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个别化科学活动观察案例分析 (30)
幼儿园个别化辅导案例分析
幼儿园个别化辅导案例分析幼儿园个别化辅导案例分析背景小明是一名3岁的男孩,就读于某市区的一所幼儿园。
他是一个活泼好动、喜欢交朋友的孩子,但他的注意力不太集中,常常容易分心。
在幼儿园里,小明经常跑来跑去,玩具也喜欢拿来扔来扔去,在老师布置任务时也常常不太能听懂,甚至有时会打破其他孩子的玩具。
问题小明在幼儿园里表现得比较活泼好动,但注意力不够集中。
这导致他在学习上有些吃力,并且容易打扰到其他孩子。
因此,老师们认为需要对小明进行个别化辅导。
解决方案1. 确定目标和计划:首先制定个别化辅导计划。
根据小明的情况,需要提高其专注力和自控能力,并增强其对待人和事物的耐心和细心程度。
2. 营造适宜环境:营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有助于提高小明学习效率和专注度。
在教室里,老师可以更换一些简单、有趣的玩具,让小明更加容易集中精力。
3. 认真观察:老师需要认真观察小明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并及时记录下来。
这些记录可以作为后续辅导方案的参考依据。
4. 制定个性化计划:根据小明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
针对小明注意力不够集中的问题,可以采用一些游戏和活动来提高其专注度。
例如,在学习字母和数字时,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大型迷宫,并且要求小明在迷宫中找到特定的字母或数字。
5. 建立良好关系:建立良好关系是成功实施个别化辅导计划的重要因素。
老师要利用自己与小明之间的互动机会建立信任和关爱感,以此来激发孩子们内在的驱动力。
6. 反馈和评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需要时常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估。
这有助于他们了解自己的进展情况,并提高学习积极性。
成果通过以上的个别化辅导,小明的注意力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他现在能够更好地专注于学习中,并且不再打扰其他孩子。
同时,他也更加喜欢学习,并且表现出了更强的自制能力和耐心。
通过老师们的精心呵护和个别化辅导,小明的整体表现得到了显著提升。
结论对于幼儿园中那些注意力不够集中、活泼好动、难以控制情绪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孩子,实施个别化辅导是非常必要的。
幼儿园个别化科学活动观察案例分析硬币上能“站”多少水珠(已修改)
个别化科学活动观察案例分析——硬币上能“站”多少水珠大二班李玮娜实录时间:2015-10-12实录地点:教室案例实录: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探索需求,老师们在班级里投放了许多新的个别化,硬币上能“站”多少水珠便是其中之一。
个别化活动开始了,钱昊阳和吴小雨来到了“硬币上能‘站’多少水珠”的活动区域。
只见小雨拿着滴管挤了好几下,然后把滴管放入水中不停地挤压,滴管中吸进一些水又被她挤了出来,如此反复了好几次。
钱昊阳则观察了小雨一会儿,然后自己也把滴管放在水中不停挤压。
老师见状马上来到他们身边,将滴管的使用方法演示给他们看,并告诉他们使用滴管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不一会儿,他们两个就掌握了滴管的使用方法。
小雨拿滴管不太稳,滴管的前端时常碰到硬币,没过多久小雨硬币上的水就流到了托盘里。
小雨在任务卡1上写下了数字6,表示一角硬币上能够站上6滴水。
接着,她取来了任务卡2,继续测量5角硬币和1元硬币能站多少水滴。
不一会儿,钱昊阳完成了任务卡1,写下了数字12,表示一角硬币上能站12滴水。
接着,他也做起了任务卡2。
实验结束后,老师发现钱昊阳任务卡上的数字比小雨的数字都大许多。
于是,老师问他们俩:“同样是一角、五角和一元硬币,为什么钱昊阳的实验数字比小雨的数字大这么多呢?”两个孩子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
于是,老师另外拿出两枚一角硬币,让他们分别再做一次实验,要求一个人做实验的时候另一个人观察。
过了一会儿,老师问他们:“你们找到原因了吗?”钱昊阳说:“她的手老是抖,管子碰到硬币,所以硬币上的水一下子就流出来了。
”老师欣喜地点了点头。
接着,他们又埋头做起了实验。
案例分析:实验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投放的材料,实验方法是否正确也是非常重要的。
使用滴管需要孩子的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对于孩子而言是比较难以操作的,因此老师在大班才投放这一实验,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由于孩子们第一次接触滴管,并不知道如何使用,因此老师及时给予了帮助。
实验后,两个孩子的实验结果存在很大差距,老师鼓励他们通过相互观察自己寻找原因,课件大班孩子可以在同伴观察中通过比较发现不一样,并再次验证获取答案。
幼儿园个别化科学活动观察案例分析 神奇的齿轮
个别化科学活动观察案例分析——神奇的齿轮大二班李玮娜实录时间:2015-12-22实录地点:教室案例实录:自由活动时有的幼儿带来了齿轮玩具,引起了大家强烈的探究兴趣。
为了让孩子们亲身体验齿轮的奥秘,老师投放了神气的齿轮的制作材料。
个别化活动开始了,朱子润和刘梓涵来到了神奇的齿轮的活动区域。
他们把大小不同的齿轮放在操作底板上,刘梓涵转动大齿轮,可是其他齿轮都没有动。
朱子润见了,说:“齿轮齿轮,他们都是有齿的,要把齿都交叉在一起才能都动起来!”于是朱子润和刘梓涵一起把几个齿轮的齿都交叉着摆放在了一起。
朱子润转动了一下大齿轮,果然小齿轮也跟着动了。
他们高兴极了,来回转了好几次,可是他们发现,小齿轮只在第一次的时候动了一下,接下来就一直不动了。
这时,刘梓涵研究起了说明书,她对朱子润说:“看,还要用这种钉子(两脚钉子)。
”朱子润看了看说明书,和刘梓涵一起去材料包里找了起来。
找到两脚钉子后,他们将齿轮和底板上预留的洞挖了出来,将两脚钉子分别插进齿轮和底板的洞洞里。
“这下好啦!”刘梓涵高兴地说。
他们拿起底板在手上试了一试,转动大齿轮小齿轮果真跟着动了起来。
他们兴奋极了,赶紧和旁边的小朋友分享。
可是,不知怎的底板上的东西全掉了。
他们俩忙捡起地上的材料,检查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刘梓涵按照刚才的步骤把齿轮和钉子装好,然后拿着底板摇了摇,感觉材料有点儿松,但是并没有掉下来。
她又把底板翻过来,材料一下子就全掉了!问题找到了,可是要怎么解决呢?刘梓涵和朱子润反复试验了很多次。
就在他们要放弃的时候,朱子润不小心用手把钉子长长的脚给弄弯了。
“原来可以把脚弄弯!”朱子润兴奋地喊到。
于是,刘梓涵和他一起把钉子的脚都弄弯。
处理好钉子以后,再把底板反过来试了试,有的材料装牢了,有的还是掉了下来。
他们观察比较了一会儿,刘梓涵说:“要像我一样把钉子的两只脚分开来弯,这样就不会掉了!”说着他们再次调整钉子,果然材料都牢牢地固定在了底板上。
朱子润转动大齿轮,小齿轮也跟着转动了起来,他们愉快的和好朋友分享着自己的成果。
幼儿园个别化科学活动观察案例分析 多米诺骨牌
个别化科学活动观察案例分析——多米诺骨牌大二班李玮娜实录时间:2015-1-4实录地点:教室案例实录:近来,孩子们对多米诺骨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迎合孩子们的需求,老师在科探区投放了多米诺骨牌,让孩子们自由地探索。
个别化活动开始了,李欣怡和顾悦然来到了多米诺骨牌的活动区域。
只见她们两个一起合作,从两头分别搭多米诺骨牌,将它们连成一条直线,李欣怡推动一块多米诺骨牌,剩下的骨牌都倒了。
她们开心的笑道:“成功了,成功了!”顾悦然提议说:“我们弄个难的吧!”“好呀!”李欣怡回应道:“搭个什么?”顾悦然一下子没想出来。
顾悦然和李欣怡各自拿着骨牌摆放起来,不一会儿两个人的骨牌连到了一块儿,形成一个“人”字,两人不约而同地笑了。
这一次换顾悦然推了,她推动“人”字顶端的骨牌,左半边的骨牌相继倒下,右半边的骨牌却没有倒下来。
李欣怡用手一推右边,右边也倒下了,这下终于成功了。
顾悦然指着交叉的地方说:“再来一次,这次你两边都离这里近一些。
”“好!”说干就干,只见两人将骨牌一个一个竖起来,这一次交叉的地方的三个骨牌都离得进了。
顾悦然一推顶端,左右两边的骨牌都相继倒了下来。
案例分析:孩子们对多米诺骨牌非常感兴趣,已经有过一个人玩多米诺骨牌的游戏经验,因此在个别化活动中出现了挑战两个人一同合作挑战复杂图案的情形,符合大班幼儿喜欢合作、赋予挑战精神的特点。
一开始,两名幼儿尝试各自搭骨牌,将骨牌连成一条直线,一下子就成果了,于是两人挑战起了更难的图案。
她们的行动先于思考,不知不觉中搭出了“人”字形。
第一次实验没有完全成功,但是她们马上找到了问题的原因,调整了交叉处三枚骨牌的距离,第二次实验成功了。
由此可见,这两名幼儿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非常强,第一次实验成功后马上能够找出问题出在交叉处,同时能够结合以往已有的经验通过调整三枚骨牌的距离来解决问题,展现出了大班幼儿的能力。
幼儿园个别化科学活动观察案例分析
个别化科学活动观察案例分析——神奇的光影大一班李亦奇实录时间:2015-1-6实录地点:大一班科学区案例实录:个别化游戏开始了,胡袁琳和孙世博马上走到了科学实验区:“我们今天来玩‘五光十色’吧。
”只见琳琳在无色透明纸上用水彩笔画了漂亮的蝴蝶和花,然后有模有样地拿着小手电在白色的KT板上观察效果。
可是,不论她拿着手电筒怎么照,她的小蝴蝶和小花都没有在白色的KT板上出现。
小博看到了,想了想说:“琳琳,你要不要涂涂颜色呀!把蝴蝶和花的颜色加深,再试试看!”琳琳并没有放弃,她采纳了小博的提议,继续在透明纸上作画。
这次她把蝴蝶的一对翅膀和小花的每一个花瓣都涂上满满的颜色,然后还是拿着小手电对着白板上照一照,这次她发现白板上蝴蝶和小花的影子有了,还是彩色的,于是非常雀跃。
这个时候,小博用即时贴剪出来了小草和大树贴在了无色透明纸上,她们俩分别把自己制作成的“幻灯片”放在不同的卡槽里,同时拿着手电筒去照,在白板上就看见蝴蝶在大树旁栖息,小花和小草依偎在一起。
“如果大树和小草也是彩色的,那该多好看呀!”一旁的徐芷璇也加入了她们。
琳琳和小博觉得璇璇的提议非常有趣,三人讨论怎么样可以让照出的灯光更加漂亮,效果更加明显。
通过小博的大树和小花试验,他们知道即时贴达不到他们要的效果。
于是他们想到用手工纸试一试,后来发现结果是一样的。
“这里有彩片,要不我们试试吧!”琳琳看到了我们美工区投放的一些彩色塑料片,灵机一动。
他们三人开始分工,每个人都要在透明纸上制作,而且一人一张,最后靠三个人的力量完成了作品。
三人分别把自己制作的“幻灯片”像刚才一样放在卡槽里,然后再拿手电筒照一照。
“哇!快来看快来看,出来了!”他们看到自己做的东西在白板上呈现出彩色的灯光,非常兴趣。
“看来,彩色的塑料片可以照出彩色的图案呀!”璇璇感叹道。
“嗯,如果我的蝴蝶可以动,可以在大树旁飞舞是不是更加漂亮了呢?”小博思考了一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那感觉像真的一样,我们试试吧!”说完,三个人又开始忙活儿了。
幼儿园个别化教育案例分享实践与反思
幼儿园个别化教育案例共享实践与反思一、个别化教育的重要性个别化教育,即根据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而个别化教育在幼儿园中显得尤为重要。
每个孩子的成长速度、兴趣爱好、认知能力等都不尽相同,而通过个别化教育,可以更好地满足每个孩子的学习需求,让他们在快乐学习中发展潜能。
二、实践共享:幼儿园个别化教育案例1.案例一:小明的学习困难小明是幼儿园里的一个孩子,他在认知能力方面比其他孩子稍显滞后,经常在学习上遇到困难。
在老师的观察和评估下,发现小明在语言表达和图形识别方面较为薄弱。
针对他的个别情况,老师采取了以下措施:1)增加个别化辅导时间:为了帮助小明提高语言表达和图形识别能力,老师每天专门为他安排了20分钟的个别化辅导时间,一对一地进行教学。
2)差异化教学:在教学内容上,老师根据小明的实际情况,对他进行了差异化教学,让他更容易理解、掌握知识。
3)家长配合:老师积极与小明的家长沟通,要求他们在家中也配合教学,鼓励小明积极参与课外阅读和绘画等活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个别化教育,小明的学习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他在语言表达和图形识别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
2.案例二:小花的兴趣培养小花是另一个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她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尤其喜欢参加音乐和舞蹈活动。
在幼儿园的学习中,老师发现小花对其他学科并不感兴趣,经常表现出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
基于此,老师采取了以下措施:1)鼓励孩子参与兴趣班:为了培养小花的兴趣,并激发其学习动力,老师鼓励她参加音乐和舞蹈班。
在这些课程中,小花得到了更专业的指导,也因此逐渐找到了学习的乐趣。
2)个别化辅导: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老师也给予小花更多的个别化辅导,从中培养她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
3)家校合作:老师与小花的家长积极配合,共同关注小花的成长和学习,让她在家庭和学校中得到全方位的支持。
通过个别化教育,小花在学习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不再因对学习的失落而影响自己的学习状态。
幼儿园个别化科学活动观察案例分析
个别化科学活动观察案例分析——谁是水的好朋友小三班黄晨曦实录时间:2016-1-7实录地点:小三班科探区案例实录:又到了个别化游戏的时间,我们投放了全新的个别化游戏材料,其中最受孩子欢迎的是“谁是水的好朋友”。
游戏又开始了,诚诚、婷婷、洋洋和文文一起坐在个别化游戏前,每个人都按照操作要求一步一步的进行操作。
不一会儿,婷婷发现白砂糖可以溶解在水中,在记录表上给白砂糖贴上了一个笑脸宝宝。
接着,诚诚,洋洋和文文也都发现了这个现象,在他们的记录表上也分别贴上了笑脸宝宝。
当我在指导其他组时,忽然听见洋洋和文文起了争执。
洋洋说:“沙子是可以溶解的,你看杯子里的水已经变色啦”,文文说:“沙子是不可以溶解的,你看水底还有好多好多的沙子呢!”这两个孩子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起来。
看他们争论不休我走上前去问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
听到了他们的各自的阐述之后,我问道:“洋洋,你为什么角色水变颜色了他就是溶解了呀?”“因为,之前老师把颜料放在水瓶里,水变颜色了颜料也就消失了。
”“那文文你为什么觉得沙子不溶解于水”“因为水里还有沙子。
”听了他们的答案,我轻轻拿出另外一个杯子将沙子里的水轻轻倒出来,让他们看看杯子里还剩下什么。
我又请小路再加一点水试试看沙子会消失不见吗?他们自己动手尝试,不一会就找出了正确的答案,将哭脸宝宝贴在了沙子上。
案例分析:这个科学个别化活动是建立于小班一节科学课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对于孩子来说是有一定的前期经验的。
针对糖和赤豆两个具有明显特征的材料操作时,他们遇到问题有初步解决的能力。
但是,当沙子出现褪色的情况时就出现了一个干扰选项,洋洋就是被这个干扰项所迷惑的,这时就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当不同幼儿采用不同的材料的时候,我对于产生的不同结果进行经验的导入,水彩笔是水溶性的但是由于画在纸上不是很明显,所以我将两者的区别放在餐巾纸上体现,这样的可以更好的让小班幼儿理解,水彩笔画出来是湿湿的,蜡笔画出来是干干的这一区别,也为后面的经验阐述做铺垫。
幼儿园个别化科学活动观察案例分析食物分离
个别化科学活动观察案例分析——食物分离大二班李玮娜实录时间:2015-11-19实录地点:教室案例实录:在有用的植物主题中,老师投放了食物分离这一科学个别化,鼓励幼儿通过观察了解不同植物的显著特征将混合在一起的食物筛选分离开来,促使幼儿感知植物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个别化活动开始了,吴博文和沈峥怡来到了食物分离的活动区域。
他们看到混合着各种食物的小碗里有很大的大蒜和芸豆,于是他们一人一双筷子很快就把大蒜和芸豆从其他食物里夹了出来,分别放在旁边的小碗中。
现在碗里还剩下红豆、薏米、小米和面粉。
他们先用筷子夹红豆,夹了3分钟,小碗里还有很多。
沈峥怡说:“哎呀,怎么还有这么多,夹也夹不完!”吴博文提议:“我们换个东西弄吧!”沈峥怡点点头,看了看旁边的各种工具,拿起了网眼最小的筛子,只见她把碗里混合的食物全部倒到了筛子上。
吴博文见状,拿起筛子左右摇晃,不一会儿面粉就被分离了出来。
他们小心翼翼地把盘子上的面粉收集进了一只干净的小碗。
这下,碗里还有红豆、薏米和小米了。
他们看到旁边还有几个篮子,沈峥怡拿起孔比较大的橘黄色篮子说:“用这个把红豆弄出来吧!”吴博文说:“这个孔太大了,红豆会掉出来的!”沈峥怡想了想,继续把混合食物倒进橘黄色篮子里,左右筛啊筛,结果薏米和小米都被筛了出来,篮子里留下了红豆。
沈峥怡笑着说:“看!红豆都在篮子里啦!”于是他们把篮子里的红豆收集起来放到了空碗里。
吴博文发现这也是一个好办法,于是拿起一个空比较小的篮子也筛了起来,果真小米和薏米也被分离了开来。
不一会儿,他们的实验就完成了。
案例分析:这两名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他们能够根据食物的大小合理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筛选和分离。
他们一开始就把最大的大蒜和芸豆挑了出来,又用筛子把最小的面粉分离了出来。
面对大小比较接近的红豆、薏米和小米,他们则勇敢地尝试不同的材料。
当吴博文质疑沈峥怡的想法时,沈峥怡也能坚持己见,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她的猜测是可行的。
个别化学习活动案例分析
个别化学习活动案例分析第一篇:个别化学习活动案例分析我画错了背景:在“我自己”的主题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男孩女孩的不同特征特别感兴趣,于是我们就预设了“男孩女孩的”的活动。
引导孩子绘画出男孩女孩的不同特征。
孩子们对活动很感兴趣,实录:我发现孩子们的作画习惯很不好,总是在没有经过再三的考虑就动笔,没有在事先想象要画的内容,便草草动笔了,导致画出来的画并不很成功,于是,孩子们又会迅速的将画纸翻转过来,在反面的空白处从新作画,但是又是草草两笔后,又发现画的不是预想的效果,便举手向老师求助:“老师,我画错了”。
起先,我会几时为孩子送上一张纸,让他从新作画,但是久而久之,造成了孩子随意的习惯,画错了就向老师求助要一张纸重新画。
于是我便想尝试换一种方法解决,试着让孩子在原有的错误的基础上,适当添画,改变成另一个图案。
虽然我用了比较拟人化的口气说:“试一试,把画错的地方变魔术,变成更美丽的图案。
”但往往很多幼儿不会变,有的当错误不存在,继续画别的,结果造成画面不完整。
有的孩子则努力尝试的变化,结果还是破坏了画面。
只有个别幼儿在上面又添了一点其他的东西,使之稍微有所变化。
如:花草树木、花纹等。
分析:是孩子画得不好吗?其实不全是,只是幼儿的自信心不够罢了,总认为自己画得不好、画错了,于是总丢画。
为了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幼儿不怕困难、有始有终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主动引导幼儿尝试将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启发幼儿结合创作内容,对已有图象进行大胆想象,并用改变图象、添加特征等方法进行弥补。
有很多图案其实从不同角度观察,就会发现有不同的效果,在幼儿尝试修改自己作品的同时,也是在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使作品添画、修改成各种新的图案,来完善作品。
从以上这一实录可以看出,在孩子没有一点经验的基础上,完全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想象、创造是不行的,还是需要老师去帮助他们。
看来必要的示范还是需要的,只有给孩子丰富一定的经验,他们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幼儿园中班个别化学习观察案例
噜啦噜先生的自行车案例背景:《鲁啦鲁先生的自行车》这本绘本讲的是鲁啦鲁先生骑着自行从家门前出发经过树林、山坡等很多场景,鲁拉鲁先生和小动物朋友们融成一片,像他们一样嘻嘻哈哈,像他们一样从乱乱的,在不合常规的事情里找到乐趣。
孩子们对这个绘本很感兴趣,每次自由活动的时候都喜欢三三两两的去翻阅。
这个绘本里的场景是很吸引幼儿,于是我们在建构区提供了雪花片、乐高积木、木头积木和绘本里的场景。
幼儿在建构区的时候可以自由选择材料去搭建绘本里的场景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去搭建不一样的场景。
案例描述:片段一:多多来到建构区,他首先选择了雪花片,过了没多久他就用雪花片搭了一辆自行车,紧接着他用乐高积木搭了一幢房子,我走过去问他:“多多,你的噜啦噜先生骑着自行车经过了哪里?”“”这是我为他设计的自行车,这是他家的房子,他从家门口出发。
”片段二:菲菲根据场景中的树林用乐高积木搭出了一片树林之后,他便无所事事的坐在那里,东看看西瞅瞅,我走过去和他说到:“树林里除了树还会有什么呢?”“对了,树林还会有小花、小草!”“那你可以让你的树林变得更加美丽吗?”“恩,好的。
”紧接着,菲菲用乐高积木带了小花、小草!区角活动点评的时候我请两个孩子来说说噜啦噜先生骑着自行车去了哪里?多多说到:“噜啦噜先生骑着自行车从家里出发,经过了山坡。
”菲菲说到:“噜啦噜先生骑着自行车经过小树林。
”“那噜啦噜先生有没有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两个孩子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回应我。
片段三:分享交流的时间到了,我把孩子之前在建构区搭建的场景打印出来放在投影仪上。
“这是我们班小朋友创编的噜啦噜先生的自行车,请你们来看一看,说一说噜啦噜先生骑着自行车去了哪里?发生了一些什么有趣的事情?”我一边说一边把自制的图书打开来,小宇连忙说到:“噜啦噜先生骑着自行车经过了山坡,骑到山顶他觉得好累拿出水壶喝了杯水。
”凯凯说到:“我觉得噜啦噜先生骑着自行车来到了火山,你看上面红色的尖尖的像一团团火焰,他扑通一下跳下水。
大班个别化活动观察案例
大班个别化活动观察案例一、观察背景。
在大班的个别化活动时间,建构区总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区域之一。
今天,我特别关注了建构区里几个孩子的活动情况,想看看他们在这个自由发挥的空间里能创造出什么有趣的作品。
二、观察对象。
1. 小宇: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小男孩,平时就对建构类游戏非常感兴趣,动手能力很强。
2. 萌萌:心思细腻的小女孩,善于观察,在团队合作中常常能提出一些独特的想法。
三、观察过程。
# (一)活动开始。
# (二)搭建过程。
1. 小宇的大胆尝试。
小宇拿起大块的积木,动作十分麻利,一块接一块地往上堆。
他一边搭一边嘴里还嘟囔着:“这个城堡的底座要很牢固,这样才不会倒。
”可是,当他搭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城堡突然摇晃起来,“哗啦”一声,一部分积木倒了下来。
小宇皱了皱眉头,但马上又振作起来,大声说:“没关系,我重新搭,这次我会搭得更好的。
”他开始调整积木的摆放方式,把一些横着放的积木改成竖着放,增加稳定性。
2. 萌萌的细心辅助。
萌萌则在一旁挑选着各种形状的小积木,她对小宇说:“小宇,我们可以用这些小积木来装饰城堡的墙壁,就像城堡上的花纹一样。
”说着,她小心翼翼地把小积木一块一块地镶嵌在大积木的缝隙里。
她还时不时地提醒小宇:“小宇,你这边搭得有点歪了,要往左边一点哦。
”小宇听了萌萌的话,认真地调整了一下。
# (三)遇到困难。
1. 材料不够。
随着城堡越搭越高,越来越大,他们发现积木不够用了。
小宇着急地在建构区里转了一圈,然后眼睛一亮,他看到了旁边的纸盒。
小宇兴奋地说:“萌萌,我们可以用这些纸盒来当城堡的一部分呀,把它们当成城堡的塔楼。
”萌萌有些犹豫:“纸盒可以吗?它们和积木不太一样呢。
”小宇自信地说:“当然可以啦,我们可以把纸盒包起来,让它看起来像积木一样。
”于是,他们找来了一些彩纸,把纸盒包了起来,然后继续搭建。
2. 高度与平衡的挑战。
当城堡快要完成的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城堡的最高处总是摇摇晃晃的,很难保持平衡。
幼儿园个别案例分析记录范文(共27篇)
幼儿园个别案例分析记录范文(共2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幼儿园个别案例分析记录范文(共27篇)幼儿园个别案例分析记录范文第1篇今天入园的时候正巧下了一场大雨,我照例在班级的门口摆放了几个小椅子,这是给孩子换雨鞋提供方便。
幼儿园个别化科学活动观察案例分析硬币上能“站”多少水珠(已修改)
个别化科学活动观察案例分析——硬币上能“站”多少水珠大二班李玮娜实录时间:2015-10-12实录地点:教室案例实录: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探索需求,老师们在班级里投放了许多新的个别化,硬币上能“站”多少水珠便是其中之一。
个别化活动开始了,钱昊阳和吴小雨来到了“硬币上能‘站’多少水珠”的活动区域。
只见小雨拿着滴管挤了好几下,然后把滴管放入水中不停地挤压,滴管中吸进一些水又被她挤了出来,如此反复了好几次。
钱昊阳则观察了小雨一会儿,然后自己也把滴管放在水中不停挤压。
老师见状马上来到他们身边,将滴管的使用方法演示给他们看,并告诉他们使用滴管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不一会儿,他们两个就掌握了滴管的使用方法。
小雨拿滴管不太稳,滴管的前端时常碰到硬币,没过多久小雨硬币上的水就流到了托盘里。
小雨在任务卡1上写下了数字6,表示一角硬币上能够站上6滴水。
接着,她取来了任务卡2,继续测量5角硬币和1元硬币能站多少水滴。
不一会儿,钱昊阳完成了任务卡1,写下了数字12,表示一角硬币上能站12滴水。
接着,他也做起了任务卡2。
实验结束后,老师发现钱昊阳任务卡上的数字比小雨的数字都大许多。
于是,老师问他们俩:“同样是一角、五角和一元硬币,为什么钱昊阳的实验数字比小雨的数字大这么多呢?”两个孩子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
于是,老师另外拿出两枚一角硬币,让他们分别再做一次实验,要求一个人做实验的时候另一个人观察。
过了一会儿,老师问他们:“你们找到原因了吗?”钱昊阳说:“她的手老是抖,管子碰到硬币,所以硬币上的水一下子就流出来了。
”老师欣喜地点了点头。
接着,他们又埋头做起了实验。
案例分析:实验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投放的材料,实验方法是否正确也是非常重要的。
使用滴管需要孩子的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对于孩子而言是比较难以操作的,因此老师在大班才投放这一实验,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由于孩子们第一次接触滴管,并不知道如何使用,因此老师及时给予了帮助。
实验后,两个孩子的实验结果存在很大差距,老师鼓励他们通过相互观察自己寻找原因,课件大班孩子可以在同伴观察中通过比较发现不一样,并再次验证获取答案。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活动观察记录
幼儿园个别化学习活动观察记录在幼儿园的个别化学习活动观察中,我选择了进一步支持幼儿发展数学技能和概念的活动。
该活动针对年龄为4-5岁的幼儿进行了设计。
以下是我的观察记录,同时也包括了我的反思和建议。
活动名称:形状拼图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认识和辨别不同的基本形状。
2.训练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提高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和专注力。
活动准备:1.不同形状的拼图,包括圆形、方形、三角形和矩形。
2.拼图板或地板,用于将形状拼图放置在上面。
3.图片卡片,上面绘制了不同形状的物体,如房子、树等。
4.认识形状的绘本,用于引入活动和讨论形状。
观察记录:活动开始时,我展示了一本绘本,绘本中有不同形状的动物和物体。
我向幼儿们询问他们是否能辨认出这些形状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大部分幼儿能够认出圆形、方形和三角形这些常见的形状,但对于矩形这个形状,他们并不太熟悉。
我与他们一起讨论了矩形的特征,并用几个例子加深他们的理解。
接下来,我引导幼儿们到活动区域,并介绍了形状拼图的玩法。
我给每个孩子分发了一块拼图板和一些形状拼图。
然后,我展示了如何将形状拼图放置在拼图板上,并鼓励幼儿们模仿我的动作。
在活动过程中,我注意到每个幼儿的进展情况,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一些幼儿能够较快地将形状拼图正确地放置在拼图板上,而另一些幼儿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练习。
我鼓励他们通过观察和试错的方法找到正确的位置,并为他们的努力和进步给予肯定。
在完成基本的形状拼图后,我出示了一些图片卡片,上面绘制了不同形状的物体。
我鼓励幼儿们将相应形状的拼图放在正确的位置,并与物体的形状进行对比。
大部分幼儿在这个环节表现出了较强的形状辨别能力,并且能够将拼图正确地匹配到图片卡片上。
观察结束后的反思和建议:通过观察,我发现这个形状拼图活动在增强幼儿的数学概念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是相当有效的。
幼儿们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和拼图,逐渐认识和理解不同的形状,并通过手眼协调将拼图正确地放置在拼图板上。
幼儿园个别化科学活动观察案例分析———纸牌高楼
个别化科学活动观察案例分析——纸牌高楼实录时间:2015-3-16实录地点:教室案例实录:本月我们开展了“我们的城市”主题活动,在主题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对用造高楼、造桥等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孩子们平时多用积木开展此类活动,因此我们在科探区内投放了不同造型的扑克牌,让孩子们利用扑克牌搭建高楼。
这天下午的个别化学习活动一开始,洋洋、轩轩就马上来到了科探区。
轩轩说:“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谁的大楼高怎么样!”洋洋点头答应,说:“但是要有一个规则,每个人分到的各种样子的扑克牌要一样多!”轩轩也点头答应。
说罢,两人就开始你一张我一张地分起了扑克牌。
两人开始比赛来,之间洋洋先把两张竖折的扑克牌围成了一个正方形,“这是我设计的第一层,已经比你高了!”洋洋得意地对轩轩说。
只见轩轩也不甘示弱,也用几张竖折的扑克牌排成一排,“我的第一层要比你稳!”两人开始一层层地往上搭,很快洋洋就超过了轩轩,“我厉害吧!我已经搭了6层了!”只见洋洋一会儿用横折的纸牌搭了一层,一会儿又用平整的纸牌铺了一层,花样还真多!但是正当洋洋准备在第七层上放一张横折纸牌的时候,只听见“哗哗”的一声,纸牌楼的第五、第六层倒了。
洋洋原本神奇的表情一下子就没了,“你的楼搭得不稳!你看,你的第二层已经在晃来晃去了!”轩轩在一边认真地说道,“李老师,轩轩说得对吗?”洋洋向我求助。
我走过去,看这两幢高楼,说:“洋洋,你看看你们搭的这两幢楼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吗?”洋洋马上说:“我们都是用扑克牌搭的,轩轩有几层楼还和我搭得是一样的呢!”“你们两幢楼有几层搭得是一样的,那为什么轩轩的高楼要比你的稳呢?”我继续问到,洋洋看着自己的高楼若有所思。
这时,轩轩在一边说:“我的楼比较稳,是因为我每一层放得扑克牌比洋洋多,而且每一层我放的纸牌左右都是一样的,这样上面的房子就稳了。
”洋洋仔细观察了这两幢房子后说:“我也发现了,轩轩上面一层的扑克牌都是放在下面一层最上面平的扑克牌的中间的,这样上面的房子就不会倒下来了!但是我的扑克牌就没有对齐,所以很快就倒下了!”发现了问题所在后,洋洋再次干劲十足,继续奋斗了起来。
大班个别化好玩的风车观察记录
大班个别化好玩的风车观察记录引言:观察自然现象是培养幼儿观察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方法。
本文将以“风车观察记录”为主题,通过对大班幼儿进行个别化观察,旨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一、观察目标:风车今日,我们给大班幼儿分发了各式各样的风车,让他们观察风车的变化、结构和运转过程,以及风对风车的影响。
二、观察记录:1.观察风车的结构幼儿A选取了一把红色的塑料风车进行观察。
她拿着风车,仔细观察每个部分的形状和材质。
她注意到塑料风车由四个桨叶和一个塑料刺构成,风车的主体部分是一个圆形的塑料片。
幼儿A用手指指着风车并描述了每个部分。
2.观察风车的变化幼儿B拿着一把彩色的纸风车,他将风车放在手掌上,仔细观察。
随着幼儿B的轻轻呼气,纸风车开始转动。
幼儿B对此感到非常惊奇,他表情兴奋地向其他同学们展示了这个奇妙的变化。
3.观察风对风车的影响幼儿C选择了一把木质风车。
她将风车放在窗户边,等待风的到来。
当微风吹过,风车开始缓慢旋转。
幼儿C专注地观察风车的转动速度和方向,并试图移动风车的位置,以获取更多的风力。
4.观察风车的材质幼儿D选择了一把铝制风车,他将风车带到室外进行观察。
他用手捏住风车的仿古木柄,感受到了柄的冷感。
幼儿D好奇地观察着铝制部分,并尝试用手指敲击风车,发现风车的声音更清脆响亮。
5.观察风车的运转过程幼儿E拿着一把精巧的陶瓷风车,他用手指轻轻旋转风车。
幼儿E观察到,风车随着他的手指旋转,而且当他提起手指时,风车停止旋转。
他对这个过程很感兴趣,并尝试多次重复操作,以确认这个规律。
三、讨论与总结:通过这次风车观察,幼儿们发现了风车的结构、材质、变化和运转过程。
他们经过思考,得出了许多对风车现象的独立观点。
在小组讨论时,幼儿们分享了他们的观察结果,并尝试解释风对风车的影响原理。
这个个别化的观察任务不仅让幼儿们提高了观察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亲身观察和体验,幼儿们不仅对风车的结构和材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对风力对风车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幼儿园个别化科学活动观察案例分析 (31)
个别化科学活动观察案例分析——买冬装小二班徐佳玮实录时间:2015-1-5实录地点:小二班教室案例实录:在科探区摆放了许多的衣服和配饰,孩子们都上过买冬装这个科学活动了,所以对于这个探索活动有些熟门熟路了。
但是在材料的投放上我增加了一些夏季的凉鞋、短裙;冬季的耳罩、口罩等物品,请幼儿来买过冬的物品。
小凡、熙熙、轩轩三个人迅速地先把挂在一起的衣服做了分类。
厚的衣服放在有雪花的架子上,有点薄的衣服就挂在太阳的架子上。
“我们看看冬天衣服架子上的衣服你们分对了吗?”“雪花架子上有羽绒服还有就是大衣。
”轩轩急忙说着。
“对啦,还有一样是棉袄和羽绒服长得差不多。
那我们再来看看太阳架子上的衣服吧?这里有些什么呢?”“汗衫、裙子还有毛衣。
”小凡轻轻地说着。
“嗯,我们夏天的时候会穿毛衣吗?”“不会、不会、不会!”轩轩急急忙忙地说道,“毛衣应该是冬天穿的衣服。
”“老师,毛衣是冬天穿的。
”熙熙也非常认同。
“那我们这些应该挂在哪边呢?”这时轩轩默默地把毛衣一件件挂到了有雪花标记的架子上。
“哇,你们真厉害!既然你们这么厉害请你们来找一找这里有些什么东西是冬天用的吧。
老师在桌上也摆上了标记,赶紧去吧。
”当分到口罩时出现了争执:冬季用品和夏季用品都想要它。
于是我问道:“为什么冬天和夏天都要口罩呢?”“冬天戴口罩鼻子和嘴巴就不会冷了。
”“可是夏天的时候我咳嗽妈妈也会给我戴口罩的。
”“哦~原来呀,口罩不但可以夏天带、也可以冬天带,生病的时候戴口罩可以防止把病传给别人,天冷的时候口罩可以保护我们的嘴巴和鼻子。
”案例分析:在经过一个教学活动的学习后,孩子们对于这个科学活动还是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雪花代表寒冷的冬天,火辣辣的太阳代表炎热的夏天。
但在买衣服的时候还是出现了个别幼儿在分类的时候只关注了衣服的厚薄度,但是其他幼儿能够及时发现这个问题并解决了。
在个别化时新投放的几样材料孩子们基本能够根据现在的生活经验找到冬天用的物品,但是在遇到口罩时出现的纷争,大家都想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别化科学活动观察案例分析
——有趣的盒子
小二班徐佳玮实录时间:2015-10-15
实录地点:小二班教室
案例实录:
科学个别化专场开始了,孩子们被桌上的很多盒子吸引住了。
他们指着盒子问道:“老师这是什么呀?”我回答说:“这些盒子里都装了不一样的东西哦。
”我指着左边的这些盒子说,“这些盒子上都有一朵小花朵,你们可以闻一闻花朵上面是什么味道,猜一猜盒子里放了什么东西。
最后请你们将你们猜到的东西贴在这个记录本上。
”“那这边的盒子里又是什么呀?”周震指着右边的盒子问道,“这也是闻味道吗?”我回应道:“这些盒子里也装了不同的东西,但是需要用你们的小手摇一摇,用耳朵听一听里面有些什么东西?同样的把你们的猜测贴在记录本上。
”
经过我的介绍之后,孩子们便开始玩起来了。
葛翌涵在玩“闻一闻”时,随手拿起八号盒子,用力地闻过之后,他说:“我感觉这里装的是香香的花露水,老师给我们涂过的。
”说罢他就在小盒子里翻来找去,好不容易翻了很久找到了花露水的图片。
可是他并没有黏贴在与八号盒子相对应的盒子中,而是随手黏贴在一个空栏中。
于是,我便询问他说:“涵涵,你刚刚闻的是哪一个盒子呀?旁边的点点是多少呀?”他指了指八号盒子,然后再看看盒子旁边的点数果然和自己贴的点数不一样,于是又重新将花露水的照片贴在了八个点子的空栏里。
同桌的孙书萱看见了也加入了进来,当她想找对应的图片时,发现图片都集中放在小篮子中,找了很久才找到自己猜测的图片。
案例分析:
“有趣的盒子”是通过孩子们的嗅觉和听觉来推测盒子里的东西是什么。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由于教师投放的材料过多,幼儿面临这么多的盒子就会出现随便哪个盒子都可以拿起来闻一闻,摇一摇,因此也就会出现像案例中“涵涵没有黏贴在与八号盒子相对应的盒子中,而是随手黏贴在一个空栏中”的现象。
对此,教师可以重点讲评,并且请贴对的幼儿上前示范,让幼儿们在看看、讨论的过程中了解游戏的流程,积累经验。
整个活动,幼儿在取拿相应图片时比较困难也耽误时间,对此教师对材料可以稍作调整,在每张记录卡上贴有相应图片,减少幼儿的猜测范围,也能比较有效地进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