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PPT课件[1]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乘法分配律》(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乘法分配律》(课件)

178ⅹ8-53ⅹ8=(178-53)ⅹ8
(✔
)
2、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117×3+117×7=117×(3+7) 乘法分配律
24×(5+12)=24×17 4×a+a×5=(4+5)×a 36×(4×6)=36×6×4
运算顺序 乘法分配律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3、连负责抬水、浇树的人数
分析解答
规范解答:
方法一:
(4+2)ⅹ25 =6ⅹ25 =150(名)
方法二:
4ⅹ25+2ⅹ25 =100+50 =150(名)
答:一共有150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探究规律 (4+2)ⅹ25
4ⅹ25+2ⅹ25
=6ⅹ25
=100+50
=150(名)
=150(名)
(4+2)ⅹ25 = 4ⅹ25+2ⅹ25
4ⅹ(25+30)
63ⅹ(200+1)
(20+8)ⅹ125
192ⅹ17-92ⅹ17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可用于一 些乘法和加法或乘法和减法的简便 运算,但我们要注意区分乘法分配
律和乘法结合律。
再见!
(aⅹb)ⅹc=aⅹ(bⅹc)
明确:乘法结合律是三个数相乘,而分配律是两个数的和 同一个数相乘。
练一练
1、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56ⅹ(19+28)=56ⅹ19+28
(✘ )
32ⅹ(7ⅹ3)=32ⅹ7+32ⅹ3
(✘ )
64ⅹ64+36ⅹ64=(64+36)ⅹ64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课文和练习及复习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课文和练习及复习课件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 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用 字母表示为(a×b)×c=a×(b×c)。
探究新知 怎样计算简便?想一想,算一算。
125×9×8= 9000
125×9×8 =125×8×9 =1000×9 =9000
练一练 1.结合下面的例子说明等式为什么成立。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运算律
第5课时 乘法结合律
探究新知
观察下面的式子,你能照样子再写一组吗?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探究新知
上述每组的两个连乘算式 中,通过添加小括号,从 而改变了运算顺序。
三个数相乘,先算前 两个数相乘或先算后 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练一练 3.计算下列各题,并运用加法交换律或乘法交换律进
行验算。
918+395 =1313 35×27 =945
请同学们按照本课所学知识自己动手做一做吧,你能行!
练一练 4.减法和除法也满足交换律吗?举例试一试。
减法和除法不满足交换律。 举例略
补充练习 1.不计算,在 里填上“>”“<”或“=”。
24×4×25=24×(4×25)=2400(元) 答:25箱一共2400元。
补充练习
3.简算25×125×5×64。 25×125×5×64 =25×125×5×2×4×8 =(25×4)×(125×8)×(5×2) =100×1000×10
=1000000
课堂总结
1.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 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 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四年级数学上册《运算律》整理与复习ppt课件

四年级数学上册《运算律》整理与复习ppt课件

三、火眼金睛辨对错
(1)13×(4+8)=13×4+13×8 (√ )
(2)(a+b)·c=a+(b·c) (√ )
(3)12×4×4×13=4×(12+13) ( ×)
(4)78×101=78×100+78×1 (√ )
完整版课件
26
用简便方法计算: A: 264×8+36×8
(25+11)×40 B: 85×199+85 79×301-79 C: 45×102 36×99 D:125×32×完2整5版课件 15×12×2527
=25×(40+4) =25×40+25×4 =1000+100 =1100
25×44 =25×4×11 =100×11
=1100
完整版课件
14
256–58+44 250÷8×4
完整版课件
15
谢谢指导!
完整版课件
16
运算律的实际应用(二):
一、连减的简便计算:
528–65–35 528–89–128 528–(150+128)
加法运算定 律的运用
加法的 运算定律
算与运
灵活应用
连减的
连除的
简便计算 简便计算
乘除的
简便运算 灵活应用
乘加的 灵活应用
简算
便定
计律
完整版课件
6
简便计算小窍门:
(加法)相加得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先加: 44+16=60 37+63= 100 820+180=1000
(乘法)相乘得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先乘: 2×35=70 25×4=100 125×8=1000
=528–(65+35) =528–128–

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2、连一连:
35×2×5
18×(4×6)
35×(2×5) 60×30×20
18×4×6 22×30×44 60×(20×30)
22×(30×44)
^^ 3、、利用你发现的规律,计算下列各题。
25×17×4 (25×125)×(8×4)
38×125×8×3
熟能生巧
快速口算出结果: 28 ×25 125 ×72 =7 × (4×25) =(125 ×8)×9
=7 ×100 =700 =1000×9 =9000
125 ×25 ×32
=(125 ×8)×(25 × 4) =1000×100 =100000
挑战奥数
6663×125×25×5×8×4×2 的结果中,末尾有几个0?
6663×125×25×5×8×4×2 =6663 ×(125 ×8)×(25 × 4)×(2×5) =6663×1000 ×100 ×10 =6663000000
乘法结合律和交 换律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自学是打开知识宝库的 金钥匙。
——田老师
学习目标
1、探索并发现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并会用字母表示。 2、在理解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 行简便计算。 3、在学习中初步掌握自学方法。
用了几个正方体?
笑笑:从上面看,每一层有 3×5个,有4层。共 有(3×5)×4个。 淘气:从前面看,每一层有 5×4个,有3层,共 有3×(5×4)个。
a×b =b × a
作用:1、利用交换律可以验算乘法; 2、交换律和结合律同时使用, 可以使计算更简便。
我学会了!
1、填空
^^
35×2×5=35×(2× 5 ) (60×25)×4=60×( 25×4) (125×5)×8=(125× 8 )×5 (3×4)×5×6=( 3 × 6 ) × ( 4 × 5 ) 或=( 3 × 4 ) × (5 × 6 )

北师大版小学4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PPT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4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PPT教学课件
你能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你的发现吗?
横着看,每排6把,有5 排,竖着看,每列5把, 有6列,实际上是一样的。
6×5=5×6
两个数相乘, 交换乘数的位置, 积不变。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用a,b代表两个数,你能写出上面发现的规律吗?
35 42 35+42=42+35 a b a+b=b+a
6 5 6×5=5×6 a b a ╳ b=b ╳ a
520-147-253=520-(147+253)
168-43-57=168-(43+57)
加法结合律
(2)尝试用语言或字母表示 这个规律。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 个数,等于减去这 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
a-b-c=a-(b+c)。
加法结合律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
感谢观看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3.计算下列各题,并运用加法交换律或乘法交换 律进行验算。
918+395 =1313
918 + 395
验 算:
+
395 918
1313
1313
35×27 =945
35 ×27
245 70
27 验 × 35 算: 1 3 5
81
945
945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4.减法和除法也满足交换律吗?举例试一试。
25+13+87=25+( 13 +87)
(51+29)+71= 51 +( 29 + 71 )
15+34+85+66=( 15 + 85 )+( 34 + 66 )
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 合律,凑整十数、整百数, 使计算更加简便。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乘法分配律》ppt课件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乘法分配律》ppt课件

4.水果丰收了。
⑴ 共有多少箱水果? ⑵ 这些水果一共能卖多少元?
5.妈妈给淘气订了一套可以自由组合的小柜子,每 个小柜子18元,柜门上每张贴画2元,算一算, 这套小柜子一共花了多少元?
6.我们经常用竖式来计算多位数乘法。 ⑴ 你能结合乘法分配律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6.我们经常用竖式来计算多位数乘法。 ⑵尝试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列各题。
先填空,再想想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45×16=16×
乘法交换律
5×(14×9) =(5× )× 乘法结合律
6×13×5 =13×( × )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你能很快算出每组气球上三个 数的积吗?
学 校 购 买 校 服。每 件 35 元,
每 条 25元。买 这 样 6 套 校 服,一共 你能用两种方法
② 25×(4+9)= □×□+□×□
③ 27×12+43×12=( □+ □)× □
•同学们
乘法分配律,可以正着用,也可以反着用!

医院
判断正误

1 56×(19+28)= 56×19+28 〖 〗
2 (25+7)×4=25×4×7×4 〖 〗
3 32×(7×3 )=32×7+32×3〖 〗
4 117×3+117×7= 117×(3+7) 〖 〗
二、 我咋知道是对是错
1、102×98=(100+2)×98这里运用了乘
法的分配律。
()
2、36×25=(9×4)×25=9+4×25 ()
3、125×17×8=125×8×17这里只运用了乘
法结合律。
()
4、179+204=179+200+4

第四章第5节乘法分配律(课件)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四章第5节乘法分配律(课件)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验验证证规规验律律证规律 请你举例验证乘法分配率是成立的。
(8+4)×25=8×25+4×25
意义相同
思路1 ( 8+4)×25可以表示(8+4)个25 8×25+4×25 表示8个25和4个25 合起来
思路2
画点子图法
随堂练习
一基础题
观察式子的特点并计算
(20+4)×25
32×(200+3)
=20×25+4×25 =500+100 =600
3×10+5×10=80(块)
(3+5)×10=3×10+5×10
发现规律
用a,b,c 代表三个数,你能写出上面发现的规律吗?
用字母表示: (a+b)×c=a×c+b×c
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归纳定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 别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32×20+32×3 =640+64 =704
二 提升题 算一算:谁的速度快
26×21
=26×(20+1) =26×20+26×1 =520+26 =546
47×102
=47×(100+2) =47×100+47×2 =4700+94 =4794
思路点拨 把21分成20+1; 102 分成100+2
6块 4×8+6×8=80(块)
想一想
还可以怎样算?
8行
+ 6块 (4+6)×8=80(块)
还可以怎样算? 3×10+5×10=80(块) (3+5)×10=80(块)

四年级数学上册《运算律》整理与复习ppt课件

四年级数学上册《运算律》整理与复习ppt课件

22
1.找朋友,连一连《一》
1. 12×25
=25×12
2. a+b=b+a
乘 5. (a×8)×125
法 交
=a×(8×125)
换 律
6. 15+(7+b)
7. =(15+7)+b
3. 42×4×25
乘 法
= 42×(4×25) 结
4.
a×b=b×a 合 完整版ppt课件 律
7.(a×b)×c
=a×(b×c)
=32 完整版ppt课件
630÷42 =630÷7÷6 =90÷6 =15
17
运算律的实际应用(二):
三、其它类型的简便运算:
256–58+44 =256+44–58 =300–58 =242
先加、先减都一样
250÷8×4 =250×4÷8 =1000÷8 =125
先乘、先除都一样
完整版ppt课件
乘法交换律
a×b = b×a
乘法结合律
(a×b)×c = a×(b×c)
乘法分配律 减法的运算性质 除法的运算性质
(a+b)×c=a×c+b×c
a-b-c=a-(b+c)
a÷b÷c=a÷(b×c)
完整版ppt课件
5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乘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分配律 加减计算的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温馨提示: 做简便计算时,要先观察,确定方法后
再入手。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5×16
575-201
125×24
35×14
630÷35÷2
32×5×4
25×(7×4) 431-297
560÷35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结合律》说课课件(共39张PPT)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结合律》说课课件(共39张PPT)
(3分钟后看谁能先说出发现的 规律)
设计意图
在学生通过探索总结出乘法结 合律的基础上,老师提前准备好算 题卡,每人手里一张,同桌的式子 只是交换了因数的位置,这样学生 很容易发现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积不变。这一活动以游戏的形式更 能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探索概括出乘法结 合律和交换律,并初步理解运用乘 法结合律和交换律可以进行简算。
难点: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
二、说学情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活动 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 识经验基础上。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 已经具备一定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合作探索运算过 程及掌握运算律时,我提倡让同学们通过 观察、计算、发现规律、小组探究规律的 方法进行学习,这一点会大大地减少学生 推导乘法运算律的难度,为学生探索知识 过程提供了一个构建知识的桥梁。
(二)出示学习目标、并要求学生 齐读学习目标。(1分钟)
1、通过探索活动,发现乘法 结合律和交换律,并用字母进 行表示。 2、理解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 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三)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2分钟 )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长方体图形。 开展情景教学,用来激发学生的兴 趣。
咦!这个长方体一共有多少 个小正方体块呢?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在对教材和学生进行充分分析后,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采用了情景 教学法、四环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环教学法、讨论法、 演示法等教学方法。
2、说学法:
新课程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本 节课主要的学习方式有:自主探索、交流 讨论、操作练习、游戏竞赛等。自主探索 是学生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数学《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计算》优质课PPT课件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数学《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计算》优质课PPT课件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计算新集镇中心小学袁俊俊复习下面的等式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律?82+0=0+8247+(30+8)= (47+30)+8(84+68)+32= 84+ (68+32)75+(48+25)= (75+25)+48字母表示:a+b=b+a字母表示:(a+b)+c=a+(b+c)?个新授3×4=12(个)4×3=12(个)结果(积)不变。

3×4=()×()43字母表示:a ×b=b ×a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练习:计算,并用乘法交换律来验算.24×25=33×12=华风小学6个年级的同学参加跳绳比赛,每个年级有5个班,每班有23人参加.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列分步算式)6×5=30(个)30×23=690(人)5×23=115(人)6×115=690(人)6×5×236×(5×23)=结果(积)不变。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字母表示:(a ×b)×c=a ×(b ×c)乘法结合律:或者三个数相乘,1、先填空,再想想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45×16=16×5×(14×9)=(5×)×6×13×5=13×(×)4514965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2、递等式计算37×4×5 25×13×237×(4×5)13×(25×2)34 4512511251023、你能很快说出每束气球上三个数连乘的积吗?试一试: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23×15×25×37×2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结果(积)不变。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4单元 运算律_第04讲_乘法运算定律(学生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4单元 运算律_第04讲_乘法运算定律(学生版)

知识图谱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知识精讲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2.多个数相乘,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例如,.3.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三点剖析重点:经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探索过程,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同时感受类比的思想.难点: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并能灵活运用,发展数学思维.易错点:根据乘法结合律先算后两个数的乘积时,忘记添加括号.乘法交换律例题例题1、计算下面各题,并用乘法运算定律验算。

53×42=验算:124×36=验算:例题2、根据下面的算式写运算定律。

(1)9×(18×4)=(9×18)×4()(2)49×73=73×49()(3)a+b=b+a()(4)42+38+62=42+(38+62)()例题3、随练随练1、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a +(30+8)=(□+□)+8 (2)45×□=32×□乘法结合律例题例题1、结合下面的例子说明等式为什么成立,并填一填。

例题2、想一想下面各题计算的道理.试着写一写. 125×64=125×(8×8)=(125×8)×8→ 运用了( )律 =8000 125×64=125×(60+4)=125×60+125×4→ 运用了( )律图书室有8个书架,每个书架有5层,每层放125本书。

一共有多少本书?15×3×2先算( ); 15×(3×2)先算(); 它们计算的都是( ); 所以上面的等式成立。

例题3、填一填.(1)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的位置,()不变,这叫做(),用字母表示为().(2)三个数相乘,先乘()两个数,或者先乘()两个数,积(),这叫做(),用字母表示为().(3)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①19×23=23×□②35×9×2=□×□×9③75×25×4=75×(□×4)④80×(15×□)=(80×□)×27⑤125×5×8×2=(□×□)×(□×□)例题4、这片树林一共有多少棵树?例题5、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 运算律课件40-15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 运算律课件40-15
都是算出一共有多少个正方体。 (2×4)×3=2×(4×3)
先算出2箱饮料有多少瓶,再乘6元, 算出2箱饮料一共多少元。 先算出1箱饮料要多少元,再乘2箱, 算出2箱饮料一共多少元。
都是算出2箱饮料一共要多少元。
(2×24)×6 = 2×(24×6)
(2 × 4)×3=2×(4 × 3) (2×24)×6 = 2×( 24× 6)
2.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填一填。
45+76= 76 +45
28+13= 13 + 28
+=

45×102=102× 45
296×200= 296 × 200
×=
×
3.计算下列各题,并运用加法交换律或乘法交换律 进行验算。
918+395
35×27
4.减法和除法也满足交换律吗?举例试一试。
10-6=4
第一名 3人
第二名 4人
第三名 6人
鼓励奖 12人
提示:1、先根据获奖名次确定奖品种类。 2、再根据奖品价钱和人数进行初步估计。 3、最后进行适当调整。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鼓励奖
参考方案:① 35×3 + 22×4 + 18×6 + 4×12=349(元)
② 22×3 + 18×4 + 16×6 + 8×12=330(元)
先算出苹果和梨的总价钱,再加 上手套的价钱,算出一共多少元。
都是算出三种物品一共多少元。
2.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填一填。
25+13+87=25+( 13 +87) (51+29)+71= 51 +( 29 + 71 ) 15+34+85+66=( 15 + 85 )+( 34 + 66 )
3.观察每个算式中加数的特点并计算。
=97+360÷4 =68+90 =158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公开课)ppt课件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公开课)ppt课件

2.判断。 (1)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数与0相加也都得0。 ( ) (2)1+1=1×1 ( ) (3)134+196=134+200+4 ( ) (4)求剩余部分的运算叫做减法。 ( )
492×5×2
1
25×166×4
2
8×5×125×40
3
挑 战 场
今天我们学习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同学们掌握的怎么样呢?同学们自己在练习本上写一下本节课我们学习的两个运算定律的公式,并举例说明。
学得怎么样?
25×10=250(桶)
列成综合算式是:
01
你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 乘法结合律呢?
02
(甲数×乙数)×丙数=甲数×(乙数×丙数)
03
(▲ × ★) × ●=__ ×(__ × __)
04
05
06
07
(a × b) × c = __ ×(__ × __)
08
a
09
b
10
c
通过字母公式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的, 你有什么发现?
(a+b)+c=a+(b+c)
复习: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a+b=b+a
猜一猜: 乘法可能有哪些运算定律?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
4×25=100(人)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
53×72 = 72× 53 观察这几个乘法算式之后,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7 × 8 = 8 ×7
01
25×4=100(人) 25×4 = 4×25 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 观察比较:这两个算式什么是相同的?什么是不相同的? 例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公开课)ppt课件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公开课)ppt课件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公开 课ppt课件

CONTENCT

• 乘法交换律 • 乘法结合律 • 交换律与结合律关系 • 在数学中应用 • 在生活中应用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乘法交换律
定义与性质
乘法交换律定义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 变。
乘法交换律性质
乘法交换律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定 律之一,它表明乘法运算具有对称性 ,即改变乘法算式中两个数的位置, 不会改变运算的结果。
示例演示
示例1
3×4=4×3
示例2
5×6=6×5
示例3
a × b = b × a(其中a和b为任意实数)
验证方法
80%
通过具体数值验证
可以随意选取两个数进行相乘, 然后交换它们的位置再次相乘, 比较两次相乘的结果是否相等。
100%
通过字母表达式验证
可以用字母a和b表示任意两个数, 写出乘法交换律的表达式a × b = b × a,然后通过具体的数值代入 进行验证。
我能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增强了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 维能力。
拓展延伸
除法中的交换律
加减法中的结合律
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不能交换位 置,因此除法没有交换律。
在加减法中,改变运算顺序不会影响 运算结果,因此加减法有结合律。
加减法中的交换律
在加法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在减法中,交换被减数和减数的位置, 差变为相反数。因此加减法有交换律。
外在表现
公式表示
交换律表示为a × b = b × a,结 合律表示为(a × b) × c = a × (b × c)。
举例验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体操:
怎样做比较简单,有几种方法?
125×25×50×40×4×8×2×5 25×48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5 50×2
25×4 40×25
8×125 125×80
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看一看
4×5
5×4
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两个数相乘,交换
乘数的位置,它们 的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

a ×b=b ×a
乘法交换律
从前面看
从侧面看
从上面看
从前面看:
从侧面看:
(125×5)×8=(125 × 8 ) ×5 (3×4)×5 × 6=( 3 × 4 )×( 5 × 6 )
=( 3 × 6 )×( 5 × 4 )
利用你发现的规律,计算下列各题 38×125×8×3 25×17×4 =(25×4)×17 =(38×3)×(125×8) =100×17 =114×1000 =1700 =114000 (25×125)×(8×4) =(25×4)×(125×8) =100×1000 =100000
从上面看:

3 ×(4×5) (3 ×4)×5


先独立思考下列问题后再论:
自己所列的几组等式中,每组左右两边
各有几个因数?因数都一样吗? 等号左右两边有什么不同? 等号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点? 通过这几组等式可以总结出什么规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
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
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 个数相乘,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
(a
×b(15×25)×4 15×(25×4)
比较优缺点:说说你解决的依据是 什么?
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25 ×4 42 ×125 ×8
38
35×2 ×5=35 ×(2 ×
5 )
(50×125)×8=50 ×(125 ×8) (60×25)×4 =60 ×( 25 ×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