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搭积木比赛》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获奖教学设计

《搭积木比赛》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获奖教学设计

《搭积木比赛》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获奖教学设计1. 教学背景《搭积木比赛》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搭积木比赛的活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本课内容的教学设计荣获我校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以下为详细的教学设计方案。

2. 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了解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学生能够使用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搭积木比赛的活动,培养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

- 学生能够运用平均数的方法,对自己的比赛成绩进行评价和反思。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 学生通过参与比赛活动,培养团队精神,学会分享和合作。

3. 教学内容3.1 教学重点-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 学生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难点- 学生对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理解。

- 学生对平均数计算方法的掌握。

4. 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 通过一个简单的搭积木比赛,引起学生对平均数的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4.2 探究新知-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思考搭积木比赛的成绩,引导学生发现平均数的概念。

- 教师讲解平均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计算比赛成绩的平均分。

4.3 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平均数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4 应用拓展-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如班级的平均身高、家庭用电量等。

- 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4.5 总结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搭积木比赛的过程,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5.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和小组活动的参与度,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达成情况。

6. 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平均数的概念。

搭积木比赛的教案

搭积木比赛的教案

搭积木比赛的教案教案:搭积木比赛一、教学目标:1.学习基本的积木搭建技巧;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准备:1.积木配件(足够供学生使用);2.搭积木比赛规则;3.讲解PPT;4.音乐和计时器。

三、教学流程:1.普及积木知识(10分钟)通过讲解PPT,向学生介绍不同形状、颜色和功能的积木配件,以及它们的搭配和连接方法。

让学生了解积木的基本属性和搭建原则。

2.示范搭建积木(1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简单的积木搭建作品,并解释搭建过程中的步骤和技巧。

鼓励学生观察、思考和模仿。

3.学生尝试搭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定数量的积木配件。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尝试搭建一个作品,鼓励他们相互帮助和交流,促进团队协作。

4.进行比赛(30分钟)将学生的搭建作品展示出来,每个小组用音乐做为背景,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说明设计理念。

然后其他小组成员和观众可以提问或表达评价。

评委根据创意、美观、稳固性等方面进行评分。

在比赛结束后,评委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他们的努力和创造力。

5.总结和展示(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搭积木比赛的过程,总结其中的收获和不足,分享经验和感受。

并邀请学生展示他们最满意的作品,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成果。

四、教学延伸:1.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让他们在家中继续搭建积木,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新的作品;2.在下一堂课中,邀请一些搭建作品出色的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技巧;3.组织一次大型的积木比赛,邀请多个班级的学生参与,增加竞争的激烈度和趣味性;4.开展积木搭建工作坊,邀请专业的积木搭建师或艺术家来指导学生,提供更多的技巧和创意。

五、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的搭建过程和作品展示,评价他们对积木搭建技巧的掌握程度;2.评估学生在小组中的合作态度和团队精神;3.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分,并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3.1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3.1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理解并掌握几何图形的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搭积木比赛的实践中。
难点:空间想象力与实际操作能力的结合,以及在团队协作中解决问题。
解决办法及突破策略:
1. 通过直观教具展示和动态模拟,帮助学生建立几何图形的空间概念,提升空间想象力。
2. 设计不同难度的搭积木任务,引导学生逐步从简单到复杂进行实践,加强操作技能。
- 阅读材料:《数学家的故事》中与几何学相关的内容,了解几何学家如何发现和探索几何图形的奥秘。
- 视频资源:选取介绍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科普视频,如建筑中的几何设计、艺术创作中的几何元素等。
- 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户外几何图形观察活动,如测量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估算建筑物体积等。
2. 拓展要求:
- 课后分享:组织课后学习分享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拓展学习成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作业布置与反馈
1. 作业布置:
- 基础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几何图形的面积和体积计算题目,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 提高作业:设计并搭建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积木结构,如桥梁、房子等,计算其面积和体积,并说明计算过程。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面积和体积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提出拓展问题,如:“如何计算更复杂的几何图形的面积和体积?”
- 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解决拓展问题,培养核心素养。
7. 课堂小结(2分钟)
-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总结收获。
- 教师强调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运用数学知识。
- 自主学习: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选择至少一种拓展内容进行学习,深入理解几何图形的应用和意义。
- 指导帮助:教师提供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阅读指导,解答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

搭积木比赛的教案(通用10篇)

搭积木比赛的教案(通用10篇)

搭积木比赛的教案搭积木比赛的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搭积木比赛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搭积木比赛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能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形。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根据两面看到的图形,判断立体图形需要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用6个小正方体,搭出从一面看形状相同的不同立体图形。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积木教学过程:一、以语言来“激”,让学生想学1、同学们,法国艺术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们是多么幸福,我们是多么快乐,我们要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这个世界的美丽,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这个世界的美丽。

今天,就请大家和我一起用我们准备的积木搭建心中的美丽!2、出示课题,师生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优美的语言,激荡起学生的情感,激发起学生的热情,创设出积极进取的学习情境,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以比赛来“学”,让学生乐学(一)比赛一“画一画”。

1、教师首先出示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一个立体图形,请学生分别画出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形状,比一比哪个组画得正确。

每组找一名代表到前面黑板上画。

2、汇报交流⑴对于黑板上的作品进行辨析与交流。

⑵对于其他学生在小组内展示交流。

⑶说说需要注意的地方。

3、课件动态演示。

4、总结比赛结果,引入下一活动。

(二)、比赛二“撘一搭”1、出示从正面看到的形状,请两组同学分别撘一搭。

可以和周围同学结合。

学生体会有足够多的正方体就有无数种搭法。

2、出示从左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平面图⑴摆出立体图形⑵体会有许多种搭法,但搭法减少。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获奖篇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获奖篇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获奖篇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获奖篇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小学六年级学生掌握搭积木的基本技能,并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设计思路- 通过简单的搭积木游戏引入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 通过分组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 设计多个阶段的比赛任务,逐步提高学生的技能和挑战难度。

教学步骤1. 引入概念(10分钟)- 向学生展示不同形状的积木,并让他们自由搭建一些简单的结构。

- 引导学生讨论搭积木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 引导学生思考搭积木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 分组比赛规则介绍(5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3-4人。

- 解释比赛任务和规则: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搭建指定的结构,完成后由老师或其他小组评分。

3. 第一阶段:基础搭建比赛(20分钟)- 给每个小组分发相同数量的积木,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搭建一个简单的结构。

- 老师或其他小组评分,评分标准可包括结构的稳定性、美观度和完成时间。

4. 第二阶段:创意搭建比赛(30分钟)- 给每个小组分发不同种类的积木,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搭建一个创意的结构。

- 老师或其他小组评分,评分标准可包括创意性、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成时间。

5. 第三阶段:团队合作比赛(40分钟)- 将两个小组合并成一个大组,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合作搭建一个复杂的结构。

- 老师或其他小组评分,评分标准可包括合作程度、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成时间。

6. 结束(5分钟)- 宣布获奖小组,并给予奖励和鼓励。

- 总结比赛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进步,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索搭积木的乐趣和意义。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比赛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能力、创意能力和搭建技巧。

- 收集学生的作品和评分记录,用于评估学生的成绩和进步。

- 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回答问题,评估他们对搭积木概念的理解程度。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获奖篇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获奖篇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获奖篇一、教学背景1.1 教材分析《搭积木比赛》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获奖篇目。

本节课通过搭积木比赛这一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积木排列组合的规律,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节课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搭积木这类活动充满兴趣。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这些能力,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1. 能够理解搭积木比赛的规则和意义。

2. 能够发现和总结积木排列组合的规律。

3. 能够运用所学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培养面对问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良好心态。

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1. 搭积木比赛的规则和意义。

2. 积木排列组合的规律。

3.2 教学难点1. 发现和总结积木排列组合的规律。

2. 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策略4.1 情境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搭积木比赛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4.2 自主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搭积木比赛,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积木排列组合的规律。

4.3 合作交流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4 应用拓展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规律进行解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1. 播放搭积木比赛的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搭积木比赛的规则和意义。

5.2 自主探究1. 让学生分组进行搭积木比赛。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积木排列组合的规律。

3.1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3.1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请学生利用家里的积木或其他物品,尝试拼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并拍照记录下来。
2.请学生写一篇小短文,描述他们拼接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以及他们发现的拼接规律。
3.请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搭积木比赛,可以邀请家人或朋友一起参与,记录比赛过程和结果。
作业反馈:
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我会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教学软件辅助:运用教学软件,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图形拼接操作,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
(3)实物教具:使用实物积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图形拼接过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3.1节“搭积木比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大家的逻辑推理、空间想象和几何直观能力。
3.1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3.1节“搭积木比赛”。本节内容涉及平面图形的拼接,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平面图形拼接的特点和方法,提高空间想象力。学生将学习如何用给定的正方形和三角形拼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并理解这个过程背后的数学原理。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积木拼接活动,鼓励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积木,通过实际拼接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拼接特点的理解,提升空间想象力。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演示: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不同形状的积木拼接过程,直观地呈现图形拼接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③作业布置与反馈环节,通过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通过教师的反馈来指导学生改进,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搭积木教学设计优秀7篇

搭积木教学设计优秀7篇

搭积木教学设计优秀7篇搭积木教学设计篇一《搭积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加减法(二)74、75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本课时的内容主要是2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在之前学生已学过10以内的加减法,再加上上一课时刚刚对11—20各数的认识,学生已建立了十个一捆的观念,进而也建立了11—20各数的表象,同时借助计数器表示数初步建立了数位的概念,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也为理解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算法扫除了障碍。

切实理解本节所学内容将为后面的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搭积木游戏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能力目标:探索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体会计算的多样化。

情感目标:学习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掌握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是正确计算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计算器等;2、学生准备:课本等。

教学过程:一、口算。

略。

二、情境导入。

师1:你们喜欢玩积木吗?生1:喜欢。

师2:哦,你们能和老师说说你用积木搭什么了吗?生2:能。

我搭了。

今天我们和笑笑一起来学习《搭积木》。

板书:搭积木。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参与思考,对本节课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三、新课。

1.活动一:(一)搭积木(出示图片1)(1)看图,找数学信息。

指名回答1:笑笑先放了一三块蓝色积木,再放了2块粉色积木。

师:对,你观察的非常仔细。

生答2:或着说放了一个长条是10块积木,接着第2个长条只放了3个,又放了2个积木。

师:说的很好,大家都知道笑笑是怎么玩这个搭积木的游戏吗?生齐说:知道了。

师:看来你们已经把图看懂了,真不错。

(2)那么,你能根据图的意思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答1:一三块蓝色积木,2个红色积木,一共用了多少块积木?生答2:有一三块蓝色积木和2个红色积木,蓝色积木比红色积木多几块?(红色积木比蓝色积木少几块?)师边演示边小结:(板书)其中一种典型问题:一三块蓝色积木,2个红色积木,一共用了多少块积木?(先摆一三块,再放2块)(3)并设问:谁会列式并解答这个问题呢?在书上P77写一写。

1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1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搭积木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搭积木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5.请同学们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搭积木的基本技巧、规律、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建模、几何直观、数据分析、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等,并用自己的话复述给家长听。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后,我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并识别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反思和改进措施。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搭积木的基本技巧方面掌握得不够扎实。为了改进这一点,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更多的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加深对基本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7)团队合作:学生可能对如何分工合作、互相鼓励和支持不够熟悉,需要教师通过组织比赛和引导学生的实践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包括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和相关搭积木比赛的学习资料。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例如搭积木的示例图片、不同形状的积木图表、搭积木比赛的短视频等。
(4)数学建模:学生可能对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不够了解,需要教师通过具体案例和引导学生的实践来培养数学建模能力。
(5)几何直观:学生可能对如何观察和分析搭积木的形状和结构不够熟悉,需要教师通过示例和引导学生的实践来培养几何直观能力。
(6)数据分析:学生可能对如何通过数据分析了解比赛结果不够了解,需要教师通过示例和引导学生的实践来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

3.1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能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形;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发展空间观念。

2.学习内容分析:教科书设置了三个层次的搭积木比赛,其中比赛一是从三维到二维,教科书呈现了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立体图形,借助比赛的方式分别画出从上面、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建立5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与学生观察到的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比赛二根据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比赛三是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还原几何体。

比赛二和三都是从二维到三维,是一个逆向的思维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水平,增强与同伴的合作意识,学会相互评价,从中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把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为立体图形,并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2.难点:两个方向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学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三、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则谜语,猜猜它是什么?课件出示:面黄肌瘦似苦瓜,形比核大,皮肉均可食,果树南方家。

(打一水果)学生独自猜一猜:杨桃。

师:在一堂美术课上,同学们画出不同的杨桃。

课件出示:借助画杨桃引入新课,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学生:他们在进行搭积木比赛。

师:你们喜欢搭积木吗?让我们也一起加入比赛吧!课件出示:师: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也搭一搭。

学生分组搭积木,然后画出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形状,然后展示:上面正面左面师: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为什么只能看个或3个呢?你想过为什么吗?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自由说说。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搭积木比赛》获奖教学设计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搭积木比赛》获奖教学设计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搭积木比赛》获奖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背景1.1 教材分析《搭积木比赛》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比例》中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搭积木比赛这一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实际操作能力,对于比例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1.3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知道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2.1 重点内容1. 比例尺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2.2 难点内容1. 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者实物,引导学生回忆起之前学过的比例知识,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3.2 自主学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3.3 合作交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3.4 解决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比例尺知识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5 总结提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比例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际操作能力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在课后对教学情况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以上就是《搭积木比赛》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通过这次教学,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比例尺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搭积木比赛》获奖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搭积木比赛》获奖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搭积木比赛》获奖1. 教学背景《搭积木比赛》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节通过一个有趣的搭积木比赛故事,引出分数的概念,并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和深化对分数的理解。

2. 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 学生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参与搭积木比赛的活动,培养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总结,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2.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 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积极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3. 教学内容3.1 教材分析《搭积木比赛》这一章节,通过一个生动的搭积木比赛故事,引出分数的概念。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将学习如何用分数表示物品的分配,如何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如何解决与分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3.2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在实际应用分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实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 教学策略4.1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 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搭积木比赛的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 设计实际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引入一个有趣的搭积木比赛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5.2 课堂讲解讲解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获奖《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获奖《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获奖《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搭积木比赛》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如何应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理解分数的意义,并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

2. 学生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如分配物品、评分等。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 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分数的意义及基本运算。

2. 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 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搭积木游戏,引出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分数的意义,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构成和基本运算。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的搭积木比赛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分数来解决实际的搭积木比赛问题。

5. 成果展示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反思自己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小组讨论的活跃度以及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来进行评价。

六、教学资源1. 搭积木道具。

2. 教学PPT。

3. 相关案例资料。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分数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搭积木比赛》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对你的教学有所帮助。

六年级数学上册《搭积木比赛》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上册《搭积木比赛》教案、教学设计
5.家长参与:
邀请家长参与孩子的搭积木活动,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探讨搭建方法,增进亲子互动。
作业要求:
1.认真完成作业,注意书写规范,保持作业整洁。
2.充分发挥创意,尝试不同的搭建方法,提高空间想象力。
3.积极思考,遇到问题主动请教同学、家长或老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家长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搭建方法。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如空间想象力的提升、动手能力的增强等。
3.教师强调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4.布置课后作业:请同学们用积木搭建一个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并描述其特征。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2)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创意搭积木作品,并记录搭建过程,包括分工、合作、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等。
3.思考题:
(1)为什么在搭建立体图形时,有些积木块需要两个或多个组合在一起?
(2)在搭积木过程中,如何保证图形的稳定性?请举例说明。
4.观察日记:
观察生活中哪些物体是由立体图形组成的,如建筑、家具等,并记录下来,分析其结构特点。
3.教师讲解正方体的特征,如六个面、十二条棱、八个顶点等,并引导学生将积木与正方体对应起来。
4.教授其他立体图形(如长方体、圆柱体等)的特征,让学生了解各种立体图形的搭建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小组讨论任务:“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如何用积木搭建一个长方体?并总结出长方体的特征。”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搭积木比赛 教案设计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 搭积木比赛 教案设计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搭积木比赛教案设计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搭积木比赛教案设计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搭积木比赛]教案设计《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第32--33页“搭积木比赛”科学知识与技能:1.能够恰当辨识从相同方向观测至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图画出来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3.能够根据取值的从两个方向观测至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认搭起这个立体图形所须要的小立方块的数量范围。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想象等活动,观察立体图形的形状或根据平面图形还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勤奋好学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根据立体图形图画出来适当观察点的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能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或根据平面图形确定组成立体图形的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教具准备:ppt课件学具准备工作:若干个大正方体、正方形格子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先去观赏一首古诗,小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能够背下来吗?(鼓励学生魏腰)这首诗什么意思,你晓得吗?(王莎莎提问)2、师小结:大诗人苏轼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样的。

而我们在生活也看过许许多多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也会是不一样的。

3、师:这文言,我们将在“搭积木比赛”的活动中稳步自学有关观测物体的问题。

(板书课题:“观测物体——搭积木比赛”)[设计意图]由古诗导入,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所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这一道理,并将此由生活中的现象引入本节课的数学探究中来,进而引入新课。

(一)1、民主自由乘立体图形。

同学们都知道,建筑工人要想建造出漂亮的房屋,前提条件是什么(进行科学的设计),我们今天就当一次小小设计师,用我们课前准备好的小立方体块搭出你喜欢的立体图形,看我们八个组那个那个组在规定的时间里乘的种类最多,特别注意搞好记录。

北师大版《搭积木比赛》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获奖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搭积木比赛》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获奖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搭积木比赛》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获奖教学设计一、设计目标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北师大版《搭积木比赛》教材,帮助小学六年级学生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积木的种类和形状2. 积木的组合和搭建方法3. 积木的数量和运算4. 积木比赛策略和规则三、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和形状的积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讨论积木的特点和用途。

2. 搭建实践: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给出一项搭建任务,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搭建出指定的形状或模型,并记录使用的积木数量。

3. 分享和讨论: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让其他小组成员提出意见和建议,讨论搭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4. 数量和运算:引导学生发现搭建过程中使用的积木数量和数学运算的关系,通过实例练习加减乘除等运算。

5. 比赛策略和规则:介绍积木比赛的策略和规则,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规定时间内搭建出更多的形状或模型,并提供一些简单的策略指导。

6. 比赛实践:组织积木比赛,每个小组根据规定的要求进行搭建,评选出最佳搭建作品和最高积木数量的小组。

四、评估方式评估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的搭建作品和积木数量记录2. 学生对他人作品的评价和建议3. 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五、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在搭积木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交流,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力,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我是一名教师,我设计了一堂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的课程《搭积木比赛》。

一、教学内容我选择了教材的第六章《几何图形》中的第4节《搭积木比赛》作为教学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堂课,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能够识别生活中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搭积木的模型,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图片,以及一些生活中的实物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通过展示一些搭积木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玩过搭积木的游戏吗?你们观察过搭积木的形状吗?”2. 讲解:我利用教具和学具,讲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感受这些特征。

3. 练习:我出示一些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图片,让学生识别,并通过实际操作,理解这些形状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应用:我给学生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物图片,让学生判断它们是正方体还是长方体,并解释原因。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画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图形,并标注出它们的特征。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画出你最喜欢的正方体或长方体,并标注出它们的特征。

答案:略2. 题目:找一找家里的物品,哪些是正方体,哪些是长方体,并解释原因。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这堂课,觉得学生们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在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还有一些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搭积木比赛》这堂课时,我发现了几个需要重点关注和解析的细节。

这些细节不仅对于学生理解课程内容至关重要,而且对于他们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也具有重要意义。

搭积木比赛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搭积木比赛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搭积木比赛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搭积木比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2. 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引导学生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注重细节和整体的协调性。

二、教学重点:1. 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动手、创造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准备:1. 积木:为每个学生或小组提供足够数量的积木,包括不同形状、大小和颜色的积木。

2. 论证材料:收集关于搭积木比赛的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搭积木的例子和灵感。

3. 时间安排:根据课程表,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小组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设计和建造。

4. 评判标准:制定评判标准,根据设计的创意、稳定性和美观度进行评分。

四、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通过介绍搭积木比赛的背景和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解释比赛规则和评判标准,让学生了解比赛的要求。

2. 分组(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人数不超过4人。

确保每个小组内有不同的才能和技能,以促进合作和互补。

3. 讨论和规划(10分钟):小组成员讨论并确定他们的设计构思和主题。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提供一些例子和灵感作为参考。

4. 设计和建造(30分钟):学生开始根据他们的规划和设想,使用提供的积木材料进行设计和建造。

老师和助教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5. 跟进和改进(10分钟):老师和助教定期巡视每个小组的进展,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鼓励学生在建造过程中尝试新的想法和改进他们的设计。

6. 完成和展示(15分钟):比赛结束后,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

让每个小组依次介绍他们的设计理念、创意和建造过程。

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和评价。

7. 评分和奖励(5分钟):根据预先设定的评判标准,评分对每个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排名。

对于表现出色的小组,可以颁发奖励或奖状,鼓励他们的努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团队合作和作品完成度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搭积木比赛数学教案设计

搭积木比赛数学教案设计

搭积木比赛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搭积木比赛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以搭积木比赛的形式进行,涉及的数学知识包括几何形状、数量比较、面积计算等。

三、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教师首先介绍今天的主题是“搭积木比赛”,并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积木的理解,以及如何利用积木来学习数学。

2. 分组竞赛: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积木。

然后,教师给出一个具体的任务,比如:“用你们手中的积木搭建出最大的正方形。

”或者“用最少的积木搭建出最高的塔。

”各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3. 结果展示与评价: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解释他们的设计理念和过程。

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评价。

4. 总结反思:教师总结各个小组的表现,强调他们在活动中所应用到的数学知识,并鼓励学生反思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思考如何能做得更好。

四、教学资源:需要准备足够的积木,每种形状和颜色的积木都要有,以便于学生进行各种尝试。

五、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对自己的反思,可以评估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他们的团队合作情况,了解他们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延伸:课后,可以让学生回家继续探索积木的奥秘,比如,他们可以用积木搭建出更多的形状,或者研究不同形状的积木如何组合在一起才能达到最大的稳定性。

这样既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技能,也能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搭积木》教学设计(通用13篇)

《搭积木》教学设计(通用13篇)

《搭积木》教学设计《搭积木》教学设计(通用13篇)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搭积木》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搭积木》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2、通过情境,使学生感受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体会20以内数的顺序用数位意识。

3、初步学会在合作环境中自主学习计算,体会计算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难点:由搭积木来体会加减含义,进一步巩固数位关系。

教学准备:每组20块规则积木,碰碰车的给条。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与个人思考相结合,抓问题,重技能形成。

教学步骤:一、由境生疑,引发学习兴趣教学时先让学生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玩积木,两人20块积木,学生最想玩的是积木增减游戏,可以用石头剪子布或其它方法,让学生尽情玩,一边玩一边说“再放_块或拿走_块” 。

1、你在玩积木时发现什么数学问题?在初次玩时学生是地目的的,生活的搬造,有问题后学生才发现其中也有数学问题。

再放_块多+拿走_块少-2、根据发现,自己再玩积木。

第二次玩积木是学生对加减认识的巩固,但对其计算能力及技巧是己知的再逞现,而其中的对手进步是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二、由疑得技,获得计算能力1、14+5=_ 17-6=_你怎么算的?有了两次合作机会,这次有学生思考更能有独特见解。

例:(1)14+5=19再拔5颗(2)14+5=19(3)14+5=191个十,4个一,+5个一=1个十,9个一=192、比一比谁算得快。

19-7 13+5 16-3 15+3 14+412+6 5+13 16-4 15+4 17-5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计算,6至8个/分钟。

3、游戏:碰碰车(小组内活动)A、每小组选其中一组进行游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十一册第三单元《搭积木比赛》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观察物体是有关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基础。

在五年级下册《露在外面的面》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5个小正方体的组合,能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并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物体和立体图形。

在观察的基础上,这节课仍注重引导学生先想一想、画一画,再摆一摆、想一想,着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其次是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让学生认识到根据从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确定唯一一个物体,只有三个方向才能确定一个物体。

同时,突出关注基于图形的想象和图形之间的转换,即为学生提供进行二维图与三维图形之间转换的素材,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3、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4、激发学生的学习空间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高数学思考水平。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平面图。

2、能根据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
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8个立方体、相关课件、实物展台。

每个学生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图片
请同学们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图形,画在练习本上。

同学们,刚才我们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有5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这五个小正方体每个都一次排列,没有遮挡,我们很容易观察,如果我把这些小正方体改变一下放法,看看同学们还能不能准确观察。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做的小正方体,我们一起来比赛,看谁观察的仔细,搭的准确。

板书课题,《搭积木比赛》
二、探究新知
1、下面我们进入第一场比赛:画一画(课件出示画一画)
(1)、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了一个立体图形。

请分别画出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2)、小组合作,分别画出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形状,(看谁画得好,完成的快)
(3)、小组汇报结果,师指导观察方法。

上面 正面 左面
师:同学们我们画得这样得心应手,应该是源于:仔细、有序观察。

看来有序观察真的很重要。

2、同学们都非常的棒,顺利的完成了我们的第一关比赛画一画,下面我们要进入第二关比赛,搭一搭。

(课件出示题目)
(1)、搭一搭。

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有几个小正方体?
(2)、小组合作用自己的小正方体搭出符合题目的立体图形。

师指名同学到讲台上用正方体演示。

(3)汇报交流。

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5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有8个小正方体。

(4)如果就用5个还有其他搭法吗?(生很快就能发现共有8种搭法。


(5)通过刚才的搭一搭,你都有哪些发现?(给出两个方向看到的面,可以确定需要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6)接着出示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让学生看三个方向的平面图搭立体图形。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师出示答案,生参照对照自己搭的结果。


小结:给出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只有一种搭法。

3、同学们真的太棒了,即观察的很仔细,有会动手操作,下面我们来进行最后一关,看谁搭的多。

(1)、用6个小正方体搭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请同学们动手搭一搭,看谁搭的方法多。

(2)、生动手操作,发现可以有5中不同搭法。

小结:给一个面,并限定了正方体的数量,搭法是有限的。

三、巩固练习
1、下面是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分别画出从上面、正
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

生练习,师指名学生上黑板完成练习。

2、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上面看
到的形状是
,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搭一搭,你用
了几个小正方体?
生练习,师指名学生上黑板完成练习。

3、课本练一练第三题,生练习,师讲评。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我们顺利的完成了今天的比赛,下面一起来回想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搭积木比赛
画一画:仔细、有序观察
搭一搭:2个面多种搭法(确定数量范围)
3个面一种
看谁搭的多:无法确定形状、数量
优质课评选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搭积木比赛
上蔡县邵店镇苑寨小学——王建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