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律动教学

合集下载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的运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的运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的运用1. 引言1.1 介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一种音乐教学方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以儿童为中心,通过音乐游戏和律动活动来培养儿童的音乐感知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这种教学法注重整体性和体验性,通过让学生参与音乐制作和演奏活动,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能,使音乐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还注重音乐与生活、语言、运动等其他领域的结合,帮助儿童全面发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包括:律动性强、活跃性强、参与性强、趣味性强、综合性强。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指导下,学生不仅可以学习音乐理论知识,还能通过参与各种音乐活动来锻炼自己的身体和大脑,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教育界备受推崇,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实践、体验和综合发展的音乐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可以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1.2 小班音乐律动活动的重要性小班音乐律动活动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音乐律动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感知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小班音乐律动活动还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团队意识,提高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在活动中,幼儿们可以通过唱歌、跳舞、打击乐器等方式参与,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表达能力。

音乐律动活动也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和认知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还可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发挥活动的作用,提升幼儿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水平。

2. 正文2.1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的理论基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音乐教育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不仅注重音乐技能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

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律动教学

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律动教学

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律动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律动教学律动的教学并不始于奥尔夫, , 而是整个欧洲在本世纪初的一种思潮。

” 那是在二十年代的时候对人体、对从事体育、体操和舞蹈的一种新的感觉。

支配着欧洲的青年。

” 奥尔夫。

达尔克罗斯、拉班、维格曼是这个潮流的代表人物. . 特别是达尔克罗斯作为一位音乐学院的教师, , 创造了体态律动的音乐教育体系风行欧洲。

奥尔夭是在前人的根底上开展和创造了自己的体系。

所以说奥尔夫的结合动作的教学方法是从达氏吸收并开展起来的, , 没有本质的区别。

主要区别在于达氏动作使用的音乐只限于钢琴l l 但奥尔夫扩大到一切声响首先是敲击乐器和音条乐器. . 另外在嗓音方面也都包括进去了。

达氏的动作训练音乐与西方音乐体系更接近, , 尤其对乐理、练耳、即兴等均是西方音乐体系的, , 它在系统性上比奥尔夫更清晰. . 而奥尔夫在音乐语言体系上更开放些。

特别是由于要求与动作结合的音乐是由学生亲自参与演奏的, , 不可能在艺术性上要求那么高。

再一个重要区别是达氏的教师本人钢琴演奏水准尤其即兴水准要非常高, , 而奥尔夫体系那么完全不这么要求。

一、奥尔夫的动作训练从人类最常见、最普通的走跑开始, , 从通过动作进行节奏训练起步。

L L 听鼓声做动作练习听教师的鼓声” 走”、、” 跑”, , 开始是自由的走、跑, , 也可用围成一或两个圆圈活动, , 这里关键的是动作要与鼓声相合, , 能走在点上, , 迅速反响鼓声的变化。

在此根底上可加上音量、速度的变化; ; 前后转向的变化; ; 开始与停止的训练等等, , 还可以在停止时下一个动作口令; ; 训练反响能力。

这种口令包括一个规定的动作如” 蹲下” 、” 趴下” 、” 一条腿抬起”; ; 也可以不规定动作由学生自己创造一个造型动作: : 还可发口令: : ” 几人一组! ! ” 或规定二人一组, ,用身体某部位相碰等等” 、等等。

这方面的游戏特别多, , 只要教师不断开动脑筋会有更多可能性挖掘出来。

奥尔夫音乐律动教学优质教案最新版

奥尔夫音乐律动教学优质教案最新版

奥尔夫音乐律动教学优质教案最新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第三单元“律动与节奏”,详细内容为第三章“儿童律动游戏”的第24节。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基本律动元素,培养音乐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奥尔夫音乐律动的基本元素。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提高音乐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激发对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基本律动元素的掌握和运用,音乐节奏感的培养。

教学重点:奥尔夫音乐律动的特点,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钢琴、奥尔夫乐器(如木鱼、铃鼓等)。

2. 学具:学生自备轻便的律动道具(如手环、丝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身体热身运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游戏形式引入律动元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节奏。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示范基本律动元素,讲解动作要领,引导学生模仿学习。

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律动练习,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选取一首简单歌曲,让学生尝试将所学律动元素融入其中,体验音乐律动的乐趣。

4. 团队合作展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展示,每组设计一个简单的律动表演。

教师评价各组的表演,给予鼓励和建议。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措施。

六、板书设计1. 奥尔夫音乐律动的基本元素2. 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方法3. 团队合作展示评价标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具有创意的律动表演。

2. 答案:各小组的表演视频或图片,以及表演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参加音乐社团活动,深入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提高自身音乐素养。

同时,关注国内外音乐教育动态,拓宽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教学难点与重点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身体热身运动:应选择简单、易于模仿的动作,注重全身关节的活动,避免复杂和高难度的动作,以免造成学生身体负担。

奥尔夫音乐律动教案

奥尔夫音乐律动教案

奥尔夫音乐律动教案奥尔夫音乐律动是一种以音乐律动为基础的音乐教学方法,通过运用身体动作和乐器演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和综合素质。

下面是一个关于奥尔夫音乐律动的教案。

教学目标:1. 学习认识基本的音乐律动,如拍子、节奏等。

2. 运用身体动作和乐器演奏,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律动。

3. 发展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乐谱和乐器(如手鼓、铃鼓等)。

2. 课件或图片,用于展示音乐律动的图像和示范动作。

3. 合适的音乐录音或现场演奏。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询问学生对音乐律动的理解和认识。

2. 介绍奥尔夫音乐律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拍子、节奏和韵律。

3. 示范教学:以一首简单的乐曲为例,先让学生跟随乐曲的节奏拍手或跺脚。

然后引导学生用手鼓或铃鼓演奏乐曲的节奏。

4.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创意,用乐器演奏一首简单的乐曲,并加入适当的动作。

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展示和分享:让每个小组依次展示他们的演奏和动作,其他小组可以给予评价和建议。

6. 综合创作:引导学生自由发挥,用乐器和身体动作创作一个简短的乐曲,展示自己的音乐律动能力。

7.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经验,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延伸:1. 在其他音乐活动中运用奥尔夫音乐律动的方法,如合唱、舞蹈等。

2. 鼓励学生通过创作和表演,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和创意。

3. 利用科技手段,让学生制作和演奏自己的音乐律动作品,如录音、视频等。

评价与反馈: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建议。

2. 分享学生的作品和演出,让其他同学评价并给予反馈。

3.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2024年奥尔夫音乐教案,律动教学【小花猫】

2024年奥尔夫音乐教案,律动教学【小花猫】

2024年奥尔夫音乐教案,律动教学【小花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奥尔夫音乐教材第三章《律动与舞蹈》,具体内容为《小花猫》律动教学。

通过对该章节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基本的节奏律动,学会用身体动作表达音乐情感,培养音乐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花猫》的节奏律动,提高音乐节奏感。

2. 培养学生用身体动作表达音乐情感的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节奏律动的掌握,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2. 教学重点:《小花猫》律动的学习,音乐情感的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钢琴、黑板、卡片。

2. 学具:手鼓、沙锤、脚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一个小花猫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律动。

2. 示范:教师示范《小花猫》律动,让学生跟随学习。

3. 讲解:分析《小花猫》的节奏特点,指导学生用手鼓、沙锤、脚铃等教具进行练习。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观摩,教师巡回指导。

5. 互动:邀请学生上台展示,给予鼓励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小花猫》律动教学2. 内容:a. 节奏特点:强弱分明,富有弹性b. 律动动作:摇摆、蹲起、拍手、跳跃c. 情感表达:轻松愉快、活泼可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编排一段以《小花猫》为主题的律动舞蹈。

2.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结合《小花猫》的节奏和动作特点进行编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小花猫》律动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创作自己的律动舞蹈,提高音乐创作能力。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乐队等,丰富音乐体验。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1. 节奏律动的掌握:教师应通过生动的示范、详细的讲解以及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小花猫》的节奏特点。

大班奥尔夫音乐律动教案

大班奥尔夫音乐律动教案

大班奥尔夫音乐律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奥尔夫音乐律动教材第四章《有趣的节奏与律动》,详细内容包括节奏的认识与练习,通过身体律动感知音乐节奏,学习简单的奥尔夫音乐律动,以及配合乐器进行节奏表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音乐节奏,能通过身体律动表达音乐节奏。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奥尔夫音乐律动的学习与表演。

教学重点:基本音乐节奏的掌握,身体律动的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奥尔夫乐器(如小鼓、木鱼等)、音乐播放器。

学具:学生自备手拍器或小鼓等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身体律动,让学生感受音乐节奏。

引导学生分享在生活中遇到的有趣节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基本音乐节奏,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

教师示范奥尔夫音乐律动,引导学生跟随练习。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身体律动练习,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动作,给予鼓励。

4. 乐器配合(10分钟)学生使用奥尔夫乐器,跟随音乐节奏进行表演。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乐器演奏技巧,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分组进行律动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节奏与律动》2. 内容:基本音乐节奏: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奥尔夫音乐律动:示例动作乐器配合:乐器图片及演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个简单的身体律动,配合音乐节奏进行表演。

2. 答案:学生可根据所学音乐节奏,结合自身特点,创作一个有趣的律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指导与鼓励。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音乐活动,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节奏,发现音乐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奥尔夫音乐律动教案

奥尔夫音乐律动教案

奥尔夫音乐律动教案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艺术形式,而奥尔夫音乐律动教学则是一种注重孩子整体发展的教学方法。

通过游戏、律动和音乐的结合,奥尔夫音乐律动教案可以帮助孩子培养音乐敏感性、节奏感和创造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奥尔夫音乐律动教案的核心理念、教学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核心理念奥尔夫音乐律动教案的核心理念是通过身体参与的方式来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它强调孩子的积极参与和自主探究,鼓励他们通过活动和互动来发展音乐能力。

奥尔夫音乐律动教案认为,孩子们可以通过体验音乐的律动和节奏,提高他们的音乐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律动游戏律动游戏是奥尔夫音乐律动教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游戏的形式,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用身体语言来表达音乐的节奏和感情。

例如,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快速的音乐,让孩子们跟随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如拍手、跳跃等。

这样的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对音乐节奏的感知。

2. 创作活动奥尔夫音乐律动教案也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通过音乐创作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例如,教师可以给孩子们一段简短的音乐,让他们用打击乐器演奏出自己的创意。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音乐创造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故事串联奥尔夫音乐律动教案也与故事串联相结合,通过音乐和故事的结合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理解力。

教师可以根据故事情节选择适合的音乐进行配合,让孩子们通过音乐来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和氛围。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增加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三、实施方法奥尔夫音乐律动教案的实施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熟悉音乐教师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音乐作品,并熟悉音乐的节奏和结构。

只有教师对音乐作品有较为深入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们参与其中。

2.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需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计划中应包括教学活动的顺序和时间分配,以及评估孩子们学习成果的方式。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的运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的运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的运用1. 引言1.1 引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的运用是一个具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孩子们可以更好地发展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可以帮助孩子们通过声音、节奏和乐器的运用,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感知能力。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将进一步了解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概述,小班音乐律动活动的特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的运用方法,案例分析以及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意义。

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提高小班音乐律动活动的教学质量,让孩子们在音乐中感受快乐,享受学习的乐趣。

【2000字】2. 正文2.1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概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通过音乐和律动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这种教学法强调通过音乐创作、演奏、表演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性,通过让学生亲身实践音乐活动,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倡导“整合性音乐教育”,即在音乐教育中融入各种艺术形式和学科内容,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也能够感受到其他领域的文化和知识。

这种教学法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学生参与、文化整合和综合发展。

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实践,学生可以得到更丰富、更全面的音乐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智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够为学生带来更积极、更富有成效的音乐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小班音乐律动活动的特点小班音乐律动活动是针对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学生设计的音乐教学活动,具有以下特点:1. 活泼有趣:小班音乐律动活动通常采用轻松活泼的方式进行,通过歌曲、舞蹈或打击乐器等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基本动作教学中的律动教学方法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基本动作教学中的律动教学方法
和反馈。
学生的角色与任务
积极参与
01
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到律动教学中来,认真听讲、观察教师的示
范,并勇于尝试和实践。
感受音乐
02
学生需要认真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力度等元素,并尝试将
这些元素融入到自己的动作中。
与他人合作
03
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一些律动动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
集体荣誉感。
教学环境与设备的准备
01
02
03
身体打击乐
通过拍打身体各部位,如 拍手、拍腿、跺脚等,发 出声响,配合音乐的节奏 进行练习,培养节奏感。
身体摇摆
随着音乐的节奏,身体进 行前后、左右或旋转的摇 摆,感受音乐的流动和韵 律。
行走与跑跳
结合音乐的节奏和速度, 进行行走、跑步、跳跃等 动作,表现音乐的节奏感 和动力。
舞蹈动作与音乐旋律的配合
引导学生深入探索音乐与律动的内在联系, 培养其独立的艺术审美和表现能力。
在不同音乐风格中的应用
01
古典音乐
通过优雅的舞姿和华丽的旋转 ,展现古典音乐的庄重与高雅 。
02
流行音乐
运用现代舞、街舞等时尚元素 ,表现流行音乐的激情与活力 。
03
民族音乐
借鉴各民族舞蹈动作和韵律特 点,体现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
即兴创作
奥尔夫强调即兴创作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即兴创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 想象力,让学生在自由的音乐创作中体验音 乐的乐趣。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基本动作教学
1 身体动作与音乐节奏的融合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身体动作是表达音乐节奏的 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身体各部位的有节奏的运动,学生 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音乐节奏。

奥尔夫音乐律动教学教案最新版

奥尔夫音乐律动教学教案最新版

奥尔夫音乐律动教学教案最新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选自《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第三章节,主要围绕音乐律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讲解。

具体内容包括:奥尔夫音乐律动的概念、基本动作练习、节奏与律动的结合、即兴创作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奥尔夫音乐律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节奏与律动的结合,即兴创作。

2. 教学重点:基本动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钢琴、鼓、木鱼等打击乐器。

2. 学具:学生自备一本《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奥尔夫音乐律动视频,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律动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奥尔夫音乐律动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基本动作练习:带领学生进行基本动作练习,如走、跑、跳、拍等,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4. 节奏与律动的结合:将基本动作与打击乐器相结合,进行节奏与律动的练习。

5.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奥尔夫音乐律动题目,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题: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编写一段包含走、跑、跳、拍的律动组合。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律动练习,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7. 即兴创作: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进行即兴创作,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六、板书设计1. 奥尔夫音乐律动教学2. 内容:(1)基本原理和方法(2)基本动作练习(3)节奏与律动的结合(4)即兴创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八分音符为一拍,编写一段包含走、跑、跳、拍的律动组合。

2. 答案示例:走:强弱强弱强弱强弱跑:强强弱强弱强弱强跳:强弱强弱强弱强弱拍:强强弱弱强强弱弱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更多奥尔夫音乐律动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可以推荐相关书籍、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深入学习。

奥尔夫音乐律动教案

奥尔夫音乐律动教案

奥尔夫音乐律动教案教案主题:奥尔夫音乐律动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奥尔夫音乐律动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2. 能够理解和运用奥尔夫音乐律动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3. 通过参与音乐律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奥尔夫音乐律动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奥尔夫音乐律动教具,如手鼓、木琴等。

2. 音乐播放设备和选定的音乐素材。

3. 幻灯片或黑板、白板等辅助教学工具。

4.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奥尔夫音乐律动,并简要说明其基本概念和教学目标。

- 播放一段奥尔夫音乐律动的音乐,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讲解(10分钟)- 使用幻灯片或黑板、白板等辅助教学工具,向学生详细讲解奥尔夫音乐律动的基本概念,包括节奏、旋律和动作等。

- 示范一些基本的奥尔夫音乐律动动作,并指导学生跟着一起练习。

3. 练习(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些奥尔夫音乐律动教具,如手鼓、木琴等。

- 播放一段简单的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动作,进行合理的表达和演奏。

- 教师巡视指导,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4. 创作(10分钟)- 鼓励学生自己创作一段简短的奥尔夫音乐律动,并安排学生轮流展示。

- 提供一些创作的提示和指导,如节奏的选择、动作的编排等。

5. 总结(5分钟)- 让学生回顾整个奥尔夫音乐律动的学习过程,总结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教学扩展:1. 给学生布置一些奥尔夫音乐律动的练习作业,提供练习册或工作纸,让学生在家里进行巩固和练习。

2.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律动表演或比赛,锻炼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这个教案的目标是通过奥尔夫音乐律动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案包括导入、讲解、练习、创作和总结五个步骤。

导入部分通过播放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奥尔夫音乐律动有所了解。

奥尔夫音乐教案,律动教学【小花猫】

奥尔夫音乐教案,律动教学【小花猫】

奥尔夫音乐教案,律动教学【小花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奥尔夫音乐教材第四章《动物音乐会》,以《小花猫》为主题,详细内容包括动物律动的认知与模仿,通过音乐感受与表达,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音乐元素,同时培养其音乐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知《小花猫》的音乐特点,掌握基本的动物律动。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其音乐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动物律动的模仿与创造性表现。

教学重点: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动物头饰等。

学具:手鼓、沙锤、木鱼等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动物头饰,让学生扮演成各种小动物,营造一个动物音乐会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世界。

2. 例题讲解(10分钟)播放《小花猫》音乐,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模仿小花猫的动作,讲解音乐中的基本节奏和音符。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律动进行模仿和创造,同时使用手鼓、沙锤等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

4. 分组展示(10分钟)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动物律动和打击乐器伴奏,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和反馈。

六、板书设计1. 《小花猫》音乐主题2. 动物律动:小花猫、小兔子、小猴子等3. 音乐节奏:2/4拍、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4. 打击乐器:手鼓、沙锤、木鱼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个动物律动,结合所学音乐知识,创作一首简短的音乐作品。

2. 答案示例:以小花猫为主题,创作一首2/4拍的音乐作品,运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表现小花猫活泼可爱的形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动物律动和音乐节奏感。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如学生参与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以便于调整教学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拓展延伸,尝试创作更多有趣的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的运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的运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的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指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提出的一种音乐教学方法。

该方法以儿童的音乐天赋和音乐感知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儿童的音乐综合能力,通过音乐游戏、合唱、器乐演奏等形式,激发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音乐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培养儿童的音乐能力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本文将探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的运用,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和方法。

小班音乐律动活动是指针对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的音乐律动训练。

这个阶段的孩子还处于身体发育和音乐感知的初级阶段,他们对音乐节奏和律动需要进行系统的训练和指导,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正是为这一目的而设计的。

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可以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运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音乐律动训练。

其一,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各种形式的音乐游戏,可以调动孩子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使音乐律动训练变得轻松而有趣。

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可以利用各种游戏形式进行音乐律动训练,比如“模仿游戏”、“故事串联游戏”、“小组合作游戏”等,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能力和律动感。

其二,合唱训练。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合唱活动,通过集体合唱来培养孩子的音乐感知和合作能力。

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可以进行简单易学的合唱训练,比如教唱一些简单的儿歌、童谣,让孩子们跟着音乐的节奏一起唱,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音乐记忆和节奏感,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意识。

其三,器乐演奏。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倡导“体验即学习”的教学理念,通过让孩子们亲身参与器乐演奏,可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情和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和协作能力。

在小班音乐律动活动中,可以利用一些简单易学的器乐器材,比如小鼓、铃铛、木鱼等,教孩子们学习音符和节奏,让他们通过演奏器乐来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能力和协作精神。

2024年奥尔夫音乐教案,律动教学【小花猫】

2024年奥尔夫音乐教案,律动教学【小花猫】

2024年奥尔夫音乐教案,律动教学【小花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关于律动教学的章节,具体内容为《小花猫》主题律动。

通过对该教材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基本节奏,通过身体律动表达音乐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花猫》的基本节奏,并能熟练地用身体律动表现音乐。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协调身体各部位的律动,将音乐与动作紧密结合。

教学重点:《小花猫》的基本节奏,以及如何用身体律动表达音乐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卡片学具:手鼓、沙锤、脚铃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扮演小花猫,模仿猫的动作和声音,引导学生模仿,并提问:“你们知道小花猫是怎么走路的吗?”2. 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a. 教师播放《小花猫》音乐,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节奏。

b. 教师示范《小花猫》的基本律动,并讲解动作要领。

c.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律动,注意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20分钟)a. 教师选取一首简单的歌曲,如《小星星》,分析歌曲中的节奏,并进行律动教学。

b.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巩固与拓展(15分钟)a. 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b. 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属于自己的律动,并与同学分享。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程《小花猫》律动教学2. 基本节奏:X X3. 动作要领:脚步轻快,身体协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小花猫》的基本节奏,创作一首律动,并录制视频。

2. 答案:视频内容需包含基本节奏和动作要领,表现音乐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拓展:鼓励学生课后多听音乐,尝试用身体律动表达音乐情感,提高音乐素养。

奥尔夫音乐精品教案,律动教学【小花猫】

奥尔夫音乐精品教案,律动教学【小花猫】

奥尔夫音乐精品教案,律动教学【小花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奥尔夫音乐教材第三单元《动物音乐会》中的第二章《律动与节奏》,以《小花猫》为主题,详细内容涉及基本节奏的感知、模仿,以及通过肢体动作表达音乐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音乐节奏,并能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

2. 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通过音乐律动理解与表达动物特点。

3. 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基本节奏的掌握,肢体动作与音乐节奏的同步。

教学重点:律动与节奏的结合,以及通过音乐律动表现动物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卡片、节奏棒、小猫玩偶。

学具:手鼓、沙锤、脚铃、彩色纸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一个关于小花猫参加音乐会的童话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实践情景。

a. 播放《小花猫》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节奏。

b. 让学生模仿小花猫的动作,体验音乐律动。

2. 新课内容学习:a. 教师示范基本节奏,学生跟随学习。

b. 分组练习,用肢体动作表现基本节奏。

c. 结合手鼓、沙锤等学具,进行节奏练习。

3. 例题讲解:a. 出示例题,让学生分析节奏特点。

b. 教师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节奏规律。

4. 随堂练习:a. 学生分组进行节奏创作,用肢体动作和学具表现《小花猫》。

b. 各组展示,互评互学。

a. 教师点评各组表现,强调重难点。

b. 全班同学集体进行《小花猫》律动表演。

六、板书设计1. 《小花猫》律动教学2. 内容:a. 基本节奏:b. 动作要领:轻盈、灵活、有弹性c. 作业:创作一个以动物为主题的律动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小狗》为主题,创作一个律动作品。

2. 答案要求:包含基本节奏、动作要领,并能表现出小狗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学生对基本节奏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动物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灵感,鼓励学生将音乐律动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创作更多有趣的音乐作品。

奥尔夫音乐教案,律动教学【小花猫】

奥尔夫音乐教案,律动教学【小花猫】

奥尔夫音乐教案,律动教学【小花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以律动教学为主题,结合《小花猫》这一教材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基本节奏感知与练习,通过模仿小花猫的各种动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音乐的节奏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音乐节奏,培养音乐感知能力。

2. 通过模仿小花猫的动作,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律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基本节奏的掌握和身体协调性的提高。

教学重点:通过模仿小花猫的动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音乐的节奏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奥尔夫乐器(如小鼓、木鱼等)、音乐播放器、黑板、粉笔。

学具:每人一套奥尔夫乐器(小鼓、木鱼等)、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小花猫,通过生动形象的动作,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学生跟随教师模仿小花猫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示范基本节奏,如拍手、拍腿等,让学生模仿。

教师引导学生用奥尔夫乐器演奏基本节奏。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两人一组,互相模仿小花猫的动作,同时用奥尔夫乐器演奏基本节奏。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和节奏。

4. 团队协作(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以小花猫为主题的音乐律动,要求包含基本节奏。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建议。

六、板书设计1. 《小花猫》律动教学2. 内容:基本节奏感知与练习小花猫动作模仿团队协作设计音乐律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小花猫为主题,设计一个音乐律动,要求包含基本节奏。

2. 答案示例:模仿小花猫走路的动作,每一步对应一个基本节奏。

设计一个简单的舞蹈动作,融入基本节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基本节奏的掌握仍有一定难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看奥尔夫音乐教育相关的视频,了解更多音乐律动知识,提高自身音乐素养。

奥尔夫音乐教案,律动教学【小花猫】

奥尔夫音乐教案,律动教学【小花猫】

奥尔夫音乐教案,律动教学【小花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教材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主要教授学生小花猫的律动。

小花猫律动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奥尔夫音乐作品,通过模拟小花猫的行走、跳跃等动作,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感知并表现小花猫的行走、跳跃等动作的音乐节奏;2. 学生能够通过奥尔夫乐器演奏小花猫律动,培养音乐表现力;3. 学生能够参与集体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小花猫律动动作的熟练掌握和音乐节奏的准确表现;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感知音乐节奏,通过动作表现音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花猫头饰、奥尔夫乐器(木鱼、铃鼓等)、音乐播放设备;2. 学具:学生自备小花猫头饰、奥尔夫乐器。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引导学生充分活动身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引入新课(5分钟):教师佩戴小花猫头饰,模拟小花猫的行走、跳跃等动作,引导学生模仿,让学生对小花猫律动产生兴趣。

3. 教学基本动作(10分钟):教师教授小花猫的行走、跳跃等基本动作,并要求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练习。

4. 奥尔夫乐器演奏(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奥尔夫乐器演奏小花猫律动,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

5. 集体合奏(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合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花猫律动1. 行走:X | X |2. 跳跃:X | X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所学的小花猫律动,并拍摄视频;2. 答案:学生能够准确表现小花猫律动,视频拍摄完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小花猫律动的掌握情况较好,大多数学生能够准确表现行走、跳跃等动作的音乐节奏。

在奥尔夫乐器演奏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音乐表现力。

奥尔夫音乐优质教案,律动教学【小花猫】

奥尔夫音乐优质教案,律动教学【小花猫】

奥尔夫音乐优质教案,律动教学【小花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奥尔夫音乐教材第三章《动物音乐会》,以《小花猫》为律动主题。

详细内容包括:学习《小花猫》歌曲旋律和歌词,通过律动感受音乐节奏,掌握基本音乐元素如音高、时值和音色,同时引导学生们运用肢体语言表达音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花猫》旋律和歌词,并能准确唱出。

2. 通过律动教学,培养学生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解和感受音乐中动物形象,激发他们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准确掌握歌曲节奏和旋律,运用肢体语言表达音乐。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音乐感知力和创造力,加强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音响设备、奥尔夫乐器(如木鱼、沙锤等)。

学具:学生每人一把小椅子,准备画有猫爪图案卡片若干。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带领学生们模仿小花猫动作,引导他们感受音乐节奏,进入音乐课堂。

2. 学习歌曲(15分钟)(1)我教唱《小花猫》歌曲,学生们跟随我学唱。

(2)分小组练习,互相纠正和鼓励,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准确掌握旋律和歌词。

3. 律动教学(15分钟)(1)我示范如何用肢体语言表达《小花猫》音乐形象,学生们跟随我学习。

(2)分组进行律动练习,互相交流心得,共同进步。

4. 例题讲解(10分钟)我挑选几名学生进行示范,针对律动中难点进行讲解和指导。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们自由练习,我在一旁观察并进行个别指导。

6. 展示环节(5分钟)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大家共同欣赏和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歌曲简谱:《小花猫》2. 节奏图形:表示《小花猫》歌曲节奏3. 肢体语言图示:展示小花猫律动动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结合今天学习《小花猫》歌曲和律动,创编一个新动物律动。

2. 答案:学生需将创编律动以视频或文字形式提交,下节课进行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小花猫》歌曲和律动,培养学生音乐感知力和创造力。

奥尔夫音乐教案,律动教学【小花猫】

奥尔夫音乐教案,律动教学【小花猫】

奥尔夫音乐教案,律动教学【小花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关于律动教学的部分,以《小花猫》为主题,结合教材第三章《动物与我同乐》中的相关内容,详细教授学生通过身体律动感受音乐节奏,培养音乐感和协调性。

内容包括:1. 学习《小花猫》主题音乐及其节奏;2. 利用身体动作表现小花猫的形象;3. 通过集体协作,创造有趣的律动场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花猫》的音乐节奏,并能够跟随音乐做出相应的身体律动;2.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协调性,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把握音乐节奏,将动作与音乐紧密结合。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奥尔夫乐器(如小鼓、木鱼等);2. 学具: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小花猫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 基本动作学习(15分钟):教授学生《小花猫》的音乐节奏,引导学生用身体动作表现小花猫的形象,如拍手、摇摆、蹲起等。

3. 实践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律动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例题讲解(5分钟):挑选一组学生的优秀表现,进行讲解和示范,强调动作与音乐节奏的紧密结合。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跟随音乐,独立完成《小花猫》的律动动作。

6. 集体创作(10分钟):学生分组,运用所学动作和音乐,创作有趣的律动场景。

六、板书设计1. 《小花猫》音乐节奏;2. 小花猫律动动作图解;3. 各组创作成果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人合作,用身体动作表现《小花猫》的音乐节奏,录制视频。

2. 答案:正确完成《小花猫》的音乐节奏和律动动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动作与音乐节奏的结合上仍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创作自己的律动动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音乐素养。

奥尔夫幼儿园律动教案

奥尔夫幼儿园律动教案

奥尔夫幼儿园律动教案教学目标1.提高幼儿的体能素质,增强身体协调和灵敏度;2.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3.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团队意识。

教学内容1.音乐律动操;2.舞蹈教学,以轻松欢快的音乐为主;3.韵律打击乐教学。

教学重点1.让幼儿边动边学;2.注重音乐与动作的协调;3.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热身1.让幼儿肢体放松;2.身体自然摆动,感觉节奏。

第二步:音乐律动操1.站立,双手自然下垂,一边喊口号“一、二、三、四”,一边扭动腰部;2.双手抬起,一边喊口号“五、六、七、八”,一边跃起;3.继续跳晃,加上一些简单的手舞蹈;4.慢慢增加节奏,调整动作。

第三步:舞蹈教学1.教学环节主要是教授一些欢快的儿歌舞蹈,如《小兔乖乖》;2.分成团队练习,培养团队意识;3.最后让幼儿自由发挥,创造自己的舞蹈。

第四步:韵律打击乐教学1.教授简单的鼓点和击打技巧;2.练习三段并分成团队进行表演;3.最后进行整体演奏。

教学效果评估1.对比幼儿在教学前后的身体素质变化;2.观察幼儿对于音乐节奏和动作的掌握程度;3.查看幼儿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

教学注意事项1.体罚、讥讽等严厉的惩罚方式会伤害幼儿的自尊心,不宜使用;2.着装要注意易动作、易穿脱、保暖透气的特点;3.教学环节要宜短不宜长,注意幼儿的心理状态;4.关注幼儿的卫生与健康,并注意防止跑、跳、撞的摔伤现象的发生。

总结幼儿律动教学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可以增强身体协调和灵敏度,同时培养音乐节奏感和音乐表现能力。

我们要注重幼儿的身心健康,在教学中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培养幼儿的兴趣和自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律动的教学并不始于奥尔夫,而是整个欧洲在本世纪初的一种思潮。

"那是在二十年代的时候对人体、对从事体育、体操和舞蹈的一种新的感觉。

支配着欧洲的青年。

"奥尔夫。

达尔克罗斯、拉班、维格曼是这个潮流的代表人物.特别是达尔克罗斯作为一位音乐学院的教师,创造了体态律动的音乐教育体系风靡欧洲。

奥尔夭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和创造了自己的体系。

所以说奥尔夫的结合动作的教学方法是从达氏吸收并发展起来的,没有本质的区别。

主要区别在于达氏动作使用的音乐只限于钢琴l但奥尔夫扩大到一切声响首先是敲击乐器和音条乐器.另外在嗓音方面也都包括进去了。

达氏的动作训练音乐与西方音乐体系更接近,尤其对乐理、练耳、即兴等均是西方音乐体系的,它在系统性上比奥尔夫更清晰.而奥尔夫在音乐语言体系上更开放些。

特别是由于要求与动作结合的音乐是由学生亲自参与演奏的,不可能在艺术性上要求那么高。

再一个重要区别是达氏的教师本人钢琴演奏水准尤其即兴水准要非常高,而奥尔夫体系则完全不这么要求。

一、奥尔夫的动作训练从人类最常见、最普通的走跑开始,从通过动作进行节奏训练起步。

l听鼓声做动作练习听教师的鼓声"走"(一拍节奏)、"跑"(半拍节奏),开始是自由的走、跑,也可用围成一或两个圆圈活动,这里关键的是动作要与鼓声相合,能走在点上,迅速反应鼓声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可加上音量、速度的变化;前后转向的变化;开始与停止的训练等等,还可以在停止时下一个动作口令;训练反应能力。

这种口令包括一个规定的动作如"蹲下"、"趴下"、"一条腿抬起";也可以不规定动作由学生自己创造一个造型动作:还可发口令:"几人一组!"(数字)或规定二人一组,用身体某部位相碰等等"、等等。

这方面的游戏特别多,只要教师不断开动脑筋会有更多可能性挖掘出来。

2声势练习奥尔夫和凯特曼创造的用具体动作发出响声的练习--"声势"是对世界音乐教学的一大贡献,我们称为"古典声势",这是根据四部合唱设计的控指(女高音)、拍手(男高音)、拍腿(女低音)、跺脚(男低音)四个声部。

它们的记谱是这样的:符干朝上为右(指、腿、脚),符干朝下为左(指、腿、脚〕捻指一般是双手,少数才分开左右由于不易打出声响,可建议学生用弹舌协助动作发声。

在他们二人合作的《学校教育》第一卷中专门有一部分"节奏一旋律练习"。

这是最早的成果之一,里面提供了大量声势训练及教学中应用《合奏、伴奏、即兴等等)的练习范例,有极高的价值,是一部传世佳典。

1)声势可以说是动作教学的最基础方法,它可以从拍手开始,发展到四种方式,现在各国还有根据非洲、拉丁美洲以及美国本土的民间歌舞中原有的形式增添不少新的内容如拍胸、拍头、拍臀,脚下音色丰富的踢吐节奏等。

对训练节奏感、反应能力、身体的谐调能力及即兴有非常好的效果,也深受孩于们欢迎。

2)声势与节奏朗诵结合,如为儿歌童谣伴奏。

使学生一脑多用,丰富的声响与多声部的合作令他们学习兴趣更浓。

3)声势作为一种声响加入敲击乐合奏之中这对于的班级教学非常合适乐器不够,就轮流奏乐与做声势,同样可以人人参与。

真正体现唱、说、动、泰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

4)声势进行即兴是最方便、最容易的一种手段。

①"问答",实际是摸仿.即兴一般是从摸仿进入,老师(或其他某同学)做一个四拍子气势(二拍子由于太短小一个小节不适于做节奏训练的基石)学生模仿。

这种练习也可分成小组或两人一组进行。

②"接龙"有接见和接头两种接见容易即教师相四拍,学生重复后两拍,自己创造两拍不同的节奏。

接头是学生要摸仿教师关两拍节奏,再创造两拍自己的节奏。

③卡农,这是有一定难度的练习教师拍四拍开始,然后不断四拍一个基石36拍下去,学生则在老师拍第二组基石同时,拍出前一组基石,他们必须边听新的一组节奏,而又同时把前面一组基石做出来一心二用,相当难。

这里有一个窍门:即领拍的人必须是一组基石节奏难一点,下一组一定要很容易,象以000d或dxoxo 这样的,节奏间隔进行,否则必定难以进行下去。

④问答句即兴,教师(或学生)拍四拍至八拍的节奏,学生回答自己即兴的节奏,这种问答要有乐句的起与答的感觉。

⑤小回旋曲即兴,四人一组(分a、b、c、d),每人四拍,教师可临时请其中一人如 b,那 b就做主部,即兴四拍,变成 b a b c b d b。

其他三人即兴自己不同节奏,但b必须在别人拍后回到自己原来即兴的那个节奏上。

这就在即兴的基础上增加记忆练习,同时开始接触结构。

声势做即兴的方式非常丰富。

由于人人容易学会,又是身体动作;不用任何条件即可进行教学,的确是种极好的教学手段。

3 放松紧张练习这是主动体验和学会控制动作的重要练习对于学生,不可用枯燥的操练,要用许多比喻、童话在游戏中中进行,如小雪人。

小木偶豆蔓的成长-一这些练习也可配上打击乐。

体味看的见的声响感觉。

借助道具和器械(报纸、沙巾。

汽球、沙袋、铁环、棍棒各种球类)发展动作的技能和培养创造力,也有许多游戏和方法,这些是在为将来适应环境和生活做准备的练习。

这此教具必须简单和熟悉。

在生活中抬手便可取得,这是适于开端的方法。

4 对空间方位及运动形式(行动的线路和方式)的练习这是律动训练的一个基本训练方式,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对儿童全面地开发和精心地培养,许多家长从小到大除了学走路,给予关注之外,从来对孩子的动作发展不予理采,把人类的这方面潜能浪费不说;还养成许多坏动作习惯。

二、动作与音乐结合的一些方法音乐的基本要素就是音高、音长(节奏、速度)音量、音色。

四个要素,作为基础入门还要包括简单、小型的曲式、结构。

音乐的这些要素,要通过动作使其音响外化为看得见的;又通过动作深入肌体变为更深的感觉、体验;正象斯特37拉文斯基说的"音乐必须被看见,这样才能得到恰当的呼吸。

"加登纳教授在讲到音乐智能和身体动作智能关系时说:"在某种程度l说,音乐本身最好还是被看成一种延伸的手势一种由身体(至少是含蓄地)所执行运动和方向。

"在奥尔夫教法中大量地把音乐中各要素通过身体来反映l根据身体动作用音乐的音响来表现的教学。

比如音的高低,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分析,儿童的认知感觉总是从大到小的,所以他们对孤立的音那个音高那个音低辨别起来要比音区作起步难的多。

一首歌在高八度和低八度唱。

他们立即可以用身体表现出来,在一段比较简单,明显的曲调高低起伏中他们可以随音乐用动作表现其高低变化。

同样当一段音乐中有快与慢不同变儿时要求他们用动作表现是比较容易的,或反之一位小朋友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快慢、强弱,其他同学用打击乐把看到的敲出来,在音条乐器上把高低音敲出来,用嗓音把动作所要表达的意思唱出来.这里既有即兴能力的发挥,又有听力和反应能力的训练。

三.动作在人际关系方面的教学奥尔夫教育体系是为"学校的".工作形式是集体教学,但这种教学不是整齐划一的大齐奏、大齐唱,或统一动作式的操练动作,各式各样的多声练习方法贯穿其中。

有时一个人身上就有两个甚至四个声部动作在进行。

而大量的课例是训练学生相互间的合作默契。

l照镜子游戏先让大家讲座照镜子有什么特点:两个人动作一样,但相反,一个领一个被领等等,然后两人一组做动作即兴,这里关键是领的人,要照顾被领的人跟的上动作,要给予提示等,而跟的人反应要快。

游戏时还要交换角色,体会不同角色。

2吹玻璃》的游戏两个一组,一个是吹者一个当玻璃,吹者可按自己想象的通过吹(不能说话,手不能碰玻璃来"指挥"玻璃。

但"玻璃"必须在吹的部位动。

至于怎么动却可按自己的意愿,双方都有有一定主动性,互相又要配合,造出一个"独特"的玻璃制品来。

这个游戏在培养创造能力上很有特点。

但所的孩子要在游戏中互相配合。

38器构造的原理等等,在西方欧美中小学教材里都加进了这些内容,而在各类乐器中最容易做的就是打击乐器了,比如易拉罐纸杯中放沙子当散响也可将酒盖并串起来当串铃:那怕一双筷子就是木质乐器;可以发出共鸣声的纸箱,饮于桶都可以当鼓类乐器;比较难做和找到替代物的就是金属类乐器了,但玻璃杯的声响也有类似点。

当孩子们(甚至中学生)使用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奏出一个自己设计的打击乐合奏时他们的体验愉悦的心情和兴趣一点不亚于用真的乐器。

自制乐器不仅是摆脱内容条件限制,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

2有固定音高的乐器1)音条琴主要是木质的高、中、低木琴和金属的高、中、低铝板(或钢片等合成金属的)琴l 还有声音更高更清脆的小钟琴。

2)竖笛分为高、中、低音三种主要演奏旋律,为奥尔夫乐队的编制提供更多可能性。

3)在奥尔夫乐器编制中也有少量的弦乐,主要指像倍大提琴那样的只有两板弦的低音弦乐器。

从以上介绍不难看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乐器使用上有较大灵活性,非常实用,可根据各个学校,各个老师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三、乐器在奥尔夫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l 从多声的节奏朗诵,声势转换成节奏乐的伴奏、合奏如:?李钢i换成鼓舶xxi节奏daf二d换成双响筒d二二x节奏d图见备更d换成串铃1三二二二d节奏全班分三组每人一件乐器。

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三声部节奏乐队了。

由于每一个声部只演奏一个固定音型,无任何技术负担教师还可以指挥声部的进进40出出,学生只需跟随着指挥开始、停止。

强弱快慢变化即可,又不看谱,又不会担心出错。

如果用这个节奏乐为一首大家熟悉的两拍子的童谣或歌曲做伴奏,边说(唱)边奏,又使音乐更丰富,会令学习更加有趣。

2 通过探索式的学习了解乐器。

比如有个课例叫"鼓的故事"回每人发一个铃鼓。

先看看自己手中这个乐器上面有什么东西,用手摸摸各个部位再用各种办法试试会发出什么声音。

这时的教室肯定很热闹。

然后要每一个学生轮流想出一个敲击的方法6大家模仿他发出这个声音。

每人要不同的声音.于是敲鼓皮、敲邦子,用手掌拍,用手指弹用手指划鼓皮,晃动铃响,以至把铃鼓放地上转-…、孩子们会想出各种各样方法发出声响,而大家摸仿又是一种新的学习。

在这些基础上,可以用鼓敲各种节奏大家摸索仿:还可以做音量,节奏变儿,学生轮流当指挥。

一个鼓象一棵种子,可有很多的发展开发出一株大树。

3利用打击乐器进行节奏训练的例子还包括节拍的学习,读谱(节奏谱)的练习等等,奥尔夫的《学校教育》五卷本有许多例子。

4 用节奏乐对话,"讲"故事。

这又是一个即兴的课题,可以两人一组任意接挑选一件打击乐器,用它来相互"聊天",或表现一个敲击乐"小品",如一人看报,一人老去吵他两人争执起来,又和好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