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静脉窦损伤幻灯姚兴发
合集下载
神经外科颅脑损伤PPT资料40页
手术治疗
开放性脑损伤 清创缝合 使之成为闭合性
闭合性脑损伤 颅内血肿的手术指证:
颅内血肿的手术指征
意识障碍程度逐渐加重 颅内压监测>2.7KPa,并进行性升高 局灶性脑损伤体征 血肿量:幕上>40ml,幕下>10ml;中线结
构移位明显>1cm,脑室明显受压 保守治疗病情加重 其他:颞叶血肿,硬脑膜外血肿。
第一节 头皮损伤
头皮血肿 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骨膜下血肿。
头皮裂伤 头皮撕脱伤
第二节 颅骨损伤
线性骨折 (一) 颅前窝骨折 (二) 颅中窝骨折 (三) 颅后窝骨折
凹陷性骨折 手术适应症: 1 颅内压增高 2 神经功能障碍 3 深度大于1cm 4 开放性颅骨骨折 位于大静脉窦处的凹陷性骨折
密度或混合密度的新月形或半月形影。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出血来源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好发于50岁以上老人 轻度外伤史或无 桥静脉断裂 临床表现:
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 局灶症状及体征 脑萎缩及脑缺血症状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CT表现: 颅骨内板下低密度的新月形或半月形影
脑内血肿
脑室内出血与血肿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 CT表现:在脑挫裂伤灶附近或闹深部白质内
除具有非火伤倒器所致开放性脑损伤的特点 外,尚有弹片或弹头所形成的伤道
脑损伤的处理
病情观察 特殊检测 脑损伤的分级 急诊处理要求 昏迷病人的护理与治疗 脑水肿的治疗 手术治疗
意识
病情观察
病情观察
瞳孔 神经系统体征 生命体征 其他
特殊监测
CT检查 颅内压监测 脑诱发电位
CT表现: 颅骨内板与脑表面之间有双凸透镜形或弓
形密度增高影。
硬脑膜下血肿
分类: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颅脑损伤 ppt课件(0002)
*保持呼吸道通畅:颅脑损伤病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故应采取侧 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防止呕吐物误吸引 起窒息;舌后坠阻塞呼吸道时应放置导气管或用舌钳将舌拉出,必要时可行 气管切开。
*纠正休克:开放性颅脑损伤时引起失血性休克,应使病人保持平卧、注意 保暖、补充血容量。
*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昏迷病人要注意保暖,定时 拍背排痰,清理呼吸道,预防坠积性肺炎,按时给予翻身,保持床单清洁干 燥,每日按摩骨突部位,做好皮肤护理,预防褥疮的发生。躁动病人谨慎使 用镇静药,应由专人看护,给予适当约束,防止坠床及意外发生。
*冬眠的护理:冬眠疗法是采用冬眠药物和物理降温的方法使机体处于低温 状态。广泛脑挫裂伤,脑干、丘脑下部损伤伴有中枢性高热者,采用此疗法, 以达到镇静、安眠、降低脑组织新陈代谢,提高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力,以 保护受伤脑组织,减轻脑水肿。常用药物有冬眠Ⅰ号合剂。
护理时应注意:
①遵医嘱选用适当的冬眠合剂,待植物神经受到充分阻滞,机体御寒反应消除, 病人进入昏睡状态后,再加用物理降温措施。因为,如果没有冬眠药物的保护, 36℃以下的低温可使机体产生寒战,从而增加机体耗氧,并消耗能量。降温以 肛温32——34℃为宜,冬眠时间一般为3——5天。 ②病人房间应保持安静,光线较暗,室温在18——20℃。有专人看护,并备好急 救药品和物品。病人应平卧,搬动病人或翻身时,动作要轻柔、缓慢,以防止 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健康指导: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昏迷时间较长,其护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且病情常有变化,因此护士要做到主动、细致、认真、负责。要指导家属掌 握必要的护理知识,取得家人的支持与配合。
谢谢您的聆听!
17
颅脑损伤 ppt课件
颅脑损伤是因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 于头部引起颅脑组织的损伤。
*纠正休克:开放性颅脑损伤时引起失血性休克,应使病人保持平卧、注意 保暖、补充血容量。
*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昏迷病人要注意保暖,定时 拍背排痰,清理呼吸道,预防坠积性肺炎,按时给予翻身,保持床单清洁干 燥,每日按摩骨突部位,做好皮肤护理,预防褥疮的发生。躁动病人谨慎使 用镇静药,应由专人看护,给予适当约束,防止坠床及意外发生。
*冬眠的护理:冬眠疗法是采用冬眠药物和物理降温的方法使机体处于低温 状态。广泛脑挫裂伤,脑干、丘脑下部损伤伴有中枢性高热者,采用此疗法, 以达到镇静、安眠、降低脑组织新陈代谢,提高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力,以 保护受伤脑组织,减轻脑水肿。常用药物有冬眠Ⅰ号合剂。
护理时应注意:
①遵医嘱选用适当的冬眠合剂,待植物神经受到充分阻滞,机体御寒反应消除, 病人进入昏睡状态后,再加用物理降温措施。因为,如果没有冬眠药物的保护, 36℃以下的低温可使机体产生寒战,从而增加机体耗氧,并消耗能量。降温以 肛温32——34℃为宜,冬眠时间一般为3——5天。 ②病人房间应保持安静,光线较暗,室温在18——20℃。有专人看护,并备好急 救药品和物品。病人应平卧,搬动病人或翻身时,动作要轻柔、缓慢,以防止 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健康指导: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昏迷时间较长,其护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且病情常有变化,因此护士要做到主动、细致、认真、负责。要指导家属掌 握必要的护理知识,取得家人的支持与配合。
谢谢您的聆听!
17
颅脑损伤 ppt课件
颅脑损伤是因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 于头部引起颅脑组织的损伤。
颅脑损伤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重程度和预后。
评估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 体征、神经系统检查和相关辅助 检查,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
后。
预后判断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对患者的预 后进行判断,为后续治疗和康复
提供依据。
康复治疗
1 2
康复目标
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 适应能力,使患者能够回归家庭和社会。
康复方法
颅内压增高有关。
眼部症状
颅脑损伤可能导致眼部症状, 如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等
。
运动障碍
颅脑损伤可能导致肢体偏瘫、 肌肉痉挛、运动不协调等症状
。
影像学检查
01
02
03
CT扫描
颅脑损伤后,CT扫描是常 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 发现颅内出血、骨折等异 常表现。
MRI检查
对于某些颅脑损伤,MRI 检查可提供更详细的影像 信息,有助于诊断和评估 病情。
康复率
对于轻度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率较 高,但对于中度、重度和特重度患 者,康复期较长,需要长期治疗和 护理。
02 颅脑损伤的诊断
临床表现
01
02
03
04
意识障碍
颅脑损伤后,患者可能出现昏 迷、嗜睡、意识模糊等症状,
严重时可出现深度昏迷。
头痛呕吐
颅脑损伤后,患者常出现头痛 、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能与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颅脑损伤的常见病因包括交通事故、 跌倒、工伤事故、暴力袭击等。
发病机制
颅脑损伤的发病机制涉及冲击力、挤 压力和旋转力等多种因素,导致大脑 组织受到压迫、出血或挫伤。
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
发病率
颅脑损伤的发病率较高,每年全 球有数以百万计的人遭受颅脑损
评估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 体征、神经系统检查和相关辅助 检查,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
后。
预后判断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对患者的预 后进行判断,为后续治疗和康复
提供依据。
康复治疗
1 2
康复目标
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 适应能力,使患者能够回归家庭和社会。
康复方法
颅内压增高有关。
眼部症状
颅脑损伤可能导致眼部症状, 如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等
。
运动障碍
颅脑损伤可能导致肢体偏瘫、 肌肉痉挛、运动不协调等症状
。
影像学检查
01
02
03
CT扫描
颅脑损伤后,CT扫描是常 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 发现颅内出血、骨折等异 常表现。
MRI检查
对于某些颅脑损伤,MRI 检查可提供更详细的影像 信息,有助于诊断和评估 病情。
康复率
对于轻度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率较 高,但对于中度、重度和特重度患 者,康复期较长,需要长期治疗和 护理。
02 颅脑损伤的诊断
临床表现
01
02
03
04
意识障碍
颅脑损伤后,患者可能出现昏 迷、嗜睡、意识模糊等症状,
严重时可出现深度昏迷。
头痛呕吐
颅脑损伤后,患者常出现头痛 、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能与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颅脑损伤的常见病因包括交通事故、 跌倒、工伤事故、暴力袭击等。
发病机制
颅脑损伤的发病机制涉及冲击力、挤 压力和旋转力等多种因素,导致大脑 组织受到压迫、出血或挫伤。
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
发病率
颅脑损伤的发病率较高,每年全 球有数以百万计的人遭受颅脑损
静脉窦解剖和血栓形成Pptppt正式完整版
大
脑
透明隔V:引流尾状核头部和胼胝
内
体前部的血液。
脉络丛V:为脉络丛的一部分,汇
流侧脑室和第三脑的V血液
位于胼胝体 后部之下, 引流血液进 入直窦。
基底V: 穿过基底池和环池到达横池 大脑后V: 按枕额方向引流距状区V血液。
二、发病机制:
1、遗传异常
2、血液动力学异常:
流空信号❖逐渐血增强流淤滞 高凝状态 (6)岩上窦:位于颞骨椎体上缘
颅内压 ,❖常误诊为良性颅高压,
红C ,血粘度 , V血栓形成
管壁异常 Ⅲ分期的血发液病❖,1注6天入—上3矢个状月窦T1、T2信号减弱
常由付鼻❖窦或鼻甲窦旁亢皮肤患感染者引起的。 凝血功能:Ⅲ因子活性 高凝状态。
肢体强直、抽搐、多动。
蛋白C和蛋❖白S甲是近状年来腺引起肿注意,的一压种具迫有抗液凝作V用 和锁骨下V
CNSV血液淤积。
红C ,血粘度 , V血栓形成
3、蛋白C和蛋白S缺乏 : 三、危险因素:80%有明确的危险因素
岩下窦:位于颞骨椎体下缘
Galen V由左右两条大脑内V合成,收集基底V后注入直
海绵窦 蛋岩上白窦 C为Vtk依懒蛋白,在肝内合成蛋白C使辅因子Va和
VⅢ a失活达到抗凝目的。
二、发病机制:
1、颅内大的静脉窦
硬脑膜窦:
(6)岩上窦:位于颞骨椎体上缘 五)大脑背上V血栓形成:
Ⅰ期 发病1—5天 T1高信号 T2低信号 出现双下肢瘫及尿失禁。
岩下窦:位于颞骨椎体下缘 T1等信号 脱氧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分解
出血性软化,表现为意识障碍,高颅压,尿便失禁,抽搐,
(2)眼球各部海分活绵动受窦限。 经岩上窦注入横窦
血液成份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凝血机制增强。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例分享 ppt课件
因此用脑MRI检测到静脉窦或静脉中的血栓,同时脑MRV发 现相同部位静脉窦或静脉的闭塞或狭窄。 38 ppt课件
影像学诊断:MRV
ppt课件
39
影像学诊断:DSA
用于不能做 MRI 和 MRV 或诊断不清的病人, 特别是孤立的皮层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
最佳征象 - 静脉或静脉窦部分 / 完好充盈缺 损
ppt课件 47
治疗及预后(抗凝治疗)
急性期后口服抗凝药的最佳疗程尚不清楚;静脉窦血栓形 成属于严重的静脉血栓,因此长期治疗的标准要当放宽。 目前指南认为: 如果CVST继发于可迅速消退的危险因素,口服抗凝治疗可 持续3个月; 对于原发CVST,合并颅外静脉血栓形成以及具有轻度遗传 性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如蛋白 C和蛋白 S 缺乏,杂合性 V 因子 Lelden 突变或凝血酶原 G20210A 突变,推荐口服抗凝 治疗6-12个月。 对于存在严重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如如抗凝血酶 缺乏,纯合性V因子Lelden突变或≥2中血栓形成倾向,其 复发风险很高,应考虑长期抗凝治疗。 48 ppt课件
ppt课件
11
头颅CT:入院一周
ppt课件
12
头颅MRI:
ppt课件
13
头颅MRA
ppt课件
14
诊治经过:
继续予卧床休息、吸氧、脱水降低颅内压、 脑保护剂及对症支持治疗;
病程中患者神志清楚,自诉偶有头痛,计 算力、记忆力、理解力稍差,反应稍迟钝。 眼底检查
远程会诊
ppt课件
15
头颅MRV
ppt课件
49
治疗及预后(对症治疗和病因治疗)
一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凝状态、感染、创伤等。
诊断依据
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 验室检查等手段,综合评估和诊
断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治疗方案
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制定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
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护理过程中的难点与挑战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 并处理并发症,如颅内压升高
、脑疝等。
心理护理
一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人的护 理ppt课件
目录
• 病例概述 • 护理措施 • 护理效果评价 • 病例分析与讨论 • 参考文献
01 病例概述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张三
01
02
年龄:45岁
性别:男
03
04
籍贯:中国
职业:工程师
05
06
住院时间:2023年2月1日至2023年3月1 日
病情诊断与评估
患者情况改善情况
患者症状缓解情况
观察患者头痛、恶心、呕 吐等症状是否减轻,意识 状态是否好转。
生命体征稳定情况
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呼 吸等指标是否平稳,是否 有异常波动。
康复进展情况
评估患者肢体功能、语言 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的 恢复情况,以及日常生活 能力的提高程度。
护理效果评估
护理措施的有效性
不足之处反思
分析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 题,探讨原因并寻求改进措施,以 提高今后的护理质量。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强调团队协作在护理过程中的重要 性,以及如何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 与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效果。
04 病例分析与讨论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原因分析
病因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通常与多种 因素相关,如遗传因素、血液高
诊断依据
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 验室检查等手段,综合评估和诊
断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治疗方案
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制定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
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护理过程中的难点与挑战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 并处理并发症,如颅内压升高
、脑疝等。
心理护理
一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人的护 理ppt课件
目录
• 病例概述 • 护理措施 • 护理效果评价 • 病例分析与讨论 • 参考文献
01 病例概述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张三
01
02
年龄:45岁
性别:男
03
04
籍贯:中国
职业:工程师
05
06
住院时间:2023年2月1日至2023年3月1 日
病情诊断与评估
患者情况改善情况
患者症状缓解情况
观察患者头痛、恶心、呕 吐等症状是否减轻,意识 状态是否好转。
生命体征稳定情况
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呼 吸等指标是否平稳,是否 有异常波动。
康复进展情况
评估患者肢体功能、语言 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的 恢复情况,以及日常生活 能力的提高程度。
护理效果评估
护理措施的有效性
不足之处反思
分析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 题,探讨原因并寻求改进措施,以 提高今后的护理质量。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强调团队协作在护理过程中的重要 性,以及如何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 与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效果。
04 病例分析与讨论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原因分析
病因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通常与多种 因素相关,如遗传因素、血液高
脑静脉窦血栓PPT课件
Jan Stam, M.D., Ph.D. Thrombosis of the Cerebral Veins and Sinuses.
N Engl J Med 2005;352:1791-8.
14
基底静脉又称为Rosenthal静 脉,是大脑深静脉的一支。基 底静脉全程可分为3段:前段 可经蝶顶窦注入海绵窦,中段 可经中脑外侧静脉注入岩上窦。 基底静脉主要收集嗅区、眶面、 视交叉、视束、岛叶、颞叶深 豆纹区、丘脑、上丘脑、下丘 脑视前区等部的静脉血。
CVST类型
19
CVST的五种类型: 1.进行性颅内压增高 2.突然发生的神经系统局灶性损害,酷似动脉性卒中, 常无癫痫发作。 3.神经系统局灶性损害,有或无癫痫发作及颅内压增高, 病情常在数日内进展。 4.神经系统局灶性损害,有或无癫痫发作及颅内压增高, 病情常在数周或数月内进展。 5.突然出现的头痛,类似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短暂性脑缺 血发作,此型较少见。
占成人中风的0.5%-1%,在普通人群中CVT的年发 病率为(3-4)/100万,儿童中为7/100万,其中75% 为女性。
2
多见于20-35岁女性,最常见于上矢状窦、横窦和 乙状窦,其次为海绵窦和直窦。
与动脉血栓形成相比,CVST的发病率较低, 病因复杂,起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各异,缺 乏特异性,误诊率较高。因此,如何识别、早 期诊断、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成为临床上 棘手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患者预后的关键问题。
1.心脏:先天性心脏病,心脏衰竭,安置起搏器 2.恶性肿瘤:任何内脏癌症,淋巴瘤,白血病 3.红细胞疾患: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性贫血,
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铁缺乏,贫血 4.血小板减少症:原发或继发 5.凝血功能障碍:抗凝血酶Ⅲ、蛋白C及蛋白S缺乏,
颅内静脉窦血栓PPT成品
解剖生理
皮质静脉
上矢状窦
大脑大静脉 Galen 静脉
直窦 横窦
颈静脉
A.上矢状窦 B. Galen静脉 C.眼静脉 D. 面静脉 E. 海绵窦 F. 下岩窦 G. 颈静脉 H. 乙状窦 I. 上岩窦 J. 橫窦 K.直窦 L. 下矢状窦 M.窦汇
脑静脉窦内血流方向
脑静脉 上矢状窦
下矢状窦 直窦 窦汇 横窦 乙状窦
尚有周围静脉血栓形成、 7.消化系统:肝硬化,溃疡性结肺肠栓炎塞和支气管动脉变性
等病变同时存在。 8.结缔组织:系统性狼疮病,颞动脉炎,韦格肉芽肿
9.静脉血栓栓塞性病变,Hughes-Stovin综合征
10.其他:肾病综合征,新生儿窒息,肠道外注射,雄性激素治疗
临床表现
颅内压增高:头痛、呕吐、 视乳头水肿
非感染原因:
➢全身:
• 外科:伴或不伴深静脉血栓 的任何外科手术
• 妇产科:怀孕和产褥期,口服 避孕药(雌激素,孕激素类)
高凝状态 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既往血 栓形成病史 其他危险因素:心脏病,糖尿 病,吸烟,多胎妊娠,年龄>35 岁,肥胖,剖宫产(尤其是产 程中紧急剖宫产)
• 内科:
1.心脏:先天性心脏病,心脏衰竭,安置起搏器
• III、IV、VI颅神经麻痹对应于海绵窦血 栓;
• IX、X颅神经损害对应于颈静脉血栓。 ➢其它:失语、视觉障碍、小脑体征等
临床表现
意识及精神障碍:
➢发病初期少见,约有4% ➢发病中期,近一半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醒
觉水平下降 ➢具有可逆性,但通常提示预后不佳
CVST的特点:发现率低
CVST的表现缺乏特异性。可以表现为颅内压增高、颅内出血或脑梗死,也可以表现为持 续的头痛。
颅内静脉窦血栓PPT课件
• 流行病学
–内分泌和内在的血栓形成倾向成为主要病因 –发展中国家,妊娠和产褥为公认的引起产妇死亡或
致残的主要原因 –欧州,妊娠所致的CVST占7-14%,产后发
生率少得多 –对照研究发现
• 使用避孕药的年轻妇女是常见的重要危险因素,其比例为 4-13%.
• 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的比例为20-30%
–常见于因子V莱顿突变(15-17%) –凝血素基因20210GA突变(10-20%) –抗凝血素,蛋白C,S缺乏(2-6%)
• 80%以上的妊娠、产褥相关的 CVST 呈急性起病
• 头痛发生率75-95%,提前数天,数周,数月出现。 常在数天内亚急性发作,部分患者头痛与SAH难区别
• 35-50%患者癫痫发作,产褥相关的 CVST 患者癫痫 发生率76%
• 入院CT/MR显示如局限性水肿,出血等实质性改变和 感觉缺失是癫痫发作的重要征兆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 TCD
– 优点
• 非侵袭性动态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早期再通情况 • 能监测静脉血液动力学和侧枝循环变化
– 缺点
• 正常流速不排除CVST诊断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检查
• CT
– 一线检查工具 – 直接征象
• 平扫
– 带征 – 三角征
• 强化
– 空三角征或δ征 – 25-30% – 未累及上矢状窦后部或发病5天内者常无此征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检查
• MR
–亚急性期,
• 首先T1高信号,然后T2高信号,从周围向中 心形成典型的靶征
–慢性期
• MR表现依赖于是否再通 • T1等信号,T2高信号 • MRV显示充盈缺损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检查
• DSA
–间接征象
–内分泌和内在的血栓形成倾向成为主要病因 –发展中国家,妊娠和产褥为公认的引起产妇死亡或
致残的主要原因 –欧州,妊娠所致的CVST占7-14%,产后发
生率少得多 –对照研究发现
• 使用避孕药的年轻妇女是常见的重要危险因素,其比例为 4-13%.
• 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的比例为20-30%
–常见于因子V莱顿突变(15-17%) –凝血素基因20210GA突变(10-20%) –抗凝血素,蛋白C,S缺乏(2-6%)
• 80%以上的妊娠、产褥相关的 CVST 呈急性起病
• 头痛发生率75-95%,提前数天,数周,数月出现。 常在数天内亚急性发作,部分患者头痛与SAH难区别
• 35-50%患者癫痫发作,产褥相关的 CVST 患者癫痫 发生率76%
• 入院CT/MR显示如局限性水肿,出血等实质性改变和 感觉缺失是癫痫发作的重要征兆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 TCD
– 优点
• 非侵袭性动态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早期再通情况 • 能监测静脉血液动力学和侧枝循环变化
– 缺点
• 正常流速不排除CVST诊断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检查
• CT
– 一线检查工具 – 直接征象
• 平扫
– 带征 – 三角征
• 强化
– 空三角征或δ征 – 25-30% – 未累及上矢状窦后部或发病5天内者常无此征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检查
• MR
–亚急性期,
• 首先T1高信号,然后T2高信号,从周围向中 心形成典型的靶征
–慢性期
• MR表现依赖于是否再通 • T1等信号,T2高信号 • MRV显示充盈缺损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检查
• DSA
–间接征象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解剖特点:颅内静脉窦即颅内
硬脑膜窦,是颅内某些部位硬脑膜两层
之间形成的窦腔,由分开的两层硬脑膜
衬以内皮细胞构成。特点有:紧贴颅骨
易随其骨折而受损出血;管径粗、血流
速度慢、血流量大(600-800毫升/分)
窦壁致密、无平滑肌,不能收缩,止血
效果差。
可编辑ppt
3
人体颅内主要的硬脑膜静脉窦(1)
可编辑ppt
可编辑ppt
11
三、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上矢状窦的前部损伤多无临床症状,中
部损伤的典型表现是下肢的瘫痪和痉挛,后 部及窦汇区的损伤常伴有皮质盲和昏迷;横 窦和窦汇损伤出血容易出现术中脑膨出;引 起中、后1/3矢状窦梗阻和主侧横窦或乙状 窦梗阻者,可有严重的脑肿胀或脑水肿;颅 脑手术导致的颅内静脉窦损伤表现为即时出 血—“汹涌澎湃”的静脉血。少数外伤性静 脉窦损伤者可转化为继发性硬脑膜动静脉瘘。
或血肿密度内外不均。(5)跨窦血肿(发
生率为80.56%),(6)颅内静脉窦附近
手术时出现“汹涌澎可编湃辑pp”t 的静脉血。
13
五、治疗:静脉窦损伤的处理应快速、 果断、准确。
(一)、保守治疗:适应症:疑有颅内 静脉窦损伤而无局部血肿、也无须手术 处理的骨折以及无静脉窦梗阻情况。保 守治疗期间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尽量 少用或不用脱水药,并作好急症开颅手 术的一切准备。
颈内静脉
可编辑ppt
7
B、海绵窦前端借眼静脉与面部浅 静脉交通,向下借卵圆孔与翼静脉丛 相通。
海绵窦
眼静脉
面部浅静脉
翼静脉丛
可编辑ppt
颈内静脉
8
C、海绵窦向后与斜坡上的基底静 脉丛相通,基底丛向下与椎内静脉丛相 通,而椎内静脉丛又与腔静脉系交通。
海绵窦 基底静脉丛 椎内静脉丛 腔静脉
(2)、颅内静脉窦是颅内脑脊液循 环的最后归宿。脑脊液经蛛网膜粒进入 静脉窦而入体循环。
可编辑ppt
9
二、颅内静脉窦损伤的原因:
1、颅脑外伤:颅脑创伤伴静脉窦 损伤约占4%,以上矢状窦损伤最常见, 其次是横窦、窦汇,其它静脉窦损伤 少见。多因凹陷性骨折的骨折片刺伤, 亦可见于线性骨折的撕脱伤以及颅脑 火器伤。
可编辑ppt
10
2、颅脑手术:颅脑手术导致颅 内静脉窦损伤较常见。其原因主要有: (1)、切除累及了静脉窦的颅内肿瘤, 不可避免的损伤静脉窦;(2)、打开 颅骨或开骨窗时以及剪开硬脑膜时, 撕裂或剪开了静脉窦。
(1)静脉窦破裂口的暴露方法:首 先要将破裂口表面的颅骨孤立,并避 免撬动和牵扯;其次是采取合适的办 法清除破裂口表面的或插入静脉窦内 的颅骨。作者最常用的方法是“铺地 毯法” ;边沿破裂可编辑的ppt 无须暴露裂口。16
(2)静脉窦破裂口修复:主要有
压迫、悬吊、缝合、修补、重建。
A、压迫 :临床上最常用。1.0厘
4
人体颅内主要的硬脑膜静脉窦(2)
可编辑ppt
5
2、生理特点:(1)、颅内静 脉窦是脑循环和体循环的“联络站”; 通过它,脑-体循环相连。
A、脑深静脉组和浅静脉组内的 血液均通过颅内静脉窦流入颈内静脉 (如图):
可编辑ppt
6
下矢状窦 上矢状窦 海绵窦
直窦
深静脉组血液
窦汇
横窦 乙状窦
岩上窦 岩下窦
颅内静脉窦损伤
湖南旺旺医院神经外科 姚兴发
可编辑ppt
1
颅内静脉窦损伤是颅脑外伤和颅 脑手术的一种较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 是颅脑手术中大出血、迟发性血肿 (或术后血肿)和脑膨出的主要原因 之一。及时诊断和正确的应急处理, 迅速找到出血来源,控制致命性大出 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可编辑ppt
2
一、解剖、生理特点:
C、缝合:静脉窦破裂较长而缺
损不明显时可用3-0无创丝线直接缝合,
表面再贴上明胶海绵即可。术中不小
心剪开了静脉窦,可将适当大小的明
胶海绵卷紧,横置于破口中,再以1号
丝线将硬膜切口缝合一针即可。
可编辑ppt
18
D、修补:静脉窦窦壁缺损在2cm 以上,宜行静脉窦修补术。Kapp氏静 脉窦修补方法比较合理和适用。修补 裂口的材料多为肌肉筋膜或邻近带蒂 大脑镰,还可采用生物型硬脑(脊) 膜补片。
可编辑ppt
14
(二)、手术治疗:1、适应征:(1) 合并颅内血肿者。(2)凹陷骨折致静脉窦 填塞,静脉回流障碍,引起颅内压力增 高者。(3)静脉窦活动性出血。
2、术前准备:静脉窦损伤一般失血 量大,术前应备足血源,根据伤情准备 必要的修补材料。
可编辑ppt
15
3、手术方法:手术切口应包括静 脉窦损伤的两端。除边沿小裂口外暴 露静脉窦破裂口的同时又能防止大失 血是手术、重建:外伤、肿瘤和手术等因素使上矢
状窦完全横断、缺损时,若不能直接端端吻合,
可采用管状移植物如自体静脉和人造血管重建。
据报道:Kapp的自体大隐静脉重建上矢状窦;
Marks上矢状窦搭桥术;Sakaki矢状窦与皮层静
脉通道的硅胶管重建;宋天强的上矢状窦置管法
和窦-管端端吻合法重建(采用 MF-175医用级硅
米以下的破裂口都可用此法止血、修
复。方法是:明胶海绵压迫;明胶海
绵和肌肉片覆盖、压迫, 并“背包式”
丝线固定或硬膜瓣翻转加固缝合;EC
耳脑胶明胶海绵或/和骨膜、肌筋膜片
粘贴止血、修复。最后,尽可能将骨
瓣(片)复位。 可编辑ppt
17
B、悬吊:静脉窦边沿的裂口可
以用明胶海绵填塞后,将硬脑膜悬吊
于颅骨外膜上。
可编辑ppt
12
四,诊断和辅助检查:
头颅X线及CT扫描是外伤性静脉窦损伤
的主要诊断方法。对下述可疑征象进行分
析,有助于早期诊断及判断出血来源:(1)
术前头颅CT示前纵裂池增宽、积血伴中线
旁小血肿。(2)骨折线横跨静脉窦或颅缝
增宽。(3)近中线区域有凹陷性骨折或伴
小血肿。(4)颞底硬膜外血肿伴颅底骨折
胶管)均获得良好效果。目前血管重建材料主要
是自体大隐静脉、颈浅静脉以及人工血管材料,
如:涤纶(Dacron)和聚四氟乙烯(PTFE)和硅胶
管。
可编辑ppt
20
谢
谢
可编辑ppt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