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颈部病例分析

合集下载

颈椎病病例分析

颈椎病病例分析
颈椎病病例分析
Case
• 男性,82岁 • 肩颈部疼痛伴右手麻木10余年,加重伴行走踩棉花感半年 • 查体:右上肢hoffman征可疑阳性,四肢腱反射(++),
右手指感觉稍减退,肌力正常,压颈试验阴性,患肢牵拉 试验阴性。 • 辅检:EMG+NCV提示:双上肢神经源性损害(累及左侧 C7及右侧C5-C7水平)
for unrelated ailments. • Lack of awareness of this entity and often presents
a diagnostic dilemma
• Most frequently in the vicinity of the sacro-iliac joint.
Clinical symptoms
• Typically do not cause any symptoms • Although some patients do report pain in the
region, the origin of the pain is often obscured by the coexistence of degenerative changes in the area.






L/2
L2/3
C3/4
C4/5
C5/6



C3/4
C4/
治疗
• 前路ACDF ? • 前路ACCF ? • 后路单开门 ?









• 前路ACDF ? • 前路ACCF ? • 后路单开门

外科病例分析题

外科病例分析题

外科病例分析题案例背景患者,男性,53岁,以体检发现右侧颈部肿块就诊。

患者无不适感,肿块大小约为2.5cm × 2.0cm。

无明显压痛,质地硬实,活动度良好。

临床检查1.体格检查:除右颈部肿块外,未见其他明显异常。

2.化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均正常。

3.影像学检查:颈部超声显示肿块为囊实性结构,边界清晰。

诊断与讨论通过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检查结果,可以初步确定该患者的诊断为颈部囊肿。

然而,颈部囊肿是一个较为广泛的病理学范畴,其病因、类型和治疗方法各有差异。

因此,更进一步的分析和诊断仍然是必要的。

根据超声检查结果,该颈部囊肿为囊实性结构,边界清晰。

进一步的CT或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肿块的内部结构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此外,在临床实践中,还有其他颈部病变与囊肿相似,例如颈动脉瘤、颈部血管瘤等。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年龄和性别,仍然有几个可能的诊断。

1.颈部淋巴结囊肿:淋巴结是颈部最常见的囊性病变之一,多数由于局部感染或炎症引起。

通过深入的病史询问和进一步的病原学检查,可以确定诊断。

2.颈部神经鞘瘤:神经鞘瘤是一种以外周神经干为起源的肿瘤,通常不会引起疼痛。

通过MRI检查可以观察到肿块与神经干的关系,帮助明确诊断。

3.良性颈部肿瘤:例如脂肪瘤、血管瘤等。

这些肿瘤通常在超声和CT/MRI检查中有特征性表现,可以通过这些影像学检查进一步确定诊断。

鉴于患者目前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并且肿块边界清晰,建议对该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

如果肿块增大、有疼痛或其他症状,或者超声和影像学检查有变化,应采取进一步的检查和诊疗措施。

治疗方案对于目前没有症状的小型颈部囊肿,常规治疗通常是观察随诊。

患者应定期复查超声和影像学检查,以监测肿块的大小和性质。

对于症状明显或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较大颈部囊肿,以及有其他病理学特征的囊肿,如出现恶变倾向,治疗策略包括以下几种。

1.外科手术切除:外科手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切除囊肿来解决问题。

颈部病例分析_1

颈部病例分析_1

颈部病例分析病例 1一位 4岁女孩的祖母注意到这个女孩的头向一侧歪斜。

孩子的母亲带孩子去儿科检查, 医生证实了孩子祖母的观察。

在检查中, 医生观察到孩子的头向右侧倾斜, 枕骨转向其肩部, 下颏转向左侧并上提。

在孩子的胸锁乳突肌下部还触摸到了一个包块,该肌的其余部分明显 突出于颈部表面。

医生的诊断为先天肌肉性斜颈。

临床解剖问题1.这种异常通常称作什么?2.造成这种肌肉异常的常见原因是什么?3.通常发生在什么时间?4.为什么斜颈需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形成?5.这种损伤能否在幼年诊断出来并在斜颈形成前进行处理?6.如果肌肉性斜颈没有进行处理(如进行胸锁乳突肌的牵引和/或该肌的手术延长), 进一步的后果是什么?病例 2患者,女性,58 岁。

主诉颈部甲状软骨下方有轻微的肿大。

物理诊断和超声扫描发现, 在她的甲状腺右侧叶有一些结节。

用穿刺吸取法获得的细胞进行检测,证实吸出的细胞为恶 性。

医生决定对她实施甲状腺半切除手术。

术前经口插入气管套管。

患者出现约 2 天的喉痛 和声音嘶哑。

临床解剖问题1.解释什么是甲状腺半切除?2.你认为引起喉痛的原因是什么?3.引起声音嘶哑的可能原因是什么?4.在甲状腺手术时容易损伤哪些神经?5.当这些神经受损后,哪些结构可受到影响?病例 3患者,男性,52 岁。

在手术切除其右侧颈部后上方的恶性肿瘤后,医生决定对该区域 进行颈部清扫术以去除肿大的淋巴结。

其中一个肿大的淋巴结位于下颌下三角胸锁乳突肌上 端的深面。

术后,该患者告知医生他的右肩上提困难,而且将脸转向左侧时很费力。

临床解剖问题1.在去除肿大淋巴结的手术中可能损伤了什么神经?2.这条神经与胸锁乳突肌上端有怎样的位置关系?3.你认为医生去除的是什么淋巴结?4.这些淋巴结接收什么区域的淋巴?5.如果甲状腺结节中的恶性细胞已经转移,它们会转移到什么淋巴结?病例 4患者,女性,42 岁。

主诉在颈前部有一肿块,而且这个肿块对呼吸有影响。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病例分析专题报告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病例分析专题报告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病例分析专题报告陈*,男,52岁,登记号:01823591,初诊日期:202*年11月9日。

主诉:头晕目眩1日。

病史:患者在机关办公室工作,常年伏案书写,经常熬夜赶写材料。

平素用脑过度,很少做户外活动。

近年来时有颈肩部酸胀、疼痛,上肢手臂麻木。

曾拍过颈椎X片,提示颈椎骨质增生,并未对症治疗。

近日因筹备会议,不得休息,自觉困倦乏力,不思饮食,健忘不寐。

今晨起床过猛,顿觉头晕,天旋地转,恶心呕吐,闭目不敢睁,且心慌汗出,面色苍白。

遂由家人送来医院就诊。

症见:神志清楚,形体消瘦,语言清晰,面无血色,爪甲无华,双眼紧闭,恶心欲吐,轻度眼颤,转头可诱发头晕,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为引出。

舌淡苔白,脉细弱。

查体及实验室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为引出。

血压:140/80mmHg,心率:90次/分。

舌淡苔白,脉细弱西医诊断:颈椎关节病中医诊断:眩晕证候诊断:气血亏虚证治疗原则:滋肾生髓,补益气血。

针灸取穴:肾俞,膈俞,血海,气海,关元,足三里,风池,完骨,天柱。

治疗经过:肾俞、膈俞向脊柱斜刺1.5寸,血海、气海、关元、足三里直刺1.5~2寸,各穴均用捻转补法。

风池、完骨、天柱向对侧眼球方向直刺1寸,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施术1分钟。

每日针刺一次,每次留针20-30min。

治疗结果:连续针刺治疗3次后,症状较前减半,治疗14天后,患者眩晕症状明显改善。

嘱患者避风寒,慎起居,劳逸结合。

按语: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

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

本证亦称为头眩、掉眩、巅眩、冒眩、风眩。

其病机虽颇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风、火、痰、虚四个方面。

各类眩晕可单独出现,也可相互并见。

临床上以虚证或本虚标实证较为多见,治法也有从本从标之异。

急者多偏实,可选用熄风、潜阳、清火、化痰等法以治其标为主。

缓者多偏虚,当用补养气血,益肾、养肝、健脾等法以治其本。

局部解剖学课后病例分析详解

局部解剖学课后病例分析详解

1 第 一 章 头部 病例一: 面神经麻痹(面瘫)患者女性, 18 岁, 学生; 夜间开 窗, 靠窗而 睡, 早晨 醒来后 觉右 耳内 及耳 后疼 痛, 右 侧面 部麻 木,发胀。

起床后发现面部歪斜, 变形, 右眼不能闭合, 进食均有困难, 咀嚼时食物滞留于病 侧齿颊间隙内, 舌前右侧半味觉障碍, 患者虽无吞咽困难, 但有唾液自右口角流出。

检查见患者右侧面部表情肌瘫痪, 表情动作丧 失, 右侧额 纹消 失, 右鼻唇 沟变 浅, 口角下 垂, 右眉下垂,右下眼睑松弛下垂。

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不能皱眉, 右眼不能闭合, 鼓腮时右侧 唇闭合不紧, 不能吹口哨, 露齿时嘴歪向左侧。

诊断为右侧面神经麻痹。

问题: 复习面神经的纤维行径及分布。

患者为什么会出现眼睑不能闭合和下睑松弛下垂? 患者为什么咀嚼时食物会滞留于齿颊间隙内, 且病人不能吹口哨? 患者为什么露齿时嘴歪向左侧? 患者为什么出现味觉障碍? 病例分析: 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或Bell 氏麻痹,后一名称系纪念英国解剖学家和外科医生 Charles Bell,是他于1821年首先描述了该病。

此病的确切原因尚未明了。

面神经麻痹多由于颞骨岩部面神经管内的面神经发炎所致。

发 炎时, 即使面神经轻度肿胀, 也会使面神经纤维受到损伤性压迫。

一些学者认为突然的面神经损 伤是由于寒冷刺激引起供血的血管收缩缺血所致。

本病例出现的运动障碍显示是右侧面神经支 配的面肌的功能丧失。

面肌数量较多, 其随意运动可以做出各种表情, 因此, 面肌又称为表情肌。

一侧大面积面肌瘫痪多是面神经干受损所致。

额肌收 缩 病例二:三叉神经痛 患者女性,48岁,干部检查见患者无明显阳性体征, 各脑神经功能正常, 三叉神经感觉无障碍。

患者发作时面部呈 抽搐扭曲状, 其他无异常。

诊断为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痛。

问题: 复习三叉神经的为什么患者拔除上颌牙后仍未终止疼痛?根据所学知识, 思考解除三叉神经痛的方法? 病例分析: 三叉神经痛为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的感觉 分布区 的阵 发性疼 痛。

局部解剖学课后病例分析详解

局部解剖学课后病例分析详解

局部解剖学课后病例分析详解LT第一章头部病例一:面神经麻痹(面瘫)患者女性, 18 岁, 学生; 夜间开窗, 靠窗而睡,早晨醒来后觉右耳内及耳后疼痛, 右侧面部麻木,发胀。

起床后发现面部歪斜, 变形, 右眼不能闭合, 说话、进食均有困难, 咀嚼时食物滞留于病侧齿颊间隙内, 舌前右侧半味觉障碍, 患者虽无吞咽困难, 但有唾液自右口角流出。

检查见患者右侧面部表情肌瘫痪, 表情动作丧失, 右侧额纹消失, 右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右眉下垂, 右下眼睑松弛下垂。

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不能皱额、皱眉, 右眼不能闭合, 鼓腮时右侧唇闭合不紧, 不能吹口哨, 露齿时嘴歪向左侧。

诊断为右侧面神经麻痹。

问题:复习面神经的纤维成分、行径及分布。

患者为什么会出现眼睑不能闭合和下睑松弛下垂?患者为什么咀嚼时食物会滞留于齿颊间隙内, 且病人不能吹口哨?患者为什么露齿时嘴歪向左侧?患者为什么出现味觉障碍?病例分析: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或Bell氏麻痹,后一名称系纪念英国解剖学家和外科医生 Charles Bell,是他于1821年首先描述了该病。

此病的确切原因尚未明了。

面神经麻痹多由于颞骨岩部面神经管内的面神经发炎所致。

发炎时, 即使面神经轻度肿胀, 也会使面神经纤维受到损伤性压迫。

一些学者认为突然的面神经损伤是由于寒冷刺激引起供血的血管收缩缺血所致。

本病例出现的运动障碍显示是右侧面神经支配的面肌的功能丧失。

面肌数量较多,其随意运动可以做出各种表情, 因此, 面肌又称为表情肌。

一侧大面积面肌瘫痪多是面神经干受损所致。

额肌收缩可使额部产生额纹、举眉。

颊肌维持颊部的张力和防止食物进入齿颊之间, 还可防止颊黏膜在咀嚼时被牙咬伤。

颊肌瘫痪后这些功能都会丧失。

口轮匝肌的整体或部分收缩可使唇前突、噘嘴或拉唇贴近牙齿。

许多小的面肌功能障碍也可导致微笑和大笑等表情消失, 这些小面肌包括颧肌、笑肌、鼻肌和提上唇肌等, 它们都止于皮肤。

上述面肌瘫痪后由于对侧面肌功能完好, 患者在微笑时口唇被拉向左上方。

54-13-2颈部疾病 内容详实

54-13-2颈部疾病    内容详实

外科学————颈部疾病
特殊检查方法
2.甲状腺摄131碘率测定 正常甲状腺24小时内摄取的131碘量为入
体总量的30%~40%。如果在2小时内甲状腺 摄取131碘量超过入体总量的25%,或在24小 时内超过入体总量的50%,且吸131碘高峰提
前出现,都表示有甲亢。
外科学————颈部疾病
特殊检查方法
外科学————颈部疾病
甲状腺危象
临床表现
术后12~36小时内高热(>39℃) 脉快(>120次/分) 烦躁、谵妄,甚至昏迷 常伴有呕吐、水泻 处理不及时病人常很快死亡。
外科学————颈部疾病
甲状腺危象
治疗措施:
⑴ 镇静降温,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充分供氧及补充能 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⑵ 抗甲状腺药物,丙基硫氧嘧啶,200-300mg/6h ⑶ 碘剂:口服卢戈溶液,首次60滴,以后每4-6小时服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又称桥本甲状腺肿,是一种自体免疫性 疾病。组织学上,腺组织被大量淋巴细胞、浆 细胞和纤维化所取代。患者常为年龄较大的妇 女。
外科学————颈部疾病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临床表现 无痛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对称,表
面平滑,质较硬。甲状腺功能多减退。 诊断
基础代谢率降低,甲状腺摄取131碘 量减少。必要时,可用甲状腺干制剂进 行治疗性试验,或行穿刺细胞学检查。
外科学————颈部疾病
治疗原则
⒈青春发育期或妊娠期的生理性甲状腺肿,可 以不给药物治疗。应多食含碘丰富的海带、 紫菜等。
⒉对于20岁以前年轻人的弥漫性单纯性甲状腺 肿,可给予小量甲状腺素,以抑制垂体前叶 促甲状腺素的分泌,缓解甲状腺的增生和肿 大,有较好疗效。
外科学————颈部疾病

颈椎病的病例范文

颈椎病的病例范文

颈椎病的病例范文一、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老张。

性别:男。

年龄:45岁。

职业:办公室白领,每天对着电脑工作至少8小时。

二、主诉。

“大夫啊,我这脖子和肩膀可太难受了,就像被人狠狠掐着一样,脑袋也晕乎乎的,感觉随时能掉下来。

”老张皱着眉头,一脸痛苦地说道。

三、现病史。

老张说他这个毛病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最开始就是觉得脖子有点僵硬,特别是在长时间伏案工作之后,就像脖子里的筋被打了结似的。

他当时也没太在意,以为就是累着了,休息休息就好了。

可是啊,这情况越来越严重。

现在不仅脖子僵硬,肩膀也跟着疼起来了,就像有两个小恶魔在那里又掐又拧。

而且啊,他经常感觉头晕,尤其是突然转头或者抬头的时候,那感觉就像天旋地转的,有一次差点在办公室摔倒。

这头晕还影响他的工作效率,看文件都觉得字在眼前晃悠,脑子也像一团浆糊,没法集中精力。

晚上睡觉也不踏实,总觉得怎么躺脖子都不舒服,翻来覆去的,搞得他老婆都有意见了。

老张无奈地叹了口气说:“这病可把我折磨惨了,以前我可是个精神小伙儿,现在就像个病秧子。

”四、既往史。

老张回忆了一下,说自己身体一直还算不错,没有什么大病。

就是偶尔感冒,吃点药就好了。

他这个工作性质决定了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坐着的,而且一坐就是老半天。

以前年轻的时候还经常运动,打打篮球啥的,这几年工作忙起来,就很少运动了。

五、体格检查。

我让老张坐在检查椅上,先看了看他的脖子。

发现他的颈部肌肉很紧张,特别是两侧的斜方肌,硬邦邦的,就像两块石头。

然后我轻轻按了按他的颈椎棘突,刚一按,老张就“嘶”的一声叫了起来,看来压痛很明显。

接着检查他的活动度,让他低头、抬头、左右转头,发现他的活动范围明显受限。

低头的时候只能勉强下巴碰到胸口,抬头也只能看到天花板的一小部分,左右转头的时候更是小心翼翼,就像个生锈的机器人。

再检查他的上肢,牵拉他的手臂的时候,能感觉到他的神经根有受压的表现,因为他说手臂会有一阵麻痛,就像被电了一下。

最后检查了他的神经系统,反射什么的基本正常,但是感觉方面,他说有时候手指会有轻微的麻木感,就像有小蚂蚁在爬。

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病例讨论分析

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病例讨论分析

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病例讨论分析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病例讨论分析病例1 颈部淋巴结肿大伴间断发热患者女性,49岁,颈部淋巴结肿大7年,间断发热9个月,自2000年起接受多次诊疗。

第一次诊疗过程患者2000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

血常规:白细胞(WBC)24.2×109/L,淋巴细胞66%,血红蛋白(Hb)142 g/L,血小板(PLT)160×109/L。

查体: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脾脏肋下6 cm。

辅助检查示纵隔腹腔淋巴结无明确肿大。

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增生Ⅲ级,成熟淋巴细胞60.0%,原幼淋5.5%。

免疫分型(末梢血):CD5+细胞84.6%,CD19+ 细胞75.0%,CD23+细胞68.7%。

颈淋巴结活检病理:淋巴结结构消失,代之以弥漫浸润的小淋巴细胞(医科院肿瘤医院、同仁医院)。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系会诊:淋巴结结构破坏,弥漫性小淋巴细胞增生,核小,胞浆少,未见典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细胞核特点。

免疫组化:CD20、CD45RO阳性。

诊断:小B淋巴细胞性淋巴瘤/CLL(但无典型CLL的核特点)病例2患儿男8岁,左颈部淋巴结肿大20天.发热8天.患儿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大约3*2cm.无触痛.伴阵咳,有白色痰.8天前出现发热,37.5-39度,肿大淋巴结出现触痛,局部皮肤无红肿,咳嗽,无咽痛,无皮疹,无盗汗,无明显消瘦,食欲差,大小便正常,在家静滴抗生素(具体不详)病情无好转,转上级医院治疗.既往身体健康,否认结核接触史.查体:一般可,全身皮肤无皮疹,无出血点,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压痛,咽红,扁桃体无肿大,肝肋下4.5cm.心肺听诊无异常.辅助检查:WBC 3.9×10 9/L 中性粒细胞0.35 淋巴0.62 见变形淋巴细胞0.07,血红蛋白,血小板正常,血沉22mm/h 尿常规正常,GPT101u/L(0-40).心肌酶AST225u/L(0-40),LDH965u/L(71-570)CK-MB3 7u/L(0-15),HBD406u/L(70-220),其他检查正常.骨髓穿刺未见明显异常.问题讨论:1本病例特点?2为明确诊断需要做哪些检查?诊断?3鉴别诊断?答案:1病例特点--8岁男孩,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大约3*2cm.伴阵咳,有白色痰.8天出现发热,37.5-39度,肝大,肝功异常,心肌酶异常,血常规白细胞偏低,可见异林血沉加快,其他正常,抗生素治疗效果差.2为明确诊断需要进行淋巴结组织检查.本病例进一步做淋巴活检示:淋巴结弥漫型单核细胞,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增生,有吞噬核碎现象,病变符合坏死性淋巴结炎.它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结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或者免疫反应有关.好发于年长儿,女性多见.为自限性疾病,预后多良好.抗生素治疗无效.其主要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常伴白血球减少.诊断依据主要为淋巴结活检.鉴别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结核性淋巴结炎一、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二诊断依据:1、患儿男,8岁,左颈部淋巴结肿大20天,发热8天,咳嗽,有白色痰2、曾使用抗菌素效果不明显3、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压痛,咽红,肝肋下4。

颈椎病例分析

颈椎病例分析

颈椎病例分析
颈椎牵引:通过适当的牵引 ,减轻颈椎间盘对神经根和 脊髓的压迫
康复训练:包括颈部肌肉锻 炼和日常生活姿势调整,以 增强颈部肌肉力量,预防进 一步退变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或长时 间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 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 的建议来选择
颈椎病例分析
01
此外,为了预防疾病的进一步 发展,张先生需要改变不良的 生活习惯,如长时间维持同一
姿势、不正确的坐姿等
02
同时,定期进行颈 部检查也是必要的
颈椎病例分析
病例总结
通过分析张先生的病例,我们可以了解到颈椎疾病的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法。颈椎疾病通 常是由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引起的,长期从事需要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的工作的人更容易 患病。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颈椎牵引、康复训练和手术治疗等。预防措施 包括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定期进行颈部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病情都是独特的,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因此,当出 现颈部不适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通过科学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可以有效缓解颈椎疾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颈椎病例分析
• 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颈椎病例分析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践,可以有效降低颈 椎疾病的发生风险
但若出现严重的颈部不适症状,应及时 就医,以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12
颈椎病例分析
结论
颈椎疾病是一种常见的问题,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 疗,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了 解颈椎疾病的成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对于维护个人 健康至关重要。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己的颈部健康, 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降低颈椎疾病的发生风险

颈部病例分析

颈部病例分析

2.为什么患者的呼吸受到影响? 3.根据你对甲状腺淋巴组织的了解,你认为这些癌细胞会转移到哪些淋巴结? 病例 5 患者,男性,62 岁。主诉吞咽和呼吸困难。他的妻子注意到他的颈部肿大,怀疑是甲 状腺肿。物理诊断、超声扫描以及穿刺活检的结果证实该男性患有甲状腺癌。拟进行甲状腺 切除术和颈部肿大淋巴结清扫术。 临床解剖问题 1.什么是甲状腺肿? 2.为什么该患者会出现吞咽和呼吸困难? 3.为什么通常不进行全部甲状腺切除? 4.在甲状腺切除时,怎样才能避免损伤喉返神经? 病例 6 患者,女性,65 岁。主诉肌无力、食欲减退、恶心、便秘和多尿等症状。医生在详细 询问病史和进行全面的体检后,又为她进行了血和尿的实验室检查。化验报告显示血清钙浓 度、血中甲状旁腺激素和尿钙浓度均升高。诊断为甲状旁腺腺瘤。决定对肿大的甲状旁腺实 施切除。 在术中,医生很容易地找到了上甲状旁腺,发现它们的大小正常。还找到了唯一的一个 下甲状旁腺。该甲状旁腺肿大,而且病理切片显示为甲状旁腺组织增生和甲状旁腺腺瘤,故 被切除。医生还系统地在颈前部寻找第 4 个甲状旁腺,但未能找到,后经进一步检查终于找 到该腺. 临床解剖问题 1.通常会有多少个甲状旁腺?可能会有多少? 2.在哪里可能会找到异位的甲状旁腺? 3.如果在颈部没有找到异位的甲状旁腺,你认为医生还可能会在哪些部位探查? 4.哪些甲状旁腺最常见于异位? 5.你怎样解释甲状旁腺异位的原因? 病例 7 一新生儿因呼吸音重和唾液过多被家庭医生送到儿科。婴儿在喂食时出现咳嗽和呼吸困 难。体检时,医生观察到婴儿的口中有过量的黏液和唾液。医生还注意到婴儿呼吸困难,胃 膨大。在经食管导入胃管时,胃管难以深插。婴儿的母亲被告知婴儿的食管异常。 临床解剖问题 1.你认为存在哪些先天性的食管异常? 2.这种类型的食管异常通常与哪些解剖结构异常有关? 3.食管异常时,常常还伴随哪些先天性畸形? 4.为什么婴儿的食管和气管的异常会导致胃膨大? 病例 8 患儿,男,3 岁。颈部的一侧有一个间歇性流出黏液的小口,小口的周围有广泛的红肿。 医生认为这些黏液可能是从胚胎时期咽袋的残留物中流出的。 临床解剖问题 1.什么是咽袋? 2.什么样的腮或咽的异常能导致脓液从该男孩的颈部一侧流出? 3.颈部异常开口的常见位置有哪些? 4.如果颈窦向内开口,那么脓液将会流到哪里? 病例 9

颈椎病病例分析(最新知识点)

颈椎病病例分析(最新知识点)

颈椎病病例分析入院记录姓名:职业:性别: 工作单位:年龄:联系人:民族:电话:婚姻:联系地址:籍贯: 病史陈述者:住址:入院日期:发病节气: 记录日期:主诉:颈项部疼痛伴双上肢麻木2月余。

现病史:患者素有颈项部疼痛病史,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项部疼痛伴双上肢麻木,未予重视,休息后症状未见缓解,自服活血止痛药后颈项部疼痛缓解,双上肢麻木改善不明显,停药后复发,就诊于武警医院,行颈椎MRI提示:C6-7椎间盘轻度突出,为求系统治疗,遂于今日就诊我院,门诊以“颈椎病”收住本科.刻下:颈项部疼痛伴双上肢麻木,颈椎活动轻度受限,双上肢下垂时麻木症状加重,平放时症状减轻,长时间低头及劳累后症状明显加重,休息后缓解,双上肢肌力无异常,偶见头痛头晕,未见晕厥,无夜间加重,双下肢踩棉花样感不明显,纳可,眠安,二便可,舌质红,苔白,脉细数。

...感谢聆听...既往史:否认结核等传染病史及密切接触史。

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预防接种史不详.有肝炎病史2年.个人史:生于原籍,无外地长期居住史,无疫区居住史。

平素生活规律,无吸烟史,无毒物接触史.婚育史:适龄结婚,配偶及子女均健康。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传染病史及遗传病史。

以上记录与患者或家属叙述的客观事实相符合,请患者或家属确认签名:体格检查T:36.5℃ P:74次/分R:20次/分 BP:11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查体合作,神志清楚,回答切题。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无肝掌、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外形正常,眼球无外凸、内陷。

眉毛无稀疏、脱落。

双眼睑无下垂、浮肿,球结膜未见水肿,睑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两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

双耳听力正常,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外形正常,无异常分泌物,副鼻窦无压痛。

口唇无紫绀,口周无疱疹,口腔粘膜无溃疡,牙龈无红肿,伸舌居中,咽部无明显充血,扁桃体不大。

第2章颈部5-病例分析(1)

第2章颈部5-病例分析(1)
甲亢病人由于眶内及球后组织中有大量脂肪细 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粘多糖及透明质酸增多,导 致眶内及球后组织容积增加,而使眼球向外突出。
甲亢病人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基础 代谢率升高、代谢亢进,从而引起精神过敏、焦虑烦躁、 失眠紧张、激动易怒、心动过速、脉压增大、食欲亢进但 消瘦、疲乏无力、怕热、多汗、内分泌失调等一系列由于 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 现的临床症状。
精品课件
原发性甲亢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是 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类病人血液中存在刺激甲状腺的 自身抗体,能够刺激甲状腺上皮细胞增生,大量分泌甲状 腺素。
甲状腺有合成、贮存和分泌甲状腺素的功能。 甲状腺素能调节人体的基础代谢,其主要作用为加快全身 细胞利用氧的效能,加速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 谢,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精品课件
问题: (1) 甲状舌管囊肿发生的胚胎学基础是什么? (2)甲状舌管囊肿多发生在哪些部位,为什么? (3)甲状舌管囊肿为什么会随吞咽或伸舌、缩舌
时上下移动?
精品课件
分析:
甲状舌管囊肿是一种与甲状腺发育有关的先天 性畸形。在胚胎早期,甲状腺原基自咽底向尾端生长,借 细长的甲状舌管与原始咽底壁相连。正常情况下,在胚胎 第6周时,甲状舌管萎缩退化,其上端残留处的痕迹为舌 根部的舌盲孔。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致甲状舌管退化不全, 即可形成先天性的甲状舌管囊肿。由于甲状腺在发生过程 中是从咽底正中处沿正中线向尾端下降,至第7周时到达 其最后的正常位置,因此,甲状舌管囊肿可在颈部正中甲 状腺下降途径的任何部位出现。临床上多位于舌根部、舌 骨上、舌骨下,以舌骨下区多见,多位于中线。
患者自述,近3个月来经常易怒,性情急躁,容 易激动,怕热,易出汗,夜间失眠,疲乏无力,有时低热; 家人诉说患者近来食欲亢进,但体重不断减轻,时常无原 因的哭泣,月经亦不正常。

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病例讨论分析

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病例讨论分析

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病例讨论分析病例1颈部淋巴结肿大伴间断发热患者女性,49岁,颈部淋巴结肿大7年,间断发热9个月,自2000年起接受多次诊疗; 第一次诊疗过程患者2000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血常规:白细胞WBC24.2×109/L,淋巴细胞66%,血红蛋白Hb142g/L,血小板PLT160×109/L;查体: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脾脏肋下6cm;辅助检查示纵隔腹腔淋巴结无明确肿大;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增生Ⅲ级,成熟淋巴细胞60.0%,原幼淋 5.5%;免疫分型末梢血:CD5+细胞84.6%,CD19+细胞75.0%,CD23+细胞68.7%;颈淋巴结活检病理:淋巴结结构消失,代之以弥漫浸润的小淋巴细胞医科院肿瘤医院、同仁医院;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系会诊:淋巴结结构破坏,弥漫性小淋巴细胞增生,核小,胞浆少,未见典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细胞核特点;免疫组化:CD20、CD45RO阳性;诊断:小B淋巴细胞性淋巴瘤/CLL但无典型CLL的核特点病例2患儿男8岁,左颈部淋巴结肿大20天.发热8天.患儿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大约32cm.无触痛.伴阵咳,有白色痰.8天前出现发热,37.5-39度,肿大淋巴结出现触痛,局部皮肤无红肿,咳嗽,无咽痛,无皮疹,无盗汗,无明显消瘦,食欲差,大小便正常,在家静滴抗生素具体不详病情无好转,转上级医院治疗.既往身体健康,否认结核接触史.查体:一般可,全身皮肤无皮疹,无出血点,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压痛,咽红,扁桃体无肿大,肝肋下4.5cm.心肺听诊无异常.辅助检查:WBC3.9×109/L中性粒细胞0.35淋巴0.62见变形淋巴细胞0.07,血红蛋白,血小板正常,血沉22mm/h尿常规正常,GPT101u/L0-40.心肌酶AST225u/L0-40,LDH965u/L71-570CK-MB37u/L0-15,HBD406u/L70-220,其他检查正常.骨髓穿刺未见明显异常.问题讨论:1本病例特点2为明确诊断需要做哪些检查诊断3鉴别诊断答案:1病例特点--8岁男孩,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大约32cm.伴阵咳,有白色痰.8天出现发热,37.5-39度,肝大,肝功异常,心肌酶异常,血常规白细胞偏低,可见异林血沉加快,其他正常,抗生素治疗效果差.2为明确诊断需要进行淋巴结组织检查.本病例进一步做淋巴活检示:淋巴结弥漫型单核细胞,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增生,有吞噬核碎现象,病变符合坏死性淋巴结炎.它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结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或者免疫反应有关.好发于年长儿,女性多见.为自限性疾病,预后多良好.抗生素治疗无效.其主要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常伴白血球减少.诊断依据主要为淋巴结活检.鉴别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性淋巴结炎一、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二诊断依据:1、患儿男,8岁,左颈部淋巴结肿大20天,发热8天,咳嗽,有白色痰2、曾使用抗菌素效果不明显3、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压痛,咽红,肝肋下4;5cm;4、辅助检查:WBC3.9×109/L中性粒细胞0.35淋巴0.62见变形淋巴细胞0.07,血红蛋白,血小板正常,血沉22mm/h尿常规正常,GPT101u/L0-40.心肌酶AST225u/L0-40,LDH965u/L71-570CK-MB37u/L0-15,HBD406u/L70-220,其他检查正常.骨髓穿刺未见明显异常;三、进一步检查:1、抗EBV抗体2、嗜异凝集试验3、PCR检测EBVDNAV;四、鉴别诊断:1、淋巴瘤2、淋巴细胞性白血病3、瑞氏综合征4、心肌炎5、病毒性6、川畸病五、治疗:1、对症支持治疗、抗病毒、保肝、营养心肌、有继发感染用抗生素不宜用氨苄青病史同前,该患儿首先要考虑淋巴瘤,支持点:8岁男孩,颈部淋巴结肿大,多见有触痛,无红肿,伴有发热,37.5---39度,,咳白色痰,累及纵隔肝大肋下4.5厘米,化验室检查GPT101,GOT225;血沉22;应用抗生素无效;不支持点:无消瘦,体重减轻,盗汗;化验检查,常规无明显异常;骨穿正常;建议做胸片,肝胆脾,腹膜后B超及淋巴活检;其次,要考虑结核,支持点;发热,咳嗽,淋巴结肿大,血沉快;抗生素无效;不支持点:无消瘦,无盗汗,肺部无阳性体征;肝大,酶高不好解释;建议查胸片,PPD试验,及淋巴穿刺作抗酸染色;个人之见病例特点:小儿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大20天,伴不规则发热8天,抗炎治疗无效,查:咽红,肝大,血像正常,淋巴高,可见变形淋巴细胞,肝功能受损,血沉稍快,血生化多种指标异常,骨穿未见明显异常;初步诊断:1、恶性淋巴瘤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待排进一步检查1、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2、嗜异性凝集试验3、EBV抗体主要是与淋巴结炎、急性淋巴细胞性相鉴别,通过骨穿、淋巴结活检相鉴别;本病例特点:1、患儿,男,8岁;2、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大约32cm.无触痛..8天前出现发热,37.5-39度,肿大淋巴结出现触痛,局部皮肤无2、为明确诊断需要做哪些检查:1、嗜异性凝集抗体检测;2、EBV特异性抗体检测; 本病可能的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心肌炎;3、鉴别诊断:1、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幼儿多见,常无淋巴结肿大;嗜异性凝集抗体阴性;2、急性弓形体病:常有动物接触史或进食生肉史,临床表现可从单纯的淋巴结肿大到致命的急性暴发型肺炎和脑脊髓膜炎,可进行淋巴结活组织检查和血液、脑脊液的动物接种,寻找病原体;嗜异性凝集抗体阴性;3、恶性组织细胞病:除了发热、淋巴结肿大外,还有全血细胞减少和进行性衰竭;骨髓穿刺可确诊;4、还应与风疹、病毒性、病毒性心肌炎、白血病等项鉴别;患儿病史有如下特点:1.淋巴肿大20天,8天来发热.伴阵咳.体查:淋巴肿大,肿大.咽红.2.血常规分类以淋巴增高为主.可见变形淋巴细胞.血沉稍高,心肌酶示有心肌损害. 诊断考虑:患儿有呼吸系统症状,淋巴肿大,心肌损害.有多系统症状.诊断上考虑支原体并肺外表现.应查冷凝集试验及拍胸片以明确诊断.鉴别诊断:1.淋巴结核多有接触史.有低热,盗汗,消瘦等中毒症状.可拍胸片,PPD试验.2.传单血常规见变形淋巴细胞0.07,咽红,肝大.淋巴肿大.可查嗜异凝集试验及VCA-IGM鉴别3.淋巴瘤骨髓穿刺不支持. 病史特点:淋巴结无痛性肿大、阵咳20天,发热、淋巴结触痛、咳嗽8天,查体:肝大;辅助检查:淋巴细胞比例高、有变形淋巴,肝功能、心肌酶异常增高;诊断和鉴别诊断:1、淋巴肉瘤:依据:初为无痛性肿大,骨髓检查排除淋巴细胞性;辅助检查:淋巴结活检;2、结核:依据:一直有咳嗽,淋巴结肿大,普通抗菌素治疗无效,血白细胞不高;辅助检查:肺X光片或者CT、TB-DNA、PPD实验;3、中毒性心肌炎:没有明显的心脏症状、体征和病史,排除先天性心脏病;有心肌酶增高;需要做一个心脏B超,看心脏大小和心包有没有积液;4、系统性红斑狼疮:多系统损害应该排除;查抗核抗体、DS-DNA、SM-DNA、狼疮细胞;特点:儿童,8岁,左颈部淋巴结肿大20天,无触痛;8天前出现发热,伴肿大淋巴结触痛,食欲差;查体: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压痛,咽红,扁桃体无肿大,肝肋下4.5cm.辅助检查:WBC3.9×109/L中性粒细胞0.35淋巴0.62见变形淋巴细胞0.07,血沉22mm/h,GPT101u/L0-40.心肌酶AST225u/L0-40,LDH965u/L71-570CK-MB37u/L0-15,HBD406u/L70-220;需要检查:1心肌肌钙蛋白检测2心动图检查3病毒学诊断4心肌活检诊断:病毒性心肌炎鉴别诊断:风湿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先心病,原发性心,甲亢等引起的心肌改变等;本病特点:1.左颈部淋巴结肿大20天,伴发热8天;2.淋巴结开始无触痛,后出现发热并有触痛;否认有结核接触史;3.查体:淋巴结肿大,有压痛,咽红,肝脏肋下4.54.血象底,淋巴为主,可见异淋,血沉升高,GPT高,心肌酶谱升高.骨穿正常.需做检查:淋巴结B超;胸片;EBV-AB;TB-AB;PPD;淋巴结活检等诊断:1.EBV;2.颈淋巴结炎;3.颈淋巴结结核伴感染鉴别诊断:1.寄生虫病;2.猫抓病. 本病特点:1.左颈部淋巴结肿大20天.发热8天,伴有咳嗽;2.PE: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压痛,咽红,肝肋下4.5cm3.WBC3.9×109/L异形淋巴细胞0.07;GPT增高;心肌酶增高;诊断:想了好几个,都无法鉴别排除,先空着;考虑病毒性感染;需要的检查:1.结核菌素试验;2.嗜异性凝集抗体试验;3.孕佳试验;4.胸片;5.乙肝五项;鉴别:1.病毒性2.结核;虽无结核接触史,但仍不好排除;行结核菌素试验;3.传单;异性淋巴多10%,嗜异性凝集抗体试验可确诊;4.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5.川崎病;6.急淋;骨髓穿刺以排除;病例3: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肝功能异常病历简介患者,女,26岁,因皮肤、巩膜伴尿黄、食欲减退、20天,2周于2008年9月17日入院;入院前20天患者发现尿色加深如茶色,后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伴厌油、食欲减退、疲倦乏力;入院前13天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40℃,下午或晚间体温开始上升,经对症治疗后体温可恢复正常,伴有畏寒,无寒战,伴轻咳;当地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为813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为1027U/L,总胆红素TB为220μmol/L,直接胆红素DB为167.6μmol/L;将其转入传染病医院,给予保肝、降酶、退黄及支持治疗,予“吲哚美辛栓剂”肛塞降温,并给予哌拉西林钠/舒巴坦抗感染治疗3天,患者仍发热;患者自行应用退热药“新癀片”1盒3天,后出现周身皮疹伴瘙痒,停用;停药后患者仍发热,仍有食欲减退、疲倦乏力,尿黄、皮肤巩膜黄染;既往史1年半前患者开始对花粉过敏,反复出现周身荨麻疹;2008年4月曾口服“肤痒颗粒、依匹斯汀”1个月,皮疹消退且无其他特殊表现;患者本次发病前曾因再次出现荨麻疹口服上述药物2天,停药2天后开始不适症状;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精神尚好,营养欠佳,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周身可见较密集、大小均等红色充血性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颈部可触及3~4个黄豆大小淋巴结,活动良好,无融合,有触痛;结膜稍苍白,颈无抵抗;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脏肋下2cm,剑下4cm,质中,有触痛,脾脏肋下5.0cm,质中,无触痛,肝区叩痛阳性,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相关检查患者入院后给予保肝、降酶、退黄及对症支持治疗,并完善检查;血常规:WBC2.92×109/L,N%70.9%,L%20.5%,红细胞RBC3.22×1012/L,血红蛋白HGB78.2g/L,血小板PLT93.4×109/L;肝功能:ALT84U/L,AST102U/L,总蛋白TP51.7g/L,白蛋白ALB29.9g/L,碱性磷酸酶ALP213U/L,γ谷氨酰转移酶GGT123U/L,TB172.8μmol/L,DB122.9μmol/L,肌酸激酶CK12U/L,乳酸脱氢酶LDH582U/L;甲状腺功能未见异常;C反应蛋白15.6mg/L;血沉11mm/h;伤寒、副伤寒抗原检查两次均阴性;抗嗜肺军团菌抗体各型均阴性;中段尿细菌培养、痰普通细菌培养、需厌氧菌血培养两次均阴性;肺炎支原体抗体两次均阴性;胸片未见异常;结核杆菌抗体阴性;结核分枝杆菌PCR扩增阴性;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外周血找疟原虫阴性;超声心动图:心内结构及血流未见异常;血清蛋白电泳未见明显异常;抗体过筛: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线粒体抗体均阴性,抗胃壁细胞抗体1:40;狼疮相关抗体阴性;干燥综合征相关抗体均阴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靶抗原PR3和MPO、抗心磷脂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均为阴性;腹部B超:肝右叶最大斜径16.7cm,门静脉主干内径1.0cm,脾脏16.2×7.1cm,肋下6.0cm,脾静脉主干0.9cm;弥漫性肝损害伴肿大,脾大,脾静脉扩张;2009年9月18日行骨穿骨髓细胞学检查取材部位为髂后上棘,髓象:①取材、涂片、染色可;②骨髓增生Ⅲ~Ⅳ级,粒系占59%,红系占29%,粒红比值2:1;③粒系,原粒以下可见,中幼粒细胞比值增高,浆内可见中毒颗粒;④红系,早红以下可见,中幼红比值高,成熟红细胞形态大小不等,部分中心浅染区扩大;⑤淋巴细胞形态、比例正常;⑥阅全片见巨核细胞24个,其中颗粒巨20个,裸巨4个,血小板散在小簇可见;⑦未见血液寄生虫及异常细胞;⑧组化铁染色,外铁-,内铁-68%,+28%,++4%;血象:①白细胞偏少,分类粒系浆内可见中毒颗粒;②成熟红细胞大小不一,部分中心浅染区扩大;③血小板散在可见;需厌氧菌骨髓培养均为阴性;抗HEV-IgG两次均为阴性;抗EBV-IgM阴性;抗CMV-IgM阴性;2008年9月19日肝活检结果显示,肝窦内可见多腺泡坏死及桥接坏死,坏死带已有早期塌陷,有的肝窦内仍可见红细胞,存留肝细胞多明显肿胀,少数胞浆内含胆色素颗粒,时见凋亡小体,此外可见再生的多核肝细胞,汇管区轻度扩大,炎症轻,细胆管增生不明显;病理诊断:重度小叶性肝炎,早期修复,考虑药物性肝损伤;诊治过程一入院第1周患者仍发热,最高体温波动于38℃~39℃,于2008年9月22日开始应用头孢他啶抗感染治疗;入院第2周体温恢复正常;在应用抗感染药物的过程中患者于2008年10月2日再次出现畏寒、高热,体温最高41℃,下午或晚上体温最高,对症治疗后可降至正常;体温下降后患者精神状态尚好,再予需厌氧菌血培养检查2次均阴性;咽拭子找真菌阴性;大便、尿找真菌、真菌培养均阴性;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管端细菌培养、找真菌均阴性;复查中段尿细菌培养阴性;寻找发热原因本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和肝功能异常,有厌油、食欲减退、疲倦乏力及尿黄、皮肤巩膜黄染等肝功能损伤的症状体征,首先分析发热原因;1.感染性发热肺炎患者发热时伴有轻咳症状,无明显咳痰、胸痛、胸闷、憋气等不适,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音;外院及入院后检查:肺炎衣原体抗体、支原体抗体、抗嗜肺军团菌抗体各型均阴性,胸片未见异常,痰普通细菌培养检查两次均阴性;患者入院第3周再次出现畏寒、高热时复查胸片仍未见异常,咽拭子找真菌阴性,考虑由肺部细菌、真菌、肺炎衣原体、支原体、嗜肺军团菌感染导致患者发热的可能不大;脓毒症患者虽畏寒、高热,但精神状态尚佳,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血常规示WBC未升高,反而降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也未升高,多次需厌氧菌血培养、骨髓培养均为阴性,大便、尿找真菌,真菌培养均为阴性;考虑感染所致患者发热的可能性不大;结核患者既往无肺结核及其他部位结核病史,且本次入院胸片检查未见异常,血沉不快,结核杆菌抗体阴性,结核分枝杆菌PCR扩增阴性,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考虑由结核杆菌感染导致患者发热的可能性不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既往无心瓣膜病病史,亦无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其他危险因素,未闻及心音改变及病理性杂音,皮肤黏膜未见淤点、淤斑,超声心动图示心内结构及血流未见异常,考虑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患者发热的可能性不大;急性传染病患者无传染病接触史,院内外检查显示,伤寒、副伤寒、麻疹、布氏杆菌感染等急性传染病导致患者发热的可能性不大;疟疾患者无疟疾疫区停留史,且发病时间为我国北方9月下旬,无明显的寒战、高热、大汗等疟疾典型表现,肝功能示总胆红素最高达348.8μmol/L,不支持溶血引起的黄疸,外周血找疟原虫阴性,考虑疟疾导致患者发热的可能不大;2.非感染性发热血液系统疾病本例患者经骨髓细胞学检查、淋巴结组织活检及肝活检证实,由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及淋巴瘤导致发热的可能不大;结缔组织病患者既往无结缔组织病病史,相关检查中血清蛋白电泳、抗体过筛、狼疮五项、干燥三项、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双链DNA 抗体等免疫学方面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考虑结缔组织病导致患者发热的可能不大;图4淋巴结活检病理结果高倍视野可见片状增生的单核样组织细胞及大片状坏死,坏死组织中可见多量核碎片寻找黄疸原因1.溶血性黄疸患者无腰痛、酱油色小便等溶血表现,再次出现高热时血红蛋白水平未见波动,且患者总胆红素最高达348.8μmol/L,不支持溶血引起的黄疸;2.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无大便颜色灰白,肝功能以ALT、AST、胆红素升高为主,ALP、GGT轻度升高,腹部B超未见肝内外胆管梗阻,胆汁淤积性黄疸的可能性不大;3.肝细胞性黄疸患者有明显厌油、食欲减退、疲倦乏力、尿黄、皮肤巩膜黄染等肝功能损伤的症状、体征,化验检查提示肝功能损伤明显,胆红素大幅升高,考虑肝细胞性黄疸的可能性较大;患者肝脏损伤的原因考虑如下;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既往无慢性病毒性肝炎病史,且本次发病院内外查甲、乙、丙、戊型肝炎病毒抗体均为阴性,不支持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脏损伤;酒精性肝病患者无长期大量饮酒史及近期大量饮酒史,酒精性肝病的可能不大;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既往无自身免疫性肝病病史,免疫学相关检查指标未见异常,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可能不大;遗传代谢性肝病患者无遗传代谢性肝病家族史,肝活检亦除外遗传代谢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本次发病前曾自行服用“肤痒颗粒、依匹斯汀”,服药后第4天出现厌油、食欲减退、疲倦乏力、尿黄、皮肤巩膜黄染等肝功能损伤症状,周身可见斑丘疹,考虑有药物性肝损伤的可能,最后肝活检证实为药物性肝损伤;诊治过程二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大较入院时更为明显,仍有压痛;为明确诊断,2008年10月7日对其进行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回报:淋巴组织增生活跃,可见滤泡结构,部分区域结构不清,可见片状增生的单核样组织细胞及大片状坏死,坏死组织中可见多量核碎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CD3大部分淋巴细胞+,CD20部分淋巴细胞+,增生单核组织细胞CD68和溶菌酶+,Ki-6730%+,EB病毒潜伏膜蛋白1-;患者病理结果符合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图4、5诊断;2008年10月5日患者夜间体温达到41℃,在继续应用抗感染药物的同时,临时给予地塞米松5mg静推,对症处理后体温恢复正常;自2008年10月6日后体温一直正常图6;经保肝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明显好转,出院前复查ALT29U/L,AST62U/L,TP61.1g/L,ALB35.7g/L,ALP118U/L,GGT72U/L,TB58.8μmol/L, DB38.2μmol/L,2010年4月底电话随访,患者未出现疾病复发;什么是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又称坏死性淋巴结炎,是由菊池Kikuchi和藤元Fujimoto等于1972年在日本最先报道,又称菊池病;该病在日本发病率较高,约占颈部淋巴结活检的10%,欧洲和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始有报道;由于HNL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病理形态也可不典型,易与恶性淋巴瘤、淋巴结结核、猫抓病等疾病混淆;临床特点HNL好发于青年女性及儿童,男女比例约为1:4;多数有发热,体温多在38℃~39℃之间,部分可持续高热达40℃以上,热程2~6周,也可数月以上,呈稽留热、弛张热或不规则热,热程长但患者精神状态尚佳,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局部痛性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以颈部多见,耳前、腋下及腹股沟处等浅表淋巴结及肠系膜淋巴结也可受累,少数可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淋巴结为1~3cm左右,无粘连、融合,可活动,常有压痛,热退后缩小或消失,再发热时又肿大;约30%的患者皮肤受累,皮疹为多形性,可表现为丘疹、斑丘疹、多形性红斑、硬结性红斑,甚至出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皮肤表现;少数可出现肝脾肿大、肝功能受损,ALT、AST、LDH增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可伴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多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骨髓象增生良好,骨髓粒、红、巨核系均以增生活跃为主;血沉不快;病理特征本病最终依靠淋巴结活检确诊;病理特征如下;①病变主要位于副皮质区或皮质区,淋巴结结构未被完全破坏;②散在或大片碎屑样凝固性坏死,坏死灶周围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形态多样包括新月形细胞、多形性组织细胞、免疫母细胞、浆细胞样单核细胞、小淋巴细胞等并有明显吞噬现象和淋巴细胞母细胞化现象;③无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④病灶周围丰富的小淋巴细胞及散在的组织细胞、免疫母细胞共同形成“星空”现象;⑤有的淋巴结内可见到坏死灶被肉芽组织取代的修复现象;⑥细胞外可见丰富的凋亡小体;⑦免疫组化显示小灶性或簇状CD68或MPO阳性细胞;治疗及预后HNL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1~2个月可自行缓解;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抗生素治疗无效,糖皮质激素是最有效的治疗药物,可迅速缓解症状、缩短病程,绝大多数患者对激素治疗敏感,发热症状在短期内缓解和消失,淋巴结逐渐缩小;本病复发率低,预后良好;■小结患者为青年女性,畏寒、发热,体温较高,但精神状态尚佳,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有颈部痛性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且有皮疹,ALT、AST、LDH升高,外周血WBC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多次血和骨髓培养均阴性,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糖皮质激素疗效好,考虑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可能大,最后经淋巴结病理活检确诊;笔者认为,患者出现肝、脾肿大,ALT、AST、LDH升高,可能部分与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有关,患者本次发病可能与荨麻疹发病及应用药物有关;。

颈部病例

颈部病例

病例病例一患者,女性,15岁,中学生,因颈前部发现一肿块就诊。

检查发现患者发育良好,体温36.5℃,脉搏72次/min,在颈前区中线舌骨下方有一直径约1~2cm的圆形肿物。

肿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触之有囊样感,但无压痛,患者作吞咽、伸舌或缩舌时,肿块可随之上下运动。

肿块穿刺抽出黄色粘稠液体。

诊断:甲状舌管囊肿问题:1.甲状舌管囊肿发生的胚胎学基础是什么?2.甲状舌管可发生在哪些部位?3.甲状舌管囊肿为什么能够随吞咽、伸舌或缩舌时上下运动?病例二患者女性,32岁,小学教师;因发现颈部肿胀伴性情急躁、失眠、消瘦3个月就诊。

患者3个月来经常易怒,性情急躁,容易激动、爱哭,夜间失眠,怕热多汗,食欲亢进,但体重不断减少,月经失调。

检查发现:患者消瘦面容,体温36.7℃,脉搏105次/分,两手颤动,眼球轻度外突;颈部两侧明显肿大,从后方双手可触及肿大的甲状腺,并可随吞咽上下移动,两侧对称,呈弥散性肿大,腺体表面光滑,无结节。

测量基础代谢率中度增高,血清中T3、T4的含量明显高出正常值。

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

问题:1.肿大的甲状腺能随吞咽上下移动的解剖学依据是什么?2.肿大的甲状腺可能压迫哪些器官,并引起哪些症状?3.如果行手术切除甲状腺需做何切口?经过哪些层次方可暴露甲状腺?4.手术中应当避免损伤哪些结构?5.如病人出现术后声音嘶哑,可能的原因是什么?病例三患者女婴,出生近3个月。

其母亲发现孩子颈部向右侧倾斜,颈部僵硬就诊。

检查发现:患儿左耳向右侧倾斜,面部向左侧倾斜,在颈部右前区可触及一质地较硬的肿块。

临床诊断:先天性斜颈。

问题:1.斜颈发生的原因有哪些?2.副神经的起始、形成及其支配。

3.颈袢的位置、构成及其支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