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过程中“双主体”意识

合集下载

探索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双主体”意识

探索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双主体”意识

使用教材 ,积极 开发课程 资源 ,灵活运 用多种 教学策略 ,
引 导 学生 在 实 践 中 学会 学 习 。 ” 从 中 可 以 看 出 , 新 课 程 标 准 里 没 有 明 确 提 出 “ 师 教
主体 ”的概念 ,近 来不少 学者从教学 的实际需 要出发提 出
了 学 生 教 师 “ 主 体 ” 的观 点 。但 现 代 教 学 理 念 下 的 “ 双 双 主 体 ” 中 的 “ 师 主 体 ” ,绝 不 同 于 传 统 的 “教 师 中 心 教

. 。

的阅读结 果必须进行准确 简明、深入浅 出的点拨指导 :对 似是而非 的问题必须 明了、对错误偏颇 的概 念必须矫 正、
对表 面 浅 见 的 认 识必 须 深 化 ,决 不 廉价 捧 颂 、 含糊 其 辞 。 师 生 双 主 体 的 即 时 转 换 , 是 发 展 性 阅读 课 题 教 学 生命


“ 师 主 体 ”的基 本 内涵 教
新 课 程 阅 读 教 学 中 ,教 师 要 关 注 每 一 个 学 生 的发 展 过
新 课 程标 准 明 确指 出 : “ 文教 学应 在 师 生平 等 对 话 语 的 过 程 中进 行 。学 生 是 语 文 学 习 的 主 人 , 教 师 是 学 习 活 动 的 引 导 者 和 组 织 者 。 教 师 应 转 变 观 念 ,应 创 造 性 地 理 解 和
新课程 阅读 基 本 学 习形 式 , 新 课 程 阅 读 的学 习 形 式 ,为 学 生现今学 习的发展和未来 生活的发展提供 了无限的可 能。 有 人 认 为 ,这 种 贯 穿 于 整 个 课 堂 的 形 式 排 斥 了 老 师 的 主 体 地 位 ,持 有 这 种 观 点 的人 , 也 许 对 发 展 性 阅 读 的 形 式 并 没 有 深 透 的 认 识 与 准 确 的理 解 , 忽 视 了对 学 习 形 式 价 值 的认

“双主体”教学模式探讨-最新作文

“双主体”教学模式探讨-最新作文

“双主体”教学模式探讨传统的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上普遍采用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受制于教师,失去了学习的主体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新的教学理念一致认为,教学活动必须让学生成为主动者,在教学过程中“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教育必须以人自身为出发点,认识主体、尊重主体、热爱主体,把人的本质还给人,以人的方式教育人,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动物式的训练。

所以,必须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专制型课堂,努力构建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式的民主型课堂,大力倡导主体性教育。

但是,在实践中也有人把学生主体极端化,宣扬“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师放到从属的地位,美其名曰“服务”;或者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说是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结果,让学生放了“野马”,教学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其实,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积极主动地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双方互动,才能真正实现主体性教育。

一、构建“双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根据1、教学系统论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师、学生和课程等形成了“人、人与物”之间的特殊结构,既不同于自然界和机器的“物、物”结构,也不同于政治等社会活动中“人、人”结构,更不同于生产等社会活动中“人、物”结构。

在万事万物之中,人是最具有变化性的。

作为教学要素中的教师和学生,均是最具有变化性的。

所以,教师和学生应该是教学系统中的“双主体”,教学活动的最优化,应当是教授(教师的活动)最优化与学习(学生的活动)最优化的有机统一,是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双主体”能动性的过程。

2、交往教学论认为,教学是师生之间有目的的交往活动,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互主体关系。

在交往中,每个人都是主体,都是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创造者,并且都把与自己有关的其他交往者的主动性、自觉性、作为对话、理解和沟通的前提条件,换言之,交往意味着交往双方均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体。

“双主体”教学--以人为本

“双主体”教学--以人为本

“双主体”教学一以人为本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第一中学张建勋双主体教学是针对重教轻学的"教师中心主义'和重学轻教的"学生中心主义'现象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旨在倡导建立起一种相互尊重、平等、和谐的师生互动气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提升教学效益。

此种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把师生之间的主体地位交互转换的过程。

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教师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所设计的一些问题给予解答和演示,比如到讲台进行表演、模拟、展示等。

当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导时,学生通过前面的自主学习,很自然地会对本节课的难点知识产生一些疑问,以向教师提问的形式请求教师予以帮助和指导,在师生的互动中实现动态生成,达到解决问题、提出新的疑问的境界。

这一过程中,师生的地位是互为主体不断更替的。

一、在教与学中以"学生为本'体现师生的平等性音乐课是最注重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程,需要发挥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的积极作用。

可是"双主体'教学在音乐课中尚处在探索阶段,没有成熟的模式和经验,需要广大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1、尊重学生、相信学生。

尊重是人的高层次心理需要,不仅仅是成人的需要,学生同样也需要。

如果教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强、自信,他就会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人。

而不是一味的讽刺、挖苦学生,说你就是个大笨蛋、无可救药、天生就不是学音乐的料等等。

一定要给学生营造一种氛围,让他们有一种自尊心受到保护,自信心受到维护的环境气氛。

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的思想得到升华,意识得到提高。

2、师生互动,增强情感。

教学过程不单单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站在讲台前,滔滔不绝的向学生传授知识,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缺少互动的环节,整个课堂气氛紧张、压抑,连我们看了都感觉不舒服。

不可忽视的双主体课堂教学理念-2019年教育文档

不可忽视的双主体课堂教学理念-2019年教育文档

不可忽视的双主体课堂教学理念课程改革是一个全面的教育创新 , 课程改革的全过程都需要不断的更新教育观念 ,必须树立新教育观 , 自觉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 也就成为当前教改的重要课题。

教师是课堂教学教的主体 , 也要承认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及个性差异 , 诚心诚意把学生当作学的主体。

教师只有真正树立了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 树立了学生是学习主人的观念 , 在备课中才能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 , 深入地想一想 , 这篇课文学生哪里能够读懂 , 哪里难以读懂 , 哪些内容学生学起来容易感到枯燥 ,在课堂上才能尊重学生的个性 , 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 , 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之中 ,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 , 使阅读教学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能力的课堂 , 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教师只有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 学生才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主体意识。

学生的主体意识愈强 , 他们在参与学习活动中实现自我的自觉性就愈大 , 从而也就愈能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力量 , 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

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 , 意识着学生主动参与自身发展 , 以达他们身心充分、自由发展的开始。

因此,教师应采用各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如动员报告法、讨论座谈法、树立榜样法等 , 加强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

教师精心地设计教学方法 ,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

比如, 说说、画画、做做、演演、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开展学习竞赛、以教师之情激发学生之情、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或随手画上几笔 ,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使学生乐学的良好手段。

如在讲读第 11 册《林海》第二自然段中的“这里的岭的确很多 ,高点的 ,矮点的 ,长点的, 短点的, 横着的,顺着的 ,可是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时, 如教师随手在黑板上画“云横秦岭”示意图 , 让学生观察 , 想象秦岭孤峰突起 , 陡峭险峻的样子 , 再画出连绵起伏的小兴安岭与之对比 , 温柔的特点跃然呈现在脑海中 , 学生形象地感知了小兴安岭的特点 , 同时,具体感受到语言大师用词的精妙 , 激发了同学们对温柔的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原创:“双主体论”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原创:“双主体论”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原创:“双主体论”在教学中的具体运⽤ “双主体论”在教学中的具体运⽤ 在教学中,我们⼀直主张“以学⽣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这⾥⾯有⼏个问题要弄清楚,⽼师的主导和学⽣的主体是什么关系?教师如何发挥其主导作⽤?学⽣如何体现其的主体作⽤?恐怕我们⼤多数⽼师未必⼼中有数。

以前,我们组织教学基本上遵循的是“⾏为主义”原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搞“⼀⾔堂”,学⽣是知识的接受者。

在这种情况下,⽼师按照教学⼤纲要求把所讲内容备好,课堂上⽼师如⽵筒倒⾖⼦⼀样,把知识⼀点⼀滴、分析缕析地讲出来,学⽣只有听的份,偶尔的参预也只是回答⽼师提出的有特定考查⽬的的问题。

也就是教师只注重了⾃⾝的讲课⾏为和学⽣的学习⾏为,在实施⽅法和教学效果上考虑地不够周全,学⽣的积极性不能很好体现。

现在,我们基本上⾛出了“⾏为主义”的束缚,转向“认知主义”。

注重信息的加⼯,⽼师是信息的加⼯和分配者,学⽣是信息的接收者。

“以学⽣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也是在“认知主义”的指引下提出的。

⽼师不再搞“⼀⾔堂”,注意学⽣在课堂中的作⽤,⿎励学⽣在课堂上参预教学活动,但学⽣的主体性,往往被⽼师的主导性所淹没。

举个例⼦来说,⽐如我们分析⼀个红军战⼠的“英勇”形象,让学⽣概括,有的学⽣回答“胆⼤”,⽼师会说:“很好,他不惧危险,是很胆⼤,换⼀个词可能会更好,谁来再说⼀下呢?”“勇敢”“不错,⽐胆⼤有表现⼒,但略有不⾜,谁能再换⼀个呢?”“……”“……”“英勇”“很好,同学们说这个词是不是更好些?”“……”“这篇⽂章就是塑了⼀个英勇的红军战⼠的形象。

” 看了上边的例⼦,我不知你有什么感受。

就算这个⽼师引导得很好,对学⽣笑容可掬,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很⾼,但这就是教师是“主导作⽤”的体现吗?如果真是这样,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师备好了课,把问题的答案准备好,然后上课就是引学⽣⼊瓮呢? 学⽣回答的问题真的不妥吗?问题的答案就只有⼀个吗?学⽣回答⼀个不对,再回答⼀个也不对,他的积极性能否长久的保存下去呢?当我们的学⽣在考试中做题时⼜如何去思考?他们还会有⾃⼰的想法吗?他们的想法都被⽼师否定了,答案被⽼师规定了,那么现在如何⼊⼿呢? 也许,我举的例⼦不是很充分,但学⽣的主体和⽼师的主导总让⼈们有⼀种雾⾥看花的感觉,实际操作起来很困难,⼤多数情况下学⽣的主体性被⽼师的主导性所代替。

双主体论名词解释

双主体论名词解释

双主体论名词解释
“双主体论”是指,教时,老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学时,学生是主体,老师是客体。

“老师和学生都是相识的主体”,没错,因为凡是实践着的人都是相识的主体。

然而,即使单纯从相识论来剖析,两者并不能等价齐观:学生的相识是为了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而老师的相识是为了培育学生特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前者是冲突的主要方面。

教学是个和谐的冲突统一体。

然而,“双主体论”却把教与学割裂开来,从而造成自身难以克服的冲突。

试问:当老师讲授时,是不是老师在“教”?同时,是不是学生也在“学”?此过程中,谁是主体呢?两方面都是主体,又怎么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呢?在老师为主体的条件下,又怎么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这里的要害是,只单纯地看到学生是相识的主体,没有考虑到:归根结底,学生是获得特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主体,因而背离了教学系统的科学发展观,仍旧通过“老师为主体”把学生当作“物”去支配。

由此陷入了“同而不和”的泥坑。

教与学的和谐关系是“教学生学”,“学”是中心词,是冲突的主要方面,“教”完全是为“学”服务的,是为了引导、促进学生的“学”,
恰恰遵循了“和而不同”的致和之道。

浅析课堂教学中的“双主体教学”

浅析课堂教学中的“双主体教学”

浅析课堂教学中的“双主体教学”作者:徐秀英来源:《职业时空》2011年第07期摘要:课堂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的“教”与“学”的活动。

在此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失去了教师这个主体,教学活动也随之消失;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活动中具体表现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自主地学习。

教学内容作为“教”和“学”的客体主要是指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科学知识,它被两个主体共同作用的同时又将两者联系起来。

关键词:课堂教学;主体;客体;教学主体;学习主体对教学活动中的主、客体的认识是教育原理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不同的认识反映着人们不同的教育思想,而教育思想的不统一也将直接导致人们在教育实践中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

我们都知道教育活动是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即教育者(教师)、受教育者(学生)和教育内容。

那么这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到底谁为主体?谁为客体?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一、关于主、客体的概念和关系问题主体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有本体论和认识论两种涵义。

本体论意义上的主体是指属性、关系、状态、运动等的基质、载体和承担者,近似于哲学中的“实体”或“本体”概念;而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并运用一定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人(包括个体、社会集团以至整个人类)。

作为主体的人是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的统一,而其统一的基础就是人的客观、能动的社会实践;所谓客体,就是主体通过实践所作用的对象。

客观世界成了主体认识的对象,它就是认识的客体;成了实践的对象,它就是实践的客体。

主体和客体是相互区别的,它们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客体是主体活动的物质基础,主体对客体具有能动作用。

总之,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首先,主体和客体都是在认识和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离开实践也就无所谓主体与客体。

所以,任何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其次,主体在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体的同时也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最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同时就是主体和客体相互转化的过程。

探索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双主体”意识

探索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双主体”意识

探索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双主体”意识摘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本文强调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演绎、相互促进的教学双向活动,并对如何实现“双主体式”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模式作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双主体式教学模式一、“教师主体”的基本内涵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应转变观念,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从中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里没有明确提出“教师主体”的概念,近来不少学者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了学生教师“双主体”的观点。

但现代教学理念下的“双主体”中的“教师主体”,绝不同于传统的“教师中心论”。

新课程背景中的“教师主体”,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也就是说,教师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何组织教学的层面上。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改理念在阅读教学中极其重视“两个发展”,一是真正确保全体学生语文素质与学习质量的发展,二是真正确保全体学生“发展能力、对接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要想实现这两个发展目标,必须以“养成学习习惯”、“悟得读书方法”、“铸塑人格特质”为三个基本的发展点,从而铺垫起学生“今天发展学习、明天创造人生”的重要基石。

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的导向、评价矫正和课程资源开发中扮演着主体角色,但这个角色不是喋喋不休的训导者,不是主宰讲台的传授者,不是高居圣坛的布道者,而是课堂运作的创意者、发展潜能的激活者、发展轨迹的设计者、发展质量的测评者。

新课程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过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绩效,拒绝原有的课堂上不停讲授的教学模式,拒绝将自己的认知代替学生的认知,拒绝因应试目的而只关注部分学生,真正地实现学生“现今的发展、全面的发展、持续的发展、未来的发展”。

二、阅读教学中“双主体”的灵活转换“双主体”是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客观存在。

充分发挥双主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双主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双主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双主体指的是学生和教师。

在语文教学中,双主体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

教师应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素养,能够为学生传授正确的知识和方法。

教师对于学生的启蒙、引领和指导作用至关重要,他们有责任和义务让学生获得学习语文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应当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起到积极的参与和主动思考的作用。

同时,教师需要有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要有耐心和细心地倾听学生的需求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最佳的方式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学生是语文教学中的另一主体。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必须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够在教育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和收获。

而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该情不自禁地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让他们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在课堂上,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究问题,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建议,并寻找答案。

同时,学生应该在语文作文、朗诵等学习过程中主动表现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相互激发、碰撞思想,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教育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双主体的作用互相依赖,只有发挥多方面的作用,才能体现出语文教学的价值。

教师应该给学生尊重和信任,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帮助学生克服晦涩难懂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学生应该也同样尊重教师,尊重老师的劳动和辛苦付出,积极响应教师的课堂要求和期望,接受批评和肯定,并且自觉地对教育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

因此,我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注重双主体的作用,教师和学生各司其职,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够实现更加有效的教育成果。

只要双方有了正确的理解和积极的沟通,才能够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愿景。

科学课堂中“双主体”意识的建立对学生科学素养的促培作用

科学课堂中“双主体”意识的建立对学生科学素养的促培作用

科学课堂中“双主体”意识的建立对学生科学素养的促培作用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它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形成科学素养、探究未知世界的新大门。

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下科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更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够在科学老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做到学习和总结传统抽象的科学概念,同时也学会贯穿日常生活,形成新知。

要想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必定离不开科学课堂的初始建构,当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理念,对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科学课程双主体意识科学素养促培作用新课改以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得到很好的诠释。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和支持下。

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科学课应当是活跃和开放的,并不是一味地进行“知识灌输”,老师应当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调动起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性。

当中肯定不能无限放大学生的自由,学生依旧缺乏学习的方法,这时候老师的主导角色就得到了发挥。

作为主导的一方,引领学生初探科学领域、刺激问题的形成、对实验探究做出导向和安全监控、修正探究总结中存疑的地方,以促成学生自主探究结果的完整性。

唯有做到了教师主导意识和学生主体意识的双重回归,课堂中的“双主体”意识才能得到真正的建立。

“科学素养”这一概念,国际上普遍将其概括为三个部分,即了解科学知识;了解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

以上三点也成为了国家对公众评定是否具有科学素养的评价标准。

但是,在我看来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不能用以上的硬性标准去考量。

小学阶段,是学生认识世界,探究知识,逐渐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初始阶段,他们所积累的知识和习惯,是为他们将来的成长起到铺垫的作用。

论教育过程的双主体性

论教育过程的双主体性

论教育过程的双主体性内容提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性特征和他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教育的双主体性规律对实现教育目标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关键词主体性特征关系所谓主体性,是指作为认识主体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时的一种功能表现。

它一方面表现在对外部世界的选择上,主要受主体本人的需求、动机和兴趣等因素的需求和支配,表现为能动的自觉性和选择性;另一方面表现在对外部信息的内部加工上,受主体原来知识和经验等因素的制约,表现为自主性和创造性。

以师生互动为特征的教育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是作为教于学的主体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交往活动过程。

在教育过程中,同时存在着教师主体指向学生客体的教的活动,学生主体指向教师以及教师所提供的教育信息等客体因素的学的活动。

教育活动以师生的信息交流和教材为中介,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在同一时间、空间以及同一情境中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别充当着教育主体与学习主体,交替变换着教育的中心地位和主体性角色。

如教师在讲授、导引、评析时主体性倾斜于教师,教师居活动的中心地位,但在学生质疑、训练、作业时主体性则倾斜与学生,学生则居于活动的中心地位;在教育活动中,随着教育内容、教育环节、教育形式、教育因素的变化,他们的主体性角色存在着较大的变化,不可用单一的“教师主体—学生客体”或“学生主体—教师客体”来一概论之。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掌握教师学学生的双主体性特征,正确处理两者的协同关系,对实现教育目标大有裨益。

一、教师的主体性特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体性只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

在组织教育活动之前,必须制定教育目标,认识教育对象,钻研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设计教育程序,为实施教育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2、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

从教育活动的开始到结束,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因素和各种教育资源,组织教育对象进行活生生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积极、能动的主体性因素,并协调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教育任务的完成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双主体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双主体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双主体教学模式逐渐被广泛应用。

在参加双主体教学培训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以下是我对双主体教学的学习心得体会。

一、双主体教学的内涵双主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成为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教学相长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学习者和探索者。

二、双主体教学的优势1.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双主体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种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双主体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设计问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双主体教学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反思,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这种模式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4. 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双主体教学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这种互动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5.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双主体教学鼓励学生质疑、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三、双主体教学实施策略1.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勇于提问。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

2. 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优化教学方式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中“双主体”关系与学导互动

教学活动中“双主体”关系与学导互动

摘要“双主体”之间的交往是目的型的,其交往的信息内容、媒体、组织形式和具体场景,不仅受教师和学生身心特点的制约,而且受教学目的的制约。

而教学目的往往是培养目标的体现,反映着社会对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教学活动双主体学导互动一、“双主体”关系的界定所谓“双主体”关系,就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在体现教师教的主体作用的同时,又体现学生学的主体作用。

从教学论的角度来审视,教师和学生同是教学活动的承担者与参与者,二者的区别只在于:一是教授主体,一是学习主体,其教授行为和学习行为都有自己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构成同一教学过程的两翼,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固然,学生主体意识的确立和主体行为的养成决非自发形成,需要教师的教授、引发和指导。

但是,教师的主体行为也只有通过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才能发挥效用。

这正合乎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哲学观点。

由此看来,教学过程教与学的矛盾中,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解决学的问题不仅是学生自身的任务,也是教师的任务。

教师为学生的学而存在,为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而发挥着教授主体的作用。

这是问题的一方面。

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学生的主体行为对教师的作用构成了教师发挥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的动力。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进行着知识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

教师在向学生提供知识、信息,展示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获取知识方法的同时,还自觉不自觉地以自己的动作、表情、语言风格、气质风度、价值取向、观念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学生也以自己的认识、言语、行为、态度、情绪影响着教师及其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

这种互动关系是一种动力,决定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长,也影响着教师自身的发展。

过去,人们常把教师比做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以此激发教师的自豪感,但是也不可否认地滋生了“教师吃亏论”。

其实,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活动中无亏可吃。

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教师从中可以照见自己,进而从学生身上汲取营养,丰富、完善自己。

帮助学生学习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教学活动是教师生命的一部分。

“双主体”教学观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双主体”教学观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性进行了充分地肯定 以及对 “ 教” 和“ 学” 的位置进行了正确 的认
知。

由此可见 , 大多数学生只能解 决部分 问题 , 只有极少数的学 生能够对问题进行完 全地解答 。主要是因为学生对数学学 习的 兴趣不浓 , 也有少数学生是因为不 满意数学教师 的教学方式 , 使 数学的学习效果受 到影 响。
解析 : ① 将火车 的长度设为 , 按照速度公式得到方 程 : ( +
1 5 0 0 ) + 6 0 = ( 1 5 0 0 - x ) + 4 0 , = 3 0 0 , 火车速度为 3 0 m / s . ② 将火车速
度 设 为 , ( 1 0 + 4 0 ) = 1 5 0 0 , = 3 0 .
由于学生在 进行数学学 习时不 能对数学的奥妙进行探索 ,
导致学生对数学学 习没有求知欲 ,无法 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 所 以在数学教学中 , 教师应充分发挥 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 对学生
三、 “ 双主体” 教 学 观 的应 用
进行积极地引导 ,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 习观念 。例如 : 对火

“ 双主体 ” 教学 观在 中学 数学教学 中的应用
江苏省常熟市何市中学 沈 丹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 , “ 双主体 ”教学观在 中学数学教学 也 只是对概念进行了掌握 ,而无法对利润进行计算 。只有少数
中应运而生 。“ 双主体” 是指在教学过程 中, 不仅 学生是 主体 , 教 学生能够运用公式对 2件衣服的进价分别 进行 计算 , 算 出老板 师 同样是主体。“ 双主体” 教学观对学生 的主体性和教 师的主体 所 获 得 的利 润 , 得 出正 确 的答 案 。
地位进行了强调 , 对教师 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进行 了充分地调动 , 使教师可以更好 地服务 于学生 主体 ;③充分体现全方位实施 素 质教育 的重要性 , 使学生是 学习活动 的主体得 到 了全方位 的体

论教学过程中“双主体”意识

论教学过程中“双主体”意识

论教学过程中“双主体”意识第一篇:论教学过程中“双主体”意识[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存在着偏差和失误。

“主导”和“主体”的意义我们可以从语义学、哲学和教育学三个方面来理解,两者在实际上并不矛盾,也无须为强调一方而牺牲另一方。

现代教育活动呼唤着教师与学生主体意识的双重回归。

[关键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现代教育21世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赞同。

人们开始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意识到应该为学生减轻负担,让他们自主地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产生了偏颇。

有的人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有的夸大了学生的主体性,而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笔者认为,教师与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方面的双主体,“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育理念的最终确立,需要的是教师主导意识和学生主体意识的双重回归。

一、“主导”与“主体”的意义及相互关系笔者认为,对“主导”与“主体”这两个词的涵义应该从语义学、哲学和教育学三个方面来进行综合的分析。

首先,从语义学来看,《现代汉语词典》对“主体”含义的解释有三,即事物的主要部分,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国家;对“主导”概念的解释,即主要的并且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的,起主导作用的事物。

主导与主体在语音上的差别导致了其意义上的差别。

作为事物主要部分的主体,强调的是主体的重要程度和在整个事物当中所占的比重,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应该成为教育活动的主要部分;而教师的作用则体现在“导”的方面,即引导、指导及导向上,以自己的经验、学识及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向往真善美,勇于探索,发现真理。

其次,从哲学的角度讲,主体包含了本体论和认识论两方面的含义。

本体论意义上的主体是指属性、关系、状态、运动变化等的基质、载体和承担者。

从教学活动中落实双主体的教学理念

从教学活动中落实双主体的教学理念

从教学活动中落实双主体的教学理念——学习《小学科学教育概论》后的期末反思[摘要]经过一学期小学科学教育概论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我们提高了自身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水平。

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有思考,也发现了些问题。

本篇论文将对这学期的学习进行反思,同时着重从教学活动来反思如何落实双主体的教学理念。

其中,教学活动不应该仅仅只可操作的实验,还应该包括学生的思维活动。

双主体理念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引导的主题。

关键词:教学活动双主体反思一、观摩科学课堂反思这学期学习了《小学科学教育概论》,老师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方式帮助我们认识小学科学课、学习小学科学课教学的基本理念及策略、提高科学素养。

在理论方面主要是学习《小学科学教育概论》里的先进理念、思想,科学过程技能的教学以及科学教育评估等。

在实践方面,主要是通过科学单元去学校听课、教学设计和仿真课堂的方式来消化教学理念,提高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技能。

下面我将从这几次实践出发,谈谈我对本学期学习的反思。

教学初期,老师用了大量的时间来帮助我们学习梳理与“科学”“科学教育教学”相关的理论基础。

这一部分的知识与之前在学习教育心理学和课程教学论有些重合,但是更系统。

去小学观摩小学科学课堂是第一次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也是第一次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这堂课的讲的主要内容是冰和水的关系,主要是认识冰融化时的各种现象,透过这些现象来探究气态水液化的条件和原理。

这堂课,老师通过几组活动充分体现了“儿童是知识的建构者”①和课标中“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②。

在这一堂课上,首先让我感受到的是老师的充分的课前准备和信手拈来的引导语。

以冰为实验对象,老师准备了三组不同的冰,帮助学生对照试验。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尊重儿童的天性,让其亲自感受,自主表达。

而老师只是记录孩子的回答,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除了实验器材的准备外,还能看到的是,在长期的科学教学中,这个班级的学生已经有固定的学习小组,而且已经形成有秩序地操作实验的风气。

浅析课堂教学中的“双主体教学”-最新教育文档

浅析课堂教学中的“双主体教学”-最新教育文档

浅析课堂教学中的“双主体教学”-最新教育文档浅析课堂教学中的“双主体教学”对教学活动中的主、客体的认识是教育原理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不同的认识反映着人们不同的教育思想,而教育思想的不统一也将直接导致人们在教育实践中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

我们都知道教育活动是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即教育者(教师)、受教育者(学生)和教育内容。

那么这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到底谁为主体?谁为客体?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一、关于主、客体的概念和关系问题主体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有本体论和认识论两种涵义。

本体论意义上的主体是指属性、关系、状态、运动等的基质、载体和承担者,近似于哲学中的“实体”或“本体”概念;而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并运用一定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人(包括个体、社会集团以至整个人类)。

作为主体的人是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的统一,而其统一的基础就是人的客观、能动的社会实践;所谓客体,就是主体通过实践所作用的对象。

客观世界成了主体认识的对象,它就是认识的客体;成了实践的对象,它就是实践的客体。

主体和客体是相互区别的,它们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客体是主体活动的物质基础,主体对客体具有能动作用。

总之,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首先,主体和客体都是在认识和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离开实践也就无所谓主体与客体。

所以,任何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其次,主体在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体的同时也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最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同时就是主体和客体相互转化的过程。

这种相互转化是通过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表现出来的。

二、教学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主要观点1.教学主体观。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活动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系统、全面地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过程。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处于受教育者的地位,只能按部就班地吸收教师所教授的内容。

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则是教学的客体。

浅析课堂教学中的“双主体教学”

浅析课堂教学中的“双主体教学”
第7 ・ 期 卷 第7
职 业 时 空
C育教 学 研 究 教
AREER HOR IO ’ - Z N
浅 析课堂教学中的 “ 主体教学 ’ 双 ’
徐 秀英
( 廊坊市第一中学 ,河北 廊坊 0 50 ) 6 0 0
摘 要 :课 堂 教 学 活动 是 由教 师 的教 和 学生 的 学 所组 成 的 “ 双边 ” 的 “ ”与 “ 教 学” 的活 动。在此活 动 中,教 师是 教 学 活 动 的主体 ,失 去 了教 师这 个 主 体 ,教 学活动也 随之消 失 ;学生是 学 习的主体 ,学生 的主体 性 在教 学 活 动 中具体 表 现 为 学生 的 主观 能 动 性 ,即 自主地 学习。教 学内容作为 “ 教”和 “ 学” 的 客体 主 要是 指 人 类 积累 下来 的文化 科 学 知识 , 它被 两个 主体 共 同作 用 的 同时又将 两者 联 系起来 。 关键 词 :课 堂教 学 ;主体 ;客体 ;教学主体 ;学
习 主 体
对 教学 活 动 中的主 、客体 的认 识 是 教 育原 理 中 的一个 基 本 问题 。不 同 的认 识反 映 着 人们 不 同的 教 育 思想 ,而教 育 思 想 的不 统一 也 将直 接 导 致人 们 在 教 育实 践 中采 用不 同的 方式 、方 法 。 我们 都知 道教育 活动 是 由三个基 本要 素组成 的 , 即教育者 ( 教师 ) 、受教育者 ( 学生 )和教育 内容。那 么这 三个 要 素之 间的 关系 如何 ? 到底 谁 为 主体 ?谁 为客 体 ?主 、 客体 之 间的 关系 又是 怎样 的呢 ?
收 稿 l期 :2 1 .6 O e t女 ,廊坊市第一 中学 中教一级教师 ,主要从事 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 。 1 6 一)

论师生双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的良性互动

论师生双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的良性互动

论师生“双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的良性互动李群英(广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广西桂林541004)摘要:文章阐述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具有双重主体性。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主体性得以施展的有效途径.大学课堂教学应以此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构建新型课堂组织形式。

关键词:双主体教学过程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处于“双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主体”得到发挥和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此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建立活跃的课堂组织形式。

一、明确教学过程所涉及的基本要素。

认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和作用(一)教学基本要素的涵义按照通常的说法,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

以教材为中介,共同完成预定任务的双边统一活动。

为了深入研究教学过程.有必要先明确教学过程的本质,即认清构成教学过程的诸基本要素及其内在联系。

教学要素是构成教学活动的最基本单元。

关于教学要素的表述.由于角度和层次不同。

学术界的提法很多,集中起来主要有“三要素说”、“四要素说”、“五要素说”、在游戏、活动中面对面交流的话题,应该是教师和幼儿都可以理解和领会的。

话题最好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师幼双方作为对话的独立主体,他们是自由的,不受约束的,彼此是敞开心扉的对话,对话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在活动中.教师要能够接住幼儿抛来的问题的“球”,并且要能够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把“球”抛回给幼儿。

在每次对话的回合中,教师要能够及时回应幼儿抛来的“球”,并且做好把“球”抛同去的准备,成功地完成对话。

在对话中,教师要调动起幼儿的情感,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对话。

达到心与心的沟通。

3.掌握对话技巧提问是对话的关键。

幼儿通过提问可以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情绪.或者解决一些问题。

如幼儿经常会问“为什么”、“这是什么”等。

弗莱雷在教育过程中,提出了一些要求:首先.要提出能够激起思考的问题;其次,要能够激励幼儿自己提出问题;再次,通过提问的方式,幼儿不仅会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学会对答案提出疑问。

充分发挥“双主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_语文教学论文

充分发挥“双主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_语文教学论文

充分发挥“双主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_语文教学论文论文导读::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即施教者与受教者都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双主体”体现语文主体教学的实质。

发挥不同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学,发挥,双主体,作用一、“双主体”体现语文主体教学的实质教学的实质是师生双方由教与学互为活动构成的特殊活动的过程,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来实现的,它是一个“双主体”的过程,即教师的主体是教,学生的主体是学。

即施教者与受教者都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并在一定的条件下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活动才能达到完美的结合。

语文教育的实质就是精神教育,是塑造学生人性、灵魂、生命活力、生命成长过程。

教师的作用不是控制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由地作出选择,并追求他们所感兴趣的东西。

因此,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主体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能动创造性。

在语文教学中,师生的“双主体”作用的发挥并不是均等的,各自作用随着时空、情景、环境条件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而变化着。

师生双主体作用的发挥互相缠绕在一起密不可分。

学生的“主体”主要体现在学习的动力上,表现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而教师的“主体”则应表现在实施教育全过程处理的主动性和甚至是“权威性”,这里所说的“权威”并非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否定教学民主,而是教师对教学观念的自主性。

因此,教学观念应给教师自己去主宰,这实质便是一种“主体”的体现。

二、语文教学过程中“双主体”的体现与操作1、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教育的双主体性特征是内存于教育活动之中的主客体关系特征的本质的概括和反映,也是设计和实施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论文,我们重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而较少关注教师的主体作用;要么干脆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体作用,而学生是接受的工具,教育就是教师知识权威的体现。

其实,学校的教育实施者是教师,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教师本身的知识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整体因素;另外,教师自身只有发挥了自己的主体作用,才能将知识和理念传递给学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存在着偏差和失误。

“主导”和“主体”的意义我们可以从语义学、哲学和教育学三个方面来理解,两者在实际上并不矛盾,也无须为强调一方而牺牲另一方。

现代教育活动呼唤着教师与学生主体意识的双重回归。

[关键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现代教育21世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赞同。

人们开始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意识到应该为学生减轻负担,让他们自主地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产生了偏颇。

有的人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有的夸大了学生的主体性,而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笔者认为,教师与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方面的双主体,“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育理念的最终确立,需要的是教师主导意识和学生主体意识的双重回归。

一、“主导”与“主体”的意义及相互关系笔者认为,对“主导”与“主体”这两个词的涵义应该从语义学、哲学和教育学三个方面来进行综合的分析。

首先,从语义学来看,《现代汉语词典》对“主体”含义的解释有三,即事物的主要部分,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国家;对“主导”概念的解释,即主要的并且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的,起主导作用的事物。

主导与主体在语音上的差别导致了其意义上的差别。

作为事物主要部分的主体,强调的是主体的重要程度和在整个事物当中所占的比重,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应该成为教育活动的主要部分;而教师的作用则体现在“导”的方面,即引导、指导及导向上,以自己的经验、学识及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向往真善美,勇于探索,发现真理。

其次,从哲学的角度讲,主体包含了本体论和认识论两方面的含义。

本体论意义上的主体是指属性、关系、状态、运动变化等的基质、载体和承担者。

认识论上的主体,是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通过与认识和实践的客体相对应、相关联而获得其规定性的。

具体说就是指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包括个体、社会集团以及整个人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主体不是本体论,而是一个认识论的概念,是指人作为主体在对实际活动中相对于活动客体所处的态势而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

也就是说,主体是人,但并非人人都能成为主体,只有在同一实体的关系中通过自觉的、能动的活动而获得了对于客体的主动姿态,发挥了自身的能动作用并对客体取得了支配地位的人,才能成为主体。

教育活动的两极“教”与“学”的实体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两者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分别充当着教育主体和学习主体的角色。

在教育活动中,“教”与“学”总是在交替性的或是结构性的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变换着活动的主体性角色。

从这个意义上说,主体总是相对于客体而存在的。

从教的角度说,教师是主体,只有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指导及导向;从学的方面说,学生当然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及其对学生的教育内容则成为客体,学生只有积极、自主、能动地学习,主动接受教育的影响,积极向教师提出质疑,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实现对学习活动的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

当然,“教”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学”。

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或发挥得如何,最终还是通过学生的主体地位来实现的。

如果学生缺乏主体性,教师的主导地位也难以实现。

再次,从现代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人才培养实践活动。

它的基本功能就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与品德,使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或主人。

教育过程是由教师与学生双方构成的,缺少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有教育。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是“主导”,即教师作为主体,在经过了专业学习和训练,具有专门的系统化的科学知识和思想道德素养,拥有了较高的教育技能和技巧之后,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引导学生发生合乎规律、合乎目的的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发挥其主体性,正确认识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来确定教育目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及教育活动的主体。

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在教师
的引导下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要表现出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自身获得主体性,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选择与创造,把教师的引导、讲解、点拨等内化为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与发展,学会共同生活”。

由此可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并不相互排斥、互为矛盾,因此我们也不能片面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

尽管二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任务和目的不尽相同,但无论是“主导”还是“主体”,都需要具有主体意识。

二、“教师主导”与教师主体意识的回归在传统观念中,教师既应是知识渊博的“经师”,也应是品德高尚的“人师”。

传统社会对教师的这种“定位”,一直被传承沿袭下来,影响着人们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教师对于自身职业的理解。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了社会对教师的期待和教师自我实现的目标。

这种传统观念使得教师有时为了维护其“师道尊严”,不惜以泯灭自我、丧失个性为代价,把自我纳入到社会为其规定好的思想体系与行为体系之中;否则,稍不留神就会被指责为“假正经”“道貌岸然”“伪君子”,甚至被剥夺“教书育人”的权利。

这使得教师逐渐沦为教育的工具,导致了教师自我价值的丧失和教师主体意识的减弱。

教师成为“他者”,只能按照社会的价值取向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选择与判断。

现代社会充满竞争和挑战,科技的高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中人的主体意识的张扬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学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但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教师的期望与要求空前提高,使教师所面临的压力有增无减。

近年来,许多地方在人事制度、工资制度上进行了改革,实行所谓聘任制、下岗制、末位淘汰制、工资等级制及按成绩排名和升学率取酬等制度,致使教师时时处于紧张焦虑的精神状态中。

为了自身的生存,他们只能在分数上下工夫,加班加点,明里暗里地把压力转嫁给学生。

他们缺少休息娱乐时间,身心得不到放松,缺乏对教学工作及生活的快乐体验,以至于相当多的教师存在心理障碍、焦虑症、抑郁症。

当一个群体把他们的职业活动仅仅当做谋生手段的时候,必然会导致其缺乏职业自主性和创造性。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践主体,教师主体性具有人类实践主体性的特征,是实践主体性和发展主体性相统一的、以教育实践性为特征的个体主体性。

教师首先是“人”,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然后才是“教师”。

作为独立生命个体的人有着多种多样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其中自我实现是高级的需要,要有持久的动力相配合。

把教育教学工作当做自己喜欢和适宜做的事情,当做自我生命成长和体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是教师作为个体生命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高扬教师作为独立生命个体的“人”的主体性,把教师从“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地位中解放出来,充分释放他们内心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让他们充分展现自己个人的思想、情感、兴趣、愿望、意志、能力,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己的理想,并不断实现自我发展与创新。

现代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

试想一个缺乏主体意识与创新精神、墨守成规、人云亦云的教师,怎么能培养出有个性与创造性的学生?因此,社会和教师本人都应更新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力。

三、“学生主体”与学生主体意识的高扬教学过程是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主体意识的回归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其“主导”作用,但教学任务的最终完成和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离不开学生。

目前,学生在学校里处于明显的“被教育”“被管理”“被束缚”的状态。

在学校里,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一进入校门就要按照已经安排好的教学计划学习,要无条件地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接受学校的完善或不完善的办学条件。

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绝大多数学生处于“不知”或“知道得很少”的状态中。

这些情况严重地妨碍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和“学校的主人”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并影响了学校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