰竭专业知识培训
中枢神经克制
昏迷
小结
GABA↑
肠细菌合成 GABA
肝清除能力↓ 血脑屏障
*突触后膜GABA受体↑并结合GABA↑ *细胞外Cl-离子内流—神经原超极化—中枢 N系统克制
5. 其他神经毒素旳作用
• 硫醇 (起源于甲硫氨酸) 克制尿素合成, 线粒体呼吸及Na+-K+ -ATP酶活性
• 短链脂肪酸 (脂肪代谢) 克制Na+-K+ -ATP酶活性, 干扰膜电位及神经元冲
血氨升高旳原因
l ) 尿素合成下降及 氨旳清除不足
2) 氨旳合成上升
1) 尿素合成下降/NH3清除不足
肝脏旳多种损伤原因 ↓
代谢酶旳功能失调, 底物供给不足及ATP耗竭 ↓
尿素循环障碍 ↓
经过尿素合成清除氨下降
因为门体侧枝循环形成 或门-腔吻合术后→ 肠氨绕过肝脏直接 进入血液→血氨↑
2) 氨生成过多
3. 氨基酸失衡假说
(1) 氨基酸平衡
• 神经递质旳合成依赖于前体氨基酸旳比率 芳香氨基酸 (AAA): 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
支链氨基酸 (BCAA): 结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
• 生理状态下,BCAA:AAA比率为1:33.5 • 肝性脑病时,BCAA↓, AAA↑, BCAA/AAA比率
为1: 0.6~1.2
第二节
肝性脑病
1.概念
继发于严重肝病旳神经精神综合症
临床上也称肝昏迷(hepatic coma) 急性或慢性肝功能障碍
一系列神经精神综合征 肝性脑病
肝性昏迷 肝性脑病旳最终临床体现
2. 分类
根据 病因学 病毒感染或药物中毒
→ 广泛旳肝细胞坏死 (急性暴发性肝炎 )
肝衰竭
低氧血症和肺水肿
低氧血症发生机制与肺内毛细血管异常 扩张导致血液异常分布有关。FHF有静脉 扩张导致血液异常分布有关。FHF有静脉 和动脉弥漫性扩张, 和动脉弥漫性扩张 , 并形成肺内动静脉 分流。 分流 。 导致肺内毛细血管扩张的血管活 性物质有很多,其中血管活性肠肽(VIP) 性物质有很多,其中血管活性肠肽(VIP) 较受重视。生理情况下VIP主要被肝脏灭 较受重视。生理情况下VIP主要被肝脏灭 活。FHF时肝脏对VIP灭活减少,血浆VIP FHF时肝脏对VIP灭活减少,血浆VIP 浓度升高,致肺内VIP浓度升高, 浓度升高,致肺内VIP浓度升高,使肺小 血管异常扩张和肺内血流量改变。 血管异常扩张和肺内血流量改变。
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肝衰竭的病因
病毒性肝炎:以乙型或丙型最常见,甲型、丁型、 戊型也可发生。也可见两种或两种以上肝炎病毒 合并感染。 其他病原体感染: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 其他病原体感染: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 毒、恶性疟、立克次体等。 药物:醋氨酚、氟烷、异烟肼、甲基多巴、四环 素、镇静及抗癫痫药等。 急性中毒:毒蕈、黄曲霉素、磷及细菌毒素等。 代谢失常:妊娠急性脂肪肝、Reye综合症等。 代谢失常:妊娠急性脂肪肝、Reye综合症等。 缺血和缺氧:肝血管闭塞、 Budd-Chiari综合症 Budd-Chiari综合症 等。 某些自身免疫性肝病: 肝肿瘤:肝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等。
FHF的晚期临床表现
肝性脑病、脑水肿、凝血障碍和出血、 低血压、 低氧血症和肺水肿、低血糖、 急性胰腺炎、 门脉高压、 感染、 内毒 素血症。
肝性脑病
Ⅰ期(前驱期):表现为轻度情绪和性格改变, 前驱期):表现为轻度情绪和性格改变, 轻微精神异常。 轻微精神异常。 Ⅱ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 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 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嗜睡和兴奋相交替, 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嗜睡和兴奋相交替,语 言不清,书写失灵,扑翼样震颤和脑电图异常。 言不清,书写失灵,扑翼样震颤和脑电图异常。 Ⅲ期(昏睡期):以昏睡及严重精神错乱为主 昏睡期) 要表现,但呼之能醒。 要表现,但呼之能醒。 Ⅳ期(昏迷期):意识完全丧失,呼之不应, 昏迷期):意识完全丧失,呼之不应, 呼吸浅慢,瞳孔散大,可闻及肝臭。 呼吸浅慢,瞳孔散大,可闻及肝臭。
肝功能衰竭
药物性肝损害的分类(3)
• 严重肝损害(Sever liver injury)
–黄疸 –PTA<50% (注射Vit K 后) –肝性脑病
• 暴发性肝损害(Fulminant liver injury)
–数天至数周内出现脑病和严重凝血障碍
曲格列酮导致肝衰竭
脂肪肝
• 肝功能正常;肝细胞脂肪性变,轻度者分布在 腺泡3带,逐渐发展至全腺泡;无炎性细胞浸润
诊断和治疗要点
• 急性肝衰竭、肝大、腹水 • 超声多普勒, MRI显像 • CT增强、肝静脉造影(损害肾功能)和肝活 检(出血)有一定风险 • 肝素抗凝、放腹水、扩容、抗感染 • 局部溶栓及介入治疗 • TIPS • 肝移植
Wilson’s disease
原因不明肝功能障碍 肝硬化 急性肝衰竭 胆红素 尿铜 AKP 血清铜蓝蛋白 急性溶血 肾功能不全 角膜K-F环
慢性重型肝炎
有肝硬化表现,纤维将 肝脏分割成多个假小叶, 可见大块的肝组织已经 坏死,有大量的小胆管 增生,残留的肝细胞水 样变,胞浆疏松,假小 叶周边可见单个核细胞 浸润
图为坏死后性肝硬化表现,
病理分布情况以肝坏死为 主,故该病例诊断为慢性 重型肝炎。
图中可见脂肪变性,假小 叶内可见一汇管区(白色 箭头所指),假小叶内有 少量淋巴细胞。
欧洲工作小组, 2002
ALF脑水肿
急性不可逆的过程
星状胶质细胞肿胀 - ICP 增高 - 脑疝
脑水肿可与 HE 同时存在, 亦可以在表现出 HE 之前单独存在
新近认为引起或加重 HE 的机制之一
肝性脑病脑水肿
谷氨酰胺假说 有机渗透性溶质 – 渗透性脑水肿 血脑屏障受损 炎性细胞因子 胆汁酸(表面活性剂) Na+-K+-ATP酶抑制, 主动运转障碍 脑缺血 脑血流量/动静脉氧差↓
2024版肝功能衰竭ppt课件
MRI检查
对于肝脏病变的分辨率更 高,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 及鉴别诊断。
其他辅助诊断技术
肝活检
通过穿刺或手术获取肝脏 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是 确诊肝功能衰竭的金标准。
免疫学检查
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 抗体,如抗核抗体、抗线 粒体抗体等,有助于诊断 自身免疫性肝病。
遗传学检查
针对某些遗传性肝病,如 肝豆状核变性等,可进行 相关基因突变的检测。
ERA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肝功能衰竭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功能严重损害,导致肝 脏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 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 一组临床症候群。
发病原因
包括病毒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药物或 毒物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缺血性损伤等。
率。
肝性脑病预防和处理方法
降低血氨浓度
通过药物治疗或饮食调整,降低患者 血氨浓度,减少肝性脑病的发生。
去除诱因
积极治疗原发肝病,去除导致肝性脑 病的诱因,如消化道出血、感染等。
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
给予患者支链氨基酸等营养支持,纠 正氨基酸代谢紊乱,改善肝性脑病症 状。
其他常见并发症应对策略
01
02
03
04
肝肾综合征
积极改善肾功能,避免使用肾 毒性药物,必要时进行血液透
析等治疗。
肝肺综合征
给予患者氧疗、机械通气等呼 吸支持,同时积极治疗原发肝
病。
凝血功能障碍
补充凝血因子、维生素K等, 改善凝血功能,预防出血倾向。
电解质紊乱
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及时纠 正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
高钠血症等。
肝功能衰竭
Hepatic insufficiency
人体化学工厂
肝脏行使着许多对机体而言必不可少的功能
肝实质细胞: 代谢:糖,脂,蛋白质,维生素,激素 分泌:胆汁 合成:白蛋白,凝血因子,纤溶酶原,抗纤溶酶 解毒:毒物,药物,激素,代谢废物 枯否细胞: 杀灭细菌、病毒,清除内毒素
肝功能不全
假说一 氨中毒学说
ammonia intoxication hepothesis
提出依据
80%的肝昏迷患者血氨升高
肝硬化患者口服含氨药物或进食大量蛋 白质后血氨升高,并出现肝性脑病症状 及脑电图改变
中心论点
肝功能严重受损 尿素合成障碍 血氨水平升高
脑功能障碍 进入脑组织中氨增多
血氨增高的原因
HO
HO
多巴胺
羟苯乙醇胺
正常及假性神经递质
肝功能衰竭时,网状结构中的正常神经递质为 假性神经递质所取代,致使神经冲动传递发生 障碍
次级神经元兴奋
次级神经元无 法正常兴奋 假性神经递质 竞争结合受体
突触
真性神经递质 突触
Nomal
Hepatic failure
假说三 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 Plasma amino acid imblance hepothesis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肝损伤 1.内毒素直接损伤 2.呼吸爆发
3.EC表达ICAM-1
4.肝微循环障碍
内毒素激活了枯否细胞,EC,释放细胞因子,进 而吸引更多的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并使其增 殖、激活,释放更多的细胞因子
五 解毒功能障碍 六 肝性腹水
肝性脑病
七 肝性功能性肾衰竭
肝功能不全是一个由轻到重渐进的 过程,肝功能衰竭是它的晚期阶段, 在临床主要表现为肝性脑病与肾功 能衰竭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急性肝功能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常发生在原本健康的个体身上,病情发展迅速,危及生命。
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急性肝功能衰竭对于患者的救治至关重要。
以下是急性肝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供临床医生参考。
一、临床表现。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肝性脑病、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肾综合征等。
其中,肝性脑病是急性肝功能衰竭最常见的表现之一,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精神异常、昏迷等。
凝血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出血倾向,如鼻衄、皮下出血等。
黄疸则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所致。
肝肾综合征则表现为肾功能不全。
以上表现如同时出现,应高度怀疑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可能性。
二、实验室检查。
1. 肝功能指标。
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肝功能指标通常表现为ALT、AST、总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
这些指标的异常表现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初步的诊断。
2. 肝脏影像学检查。
肝脏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B超、CT、MRI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肝脏的形态和结构是否发生异常,有助于诊断急性肝功能衰竭。
3. 病因学检查。
对于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患者,需要进行病因学检查,包括病毒性肝炎、药物中毒、自身免疫性肝病等,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找到病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三、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急性肝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1. 有肝性脑病的表现;2. 凝血功能异常,如凝血酶原时间延长;3. 肝功能指标异常,如ALT、AST升高,总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4.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功能损害。
综上所述,急性肝功能衰竭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对于疑似患者应及时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希望临床医生能够加强对急性肝功能衰竭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为患者的救治做出更大的贡献。
肝功能衰竭
肝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hepatic failure)肝细胞受到广泛、严重损害,机体代谢功能发生严重紊乱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简称肝衰竭。
一般是指肝功能不全的晚期阶段,临床的主要表现为肝性脑病与肝肾综合征(功能性肾功能衰竭)。
肝衰竭发生于许多严重的肝脏疾病过程中,症候险恶,预后多不良。
肝功能不全(hepatic insufficiency):指某些病因(各种致病因素)严重损伤肝细胞时(使肝实质细胞和Kupffer细胞(枯否细胞)发生严重损害),可引起肝脏形态结构破坏(变性、坏死、肝硬化)并使其分泌、合成、代谢、生物转化、解毒、免疫功能等功能严重障碍(肝功能的异常),机体出现(发生)黄疸、出血倾向、严重感染、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临床表现的病理过程或者临床综合征。
由于肝脏具有巨大的贮备能力和再生能力,比较轻度的损害,通过肝脏的代偿功能,一般不会发生明显的功能异常。
如果损害比较严重而且广泛(一次或长期反复损害),引起明显的物质代谢障碍、解毒功能降低、胆汁的形成和排泄障碍及出血倾向等肝功能异常改变,称为肝功能不全(hepaticinsufficiency)。
分类根据病理组织学特征和病情发展速度,肝衰竭可被分为四类:急性肝衰竭(肝功能衰竭acuteliverfailure,ALF)、亚急性肝衰竭(subacuteliverfailure,SALF)、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liverfailure,ACLF)和慢性肝衰竭(chronicliverfailure,CLF)。
急性肝衰竭的特征是起病急,发病2周内出现以Ⅱ度以上肝性脑病为特征的肝衰竭症候群;亚急性肝衰竭起病较急,发病15d~26周内出现肝衰竭症候群;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慢性肝衰竭是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导致的以腹水或门静脉高压、凝血功能障碍和肝性脑病等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肝功能失代偿。
肝功能衰竭
4.免疫功能障碍 1.细菌感染与菌血症
2.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5.生物转化功能障碍 1.药物代谢障碍. 2.毒物解毒障碍. 3.激素灭活减弱
6
肝衰竭的 病因
常见及较常见原因 少 见或罕 见 原 因 1.代谢异常(肝豆状核变性、 1.肝炎病毒 遗传性糖代谢缺陷等) (甲、乙、丙、丁、戊) 2.缺血缺氧(休克、心衰等) 2 药物(抗TB药、解热镇痛 3.肝移植、部分肝切除
肝功能衰竭的内 科综合治疗
吉林省肝胆病医院
1
2
内容提要
一.肝功能衰竭的定义和原因 二.肝功能衰竭的分类和诊断 三.肝功能衰竭的治疗
1.一般支持治疗 2.针对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治疗 3.并发症防治
3
肝功能衰竭的 定义: 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 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 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 障碍或失代偿,出现黄疸、凝血 功能障碍、肝性脑病、腹水等 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征候群。
(昏迷期)
+
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浅昏迷时对刺激有反应,肌 张力仍亢进。 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下降。
-
++
12
分 期 亚急性肝衰竭 -SALF 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 -ACLF
早期 1极度乏力并有严重消化道症状 2.TBIL≥171uml/L或每日上升≥17.1uml/L 3出血倾向,30%<PTA≤40% 4未出现肝性脑病和明显腹水 中期 (在肝衰竭早期的基础上出现以下两条之一) 1出现Ⅱ度以下肝性脑病和或明显腹水 2出血倾向明显(出现点或淤斑),且20%<PTA≤30% 晚期 (在肝衰竭中期的基础上出现以下三条之一) 1.有难治性并发症 2.Ⅲ度以上肝性脑病 3.有严重出血倾向(注射部位瘀斑等),PTA<20%
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重点与观察方法
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重点与观察方法肝功能衰竭是指肝脏在一系列疾病或损伤的影响下逐渐失去正常功能的状态。
患者在肝功能衰竭的过程中,需要特殊的护理和观察方法来保证其生命安全和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重点与观察方法。
一、护理重点1. 生命体征的监测:肝功能衰竭患者常伴有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脉搏和呼吸等。
特别是血压和脉搏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患者可能存在的低血压和心律失常等情况。
2. 神经系统的观察:肝功能衰竭患者常会出现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如意识混乱、抽搐、昏迷等。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包括意识状态、瞳孔反应、肌张力等。
及时记录和报告任何神经系统异常的变化,以便医生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 水电解质平衡的维持:肝功能衰竭患者容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等情况。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浆钠、钾和血液酸碱平衡等指标,及时纠正异常值,保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
4. 出血风险的评估和护理:肝功能衰竭患者常伴有凝血功能障碍,容易发生出血现象。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相关实验室指标,评估其出血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定期监测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等。
5. 营养支持和饮食管理: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代谢状态较差,容易发生营养不良。
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并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
饮食管理方面,需要限制蛋白质摄入,避免高蛋白饮食对肾脏造成负担,同时提供足够的热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以维持患者的营养平衡。
二、观察方法1. 黄疸程度的观察:肝功能衰竭患者常伴有黄疸,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皮肤、巩膜和黏膜等黄疸指标的变化情况。
黄疸的程度可以通过比较患者的皮肤颜色与正常肤色之间的差异来评估。
2. 尿液和大便的观察:肝功能衰竭患者的尿液常呈暗色或茶色,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患者尿液的颜色和量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肝功能衰竭的护理常识
肝功能衰竭的护理常识肝功能衰竭是指肝脏逐渐失去正常功能的病理过程,通常由疾病、感染或肝脏损伤引起。
其临床表现包括黄疸、乏力、恶心、腹胀等症状,严重的情况可能导致昏迷和生命威胁。
在患有肝功能衰竭的患者中,护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肝功能衰竭的护理常识,以帮助护士和患者更好地应对这种疾病。
1. 病情监测与评估在护理肝功能衰竭的患者时,准确的病情监测与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心率、呼吸和体温。
此外,还需定期检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如肝酶、胆红素和凝血功能等。
这些指标可以提供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帮助制定合适的护理计划。
2. 护理疼痛管理肝功能衰竭患者常常会出现腹痛、恶心和不适等症状。
护士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缓解患者的疼痛,如使用镇痛药物、热敷和按摩等方法。
此外,护士还应关注患者的饮食习惯,避免进食过多或过少的食物,以减轻腹部不适。
3. 心理支持与安慰肝功能衰竭常常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护士需要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与安慰,帮助他们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护士可以倾听患者的问题和困惑,并提供启发性的建议和指导,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4. 营养支持与饮食管理肝功能衰竭患者常常伴有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等问题,导致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
护士需要与营养师合作,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饮食应偏向低蛋白、高糖、高维生素和高纤维,同时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5. 小心药物管理肝功能衰竭患者由于肝脏代谢功能受损,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
因此,在给予药物治疗时,护士必须格外小心。
需要仔细选择药物剂量,并监测患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
护士还应注意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以减轻患者的肝脏负担。
6. 预防感染由于肝功能衰竭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患者容易受到感染的侵袭。
护士应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如勤洗手、使用无菌技术、保持环境清洁等。
同时,也要教育患者和家属关于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并提醒他们避免接触有传染性的疾病。
2肝衰竭的护理范文
2肝衰竭的护理范文肝衰竭是指肝脏功能出现严重的障碍,不能维持正常的代谢和生理功能。
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肝细胞坏死、纤维化和组织成结构上的变化,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肝功能衰竭。
肝衰竭是一种危重症,需要及时且全面的护理干预。
首先,在肝衰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早期发现和识别病情变化是关键。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表现,包括神经系统异常、消化道出血、明显的皮肤黄染、进行性肝功能损害等。
同时,护理人员还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及时发现病情恶化的迹象,及时进行干预。
肝衰竭患者常伴有凝血功能障碍,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预防出血。
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患者的皮肤、粘膜、尿液等有无出血点,及时处理和记录。
同时,要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等,及时纠正异常指标,必要时给予凝血因子控制出血。
肝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通常很差,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的营养支持。
首先,护理人员要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体重、体重指数、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进而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计划。
其次,应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包括口服、静脉输液、经肠外营养等,确保患者的能量和营养素摄入。
在给予营养支持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消化道功能、肝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和改进营养计划,确保患者的营养状况的改善。
肝衰竭患者常伴有肝性脑病,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神经系统护理。
首先,护理人员要保持患者的清醒状态,包括保持环境的安静、减少刺激、充分休息等。
其次,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神经反射等,及时发现和处理神经系统异常。
另外,护理人员还应定期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如瞳孔大小、对光反应、肌力等,及时发现病情改变,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治疗。
除此之外,肝衰竭患者还常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损害,护理人员应进行综合护理。
如心肺功能损害时,需要进行心电监测、血气分析等监测和处理;如肾功能损害时,需要监测尿量、尿液成分等指标,及时进行干预和处理;如免疫功能损害时,需要加强感染控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等。
肝功能衰竭是什么原因
肝功能衰竭是什么原因文章目录*一、肝功能衰竭是什么原因*二、肝功能衰竭如何预防*三、肝功能衰竭如何治疗肝功能衰竭是什么原因1、各型病毒性肝炎如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也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肝炎病毒混合或重叠感染引起,急性肝衰竭的发病主要是强烈的免疫病理反应所致。
2、遗传代谢障碍疾病包括半乳糖血症、果糖失耐受、酪氨酸血症、Reye综合征、新生儿血色病、肝豆状核、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它们所致的急性肝衰竭绝大多数发生于婴幼儿。
3、妊娠妊娠偶可引起急性肝衰竭,在妊娠者中的发病率为0.008%。
多见于妊娠后期3个月,均匀发生于妊娠第36周,初产妇占48%,半数病例有先兆子痫或子痫的临床表现,14%为挛生妊娠妇女,发病原因尚未明确。
4、药物解热镇痛药如扑热息痛、安痛定、阿司匹林等;抗结核药如雷米封、利福平等;其他如氟烷、甲基多巴、锑剂、砷剂、磺胺药等。
引起的急性肝衰竭几乎与病毒性肝炎引起者一样常见,大多发生于年龄在40岁以上者,可通过直接肝毒性和间接肝毒性两种模式损害肝脏。
药物性肝损害在出现首见症状后如继续用药,则发生急性肝衰竭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肝功能衰竭如何预防急性肝衰竭的病死率较高,应尽量防避其发生。
临床上能做到的是用药时注意对肝的不良作用。
例如:结核病用利福平、硫异烟胺或吡嗪酰胺等治疗时,应检查血转氨酶、胆红素等,如发现肝功能有改变,应及时更改药物。
外科施行创伤性较大的手术,术前应重视病人的肝功能情况,尤其对原有肝硬化、肝炎、黄疽、低蛋白血症等病变者,要有充分的准备。
麻醉应避免用肝毒性药物。
手术和术后过程中要尽可能防止缺氧、低血压或休克、感染等,以免损害肝细胞;术后要根据病情继续监测肝功能,保持呼吸循环良好、抗感染和维持营养代谢,对肝起良好作用。
肝功能衰竭如何治疗1、消除诱因谨防诱因,主要措施有:严格限制蛋白质摄人量,在限制蛋白质的同时可增加葡萄糖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为防止食管下端静脉破裂出血,应严禁患者吃粗糙食物;慎用镇静剂和麻醉剂,即使用最低量,也要警惕药物蓄积的可能。
肝功能衰竭(肝功能不全)
肝功能衰竭(肝功能不全)肝脏是人体内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器官,它既是物质代谢的中心,又是重要的分泌、排泄、生物转化和屏障器官。
肝脏的多种复杂功能,主要由肝实质细胞来完成。
枯否细胞虽仅占肝脏体积的2%,却承担着机体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的80%~90%,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上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般而言,肝实质细胞发生功能障碍时,首先受损的是分泌功能(高胆红素血症),其次是合成功能障碍(凝血因子减少、低白蛋白血症等),最后是解毒功能障碍(灭活激素功能低下,芳香族氨基酸水平升高等)。
枯否细胞除具有强大的吞噬功能外,尚有调节肝内微循环,参加某些生化反应(如合成尿素与胰岛素降解等),并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对机体的防御、免疫功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枯否细胞受损或功能障碍将会导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后者又可加重肝脏损害,并引起多种肝外并发症,如 DIC、功能性肾衰竭、顽固性腹水等。
凡各种致肝损伤因素使肝细胞(包括肝实质细胞和枯否细胞)发生严重损害,使其代谢、分泌、合成、解毒与免疫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此种情况称之为肝功能不全(hepatic in-sufficiency),患者往往出现黄疽、出血、继发性感染、肾功能障碍、肝性脑病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肝功能衰竭(hepatic failure)一般是指肝功能不全的晚期阶段,临床的主要表现为肝性脑病与肝肾综合征(功能性肾功能衰竭)。
第一节肝功能不全的病因与分类( Etiology and clssification of hepatic insufficiency)肝功能不全根据其发病经过有急、慢性之分。
肝功能不全的病因与分类分类急性肝功能不全慢性肝功能不全发病特点1、发病急,病情重2、12~24小时后出现黄疸3、2~4天即从嗜睡转为昏迷4、伴有出血倾向故又称暴发性肝功能衰竭1、病程较长,病情进展缓慢2、病情多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迅速加剧,重者昏迷常见病因暴发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或毒物中毒、妊娠期脂肪肝等肝硬化失代偿期和部分肝癌晚期第二节肝功能不全对机体的影响(Influences of hepatic insuffici ency on the body)一、物质代谢障碍(Metabolic disorder)肝脏是物质代谢的中心,因此,当肝功能不全,特别是肝功能衰竭时,可出现多种代谢紊乱。
肝功能衰竭
肝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肝细胞广泛坏死、或严重的肝功能损害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并可由此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
它以严重的肝功能损害,短时间内或逐渐进展至肝性脑病为特点,通常合并有凝血机制障碍,心、肾、肺功能的不全。
肝功能衰竭原因在我国,肝炎病毒是造成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其中乙型肝炎病毒占到了80%到85%。
除此之外,药物中毒也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肝肾功能不好的人群以及孕妇在服用感冒药时要对其成分特别注意;长期服用保健品、抗抑郁药品的人群要定期检查肝功能;服药后出现不适症状,要立即就医。
1、各型病毒性肝炎如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也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肝炎病毒混合或重叠感染引起,急性肝衰竭的发病主要是强烈的免疫病理反应所致。
2、遗传代谢障碍疾病包括半乳糖血症、果糖失耐受、酪氨酸血症、Reye综合征、新生儿血色病、肝豆状核、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它们所致的急性肝衰竭绝大多数发生于婴幼儿。
3、妊娠妊娠偶可引起急性肝衰竭,在妊娠者中的发病率为0.008%。
多见于妊娠后期3个月,均匀发生于妊娠第36周,初产妇占48%,半数病例有先兆子痫或子痫的临床表现,14%为挛生妊娠妇女,发病原因尚未明确。
4、药物解热镇痛药如扑热息痛、安痛定、阿司匹林等;抗结核药如雷米封、利福平等;其他如氟烷、甲基多巴、锑剂、砷剂、磺胺药等。
引起的急性肝衰竭几乎与病毒性肝炎引起者一样常见,大多发生于年龄在40岁以上者,可通过直接肝毒性和间接肝毒性两种模式损害肝脏。
药物性肝损害在出现首见症状后如继续用药,则发生急性肝衰竭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肝功能衰竭症状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担负着各种复杂的生理功能。
每个人特别是患有肝脏相关疾病的人,应该了解肝功能衰竭症状,以便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疾病,及时接受治疗。
1、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为肝功能衰竭最具有特征性的表现[1] 。
初期有行为和性格改变,不能正确回答询问,辨向力和计算能力下降,逐渐发展为兴奋或嗜睡,出现扑击样震颤,脑电图异常,终至昏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补给足够的液体和维生素,保证每日6272千焦耳 以上总热量; (4)积极地纠正低蛋白血症,补充白蛋白或新鲜血浆, 并补充凝血因子; (5)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特别要注意 纠正低钠、低氯、低钾血症和碱中毒; (6)注意消毒隔离,预防医院内感染发生。
针对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治疗
原因
1、各型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最多
见,可达70% 。) 2、门体分流手术 3、小部分肝性脑病见于重型病毒性肝炎、 中毒性肝炎和药物性肝病的急性或暴发 性肝功能衰竭阶段 4、原发性肝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严 重胆道感染等。
诱因
1.饮食诱因:进食大量高蛋白饮食。 2.严重肝病的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表现和评估
各部位和各系统的出血表现 PT/APTT的延长
治疗和护理
新鲜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和纤维蛋白
原等补充凝血因子, 血小板显著减少者可输血小板(Ⅲ); 可选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 可应用氨甲环酸或止血芳酸等抗纤溶药 物。 改变体位缓慢、轻柔,身体避免碰撞;
中期
在肝衰竭早期表现基础上,病情进一步
发展,出现以下两条之一者: (1)出现Ⅱ级或以下肝性脑病和(或) 明显腹水; (2)出血倾向明显20%≤PTA<30%
晚期
在肝衰竭中期表现基础上,病情进一步
加重,出现以下三条之一者: (1)有难治性并发症,例如肝肾综合征、 上消化道大出血、严重感染和难以纠正 的水电解质紊乱等; (2)出现Ⅲ级或以上肝性脑病; (3)有严重出血倾向,PTA<20%。
感染治疗和护理
1、一旦出现感染,应首先根据经验用药, 选用强效抗生素或联合应用抗生素 2、同时加服微生态调节剂 3、及时进行病原体检测及药敏试验,并根 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4、体温高时可物理降温,必要时药物降温 5、加强无菌操作
肝肾综合征
门脉高压 有效循环血量相对减少,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交感神经
量; ③记 24h 出入量,限制液体入量,控制在尿量 +500~700 ml/24 h; ④ 肾灌注压不足者可应用白蛋白扩容或加用特 利加压素等药物,但急性肝衰竭患者慎用;
⑤血液透析。
上消化道出血
原因: 凝血机制障碍
加上门脉高压的形成
肝脏对胃泌素和组胺等物质的灭活减少
导致高胃酸分泌、内毒素血症
4.评估患者肝性昏迷的分期 5.评估患者有无肝性脑病的诱因 6. 与低血糖昏迷鉴别
临床分期
根据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和脑电图改
变,将肝性脑病分为四期。 1. 一期(前驱期) 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 2. 二期(昏迷前期) 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 行为失常为主,此期扑翼样震颤存在。 3. 三期(昏睡期) 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 可唤醒,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 4. 四期(昏迷期) 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
治疗
(一)内科综合治疗 目前,针对肝衰竭的内科治疗尚缺乏特
效的药物和手段,应强调早期诊断、早 期治疗,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综合 治疗措施,并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 (二)人工肝治疗
一般支持治疗
(1)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减轻肝脏负担; (2)加强病情监护; (3)高糖、低脂、适当蛋白饮食,进食不足者,每日
脑水肿
原因:
暴发性肝衰竭发生脑水肿的机制尚 未完全明了,可能是血管性及脑细胞毒 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脑水肿评估
患者昏迷加深 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瞳孔扩大、固定
呼吸变慢 心动过缓 锥体束征阳性、踝阵挛 脑疝。
脑水肿治疗和护理
1、 有颅内压增高者,给予高渗性脱水剂,
如 20% 甘露醇或甘油果糖,但肝肾综合 征患者慎用; 2、 利尿剂,一般选用呋塞米,可与渗透 性脱水剂交替使用; 3、半卧位或高半卧位; 4、给氧; 5、人工肝支持治疗。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及分类,
可将肝衰竭分为 早期 中期 晚期
早期
极度乏力,并有明显厌食、频繁呕吐和
顽固性腹胀等严重消化道症状; 黄 疸 进 行 性 加 深 ( 血 清 总 胆 红 素 > 171μmol/L或每天上升≥17μmol/L); 有 出 血 倾 向 , 30 % ≤ 凝 血 酶 原 活 动 度 (PTA)<40%; 未出现肝性脑病或明显腹水。
肝性脑病 治疗和护理
① 去除诱因,如严重感染、出血及电解质紊乱
等; ② 限制饮食中的蛋白摄入;确保患者的人生安 全 ③ 应用乳果糖口服或高位灌肠,可酸化肠道, 促进氨的排出,减少肠源性毒素吸收; ④ 视患者的血电解质和酸碱情况酌情选择精氨 酸、鸟氨酸-门冬氨酸等降氨药物; ⑤ 酌情使用支链氨基酸或支链氨基酸+精氨酸 混合制剂等纠正氨基酸失衡; ⑥ 人工肝支持治疗。
(1)对因和特异性治疗 ① 对 HBV DNA 阳性的肝衰竭患者,可尽 早酌情使用核苷类似物如拉米夫定 100mg/d等;
② 药物性肝衰竭应首先停用致肝损害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所致者,予以N-乙酰半胱 氨酸(NAC)治疗。
(2) 免疫调节治疗 目前对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在肝衰竭治疗中的应
用尚存在争议。对于急性肝衰竭早期,且病情 发展迅速的患者,或非病毒感染如自身免疫性 肝病及急性酒精中毒等所致者,可酌情使用肾 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为调节肝衰竭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可酌情使 用胸腺素α1等免疫调节剂。
力,首选生长抑素类似物,也可使用垂 体后叶素,或联合应用硝酸酯类药物; 用三腔管压迫止血; 内镜硬化剂或套扎治疗止血; 急诊外科手术。
凝血功能障碍
(1) 凝血因子生成减少或消耗过多 (2) 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
(3)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4) 血中抗凝系统异常 (5) 无效的异常纤维蛋白原形成 (6) 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异常
肝功能衰竭 liver failure
目标
掌握肝衰竭的定义及并发症
了解肝衰竭的原因、分期和治疗
概念
肝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肝细胞坏死
或严重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 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 偿,出现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 脑病和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症 候群。
肝功能Child-Pugh分级
异常程度的分数
指标
1 肝性脑病(级) 无 腹水 无 血胆红素(μmol/L) <34.2 血白蛋白(g/L) ≥35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s) ≤14
2 3 Ⅰ~Ⅱ Ⅲ~Ⅳ 轻度 中~重度 34.2~51.3 >51.3 28~34 ≤28 15~17 ≥18
3、继发感染
4、原发性腹膜炎 5、肝肾综合征 6、上消化道出血 7、凝血功能障碍
并发症的防治
8、呼吸衰竭和肝肺综合紊乱和酸碱
失衡
肝性脑病
概念: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过去称肝性昏迷(hepatic coma), 是各种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 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 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 失常和昏迷。
类型
急性弥漫性胃黏膜糜烂--常见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少见
临床表现和评估
出血往往较突然,一般无明显先兆 大量呕吐鲜血
血色素进行性下降
肠鸣音亢进 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甚至失血性休克
治疗和护理
侧卧位或头偏一侧; 洛赛克等药物抑制胃酸分泌;
对门脉高压性出血患者,为降低门脉压
病因
引起肝衰竭的病因有多种。 在我国主要病因是乙型肝炎,其次是药
物及有毒物质(包括酒精、化学品等)。 在欧美国家,药物是引起急性、亚急性 肝衰竭的常见病因;酒精性肝损害是引 起慢性肝衰竭的主要病因。 遗传代谢性肝损害是引起儿童患者肝衰 竭的主要病因
肝衰竭的常见病因
肝炎病毒
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
严重的感染、内毒素血症、电解质紊乱 及酸碱失衡、功能性肾衰竭等。 3.医源性诱因:包括口服含氮、含硫药 物(氯化铵、蛋氨酸、甲硫氨基酸等)、 大量利尿、大量放腹水、手术、麻醉、 使用镇静安眠药或某些抗痨药物等。
评估
1.评估患者有无性格和行为异常 2.评估患者有无定向力和计算力的降低
3.扑翼样震颤
(3)促肝细胞生长治疗 为控制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可酌情
使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和前列腺素E1脂质体等药 物。 (4)其他治疗 可应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乳果糖或拉克替醇, 酌情选用改善微循环药物,以及抗氧化剂如还 原型谷胱甘肽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等治 疗。
并发症的防治
1、肝性脑病 2、脑水肿
禁止肌注。
人工肝治疗
1、治疗机制
人工肝的治疗机制是基于肝细胞的强 大再生能力,通过一个体外的机械、理 化和生物装置,清除各种有害物质,补 充必需物质,改善内环境,暂时替代衰 竭肝脏的部分功能,为肝细胞再生及肝 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或等待机会进行肝移 植。
非肝炎病毒
巨细胞病毒、EB病毒、肠道病毒
肝衰竭的常见病因
药物及有毒物质
异烟肼、利福平、醋氨酚等 酒精、四氯化碳、毒蕈等 细菌及寄生虫 严重细菌感染、血吸虫等
肝衰竭的少见病因
代谢异常
肝豆状核变性、糖代谢缺陷 缺血缺氧 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等
肝衰竭的少见病因
自身免疫性肝损害 肝移植、部分肝切除、肝脏肿瘤
临床表现及评估
(1)急性起病 (2)发热,多为持续低热,也可有弛张高
热及寒战 (3)可有腹痛,肠鸣音减弱,也可有腹肌 紧张、压痛和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 (4)腹水迅速增加,利尿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