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调解制度

合集下载

社区调解工作制度

社区调解工作制度

社区调解工作制度社区调解工作在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规范社区调解工作,提高调解质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工作职责与目标社区调解工作由社区调解委员会负责,具体承担以下职责:1.调解辖区内民间矛盾纠纷,防止矛盾激化;2.对辖区内民间矛盾纠纷进行排查,掌握纠纷动态,及时介入调解;3.定期开展民间矛盾纠纷分析,研究化解措施,提高调解效果;4.组织开展调解员培训,提高调解员素质和业务水平;5.总结推广调解工作经验,促进调解工作发展。

工作目标包括:1.及时有效地化解民间矛盾纠纷,防止纠纷扩大和激化;2.提高调解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和满意度;3.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提高调解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工作原则与理念社区调解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和理念:1.公正原则:调解工作应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尊重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尊重原则:尊重当事人依法表达诉求的权利,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3.及时原则:调解工作应及时介入,防止纠纷扩大和激化;4.自愿原则:调解工作应充分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意愿,不得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5.保密原则:调解工作中涉及到的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等应予以保密。

三、调解员选任与培训调解员的选任应遵循以下标准:1.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2.熟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3.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和沟通协调能力;4.热心公益事业,愿意为社区居民服务。

调解员培训内容包括:1.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培训调解员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提高其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2.调解技能:培训调解员掌握沟通协调技巧、心理疏导技巧等,提高其调解能力和水平;3.职业道德:培训调解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服务意识。

四、调解工作流程社区调解工作流程包括以下环节:1.受理纠纷:当事人向社区调解委员会提出纠纷申请,或调解员主动介入调解;2.调解准备:调解员了解纠纷情况,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制定调解方案;3.组织调解:调解员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和协商,开展思想教育和法律宣传,引导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4.协议履行:当事人履行和解协议,调解员对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5.总结评估:调解员对调解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记录归档。

社区矛盾调解工作制度

社区矛盾调解工作制度

社区矛盾调解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解决社区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区居民的和谐相处,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本工作制度适用于社区内部矛盾的调解工作,旨在通过公正、快速、有效地处理矛盾,确保社区内部和谐。

第三条社区矛盾调解工作应遵循公开、公正、快捷、便民的原则,积极协调化解社区内部矛盾。

第四条社区矛盾调解工作应当依法开展,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第五条社区矛盾调解工作由社区居委会组织开展,实行网格化管理,有效解决居民之间的矛盾。

第六条社区矛盾调解工作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倾听当事人诉求,以调解为目的,达成双方共识。

第七条社区矛盾调解工作应当遵循民主协商、自愿参与的原则,帮助当事人自主解决矛盾。

第八条社区矛盾调解工作需要保障调解人员的安全、权益,提供专业培训,提高调解水平。

第九条社区矛盾调解工作应当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解决矛盾的根本问题,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第十条社区矛盾调解工作应当依托社会力量,发挥社区组织、志愿者等力量,积极参与调解工作。

第二章调解程序第十一条社区矛盾调解应当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包括协商、调解、调查等多种形式。

第十二条当事人可以向社区居委会提出调解申请,社区居委会应当及时组织调解工作。

第十三条社区居委会应当指派专业调解人员进行矛盾调解工作,并制定调解方案。

第十四条调解方案应当经当事人双方确认,达成共识后生效,如有争议,可向上级部门申请复核。

第十五条社区矛盾调解工作应当公开透明,当事人可随时了解调解进程和结果。

第十六条社区矛盾调解工作应当妥善保护当事人隐私,确保调解过程的机密性。

第十七条当事人对调解结果不满意,可以向上级部门申请复核,确保调解结果公正合理。

第三章调解原则第十八条社区矛盾调解工作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客观、合法的原则,实现调解制度的公正性。

第十九条社区矛盾调解工作应当尊重当事人意愿,促使当事人自愿参与调解和解决矛盾。

第二十条社区矛盾调解工作应当注重法律法规的引导,依法处理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制度范文

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制度范文

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依法解决社区内部的纠纷和争议,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调解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社区人民调解工作是指社区基层组织通过调解员等方式,依法协助解决社区内发生的纠纷和争议等矛盾,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

第三条社区人民调解工作依法平等、公正、忠实、保密的原则,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社区人民调解工作的宗旨是依法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促进社区发展。

第五条社区人民调解工作由社区居民自治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

第六条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应当坚持依法行政、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的原则。

第七条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应当注重调解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提高调解质量和效果。

第八条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应当公开透明,接受社区居民的监督和评价。

第二章调解员的产生和管理第九条调解员是社区人民调解工作的主要参与者,由具有良好声誉和道德品质的社区居民担任。

第十条调解员的产生可以通过公开招募、居民推荐、竞选等方式进行。

第十一条调解员的岗位经过社区居民自治委员会秘书处确认,签订工作责任书,并报社区居民自治委员会备案。

第十二条调解员应当接受培训,提高法律、心理、沟通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第十三条调解员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和社区居民自治委员会的要求履行职责,保守秘密,不得泄露当事人的个人隐私。

第十四条调解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第十五条调解员由社区居民自治委员会进行考核评价,对工作出色的调解员给予嘉奖和奖励,对工作不称职的调解员进行批评教育和考核处理。

第三章调解程序和机构设置第十六条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应当依法程序和依法机关进行。

第十七条调解员接到案件后,应当及时与当事人进行联系,并约定时间、地点进行调解。

第十八条调解员应当充分了解纠纷的事实、理由和当事人的意愿,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几方协商、调节等方式寻求解决方案。

第十九条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应当遵守法定程序和法定权限,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社区调解工作制度(通用6篇)

社区调解工作制度(通用6篇)

社区调解工作制度 (通用6篇)社区调解工作制度篇1一、在村民委员会领导和镇司法所指导下,调解各类民间纠纷,防止矛盾激化。

二、通过调解工作,大力宣传法律、法规、政策,使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

三、及时反映民间纠纷和调解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

四、按上级要求建立各类台帐,并准确地进行登记造册,及时上报各类报表。

调解主任职责:一、认真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头履行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带领全体同志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负责调解委员会全面工作,组织、协调各有关单位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调解委员会”的职能作用。

三、经常组织人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法律法规,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两个”素质。

四、组织制订调委会岗位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并抓好落实、检查和督促。

五、不断实践,努力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机制,勇于开拓进取。

调解委员会纪律:一、不得私立章法。

二、不得限制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三、不得对当事人施行和变相施行处罚。

四、不得吃请受礼,徇私舞弊。

五、不得对当事人采取冷漠、生硬、蛮横、推诿的态度。

六、不得接受当事人去营业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活动。

七、不得利用职权打击报复。

八、不得泄露当事人隐私和商业秘密。

社区调解工作制度篇2第一条依据根据区人民法院、区司法局《关于办理民事纠纷委托人民调解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为全面落实区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民事纠纷调解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的各项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目的进一步加强对委托人民调解工作的管理,探索和实践人民调解工作新方法,提高我区人民调解工作水平。

第三条性质工作室为区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下设的工作机构。

第四条职责工作室主要承担以下工作职责:一、调解纠纷当事人申请或区法院委托的民事纠纷。

二、承担委托人民调解的咨询工作;三、制作人民调解协议书;四、协助对基层人民调解员的业务培训;五、及时向区法院和区司法局提供人民调解的各类统计报表、分析报告和信息简报等资料;六、对人民调解工作提出建议;七、负责对已受理的人民调解民事纠纷的转委托或协助调解工作。

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制度范本

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制度范本

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任务为了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和谐关系,增进社区的稳定和团结,维护社会安宁,保护居民权益,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工作制度适用于社区居民之间发生纠纷,需要进行调解的各类纠纷。

第三条调解原则(一)公正公平原则。

调解过程必须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不偏不倚,不搞特权,不弄权谋私。

(二)自愿协商原则。

调解参与方均应自愿参与调解,并在协商过程中自主决策。

(三)保密原则。

调解工作实行保密制度,对相关信息严格保密。

第二章调解机构第四条调解机构设立社区人民调解工作由社区居民自治委员会(以下简称居委会)设立调解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第五条调解员选拔和培训(一)调解员应当是社区居民中具备基本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有较强公正、公平意识,善于协调、沟通的人员。

(二)调解员由居委会择优公开选拔,并进行专业培训后方可上岗。

(三)调解员每两年进行一次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将被调整或撤职。

第六条调解员职责调解员的主要职责包括:(一)接受社区居民的调解委托,协助当事人进行调解。

(二)按照程序,组织调解过程,并记录调解结果。

(三)积极引导和推动社区居民和解,促使纠纷得到解决。

第三章调解程序第七条调解申请当事人可以向居委会提出调解申请,提供基本的纠纷情况和相关证据材料。

第八条受理调解申请居委会收到调解申请后,应及时受理,并安排调解员进行调解。

第九条通知当事人居委会在受理调解申请后,应及时通知纠纷当事人参加调解,告知相关程序和要求。

第十条调解程序(一)调解员应当了解纠纷背景,听取当事人各自的意见,并进行双方对质。

(二)调解员应当客观公正地评估纠纷的性质和争议的焦点,从中寻找双方利益平衡的点。

(三)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应互相尊重、理解,积极提出解决方案。

第十一条调解结果(一)调解员应当以公正公平的态度,协助当事人达成互利双赢的调解结果。

(二)调解员应就调解结果向当事人进行解释,并要求双方签署调解协议。

社区纠纷调解制度模板

社区纠纷调解制度模板

社区纠纷调解制度模板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社区纠纷调解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社区纠纷调解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依法、及时、就地解决民间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第三条社区纠纷调解工作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正、合法的原则,尊重当事人的意愿,注重调解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第四条社区纠纷调解工作应当注重预防,加强排查,及时化解纠纷,防止矛盾升级,确保社区稳定。

第五条社区纠纷调解工作应当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加强部门协同,形成调解工作合力,共同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二、组织机构第六条社区纠纷调解组织由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社区调解工作室等组成,负责本社区范围内纠纷的调解工作。

第七条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由社区居民代表、社区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等组成,主任由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副主任和委员由社区党组织指定。

第八条社区调解工作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负责具体调解工作,调解工作室主任由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担任,成员由社区调解员担任。

三、调解程序第九条社区纠纷当事人可以选择自愿调解,可以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调解工作室申请调解。

第十条社区纠纷调解工作应当在接受调解申请后三日内启动,特殊情况除外。

第十一条社区纠纷调解工作应当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了解纠纷事实和诉求,开展调解工作。

第十二条社区纠纷调解工作应当依据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区公约等进行调解,引导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第十三条社区纠纷调解工作应当在调解协议达成后五个工作日内制作调解书,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

第十四条社区纠纷调解工作应当在调解协议生效后五个工作日内向当事人送达调解书,并告知当事人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四、调解员管理第十五条社区纠纷调解员应当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道德品质和调解能力,由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选任。

社区调解工作职责制度(13篇)

社区调解工作职责制度(13篇)

社区调解工作职责制度(13篇)篇1:调解制度调解制度(一)调解制度的概念和分类1、调解制度的概念调解制度是指经过第三者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依法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一种活动。

2、调解制度的种类中国当代的调解制度是指人民政权的调解制度,它已形成了一个调解体系,主要的有以下四种:(1) 人民调解。

即民间调解,是人民调解委员会对民间纠纷的.调解,属于诉讼外调解。

(2) 法院调解。

这是人民法院对受理的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和轻微刑事案件进行的调解,是诉讼内调解。

对于婚姻案件,诉讼内调解是必经的程序。

至于其他民事案件是否进行调解,取决于当事人的自愿,调解不是必经程序。

法院调解书与判决书有同等效力。

(3) 行政调解。

它分为两种:一是基层人民政府,即乡、镇人民政府对一般民间纠纷的调解,这是诉讼外调解。

二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对某些特定民事纠纷或经济纠纷或劳动纠纷等进行的调解,这些都是诉讼外调解。

(4) 仲裁调解。

即仲裁机构对受理的仲裁案件进行的调解,调解不成即行裁决,这也是诉讼外调解。

(二)人民调解制度1、人民调解制度的性质和任务、原则(1)人民调解制度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下设的一个工作委员会,其专门职责是调解民间纠纷。

”人民调解制度的性质是一种司法辅助制度,是一种人民民主自治制度,是人民群众自己解决纠纷的法律制度,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

(2)人民调解的任务《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第五条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为调解民间纠纷,并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

”(3)人民调解的基本原则Ⅰ、合理合法原则Ⅰ、自愿平等原则Ⅰ、尊重诉权原则2、人民调解的组织形式(1)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的组织形式是人民调解委员会。

宪法和调解组织条例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下设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下工作。

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制度模板

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制度模板

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制度模板一、目的和原则(一)目的为了加强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原则1. 依法调解原则: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行调解,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2. 自愿平等原则:调解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必须自愿参与,平等协商,达成共识。

3. 及时化解原则:及时处理矛盾纠纷,防止矛盾升级,影响社会稳定。

4. 保密原则:调解过程中,各方应当保守秘密,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

二、组织机构(一)成立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负责社区内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

(二)调解委员会由社区干部、民警、法律工作者、热心居民等组成,主任由社区书记或主任担任,副主任和委员若干人。

(三)调解委员会设立办公室,负责调解工作的日常事务。

三、调解范围(一)邻里纠纷:包括土地、房屋、基础设施等相邻关系纠纷。

(二)婚姻家庭纠纷:包括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家庭暴力等纠纷。

(三)劳动争议:包括工资、工时、福利、劳动条件等纠纷。

(四)损害赔偿纠纷:包括人身损害、财产损害等纠纷。

(五)其他适合调解的民间纠纷。

四、调解程序(一)申请调解当事人可以向调解委员会提出书面或口头调解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二)受理调解调解委员会在接到调解申请后,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对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并通知当事人。

(三)调解准备调解委员会应当在受理调解后5个工作日内组织调解员进行调解准备工作,了解纠纷事实,收集相关证据,确定调解时间和地点。

(四)调解过程1. 调解员应当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了解纠纷事实和双方诉求。

2. 调解员应当运用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达成调解协议。

3. 调解过程应当记录在案,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确认。

(五)调解协议调解协议应当包括纠纷事实、调解结果、履行期限和方式等内容。

调解协议经双方当事人签字后具有法律效力。

(六)调解结束调解成功后,调解委员会应当制作调解书,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确认。

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制度

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制度

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制度一、总则为切实加强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工作目标1. 加强社区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 提高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效率和质量;3. 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三、组织机构1. 社区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负责组织和指导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建立调解员队伍,并进行培训和考核;2. 调解员队伍:由具有较高职业道德水平和调解技能的社区居民组成,经过培训合格后承担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工作;3. 纠纷当事人:指参与矛盾纠纷的社区居民。

四、工作流程1. 接收投诉:社区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接收当事人的投诉和申诉,并进行初步核实;2. 分类登记:将接收的投诉进行分类登记,确定调解员进行调解;3. 调解会议:由调解员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会议,解决矛盾纠纷;4. 达成协议:双方当事人经过充分协商后达成协议,并签署协议书;5. 审核确认:社区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对达成的协议书进行审核确认;6. 整理归档:对处理完毕的矛盾纠纷案件进行整理归档。

五、工作原则1. 公正:调解工作要坚持公正、公平、不偏不倚的原则;2. 志愿:调解工作以自愿参与为前提,尊重当事人意志;3. 科学:调解工作要合理运用法律、道德和情感等因素,科学分析问题;4. 保密:调解工作要严守秘密,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

六、工作机制1. 定期培训:社区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对调解员进行定期培训,不断提高调解技能和水平;2. 相互协调:各调解员之间要相互协调合作,共同解决矛盾纠纷;3. 确保质量:社区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要加强管理,确保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4. 宣传教育:社区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调解意识。

七、工作评定1. 绩效考核:社区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要对调解员的绩效进行考核,合理评定和奖惩;2. 效果评估:对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工作方针和政策;3. 目标达成:社区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要制定年度目标,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社区纠纷调解制度模板范文

社区纠纷调解制度模板范文

社区纠纷调解制度模板范文第一条总则为了维护社区和谐稳定,及时有效地解决居民之间的纠纷和矛盾,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调解制度。

第二条调解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社区内居民之间的以下纠纷:1. 邻里关系纠纷;2. 婚姻、家庭纠纷;3. 土地、房屋纠纷;4. 劳动合同纠纷;5. 侵权责任纠纷;6. 其他民间纠纷。

第三条调解原则1. 自愿原则:调解工作应当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意愿,不得强迫。

2. 公正原则:调解工作应当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3. 公开原则:调解过程应当公开透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4. 教育原则:通过调解工作,对当事人进行法律、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第四条调解组织1. 社区设立调解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社区纠纷调解工作。

2. 调解委员会由社区干部、法律工作者、热心居民代表组成。

第五条调解程序1. 当事人可以向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或由调解委员会主动发现并介入调解。

2. 调解委员会应当在收到调解申请后的3个工作日内安排调解时间。

3. 调解应当在双方当事人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人员参加。

4. 调解委员会应当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调查事实,分清是非,进行说服教育。

5. 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调解委员会加盖公章。

6. 调解不成的,调解委员会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通过其他途径解决。

第六条调解协议的履行1. 双方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调解协议书约定的义务。

2. 调解协议书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确认其效力。

3. 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书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七条调解工作纪律1. 调解委员会成员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调解工作纪律,不得泄露当事人隐私。

2. 调解委员会成员不得接受当事人馈赠,不得索取、收受财物。

3. 调解委员会成员应当积极参与调解培训,提高调解工作水平。

第八条考核与奖惩1. 社区应当对调解委员会成员的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对表现优秀的给予表彰和奖励。

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制度范文(二篇)

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制度范文(二篇)

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制度范文一、引言社区人民调解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一环。

为了更好地规范社区人民调解工作,提高调解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制定并完善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本原则1. 公正公平原则:社区人民调解应当遵循公正公平原则,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调解结果公正合理。

2. 自愿自愿原则:社区人民调解应当基于当事人的自愿原则,确保当事人参与调解的自主权。

3. 公开透明原则:社区人民调解应当公开透明,加强对调解工作的监督,受理调解案件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并接受群众监督。

4. 法律程序原则:社区人民调解应当依法进行,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确保调解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三、调解组织设置及职责1. 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社区人民调解工作的组织和管理,设立专门的调解委员会。

2. 调解员: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从社区公民中选派一定数量的适任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合格后,聘任为社区人民调解员。

调解员应当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能够独立公正地开展调解工作。

3. 值班制度: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当事人有需要时能够随时找到调解员进行调解。

四、调解工作程序1. 受理与登记: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接受社区居民的调解申请,对申请进行登记,并核实申请人的身份和基本情况。

2. 调查调解:社区人民调解员在受理调解申请后,应当及时进行调查,了解当事人的诉求和争议的具体情况。

调解员应当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调解,如召集双方当事人面谈、调解座谈会等。

3. 调解协议:如果双方当事人经过调解达成协议,调解员应当制定调解协议,并将协议内容向当事人解释清楚,确保双方均知晓并同意。

4. 调解不成:如果双方当事人经过调解无法达成协议,调解员应当记录双方的争议点和未能达成协议的原因,及时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汇报。

五、调解结果的效力和执行1. 调解协议的效力:社区人民调解协议在当事人达成一致并签署后,具有法律效力。

社区矛盾调解工作制度(通用篇)

社区矛盾调解工作制度(通用篇)

社区矛盾调解工作制度(通用篇)社区矛盾调解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社区矛盾调解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依法公正解决社区居民之间的纠纷和矛盾,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社区矛盾调解机构,旨在保障调解工作的公正、高效和规范。

第三条社区矛盾调解工作原则:和谐解决、公正保障、依法调解、客观公正、效率优先。

第四条社区矛盾调解工作核心任务:积极主动、妥善处理群众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社区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五条社区矛盾调解工作内容:调解、预防、扶持、培训、宣传。

第六条社区矛盾矛盾调解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调解工作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及时记录调解工作的情况和结果。

第七条社区矛盾调解机构应建立调查研究和案例分析制度,不定期进行调解工作总结和经验分享。

第二章机构建设第八条社区矛盾调解机构应具备合法注册、符合条件、适当规模和基本设施完备的工作场所。

第九条社区矛盾调解机构管理人员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经过相应考核和专业培训,具备一定的调解能力和职业操守。

第十条社区矛盾调解机构应从族裔、性别、年龄、行业等多角度选派适当的调解员,确保调解员队伍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第十一条社区矛盾调解机构应根据工作需要向上级调解机构提出调解员增补申请,保证调解员数量的合理配备。

第十二条社区矛盾调解机构应定期组织调解员培训,提高调解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第三章调解工作流程第十三条社区矛盾调解采取分析矛盾、确认当事人、明确调解范围、调查核实、调整矛盾关系、妥善解决等流程。

第十四条社区矛盾调解机构应及时安抚、劝导、引导当事人,促使当事人认识问题,争取达成调解协议。

第十五条调解员应遵循公正、公平、公开、公关的原则,不做超出法律规定和职责权限的事,不提供不公正的帮助和建议。

第十六条社区矛盾调解必须依法调解,当事人自愿参与调解,调解结果具有法律效力。

第十七条社区矛盾调解机构应尽力消除社区矛盾,如果无法调解或者调解效果不理想,应根据其性质和具体情况,采取妥善的处理措施。

社区调解工作制度

社区调解工作制度

社区调解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社区和谐稳定,解决社区内部纠纷,保障居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社区内部各类纠纷的调解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邻里纠纷、家庭纠纷、物业纠纷等。

第三条社区调解工作坚持“解决问题、促和谐、服务群众”的宗旨,坚持依法调解、客观公正、文明规范的原则,建立完善的调解机制,科学有效地开展调解工作。

第四条社区调解工作应当遵循以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遵守法律法规,维护人民调解、社会治理的稳定与统一。

第五条社区调解工作应当依靠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形成自治调解网络,加强对基层社区社会管理工作的支持和保障。

第二章调解机构和人员第六条社区设立社区调解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社区内部各类纠纷的调解工作。

第七条社区调解委员会主任由社区居民代表选举产生,副主任由社区居民代表互选产生。

第八条社区调解委员会设立调解室,配备专职调解员和兼职调解员,具备独立调解能力。

第九条调解员应当经过专门培训,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心理素质,并签署保密协议,保护当事人隐私。

第十条调解员应当遵守职业操守,中立公正,保守调解秘密,严禁泄露调解情况。

第十一条调解员应当积极主动,主动介入调解当事人,促成调解协议。

第三章调解程序第十二条当事人发生纠纷,可以自愿选择社区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第十三条调解工作应当在当事人自愿的前提下进行,不得强迫调解。

第十四条调解工作应当遵循调解协议自愿、平等、公开、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原则。

第十五条调解过程中,当事人有权要求调解员提供有关法律法规的咨询和指导。

第十六条当事人可以自行约定调解时间和地点,也可以由调解员提出具体调解方案。

第十七条调解员应当主动介入调解,了解纠纷的事实,调查证据,开展调解工作。

第十八条调解员应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推动调解工作,促成当事人达成和解。

第十九条调解员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当事人签字确认后生效。

调解工作结束后,应当做好相关记录工作。

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制度

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制度

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制度一、调解制度背景与意义社区人民调解工作是指基于社区居民问题的多元化解机制,旨在通过调解诉讼纠纷,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调解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于减轻司法压力、提高纠纷解决效率、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调解制度的原则、适用范围以及程序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调解制度的原则在社区人民调解工作中,应坚持以下原则:1. 自愿原则。

调解工作应建立在各方自愿的基础上,任何一方都不得强迫参与调解。

2. 公正公平原则。

调解过程中应保障各方的平等地位,确保调解结果的公正公平。

3. 保密原则。

调解工作应保护各方的隐私,确保调解过程和结果的保密性。

4. 协商一致原则。

调解工作应推动各方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实现利益最大化。

三、调解的适用范围社区人民调解主要适用于以下范围的问题:1. 邻里纠纷。

如噪音扰民、停车纠纷等。

2. 合同纠纷。

如房屋租赁合同、商品销售合同等。

3. 劳动争议。

如工资支付纠纷、劳动合同解除纠纷等。

4. 民间借贷纠纷。

如小额贷款、借款纠纷等。

四、调解的程序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 登记备案。

当事人提出调解申请后,调解员应当及时登记备案。

2. 召集双方。

调解员根据调解申请,召集纠纷双方到场,介绍调解目的和程序。

3. 充分听取。

调解员应充分听取双方的陈述、意见和诉求,理解双方的利益关切。

4. 协商调解。

调解员应促使双方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并在协议书上写明调解结果。

5. 履行协议。

调解员应引导双方按照协议履行义务,并进行后续的跟踪和督促。

充分发挥社区人民调解的作用,需要调解员具备一定的调解技巧和专业知识,下面是调解员的相关要求和职责。

五、调解员的要求和职责调解员应满足以下要求:1. 具备法律知识。

调解员应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能够正确理解和解读法律法规。

2. 具备调解技巧。

调解员应具备一定的调解技巧,能够有效引导双方进行协商互动。

3. 具备沟通能力。

调解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以便与双方充分交流和理解。

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制度

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制度

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制度社区人民调解是一种社区内部的争议解决机制,旨在通过社区居民参与、自治和协商的方式解决纠纷和争议,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下面是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制度的基本要点:1.调解组织:成立社区人民调解组织,由社区居民自愿参与组成,可以是志愿者团队或者专门的调解机构。

组织成员应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才能从事调解工作。

2.调解程序:社区人民调解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受理申请:当居民发生纠纷或争议时,可以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提交调解申请,申请一般以书面形式提出。

- 调解备案:调解组织接受申请后,将立案备案,记录相关信息,并通知各方参与调解。

- 调解会议:召集各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会议,由调解员主持,并以平等、公正的原则进行调解。

- 达成协议:通过协商和调解,各方当事人达成互相满意的解决方案,并签署调解协议。

- 履行监督:调解协议需要各方严格履行,调解组织可以对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协助解决履行过程中的问题。

3.调解原则:社区人民调解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自愿原则:参与调解的各方应基于自愿原则,自愿选择参与调解,并自愿履行调解结果。

- 公正中立原则:调解员应在调解过程中保持中立立场,做到公正处理争议,不偏袒任何一方。

- 和谐稳定原则:调解的目的是解决争议,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寻求各方共同利益和解。

- 保密原则:调解过程中的信息应当保密,不得泄露给第三方。

4.调解结果:调解结果应以调解协议的形式记录下来,各方当事人应当自愿签署并履行。

若调解无法达成协议,各方可以选择其他争议解决途径,比如诉讼或仲裁。

5.法律支持: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应当在法律框架内进行,调解员和调解组织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和支持,适时请教法律专家或相关机构。

通过建立健全的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制度,可以有效解决社区内部纠纷和争议,提升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和社区的凝聚力,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社区矛盾调解工作制度

社区矛盾调解工作制度

社区矛盾调解工作制度是指社区在解决居民之间矛盾纠纷时所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程序。

社区作为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承担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责任。

矛盾和纠纷是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妥善解决,就会影响社区的和谐发展,甚至导致社会冲突的发生。

因此,建立健全的社区矛盾调解工作制度,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和谐至关重要。

一、社区矛盾调解工作的意义和作用1.维护社会稳定。

社区是居民生活的重要载体,只有当社区和谐稳定,居民生活才能得到保障。

矛盾和纠纷的存在会影响居民之间的关系,加剧社区内部的不安定因素,而矛盾调解工作的开展可以及时有效地化解居民之间的矛盾,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2.促进社区和谐。

社区是居民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生活空间,只有社区内部和谐团结,居民之间才能和睦相处。

通过矛盾调解工作,可以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建立和谐的邻里关系,增进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矛盾调解工作是社区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效地开展矛盾调解工作可以提高社区的治理效能和水平,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推动社区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和专业化发展。

4.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矛盾和纠纷是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而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通过矛盾调解工作,可以促使社区居民在解决矛盾过程中得到公正、合理的对待,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社区矛盾调解工作制度的构建和完善1.建立健全的机构和人员队伍。

社区矛盾调解工作应当建立专门的矛盾调解机构,配备专业的调解人员。

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矛盾调解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各方资源,为矛盾调解工作提供必要支持和保障。

2.制定规范和标准。

社区矛盾调解工作应当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确保调解过程公正、透明、公开。

针对不同类型的矛盾和纠纷,制定相应的调解方案和处理流程,做到问题分类、标准化处理。

3.加强宣传和培训。

社区居民应当增强对矛盾调解工作的认知和支持,鼓励居民通过调解方式解决矛盾。

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制度

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制度

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和睦相处,提高社区治理的效率和水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政府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社区人民调解工作是指由社区居民自愿当事人通过调解员或调解委员会等方式,就日常生活中的争议、纠纷进行独立公正的调解,力求达成和解的一项社会组织性工作。

第三条社区人民调解工作的宗旨是以调解解决矛盾,促进和谐共处。

依法开展调解活动,引导当事人自愿、平等协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第四条社区居民人民调解工作要坚持依法独立自主原则,实行自治管理、自律自查,保证调解活动的独立性、公正性和廉洁性。

第五条社区人民调解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公正、合法、及时、有效、便民,做到以事解事、以情解情、以情释理,实行“调解一起两赢”的理念。

第二章调解员的选拔与培训第六条社区人民调解工作的调解员应当爱岗敬业,道德品质高尚,具有较强的调解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

第七条社区人民调解工作的调解员选拔由社区居委会负责组织,通过居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调解员也可以由社区居民自愿申请,并经过组织审核通过后任命。

第八条调解员在接受任命后,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包括法律知识、心理学知识、调解技巧等方面的培训,通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从事调解工作。

第九条调解员应当不定期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保持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调解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求。

第十条调解员应当保守当事人的隐私和信息,绝对保密,不得泄露调解工作中涉及的个人隐私。

第三章调解程序第十一条当事人自愿选择社区人民调解解决纠纷时,应当尽快向居委会或调解员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据和资料。

第十二条居委会或调解员在接到当事人申请后,应当及时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并在通知双方当事人约定时间和地点进行调解。

第十三条调解员应当了解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听取双方的主张、诉求,逐一分析纠纷的原因和性质,耐心地进行调解磋商。

第十四条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应当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客观中立,尊重事实,承认事实,不得强加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因素。

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制度范文

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制度范文

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社区人民调解工作,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治理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社区人民调解是指由社区居民自愿参与、社区协调人员牵头,通过调解解决社区内纠纷和矛盾问题的一种方式。

第三条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坚持以调解为主、诉讼为辅的原则,注重调解结果的实际效果和社区居民的参与,推动社区内部矛盾问题的和谐解决。

第四条社区人民调解工作依法公正、自愿、公开、平等、保密原则。

调解结果应当得到双方当事人的认可,并具有法律效力。

第五条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应当与司法机关、社区警务办公室等相关部门充分配合,互相协作,共同推进社区治理工作。

第二章调解组成与管理第六条社区人民调解工作由社区居民自愿参与,可由社区居民中选举产生若干名调解成员,形成一支具备调解技巧和素质的调解队伍。

第七条调解成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二)具备公正、中立的态度,不偏不倚;(三)具备良好的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四)遵守社区人民调解工作的纪律和规定。

第八条社区应当建立相应的调解管理机构,负责调解成员的选拔、培训、指导和监督工作。

第九条调解成员应当参加社区组织的培训,提升自身的法律知识和调解技能,并定期接受进一步的培训和评估。

第十条调解成员应当履行保密义务,不得泄露与调解有关的任何信息,不得利用调解工作谋取私利。

第三章调解程序与方法第十一条调解工作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接受当事人的申请,了解纠纷情况;(二)与当事人进行初步沟通,听取双方意见;(三)了解双方诉求和利益,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四)与双方协商达成调解协议;(五)办理相应的调解文书,由双方当事人签署;(六)执行调解协议,定期跟踪调解结果。

第十二条调解过程中应当采用以下方法:(一)耐心倾听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诉求;(二)积极引导双方当事人进行对话和协商;(三)妥善处理双方当事人的情绪和分歧,保持公正中立;(四)提供法律咨询和相关法律措施的解释。

社区调解工作制度

社区调解工作制度

社区调解工作制度一、背景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而社区内的各种纠纷和矛盾也时常出现。

为了有效地解决社区居民之间的纠纷和矛盾,提高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我们制定了社区调解工作制度。

二、目的与原则社区调解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公正、快捷、便利的方式解决纠纷,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在社区调解工作中,我们将始终遵循以下原则:1. 公正: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 快捷:迅速响应并处理纠纷,及时解决社区居民的问题;3. 便利:提供方便、高效的调解服务,减少居民的时间和精力成本;4. 自愿:尊重当事人的意愿,调解过程自愿、和谐、务实;5. 和谐:强调和谐合作,促进社区居民间的和睦相处。

三、调解范围社区调解工作涵盖以下领域的纠纷:1. 邻里纠纷:包括噪音扰民、停车纠纷、垃圾分类等;2. 物业纠纷:包括物业服务质量、收费标准等;3. 环境纠纷:包括污染、绿化、公共设施使用等;4. 民事纠纷:包括借贷、合同纠纷等。

四、调解程序社区调解工作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 申请调解:当事人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向社区调解员申请调解,并提供与纠纷有关的材料和证据;2. 调解接收:社区调解员接收当事人的申请,确认申请的有效性,并通知其他当事人;3. 调解准备:调解员在召集各方当事人前,了解双方的意见和要求,做好调解准备工作;4. 调解会议:召集各方当事人参加调解会议,就纠纷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5. 达成调解协议:在调解会议上,各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明确解决方案;6. 调解协议生效:调解协议经各方当事人签字确认后生效,各方当事人履行协议;7. 后续跟进:社区调解员对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进行跟踪,并及时处理后续问题。

五、调解员培训与要求社区调解员是社区调解工作的核心力量。

为了保证调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培训与要求:1. 培训机制:建立健全调解员培训机制,包括理论培训、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2. 专业素养:调解员应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和调解技巧,能够独立、公正地履行调解工作;3. 保密约束:调解员应遵守保密原则,对调解过程和相关信息严格保密;4. 客观公正:调解员应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不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5. 志愿精神:调解员应以志愿者身份参与调解工作,具备一定的社区服务意识和精神。

社区调解工作制度

社区调解工作制度

社区调解工作制度社区调解工作制度一、总则社区调解工作是指社区居民在生活中发生纠纷、争议时,通过调解员的介入,帮助当事人采取合法、公平、和谐的方式解决问题的一项工作。

社区调解工作旨在促进社区内部的和谐稳定,提高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提升社区的整体治理水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七条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调解员的要求和选拔1. 调解员应本着公正、中立、尊重、责任等原则进行工作,不得利用职务地位谋取个人私利。

2. 调解员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职业纪律。

3. 调解员应具备丰富的调解实践经验和法律知识,具备较高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调解员应经过相关部门选拔并参加培训,取得合格证书方可从事社区调解工作。

三、调解程序1. 来访登记:当事人来到社区调解室,由接待人员负责进行登记,填写相关表格,记录当事人的基本信息。

2. 调解申请:当事人向接待人员提出调解申请,接待人员给予及时反馈,并告知调解申请时间和地点。

3. 调解准备:调解员在受理调解申请后,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案件的基本情况,准备调解所需的相关资料和工具。

4. 调解会议:调解员根据调解申请安排调解会议,邀请相关当事人参加。

调解会议采取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调解员主持会议,当事人发表意见、陈述事实,各方相互协商并争取达成一致意见。

5. 调解协议:当调解会议取得一致意见时,调解员将协议书交给当事人签署,调解员亦签署并加盖社区印章,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

6. 协议执行:当事人签署协议后,各方应按照协议内容履行自己的义务。

如有违反,可向社区调解委员会申请执行。

四、调解案件的保密社区调解工作涉及居民个人隐私,调解员应严守职业道德,对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家庭矛盾等事项保密。

任何人不得以调解工作为由泄露、散布当事人的隐私。

五、调解效果的评估和改进1. 社区调解工作每年进行一次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工作量、工作效果、当事人满意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调解委员会各项制度
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制人民解委员会主要职责
矛盾纠纷排查制度矛盾纠纷登记制度
矛盾纠纷交办制度督查、督办制度
共同调解制度
矛盾纠纷调处回访制度
调解工作总结评比制度
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制度
1、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城区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负责本单位的调解工作。

2、调解工作坚持:“防激化、创三无、争先进”为主要目标,积极维护社会稳定。

3、经常向职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使职工自觉学法、懂法、用法、不违法。

4、调查了解并及时掌握每个家庭及其它不安全因素,做到经常分析、研究、及时进行教育,及时化解,使一般纠纷不出单位,重大纠纷及时报告。

5、建立调解登记薄,做到调解有登记,件件有着落,使调解工作逐渐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6、调解委员会要经常组织调解人员进行学习有关党的方针、政策、熟悉调解工作。

7、调解人员要经常深入群众,工作要扎实,方法要灵活,头脑要清醒,政策要明确。

人民解委员会主要职责
1、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不断加强民事调解组织建设网络化。

2、及时发现,依法调解,妥善处理和疏导矛盾纠纷,减少诉讼,防止矛盾激化,避免民转刑案件和非正常死亡的发生。

3、通过民间纠纷调解工作,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居民遵纪法,尊重社会公德,努力减少民间纠纷的发生。

4、搞好矛盾纠纷信息工作,及时将辖区内民间纠纷的发生、发展和调处情况及建议,向和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矛盾纠纷排查制度
1、各矛盾纠纷调处机构要认真做好排查工作,及时排查处理各类不安定因素;
2、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实行定期排查与不定期排查相结合的方式,每月的8号、18号、28号对辖区矛盾纠纷进行集中排查,并作好登记上报工作;
3、各基层社区定期排查与不定期排查的结果,每月7号、17号、27号报城区办事处调处中心;
4、各排查单位将排查的不安定因素认真汇总,及时调处,按时上报,重大情况随时上报。

矛盾纠纷登记制度
( 一) 、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包括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所在单位、家庭住址等。

( 二) 、发生纠纷的情况。

包括发生纠纷的时间、地点、原因、后果以及双方当事人争执的焦点和要求等。

( 三) 、纠纷的调解过程。

包括调解纠纷的时间、地点、方式、次数、主持调解人员和参加调解人员的姓名,调解人员在调解过程中做了哪些工作,收集了哪些证据,以及调解人早对纠纷的看法和处理意见等。

( 四) 、调解结果。

调解结果包括调解成立和不成立两种情况。

不论哪种情况,均应进行记载。

调解成立的,主要记明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的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和调解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调解不成立的,也应该记载不成立的主要原因。

( 五) 、对不属于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纠纷或调解不成功的纠纷应注明移交的有关部门和移交的承办人。

矛盾纠纷交办制度
1、县城区办事处调处中心对受理的各类矛盾纠纷进行认真梳理分类,分流交办;
2、对应分流交办的矛盾纠纷,由调处中心填写交办单,当事人持交办单到指定单位处理;
3、对于重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在分流交办的基础上做好协调协助,共同处理。

督查、督办制度
1、调处中心对应归口办理的矛盾纠纷实行转办、交办制度,由对口单位负责办理;
2、调处中心对分流案件的调处情况随时进行督查督办;
3、通过督查督办,确保矛盾纠纷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限得到依法、及时处理
共同调解制度
为使发生在我辖区及附近单位的民间纠纷得到及时、妥善正确的调处,结合单位实际,现制定本制度。

1、不论为主持调解还是协助调解,均应本着对当事人负责,对群众负责的精神,认真对待。

2、积极与有关各方保持联系,进行调查研究,收集纠纷的事实材料;主动采取措施,防止纠纷激化;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敦促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

矛盾纠纷调处回访制度
矛盾纠纷调处回访制度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了巩固调解成果,防止纠纷反复,而对纠纷调解已达成者所进行的检查访问制度。

1、人民调解委员会对于纠纷调解已达成者或未造成者一律要执行回访制度。

特别是对重大疑难纠纷,调解员要定期进行回访。

2、人民调解委员会在纠纷回访过程中,要注意发现、纠正调解工作中的错误,改进工作,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以巩固调解的成果。

3、回访的对象主要是当事人和知情人,听取他们的意见。


时,要注意收集群众的反映,以便全面了解情况。

4、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进行回访时,要了解当事人的思想动态,继续进行法制宣传与道德教育等思想工作,督促双方履行协议。

5、对未能达成调解协议并结束调解后,人民调解委员会应主动上门回访纠纷当事人,了解矛盾纠纷解决与否及发展动态,劝告当事人冷静、理智、正确对待,依法办事,不可感情用事,扩大纠纷事态,以防止纠纷扩大激化或转化。

6、人民调解委员会对每次回访必须有详细的回访纪录并存档。

调解工作总结评比制度
1、人民调解工作实行一年两总结制度,半年初步总结,一年全面总结;
2、总结内容是:半年或一年来开展调解工作的基本情况与估介,调解、预防纠纷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工作中的教训、失误及其原因,以及今年工作的安排;
3、参加人员为办事处调解委员会及各基层调解委员会成员;
4、总结的目的是发扬成绩,找出差距,克服缺点,改进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