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心得体会

形意拳心得体会
形意拳心得体会

形意拳心得体会

张蕾

由练习之日起,便一直强调站桩,即三体式,刚站的时候枯燥无味,也静不下来,老师教的人也多,感觉不会注重于我一人,又想站桩能练出什么!每天也就应付了事,过了三个月,老师终于开口让跟着打拳,内心欢快不已,当我跟着练的时候发现,自己脚步不稳,每个拳都摇摇晃晃,这才体悟到站桩的重要性。

于是,从新回到最初开始站桩,刚开始时肌肉再撑,时间稍长点,浑身僵硬,过半月左右,僵力渐渐化去,也觉得身上越来越扎实,再过一段时日,认为自己能静下来了,感觉浑身又酸又痒,渐渐得感觉到站桩使自己的内气逐渐增强。站桩还可以提升灵敏度,记得有一次,早上起来练拳没有听到闹钟再响,吵醒身边的小妹,她一拳过来,被眼还没睁开的我用胳膊挡住转动着把她的拳化到一旁。这才睁开眼睛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站桩真的在使自己不断变化,内在的体会:妙不可言。

要想出功夫,光站桩是不够的,还要练习套路和推手。形意拳分明劲,暗劲,化劲三个阶段,明劲讲力,力到极点是柔。暗劲讲柔,柔到极点是化。练到化劲的功夫才能逐渐轻灵虚无。如果练形意拳不琢磨如何练柔练暗,那一辈子也上不了层次,明劲打常人好用,遇到听劲较好的人就用不上了。老师常说:精心会悟,身体力行。就是让我们:用心体悟,用行动去实践。

形意拳和一般的体育锻炼不同,它是个特殊的松、紧节奏发力锻炼。收的时候吸气,发的时候呼气。任何功夫都离不开力量和速度

这两个基本要素,形意拳也如此。只是它的发力点与其它功夫不同,老师常说:形意拳的发力像鞭稍,看似柔软,打到身上刺痛。

有很多东西老师不厌其烦地挂在嘴边如: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这些看似简单的话语,只要用心去体悟,用行动去实践。一定可以使自己真正达到“形意合一”。

只要坚持不懈练习,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变化,由不会到会,最后由会到精。我们练拳也是:有意练功,无意成功。

郭云深秘传形意下气式桩功

郭云深秘传形意下气式桩功 郭云深祖师是中国近代武术史上一位极重要的人物,在拳学修为上有极深的造诣,实战功夫惊人,在旧时代的武林中有“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美称,人皆尊之为拳学“巨擘”!遗憾的是,近些年在武术界除大成(意拳)一系外,几乎没听说有郭祖的传人以及后代弟子公开传艺,难道一代宗师的武学成就就失传了吗?我1999年开始接触到本地的传统武术,跟随齐齐哈尔的杨辉先生学习形意拳。入手学习的第一项内容为下气桩,没想到的是,一向体弱多病的我,下气桩一站立即感觉胸口有一气柱,缓缓下沉于丹田……此后的两年中,我基本没有生病,而且晕车的毛病不治而愈……是什么功夫如此神效,且立竿见影呢?据杨辉先生所说,这是郭云深祖师所传授形意拳的下气桩! 据师门传说,太师爷是河北深县人,自幼体弱多病,二十几岁的时候还肩不能抗、手不能抬、头疼脑痛时常来,且家中贫困,不但无钱求医,就是生活都难以维持。一次郭云深祖师路过太师爷的家,并在其处留宿,太师爷谈起自己饱受疾病之苦。在郭祖指点下,立志以武强身,并得以留郭祖处小住,得到一些传授。当时的太师爷从未接触武术界的人与事,并不了解郭祖的武学成就与名望,只为一股求生的欲望,用功勤奋,很快就有了收获,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太师爷不但不再生病,且力大无比。能够做工养家。在战乱的年代,太师爷于兵慌马乱中数次死里逃生,都是因其身俱武艺。在其晚年,社会趋于安定,太师爷开始与武林人士接触,才知道郭云深祖师的来历,以及在武学上的成就与声望。偶与人动手试艺,则有胜无败,逐渐成了乡里与家族中小有威望的长者。太师爷晚年感郭祖传艺之德与再造之恩,在家族中挑选了师爷作为传人,从小培养,并叮嘱师爷将所学传下去,为郭云深祖师传名! 师爷是家庭中后辈中最伶俐、最懂事,也最受宠爱的孩子,在五六岁的时候就被太师爷选中,接到家中培养,其青年时代,为完善所学,又常年奔于山西、河北、京津之间,访求明师(师爷一生经历很难考证,但以其寥寥数语留下的线索看,他所学所访求的,除了受到宋氏后人于《内功四经》上的指点外,基本都是郭祖在山西、河北所传的传人以及后人)。大概在“文革”初期,其不知为何,心灰意冷,流落东北,在黑龙江省尚志某乡村一好心的老支书帮助下落户,从此以务农为业。其晚年以种地、授徒、访友为乐。我师杨辉,是师爷晚年打服的弟子。大约1999年9月底老人突发疾病,卧床不起,水米不沾,三日后竟不药而愈,此后一个月,老人分别向弟子交代后事,在为众弟子讲解武学疑难后,独自远行,不知所踪,三年后,逝于山西某古刹,走完了其传奇的一生。 杨师自小习武,八岁筑基,十三岁正式拜师,对百家拳法都有涉猎,尤精北派实战形意拳法,一次在齐齐哈尔和平厂小花园练形意拳(这个小花园是尚氏形意拳传人李文彬前辈授拳的地方)有一位老爷子驻足观看,惊讶道:“现在很少有这么练拳的啦!”杨师停下与老人攀谈,开始时谈得投机,可谈得多啦,杨师对老人一些见解不甚赞同,于是老少二人试起手来,老人轻描淡写,便将当时在社会上有一定名气的杨师打得一溜跟头,最后老人说,大道平常,你同意,则咱们有缘,你可以到尚志某地找我,不同意,则缘尽于此……杨师在极度沮丧中度过了三天,然后下定决心,到尚志求师,一学就是三年。杨师初入师爷的门下,心情很忐忑(因为初遇师爷的那一次,偷袭过师爷,怕师爷怪罪,不教他真东西),当时师爷教他第一个桩是四平马步的下气桩,而他的师兄们都在站三体式,于是他向师爷提出质疑,要求站三体式,师爷毫不犹豫地同意啦,但杨师站三体式的时候,师爷走到他身后,不知怎么地按了按他的肩,力量并不大,很轻,但杨师却一屁股坐倒在地.起来再站,再按,还是一屁股坐倒,如是三番,杨师老老实实地开始站起了马步下气桩,师爷也详细讲解要领,悉心传授,大约七八个月后,再站三才桩,任师爷怎么按也不再坐倒,从此功夫进步神速。 我与杨师结缘是由我弟弟介绍的,杨师与我弟弟开始是因为交换武术资料而结识,后来听说我学习卢氏结构武学,是卢氏武学再传弟子,便开始了交流。当时我弟弟问我练拳的体会,我说,要么是按科学的方法练拳,要么是按传统的秘要练拳,因为当时杨师的观点是“古

形意拳歌诀

形意拳歌诀 五行合一处 远要剪,近要躜;躜进合膝,粘身纵力。手起如挡搓,落如钩杆。摩径摩胫,心一劝,浑身俱动;心动如飞剑,肝动似火焰,肺动成雷声,脾力夹功;五行合一处,放胆即成功。起落二字自身平,盖世二字是中身。身似弩弓,拳如药箭,宁要不是,莫要停住。蛰龙未起雷先动,风吹大树把枝摇;上法须要先上身,手脚齐到才为真。内要提,外要随;起要横,落要顺;打要远,气要催。拳似炮,龙折身,遇敌好似火烧身,起站身平进中间。手起似虎扑,脚去不落空。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能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存;能在一气先,莫在一气生。起横不见横,落顺不见顺;起不起何用在起,落不落何用在落。低之中望高,高之中望低,起落二字与心齐。死中反活,活中反死。明了四梢永不惧,明了五行永无凶;明了四梢多一粗,明了三星多一力。三回九转,势一势是怕人见多一精,一日之见万势精。万势之在围,围中身体,围他一字要围奇。好字本是无价宝,有钱将向何处找;要知好字路,还往四梢求。何谓四梢:舌为肉梢,牙为骨梢,手脚指为筋梢,毛发为血梢。四梢俱齐,五行乱发。血梢起不凶,牙梢肉梢不知情,筋骨发起不知斤,身体未动可知情,才如灵心大光明。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身。手脚去,快如风。急上更加急,打了还嫌迟。天地交合云遮月,武艺相斗蔽五行。三起不见,三进不见,可见亦好,不见亦好,势占中央,最难变化。与人交战,须明三前:眼前,手前,脚前。跳定中

门去打人,如蛇吸食。内使精神,处使安候,见之如妇,夺之似虎;布形猴气,与神齐住。急若脱免,追其形,退其影,纵横往来,目不及瞬。大树成材在其柱,巧言莫要强出头。架梁闪折不在重,有秤打起千百斤。行其溺色之事,丢其虎狼之威。三思无心自己悔,保住身体现进福。演艺者思吾之道,依吾之言,永无大害。见其理而自尊,交勇者莫要思吴,思吴者寸步难行。血梢发,脚心发起,直到大门,再无别疑,真豪雄也。风雷疾,惊起四梢,四梢紧要封闭;五行本是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拦。 手脚法 眼要毒,手要奸,脚踏中门裆里躜。眼有监察之功,手有拨转之能,脚有行程之立。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身。乘其不备而攻之,由其不意而击之。前脚趁,后脚跳,后脚趁前脚;前脚抬,后脚连,前进后脚随。心与眼合多一力,心与舌合多一精。先分一身之法,心为元帅,络膊脚为五营四梢,左为先锋,右为元帅,手脚相顾。准备万般一旦无,千着会,不如一着熟。早知此应一贯,过后见识不如无。头为一拳,肩为一拳,脚为一拳,肘为一拳,把为一拳,胯为一拳,臀为一拳,膝为一拳,足为一拳。头打落,随脚走,起而未起占中央,脚跳中门抢他位,就是神仙亦难防。肩打一阴反一阳,两手只在洞中藏。左右全凭盖世力,束长二字一命亡。肘打去,占胸膛,起手好似虎扑羊。或在裹胯一膀,走后手低肋下藏,把打起落头手搪,降龙伏虎霹雳闪。天地交合云遮月,武艺相战蔽日光,膀打中节并连应,阴阳交合得自然。外胯好似鱼打挺,裹胯抡步变势难。臀尾打落不见形,猛虎坐窝藏洞中,臀尾全凭精灵气,起落二字自分明。膝打几处人不明,好似猛虎出木笼。

最新形意拳实战散打应用

最新形意拳实战散打应用 最新形意拳实战散打应用 一、龙形拳散打应用 (一)上打下撩(伏地龙形) 我以前手向对方点打,对方防手反击,我则后手里旋向后架格对方之手,接对方之势;前手着力对方防守之机,即向侧伏身反撩击打 对方腹及小腹部,使对方失控,见机变招。 注意:此招点打为虚,伏身反打为实,在突然变招中使对方防不胜防;在前手着力,后手即接招,同时下打,快速灵活,一晃便打。 掌握好:形意拳龙形拳,前手钻变招刁,拿手反打,要极力前伸,好比“拳如炮形龙折身”,龙折身犹如蜇龙潜伏,不弯不曲,不折 不伏。 (二)上挑下踹(老龙卧道) 对方用拳向我贯来,我前手迎击上挑,或以点打进攻;与对方着力,我即着力内旋后架格拦对方手腕,在架拦对方的同时,后脚向 前蹬踹对方膝关节以上部位;后手同时前奋探打对方头部、耳门关等 部位。蹬踹着力而下顺势而踩。 注意:前手架拦与蹬踹要协调一致,劲力奋达,英勇奋进;不管 脚的蹬踹着力与否,后手的探打必须连续连击。 掌握好:形意拳之龙形拳在技法上望膝而起,望脚而落;望胸而起,望腹而落;腰际旋转,抽身调膀至关重要。 二、虎形拳散打应用 (一)双拳攻鼻(虎形拳进击法)

对方与我快速火拼,双手连连向我进攻,左右互搏,双方拳互打,我必须瞅准机会,双手猛然向下卸力化解,双手将其力引进使其无 着力的地方。我双手下卸力之时着力外旋上搓,同时前脚寸进,后 脚跟进;同时双臂由口前内旋翻手向对方面部扑打,以虎形拳(双阳拳)向对方鼻梁攻击。 注意:对方只要与我出现互拼、互打,我即在脑子中要闪电般的反映出虎形攻击技法,并予以实施。在攻击鼻梁时两肘夹肋,保心 护面,瞄准扑鼻,以寸劲弹抖,向对方狠狠攻击。此招为引进落空,舍己从人。 掌握好:形意拳虎形拳在散手中的扑劲运用,此招双臂合抱,中门封闭比较安全,好比是猫扑鼠之一瞬间,缩身只待一触即发,只 是束身落劲,才会利用于全身的发劲,犹如猛虎扑羊,体现出快速 迅猛疾毒的冲扑劲来。 三、马形拳散打应用 (一)双拳攻胸(马形拳进击法) 对方以双拳向我上路攻来,我即双手上钻迎击对方来势,双手起钻,双臂护胸,双手护腮,前脚跟进,同时双手内旋着力粘就顺势 由上向下栽捶打击对方颌、腮、胸乳部任何部位,以着力为准;前脚 奋进,后脚跟进,两肘裹劲,拥身以整劲而上,粘就转动吐栽随身。 注意:对方来势,快速反应,双手上钻的同时脚要快速奋进,后脚摧进,一粘即旋,不给对方以回旋余地而反击。 掌握好:形意拳马形拳双拳齐击俯身崩击,双拳并手,丹田提气、由两腮崩出,从上而下栽捶;此是一个阴盖阳打的过程,以化劲而进,以刚劲而打,以暗劲而发,对方来势既不远迎,不又远避,不僵不直,粘就沾随,圆活不滞,连绵不断,沉肘心灵,才为真灵。 四、猴形拳散打应用 (一)肘撞膝顶(猴子爬杆)

形意拳内功练法揭秘

形意拳内功练法揭秘 文章来自: 功夫网网(https://www.360docs.net/doc/32262774.html,) 详文参考:https://www.360docs.net/doc/32262774.html,/view.aspx?type=allgongfu&id=1052 形意拳,不管是五行拳还是十二形拳,每个形都有三种练法:第一步是练定步,以调息、摸劲(练气);第二步是练跟步,练意、气、力相合,练发力,以内催外,练丹田抖决,整体爆发;第三步是练行步,练意、练形。这步功夫是身形、步法、手法、气法的高度协调统一。行步拳也有两种练法:一是在行进中练绞力,以内催外,丹田抖动,整体爆发。二是练暗劲、化劲,步如犁行,身似龙形,以身化手,形神合一,混元一气,行云流水。 过去有人说形意拳邪性,不敢练形意拳,有人练了,反倒越下功夫毛病越重。很多老拳师不愿意教小孩子练形意拳,认为成年人会更容易接受形意拳(这和少林拳正好相反)。这是因为形意拳更侧重于内气的修炼,对于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的青少年更要慎重的缘故。总之,习练形意拳,不管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要练之得法。过去有不少地区的拳师在习练形意拳时都偏重于刚劲爆发,不少人热衷于震脚发力,这样练之日久,结果使不少练家腿伤脑损。有些拳师到老年时落下严重腿疾,不要说不能练拳了,甚至连走路、蹲厕都困难。我的恩师张兰普先生对此深有体会。他年青时练拳,由于脚下过重震伤了脑海,一度走路脚不敢沾地,记得兰普先生生前曾多次告诫我说:“义会呀,这形意拳你以后可千万不要落脚太重,形意劲足发在身上,不是发在脚上。”另外练形意拳要重视八字二十四法的要求。因为二十四法对人体各部位按照形意拳的法则,进行了严谨的规范。要整体地认识,落实二十四法。千万不要只偏重其中一法,而忽略其它。常见一些练形意之人,后来成了严重的驼背之形(太过与强调含胸、圆背之故)。好好一个人,形如残疾,可悲不。所以老年间小孩子练形意拳都是有老师严格看顾的。 形意内功,主要以形意拳三体式桩入门;以形意五行拳定步操练法为最基本功法。其目的是练气、养气、摸劲。本文主要向读者介绍三体式桩和五行拳之定步劈拳的基本练功方法。 三体式桩又叫子午桩、三才桩、三体式。三体式桩是形意拳最重要的一个基本功。形意门的桩法有很多,但本门老师一般只让入门学生站这个三体式桩。因为三体式桩,基本包括了形意拳对人体各部要求的基本法则。以后的形意拳套路、技法不管怎样千变万化。但基本原理和要领都与三体式桩是一致的,所以过去曾有“万法不离三体式”之说。 一、三体式桩 l、身体直互,两脚跟并拢,左脚直向前,右脚向外撇约45度,身体半面向右,目视正前方。双膝微屈,两手外旋边旋边握拳,拳心向上,靠于脐下小腹两侧,重心左移,右拳外旋沿胸向上由下须处向前上方钻出,路线呈弧形,拳心斜向上,并微向外倾斜,小指向上拧转,肘尖下垂,右臂尽力前伸,但不可伸直,右拳高与鼻尖平。左拳不动,眼看右拳。右拳伸时吸气,式成气至中脘。上动略停,然后重心右移,左脚跟离地,以左脚尖虚着地,同时右拳不动,左拳沿胸前上钻至右小臂内侧。左小指根轻贴右小臂尺骨处,位于肘前腕后(此式内含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之势)。 2、接上式左脚向前趟出一步,重心在后脚(初习可练前四后六劲,及功深可练前三后七劲)。前脚后跟至后脚后跟之距约两脚半:横向之距,前脚内侧与后脚内侧约在一条直线上,后脚

【经典】李文彬:尚派形意拳入门

【经典】李文彬:尚派形意拳入门 本文作者李文彬先生是尚云祥关门弟子,“中国武术十大名师”之一。五行拳以内经阴阳五行之说为理论根据,以祛病健身,变化人的气质为前提,以培养技术,加深功底为目的。所以要按内经所指诸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之理和劈生钻、钻生崩、崩生炮、炮生横的顺序来练,以求加功进益,增进健康。 尚云祥先生所传五行拳之劈拳与钻拳不同一般。 既叫拳就不是掌,既讲“劈”就该有似斧之形和似斧之劲。所以劈拳,既握拳又用拳与肘的中节发劲,明显不同于一般技法,用关节突出处打人、发劲的惯例,在技法上别具特殊效用。钻拳,既有实战击法,又有健身效果。它既有甩臂、搂掌似闪之形,又有抖腰助肾之功,其健身、练功的效益显著。 步法上突出的是“夹剪腿”和“槐虫步”。它的前趟和后蹬劲,进也打,退也打,步步体现出“脚打七分”、“去意好似卷地风”的技法特色。 五行拳,应突出练功、找劲和发挥内在的五行精神作用,少讲招法的施用。经云:“五行五精即是五虎”,“五行本是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拦”。“四梢但齐,五行乱”,“五行合一处,放胆即成功”等等。尚先生曾说“内要提。”就是要把内在的精神提起来,把内五行发动起来。“心动如飞剑,肝动似火焰,

肺功成雷声,脾动肾加功。”这样发动内在的精神作用,自然会倍增克敌制胜的信心和威力。 尚先生所传的形意拳动作和发劲,迅猛、刚实。正如经云:“起如风,落如箭,打到还嫌慢;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它的动作是从不努气,不用拙力,从轻松自然中求得。先要“松得开”,再要“打得长,放得远,落得实,发得快,从而把刚劲练好。只有掌握好刚劲的“爆发劲”才算有了真正发人的本钱。这就是练形意要先练好“疾用骤发,迅猛刚实”的刚(明)劲,再求“缓动遂发”的柔(暗)劲,最后再求“不意而发”的化劲,进而掌握形意进阶之路的真谛。 五行拳中,钻、横之拳要尽量外拧如图3一①;劈、崩、炮之拳要抻出腕星如图3-2。 为便于记忆五行各拳的技法要领,将近代人编的五行拳歌,作了改编,分别列于各拳动作说明之前,供参考。 l.劈拳 经云:“劈拳之形似斧属金”、“内通于肺,外窍于鼻,在体为皮毛',居五行拳之首。它以前臂的拳和前臂作为发劲的着意点,即视之为似斧的“斧刃”。故有劈拳肘打之说,具有不用关节处发劲打人的特点,向为前人所珍视。若以鹰捉代之,则实为大谬也。 劈拳歌诀“劈拳似斧性属金,生钻克崩妙绝伦;体为皮毛鼻通肺,前臂发劲劲乃神。”

形意拳实战技法选粹

形意拳实战技法选粹(七星十四处打法) 孟庆威 技击是武术的灵魂和精髓,不讲技击的武术只能说是中看不中用的“舞术”。历代形意先师都有“形意技击秘法”之传。所谓“秘法”即“打有目标、顾有诀窍、进退有度、开合有法”。武术界同仁熟知的车永宏的“游鼍化险,绝地逢生”,郭云深的“连珠崩拳”,买壮图的“鸡形四把捶”,宋世荣的“燕子取水”,刘奇兰的“龙形特技”,张树德的“马形技法”,布学宽的“狮吞手”,刘剑的“截手连珠炮”,宋铁麟的“阴阳把”,孙德宜的“反手割脖、顺手牵羊”,吕加麟的“连三腿”等等都是诸位先师的拿手绝活;技击泰斗李复祯的“五花炮、绞捎子、连环手法虎扑子”更是形意界众所周知的绝招。继承、挖掘诸位先师在散手技法上的宝贵遗产,对弘扬中华武术,促进全民健身运动,使中华武术走向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向广大武术爱好者就形意拳术中常用的实战技法作一简单的介绍,不妥之处,敬请诸位同仁批评指正。 在形意拳古谱中有左右上下“十四”打法之论,即头、手、肘、肩、胯、膝、脚。无论哪种打法,形意拳历代先师均反复强调了手、眼、身法、步的高度协调一致,“一动无有不动,必须手脚并用”,“光是手到不为能,手足齐到艺为真”,“打人如亲觜,贴身近打全凭腿”。往往听到一些外行讲:“形意拳用腿的地方不多”,其实,在形意散手技法中,一时一刻都离不开腿,进退转侧,扭身调膀,吞吐趋避,离开了步法的灵活多变,无论多么高明的技法都无济于世,所以,在下面介绍的形意散手技法中,步法的作用必须放在第一位。 一、头打技法 头为“十四”打法之首,主要有顶、摆、撞三种打法。“顶”有前顶和上顶,“摆”有左右之分,“撞”有前撞和后撞之别。头打的主要部位是对方的眼、鼻、口、耳、两鬓以及胸部。关于头打的要领是:“头打起落随脚走,起而未起占中央,足踏中门抢地位,就是神仙也难防”。列举头打三例: 1、对方以双峰贯耳来攻我,我以双手左右分顾其双手,同时以寸步跟进,用头直击对方的面部(图1、2)。 2、对方以顺步右崩拳击胸或腹部,我则侧身迂回使对方攻击落空;我从侧面贴近对手并以两臂封闭对方的攻击之手臂,用头摆打其面部或胸部(图 3、4)。

李老形意拳练法整理

李老形意拳练法整理 李老形意拳练法整理前言 从网上阅读李仲轩老人的一系列文章后。不禁拍案叫绝。李老绝对可 以称得上形意拳新说的“开山祖师”,他用通俗易懂的聊斋笔法一脚踢开了二十年来那些又臭又长的武术八股文,他把拳经中许多抽象模糊的概念,用 生动、流畅、睿智、准确的文字,绘出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规范释义,让人 借鉴参考。 他所有的文字。都是一生追求形意拳且获得巨大成就者的肺腑之言, 当他的武学思想以崭新的面貌重新进入形意拳修炼者的视野时,多少困惑 而不得门径的形意拳传人茅塞顿开,原来形意拳可以这样解读。原来形意 拳可以这样练,这样用…… 把李老比作孙禄堂不妥,孙禄堂的“拳意述真”再妙,毕竟离我们这个时代有距离,而李老的一番“将死之语”与读者贴心。 如果说汉书能下酒,那么李老说拳的系列文章,不但可以饮如长鲸吸 百川,还可以醍醐灌顶使人清醒,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百读不厌就 像吃重庆火锅一样过瘾。我的一位练习二十多年形意拳的武友被感动了, 他愿意让更多的形意拳传人走近李老的内心世界,于是他在工作之余,不 辞辛苦。用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将这些惊心动魄的文字浓缩成精华。经过 剪辑后的李老说拳,放弃了原文一些人们熟悉的武林旧事和无益的是是非 非。而更趋向于学术本身,比之现在形意拳方面所有的杰作,更高一步。 以此来告慰逝去的武林、逝去的李老。不存门户之见,真正有志全面了解 形意拳文化精神的武友,舍此以外,大概别无捷径了。 一、站桩

有一句“练功不练拳”的话,认为功是站桩,拳是打拳,“练功不练拳” 就是只站桩不打拳一这是初学者容易产生的误解。站桩的要点是“学虫子”,第 1 页 冬天虫子钻进地里死了一般,等到了春季,土里生机一起,虫子就又活了。 站桩要站出这份生机,如虫子复苏般萌动,身上就有了精力。站桩有无穷 益处,是练功。其实打拳也是练功,形意拳要“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气不是呼吸的气,比如男人的英姿潇洒,女人的妩媚靓丽,就是气的作用,正所谓生机勃勃。至于呼吸的气,叫做“息”,劈拳就是练息(不说打法,只谈练拳的练法)。 腿功是站桩站出来的,也是走出来的,唐维禄的徒弟尤其要走。早晨 起来一走便是十里,两手背后,活动着脊椎,或带着点拳意。我们有时将“行意拳”的“意”字省去,顺口地说,跟唐师学“行拳”。 但真正神奇的是,尚云祥练武入迷,以神作拳,行住坐卧都是这个, 这是上道的东西,不是入门的技巧。李存义和尚云祥都站桩,但他俩平时 练功就是五行拳,很少站桩,只是可怜徒弟不长进,方教站桩。 站桩与打拳最关键的要点是一个,对这个要点没体会,练拳不出功夫, 站桩也照样不出功夫。这就是“桩法能融入拳法中,拳法能融入桩法中”的道理。 练武其实是在练心智。 唐师所传的桩功,有一个要点,时常浑身抖一抖。传说狗熊冬眠的时 候,每隔几天,它就自发性地浑身颤抖,否则僵滞不动。身体要有问题。 同样,站桩为什么站不下去?就是缺这一抖。很细致很轻微地抖抖,就能够享受桩功,养生了。另外,其实比武发力。也就是这么一抖擞。 薛颠传的桩功,一个练法是,小肚子像打太极拳一般,很慢很沉着地

形意拳——张西可

形意拳——张西可 昨天上午正在工作,张老师打来电话,希望上午大家能见个面,我从老板那里请假,赶往山师!约等片刻,终于见到张老师,张老师并不像想象那样高大!1米6多的身高!也看不出高手的样子!我们到山师的一块小树荫下稍谈后交手,张老师身步极其灵活,拳如流星,迅如电闪,整体能力把握相当精妙!让我感到惊奇!虽然我和老师的身材差距很大,但真的感觉无可奈何!从乳山秦文清老师那里学习归来,和不少朋友相互交流过,从没有见到技艺如此者! 早听说张老师一直和现役专业队的队员交流,和柳海龙等散打冠军经常交流,经常会有很多高手来找张老师交流学习!张老师曾就学于中国拳击泰斗张立德老先生,又从学于多位形意八卦散打拳击的前辈。由于一直和专业队员交手,实战水平相当精湛! 和张老师交流完后,老师热情的邀请我到他家里坐坐,前辈如此待我,我真是有些不好意思!听张老师谈论武林中的事故,老师也不停的指导我各种武技的精华,让我受益匪浅!老师的豪爽也让我感叹!张老师的跺脚如炸雷!出手出脚如山倒,而且整体发力迅猛冷脆!杀伤力相当强悍!张老师是我游历武林这些年不曾见到的,能将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结合的如此完美的人,和很多那些所谓的名家高手有天壤之别!如今像张老师这样的高手,能有这样的胸怀真的世间少有!张老师一直痴迷武术,希望能为武术做出自己的贡献!可谓用心良苦啊!我代表济南技击联盟全力支持张老师,去努力发扬中国真正的武术! 济南技击联盟也曾多次邀请各位传统好手前来交流,但发现说手者众,实做者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好手参与进来共同进步交流学习。孙氏形意嫡传张西可老师也欢迎广大武友前来交流技艺! 孙氏形意:孙禄堂--孙存周---张烈----张西可 —————————————————— 关于张西可水平高低的问题 我也济南的一个形意拳爱好者,但我练的是山西车派的形意拳,与张认识也有几年了。在机关单位上班之余,也上上网,看到这两天的争论,我也谈点自己的看法。 其一,张这个人是个搞学问的人,事业心很强,南开大学硕士,发表过不少小说,几乎年年拿山东省新闻奖,今年他写的《潍坊率先撤销11家驻外办事处》在谷歌上能搜到近5000条有关的信息,中央电视台也就此作过好几期节目。对武术,他一直说只是业余爱好。这些年,陆陆续续来找他的人也很多,在济南,练太极、形意拳(尚派、宋派等)及其他拳种的人与他交往的人也不少。大家的感觉是,这个人很平和,

古传形意拳的实战训练

古传形意拳的实战训练 不久前。经朋友介绍,认识了河北派形意拳李振邦一系的传人崔杰利先生,初次交流就很快切入主题,谈起形意拳的训练程序,向其求教,问日:“如果一个没有基础的人,向先生学拳,第一步应该练些什么?” 答:“抖手、穿掌、步法。” 我吃了一惊,追问:“怎么,不是从三体式开始吗?” 答:“三体式属于高级功夫,是不可以随便传授给初学者的!” 我很吃惊地再问:“难道你们也是先打实战,后练三才、五行吗?” 这次崔先生大吃一惊,很快回问:“什么叫‘也’是?难道还有别人也这么练吗?” 是的,还有别的形意拳也是先打实战后练拳。就以我所学的形意拳而言,仅在家乡齐齐哈尔市,所接触的形意拳就有两支,分别是由李存义的弟子,定兴三李中的李星阶前辈,与同乡的朱殿深义结金兰,以形意拳与朱殿深换艺(学习朱家的医术),后被朱家带到齐齐哈尔的老朱家形意拳:另一位是隐居于黑龙江省尚志市农家 的已故隐士传授的郭云深系的形意拳。这两个体系共同的特点,也是区别

于社会上流传的形意拳之处。就是在传授三体式、五行拳之前,都有一个为期三个月到半年左右的前期训练。并且在这一阶段的训练中,实战是一个主要的、核心性的内容。 练武术的人几乎都听说过“太极十年不出门,形意一年打死人”,也有说半年打死人的。可形意拳前辈李仲轩老人却在其文章中说,形意也是十年不出门的拳,为什么?大家都认为形意拳入…是三体式、五行拳,可三体式要站多少年?五行拳要练多少年?以教我郭云深系形意拳的师傅来说,他在随师学形意拳以前就是高手,跟师爷学拳先站了八个月的下势桩,才教他站三体式,练五行拳时,一个起手动作练了一年半。鹰捉练了七个月,之后的五行拳每一行练三个月以上,十二形最慢一形学半个月,最快的学三天。我师傅还是有基础的,如果没基础的人单练五行拳中的一拳,怎么也要一年半才能有初步的水平、想以之实战,正常情况下师傅怎么也得一年半才给安排实战,如果一年半以前安排实战,只能说师傅不怎么负责任。说到这里,就要问一个问题,五行拳要一年半到三年才初步有成,那怎么能说是一年或半年打死人呢? 在禅宗中有一个公案:说一个人跪求禅师,请禅师为其开示以“解脱之法”,禅师就问:“谁缚汝?”于是求法者大悟。而就实战的角度说,现在流行的形意拳的训练程序,是从三体式开始入手,然后是五行,再十二形,再四把,十二弘捶等等,我们看这个程序, 其核心是明确的,就是练一种结构之力,也是一般人所谓的整体力。三体式是一种静态下的结构模式,而五行是动态的结构运动模式,结合以十

形意拳实战对操六捶

形意拳实战对操六捶 武当?总258期 形意拳是比较注重实战的一种传统拳术.其优秀对操套路《六捶》系形意拳大师宋世荣先生精心编创,动作简洁明快,实用性强,富有现代搏击的内涵和特点.下面予以介绍并加以详细解析,以飨读者. 一 ,上手刺面掌下手炮拳 上手一般为实战对操双方先行出手者,通常多用进攻招式;下手即对操拳路中后出手者,一般多为防守动作,但不乏精绝的防守反击.采用刺面掌开势,充分体现了形意拳实战运用的特点和优点.刺面掌实际上是形意十二大形中鸡形"金鸡食米"式的临战运用.其特点一是快,其势犹若鸡在地上啄米一 般,每秒钟可达6次.二是凶,掌刺部位不离对方双眼或咽喉.三是虚实相间,妙不可测.一掌刺去,若对方不及反应,则乘势重创对方; 若对方反应灵敏或早有准备,则化作佯攻,吸引对方还击,待抓住对 方破绽后再行进攻.所以说,练习者切莫低估这一式的实战意义和作用.对方用刺面掌来击,下手当然可以用许多方法防守或反击,按照形意拳"近攻快打"的基本特点, 这里采用炮拳回击.炮拳就是形意拳中炮拳的实际运用.这一招至少有两大优点.一是炮拳出拳犹如放炮般,拳势猛烈,一触即发,可出其不意地攻击对方.你刺面掌快,我炮拳更不含糊,以快制快.二是炮拳左手先顺着胸部钻过自己的鼻子前(运动中达到护胸护面的目的),随之再向上翻转滚架对方之刺面掌,同时骤发右拳猛击对方胸口.这种防守和反击融为一体的招法,往往不给对方"时间差"的空隙,既防住了对方的攻势,又得以有效地击中对方. 二,上手搬手炮

下手钳手 上手见对方打出炮 拳,迅疾收回右刺面掌, 此时的刺面掌已化为佯攻,随之左掌由左向右"搬"(实际为推或拍)开对方右拳,同时快速出 右拳,冲击对方右胸肋部.搬手炮这一招为"六捶"中的一捶,动作隐蔽,出拳距离短,拳劲猛脆,是这套对练需要着 重领会和练熟的招数之一 .搬手炮由于"搬"打 同步,加之距离对方甚近,对方往往猝不及防, 实战价值很高.若纯粹 西 安 孙 豹 隐

马世琦先生形意拳养生内功入门 桩功第一式视频

马世琦先生形意拳养生内功入门桩功第一式视频 马老师曾在2014年应广东卫视邀请,在《健康有道》节目中详细讲解了形意拳养生内功的基本理论和习练方法,配以主持人和现场嘉宾的互动,生动易懂,适合任何基础的人自学自练,是广大内功爱好者的理想入门和提高教材。我们将节目视频再次整理,并将其中的重点逐一列出,便于大家收藏学习:视频片段什么是内功(视频约7分钟,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点击边框编辑视频重点提炼1. 养生的关键在于“放松”。2. 三层功夫: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3. 咬牙瞪眼、努气使力,会把自己肌肉练得很僵,40岁以后再练僵劲,就把自己身体练伤了。4. 用力是错的,要像水一样。5. 练丹田气,是用外气补内气。内气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而消耗。6. 提挈天地,把握阴阳:百会和会阴的连线要和地面垂直,才能做到“上接天根(阳)、下接地轴(阴)”。7. 下丹田为“炉”,中丹田为“土釜(锅)”,上丹田为“鼎”,乾鼎坤炉。三部丹田都在百会和会阴这条线上。视频片段桩功第一式(视频约7分钟,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点击边框编辑视频重点提炼1. 两脚平行,与肩同宽。腿是自然状态,不要刻意弯曲。 2. 前脚掌占三成力,后脚跟占七成力。 3. 重心往后移,胸空下来。

4. 腰要调直了,督脉就拉直了。 5. 如何调直腰:像坐椅子一样,尾骨往前收,把腰椎拔直,但腿不要弯。 6. 脚趾轻轻扣地,把足底涌泉穴空下来;肘向下沉一点,往前抱一点,把肩井穴打开。“泉”和“井”打开,肾水旺,肾气就旺。 7. 阴面闭藏了,阳面就打开了。阳面开了,阳气才能升发。 8. 收下颌,不仰头也不低头,颈椎尽量往上提。 9. 舌抵上腭,把唾液慢慢咽下。 10. 臀部稍微抱一点。 11. 气行则血行,若女性生理期经血量大,可暂停练习。 12. 避免空腹练习。 13. 不要克服杂念,关注呼吸即可。 14. 练完后要收功。祝大家功力大长!

内家拳真传功力训练方法(形意,太极)

内家拳真传功力训练方法(形意,太极) 我所习练的北派拳法为形意拳,太极拳。现在把这两派功夫的功力训练方法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真功夫是要练成这样的:滑如冰,粘如胶,软如棉,硬似铁。太极拳是这样的,形意拳的核心其实也是一样的。 太极拳技击讲“挨得上,打不上”,形意拳要硬打硬进无遮拦。太极如水,打他时如入水中无处着力。形意如山,打他时如遇大山无法撼动。 在近身搏斗时,丝毫不怕对方的打击力,且越是高手越是喜欢对方猛扑硬撞,以使对方自做自受,而为此就必须通过技击基本功,训练出不怕对手打击的身体素质。 以下对此基本功做一简略介绍:要把传统技击架作为基本功训练的主要课程,最好先找个明白理论和方法的师傅, 拳论指出:“入门引路须口授”。没有师傅带是不可能入门的。必须是明师!·不一定要名师! 先练桩功找对身形后,再练拳架发力等法。除练拳架之外,还须抽出几个式子刻苦练习发劲,一个动作,一个式子要练它上百遍、千遍、万遍,甚至十万遍、直至纯熟。但练习发劲仍然要遵守原则。腰裆劲下沉,掌、拳、腕、肘、肩、腰、胯、膝、脚,劲用在何处,浑身内力即集中于何处。一发之后,立即放松,切忌未到落点,就浑身鼓劲。有了一定的

基础后,拳架可以快练,同时为了全面了解技击运动规律。我个人认为可以习练涉猎其它门派拳法如:八极拳、翻子拳、通备拳、等。 还可参照练习外国搏击术如:拳击,摔跤,柔道,泰拳等。实战技击训练的基本功训练大致如下: 站桩、单操、抖杆子、拧棒子、抓荫芦、太极球、拉皮筋、抖麻辫、抛沙袋、负重步法等等。 尤其桩功、单操、步法(腰腿)、动作组合发劲练习是不可少的功力操练,是对拳功的深入锤炼和发展。桩功训练才能使定势尽快产生功力,腰腿强健,中线如轴立。练习桩步稳固,要配合呼吸行气,发展内劲和耐力,练拳前后应练习30分钟桩功。 除此以外,调架子时,尽可能地将势下压,使大腿处在水平位,拉长时间慢慢行架,并且自始至终让体重落在一条腿上,这样练出来的腿功极佳。腰腿功夫除在上述练法中获得以外,还要练习踢腿、下腰以提高柔韧性,重在追求腰腿功夫。年轻人还可进行如单腿跳、蛙跳、负重跳、旱地拔松(即深蹲跳提膝高抬)、单足独立深蹲起、悬垂举腿等等,来加强腰腿腹背韧性功力的训练。 单操是对拳架中各种动作,发劲的反复操练,也是对拳架的锻炼。 单操手也可作为实战散手练习,但要准确掌握技击意图。实

可在线传送的电子书目录 各类武术书

分类 心意 心意拳马琳璋pdf格式文件大小:11.10MB) 心意六合拳艺传真pdf格式文件大小:4.10MB)清晰度不很好 心意六合拳陶子鸿pdf格式文件大小:2.75MB 姬龙峰祖师原传心意六合古拳法成元昭pdf格式文件大小:7.49MB 范氏心意拳谱pdf格式文件大小:(3.47MB) 心意拳练功窍要马琳璋pdf格式文件大小:29.50MB 陈守孚老师心意拳初修法要辑录pdf格式文件大小:886.00KB 内家拳功与心意六合拳顾凤宾pdf格式文件大小:(17.70MB) 心意六合拳真传实战教程训练目标实施手册(马胜利).pdf”(38.30MB) 戴氏心意拳郭瑾刚pdf格式文件大小:(51.40MB) 戴氏心意拳霍永利pdf格式文件大小:(5.09MB) 本书全部为照片 心意六合拳李洳波pdf格式文件大小:(38.50MB) 华岳心意:三盤十二式-心意六合八法拳陈亦人pdf格式文件大小:(2.81MB) 心意六合拳发力与技击王安宝魏峰pdf格式文件大小:(4.62MB) 山西六合心意拳张友林pdf格式文件大小:(1.17MB)纯文字无图 心意六合拳十大真形单操与技击闫无为pdf格式文件大小:(13.30MB) 心意门秘籍李新民pdf格式文件大小:(5.17MB) 洛阳心意拳孙友恒(不清晰)pdf格式文件大小:(42.30MB) 心意六合拳徐谷鸣pdf格式文件大小:(46.00MB) 少林心意拳贾召宣pdf格式文件大小:(6.84MB) 心意太极拳马琳璋马天巧pdf格式文件大小:(6.41MB) 心意六合拳秘传(陶景和).pdf”(6.27MB) 形意 孙禄堂武学录孙禄堂著孙剑云编pdf格式文件大小:(6.79MB) 拳意述真孙禄堂中华书店影印版pdf格式文件大小:21.10MB 形意拳真传图谱李金波pdf格式文件大小:(7.30MB) 形意拳术体用全书技法篇孙绪pdf格式文件大小:(88.20MB) 形意拳术抉微刘殿琛pdf格式文件大小:(7.76MB) 形意拳术大全(第二版) 吴殿科pdf格式文件大小:(252.00MB) 形意拳入门讲座李文彬(杂志文章精选)pdf格式文件大小:(8.80MB) 古拳谱形意拳秘法高降衡(杂志文章精选)pdf格式文件大小:(8.28MB) 形意拳练法用法与功法曹志清pdf格式文件大小:(5.66MB) 形意母拳姜容樵pdf格式文件大小:( (18.30MB) 形意六合拳撮要朱国福pdf格式文件大小:(12.80MB) 宝鼎形意拳与内功十三段pdf格式文件大小:5.56MB 宝鼎形意拳谱pdf格式文件大小:(995.00KB) 形意拳快速入门不求人王建华pdf格式文件大小:2.01MB 中国形意拳周永祥pdf格式文件大小:3.13MB 国术新教本形意五行拳图说(形意拳图说)靳云亭凌善清pdf格式文件大小:8.74MB 形意拳术讲义薛颠pdf格式文件大小:(9.30MB)

形意真说

形意真说 形意拳走到21世纪的今天,其实也不容易了.尤其在世界搏击术迅猛发展的现在,处境其实不容乐观.首先,关键一个问题,形意拳,需要练什么,怎么练.我们所学的一些东西又到 底是练了什么?! 形意毕竟是拳术,然而现在很多练了形意的人不能打不会打也是事实,一个鲜明的证据就是现在很多形意拳派标榜自己是真正能打的实战武术——一门拳术还要强调自己是能打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造成这种现象的一大原因就是,很多形意拳派的训练体制设置的问题——没有清楚明白的 告诉练习者你该练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练——这不能说一定就是形意拳的练功目的不明确,没有针对性,但至少是没有清楚告诉练习者。所以也同时造成了练习者本身对所练的东西不知道到底是干什么用的,这也造成了事倍功半的坏效果。另外再加上形意拳号称练打合一,怎么练的就怎么用,有些人就拿着功法架子就跟人动手去了,怎能不败?! 形意吧,五行、十二形,其实我说过很多次,就是练功的功法架子,不是打法、用法。什么叫功法架子呢?其实就是搏击素质的训练,最根本的素质训练。如果一个人要搏击,他需

要1、强健的体魄——这决定体能、抗击打能力。2、灵活性和柔韧性。3、身体的协调和控制能力。以上两点决定了搏击者的反应、身体的移动的灵活性和速度。4、发力模式和发力强度。要想获得良好的打击力,必须先建立一个规范的发力模式,形成本能,就算身体极度疲惫时,也能按照这个模式完成动作。这是保证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也不会做无效攻击的前提。而发力强度,来源于对参与发力的肌肉的强度的锻炼。这个与发力模式的构建是相符相成的。 由这个角度来看五行、十二形,就能明白这些动作的设置是干什么的了。 五行拳不是形意的五个基本招数。三体式。是基本的站位,培养良好的身体建构,体会好整的感觉,以及基本找到自身体重的感觉,为以后的运用和运动起来打下基础。劈拳,是三体式换式练习和最初的移动运动练习。崩拳,发力模式的建构。就是前趟后瞪拧腰转胯。炮拳,远距离移动打击及最基本的控手打法练习。横拳,近距离的发力练习。钻拳,上方发力。如果说五形拳是发力的重点训练的话。而十二形,更多的则是身体素质的训练。 然而在这些东西里,我们很遗憾的说,没有看到直接针对搏

张鸿庆传形意拳内功练法

张鸿庆传形意拳内功练法 民国年间天津的形意拳家张鸿庆。对古传形意拳谱讲的明劲、暗劲、化劲三种练法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一般拳师教学生练形意拳,都是以刚猛起步,求刚、求快、求整,硬打硬进无遮拦,而张鸿庆先生的教法是以形意五行拳为载体,先让学生弄明白五行拳各形的劲道,调整好每个动作的呼吸,方法是由松柔入手。慢练、练气、摸劲。 张鸿庆传形意拳,不管是五行拳还是十二形拳,每个形都有三种练法:第一步是练定步,以调息、摸劲(练气);第二步是练跟步,练意、气、力相合,练发力,以内催外,练丹田抖决,整体爆发;第三步是练行步,练意、练形。这步功夫是身形、步法、手法、气法的高度协调统一。行步拳也有两种练法:一是在行进中练绞力,以内催外,丹田抖动,整体爆发。二是练暗劲、化劲,步如犁行,身似龙形,以身化手,形神合一,混元一气,行云流水。 过去有人说形意拳邪性,不敢练形意拳,有人练了,反倒越下功夫毛病越重。很多老拳师不愿意教小孩子练形意拳,认为成年人会更容易接受形意拳(这和少林拳正好相反)。这是因为形意拳更侧重于内气的修炼,对于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的青少年更要慎重的缘故。总之,习练形意拳,不管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要练之得法。过去有不少地区的拳师在习练形意拳时都偏重于刚劲爆发,不少人热衷于震脚发力,这样练之日久,结果使不少练家腿伤脑损。有些拳师到老年时落下严重腿疾,不要说不能练拳了,甚至连走路、蹲厕都困难。我的恩师张兰普先生对此深有体会。他年青时练拳,由于脚下过重震伤了脑海,一度走路脚不敢沾地,记得兰普先生生前曾多次告诫我说:“义会呀,这形意拳你以后可千万不要落脚太重,形意劲足发在身上,不是发在脚上。”另外练形意拳要重视八字二十四法的要求。因为二十四法对人体各部位按照形意拳的法则,进行了严谨的规范。要整体地认识,落实二十四法。千万不要只偏重其中一法,而忽略其它。常见一些练形意之人,后来成了严重的驼背之形(太过与强调含胸、圆背之故)。好好一个人,形如残疾,可悲不。所以老年间小孩子练形意拳都是有老师严格看顾的。 张鸿庆的形意拳师承张子兰、李存义。张子兰、李存义师承刘奇兰。这一支形意拳属于李洛能传的。河北派。传到李存义这一辈时,已经很讲究气法的运用和练法上的灵活性了。张鸿庆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主要在内涵的感悟发掘上)。在长期的修炼与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张鸿庆传形意内功,主要以形意拳三体式桩入门;以形意五行拳定步操练法为最基本功法。其目的是练气、养气、摸劲。本文主要向读者介绍三体式桩和五行拳之定步劈拳的基本练功方法。 三体式桩又叫子午桩、三才桩、三体式。三体式桩是形意拳最重要的一个基本功。形意门的桩法有很多,但本门老师一般只让入门学生站这个三体式桩。因为三体式桩,基本包括了形意拳对人体各部要求的基本法则。以后的形意拳套路、技法不管怎样千变万化。但基本原理和要领都与三体式桩是一致的,所以过去曾有“万法不离三体式”之说。 一、三体式桩 l、身体直互,两脚跟并拢,左脚直向前,右脚向外撇约45度,身体半面向右,目视正前方。双膝微屈,两手外旋边旋边握拳,拳心向上,靠于脐下小腹两侧,重心左移,右拳外旋沿胸向上由下须处向前上方钻出,路线呈弧形,拳心斜向上,并微向外倾斜,小指向上拧转,肘尖下垂,右臂尽力前伸,但不可伸直,右拳高与鼻尖平。左拳不动,眼看右拳。右拳伸时吸气,式成气至中脘。上动略停,然后重心右移,左脚跟离地,以左脚尖虚着地,同时右拳不动,左拳沿胸前上钻至右小臂内侧。左小指根轻贴右小臂尺骨处,位于肘前腕后(此式内含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之势)。 2、接上式左脚向前趟出一步,重心在后脚(初习可练前四后六劲,及功深可练前三后七劲)。前脚后跟至后脚后跟之距约两脚半:横向之距,前脚内侧与后脚内侧约在一条直线上,后脚尖外撇约45度,前脚尖直向前。同时左拳上钻至右小臂腕后内侧时,两拳内翻变掌,左小指掌根沿右掌虎口轻擦向前推出,右手拉至脐下小腹右侧,手心向下,塌掌根,六指根轻贴小腹,小臂贴靠右肋,两臂抱圆,右肩内扣,左掌前推,腕与肩平,尺骨有搓撑劲。掌心向前,掌指向上,腕曲45度,坐腕,劲力在神门穴,臂极力前伸,但不可直,掌要推上劲,肩要撒开,不可僵硬,劲到掌指,虎口要圆,掌心内含。要有吸劲,食指要上翘,眼看食指。 左手食指尖,左脚尖与鼻尖上下要三尖相对。前脚要戳(撑)住劲,后脚要蹬上劲,两膝要曲,但要有挺劲,不能软,也不能硬挺(后胯不能绷直,臀尾不能上翘)。总之两膝要有弹簧劲。 此式练时,右脚不动,左脚向前趟出一步,要求左脚跟先着地,然后前脚掌着地,待全脚踏实,意气劲先落至前脚,前脚踏劲,劲由前脚向前腿向上返劲至腰脊背,然后后腿蹬劲,两脚向下蹬踏劲反弹向上,同时腰胯向下松沉(气沉丹田,降至涌泉)。两膝曲但要有挺劲,背要有拔劲,项要竖、头要项劲,后肩里合,前肩撒开,肩窝吐气。 掌要项、头要顶、舌顶上颚。两膝里合扣,两胯要正,身似斜似正。气要下沉丹田,尾闾要前收,谷道上提。胯要松、背要拔、脊骨要挺直。两臂要曲、腕要曲、膝要曲。丹田要抱、两肋要抱、心气要抱。虎口要圆,脊背要圆、前胸要圆。两肩要下垂、两肘要下垂、气要下垂。颈项要挺,脊骨要挺,膝盖要挺。心要敏、眼要敏、手要敏。 以上是三体式的基本要领。三体式是形意五行拳的母式,五行拳各拳都以三体式起式而展开,固形意拳有“万法出于三体式”一说。

形意拳入门

形意拳入门-五行拳-横拳 经云:“横拳之形似弹属土”,“内通于脾,外窍于口,在体为肌肉”,居五形拳之五。其行进路线亦是呈锯齿形曲线前进。这儿“弹”,指的是武术传统取用的弹弓之弹。在握弓放弹时;前把有横劲,迳直向前打出,准确性很强。横拳就用弹弓内涵的横劲喻其技法,故有“起横不见横”之说。五行之说脾属士,横拳动作借拧腰顺胁,两臂一张一弛按摸肝脾,既能健脾,故云通脾。而弹丸又是三合土加头发或加铁砂做的,这就是 横拳似弹属士通于脾的来历。 横拳起落论 前手阳拳后手阴,后手只在肋下藏。 换式出手脚提起,身法一转气能通。 舌尖上卷气外发,横拳换式剪子般。 斜身飞出脚手落,后手翻阳往外拨。 落步阳拳三尖对,鼻尖脚尖紧相连。 横拳打法后拳阴,前手阳拳肘护心。 左右开弓望外拨,脚手齐落卷舌尖。 5.横拳 经云:“横拳之形似弹属土”,“内通于脾,外窍于口,在体为肌肉”,居五形拳之五。其行进路线亦是呈锯齿形曲线前进。这儿“弹”,指的是武术传统取用的弹弓之弹。在握弓放弹时;前把有横劲,迳直向前打出,准确性很强。横拳就用弹弓内涵的横劲喻其技法,故有“起横不见横”之说。五行之说脾属士,横拳动作借拧腰顺胁,两臂一张一弛按摸肝脾,既能健脾,故云通脾。而弹丸又是三合土加头发或加铁砂做的,这就是横拳似弹属士通于脾的来历。 五行有“万物土中生”之说。在形意拳技法上也说横拳能生其他拳,故在形意拳中从站桩三体式、鹰捉、五行拳开始,就都是以横钻之拳起动。经云:“起为钻,落为翻”,“起为横,落为顺”,故钻横是一式。在击法实战上,也有“起手横拳势难招”之说,实践验证这样起手还是效果较好的,故形意拳在实战上多以横拳作起手。 尚先生教练横拳时,特别强调“起横不见横”的技法要求。用中见横是招法,不见横是内劲,才是技法窍要,是“拳打三节不见形”技法之本。 横拳歌诀横拳似弹性属土,生劈克钻形不露。体为肌肉脾主口,出于难招妙难书。 具体练法 (l)预备式 即原地左鹰捉式,动作及要领详见前(图7-①~⑦)略。自(图7-8)始。 (2)提步双抱拳 动作与要领与炮拳之(2)提步双抱拳同(图7-⑨、⑩)。 (3)拗步右横拳 ①步不动。左拳由下向左前、向里拧转穿出,拳心向后上方,高与肩平;右拳不动,目视左拳(图7-11)。 要领穿左拳时尽量反拧,但不要耸肩、晃身,要轻松自然。 ②步不动。身微左转,左拳穿出后随即向外反拧转;同时,右拳里拧贴肋上穿至左臂肘下,拳心向下;目视左拳(图7-12)。 要领 a.左拳从肋下穿出不停拧转,先是向里拧转,当右拳贴肋上穿时,开始向外反拧转。 b.右拳要“肘不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