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辩证施护纲要汇编
辩证施护规范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一、辩证施护1、风湿痹阻症(姜活胜湿汤加减)①病室环境:保持室内干燥,温度适宜,阳光充足。
②饮食调护:忌进食油腻之品。
③情志调护:保护患者的心境,减轻其忧虑情绪。
④中药内服调护:每日一次,水煎取汁200-300ml,分2次口服,早晚各一次,宜饭后服。
服药期间,应注意休息、局部保暖,以利康复。
⑤药后观察:应注意观察患者出汗和大便情况。
2、寒湿痹阻症(乌头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①病室环境:保持室内干燥,温度适宜,阳光充足。
②饮食调护:应荤素搭配,宜食温热食品。
控制膏粱厚味和水盐的摄入。
③情志调护:保护患者的心境,减轻其忧虑情绪。
④中药内服调护:水煎剂。
每日一剂,每剂煎取200ml。
口服,每次温服100ml,1日2次。
汤剂宜温服,药后盖被安卧,休息。
⑤药后观察:应注意保暖,使微微汗出。
观察、记录疼痛的部位、性质,并注意观察体温、心率、血压等变化。
应按医嘱记录饮液量和尿量,以帮助了解服药后的效果。
3、湿热痹阻症(宣痹汤合三妙散或四妙汤加减)①病室环境:保持室内干燥,温度适宜,阳光充足。
②饮食调护:宜食清淡、富有营养、易消化之品。
忌辛辣焦燥助火之食品,少食粘滑油腻,忌酒。
③情志调护:保护患者的心境,减轻其忧虑情绪。
④中药内服调护:服药期间汗出较多应及时擦干汗液,避风寒,保持衣物干燥。
鼓励患者适当饮水,并注意口腔清洁。
⑤药后观察: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等变化。
4、痰瘀痹阻症(身痛逐瘀汤、桃红饮加减)①病室环境:保持室内干燥,温度适宜,阳光充足。
②饮食调护:以清淡、富有营养、含高维生素的食物为主。
③情志调护:情志舒畅,以使气机保持通畅,更好发挥药效。
④中药内服调护:汤剂。
每日一剂,用水煎取300ml,每次服150ml,1日2次。
宜温服,服药后,可进行局部按摩,注意保暖。
⑤药后观察:观察疼痛减轻程度,起效时间以及诸症变化情况。
5、气血两虚证(八珍汤和蠲痹汤加减)①病室环境:保持室内干燥,温度适宜,阳光充足。
中医护理-辨证施护
运动护理的概念: 通过适当的运动来 促进身体健康和预 防疾病的方法。
运动护理的原则:根 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 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 强度和时间。
运动护理的分类: 根据运动方式的不 同,可以分为有氧 运动和无氧运动。
运动护理的注意事项 :在运动过程中要注 意患者的反应和身体 状况,避免过度疲劳 和损伤。
中医护理的饮食禁忌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如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 都需要考虑。
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中医护理的饮食禁忌也有所不同。例如,感冒患者需要避免食 用生冷食物,糖尿病患者需要限制糖分的摄入等。
中医护理的饮食禁忌还包括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这些食物容易 加重病情,影响治疗效果。
中医护理-辨证 施护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02 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 03 中医护理的方法 04 中医护理的应用 05 中医护理的注意事项
PART ONE
添加章节标题
PART TWO
中医护理的基本 原则
整体观念
人体是有机的 整体,各部分 相互联系、相
日常保健:饮食调 理、运动养生、心 理调适等
儿科护理
儿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护理方 法
儿科护理在中医护理中的应 用
中医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优 势
中医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实 践案例
PART FIVE
中医护理的注意 事项
注意饮食禁忌
中医认为饮食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医护理中需要注意饮食禁 忌,避免食用不利于病情恢复的食物。
针灸推拿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达 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常用护理技术基础》课件——八纲辨证施护
八纲辨证施护是将四诊收集的资料,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及盛衰、人体正 气的强 弱等方面的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将之归纳为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 证、实证、阴证、 阳证八类基本证候,并针对不同的证候制订相应的护理原则,采
取具体的护理措施。
01
表里辨证施护
03
虚实辨证施护
CONTENTS
表里辨证施护
5.对症处理 (1)头痛者,可按揉合谷、太阳、风池等穴;或耳穴压豆,取脑、额、枕、神门等穴。 (2)发热者,在服药同时可按揉曲池、大椎、合谷等穴。 (3)咽喉肿痛者,可用鲜芦根30〜60g煎汤代茶饮,或用冰硼散吹喉,亦可用西瓜霜含片等。
6.注意事项 (1)可采用温水擦浴的方法,忌冷敷和酒精擦浴,以防寒凉闭汗,媵理闭塞,邪遏于内, 不得 外达。 (2)不可过汗,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以防过汗伤阴。阳虚、阴虚者禁单纯发汗。
04
阴阳辨证施护
阴阳辨证施护
(一)辨证 阴阳是概括证候类别的一对纲领。表证、热证、实证,属于阳证;里证、寒证、 虚证属阴 证。由于阴阳可概括其余六纲,故又称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
阴阳辨证施护
(一)辨证 阴阳是概括证候类别的一对纲领。表证、热证、实证,属于阳证;里证、寒证、 虚证属阴 证。由于阴阳可概括其余六纲,故又称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
寒热辨证施护
2.热证的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热、出汗、神志、食欲、二便、斑疹、出血、 舌 脉等,并详细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生活起居护理 ①病室应保持整洁,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夏天要有降温设备,如风扇、空调等。 ②对感受时邪疫病患者,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严格控制探访人员。 ③对高热神昏的危重患者,按危重病护理常规护理。 (3)情志护理 热证患者情绪易于激动,护理人员在护理时应态度和蔼,细心照护, 以安 定患者情绪,使其安心配合治疗。 (4)饮食护理 饮食宜新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动火之品。鼓励患者多饮水,如烦 热口渴 者,多饮清凉饮料或多食瓜果蔬菜以辅助清热生津。 (5)用药护理 宜凉服或微温服。清热药多寒凉,中病即止,不可过服、久服。其 煎煮之 法视药物的不同而有别,如白虎汤中的生石膏要先煎,然后再加入其他药。 (6)对症处理
辨证施护纲辨证施护(PPT精选课件)
(四)里证的护理
• 5、饮食护理 • 里寒证---温热,忌瓜果生冷寒凉,可食糯米饮、 姜糖红茶等温阳散寒之品。 • 里热证---清凉,忌温热动火,可予清凉饮料,如 绿茶、菊花茶、西瓜汁、绿豆汤以清热生津止渴 • 阴液亏虚---滋阴养血
3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里证的护理
• 6、对症处理 • 腹部冷痛---艾灸神阙、气海、关元、足三里 • 大便秘结---番泻叶泡水代茶饮或大黄粉泡水内服 • 高热---刮痧,取曲池、大椎
22
(三)里证辨证
里证Interior Syndromes
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 髓等病变所反应的证候。
多见于内伤杂病,或外感病中后期。 • 临床特点:
病位深 病情重 病程长
23
(三)里证辨证
1、里证的临床表现
• 病因复杂、病位广泛、症状繁多。 • 常见:
壮热、大汗、口渴、心烦、脉洪大 或痰稀色白、肢冷乏力 无恶风恶寒 脉象不浮 多有舌象改变
33
表证、里证的鉴别
34
表里辨证
(六)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表里同病:同时出现表证与里证 (1)表证未解,邪已入里 (2)原有里证,又新感外邪 (3)病邪同时侵犯表里 表里转化:表邪入里、里邪出表
35
表里辨证
病例分析
• 冯某,女,19岁,2014年4月4日就诊。 • 昨日淋雨后,头痛鼻塞,咽喉干痛,微恶风
脏腑、骨髓、气血 ——为内,为里
8
(一) 表证辨证
表证(Exterior)
是六淫、疫疠、虫毒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 正气抗邪所表现的轻浅证候的概括
★临床特点:发病急 病情轻 病位浅 病程短 感受外邪
中医辨证施护教学提纲
证
但热 不寒
心悸等)
尿短赤 或清长
苔 薄白
色苔 均有 变化
脉象 浮 沉
二、寒热辨证
•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
• 寒证与热证反应机体的偏盛与偏衰,病邪 属性的属阴属阳,辨寒热就是辨阴阳之盛 衰。
•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外寒, 阴虚则内热”
(一)寒证
• 基本概念 指感受寒邪,或阳盛阴衰,导致机体机能 活动衰退所表现的具有冷、凉特点的证候
阳证
身热,恶热喜凉,恶食,心 烦,口渴饮冷,小便短赤, 大便秘结
面色赤,烦躁不安,舌红绛 苔黄黑生芒刺
语声高亢,烦而多言 呼吸气粗,喘促痰鸣 腹痛拒按,肌肤灼热, 脉浮数,洪大,滑实
辨证施护怎样体现
• 生活起居护理 • 情志护理 • 饮食调护 • 用药护理 • 康复护理 • 专科护理
案例1 感冒
案例1 感冒
辨证施护
(5)推拿方法:头痛着,可按摩印堂、太阳、头 维、鱼腰、百会等穴及前额部;肢体疼痛着,可 按摩局部;鼻塞不通者可按摩迎香穴,或用湿毛 巾热敷。
(6)病情观察:及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并做 好记录。
(7)情志护理
案例1 感冒
(二)风热感冒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或有汗出, 头痛鼻塞流浊涕,咽喉肿痛, 咳嗽痰稠,口渴欲饮,舌苔薄 白或微黄,脉搏浮数。
气滞血瘀证:
• 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 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 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 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案例2 腰椎间盘突出症
• 辨证施护 • 生活起居护理:病史温度适宜,指导
患者平卧硬板床休息 • 情志护理:调畅情志,疏导不良情绪,
保持心情平和。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 情,建立战胜腰痛的信心。 • 用药护理:行气活血,祛瘀止痛。如 身痛逐瘀汤加减。
辩证施护纲要 任琴
肿瘤一病区 任琴
八纲辨证的概念
概念: 是指表、里、寒、热、虚、实、阴、 阳八个辨证的纲领。 表里——辨别病位的浅深 寒热——辨别疾病的性质 虚实——判断邪正的盛衰 阴阳——划分疾病的类别
一、表里辨证
表里是辨别病位外内浅深的一对纲领。 表里的相对性: 表--躯壳、腑、经络 里--内脏、脏、脏腑 表里的狭义性: 表--身体的皮毛、肌腠、经络 里--脏腑、骨髓
阳
阴
虚证和实证鉴别表
虚证 病程 长(久病) 实证 短(新病)
体质
精神 声息
虚弱
萎靡 声低息微
壮实
兴奋 声高息粗
疼痛
胀满 发热 恶寒 舌象 脉象
喜按
时时自减 五心烦热 得衣近火则解 质嫩,苔少或无苔 无力
拒按
不减 壮热 添衣加被不减 质老,苔厚腻 有力
虚实与表里寒热的关系
*表虚证:发热,汗出,恶风
*表实证:发热,恶寒,无汗 *里虚证:(气血阴阳的虚损) *里实证:(实热、痰饮、瘀血、水肿)
2.主证
面色偏红,烦躁不安,肌肤灼热,口干渴饮 为热;语声粗浊,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大便秘 结等为实证;舌质红绛,苔黄黑起剌,脉洪大滑 实均为实热之征。
(二)阳证的施护
3.护治原则 温补阳气
4.施护要点 病情观察----汗出、肢温、舌脉 起居护理----向阳、足光线、保暖 用药护理----热服或温服 饮食护理----温阳补气 对症护理----用热疗
2.主证 恶热喜凉,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燥 不宁,痰黄涕浊,小便短赤,大便燥结, 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
(二)热证的施护
3.护治原则 清热泻火 4.施护要点 病情观察----发热汗出、神志、斑、出血 起居护理----阴凉、休息 用药护理----凉或微温服、热盛用开窍剂 饮食护理----新鲜清凉,忌食辛辣、燥热动风 调畅情志----忌动怒 对症护理----中药擦浴或灌肠或水针
辩证施护
2011年脑病科优势病种(脑出血)辩证施护一、辩证施护1.中经络。
(1)风火痰阻型①患者多为心火暴盛,应耐心做好情志护理。
解除患者的恐惧、急躁等情绪,避免不良刺激②中药汤剂宜温服。
③饮食宜理气化痰,如玉米粉粥、蘑菇、萝卜、兔肉、藕、黑大豆、山楂、豆腐、紫菜等。
保持大便通畅,鼓励多吃粗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
④眩晕明显者,应缓慢改变体位,防止跌倒。
头痛可按医嘱针刺风池、百会、后溪、行间。
(2)阴虚风动型①病房温度适宜,不可过高,保持通风,避免冷风直接吹入,衣服盖被不可太厚。
②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遵医嘱可给予麻仁丸或番泻叶5g泡水饮服。
③中药汤剂宜温服。
④饮食宜清淡、甘寒为主。
如绿豆、芹菜、冬瓜、黄瓜、丝瓜、橘、梨,适当进食平肝熄风之品,如菊花粥、决明子粥、天麻鱼头汤等。
忌羊肉、狗肉、韭菜、大蒜等辛香走窜之物。
(3)气虚血瘀型①病房宜温暖通风,随室温及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被,汗多时及时擦干汗液。
②中药汤剂宜温服。
服降压药、脱水药时,应观察血压变化,防止头晕,注意安全。
④食宜养阴生津清火,如绿豆米粥、莲子粥等。
忌食萝卜等理气食物。
④手足肿胀者可活动肢体,做主动活被动伸展运动,以疏通经络,消除肿胀。
2.中脏腑(1)痰湿蒙神。
①强痉的肢体,保持功能位置,可轻轻按摩,切忌强劲拉伸,以免损伤肌肉关节。
②中药汤剂宜凉服。
③噪扰不宁者必要时以约束带制动,如有频繁抽搐、呕血应做好详细记录并配合医生抢救。
④高热、神昏可用温水擦浴,并可按遵医嘱针刺人中、百会等穴,以泻热开窍。
(2)痰热内闭。
①病室宜温暖。
四肢不温,应注意保暖,忌用热水袋。
②中药汤剂宜热服。
服中药后避免受风寒,汗出后干毛巾擦干。
③痰涎雍盛者将头偏向一侧,注意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④对神志清醒患者及家属进行精神安慰,使其消除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积极治疗。
(3)元气败脱。
①及时记录服至宝丹、牛黄清醒丸、苏合香丸等辛香开窍、急救醒脑之品的时间,神志清醒后立即报告医师。
辩证施护
注重调养
更年期:可根据阴阳偏颇酌服补益 肾阴肾阳之剂
老年期:适当调补,宜以平补为 主,酌用健脾益气之品。
精神调摄 移情解惑法、以情胜情法、情志导 引法等
2.2 辨痰湿质病证
体质特征 体胖,口黏痰 多,胸闷身重
调理体质方药
温和稳重 恭谦和达 善于忍耐
心理特征
痰湿体质
参苓白术散 泽泻白术散
先天遗传 过食肥甘 形成因素 水湿停聚
注意防治易患病证,如消渴、 痰饮、胸痹、中风、眩晕、咳 喘、痛风等。
2.3 辨湿热质病证
面垢油光,口干 体质特征 苦,舌红,苔黄
腻,脉滑数
调理体质方药
性情急 躁易怒
心理特征
湿热体质
龙胆泻肝丸、 泻黄散、
甘露消毒丹
调理体质法则
先天禀赋 或久居湿地 形成因素
消利湿浊, 清泄伏火
湿热质护理原则及方法
情志:注意保持平和心态 。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不要过于劳累, 另外要注意预防感冒,饮食平衡 。
典型气虚质
生活起居:注意保暖,防止外邪侵袭。参加较 柔缓的的户外运动项目,以改善体质。尤其注 意不可过于劳作,以免更伤正气。
饮食调养:食用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
情志调节:培养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保持 稳定平和的心态。且不宜过度思考、悲伤 。 按摩:督脉、脾经、肺经循经部位按摩 健康教育:注意防治易患病证,如: 感冒、哮喘、眩晕或兼有过敏等
面色暗,肌肤
甲错,舌暗, 体质特征 脉细或涩
调理体质方药
性情急 躁易烦
心理特征
淤血体质
先天遗传 后天损伤 形成因素 久病血瘀
桃红四物 汤等
调理体质法则
活血祛瘀 疏利通络
中医护理八纲辨证施护
不孕不育形瘦
(4)阳虚证(虚寒证)
概念: 由于体内阳气不足所出现的证候。 表现: 形寒肢冷
面色晄白 小便清长 大便稀薄 口淡不渴 神疲乏力 自汗 舌淡苔白 , 脉弱(迟无力) 畏寒肢冷二便清,神疲脉迟舌淡胖 (补阳药)
心阳虚证-心悸、气短、脉细弱或结代 脾阳虚证-纳呆、便溏、面黄
脘腹冷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 肾阳虚证-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神疲头晕、
不孕不育尿少、浮肿、五更泄
类型
护理措施 虚则补之
血虚证 气虚证
补血药物为主,但多配合补气药物 平日多食用用黄芪、当归、大枣煮粥,多饮用 红糖水
多以补气药物为主,饮食同上。 适当选择户外运动,多以散步、打太极拳等。
阴虚证 滋阴为主,少食辛辣、厚味、油腻之品。 保持心情舒畅
干、小便短赤
动--烦躁不宁、脉数
虚热证(阴虚证)
概念: 由于体内阴液亏损所出现的证候。 表现: 午后潮热,手足心热 ,颧红
咽干口燥,小便短黄,大便干 舌红少苔 , 盗汗 脉细数
实寒证与实热证的鉴别
症状 面 色 四肢 寒热 口渴 大便 小便 舌 象 脉
证
象
寒证
苍白 恶寒 怕冷 不渴 稀溏 清长 舌淡 迟
取汗。
• 服药后应观察汗出情况,汗出不及,病邪不去; 汗出太过,应伤阴耗气。掌握发汗的程度,及时 用干毛巾擦汗,及时更换衣被。
里证
(1)含义: 病变部位在里,由脏腑、气血、骨髓受病。 (2)形成: 表证不解, 内传入里;
外邪直接入里, 侵犯脏腑; 情志内伤、劳倦过度、饮食不节等因素
直接损伤脏腑, 使脏腑功能失调。 里证的范围极为广泛, 临床表现多样 , 可以说凡不是 表证的特定证候,
常见疾病中医辩证施护汇总
常见疾病中医辩证施护汇总八纲辨证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
八纲辨证,是用通过四诊(望、闻、问、切)所取得的资料。
依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及盛衰,人体正气的强弱等多方面的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为八类不同的证候。
是中医学最基本的辨证方法。
八纲是从各种实在证个性中抽象出来的带有普遍规律的共性,即任何一种疾病,从疾病的类别来说,不属于阴证,便属于阳证;从疾病的部位深浅来说,不在表,就在里(或半表半里);从疾病的性质来说,不属于寒证,便属于热证;从邪正斗争的关系来说,正气虚的称为虚证,邪气盛的称为实证。
所以八纲辨证是概括性的辨证纲领,适应于临床各科的辨证。
在八纲中,阴阳可以概括其他六纲,即表、热、实证为阳证,里、寒、虚证为阴证,所以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
这样,就可紧紧把握阴阳两纲,由浅入深,认得疾病的本质。
八纲之间不是相互孤立,确定对立,静止不变的。
而是相互间可有兼夹、多而杂,可有中心状态,并随病变发展而不绝更改,如表里同病、虚实夹杂、寒热多而杂、表证入里、里邪出表、寒证化热、热证转寒、实证转虚、因虚致实等。
饮食调护饮食调护是指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或在对健康人的保健方面,进行营养和膳食方面的调护和引导。
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不行少的物质基础,是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
食物分类按食物的性质分类:热性食物、温性食物、寒性食物、凉性食物、平性食物、补益性食物、发散性食物;按食物的味分类:辛味食物、甘味食物、酸味食物、苦味食物、咸味食物。
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饮食有节、饮食有方、谨和五味、荤素搭配。
饮食宜忌原则与方法辨证施食(虚证应补益、实证宜疏利、寒证宜温热、热证宜寒凉)、辨药施食(即食物的性味应与患者所服药物的性能全都)、因人施食(依据人的体质、年龄不同而异)、因时施食(依据四时季节的更改而异)。
肺胀肺胀是因喘咳日久,肺脾肾心俱虚,气道滞塞、肺气胀满,显现以胸部膨满,咳逆上气,动后尤甚,痰涏壅盛,甚则面色晦黯,唇舌紫绀,面目四肢浮肿,病程缠绵,经久不愈为特征的疾病。
辩证施护
生活起居:注意保暖,防止外邪侵袭。参加较 柔缓的的户外运动项目,以改善体质。尤其注 意不可过于劳作,以免更伤正气。
典型气虚质 饮食调养:食用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 情志调节:培养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保持 稳定平和的心态。且不宜过度思考、悲伤 。 按摩:督脉、脾经、肺经循经部位按摩 健康教育:注意防治易患病证,如: 感冒、哮喘、眩晕或兼有过敏等
健康教育:注意防治易患病证,如疮疖、 黄疸、热淋、衄血、带下等 。
2.4 辨淤血质病证
面色暗,肌肤 甲错,舌暗, 脉细或涩
体质特征
调理体质方药
性情急 躁易烦
心理特征
淤血体质
桃红四物 汤等
调理体质法则
先天遗传 后天损伤 久病血瘀
形成因素
活血祛瘀 疏利通络
淤血质护理原则及方法
饮食调养: 生活起居: 宜食活血化瘀功效的食物;忌生冷寒凉酸 涩之品。不宜骤进大补,以免壅滞气血。 宜进行有益心脏血脉的运动,避免寒冷刺 激,夏季尤应避免直吹对流风。
2.8 辨特禀质病证
体质特征
先天缺陷 遗传病 及过敏
调理体质方药
因禀质特 异情况而不同
心理特征
特禀体质
玉屏风散 消风散 过敏煎
调理体质法则
先天性或遗 传或过敏
形成因素
亲代调治 纠正过敏体质
特禀质护理原则及方法
饮食调养: 宜食一些增强免疫力的食物;禁食易引 起过敏的食物。
生活起居:1,保持充足的睡眠,增加一些日常生活中的 体力活动,保持大便通畅;2,注重环境卫生,避免去人 多、空气混浊的场所。被褥、毛毯和地毯应经常在阳光下 晾晒,避免尘螨孳生。家居环境应保持通风和干净。3,在 生活中应密切注意可能引起过敏的物品,尽可能找到并去 除过敏原。
辩证施护
学习目标
辩证施护的原则
– 护病求本 – 标本缓急 – 调整阴阳 – 扶正祛邪 – 三因制宜 – )与反治(护)
正治(护) ⊙ :就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 一种治疗法则,又称逆治。适 用疾病的现象与本质相一致的 病证。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反治(护) ⊙ :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的一种 治疗法则,又称从治。适用疾病的现象 与本质不一致的病证。
复习思考题
1.下列何项属逆治法则 A.标本兼治 D.寒者热之 2.不属于治则的是 A.治病求本 D.活血化瘀 B.扶正祛邪 E.调治脏腑 C.调理气血 B.因人制宜 E.塞因塞用 C.寒因寒用
3.“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的治疗原则当属: A.早治防变 B.治病求本 C.调理脏腑 D.调理气血 E.三因制宜 4.下列何项属正治法则 A.标本兼治 B.塞因塞用 D.因人制宜 E.寒因寒用 5.下列何项不属逆治法则: A.热因热用 D.虚则补之 B.寒者热之 E.实则泻之 C.热者寒之
• 热因热用:以热治热----真寒假热证
• 寒因寒用:以寒之寒----真热假寒证 • 塞因塞用:以补开塞----真虚假实证 • 通因通用:以通治通----真实假虚证
(二)标本缓急
指急则治(护)标,缓则治(护)本是在复杂 多变的病证中,由于标本主次不同而采取先后缓 急的次序。
内容:
急则护其标
标与本:
C.寒者热之
7.下列何项属反治法则 A.实则泻之 D.培土生金 B.通因通用 E.滋水涵木 C.虚则补之
8.“老年慎泻,少年慎补”是根据下列何者而确定 的用药原则 A.因时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人制宜 D.标本同治 E.治病求本
简述
1.举例说明同病异护和异病同护的概念和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亡阳证的施护
3.护治原则 回阳救逆
4.施护要点 ❖ 神、面色、汗出、二便等变化。注意患者安
全防止坠床ຫໍສະໝຸດ 亡阴亡阳鉴别表亡阴
亡阳
汗
汗热,味咸,粘稠 汗冷,味淡,微粘
四肢
温和
厥冷
舌象
红干
白润
脉象
细数无力
微细欲绝
其它 身热,烦躁不安, 身冷,蜷卧神疲,
口渴,喜冷饮
口淡,喜热饮
亡阴与亡阳的现代认识
亡阴与亡阳见于危重病。亡阴多见于高热汗多,或呕吐 过度,脱水、失血等体液代谢紊乱。亡阳则多见于休克等急 性血液循环障碍。亡阴与亡阳到最后都转为有效循环血量减 少、缺氧、代谢障碍及酸中毒,以致危及生命。
八纲辨证相互关系
阴阳是概括疾病类别的纲领,又是八纲辨证的总 纲,可概括其他三对纲领
里
表
虚
寒
阴
阳
脏腑辨证的概念
❖ 概念:是决定脏腑辨证施护的前提和依 据,在此基础上确定、落实相应的护理 原则、护理措施,是中医临床各种实施 辨证施护的基础。
脏腑辩证施护
脏腑辨证的内容
❖ 心与小肠病的辨证护理 ❖ 肺与大肠病的辨证护理 ❖ 脾与胃病的辨证护理 ❖ 肝与胆病的辨证护理 ❖ 肾与膀胱病辨证护理
*虚证多因久病多咳喘,或他脏病变累及肺导致 肺气虚证、肺阴虚证。
2.肺病施护措施
生活起居 :肺主一身之表,性娇嫩而不耐寒热,易受 外邪侵袭,对肺系病患者应重视气候变化
情志护理:“悲伤肺”,尽量避免在患者面前提及不 开心的往事
辨证施食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没有刺激气味之品。 忌食辛辣、油腻黏滞、煎炸或动火之品,忌酒
(一)阴证的施护
3.护治原则 养阴清热,温阳扶正
4.施护要点 病情观察----面色、汗、舌脉 起居护理----光线暗、安静、休息 用药护理----微温服 饮食护理----养阴生津滋补,忌食辛辣、动火 对症护理----盗汗者少盖衣被
(二)阳证的施护
1.概念:是凡符合“阳”的一般属性的证候, 称为阳证。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实,言邪气实,则当泻;虚,言正气虚,则当补” “论气血,气有盛衰,盛则为实,衰则为 虚, 血有
亏瘀,亏则为虚,瘀则为实。”
(一)虚证的施护
1.概念 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各种临床表现 的病理概括
成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久病耗损正气
2.主证
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萎靡,神疲乏力,心悸 气短,形寒肢冷或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大便 滑脱,小便失禁,舌上无苔,脉虚无力等
2.主证 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 或鼻塞、流清涕、咽喉痒痛,咳嗽 *表寒证 *表热证 *表虚证
表证的两个特点: 外感时邪;邪浅病轻
(一)表证的施护
3.护治原则 辛散解表
4.施护要点 病情观察----寒热、汗、舌脉 起居护理----避风寒 用药护理----速煎、温服及发汗的护理 饮食护理----清淡,忌油腻。表热忌辛辣,表寒忌寒凉 对症护理----发热忌用冷敷及酒精擦浴
一、心与小肠病的辨证护理
1.心病辨证 *实证多由寒凝、瘀血、气郁、痰阻、火扰等导
致 *虚证多由先天不足,或久病伤心,或思虑劳神
太过导致
2.心病的护理措施
生活起居 :“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 应做到住处安静,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情志护理:“喜伤心”、“悲哀忧愁则心动”
辨证施食 : 饮食防过饱过饥,夜餐尤应忌 过饱,俗话说“胃不和则寐不安”
阳证与阴证的鉴别(八纲辨证简表)
症状
阳证 表证:恶寒(恶风)发热
热证:恶热喜冷、精神烦躁、面红目赤、 渴喜冷饮、小便秘结。
实证:体形壮实、精神亢奋、息高气粗、 烦躁不安、腹痛拒按、二便闭塞。
舌象 苔薄 舌质红苔
舌苔厚腻
脉象 浮 数
实有力
阴证 里证:不恶风寒(详脏腑辨证)
舌红苔黄干 脉数
寒证:恶寒或畏寒、喜暖、肢冷倦卧,面 舌淡苔白润 迟或紧 色苍白,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溏。
表里——辨别病位的浅深 寒热——辨别疾病的性质 虚实——判断邪正的盛衰 阴阳——划分疾病的类别
一、表里辨证
表里是辨别病位外内浅深的一对纲领。 表里的相对性: 表--躯壳、腑、经络 里--内脏、脏、脏腑 表里的狭义性: 表--身体的皮毛、肌腠、经络 里--脏腑、骨髓
(一)表证的施护
1.概念 表证是指六淫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所产 生的证候。属外感病的初期阶段
(二)里证的施护
1.概念:里证是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 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病因: 表邪失治,内传入里; 外邪直中,侵犯脏腑; 七情、饮食、劳倦等。
(二)里证的施护
2.主证
壮热或潮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烦躁, 腹胀腹痛,呕恶,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或 神昏谵语,舌红苔黄厚,脉洪数或沉数有力。
对症处理 :痰多者或痰难咯者用中药煎剂或鱼腥草雾 化吸入;胸痛甚者可遵医嘱用中药贴敷;咳喘呼吸 困难者取半卧位或端坐位,绝对卧床休息。
3.大肠病辨证护理
❖ 因湿热之邪,或热盛伤津,或阴血亏虚
辨证:肠道湿热证、肠燥津亏证、肠热腑实 证。
*护理:以便秘、腹泻、便下脓血以及腹痛 腹胀护理为主
三、脾与胃病的辨证护理
2.主证 恶寒喜暖,面色白,口淡不渴,肢冷蜷卧
,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 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一)寒证的施护
3.护治原则 温以祛寒 4.施护要点 病情观察----寒热喜恶、肢体温凉、汗、舌脉 起居护理----向阳、保暖 用药护理----中病即止 饮食护理----温性、热性食物。忌生冷 调畅情志----忌多思虑 对症护理----用热疗,忌冷疗
辩证施护纲要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教学目标
1. 掌握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 、中医体质的概念
2. 掌握八纲辨证护理、辨体施护护理措施 3. 熟悉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的护理措施 4. 了解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的应用
第一节 八纲辨证护理
里
表
虚
寒
阴
阳
八纲辨证的概念
概念:是指表、里、寒、热、虚、实、阴、 阳八个辨证的纲领。
*虚寒证:畏寒肢冷,少气乏力,小便
(阳虚证)清长,舌质淡嫩,脉沉迟无力
*虚热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 (阴虚证)舌红少苔脉细数
*实寒证:面色苍白,腹部冷痛,口淡舌苔白 润,脉紧
*实热证:壮热,满面通红,口渴喜冷饮,小 便短赤,舌红苔黄,脉 洪滑数实
四、阴阳辨证
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 阳证--表、热、实 阴证--里、寒、虚
寒 热 口 渴 面 色 四肢 二便
舌 象 脉象
寒 证
恶寒喜热
不渴
白
大便稀溏 舌淡 迟或 冷 小便清长 苔白 紧
热 证
恶热喜冷
渴喜 冷饮
红赤
热
大便干结 舌红 小便短赤 苔黄
数
(一)寒证的施护
1.概念 是疾病的本质属于寒性的证候。 外寒:寒邪入侵肌表所致--表寒 内寒:寒邪直中脏腑--实寒 自身阳虚----虚寒
(三)亡阴证的施护
3.护治原则 救阴敛阳
4.施护要点 ❖ 神、面色、汗出、二便等变化。注意患者安
全防止坠床
(四)亡阳证的施护
1.概念:是指体内阳气极度衰微而表现出阳气欲脱 的危重证候。
成因:大汗、大失血等亡阳;久病阳气衰微
2.主证 冷汗淋漓,汗质稀淡,神情淡漠,肌肤
不温,手足厥冷,呼吸气微,面色苍白,舌 淡而润,脉微欲绝。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 可一言以蔽之者,曰阴阳而已。”
(一)阴证的施护
1.概念:凡符合“阴”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称为 阴证
2.主证 面色暗淡,精神委靡,身重蜷卧,形寒肢
冷,倦怠无力,语声低怯,纳差,口淡不渴 ,大便溏薄腥臭,小便清长,舌淡胖嫩,脉 沉迟或弱或细涩
虚证和实证鉴别表
病程 体质 精神 声息 疼痛 胀满 发热 恶寒 舌象
脉象
虚证 长(久病) 虚弱 萎靡 声低息微 喜按 时时自减 五心烦热 得衣近火则解 质嫩,苔少或无苔
实证 短(新病) 壮实 兴奋 声高息粗 拒按 不减 壮热 添衣加被不减 质老,苔厚腻
无力
有力
虚实与表里寒热的关系
*表虚证:发热,汗出,恶风 *表实证:发热,恶寒,无汗 *里虚证:(气血阴阳的虚损) *里实证:(实热、痰饮、瘀血、水肿)
1.脾病辨证
*实证多因饮食不节、外感湿热或寒湿之邪、 失治、误治等导致湿热蕴脾证、寒湿困脾证
*虚证多因饮食失常、劳倦、思虑过度导致脾 气虚证、脾阳虚证、脾气下陷证、脾不统血 证
2.脾病的护理
生活起居 : 室温宜略高而干燥。起居有节,动静结合。
情志护理: “忧思伤脾”,故脾病患者应减少思虑,对 “苦思难释”者应注意转移其注意力。
对症处理 : 便秘者每日晨起、睡前顺时针按摩脐 及下腹部,口舌生疮者用喉风散喷创面
一、心与小肠病的辨证护理
3.小肠的辨证护理
*因寒、湿、湿热外邪侵袭,饮食所伤,虫体 寄生等
*辨证:小肠虚寒证、小肠实热证
*护理:以二便、口腔的护理为主
二、肺与大肠病的辨证护理
1.肺病辨证
*实证多因风、寒、燥、热等外邪侵袭和痰饮停 聚于肺导致风寒犯肺证、风热犯肺证、燥邪犯 肺证、肺热壅盛证、寒痰阻肺证。
表里与寒热的关系
表寒证: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 表热证:恶寒轻,发热重,咽痛,咳黄痰 里寒证: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 里热证:面红身热,喜饮冷,小便短黄,大便结
治则比较 表寒证--辛温解表 里寒证--温里散寒
表热证--辛凉解表 里热证--清泄里热
三、虚实辨证
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一对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