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回忆我的母亲教案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阅读 6 回忆我的母亲》优质课教案_15

由同学进行课前“金口才”演讲《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通过作者所写的事件概括人物品质的归纳方法。
2、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小组合作完成表格的方式理清母亲所经历的事情并归纳母亲的品质。
2、朗读品味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母亲勤劳能干、宽厚仁慈、识大体、顾大局的优秀品质。
2、不但认识了解朱德的母亲,更要学会关爱自己的母亲。
教学重点:理清母亲所经历的事情并归纳母亲勤劳能干、宽厚仁慈、识大体、顾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品味作者倾注其中的对母亲的深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母亲是平凡的;母亲是慈爱的;母亲更是伟大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母亲,走进朱德为他母亲写的文章——《回忆我的母亲》。
二、走近作者。
朱德同志字玉阶,出生于四川仪陇县马鞍场一个穷苦的佃农家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第一段,找出文中最能概括母亲品质的词语。
明确:勤劳2、找一找:文章哪些事件体现出了母亲的“勤劳”?除了勤劳之外,你还发现了母亲什么品质?(完成表格)。
明确:生找出母亲所经历的事情,并概括母亲的品质。
(视频加深对母亲的印象)四、合作探究。
齐读14、15段,勾画出母亲对“我”的影响的词句。
明确: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五、品读语言。
母亲对我的影响十分深远,永不能忘,“我”对母亲的情感又是怎样的呢?你从哪些段落中感受到的?明确:16段,感谢、哀痛、报答、悼念。
朗读:(哀痛)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自豪)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回忆我的母亲教案新人教版

6 回忆我的母亲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掌握课文新字和词语;了解回忆录的一般特点。
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写人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1.朗读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学会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
2.揣摩质朴、自然、真挚的语言特点,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朱德母亲的高尚品德,领会母爱的深沉,体会作者的思念、敬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亲情观。
教学重点1.体会母亲的形象特征。
2.领会文章质朴而又富有深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1.学习文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领会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
2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请学生交流搜集的关于赞美母亲的诗歌、文章。
(让学生上台朗读)在我们呱呱坠地时,我们享受到的人间第一爱就是“母爱”。
“母爱”是人世间最普遍而又最广博的一种爱。
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表现“母爱”的诗篇,又有多少歌唱家用歌声传唱着“母爱”的崇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赞颂母爱的散文——《回忆我的母亲》。
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其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2.背景资料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忠厚、仁慈、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业。
她勤劳一生,在世上活了86个春秋,于1944年逝世。
朱德得知母亲逝世的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下了这篇《回忆我的母亲》。
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时,题目为“母亲的回忆”。
但是这个题目容易引起歧义,它既可以理解为母亲所回忆的往事,又可以理解为作者对母亲的回忆,于是1984年秋季中学课本将此文题目改为“回忆我的母亲”。
沿用至今。
3.知识链接文体知识——回忆录回忆录是传记文学的一种,用叙述、描写的方法,追忆本人或他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
【配套K12】[学习]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新人教版
![【配套K12】[学习]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eae1562852458fb770b56a2.png)
6 回忆我的母亲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本文按照一定顺序选择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通过朗读,理清本文讲述了作者母亲的哪些事迹。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识大体、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朗读法、练习法、合作学习法。
课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当我们呱呱坠地时,我们享受到的人间第一爱就是母爱。
生活在妈妈苦心为我们营造的绿荫下,我们倍感幸福和温馨。
母爱是人世间最普遍而又最广博的一种爱。
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表现“母爱”的诗篇,又有多少歌唱家用歌声传唱母爱的崇高,不论是凡夫俗子,还是名家伟人,从拥有生命的那一刻起,就会拥有那份浓浓的母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赞颂母亲的散文。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是中国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2.文体知识回忆录主要是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3.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佃.农(diàn) 祖籍.(jí) 勉强.(qiǎng)迁徙.(xǐ) 慰勉..(wèi miǎn) 溺.死(nì)衙.门(yá) 私塾.(shú) 调.料(tiáo)血溅.(jiàn) 瞒着(mán)4.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宽厚仁慈】(待人)宽容厚道,仁爱慈善。
【为富不仁】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阅读课文,体会文中母亲的事迹和品德,用“母亲是________的人”的句式谈谈自己的感受。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新人教版

6 回忆我的母亲知识与能力1.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和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2.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理清朱德同志叙写母亲的典型事迹,找出相关句子,仔细品味其作用。
2.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重点理解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母亲的优秀品质。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难点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1.质疑讨论法。
2.语句品味法。
3.合作探究法。
朱德同志画像、多媒体课件、音频朗读等2课时(展示朱德同志的画像)同学们知道这是谁?(学生答:朱德同志)同学们对朱德同志有多少了解?(学生答: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朱德同志有哪些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学生答:艰苦朴素、坚韧不拔、以身作则、平易近人、关怀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忠诚于革命事业等等)朱德同志的这些崇高的品质和革命精神的养成,固然与他学习马列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革命实践分不开,但也同他母亲钟太夫人的教育、影响和熏陶分不开。
钟太夫人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她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业。
她勤劳一生,在世上活了86个春秋,于1944年去世。
朱德同志为了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与敬爱之情,于1944年母亲逝世后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叙事散文。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其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本文选自《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这篇文章是朱德同志在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
本文原题目是《母亲的回忆》,刊载在1944年4月5日《解放日报》上。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回忆我的母亲教案新人教版(1)(2021年整理)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回忆我的母亲教案新人教版(1)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回忆我的母亲教案新人教版(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回忆我的母亲教案新人教版(1)的全部内容。
6 回忆我的母亲【知识与能力】1.了解回忆录的一般特点:写真人真事,记叙中可穿插议论、抒情。
2.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和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3.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1.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2.鼓励学生结合阅读经验研讨交流,大胆质疑,以感悟作品所包蕴的人文内涵。
3.引导学生充分诵读,把握文中的母亲形象,感受母亲深细而严格的教育及其深远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作者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
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学生孝敬母亲的情感。
1.理清课文脉络,把握文章结构。
2.分析“母亲”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情感。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母爱是世界上最为崇高的爱,因此关于母亲的比喻也比比皆是。
大家说说有哪些?(学生讨论、回答)是的,母亲像点燃的蜡烛,让我看到光明;母亲是大地,我就是小草;母亲是绿叶,我就是鲜花;母亲是金色的灯塔,时刻指明我前进的方向。
母亲是遮风挡雨的纸伞,呵护着我幼小的生命.母亲是御寒的冬衣,时刻给我温暖……朱德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人。
二、资料助读朱德同志(1886-1976)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6回忆我的母亲教案新人教版

6 回想我的母亲知识与技术1. 学习本文依据必定次序选择表现人物思想质量的写法。
教 2. 领会谈论这类表达方式在记述文中的特色和作用。
学过程与方法1. 理清本文叙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
目 2. 领会本文朴素的语言 , 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标感情态度与学习母亲勤奋简朴、奋发图强、识大概、顾全全局的优异质量。
价值观教课要点认识母亲形象的特色。
知道人物拥有的优异质量和那些突出人物优异质量的案例。
教课难点夹叙夹议、叙议联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课时安排 2 课时第一课时导入一 ( 文本导入 ): 大家都知道朱德是我国有名的军事家和革命家, 他之因此能有今日的成就 , 和他小时候受的教育分不开。
他的母亲教给了他好多东西, 他在《回想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中就叙述了这些事迹, 今日我们就来看看究竟是如何的。
导入二 ( 问题导入 ): 同学们 , 母亲对子女的爱深邃、广博、无私。
让我们一世一世都难以报恩。
此刻我让同学们听一首有关母亲的歌,( 播放《妈妈的吻》或《烛光里的妈妈》请大家听后谈谈母亲为我们做了些什么?今日我们一同来走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
看看她是一位如何的母亲?她留给儿子如何的回想?导入三 ( 俗语导入 ): 自古就有民间的俗语: “儿行千里母担忧” “养儿方知父亲母亲恩” 。
孟郊的一首《游子吟》更是道出了母亲的伟大。
让我们再次走近朱德的母亲, 去感觉和领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吧!1.作者简介朱德 (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者之一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功臣。
朱德同志是一位屈指可数的军事领袖 , 为中国人民获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后成功做出了不行磨灭的贡献。
朱德的一生 , 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世。
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成立了不朽的功绩,遇到全党、三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由衷敬爱。
本文是作者为纪念母亲去世而写的。
人教部编版2018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表格版教案

三、研读课文第一段
提问:这一段写了几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教师适时引导,进行学法指导。
1.师友讨论共品。
2.全班交流。
总结提高
四、课堂总结
1.师友归纳,总结知识:
2.总结收获,点拨提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词语
2.熟读课文,找出课文回忆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课题
6回忆我的母亲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学习回忆录的特点。
2.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和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3.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重点难点
1.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第三部分:
1.如何理解“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含义?
2.如何理解“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的含义?
3.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爱与对人民的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有机地结合起来写的?这给我们哪些深刻的启示?
四、揣摩语言,发现美点
赏析精彩词语和句子。
教师适时引导,选点精讲
进行学法指导
师友讨论共品。
2.总结收获,点拨提升。
十、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小作文:母亲二三事
教师总结提升
布置作业
师友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师友谈收获。
学生评选出最佳师友
板书设计
补充修正
教学反思
全班交流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第三部分
师友交流,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请教其他师友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 回忆我的母亲 名师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反思(1)

参赛敎學设计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人敎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47团中學刘春红2018年1月10日《回忆我的母亲》敎學设计147团中學刘春红【本课设计理念】第一、充分发挥學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學生。
第二、充满感染力的情境设置,让學生在學习知识的同时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學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學生,该阶段的學生由于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逆反心理较强。
借助这篇文章,唤起學生内心深处对母亲的爱,明确自己的一切都来自于母亲。
在感悟母爱上,可能会有些偏差,所以针对部分學生,要因材施敎,注意他们的感受,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母爱。
【敎學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积累“勉强、佃农”等词语。
2、學习文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學习能整体把握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朱德母亲的高尚品德,体会作者的思念、敬爱之情。
反思自己对母亲的感情。
(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學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德育目标】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敎學重点】通过一个关键词“还”分析母亲形象,理解母亲对“我”的敎育和影响,及对母亲的敬佩之情。
【敎學难点】引导學生体会本文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深刻情感。
【敎法】诵读法。
课文以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一位既普通又伟大的母亲形象。
全文毫无夸饰之辞,直白,坦诚。
通过自读、合作品读、齐读等方式,引导學生充分诵读,把握文中的母亲形象,感受母亲的言传身敎及其深远影响。
【學法】學生學习形式分为自主學习独立思考、同桌合作品读、小组交流讨论,能从學习中获得发现美、表达美的感受。
【敎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敎學过程】一、情感导入:课前说话练习:“在我心中,母亲是一个......人,我感谢她,让我成为了一个......人!”先请同學们完成一个练习,将这个句子填写完整。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七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叙事散文,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优秀的保留篇目。
文章通过许多具体事例来歌颂母亲的“勤劳一生”,从不同侧面表现了母亲的优秀品质。
本文既是八年级学生学习写作记叙文的典范,也是一篇德育教材。
二、设计意图本文最大特点就是选材精当事例典型。
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以人物特征为线索选材、组材条理清晰。
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揣摩课文的写作手法上。
其次,七年级学生一般喜欢词语华丽、情节曲折的文章,理解不了语言质朴、平实文章的长处。
本文没有华丽的词藻和过分的渲染,但深深打动读者,正所谓“朴实见真情”。
指导学生写作用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三、教学方法以导读、设疑、点拨、讨论、总结为主。
给学生提供更大更自由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获得新知。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理解文章内容,欣赏作品朴素平实而饱含真情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朱德母亲的优秀品质,深入领悟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培养学生的亲情观。
4、重点、难点选材精当、典型、合理的谋篇布局,语言朴实于平时中见深刻的特色。
教学过程㈠事例导入调动情感1、看幻灯片讲故事:从前,有一个年轻人爱上一个姑娘,想要娶她为妻,姑娘说:“如果你要娶我,就带着你母亲的心来见我。
”年轻人听了连忙去向他母亲要那颗心。
母亲什么也没有说就挖出自己的心教给儿子,年轻人高兴的捧着母亲的心去见自己的情人。
可是,路上一不小心摔了一跤。
这时,那颗还滴着鲜血的母亲的心连忙问:“孩子你摔疼了吗?”这,就是母亲心。
天下母亲各有各的不同,但有一点:心是相同的!我们何以为报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作者是如何回报母亲的深恩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作者是如何回报母亲的深恩的?【设计说明:新奇的故事,促使学生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进行分析、思考、进行质疑,进行想象、联想。
2018人教版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6 回忆我的母亲 公开课教学设计

6、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本文中的生字词及其词义。
2、了解母亲的形象特征。
知道人物具有的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3、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由爱母亲升华到爱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思想境界。
教学重难点:1、了解母亲的形象特征。
知道人物具有的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2、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由爱母亲升华到爱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思想境界。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谁都有母亲。
母亲的爱像高山,像海洋,像大地,像阳光;母亲的爱最崇高,最伟大,最无私,最宽广。
今天,我们来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看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培养了朱德这样一位时代的伟人。
【课件出示课题】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
【课件出示: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其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2、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课件出示:韶.关(sháo)仪陇.(lǒnɡ)豌.豆(wān)管束.(shù)和睦.(mù)庚.子(ɡēnɡ)佃.农(diàn)祖籍.(jí)溺.死(nì)私塾.(shú)忙碌.(lù)衙.门(yá)横蛮.(mán)和蔼.(ǎi)差.役(chāi)不辍.劳作(chu ò)】3、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为富不仁:靠剥削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佃农:旧时农村中自己不占有土地,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
豪绅:旧时指地方上依仗封建势力欺压人民的绅士。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东挪西借:这里借一借,那里借一借,表示千方百计地维持家庭生计。
不辍劳作:不停止劳作。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新人教版-精品

第2段:我家是佃农。
第3段: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
第4段:母亲是个好劳动。
第5段:母亲这样整日忙碌着。
第6段: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
第7段: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2.师友共同品读本文主体部分:
(1)第一部分:归纳明确:
①“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交待写文章的缘由。
②“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定下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③“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明确全文叙事线索,引起下文。
(2)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母亲一生的经历,表现母亲的优秀品质,重点突出,层次清晰,脉络分明,请师友仔细研读第二部分:
6、回忆我的母亲
备课教师
使用教师
授课时间
课时
2
课题
6、回忆我的母亲
课型
精讲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并掌握课文新字和词语。
2.整体感知,领会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写人的手法。
3.学生能够品味本文朴实动人的语言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情感与价值观:
1.师友朗读课文,给下列红字注音,并解释成语。
溺辍私塾劳碌和蔼管束慰勉
为富不仁:
节衣缩食:
四、速读全文,师友交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概括模式:文章回忆了(),赞颂了母亲()优秀品质,抒发了()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决心。
教师活动:导入课题,确定答案。
学生活动:师友互相交流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速读全文,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018年秋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回忆我的母亲》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目标】1.积累重要的词句,了解作者及回忆录的语体特征。
2.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
3.学习朱德母亲的传统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1.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
2.理解文意,概括文中的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教学方法】1.情境渲染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加上教师深情的语言创设情境,营造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浓厚的亲情氛围。
2.合作探究法:用于对人物性格和语言特点的分析。
鼓励学生结合阅读经验,研讨交流,大胆质疑,以感悟作品包蕴的人文内涵。
3.诵读教学法:课文以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再现了一位平凡又伟大的母亲形象。
全文毫无夸饰之词,直白、坦诚。
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把握文中的母亲形象,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积累重要的词句,了解作者及回忆录的语体特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3.分析文中的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沉而真挚的感情。
4.概括文中的母亲形象及其对作者的深远影响。
5.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朱德一生艰苦朴素、坚忍不拔、以身作则、平易近人、关怀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这些崇高的品质的养成,固然与他接受马列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革命实践分不开;但也同他的母亲锺太夫人的教育、影响和熏陶分不开。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
二、检查预习,积累字词1.读准下列字音,注意多音字的用法。
韶.关(sháo)溺.死(nì)勉强.(qiǎng)仪陇.(lǒng)祖籍.(jí)私塾.(shú)和蔼.(ǎi)佃.农(diàn)不辍.(chuò)妯娌..(zhóuli)横蛮..(hèngmán)管束.(shù)2.词语解释。
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回忆我的母亲教案新人教版

6 回忆我的母亲1.朗读课文,梳理归纳本文讲述的母亲的主要事迹,了解母亲的优秀品质。
2.学习本文按一定顺序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3.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课时计划】2课时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播放阎维文的歌曲《母亲》,教师趁势引导:同学们,歌中唱的“不管你走多远,不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不管你多富有,不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这两句带给我们很大的震撼,说到这点,朱德元帅可是我们的榜样,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篇散文《回忆我的母亲》,看看我们的伟人从母亲那儿学到了什么,他对母亲又有着怎样的情感。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字难词。
(1)字音:(注意字形并给加点字注音)佃.农(diàn) 祖籍.(jí) 妯娌..(zhóu lǐ)勉强.(qiǎnɡ) 迁徙.(xǐ) 慰勉..(wèi miǎn)溺.死(nì) 衙.门(yá) 私塾.(shú)调.料(tiáo) 血溅.(jiàn) 瞒.着(mán)(2)词义:好劳动:劳动好手。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帮助。
为富不仁:靠剥削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聊叙:姑且谈谈。
聊,姑且。
不辍:不停。
2.作者名片。
本文作者朱德,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字玉阶,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
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他的主要著作被收入在《朱德选集》《朱德军事文集》《朱德诗选》中。
3.文体知识。
回忆录,是一种文学体裁。
运用叙述和描写,追述本人或所熟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
要求真实可靠,不允许虚构。
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可以写一件事的始末,也可以写某些片断,以叙述为主,可兼有议论、抒情。
语言朴实自然,兼有文献价值。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阅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补全填空。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新人教版

6 回忆我的母亲◇教材分析◇《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叙事散文,本文的最大特点就是选材精当、事例典型。
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以人物特征为线索选材、组材,条理清晰。
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揣摩课文的写作手法上。
其次,七年级学生一般喜欢词语华丽、情节曲折的文章,理解不了语言质朴、平实文章的长处。
本文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过分的渲染,却深深打动读者,正所谓“朴实见真情”。
学习本文后,指导学生写作用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择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2.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理清本文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
2.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认识大体、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学情分析◇1.重点:了解母亲的形象特征。
知道人物具有的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2.难点: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朱德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和革命家,他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和他小时候所受的教育有着分不开的联系。
他的母亲教会了他很多,他在《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中就讲述了这些事迹,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朱德一起回忆他那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
二、预习成果展示1.作者简介朱德(1886—1976),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
朱德早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1954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朱德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
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第1课时)

(1)“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交代写文章的缘由。
(2)“我爱我母亲”——定下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3)“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明确了全文叙事线索。
(4)“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点明了题旨。
2.提问:回忆录既可以全面、系统地书写人物的一生,也可以只写人物事迹片段。本文写的是片段,还是一生呢?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明确:
第一层(2〜7):写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和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
第二层(8〜13):写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和朴素的阶级觉悟,仇恨为富不仁者,支持和慰勉作者参加革命。
第三层(14、15):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
2.第一层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歌颂了母亲怎样的美德?
指导学生充分运用课文语言材料,抓住文中的关键字、词、句来回答问题。
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平凡而伟大的女性,1944年逝世,朱德同志怀着悲痛心情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回忆录。当时延安各界为她举行公祭。
党中央挽联:八路公助,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毛泽东同志挽联: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不愧劳动阶级完人。
三、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1.幻灯片显示生字词,扫清文字障碍。
教案序号:课题:6、回忆我的母亲(第1课时)
时间:年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写人的方法。
2.领会本文简明、质朴而深沉的写作特色。-
3.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疑、点拨、讲析、讨论、总结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朱德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3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3新人教版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3新人教版《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回忆录的特点。
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理解文章内容,欣赏作品朴素平实而饱含真情的语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朱德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培养学生的亲情观。
[教学重点]了解母亲形象的特征。
知道人物具有得到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教学媒体]播放器、多媒体 [课时安排] 3课时第三课时[教学要点]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整体赏析课文: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欣赏作品朴素平实而饱含真情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整体赏析课文(一)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作者不仅记叙许多平凡琐碎的事情歌颂了母亲的美德,而且还采用了议论和抒情的手法或表明这些美德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或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
请将这样的语句找出来,仔细体味,并说明其作用。
1、学生浏览课文,划出文中的抒情议论句。
如第7段中“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留有深刻的印象”,是议论;第3段中“这在母亲心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是抒情。
2、小组讨论作用3、教师明确、归纳:这篇纪念性的文章,在记叙中有机地结合抒情和议论。
文中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和慷慨激昂的词句去叙写、赞颂母亲。
但是,在那平实的叙写中,在那简洁、朴素的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对母亲的真挚深沉的爱。
如,“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思呢?”这些都是发自肺腑之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回忆我的母亲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掌握课文新字和词语;了解回忆录的一般特点。
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写人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1.朗读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学会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
2.揣摩质朴、自然、真挚的语言特点,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朱德母亲的高尚品德,领会母爱的深沉,体会作者的思念、敬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亲情观。
教学重点1.体会母亲的形象特征。
2.领会文章质朴而又富有深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1.学习文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领会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
2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请学生交流搜集的关于赞美母亲的诗歌、文章。
(让学生上台朗读)在我们呱呱坠地时,我们享受到的人间第一爱就是“母爱”。
“母爱”是人世间最普遍而又最广博的一种爱。
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表现“母爱”的诗篇,又有多少歌唱家用歌声传唱着“母爱”的崇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赞颂母爱的散文——《回忆我的母亲》。
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其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2.背景资料 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忠厚、仁慈、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业。
她勤劳一生,在世上活了86个春秋,于1944年逝世。
朱德得知母亲逝世的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下了这篇《回忆我的母亲》。
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时,题目为“母亲的回忆”。
但是这个题目容易引起歧义,它既可以理解为母亲所回忆的往事,又可以理解为作者对母亲的回忆,于是1984年秋季中学课本将此文题目改为“回忆我的母亲”。
沿用至今。
3.知识链接文体知识——回忆录回忆录是传记文学的一种,用叙述、描写的方法,追忆本人或他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
回忆录有“公撰”“私撰”两种。
回忆录具有以下特点:(1)用叙述、描写的方法,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
(2)篇幅有长有短,带有文献性质。
(3)要求写真人真事,语言简明平实。
如何读写人的回忆录:(1)抓住叙写的主线就等于掌握了理解全文的钥匙。
因为回忆录是依第一人称来叙写人物的,在阅读时应沿着叙写的主线,如作者描述了哪些具体事件,进而把握所写人物的思想性格、品德、气质。
(2)从记叙的字里行间和作者的议论中,弄清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
4.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佃.农(diàn) 祖籍.(jí) 溺.死(nì) 妯娌..(zhóu li) 和睦.(mù) 私塾.(shú) 衙.门(yá) 劳碌.(lù) 差役.(chāi yì) 横蛮..(hèng mán) 不辍.劳作(chuò) ⎩⎪⎨⎪⎧累.赘léi 积累.lěi 劳累.lèi(2)词语释义好劳动:劳动好手。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劳,不怕别人埋怨。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为富不仁..: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语出《孟子·滕文公上》)。
不仁,不仁慈。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
东挪西借:指从各处设法凑集。
聊.叙:姑且谈谈。
聊,略微。
不辍.劳作:劳动做活的事从不停止。
辍,停。
三、合作探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篇课文是训练朗读的好材料,通过朗读可以细细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感受文章朴素优美的语言魅力,达到以读代讲的目的。
1.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感情?哪一种感情是全文的基调?答案示例:有“爱”“敬”“哀”“思念”“怀念”“歌颂”“感谢”等。
其中,“爱”是基本感情,也是贯穿全文的感情。
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而哀思母亲,敬重母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唱出一支对母亲的深情赞歌。
2.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大意。
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作者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第二部分(2-15):叙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第2-8段):概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和坚强不屈的性格。
第二层(第9-13段):写母亲理解儿子,鼓励、支持儿子投身革命。
第三层(第14、15段):作者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及其深刻的影响。
第三部分(16、17):写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并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崇高的思想感情。
3.本文采取了什么样的叙事方法?采用这样的叙事方法有什么作用?答案示例:叙事方法:倒叙、顺叙。
作用:使文章的脉络清晰,内容安排极其自然。
4.请试着在第2-8段中找出每段的中心句,并用笔先标注出来。
答案示例:第2段:我家是佃农。
第3段: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
第4段:母亲是个好劳动。
第5段: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第6段: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
第7段: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第8段: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5.作者回忆母亲,为什么选材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又是怎样将众多的日常小事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贯穿母亲一生的优秀品质是什么?答案示例:母亲是劳动妇女,是家庭主妇,选材范围只能是这些日常琐事。
选材虽从小处着眼,但能于细微处见真情,写得真实、亲切、感人。
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叙事线索,按时间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
贯穿一生的品质“勤劳”。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跳读、浏览等方式从整体上了解了文章的层次结构,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并通过那些日常琐事,对母亲忠厚、质朴、勤劳的形象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本文,深层次的感受母亲的伟大。
五、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一、课前复习1.根据意思写词语。
(1)做事不辞辛劳,不怕别人埋怨。
( )(2)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 )(3)劳动做活的事从不停止。
(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用横线画出第1段中点明主旨和表明叙事线索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表明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
3.本文采取了什么样的叙事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1)任劳任怨(2)为富不仁(3)不辍劳作 2.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
我很悲痛。
我爱我母亲。
3.倒叙、顺叙。
二、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回忆了朱德母亲一生的主要事迹及优秀品质,掌握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和文章的感情基调。
这节课,我们一起在本课学习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回忆录这种体裁的特点,欣赏本文的语言特色,提高阅读水平。
三、合作探究(一)精读课文,内容探究1.第1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答案示例:总领全文,点明回忆的内容;抒发作者悲痛的感情,奠定感情基调。
2.这篇课文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件?从中可以看出母亲具有哪些品格?根据时间顺序完成下面的表格。
(出示表格,让学生回答)遭遇退佃、搬家和天灾,母亲“没有灰心”,对劳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更强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朴素的阶级意识节衣缩食,借债供“我”读书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深明大义离开土地就不舒服继续劳动、直到最后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勤俭持家、深明大义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理解党的困难、支持革命、期望革命成功86高龄仍“不辍劳作”热爱劳动、勤劳3.作者由衷地感谢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在段落结构的形式上具有什么特点?答案示例:从两个方面来写:一是感谢母亲“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二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并“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母亲留给儿子的这些,确实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产,而作者也深深懂得其价值,写了自己的深切感受,从而对母亲发出由衷的感激之情。
结构形式上的特点是:运用了反复的手法。
教师点拨:反复,就是根据表达需要,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的修辞方法。
反复的作用就是:强调,以增强语气或语势;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4.文章的结尾两个自然段表达了哪几层意思?答案示例:表达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痛悼母亲的离去;第二层意思:对母亲的高度评价;第三层意思:决心尽忠革命事业。
5.本文是一篇回忆录,主要记叙母亲的生平事迹,但有的地方有议论,请找出来。
看看这些议论有什么作用,并说说议论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答案示例:课文第14至17段都是议论。
作用:这些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把事件蕴含的意义揭示得更透彻,把作者悼念、赞颂母亲的感情抒发得更加深切。
特点:这些议论的语言以记叙为基础,饱含感情。
6.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答案示例:朱德是革命家,他的心里不仅装着人民,还装着党和国家。
作者深知母亲逝世的哀痛是“无法补救的”,因此就要寻找补救之法,以报答母恩于万一。
于是,从母亲的平凡,想到劳动人民的平凡,想到“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再进一步想到“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再通过一个设问句“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发人深思,使报答母亲深恩的感情上升为更博大的感情:“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只有这样,才能报答母亲的深恩,才算爱母亲。
为此,作者下定决心“能做到”,并坚定信念“一定能做到”。
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表达了作者宽广的胸怀、崇高的精神。
作者把爱母亲的感情与爱党、爱人民、爱民族的感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大大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二)品读课文,句段赏析1.如何理解“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
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
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这几句话?答案示例:这几句平实的话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是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
在旧中国的农村,溺婴是常有的事情,朱家也不例外,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才被迫忍痛溺死五个孩子。
这个怵目惊心的事例,足以揭示旧中国千百万劳动妇女的牛马不如的悲惨境遇,是旧中国农村的缩影。
后一句是画龙点睛的议论,一个“多么惨痛悲哀”,一个“无可奈何”,字字滴血声声泪,悲惨万状,万般无奈啊!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答案示例:运用了对比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