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受热过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必修模块一 2、1 大气的受热过程

【所需课时】1课时

【课标要求及分析】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分析:本条“标准”虽然简短,但它要求的容是比较多的。从有关大气各条“标准”综合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本条“标准”:第一,作为自然环境组成要素,“标准”中的“大气”是指低层大气,其高度不超过对流层顶。第二,了解大气受热,需要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地面(包括陆面和海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第三,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换的过程。其中,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是需要重点阐述的基本原理。第四,学习大气受热过程,是为理解大气运动打基础。第五,学习和说明大气受热过程,需要借用一些原理示意图,如大气温室效应示意图等。

【教材及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容——“大气的受热过程”是第二章第一节教材的重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部分教材既是对前面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外部圈层”知识的重要补充,尤其是解释了“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这一原理,同时也是学好整个第一节的基础。教材容比较结合生活实际,但出现了较多的陌生概念,对知识的理解增加了些许难度。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图片,并增加了很多学生学习的环节(如阅读、思考等)。

学情分析:这部分知识初中阶段基本没有学习过,因此学生的知识基础较差,同时知识本身的难度也大,对高一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由于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对知识具有新鲜感,求知欲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护

作用;理解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与大气受热过程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根据“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示意图认识削弱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特点;结合“大气的温室效应”示意图理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运用大气热力性质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大气热状况的兴趣;养成求真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天空的颜色”“温室效应”的学习,明确成因,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2.理解大气的温室效应。教学难点:1.大气的温室效应。2.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四种辐射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选择】本节课原理性强,授课时应紧密结合图片,做到图文结合,这样有助于原理理解。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导学法推出本课的原理。由于知识比较抽象,用身边的实例辅助教学。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三种削弱作用——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学生不容易区分,对这部分知识教师可以借助表格选择比较法进行教学。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容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知识的学习,因此重要性就不言而喻。这部分容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关键看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本着激发学生兴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原则,按照“太阳暖——暖大气——大气还”的顺序进行讲解,尽量多的运用图表深入浅出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并且适时借助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例子帮助大家理解,希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

【教学资源】自制教学幻灯片、视频(大气的“温室效应”)、自制图片(太阳辐

射在地面的不均匀分布)、一些数字资料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导入

用图片、文字、数据等不同方式让学生感

知地球与月球的昼夜温差大小以及两者的差

异。

地球与月球的这种差异,与地球存在厚厚

的大气及其热力作用有关。我们一起来学习“大

气的受热过程”。

①学生自由发

言,说说自己身边气

温的昼夜变化情况;

②思考:为什么

月球上昼夜温差巨

大,而地球上昼夜温

差比较小?

从身边现象入

手,让学生深深体会

地理就在我们周围,

同时用学生比较熟

悉又感觉神秘的月

球与地球相比,激发

大家的兴趣和求知

欲。让学生带着问题

来学习。

2、讲授新课

板书:大气的受热过程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阅

读习惯和自学能力。

大气是在对太阳辐射起削弱作用和对地面

起保温作用的同时使自身受热的。我们首先学

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板书: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阅读教材理清本节课知

识线索,让学生对知

识有整体性认识。

我们已知太阳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

宙空间放射巨大的能量。太阳辐射能在各种波

长围是有变化的。(如下图)

看图,思考并回

答。

生:……

学会知识的迁

移,通过读图了解太

阳辐射的能量分布

情况,为后面的学习

打下基础。

提问:

太阳辐

射的主

要波长

围?

②可见光区、紫外线区、红外线区的波长围?

③为什么把太阳辐射称为短波辐射?

承转:太阳辐射到达地面要穿过厚厚的大气,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从而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视频播放完成后展示如下图片:

设问:

①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的哪部分?

②平流层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的哪部分?

观看视频“大气

的削弱作用”、读图

2-1-2“大气对太阳

辐射的削弱作用”,

思考并回答问题。

生:对流层大气

中的水汽和二氧化

碳等,主要吸收太阳

辐射中波长较长的

红外线。平流层臭氧

主要吸收紫外线。大

气对太阳辐射中能

量最强的可见光线

却吸收得很少,大部

分可见光能够透过

大气射到地面上来。

由此可见,大气直接

吸收的太阳辐射能

量是很少的。大气对

太阳辐射的吸收是

有选择的。

利用录像易于

激发学生兴趣,引起

求知欲。有助于学生

理解新概念,增强新

知识的感性认识,比

较符合学生的认知

规律。

板书: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设问:为什么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思考并回答。

生:……

用常识性问题

切入,深入浅出。

教师: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具有反光镜

的作用,把投射在其上的太阳辐射的一部分,

又反射回宇宙空间,从而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

阳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是没有选择性

的,云层的反射作用最为显著。云层越厚,云

量越多,反射愈强。大气中的杂质颗粒越大,

反射能力越强,颗粒越小,反射能力越差。

理解、做笔记强调,明确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