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民族理论的主要渊源

当代西方民族理论的主要渊源
当代西方民族理论的主要渊源

当代西方民族理论的主要渊源

王希恩

民族理论是关于民族现象、民族问题以及解决这种问题的学问,在我国的学科划分中属民族学之下的二级学科,但在西方则分散于政治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种领域,尚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注:但也有学者认为,随着

近年来关于“nationalism”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和“nationalism”作为课程在大学的普遍开设,“nationalism”研究在西方已成为一个“正在出现的学科”(emerging discipline)。参见Daniele Conversi,"Conceptualizing Nationalism",载

其主编Ethnonationalism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p.1.London:Routledge,2002。由于“nationalism”的含义并不仅限于“民族主义”,而是一个涉及民族认同、民族关系、民族与国家等十分广泛内容的范畴,因而正在出现的“Nationalism”学科也类似于我国的民族理论学科。)尽管如此,西方的民族理论研究仍十分深入和活跃,成为近20年来的

一门显学。这些研究以民族主义和“族性政治”(politicis of ethnicity)为核心,涉及到民族概念、民族关系、民族矛盾、民族发展趋势等我们所关注的几乎所有的民族理论问题,因此,了解和研究他们的研究状况对完善我们的民族理论必不可少。笔者认为,当代西方民族理论与它们的学科分散性特

点相对应,其理论渊源也是多元的,其中与早期民族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以及以涂尔干(Emile Durkheim)和韦伯(Max Weber)为代表的经典社会理论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下文将分别就此做一分析。

一、民族主义理论

严格来说,民族主义理论和其实践一样都属于民族理论研究的对象,而不是后者的渊源。但事实上民族主义理论产生的过程也是西方学人开始对民族现象和问题做出较多阐

述的过程,这些阐述,在为民族主义张目和建立理论的同时,也成为现代西方民族理论的滥觞。

像其他有影响的现代思想体系一样,作为意识形态的民族主义也可溯源于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西方学者常将民族主义理论的起源溯至康德(I.Kant),讲康德在其伦理学理论的阐述中明确将个人的“自治”(autonomy)置于核心位置,认为个人的权利是不受时间约束的、永恒的,不论他是谁,干什么的,在什么地方、什么社会,什么个人品质,只要他是一个人,拥有理智。他强调了人的个人意志的“自治”和“自决”,认为不能决定自己目标和未来的人不是一个真正的人。(注:参见Philip Spencer,Howard

Wollman,Nationalism——A critical

introduction,p.6.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2。)正是康德的这一理论,为民族主义开启了“民族自决”的思路。已故

当代英国民族理论家凯杜里(E.Kedourie)就此评论说:“其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民族自决学说的民族主义,在这里找到了其生命力的最旺盛源泉”。(注:参见[英]埃里·凯杜里著、张明明译:《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康德本身并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但他的关于个人自决的观点在其后继者中得到了发挥,直至被费希特(J.G.Fichte)明确讲出,一个人的完全自决最终要求民族的自决,(注:参见[英]埃里·凯杜里著、张明明译:《民族主义》,第135页。)几近民族主义理论之真谛。而费希特已经是公认的民族主义者,他的《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充满了对自己所属的德意志民族命运的忧虑和期望,“包含着现代民族主义的教义的经典性论述”,(注:[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中国问题研究所等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60页。)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民族主义文献。

凯杜里对民族主义理论概括为:“人类自然地划分为不同的民族,这些民族由于某些可以证实的特征而能被人认识,政府的惟一合法形式是民族自治政府。”(注:[英]埃里·凯杜里著、张明明译:《民族主义》,第1页。)这一概括的权威性是公认的,而它的基本点则在于两个:一是民族是依一定的特征得以划分的,二是民族自决是政府合法性的依据。后者即民族自决理论;而前者则是确定谁人可以称为“民族”,

是为民族自决确立主体、明确民族概念的问题。实际上,民族主义在形成“自决”理论的同时,在什么是“民族”这一问题上为后人留下了更多的话题。

一般而言,“民族”大致可有政治性和文化性两类概念,而它们都可以在18世纪后期的民族主义理论阐述中找到源头。法国民族主义运动中的“民族”是一种典型的政治共同体。法国大革命期间发表的《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称:“整个主权的本意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而这里的“国民”就是“民

族”(na tion)。它的普遍被接受的解说是“一大群同伙人,他们生活在一部共同的法律之下,并被一个共同的立法机构所代表”,或是“居住在被某些界线限制的某一国家的范围之内,并服从一个共同的政府的一大群人”。(注:[英]埃里·凯杜里著、张明明译:《民族主义》,第6页引西哀士和狄德罗等语。)关于文化性的民族概念产生于德国。赫尔德(J.G.Herder)认为,民族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文化实体;同一民族的人说共同的语言,生活在共同的地域,有着共同的习惯、共同的历史和共同的传统。(注:参见[伊朗]拉明·贾汉贝格鲁著、杨祯钦译:《伯林谈话录》,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95页。)这一表述对于中国民族理论工作者来说已十分熟悉。无论从斯大林的“四个特征说”还是不断对之修正的其他定义来看,赫尔德这里讲的语言、地域、历史和传统等都是

我们耳熟能详的“民族要素”。在这一较为全面的解说之外,德国民族主义思想家还特别强调语言的作用,甚至把语言提高到民族存在的标志的高度。这种从文化和语言的角度来定义民族并对民族问题加以论述的理论也正是今天我们称之

为“文化民族主义”和“语言民族主义”的理论。当然,那时所谓的“文化民族主义”并不是真的要与政治隔绝,而是企图通过讲文化、讲语言来论证民族需要“自决”的道理。赫尔德在其论述文化和语言的文字中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政治倾向,他对文化和语言重要性的强调在于说明这些要素是一个民族被

承认和拥有建立自己国家权力所依据的标准。费希特在他那篇著名的《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中说:“我们给予那些语言器官被相同的外部条件所影响生活在一起,并在彼此不断的交往中发展了他们的语言的人以‘人民’(people)的称谓。”(注:[英]埃里·凯杜里著、张明明译:《民族主义》,第58页。)而“人民”当时正是“民族”的同义语,即具有主权或自决权的人口单位。

民族主义尽管是近代以来支配世界的主要意识形态之一,但与其他意识形态很不同的一点是没有自己明确的理论和理论家。赫尔德从没有声称自己是民族主义者,而人们却称他是“德国民族主义之父”,认为“民族主义作为一种完整的学说,最初似乎是在18世纪的最后三十多年出现于赫尔德的著作中”。(注:[英]伯林著、冯克利译:《反潮流:观念

史论文集》(序言),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这话是有根据的。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诸多思想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国家、历史、个人意志的自治和自决等方面的观点,而将这些观点作为一种学说推出的主要贡献者是赫尔德。赫尔德理论的核心都与民族和文化有关,其中除了上述关于文化民族的概念和语言的论述之外,赫尔德在民族方面的论述还涉及到一些至今为人们所反复讨论的基本问题。比如关于“认同”,现今被人们认为是民族或“族群”的重要特征,但这在赫尔德那里早就有了论述,“是赫尔德最先说明归属于共同体是人的一种本质的需要”。(注:[伊朗]拉明·贾汉贝格鲁著、杨祯钦译:《伯林谈话录》,第84页。)正是赫尔德的归属理论深刻地影响了后来人们对于民族认同的思考。再比如文化多样性问题,赫尔德也早就谈到:多样性是世界的一种基本特性,是上帝的特意安排。上帝在主观意志上并不否认任何创造物,无论它如何低劣和卑微。多样性意味着每一种文化、每一种个性都具有不可比拟的价值。特殊性、个人偏爱以及差异性等是应该受到鼓励和保护的神圣事物。只有通过每个培养他自身特性的个体,通过每个达到其自身完善的不同种类,才能实现普遍的和谐。(注:参见[英]埃里·凯杜里著、张明明译:《民族主义》,第51、56页。)毫无疑问,赫尔德的多样性观点是他的文化民族理论的又一闪光点,但如果观照当今世界对文化多元主义的普遍推崇和文明多样性的提

倡,他的理论的意义也明显超出了民族主义的理论范畴。

以赫尔德的理论为代表的文化民族主义又被冠以“浪漫

主义”的政治学说,这一学说被当代西方民族理论界继承后,又被冠之于“新浪漫主义”(New-romanticism),当今十分走红的民族理论家安东尼·史密斯(A.D.Smith)就是这一学派的突

出代表。(注:参见Andreas Wimmer,Nationalist Exclusion and Ethnic Conflict:Shadows of Modernity,p.46.Cambridge press,2002。)史密斯的民族概念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民族群体的“族性符号”(ethnic-symbolism),即神话、历史记忆、宗教仪式、礼仪习俗、艺术风格等,认为民族(nation)就是“一个具有名称的特定人群,他们居住于一个历史上既已存在的疆域,具有共同的神话、记忆、独特的大众文化和为全体成员所享有的共同权利和责任”。(注:Anthony

D.Smith,"Dating the Nation",in Daniele

Conversi,Ethnonationalism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London:Routledge,2002. )这和赫尔德在其民族概念中对于以“文化”为主的客观特征的强调是一致的。但实际上

承接文化民族主义的并不只是安东尼·史密斯的“新浪漫主义”,传统意义上的“原生主义”(primordialism)着重民族的自然形式,强调民族的文化、血缘、地域、语言等属性,也当然是文化民族主义理论的延续。(注:参见Philip Spencer,Howard Wollman,Nationalism——A critical introduction,p.27。)而与

之相对,现代主义的民族观则更多地禀承了政治民族主义理论的理念。当代西方的两种主要民族概念都可从民族主义理论诞生时期觅到源头。

二、自由主义理论

自由主义是近代以来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由于它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有不同的表现,而且自身又有不断的分化,因此对它起源时间的看法也有不同,或称形成于19世纪初期,或说始于17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即便认为形成于19世纪初也总要在这之前的17、18世纪寻踪觅影。如人们普遍认为17、18世纪的民主主义思想家洛克、卢梭和康德也都是自由主义思想家;自由主义在美国革命期间得到了进一步解释和应用,而法国大革命产生的《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是“18世纪自由主义的典范陈述”。(注:参见[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359页。)因此,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产生于同一大的时代背景。不但如此,有学者甚至认为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在早期又是缠绕一体的,说民族主义从一开始就与民主主义联系在一起,最初的民族主义是公民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它们建立在理性、平等和个人自由的价值基础之上。(注:参见L.Greenfeld,Nationalism,five roads to modernity,p.420.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这个

论点也是可以成立的,因为至少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民族(nation)观念就与“人民”(people)、“国民”和“国家”观念趋于等同。在当时,“民族”即是国民的总称,国家乃是由全体国民集合而成,是一主权独立的政治实体。(注:参见[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因此,这样的革命既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是民族主义运动。当然,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早期缠绕还在于它们在理论上的联系,尤其在“民族自决权”理论上的渊源关系。自由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个人自由,它与强调群体意志的民族主义在这方面是冲突的,但两者在自由主义思想家的“自治”或“自决”理论阐述中实现了对接。正如前述,康德伦理学理论的核心是人的“自治”或“自决”,而人要实现自己的“自治”或“自决”,就必须是自由的。正是这种“自治”或“自决”理念同“民族”的连接铸就了民族主

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注:参见Philip Spencer,Howard Wollman,Nationalism——A critical introduction,p.7。)实际上,谈“自治”或“自决”的自由主义思想家并非康德一人。卢梭在其《社会契约论》中一方面强调个人自由的神圣性,一方面也表明了集体自由和自决的正当性,他在书中就为当时科西嘉人争取民族自由反对热亚那统治的斗争提供了理论声援。(注:参见[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69页。)因此,“民族自决”脱自

于“个人自决”,而“自决理念有十足的启蒙运动渊源。非常概括地说,整个启蒙运动就是在谈自决”。启蒙运动时期“形成完整的自决论,由卢梭粗启雏形,至康德而大备”。(注:[英]约翰·麦克里兰著、彭淮栋译:《西方政治思想史》,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692页。)康德和卢梭们成就了自由主义的“自决”理念,也成就了“民族自决”的理论基础。

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分化是在各自理论成形之后的

19世纪早期,但作为资产阶级主导理论的自由主义却在民族问题上表现得十分消极。霍布斯鲍姆(E.Hobsbawm)评论说,19世纪的自由主义理论家对民族和民族主义的讨论“稀少而且漫不经心,不够严谨”,“简直含混得教人吃惊”。“民族主义的讨论始终只在自由主义阵营中居于边缘地位”。(注:[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第26、45页。)这种状况是与自由主义在当时社会领域中的地位不相称的。为什么会这样?根本原因当是自由主义普世性的“自由”主张与民族主义以“民族”为本位的利益追求相抵牾,尤其是自由主义的经济主张与根据民族主义原则造就的民

族国家的经济前景形成了冲突。19世纪的自由主义是不愿面对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国民经济”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的。根据其理论,自由贸易和市场是与国民经济对立的。“在斯密眼中,国民经济简直就是反生产的。因为自由经济的理论是以私人企业为单位(包括资本家个人或企业),私人企业会通

过理性计算,在毫无边境的世界市场中,追求利润的极大化并将成本极小化。市场一定是超越国界的,以全世界为舞台。……在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中,民族还是无法构成一个分析单位,任何超过公司企业规模的经济单位,都不在古典经济学的讨论范围。”(注:[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第28页。)霍布斯鲍姆的这一分析可为中的之语。然而,自由主义尽管不情愿可仍然不能不关注民族和民族主义问题。因为其一,在民族国家已成为普遍的国家形态、民族已成为国家社会主体的大背景下,自由主义理论家已无法抽身于民族之外,更不能无视民族国家事实上已在担当的经济角色和由它带来的经济利益。自由主义者不是看不到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只是他们不喜欢或不愿意去讨论这一问题罢了。其二,19世纪是民族主义在欧洲最为兴盛的时代,不论是根据“民族原则”对领土的重新划定和

民族建设(nation-building),还是由民族主义的英雄们发动的反对外来压迫和统治的民族运动,都对整个欧洲是前所未有的激荡,自由主义理论家们无法回避这个社会现实。因此,尽管不情愿、不积极、不主动,但他们仍不能不对民族和民族主义做出自己的理论回应,其中也当然不乏有影响的亮点。比如穆勒(https://www.360docs.net/doc/323542354.html,l)在《论代议政府》中对“民族”的论述,雷南(E.Renan)关于“民族是什么”的著名演讲,以及阿克顿(Lord Acton)关于“不同民族在同一国家内的联合(combination)如

同社会中的人的联合一样是社会文明化的一个必要条件”的论点等,(注:E.Acton,"Nationality",in

G.Balakrishnan,Mapping the Nation.London,1996.)都涉及到诸多有意义的问题。此外,下面两点也颇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是关于民族的“资格”问题。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Friedrich List)的自由主义民族概念认为:“大量的人口、广袤的疆土、丰富的自然资源等,这些均是民族的构成要件。……民族深受人口与领土限制”,“幅员狭小的国家,永远无法在自己的国境之内,使各项成果臻于完善。”(注:转引自[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第32页。)这一概念实际上提出了多少人口、多大地方、多少资源才能有资格作为“民族”的问题,“民族原则”适用于什么范围和地方才算合理的问题。民族自决理论在19世纪上半期趋于形成,但却面临着规模和资格问题而始终难以自拔。的确,如果任何一个群体不管人口多少、历史背景和现实状况如何,都以“民族”的名义要求“自决”建立自己的国家,不论现在还是19世纪都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为国际社会所不能接受的。雷南当时就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何荷兰可以称为民族,而汉诺威和帕马大公国却不能?”(注:转引自[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第26页。)1857年马志尼(G.Mazzini)禀承所谓的“门槛原

则”(principle o f threshold),在地图上将欧洲划为12个国家和联邦,其根据就是他认为只有这些地区才有资格跨入民族的“门槛”。(注:参见[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第33页。)这里大大注入了自以为是的成分,也将他所推崇的“民族自决”理论的矛盾暴露无遗。第一次世界大战威尔逊(W.Wilson)强调“民族自决”原则时企图忽略这一问题,但实际上直到今天“资格”问题仍是“自决”理论不可逾越的障碍。

二是将民族的建立看作是一种逐步扩展的过程。这也是从李斯特的民族概念得出的论点。意思是说:“人类的社群是由小而大逐步扩张,从家庭到部落到乡郡到省市,从地方到区域,从国家到全球。若其他情况维持不变,随着人类社会的逐日扩大,民族应该会随着人类历史的演进同步向前。”(注:[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第35页。)照此认识,民族与人类进化同步,它是由小到大逐步演化发展的,既与主观的民族情感无关,也与是否得到人们的支持无关。这与历史唯物主义民族观所主张的民族是一个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是吻合的。然而这一论点在后来的历史实践中沿着两条相反的路线发展:一为扩张的民族主义,凡是认为属于同一民族的、或应该属于同一民族的社群和地区都成为这种民族主义扩张的对象,所谓的“泛民族主义”(pan-nationalism)就是这样取得理由的;二

为实现民族统一或民族构建的伸张,据此,原本因封建割据和殖民分割而分裂的社会应该在“民族”的旗帜下统一起来,“民族国家”能够也应该在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得以构建,民族国家内的大小民族也能够和应该在统一的社会中融合起来。但总的来看,自由主义在这里表述的民族概念仍然是服从其经济主张的,也就是说,民族观念和民族主义必须是有利于扩大而不是限制人类经济的自由发展、也即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为重大的意识形态之一,在它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当中,民族理论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他们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同时,也在支持欧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过程中开始了对于民族问题的探索。在《论犹太人问题》、《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他们对民族平等问题、民族形成问题、民族与生产力的关系等问题做了初步论述。其后,通过《论波兰》、《共产党宣言》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一系列著作,对民族问题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民族压迫和剥削产生的根源、民族解放的必要条件、民族形成发展的序列和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论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则。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中面临了

比马克思恩格斯时代更为复杂的民族问题,这也使得列宁对于民族问题有着比马克思和恩格斯更多的论述,涉及了更多的内容。他的诸如《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论民族自决权》、《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和《关于党在民族方面的当前任务》等著述深刻地表达了他的民族思想。这些思想阐述了无产阶级在民族自决权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把民族问题看作是无产阶级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确立了解决俄国国内民族问题的民族纲领,提出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民族问题的历史趋向,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极大地充实起来,并使它与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具有了更直接的指导意义。同样,在处理和解决国内外复杂民族问题的过程中,斯大林也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做出了重大发展。他的《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关于党在民族问题方面的当前任务的报告》、《党和国家建设中的民族问题》和《十月革命和民族问题》等著作集中表达了他的民族思想。与列宁更多地关注现实民族问题、更多地将民族问题与革命问题结合起来有所不同,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建设方面做了较多的工作。他的以“四个特征”为特点的民族定义,关于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的理论,关于民族形成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些代表性观点。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则与中国的实

践相结合,不但走出了一条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成功之路,也在理论上大大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实际上,除了这些“正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之外,国际共运史上的一些理论家,如第二国际时期的罗莎·卢森堡(Rosa Luxemburg)、卡尔·考茨基(Karl Kautsky)以及奥托·鲍威尔(Otto Bauer)等人关于民族问题的论述,在西方也被视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内容。他们受过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批评或批判,但在学术上仍然受到了当代西方民族理论界的关注。的确,这些人都有各自的理论特色。卢森堡坚称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立场,认为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后期,不再存在任何进步的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在此时只能是一种反动的角色。她不反对人民可以有自己的民族认同,但坚决反对这种认同的政治化;认为社会主义必须向资产阶级的民族概念挑战,在阶级社会中,作为同质的社会政治实体的“民族”(nation)是不存在的,也不可能表现出团结一致的“民族认同”。(注:参见R.Luxemburg,"The National Question and Autonomy,"in Davis,H, Selected Writings By Rosa Luxemburg on the National Qestions.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1976.)奥托·鲍威尔因提出民族的“文化自治”而受到列宁和斯大林的严厉批判,但实际上鲍威尔在民族理论上有着更多的论述。如他在民族主义方面就一改对马克思主义的反对态度,认为民族主义能够与社会主

义相容,而且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工人阶级才有可能成为他们民族(nation)的完全意义上的成员;他反对非理性的、神秘的、反历史或理想主义的民族(nation)概念,提出民族是一个发展进化的“命运共同体”,它有三个发展阶段,即氏族社会

阶段,阶级分化的封建和资本主义社会阶段,共享教育和民族文化成果实现民族联合的阶段;民族的本质是文化等。(注:参见Philip Spencer, Howard Wollman, Nationalism——A critical introduction,pp.12-13.London:Sage publications, 2002。)这些观点都对当今西方民族理论有着相当的影响。

从阶级属性上说,马克思主义与西方思想理论是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但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学术源流和文化背景上看,它也是大的西方思想范畴的一部分,因此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西方民族理论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和交融

的关系是非常正常的。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西方民族理论界一直有着相当的影响,不少学者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近代学术史上的地位给予了足够的肯定。如安东尼·史密斯讲:“在1914年以前,马克思主义是民族主义研究的主要学派之一。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在民族主义问题上形成成熟的理论,但东欧发生的民族主义运动使得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追随者对这种现象给予了相当的注意。考茨基、卢森堡、鲍威尔和伦纳(Renner)、列宁和斯大林等都对这些问题做了大量研究。事实上,在近几十年之前,他们是在连

续性上最好的民族主义研究学派。”(注:Anthony D.Smith, Theories of Nationalism, p.257.New York:Holmes & Meier Publishers, 1983.)霍布斯鲍姆认为马克思“保持了对历史进行任何充分研究的根基,因为迄今为止只有他一人尝试系统地阐述一种从总体上贴近历史的方法”。(注:[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意]安东尼奥·波里陶著,殷雄、田培义译:《霍布斯鲍姆新千年访谈录》,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265页。)冷战时期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线最为分明,但马克思主义对西方思想界的影响也最为明显。这期间所谓的“经济中心理论(econo-centric theories)”被广泛用来说明包括民族问题在内的各种社会问题,认为包括民族矛盾在内的社会冲突的根源就在于经济发展上的不平衡、经济危机和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的被剥夺。而这种理论的流行被认为正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注:参见Philip Spencer,Howard Wollman,Nationalism——A critical introduction,p.4。)“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民族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其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民族(nation)和民族主义都是近代(modern)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近代以来工业经济的扩张和教育、交通通讯的发达为民族认同的建立和民族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民族国家(nation-state)的产生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民主政治的建立相伴而生;民族和民族主义作为历史的产物也将随着新的历史条件的到来而走完自己的历

程。尽管“现代主义”民族理论家的表述各有差异,但其中与马克思主义在此问题上的经典论述的相同和相近之处是不

言而喻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条基本原理就是认为民族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都曾明确讲过民族、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有着必然联系。“现代主义”民族观点与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的相近或相同并不奇怪,因为在这一流派的阵营中,许多理论家都受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像盖尔纳(Ernest Gellner)、安德森(Benidict Anderson)、奈林(Tom Narin)和霍布斯鲍姆等该学派的领衔人物都出自马克思主义的知识背景。(注:参见Philip Spencer, Howard Wollman, Nationalism——A critical introduction, p. 37。)甚至霍布斯鲍姆始终都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然而必须明确,在大多数情况下,西方民族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的接纳是不自觉的,并带有明显的片面性和偏见,甚至一些被称作“马克思主义者”的学者也认为,“从本质上来看,马克思主义没有民族(主义)理论”。(注:R. Munck, The Difficult Dialogue,Marxism and Nationalism,

p.2.London,2ed Books, 1986.)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在民族理论上的贡献主要在于政治上而不是在学术上等。民族理论界的“后期现代主义”(late modernism)代表人物库纳(Walker Connor)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进行

研究,80年代出版了他的专著《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策略中的民族问题》,其中对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思想仅

仅概括为“列宁主义的民族策略”,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中都

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和民族主义冲突着的两个侧面,而最终在每一个地方民族主义都取得了对于社会主义的胜利。(注:

参见W.Connor,The National Question in Marxist-Leninist Theories and Strategy,pp.5-38.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像这些观点都具有很大的代表性,说明在大多数情况下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了解并不全面。然而,尽管这些研究和评价是片面的、非客观的,但他们的确在研究这个理论,在相当程度上也在不自觉地接受这个理论,因为马克思主义毕竟是科学,对民族问题研究的理论影响无法消除。当今的西方学术界,几乎任何一本有影响的关于民族问题的研究著作都少不了对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评价、介绍和引用,不管是正面的、反面的,也不管是公开的、还是隐含的。

四、经典社会理论

“社会理论”一般指以社会学和社会哲学为核心,涉及了

更多、更宽泛内容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理论。当代一些有影响的西方学者喜欢以这个术语来泛指一些学术领域或自己的

研究范围,而不愿受“社会学”或其他某一具体学科的束缚。

于是,在所谓的“经典社会理论”(Classical social theories)中

文学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汇编

文学理论 1、把握文艺学概念以及构成部门: 文艺学是主要研究文学的性质和特点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属于人文科学范畴。“文艺学”一词来源于苏联,如果将俄语词直接翻译的话,应该是“文学学”,但是为了符合汉语习惯就叫作“文艺学”。 一般都把文艺学内部划分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文学史:将文学看作是一种具体的历史发展,不断追溯这种历史发展的具体脉络与详细状况 文学批评:具体研究某部文学艺术作品或者某类文学艺术作品 文学理论:对于文学的性质、范畴以及判断标准的研究 2、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世界、作品、艺术家、读者 第一,文学是一种整体的活动,无论单单是作者还是读者或者是作品都不能构成文学,文学是由一系列的活动构成的,并且这些活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例如本来是一个小便池,但是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小便池也成为一件艺术作品。这也就是“文学活动发展论”。 第二,与社会生活中的其他各种活动相比,文学活动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否则文学活动就与其他活动没有差别了。这种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就构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第三,四要素中的“世界“这一要素就是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源泉,但是社会生活与文学艺术之间是,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这种高于生活的过程就是作家的艺术创造活动,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成为“文学创作论”。 第四,文学作品本身就非常复杂,尽管通常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是这种语言艺术包含着题材、形象、语言、结构、类型、风格等作品构成中的重要问题,而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这就形成了“作品构成论”。 第五,作家创作出作品之后如果不能与读者见面,而是被束之高阁,那这部作品还不能称其为一部真正的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的基本审美价值并没有被体现出来。相反,文本一定要经过读者的阅读、鉴赏、批评,才能成为审美对象,成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作品,而研究读者的接受过程和规律,就成为了“文学接受论”。 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即“世界”,生活要经过作家的艺术加工改造,才能创造出具有意义的文本,即“作品”。 3、简要回答理论的内涵,谈谈你对理论的看法 理论是跨学科的——是一种具有超出某一原始学科的作用的话语。 理论是分析和话语——它试图找出我们称为性,或者语言,或文字,或意义,或主体中包含了些什么。 .理论是对常识的批评,是对被认定为自然的观念的批评。 理论具有反射性,是关于思维的思维,我们用它向文学和其他话语实践中创造意义的范畴提出质疑。 4、思考对文学艺术双重性质的理解: 如何说明艺术中“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即作为生产的艺术与作为意识形态的艺

往届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文学理论》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 一、概念题(共 30 分每题 5 分) 1、文学决不是单个人的精神过程,而是一种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们中间的复杂的社会活动。(1分)它包含着美国批评家艾布拉姆斯所谓四要素——作品、世界、作者和读者,因而应当有一种通盘的和全面的思索,不能仅仅看到一个而忽略其它。(3分)不妨说,文学是一种以作品为中心的包含世界、作者和读者等多重环节的社会活动。(1分) 2、在读者阅读时,文学媒介往往先于语言而发挥作用。我们把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必须首先接触媒介的状况,称作媒介优先。(5分) 3、陌生化是指俄国形式主义对于语言的阻拒性、反常性的强调,(2分)它意在打破人们在经验中形成的惯常化、自动化反应,使人重新关注周围的世界,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事物,(2分)它是文学性艺术性的真正源泉。(1分) 4、二分法是指中国古代和希腊分别出现的一种以有无韵律为标准的文类划分方法。(5分) 5、意象,在人文学科中通常有四类:(1分)一是心理意象,即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呈现于脑际的感性形象;二是内心意象,即人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构想的意向性设计图像;三是泛化意象,是文艺作品中一切艺术形象的泛称,可简称“形象”;四是观念意象,即一种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4分) 6、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基础上,在创作动机指导下,以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方式,创造完整的意象系列的思维过程。(4分)它是文学创造过程最实际、最紧张、也最重要的阶段。(1分) 二、简答题(共 40 分每题10分) 1.文学概念的三种含义:广义文学、狭义文学、折中义文学。(1分)广义的文学是作为文化的载体,文学作为文化的基本含义是:(1)理解文学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开阔的文化视野;(2)文学发展是人类文化积淀的历史结果;(3)文学现象归根到底是某一文化形态的体现。(3分)狭义的文学是作为审美的对象;文学作为审美的基本含义是:(1)文辞华美,“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2)对激情的体验和调动;(3)文学作为一种诗意的表达。(3分)折中义的文学是作为惯例的规范;惯例的三方面要求是:首先,呈现形象的世界;其次,传达完整的意义;再次,蕴含特殊的意味。(3分) 2.意境是指抒情形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5分)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意境的产生同庄禅精神的影响以及色空观念的催化有很大关系。(5分)3.共鸣是指人们在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所产生的同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相通、类似或交流融汇的思想感情活动,(4分)其要点有二:一是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感应与交流,二是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时的共识;(2分)产生共鸣的原因有:读者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优秀作品表现了人类的共同美,读者人生体验与作品情境的一致,基本人性的相通以及主体心理的同构。(4分)

文学理论期末复习题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 1、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与其他四个分支关系密切,它通过横向的审视,侧重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它指导和制约着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等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2.文学批评:文艺学三分支之一,指分析评价具体的文学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学科,是批评主题按照一定的理论思想和批评标准,对批评对象进行分析鉴别阐释判断的理性活动,表达着主体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 3.文学史:文艺学三分支之一,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理清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4.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1、对象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2、任务: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5.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6、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第三章 1.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 2.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指文学活动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围绕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其中,分别够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自我与现实他者、自我与超验他者以及自我与潜在他者。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 3.游戏发生说的代表人物:康德、席勒、谷鲁斯 4.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 答:把劳动作为文学发生的起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①、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③、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④、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5.试辨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多原因。 答:1、经济因素决定着文学的发展。2、上层建筑各部门的相互影响制约着文学的发展。3、诸多因素形成合力,共同影响着文学发展。 第四章 1.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2.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3.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答: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具体的说,文学的双眸意识形态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力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利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力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缠绕在一起。如果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来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在无功利、形象、情感中隐含功利、理性和认识。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这实际上告诉我们,文学的属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双重的;审美与意识形态复杂地缠绕在一起,由此看,文学具备审美与社会的双重属性;即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的。 4.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配套题库【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二)】【圣才出品】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考研模拟试题(一) 一、概念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 2.叙事学 3.隐含读者 4.发愤著书 5.春秋笔法 二、指出下面两题所引文字的出处并解释其含义(每题15分,共30分) 1.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滑,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2.何元朗,一言儿启词宗宝藏:道欲度新声休走样。名为乐府,须教合律依腔:宁使时人不鉴赏,无使人挠喉捩嗓。说不得才长,越有才越当着意斟量。 曾记少陵狂,道细论诗晚节详。论词亦岂容疏放?纵使词出绣肠,歌称绕梁,倘不谐音律,也难褒奖。耳边厢,讹音俗调,羞问短和长。 三、简答题(每题12分,共36分) 1.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2.如何理解文学的地域风格? 3.如何理解明清曲学家所说的“本色”?

四、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 1.试举例论述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之间的辩证关系。 2.《水浒传》第二回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金圣叹夹批中说:“百忙中,偏又要夹入店小二,却反先增出邻舍火家陪之”,“真是极忙者事,极闲者笔也”(《笫五才子书施耐庙水浒传》第二回夹批)。明清小说、戏曲中颇多这类“闲笔”试举数例,谈谈你对这种写法的认识。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概念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 答:文学创造的客体“主体化”,是指主体能动的审美地反映客体的整个过程。客体“主体化”是主体主动地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自我的意识、情感对象化,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又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 2.叙事学 答:叙事学是20世纪以来由俄国形式主义与法国结构主义形成的叙事理论。俄国学者普洛普1928年发表的《民间故事形态学》中的结构思想传到法国,引起了大量关于叙事作品分析的尝试,这一系列学术活动逐渐酝酿成了叙事学。叙事学关注叙事方式、叙事视角、叙事者的声音特点、叙述者与接受者的关系等。它发展了传统叙事理论,但忽视了具体作品的特殊性,太注重形式,因而不无偏颇。 3.隐含读者 答:隐含读者是由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提出的重要概念。根据接受美学的见解,一部作品完成之后,在读者接受之先,便已隐含着读者。“隐含的读者”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是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隐含读者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这种预想有时是自觉的,有时可能是不自觉的。

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试题库整理

1、什么是文艺学? 2、什么是文学理论?(学科归属、研究对象、品格) 3、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4、艾布拉姆斯《镜与灯》中的“镜”与“灯”各指什么? 5、文学活动的构成?例:什么是模仿论/表现论等?(四要素即四种理论视角) 6、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例:巫术发生说等概念?哪一种最合理?为什么?文学活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的原因? 7、文学的含义?(三种含义) 8、什么是审美?审美指什么? 9、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的属性? 10、怎么理解文学是一般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 11、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表现? 12、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13、文学语言的主要特征? 14、什么是话语蕴藉? 15、什么是精神/物质生产?关系? 16、文学创造与科学、宗教活动的区别? 17、文学创造的客体与主体? 名词解释 1.话语:文学是一种话语。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 即一定的说话人和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含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2.陌生化(P142):以不常见的称谓来描写事物,而以作者或任务似乎从未见过此事物。 而不得不以陌生化的眼光把事物原原本本的具体的描写出来。从而使艺术描写不落俗套,产生一种奇特的新鲜感。 3.有意味的形式(P176):由英国文艺批评家克莱夫·贝尔提出,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有 意味的形式”。“意味”是指形式背后表现或隐藏的艺术家的独特的审美情感,情感是意味的唯一来源。艺术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观赏者审美情感的纯形式,是美的形式,即“有意味的形式”。 4.艺术真实(P153):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 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这是一种特殊真实,是主体把自己的“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儿创造出来的审美化真实。) 5.熟悉的陌生人:别林斯基认为,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熟悉的陌生人。“熟悉”是因 为它来自生活,使读者能从这一典型形象联想到某些类似的人物。“陌生”是因为有这样个性特征的人似乎从来没有过,是寄托作家审美理想的新生命,指文学典型具有独特的个性,文学典型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是古今唯一的独创,是一个读者熟悉的陌生人。 6.艺术发现(P127):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 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7.期待视野P324:在文学阅读之先河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 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即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定心理图示,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传承历史民俗文化促进民族团结

传承历史民俗文化促进民族团结 四排赫哲族乡是全国仅有的三个赫哲族乡之一,境内聚居着赫哲、汉、蒙、回、满、土家等六个民族的群众。近年来,双鸭山边防支队始终坚持把引领民族文化繁荣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推动民族地区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对民族文化、历史民俗的挖掘、保护和传承,促进了边境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与和谐发展。更多资料:百姓通谱 大力保护赫哲文化遗产 支队主动融入地方政府“打民族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组织边防派出所民警随团参加饶河县民族文化传承学习班,积极配合四排乡政府开展赫哲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通过对原始档案整理、网络资源搜集和走访赫哲族老人等渠道,搜集多部记录赫哲族说唱艺术“伊玛堪”、“嫁令阔”的声像资料,对赫哲族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还召集四排乡各族文艺精英组建“嫁令阔民间艺术团”,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付占祥担任艺术指导,聘请文化馆舞蹈教师定期授课,组织排练“嫁令阔”、“伊玛堪”、“萨满舞”等赫哲族传统民间艺术,加深了各族群众对赫哲文化的理解认同。在去年全国第九届乌日贡大会上,四排乡“嫁令阔民间艺术团”表演的萨满舞《降妖除魔》、《开江谣》和嫁令阔《呼那吉林格》分获特别奖、三等奖和最佳作曲奖。另外,支队还投入专项资金启动了乌日贡广场LED屏幕、汉赫双语路牌、渔船民俗彩绘等建设项目,招商引资成立了赫哲民俗工艺品制作公司,以公司化、规模化运行方式对赫哲族鱼皮画、桦树皮制作等民间传统技艺加以保护和传承。 展示赫哲民族文化魅力 支队主动聘请技术人员帮助四排乡政府建设了四排赫哲族乡旅游文化网站,将搜集整理的赫哲族艺术声像资料分类录入网站,通过直观方式向观众展示赫哲民族文化。同时,支队还联合乡政府组建了专题片摄制组,制作拍摄了赫哲佳肴美食、民间风采、赫哲人家等不同类型专题片30余部,充实旅游文化网站内容,让更多人走近赫哲族、了解赫哲族。与此同时,支队民警跟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桦树皮制作技艺传承人付占祥学习“桦树皮制作技艺”,和赫哲族群众一起跳“萨满舞”、进行“杈草球”比赛,在日常走访中深入挖掘、反复提炼民族文化内涵,并进行推广传承。支队与四排乡拓展赫哲族渔猎文化、萨满文化、拓荒文化的深层内涵,依托四排乡旅游文化网站、全国网络媒体龙江行、中外旅行社联谊会等渠道,大力宣传赫哲神韵、乌苏里情怀等民族风情。经多方宣传协调,四排乡政府受邀参加了第九届中外旅行社联谊会,签署了《北戴河-东极旅游行业交流合作框架协议》,将四排乡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纳入“中俄旅游大通道”,有效扩大了赫哲文化品牌知名度。 引领边疆民族团结进步 支队坚持将民族文化融入群众文化活动中,先后联合举办赫哲族乌日贡大会、河灯文化节、文化交流文艺专场演出等文化娱乐活动30余场次,组织群众学跳赫哲族舞蹈、学习烹饪民族美食,促进不同民族间的沟通交流,增进了各民族群众之间的感情。同时,支队将文化育民工程送到辖区群众身边,开展“红色电影走基层”活动,利用数字电影放映机为少数民族群众播放《乌鲁木齐的天空》、《红河谷》等民族团结影片,引导群众抵制不良思潮,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做斗争。还坚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积极为群众致富出谋划策,扶持20户村民发展“农家乐”,推出集吃、住、玩“一条龙”服务的“赫哲家庭一日游项目”,依托“北戴河——东极”旅游合作路线和每年一届的赫哲族开江节、河灯节等活动,吸引力大量游客到四排乡体验民族文化风情游,旅游旺季平均每日接待游客超过300人。另外,举办实用技能培训班、民族文化传承学习班,6名自主创业人员在县内开办特色渔村、

文学理论试题

1998 一、解释概念(每个3分,共12分) 1.文本 2.题材 3.意境 4.艺术构思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典型形象具有怎样的基本特征? 2.作为文学创作原则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哪些不同 3.简述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 三、阐释以下几段文字中所包含的文学理论思想(每题8分,共24分) 1、唐代诗人杜牧写了一首题为《江南春》的七绝:“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对这首诗,明代的杨慎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评述杨慎的这一看法。 2、鲁迅在《论“旧形式的采用”》中说:“这些采用,并非断片的古董的杂陈,必须溶化于新作品中,那是不必赘说的事,恰如吃用牛羊,弃去蹄毛,留其精粹,以滋养及发达新的生体,决不因此就会类乎牛羊的。” 3、黑格尔在《美学》第一卷中说:“我们无须把风格这个名词只限于感谢材料这一方面。还可以把它推广,用它来指艺术表现的一些定律和规律,既对象借以表现的那门艺术特征所产生的定性和规律。根据这个意义,人们在音乐中区分教堂音乐风格和歌剧音乐风格,在绘画中区分历史画风格和风俗画风格。依这样看,风格就是服从所用材料的各种条件的一种表现方式,而且它还要适应一定艺术种类的要求和从主题概念生出的规律。” 四、论述题(共24分) 1.举例说明语言艺术的基本特征 2.文学语言的深层义是怎样生成的? 1998 一、解释下面的术语,并分析每组两个术语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典型与形象 2.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 3.作者与讲述人 二、回答问题(每组10分,共30分) 1.个性与创作个性有什么关系,又有什么区别? 2.什么是文学鉴赏中的距离,距离在文学鉴赏中有何作用? 3.为什么说继承与革新是文学发展内在矛盾的反映? 三、解释歌德这段话所阐述的艺术观,并对其作出分析和评价(10分) 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因为他必须用人世间的材料来进行工作,才能使人理解,同时他又是自然的主宰,因为他使这种人世间的材料服从他的较高的旨意,并且为这较高的意旨服务。 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但是这种完整体不是他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心智的果实,是一种丰产的神圣的精神灌注生气的结果。 四、论述题(每题15分) 1.举例论述什么是文学语言的多义性,并解释多义性产生的原因。 2.什么是“故事时间”,什么是“叙述时间”?举例论述小说叙述中是如何处理这两种关系的。1999 一、术语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 游戏说 2.文学流派 3.(诗歌的)扩展式结构 4.叙述角度 5.典型性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并按照要求回答问题(共15分)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这段文字出自何处?为何人所说?(2分) 2.将这段文字译为现代汉语,并解释带点的字(兴、观、.群、怨)。(4分) 3.这段文字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文学观?并给予评价。(9分) 三、回答问题(30分) 1.创作活动的艺术想象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情节结构的小说和性格结构的小说有什么区别? 四、论述题(40分) 1.举例论述你对文学审美性的理解。 2. 举例论述文学形象与造型艺术的形象有什么不同,并解释其原因是什么? 2000 一、术语解释(每个3分,共12分) 1.艺术真实 2.典型人物 3.主题 4.限制叙事 二、解释并评价下面两段文字所阐述的文艺思想(每题9分,共18分) 1、郑板桥《题画竹》: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此磨砚展纸,落笔攸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2、亚里斯多德《诗学》:诗人的职责不在意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因此,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试述文学批评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在创作中,文学家的感知活动与其他艺术家有什么区别? 3、小说按照“据曲时间”的原则来叙事的美学目的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什么是“形象大于思想”?请以具体的文学事例给予解释。 2、举例论述诗歌创作活动中的主体性原则。 2000 一、批评学试题(50分) 1、批评家除了应具有良好的艺术素质外,为什么还应该具有严谨的学术素质?(10分) 2、简述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的基本特征。(10分) 3、谈谈你对文学批评应该具有“对话”性或“对话”功能的看法。(15分) 4、举例说明何谓新批评所说的“含混”和“反讽”。(15分) 二、美学试题(共50分)

(完整word版)文学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文学理论期末考复习 1、生活活动对文学活动的意义 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人的创造是依靠自己头脑的思考,在创造过程开始之前就已考虑到了自己创造的结果。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人的生活活动对文学活动的美学意义。 ①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对象”指客体,“诗意情感”是指诗化客体。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对象化是指外化,呈现,形式化。人的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在于,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和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这样才能生发出诗化的关系,而不像动物的生命活动完全从属于自然。在生活活动的过程中,人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条件自由地选取感觉事物的角度,人感觉事物的角度又是多样化的,人的生活活动除了经济技术和革命实践意义之外,就是审美创造意义。 ②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自觉”在哲学意义上自己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能动”指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人的生活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合目的性”是指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根据一定的需要而设计的,“合规律性”是指人的生活活动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合乎或遵循一定规律的。文学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形态,它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一种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自觉能动的创造,在这种创造中,可以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也就是达到全面地表现人的本质特性。 ③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人的生活活动是对人“本质力量的确认”。人的生活活动作为对人的本质

力量的确认,实际上是审美产生的基础。在审美活动中,人在直观的层次上是审“对象”,而在深蕴的层次上,却是通过对象来审“自己”。只有在先在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审己”。同时,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认。通过创造和欣赏文学,人的本质力量可以尽情展现出来,使人更深切地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2、模仿论和表现论有什么区别。 ①在文学本质论上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 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英国浪漫诗人华兹 华斯曾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我流露。” ②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虽不否认这一 点,但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因而看重考据 式的批评。 ③表现论不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而是将文学创作同科 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高扬“文学天才”的作用。 3、劳动在文学发生中的意义。 ①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基 本活动的前提,这一方面在于人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 其他活动,另一方面在于人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的。 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人的活动都伴随着一个自觉的目 的,而这一目的又是源于某种需要而设定的。如,史前人类在集 体进行的劳动中,为了协调行动,交流情感与信息,减轻疲劳等,就由这些需要产生了语言和最初的文学。 ③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远古时代遗存的作品中大都描

文学理论(阎嘉)历年常考重点复习题以及模拟考试题

文学理论(阎嘉)历年常考重点复习题以及模拟考试题 绪论:文学概论及其研究对象 1,“文艺学”、“文学概论”与“文学理论”几个概念是什么关系? 2,文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3,文学理论和批评为什么要以各种理论资源为依托? 4,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有着怎样的关系? 第一讲文学本质论 1,如何认识有关文学本质的各种基本观点? 2,探讨文学本质的视点主要有哪些? 3,如何理解接受视野中的文学本质观? 4,如何理解考察文学的不同视点? 5,在文学本质问题上有哪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其长处和短处何在? 6,为什么说文学的本质是多层次的? 7,怎样正确认识文学的审美本质? 8,怎样正确认识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7,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与作用是怎样实现的? 第二讲文学创作论 一、词语解释 创作动机;艺术构思;典型化;创作语境;创作心态;艺术情感;艺术想象;灵感;创作个性;风格 二、简答与论述 1.文学创作的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关系。 2.文学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 3. 普通知觉与审美知觉的关系。

4.艺术情感与自然情感的关系。 5.创作风格的基本特点。 6. 生活体验在作家的创作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7. 在把生活转化为艺术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什么因素? 8. 作家在才能和素质方面与普通人有什么不同? 9. 艺术思维与抽象思维有什么差别?艺术思维的特征有哪些? 10. 作家创作中的灵感与他的生活积累、艰苦构思有怎样的关系? 11. 文学形象与文学典型的联系和区别有哪些方面? 12. 现实主义文学为什么要提倡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3. 典型化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4. 文学意象与文学意境的联系和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15. 什么是创作方法,它与作家的创作有怎样的关系? 16. 如何理解文学风格的不同含义? 17. 为什么要倡导文学风格的多样化? 第三讲文学作品论 1,从“虚”与“实”的关系看西方文学理论在文学作品存在方式问题上的观点。2,如何理解“言”、“象”、“意”之间的关系? 3,主题在文学创作中对于作品成败有何意义与作用? 4,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思想与哲学、科学著作中表达的思想有什么区别? 5,怎样从现代语言学的观点来看文学作品语言的特性? 6,文学语言与自然语言有何异同?

文学理论习题及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习题 一、概念题(10分,每小题2分) 1.文学文本:2.陌生化:3.期待视野:4.原型:5.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二、填空题(20分,每小题1分) 1.依据冲突性质,戏剧可分为、、。 2.依据表现形式,诗歌可分为、、。 3.抒情作品的三个结构要素是、、。 4.构成文学叙事的三方面涵义是、、。 5.英加登的“文本五层面”说是 指、、、、。 6.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悲剧六因是 指、、、、、。 7.文学话语活动的五要素包 括、、、、。 8.审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包 括、、。

9.常见的风格形态分类包 括、、、。 10.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三块基石 是、、。 11.中国古代文论的心理学观点主要 有、、、。 12.人类文学传播的三个阶段包括、、。13.王国维把文学意境分为、。 14.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标准是、。 15.文学接受对象的文化属性包括、、。16.常见的批评文体包括、、、。17.文学风格形成的客观因素包括、、。18.故事行动序列的典型形式有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19.三国时期王弼关于本文层次的说法是______、______、______。20.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在正确的题号上打“√”)1.历史上关于雅与俗的两种表述方式是:

①寓庄于谐②阳春白雪③曲高和寡④下里巴人⑤文以载道 2.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 ①现实评价②自我表现③审美体验④情感宣泄⑤艺术形式 3.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 ①期待视野②对话欲望③思想正确④情感丰富⑤见仁见智 4.依据手段和材料,艺术可分为: ①表演艺术②造型艺术③综合艺术④影视艺术⑤语言艺术 5.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 ①关注现实②细节真实③反映本质④排斥理想⑤反对虚构 6.文学批评的艺术标准包括: ①真实程度②文体形式③形象特征④意蕴内涵⑤政治倾向 7.作为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 ①文字的科学②文章的学问③文化的载体④语言的艺术⑤抒情的方式 8.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相同点是: ①源于生活②细节真实③手法夸张④反映本质⑤表现情感 9.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实质上是在于:

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交流

主题:民族团结 题目: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交流课程:中国民族宗教理论与形势政策 姓名:刘骏青 学号:12015240064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教师教育) 班级:汉教(2)班

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交流 摘要: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我国民族团结统一的意识形成与发展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民族融合的趋势不仅体现在政治上,更体现在文化上。在胡风影响下,服饰、饮食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中国屈辱的近代史开始,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各民族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反帝反封建的过程。各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由此可以看出,各民族的团结都是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固有的优良传统,是任何人都不可动摇的。 关键词: 民族团结融合胡风服饰饮食近代史共同抗日 正文: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文化是五十六个民族多元文化的的融合和淬炼,中华民族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中华民族是五十六个民族齐心协力,融汇进取,相互交融,相互联系,在长期以来的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共同构成的。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中华各民族互相团结,相互融合,进行着经济、政治、文化等的交流和借鉴,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又共同拥有着一脉相承的共性,薪火相传,长久不息。 中华民族的整体性不容亵渎,不容置疑。 到春秋战国,我国各少数民族早已有了开始交流的动向。各时期的统治者,也都顺应各民族融合和交流的趋势,颁布了一系列适应国家发展的民族政策,以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协作,促进中华民族的共同发展。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伟大的先哲孔子早就提出了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民族问题,这对民族问题的发展有很大的裨益。“孔子提出一种以文化心理素质为脊柱、部分族类、一视同仁、兼容并包、共同发展的民族观,正确总结了华夏族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也反映了春秋时代民族关系进程的主流。”[1] 这足以看出,我国民族团结统一的意识形成与发展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 自春秋战国以来,我国逐渐开始由分裂走向统一,团结和平共处的意识也愈发强烈。在这一时期,我国第一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发生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的其他少数民族匈奴、东胡、戎、越等通过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战争,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这一融合兼并过程,为后来秦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奠定了基础。随着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的形成,我国在各方面,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逐渐开始了统一之路。 在长久的朝代更迭中,虽然有动荡分裂,但是仍然还是不断促进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统一。一直以来,无论朝代如何更迭,各个朝代的皇帝却都一贯尊崇儒家思想,自然,大统一的思想也就得到了不断的继承和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我国民族融合史上的第二次大融合:蜀国与西南少数民族民族联系加强,吴国境内的山越和汉族共同开发了江南,西晋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与汉族联系日益密切。 特别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这次大融合高潮的顶点在南北朝时期。在此之后,各少数民族融合的趋势愈发明显。 “隋唐时期的民族观,视夷狄与华夏为一家,爱之如一。 文成公主入藏,彝族和白族在中华统一政权的一部分上的文化认同感、亲和力以及政治上对统一的维护,在壮族、回族中传播,在蒙古族和满族中传播 宋辽时期,相对正确的宗教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消弭民族矛盾,有利于自己政权的生存和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C卷(附参考答案)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C卷) 一.术语解释题(每题4分,共20分) 1、艺术形象 2、文学材料 3、文学本体说 4、创作动机 5、艺术构思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42分) 1、简述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的文学活动理论。 2、简要说明文学的文化含义。 3、模仿论与表现论的区别。 4、探索艺术起源问题的实证途径有哪些? 5、弗莱是如何理解文学发展的? 6、通俗文艺的价值在哪里? 7、说明文学活动的美学意义在哪里? 三、扼要指出下列引语中艺术道理(每题3分,共9分) 1、文学是“无用之用” 2、文学是“诗的思想” 3.丰富的生活阻碍了艺术表现。 四.阐述分析下列材料所蕴涵的文学原理(8分)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光、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五、论述题(共21分) 1、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为什么更应是话语的艺术?举例说明。(12分) 2、如何理解文学创造中的内容形式化和形式内容化?(11分)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C卷)参考答案 一、 1、艺术形象:由文学的文本结构所呈现的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是文学特有存在方式 2、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 3、兰塞姆创造了一个术语:文学本体论。文学本体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 4、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或意图。作用:具体的文学创造过程能否完成的关键 5、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像、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二、 1、文学活动的构成: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2、文学的文化含义。中国魏晋前。词源学:文——文章(写作和文采)。学——博学(学术)。文学=文献=文化=文=一切应知之学问. 西方18世纪前。古希腊无文学概念。o只有文学的特定形态,如史诗、颂诗、演讲术、悲剧等。自由艺术:艺术、技艺、哲学等。广义的文学: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统称。是语言性符号。等同于文化。韦勒克:文学研究史=文明研究史。 3、表现论与模仿论的区别。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表现论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 4、研究艺术起源有三种实证途径:从史前考古学角度分析史前艺术遗迹。从现代残存的原始部族的艺术进行分析。从儿童艺术心理学方面进行分析。 5、文学的发展的内在动因与自然界四季“循环”一样。春天对应为喜剧。夏天对应为传奇。秋天对应为悲剧。冬天对应于缺乏正面目标的讽刺文学 6、通俗文艺的精神价值:在可读性中,让读者获得平易性的精神愉悦,进而产生超越生活的艺术快感。 7、人性在文学活动中的体现(即文学活动的美学意义)。文学活动使人能自由地表达对对象的感觉。文学活动使人能进行自由的精神创造。文学活动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 三: 1、功利与无功利结合。 2、情感与认识的结合。 3、想象力作用。 四:文学物化。作家将构思成熟的形象和意念,转换为语言、文字,使其成为物质性文本的过程。从心理到物质的过程:“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 五、 1、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特点。一、塑造艺术形象的间接性。形象间接性原因:语言符号是“人为符号”,非“自然符号”。形象间接性局限:无艺术形象感情

《文学理论教程》习题集(1)

百度文库专用 百度文库专用 《文学理论教程》习题集 一、解释术语: 1、文艺学; 2、狭义文学; 3、文学话语; 4、惯例的文学观念; 5、话语蕴藉; 6、文学; 7、精神生产; 8、文学创造; 9、文学创造的客体;10、文学创造的主体; 11、文学创造材料;12、艺术发现;13、创作动机;14、艺术构思;15、形象思维; 16、灵感;17、知觉;18、综合过程;19、突出与简化;20、变形;21、陌生化; 22、即兴与推敲;23、艺术真实;24、艺术概括;25、情感把握;26、形式创造; 27、艺术形式;28、“有意味的形式”;29、文学活动;30、审美。 二、填空练习: 1、文艺学的五个分支是: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文学史。 2、美国当代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 3、文学活动过程是一个从艺术生产到艺术价值生成再到艺术消费的过程。 4、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对象化论、艺术生产论、特殊的意识形态论、文学起源论、现实主义的创作论、文学历史发展论、文学批评论。 5、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对文学性质的理解体现在:“对象化”论强调的是它的创造性,“意识形态”论强调的是它的依存性,“艺术生产”论强调的是它的独创性。 6、马克思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 7、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是:理论方式、宗教方式、实践—精神方式、艺术方式。 8、文论史上的几种文学起源说有:巫术说、宗教说、游戏说、摹仿说等。 9、文学作为话语,至少包括如下五个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本文、沟通、语境。 10、文学话语的社会性表现在,它具有意识形态性、民族性、人民性和阶级性。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促进民族团结》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促进民族团结》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2)知道我国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制度。 能力目标 理解促进地区共同繁荣和民族地区进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少数民族大发展的事实说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的义务感和使命感。 教学难点重点 重点:理解我国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以制度为保障。难点: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促进民族团结是国家、社会共同的责任。教学方法 教法:情景设置,引导讲解。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附《中华民族歌》)中华民族兄弟多,五十六族齐欢歌。汉壮蒙古维吾尔,藏回朝鲜哈萨克;苗彝布依鄂伦春,满侗哈尼塔吉克;瑶白傑傣达斡尔,黎傣土家鄂温克。东乡他佬珞巴土,布朗纳西高山畲;拉祜彳乞佬水阿昌,撒拉毛南彳瓦锡伯;普米德昂羌保安,门巴裕固怒景颇;柯尔克孜塔塔尔,乌孜别克京基诺;独龙赫哲俄罗斯,团结奋斗建祖国。 2.设问:你能从《中华民族歌》中找到哪些民族?从《爱我中华》中感受到中华各民族之间是什么关系? 3.学生交流。 4.教师引言: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人民要富强, 需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知识点一民族大家庭 1.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以—汉族_ 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2.新中国成立后,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民族_ 平等_、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

期末作业考核-文学理论研究-含答案-吐血整理完成

期末作业考核 《文学理论研究》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 作家内心形象的成熟一般要经过哪几个步骤? 答:形象的萌发(常与作家创作冲动的发生相伴随)、形象的孕育(即作家已经萌发的内心形象)、形象的形成(即内心形象在作家头脑中基本完成,定型)三个步骤。 2. 简述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答:首先,政治对文学的影响是直接的、巨大和深刻的:第一,特定的政治局面会影响到文学的审美价值和审美风格;第二,政治斗争的形式会影响到文学的方向和性质;第三,处于统治地位的政治集团所制定和推行的方针政策及统治者的个人好恶,也会影响到文学的繁荣或萧条。 3. 散文的审美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写真纪实,袒露个性;(2)、题材广泛,以传达感受为中心;(3)、笔法章法灵活,语言富有美感。 4. 简述阅读先见的成因。 答:(1)、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观念决定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思想要求和政治态度,表现在阅读活动中,会使不同的读者从不同的思想政治观点出发而对文学作品做出不同的期待和解读;(2)、个人的生活经历、生活背景、学习钻研等等的影响也会形成个人化的阅读先见;(3)、社会的文化观念和民族的审美文化沉淀也是阅读先见得以产生的原因之一。

5. 谈谈人物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答:(1)、一般而言,情节、事件都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因此同情节相比,人物在作品中的作用是第一位的。(2)、因为社会历史由本人的活动所构成,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决定了他在叙事文学中的地位,文学要反映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写人。从文学的本质即文学的审美性上说,因为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文学的审美属性决定了它必须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把握去反映人,揭示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人类如何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正因为如此,在叙事作品的各种题材中都把人物形象的刻画摆在中心位置,使事件的叙述和场景的描写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3)、但是,在有些情节小说中人物不过是为了构造情节而设置的,本身见不出完整的、活生生的真实性格特征来,人物只是情节发展中的行动元。 二、论述题(第1、2小题各15分,第3题20分,共50分) 1. 论述文学语言的特殊要求是什么?适当举例说明。 答:a形象性。就是强调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时要自觉调动发挥语言的唤起表象的功能,展开具体的刻画描写,状物摹形,绘声绘色,来完成塑造艺术形象的任务。形象性的文学语言,重在通过刻画描写以展现事物、现象的形态特征和内在神韵,力求具体、恰当、鲜明、生动,积极营造如在眼前、镜像逼真的艺术效果。例如李白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深湛的潭水反衬,使友情似乎也形象化了。 b含蓄性。不仅在于表达的曲折委婉,更在于涵义的深厚丰富。因此,作家进行文学创作就应该充分拓展、挖掘语言的内涵和外延,增强语言的内在张力,在表层字面意义之外包容进更为丰厚的内在深层意义。例如唐代刘知几讲:“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 c情感性。文学语言的情感性,蕴含在语言所构成的意象和语言表达的形式之中,主要是通过词语、句式、语调等方面体现出来的。例如,安徒生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结尾出这样写道:“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里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