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_介词省略_说和_取消介词结构_论_袁本良

合集下载

论说介词跟动词_名词语义和句法功能的同异_再谈取消介词结构_孙良明

论说介词跟动词_名词语义和句法功能的同异_再谈取消介词结构_孙良明

古汉语研究2010年第2期(总第87期)论说介词跟动词、名词语义和句法功能的同异——再谈取消介词结构孙良明(山东师范大学 古籍整理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014)[摘 要]介词是名词、动词组合结构中的关系虚词,句法中不存在介词、名词组合结构;介词、动词语义相通,句法功能相异;句法结构有其一般规则、规律,又有特例;介词语义特征跟名词语义角色相通而不表现名词语义角色,“于”字是不负担语义信息的介词;语法分析要分清语义、句法两个层面,介词不能带宾语;古代汉语并存着P-N-V、 N-P-V 两种语序,正确处理P-N-V层次切分。

[关键词]介词;动词;语义特征;句法功能;句法结构[中图分类号] H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5442(2010)02-0034-08《古汉语研究》2008年第2期刊登袁本良先生的文章,支持主张“取消介词省略”说,对主张“取消介词结构”说,提出异议。

[1]为了说明“取消介词结构”的合理,对袁先生的“异议”谈谈自己的看法;进一步阐述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分析。

为了论证,先作三个交代。

一、语法是一个具有交际功能的网络系统,现代语法学鼻祖索绪尓早有“下棋说”的经典性比喻;认为语法单位就像一个棋子,一个单位跟其它单位共同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一个单位的价值既决定于又决定跟其它单位之间的结构关系。

近年,宋绍年(2004)也明确说:“语法有极强的系统性,牵一发而动全身。

”[2][p265]讨论“介词结构”的存废,不是单纯一个“结构”问题,而关系到整个汉语语法体系以及语法分析的方法论问题。

二、本文所谈可以说不少是一些一般性的常识或者说是基础知识。

不过,问题就出现在对这些“一般性的常识”“基础知识”的认识上。

这是需要讲清楚的。

三、我(1992)提出了“词类三分”说。

[3]此说是从黎锦熙“汉语语法图解公式”看出而概括来的。

在黎氏句子的语法图解公式中,词的分布情况十分清楚。

现代汉语和韩语中的介词结构删除

现代汉语和韩语中的介词结构删除
方 法 : 一 是保 留代 词 ;二 是 干 脆把 介 词 删 除 。
结构删除的手段都可以避免介词悬空的问题 。 ( 二)介词结构保 留或者介词结构删除
从类 型学的角度来 看,世界上大 多数语言在 处理介词 悬空 的 问题时 ,也都尽量避免介 词悬空 ,而避 免介词悬空 的手 段无非就 是介词并移或代 词保 留。相 比于这种情况 , 现代汉语 是采取介词删 除的一种较特殊的语言。@ 基于这一观点 ,本文试 图探讨现代汉语中介词悬空的处 理问题 ,并与现代韩语中介词悬空的处理进行比较研究。 二、现代汉语 中避免介词悬空的现象
( )a我们奋斗的 目标/ . 2 . b 我们 为之 i 奋斗 的目标i
( )a你打架的那个人/ . 3 . b 你跟他 i 打架的那个人 i
( ) . 开玩 笑 的那 个人 /. 跟 他 i 4 a你 b你 开玩 笑 的那 个人 i ( )a你 比较 的那 个人 / . 跟他 i 5 . b你 比较 的那 个人 i ( )a你 讲 话 的那 个人 / . 跟他 i 话 的那 个人 i 6 . b你 讲
鲑 结这采 “结留手如 词。是了词保的,不 构就取介构”段果

情 ”所指 的内容理解成 “ 我对它感兴趣”这一事实。
语 言应用研究
三 、现代韩语 中采取避免介词悬空 的现象 韩语 的传统语法一般认为韩语中没有 介词 ,将依 附于名词 的后置词看作是助词。 但根据类 型学 的观点 ,世界上没有无 介词 的语 言,而世 界上 的语 言可 以分为前置词语言 以及后置词语言 。④ 因此 ,我们不妨说汉语属于 一种前置词语言 ,而韩
歉 的那个人 ”等 。这些关系化结 构中的 “ 的”提 取的成分 留 ”的手段 。可见 ,语言 交际中存在这样 一些句子 ,这些 是被删除的介词结构的宾语 。@ 我们通过下面 的例子来看这 句子中 的介 词悬 空现象 ,或者通 过 “ 介词结构保 留 ”的手 些关系化 的结构为了避免介词悬空而采取的具体手段。 ( )必须采用介词结构保 留 ( 一 介词结构不能删 除) 段,或者通过 “ 介词结构删除 ”的手段来解决。 ( 三)必须采用介词结构删 除 ( 介词结构不能保 留)

现代汉语句法成分的位置和省略[整理版]

现代汉语句法成分的位置和省略[整理版]

古代汉语句法成分的位置和省略自己收集整理的错误在所难免仅供参考交流如有错误请指正!谢谢古代汉语句法成分的位置和省略本讲的内容包括:古代汉语宾语前置古代汉语的动量表示法古代汉语句法成分的省略重点介绍了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概念、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及其特定的语法条件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判别以及前置类型的辨别学习时应结合10篇精读文选的句例加以理解并做到准确今译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一、古代汉语宾语前置古今汉语句法成分的位置基本相同但是有些句法成分的位置不同于现代汉语;另外,还有些句法成分在特定的语法条件下所处的位置也不同于现代汉语这里讨论的宾语前置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置于动词之前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语言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包括:(1)疑问代词充当动词宾语而前置"吾谁欺?欺天乎?""谁欺"为疑问代词"谁"充当动词"欺"的宾语而前置对比后句"欺天"由于宾语是普通名词"天"所以不前置又如"曰:'奚冠?'曰:'冠素'""奚冠"为疑问代词"奚"充当动词"冠"(这里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宾语而前置对比后句"冠素"由于宾语是普通名词"素"所以不前置(2)疑问代词充当介词宾语而前置"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疑问代词"谁"充当介词"为"的宾语而前置后句疑问代词"孰"充当动词"令"的宾语而前置"微斯人吾谁与归?"疑问代词"谁"充当介词"与"的宾语而前置"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疑问代词"曷"充当介词"为"的宾语而前置"何以战?"疑问代词"何"充当介词"以"的宾语而前置2、在否定句里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作宾语时一般要前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在"莫之许"这句否定句中代词"之"充当动词"许"的宾语而前置"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在"不我与"这句否定句中代词"我"充当动词"与"(和......在一起)的宾语而前置"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在"无尔诈"、"无我虞"两句否定句中代词"尔"、"我"分别充当动词"诈""虞"的宾语而前置"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则未之闻也"在"未之闻"这句否定句中代词"之"充当动词"闻"的宾语而前置3、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常用于复指宾语的代词有"之"和"是""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异之问"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异";"由与求之问"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由与求"这句的意思是我原以为你要问别的人的事原来是问由与求的事啊"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亡之不恤"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亡";"群臣是忧"代词"是"复指前置宾语"群臣"这句的意思是国君不担忧自己的流亡反而担忧群臣的安危在这类用代词复指的前置宾语前可加上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惟(唯、维)"构成"惟+宾语+是(之)+动词"的格式这种格式使宾语表达的事物得到进一步强调"惟余马首是瞻"这句等于说"惟瞻余马首"(只看我的马头的方向)"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这句等于说"唯知蜩翼"(只注意蜩的羽翼)现代汉语的一些成语还保留着这一格式例如"唯你是问"、"惟命是从"、"唯才是举"等4、代词"是"作宾语时有时不需要复指就可以置于动词之前在介词结构"是以"、"是用"中代词"是"都是前置宾语5、介词"以"的宾语有时不需要条件就可以前置"《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一言以蔽之"即"以一言蔽之"(用一句话概括它)"一言"为介词"以"的前置宾语"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矣!"即以江汉濯之以秋阳暴之"江汉"、"秋阳"都是介词"以"的宾语而前置应当辨别"前置"和"倒装"这两种不同性质的语言现象时常见到有人把宾语前置句称为"倒装句"这种说法未必妥当所谓"倒装句"指的是谓语位于主语之前的句式比较多见的是两种情况:一是表示疑问的句子如:"谁与哭者?"通常的句式是"哭者谁与?"(哭的人是谁啊?)二是表示感叹的句子如:"大哉尧之为君!"通常的句式是"尧之为君大哉!"(尧作为一个君长真是伟大啊!)这种句式也叫做主谓倒装句由于古代汉语的语序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因此就把谓语处于主语之前的句式叫做倒装句它是强调谓语的一种修辞手段即出于表达的需要而把谓语临时提到主语之前来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是古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它是一种正常的语序决不是什么"倒装"因此必须把"前置"和"倒装"两种不同性质的语言现象区分开来二、古代汉语的动量表示法上古汉语没有动量词中古以后虽已产生动量词但文言作品中一般不用动量词古代汉语一般只用单个数词表示动作行为的量古代汉语的动量表示法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数词直接在动词前作状语如:"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二是在动词性成分后加上代词"者"后面再加上数词让数词作谓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量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古代汉语句法成分的省略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去看古代汉语我们会发现古代汉语的有些句子成分经常不出现在今人看来这是一种省略古代汉语句法成分省略的情况主要有:1、主语的省略在复句里第一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可承上省略古代汉语中还有主语蒙下省略的现象如:"邴夏曰:'射其御者(御者)君子也""蹇叔之子与师(蹇叔)哭而送之"由于前后分句的主语常常不一致主语又因省略经常不出现所以古文中有暗换主语的现象应注意辨析例如:"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孔子)使子路反见之(子路)至则(老者)行矣""(姜氏)请京(庄公)使居之(时人)谓之京城大叔"2、宾语的省略古代汉语及物动词所带宾语只要其所表达的事物在前文已经谈到不再出现也能使人体会出动作的接受者宾语就可以省略例如:"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古代汉语介词的宾语也常省略例如:"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将以(云梯之械)攻宋"对于古代汉语省略的句成分在理解和今译时要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补上。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1、古今异义:自可断来信(使者,指媒人/书信)2、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的韩愈和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其中韩愈为首。

3、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4、固定搭配。

比如,关联词一般都是成对出现的,并且搭配固定,如“如果……那么”、“既然……就”、“既……又”等。

5、这里的引号,表示对所表述的内容加以否定,意思是,这不是真正的自由。

3、破折号的误用(1)音乐欣赏的具体过程,一般是由官能欣赏——即对乐音的音响感知,进入感情欣赏——即对音乐表现的思想感情、情景的感情体验、想象和联想,最后到达理智欣赏——即对乐趣的思想内涵、意境的理解认识。

破折号和“即”都有引出解释说明语句的作用,不必重复使用。

三个破折号后的三个“即”字都要去掉。

(2)随着大气污染日趋严重,被誉为“人类生命第一卫士”——臭氧层也遭到极大的破坏。

破折号改为“的”字,或者保留破折号,把“被誉为”删去。

(3)吉林省炭素厂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松花江畔——吉林市。

“吉林市”不是解释松花江畔的,破折号要改为“的”字。

(4)我们以寥寥数语,“买了齐格瓦,用户不用愁”表示衷心感谢。

“齐格瓦”是冰箱牌子,句中第一个逗号要改为破折号,否则意思就不连贯了。

6、责任与胸怀——《沁园春·长沙》:在那个旧时代,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时代推移,但难能可贵的是,追求自由和进步的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胸怀崇高理想、肩负主宰天地重任的豪情壮志是一成不变的。

是什么让无数仁人志士明知前路渺茫坎坷,却依然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回答掷地有声:责任。

因为责任,我们的脚步更加坚定从容;因为责任,我们握紧命运的手臂更加有力;因为责任,我们的胸怀才无限崇高和宽广!7、《扬州慢》的作者是南宋词人姜。

陆游的代表诗作有《示儿》《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诉衷情》《钗头凤》。

8、屏息以待:抑止气息静静的等待。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和省略[指南]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和省略[指南]

古代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和省略1宾语前置: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置于动词之前,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宾语前置。

2 宾语前置的种类:(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a 作动词的宾语前置。

如:吾谁欺,欺天乎?b 在介宾结构中,作介词的宾语前置。

如: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需要注意的是:a 个别用“为”字的句子,疑问代词作宾语不前置,如“子为谁?”b “如何”是“如之何”的紧缩,意思是“对之怎么样”,“何”不是真正的宾语,不受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规律的制约。

c “何如”语义同“如何”,译为“怎么样”,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结构。

d “奈何”“若何”情况同“如何”一样,何不是真正的宾语,不前置。

(2 )否定句中,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作宾语前置。

如“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臣未之闻也。

”。

有两种不能前置的情况:宾语不是代词,而是名词性成分。

如“吾不能早用子。

”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其中的代词宾语一般不前置。

如:莫弗称之。

(3 )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

古代汉语叙述句的宾语都可以置于动词之前,但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宾语必须用代词复指,常用于复指宾语的代词有“之”和“是”。

如:“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

另外,有两种情况:a “惟(唯)+ 宾语+ 是(之)+ 动词”,这种格式使宾语表达的事物得到进一步的强调,如“惟余马首是瞻。

”意思是“惟瞻余马首”。

这类前置宾语也可以由代词充任,用以复指宾语的代词只用“之”。

如“其斯之谓与?”b “此(是)之谓……”是一种固定格式,意思是“叫这作…”或“是说这个吧”。

代词“是”作宾语有时不需要复指就可以置于动词之前。

如“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3 、谓语前置:古代汉语的一些句子,谓语在主语之前,称之为谓语前置。

有两种句子里谓语前置的现象比较多见。

(1 )表示疑问的句子。

如:何哉,尔所谓达者?(2 )表示感叹的句子。

古汉语句法变换与句法成分_前置_后置_问题_袁本良

古汉语句法变换与句法成分_前置_后置_问题_袁本良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urnal of Guiz hou Normal Univers ity(Social Science)2003年第1期(总第120期)古汉语句法变换与句法成分“前置”“后置”问题袁本良(贵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贵州贵阳 550025)摘 要:变换分析法所涉及的原则和规律,有助于对古汉语句法结构中的语序变化作出正确的认识。

文章从句法变换的角度,对古汉语语法研究中关于句法成分“前置”“后置”的说法进行了评论,指出一些教材和专著中的有关阐述不尽符合客观的语法事实。

关键词:语序;前置;后置;变换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3X(2003)01-0099-03The Syntactic Transform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and the Problems on the Preposed and Postposed Sentential ConstituentsYUAN Ben-liang(Chinese and Literature Department,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550025,China)A bstract: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related to the syntactic transformation can redound us to make a right acquaintance on the word order transform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syntactic structure.From the angle of syntactic transformation,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eposed and postposed sentential constituents in the stud y of ancient Chinese gram mar,and points out s ome expatiates in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monographs that don't accord with external s yntactic truth.Key words:Word order;preposed;postposed;transformation变换分析法是古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语言的奥秘(325):文言习惯句式之十:介词的省略

语言的奥秘(325):文言习惯句式之十:介词的省略

语言的奥秘(325):文言习惯句式之十:介词的省略朱英贵在古汉语中,介宾短语跟动宾短语的语法功用并无本质的区别,既然动宾短语的宾语可以省略,当然介宾短语的宾语也可以省略;既然动宾短语中支配宾语的的中心动词可以省略,那么介宾短语中支配宾语的介词也是可以省略的,下面我们就来讨论分析“介词的省略”这一语法现象。

也就是说,介宾短语的省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可能省略介词的宾语,另一个方面是可能省略介词。

在文言表达当中,如果是以介词“于”、“以”、“自”等构成的介宾关系,就可能只出现该介词的宾语,而把“于”、“以”、“自”这一类介词省略不说。

遇见这种情况,就需要根据体词或体词性短语同前面介词的关系,来断定是省略了什么样的介词,下面分别加以例证。

一、介词“于”的省略文言中介词“于”被省略的情形最为常见,例如:①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左传·僖公三十年》,)这句话的意思是: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其中的“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本应为“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② 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战国策·赵策》)这段话的意思是:孟尝君只好到他的领地薛去。

还差百里未到,薛地的人民扶老携幼,都在路旁迎接孟尝君到来。

其中的“迎君道中”本应为“迎君于道中”。

③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这段话的意思是:屈原到了江畔,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哦,脸色憔悴,身形容貌也枯黄瘦削。

其中的“被发行吟泽畔”本应为“被发行吟于泽畔”。

④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段话的意思是:如今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

现在您竟从赵国逃奔到燕国,燕王害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一定不敢收留您,反而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的。

文言文中介词省略的规律

文言文中介词省略的规律

文言文中介词省略的规律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介词省略的现象。

理解和掌握这些省略规律,对于准确解读文言文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介词在句子中起到连接、引出对象等作用。

常见的介词如“于”“以”“为”“与”等。

在文言文中,介词“于”的省略较为常见。

当表示动作发生的地点、时间时,如果这个地点或时间在前文已经有所提及,或者通过上下文能够明确推断出来,那么“于”字往往会被省略。

例如:“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捕蛇者说》)后一句中的“于”就省略了,通过前文“吾祖死于是”,读者可以明白“吾父死”的地点也是“是”。

再如“今以钟磬置水中”(《石钟山记》),这里的“置”后省略了“于”,结合上下文能够知道是“放置在水中”。

“以”字作为介词时,其省略情况也不少。

当“以”表示凭借、依靠的意思,如果凭借的事物在前文已经出现,“以”可能会被省略。

比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后面的“必以分人”中的“以”就省略了,完整的表述应该是“必以之分人”,“之”指代前面提到的衣食。

还有“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这里“愿”后省略了“以之”,意思是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和氏璧。

“为”字作介词,表被动时,如果被动的意味通过上下文能够清晰体现,“为”有时会被省略。

像“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陈涉世家》)“为用者”其实是“为(之)用者”,“之”代指吴广,这里省略了“之”。

“与”字作介词时,当引进动作涉及的对象,如果对象在前文已经明确,“与”也可能会被省略。

比如“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后面若再提到相同的对象,“与”就可能省略。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

在一些骈句、排比句中,为了句式的整齐和节奏的协调,介词也会省略。

例如“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捕蛇者说》)东西南北前的介词“于”都省略了。

总之,文言文中介词的省略并非毫无规律可循。

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积累,我们能够逐渐熟悉并掌握这些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文言文句式——省略句

文言文句式——省略句

文言文句式——省略句在文言文的世界里,省略句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句式。

它以独特的方式精简了语言表达,让文字更加简洁而富有韵味。

要理解省略句,首先得明白什么叫省略。

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成分被省去了,但并不影响我们理解句子的意思。

省略句的类型多种多样。

主语的省略是比较常见的一种。

比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在这个句子里,后面的“蛇”就被省略掉了。

为啥能省?因为前面已经提到了“异蛇”,后面再说就显得啰嗦,大家也能明白说的就是蛇。

还有谓语的省略。

像“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这里的“鼓”作为谓语被省略了。

宾语的省略也不少见。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这里“之”就是被省略的宾语。

介词的省略也时有发生。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于”这个介词就被省去了。

那为啥文言文里会有这么多省略句呢?这和古代的书写材料有关。

在过去,写字可不像现在这么方便,要么刻在竹简上,要么写在绢帛上,都不容易。

所以能省就省,能简就简。

再者,文言文追求简洁、精炼,以有限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涵。

省略句正好能达到这种效果,让文章更有韵味和节奏感。

理解省略句对于我们阅读文言文至关重要。

如果不注意这些省略的成分,很容易误解句子的意思。

比如说“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渔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是没注意到“渔人”被省略了,可能就会觉得莫名其妙,不知道谁要还家。

那怎么判断是不是省略句呢?这得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分析。

看看句子是不是缺了某个成分,但是根据上下文又能补出来,而且补出来后意思更完整、更通顺。

学习省略句的时候,我们要多做练习,多读一些文言文经典作品,培养语感。

这样,遇到省略句就能轻松应对,更好地领略文言文的魅力。

总之,省略句是文言文的一大特色,它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语言运用的技巧。

掌握好省略句,能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言文,走进那个古老而神秘的文化世界。

再比如说“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这里就省略了谓语“择”。

《烛之武退秦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 理解课文,了解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出城,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终于说服秦伯,解除困难。

表现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等内容。

2. 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诵,以培养阅读能力。

学法指导:1. 史传中所写人物的言论行动,都是和当时重大事件的历史发展进程有关,读课文时应当首先把历史进程弄清楚,再品味人物的言论行动。

2. 文章中人物的言论行动应当是我们始终注意的中心。

重点、难点:(一)重点知识:1.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如果说《春秋》仅仅是最简括的历史大事记,那么《左传》则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它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在文学和语言上的成就也很大,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

2. 烛之武的人物形象。

《左传》通过人物言行所表现的爱国进步思想是显著的。

烛之武是这篇课文的中心人物。

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用,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

所以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

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显得有血有肉。

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他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

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两国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

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

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

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3. 烛之武的说辞层次。

——离间计烛之武临危受命,说退秦师,表现出他能言善辩、智能过人。

其说辞层次如下:(1)博秦君好感——不卑不亢,引出话题。

介词结构和否定词的语序与话题和焦点的关系

介词结构和否定词的语序与话题和焦点的关系

2017.03语言本体研究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的主要功能是介引。

一般认为,对有介词结构的句子进行否定时,否定词放在介词结构的前面。

但有时候,否定词只能放在介词结构的后面,如介词“连”和“离”。

另外,有的介词结构,如“在”构成的介词结构,对其进行否定时,否定词既可以在介词结构的前面,也可以在介词结构的后面。

本文选取具有兼类特点的一些介词,如“在”和“跟”,通过探讨这些兼类介词结构和否定词之间的语序关系,来论证介词和否定词的语序关系对句子的话题和焦点选择的影响。

一、现代汉语介词结构和否定词的语序关系关于现代汉语介词的来源,太田辰夫(2003)认为:介词结构和否定词的语序与话题和焦点的关系□郭丽丽摘 要:本文以介词“在”“跟”为例,借助兼类特点来分析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和否定词的语序关系。

经分析论证发现,在两个含有介词结构且意思基本相同的句子中,介词结构和否定词的语序不同,句子的话题和焦点也就不同。

关键词:介词结构 否定词 兼类特点 语序关系 话题 焦点(38)ᥑᥝᥱ xa u21(握)+ ᥛᥪᥰ m 453(手)→握手ᥑᥝᥱᥛᥪᥰ xa u21m 453(39)ᥑᥛᥴ xa m24(伤害)+ᥓᥬʦa 33(心)→伤心ᥑᥛᥴᥓᥬ xa m24ʦa 33(40)ᥑᥪᥢᥰ x n453(回)+ᥑᥣᥛᥰ xam453(话)→回话ᥑᥪᥢᥰᥑᥣᥛᥰ x n453xam453五、主谓型主谓型复合词的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两个语素之间的语义关系主要是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

现代汉语和德宏傣语中主谓式句法结构的基本语序为“主语-谓语-宾语”。

通过分析发现,主谓结构短语降格为主谓复合词,语序结构没有发生变化,与句法结构基本一致,语音和形式上也没有发生变化。

(一)名词语素+形容词语素→形容词(41)ᥜᥣᥳ fa54(天)+ᥘᥦᥖᥱl t21(晴朗)→天晴ᥜᥣᥳᥘᥦᥖᥱ fa54l t21(42)ᥜᥣᥳ fa54(天)+ᥐᥣᥛᥲlam4(阴)→天阴ᥜᥣᥳᥐᥣᥛᥲfa54lam42(43)ᥓᥬʦaɯ33(心)+ᥐᥤ ki33(好)→心情舒畅ᥓᥬᥐᥤʦaɯ33ki33(二)名词语素+动语素→名词(44)ᥜᥣᥳ fa54(天)+è laŋ33(响)→雷ᥜᥣᥳè fa54laŋ33(45)ᥜᥣᥳ fa54(天)+ᥛᥦᥙ m p54(闪)→闪电ᥜᥣᥳᥛᥦᥙ fa54m p54参考文献:[1]孟尊贤.傣汉词典[Z].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2]巫凌云,杨光远.傣语语法[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3]罗美珍.傣语方言研究(语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王丽娟 云南德宏 云南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678400)2017.03语言本体研究“现代汉语的介词都是动词虚化而成的。

高二年级必修三语文知识点整理

高二年级必修三语文知识点整理

高二年级必修三语文知识点整理(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年级必修三语文知识点整理本店铺整理的《高二年级必修三语文知识点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代汉语2 通论 强调和省略

古代汉语2 通论 强调和省略

强调与省略主要内容:概说一、强调二、省略概说1、强调和省略都是语用的表现。

2、强调是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为引起交际对象对某一部分信息的特别注意或重视而采取一定手段使相关的语言成分得到凸显。

3、省略与强调正相反,为了表达的简洁和经济,而将某些不影响信息传递的成分省略掉。

一、强调强调可以通过语音手段,也可以通过句法手段或词汇手段。

古代汉语通过句法和词汇手段进行强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易位;加助词“之”;加表示强调的语气词(一)易位易位即用改变句子成分分布位置的手段来实现语用上的强调。

这种现象通常称之为“倒装”。

包括谓语易位、状语易位、宾语临时易位。

1、谓语易位(主谓倒装)谓语易位现象见于感叹句、疑问句和祈使句,都是为了强调凸显谓语部分,而将谓语易位到主语之前。

前置的谓语和后置的主语之间一般有停顿,要用逗号或其它标点符号隔开。

(1)感叹句①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回贤②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若人君子③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孟子•梁惠王上》)爱:吝啬,小气。

④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2)疑问句①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论语•颜渊》)尔所谓达者何哉?②夫子闻之,曰:“谁欤,哭者?”(《礼记•檀弓上》)(3)祈使句①勖哉,夫子!尔所(表假设)弗勖,其于尔躬有戮。

(《尚书》)按:勖(xù),勉力。

所,如果。

努力呀,你们!你们如果不努力,将对你们有惩罚。

2、状语易位状语易位指将状语从谓语动词之前移动到谓语动词之后。

①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学而》)②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庄子•山木》)(1)动量成分的易位A、直接移动①初,献公有嬖妾,使师曹诲之琴,师曹鞭之。

公怒,鞭师曹三百。

(《左传》)②齐师之在夷仪也,齐侯[齐景公]谓夷仪人曰:“得敝无存者,以五家免。

”乃得其尸。

公三襚之【suì古吊丧之礼。

向死者赠送衣衾等】。

与之犀轩与直盖,而先归之。

[书卷怎么画]《梁书卷十三》阅读答案

[书卷怎么画]《梁书卷十三》阅读答案

[书卷怎么画]《梁书卷十三》阅读答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书卷怎么画]《梁书卷十三》阅读答案【阅读答案】范云,字彦龙,南乡舞阴人,晋平北将军汪六世孙也。

从高考题略谈介词的省略

从高考题略谈介词的省略

从高考题略谈介词的省略
岳巧玲
【期刊名称】《英语学习辅导:高考指导版》
【年(卷),期】2000(000)012
【摘要】下面是高考短文改错中的三道小题:
【总页数】1页(P4)
【作者】岳巧玲
【作者单位】湖南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
【相关文献】
1.从高考题看“介词+关系代词”引导定语从句六注意 [J], 汪学财;
2.话有三说巧者为妙一从高考题谈介词With/Without [J], 孙维莉
3.从高考题浅析“介词+关系代词”结构 [J], 崔运昌;尹锐
4.从高考题看动词不定式的省略 [J], 魏永定
5.关于“介词省略”说和“取消介词结构”论 [J], 袁本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语病题”高考真题练

“语病题”高考真题练

民的幸福指数”应放到“才能真正保持”前面。C 项,“这
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句式杂糅。
D 项,“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有歧义。
答案:B
语文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语病题”高考真题 结束 练
16.解析:A 项,“原因是……造成的”句式杂糅。B 项,句子 成分残缺,“提出”缺宾语,应在句末补充宾语“的要求”。 D 项,“道路”与“交通”概念交叉,“面对……机会”搭配 不当。 答案:C
语文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语病题”高考真题 结束 练
13.解析:B 项,搭配不当。“创造……服务”搭配不当,可改为 “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为他们提供快乐的 人性化服务”。C 项,偷换主语,第一句“这种感冒新药”还 未叙述结束,就换成“80%”作主语;此外,“80%”表意也不够 明确。全句可改为“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 地医院的 400 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的患者反映这种感冒 新药确实有疗效”。D 项,句式杂糅,可将最后一句改为“以 使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答案:A
语文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语病题”高考真题 结束 练
19.解析:第②句的病句类型为成分残缺,“经历”后缺少 宾语中心语,可在“过渡”后加上“的过程”或者删去 “经历”。 参考答案:② 删去“经历”(或:在“过渡”后补上“的 过程”。)(其他改法,合乎文意,亦可)
语文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语病题”高考真题 结束 练
语文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语病题”高考真题 结束 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汉语研究2008年第2期(总第79期)关于“介词省略”说和“取消介词结构”论袁本良(贵州大学 中文系, 贵州 贵阳 550025)[摘 要]“介词省略”说在古汉语语法研究和教学中影响甚广。

近年来有学者对这种说法提出批评,有的学者更进一步提出“取消介词结构”的主张。

文章对此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评论,认为:对于“介词省略”的讨论,不应混同语法研究中历时与共时、句法与语义的不同层面;“介词省略”说从语义理解的角度来认定句法性质,缺乏科学性;“介词结构”是对汉语语法客观事实的正确认识,“取消介词结构”的主张并不合理。

[关键词]介词;介词结构;“介词省略”;句法;语义[中图分类号] H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5442(2008)02-0032-06《古汉语研究》先后发表了方平权先生的《关于介词“于”由先秦到汉发展的两种结论》[1]和孙良明先生的《关于取消“介词省略”说以及“于”字的用法问题》[2]。

拜读之后,在一些相关问题的认识上颇受启发。

这两篇文章虽然主要是讨论“介词省略”说是否有当,但议论所及,却是古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些值得人们注意和认真思考的问题,比如,如何看待汉语史上某种表达方式的变化,如何在语法分析的时候结合语义分析,如何认定介词的作用和地位等。

这些问题,关涉到古汉语语法研究中的方法和原则,同时也关涉到对汉语语法体系的总体认识。

因此,我们愿意也就“介词省略”的说法和“取消介词结构”的主张略陈管见,以就正于孙、方二位先生。

我们相信,这样的讨论将会有助于对相关问题的深入认识。

一“介词省略”说是古汉语语法研究中常见的一种说法。

这种说法渊源有自,传承既久,并因广施于教学而影响甚大。

近年来,“介词省略”说遭遇怀疑和批评。

孙良明先生是批评“介词省略”说最力者,他在多篇论文中反复论证“介词省略”说的不合理性,力图从语法事实和语法理论两个方面对此予以澄清。

孙先生考据语料的踏实精神和长于思辨、锐意求真的治学作风,令人敬慕。

方平权先生根据自己和其他学者对先秦至汉“于/於”使用情况的研究,对孙先生的看法提出了质疑。

方先生认为,既然《左传》、《史记》提供的语言事实说明先秦至汉动词后面介词“于/於”的出现频率明显地呈减少趋势,则孙先生从先秦经典和汉人注释对比中得出的汉语述补结构从先秦V-N变化发展为汉代V-P-N的结论是值得怀疑的;因而,由此结论而引出的对“介词省略”说的批评也就值得商讨。

方先生慎思明辨,善于问难,同样值得我们钦佩。

这里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对先秦至汉这一历史阶段中动词后面介词使用情况变化的现象应该怎样认识?“介词省略”说跟这一现象有没有联系?何乐士先生曾经通过《左传》与《史记》的对比研究,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说明《史记》与《左32古汉语研究Research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传》相比较,在动词前出现的介词“以”、“与”、“为”、“因”、“用”、“自”等用例有较大增长,而在动词后出现的介词“于/於”的用例则大减。

这一变化表明,“现代汉语句法结构中介宾短语主要位于D(动词——引者注)前的格局大约在两千年前的汉代就已基本形成了”。

在这种变化中,涉及介词“于/於”的,除了“于/於•宾”结构的前移(“谋於桑下”——“於桑下谋行”)之外,不少是动词后表处所和对象的成分不再用“于/於”引进(“次于城濮”——“次城濮”;“说于晋”——“说晋”)。

[10]就此,方先生认为,“于/於”在某些动词后面被简省的现象在先秦就已经开始出现,“汉代文献中这‘于/於’的简省现象就是其发展”。

因此他进一步认为,从先秦V-P-N到汉代V-N这种变化中“于/於”“简省”的事实,正可以支持“介词省略”说的合理性。

[1]我们认为,方先生对于“于/於”使用情况的历时变化现象的阐述大体是符合事实的,但由此而联系到“介词省略”说,却似有牵强之处。

“介词省略”说,用杨树达的话说是“有介字者正例也,省介字者变例也”。

[6]很显然,持这一主张的人是从句式选择的常例和变例来立论的。

因此,这里的所谓“省略”,指的是在共时层面上变例对于常例的省略,而不是在历时层面上后代句式对于前代句式的变化。

这就是说,对先秦至汉某些动词后面介词“于/於”用与不用这一现象的认识,跟“介词省略”说的正确与否并没有关联;用前者来说明后者,就混同了历时和共时两个不同的层面。

前修时贤的研究成果都表明,汉代的V-N并非新出现的句法形式,这种形式在先秦汉语中就有。

历时的发展变化规律,不是先秦的V-P-N形式变成了汉代的V-N形式,而是在先秦至汉这一历史阶段中,V-P-N和V-N两种句法形式出现频率的此消(减)彼长(增)。

这种历时层面的变化,不能用来作为支持“介词省略”说的理由。

孙先生对比先秦典籍和汉代注释书,从“原文无介词而注文加入”的材料出发,得出“V、N 的组合从不用P到用P是汉语语法发展逐渐缜密化的一个方面”的结论,[3]并进而论证“介词省略”说的不可从,说“不能将前代后代倒了过来,说先秦典籍是汉人著作的省略”。

[4][p78]我们觉得,这里的研究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从先秦的V-N到汉的V-P-N这一变化规律的结论具有片面性。

(关于这一点,孙先生自己的文章已经谈到[2])我们想,这一结论的得出当与对研究材料的认识有关。

孙先生认为,V-P-N中的P是V-N结构中隐性语义关系的显性标志,所以V-P-N表意比V-N更为显明。

我们非常赞成这一说法。

V-P-N和V-N自先秦以来一直并存,从表意明晰的角度说,无疑是V-P-N优于V-N。

因此,汉儒在注解先秦典籍的时候,碰到V-N,为了解说清楚它的意思,很自然地会把它换成V-P-N。

(如《吕氏春秋•行论》:“故布衣行此指于国,不容乡曲。

”赵岐《孟子章句》:“布衣之人行此志于国,不能自容于乡曲。

”《淮南子•原道训》:“德施百姓而不费。

”高诱注:“德泽加于百姓,不以为己财费也。

”[4][p70、72])汉代学者在注释中选择V-P-N,是为了变换句法以说清语义。

这种情况,并不是用后代句法取代前代句法。

因此,尽管这里对比的是先秦语料和汉代语料,但不能简单地看成历时演变的规律。

二是作者既把这一现象看成历时变化的规律,却又以它作为否定“介词省略”说的理由,从时代的前后去说明“介词省略”说的不合理,这里的论证过程,似乎同样有未能分清历时与共时层面之弊。

我们的意见是,对先秦至汉动词后面介词使用情况的认识,既不能简单地说是从V-P-N 省变为V-N,也不能简单地说是从V-N增变为V-P-N;正确的表述应当是V前介词出现频率的增加和V后介词出现频率的减少。

这一演变现象不能作为“介词省略”说正确与否的理由,同样,它也不能用“介词省略”说去加以解释。

前面说过,V-P-N比V-N表意更为明晰。

既然如此,如何解释先秦至汉V后介词出现频2008年第2期33率减少这一现象呢?我们认为,对这一变化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一些学者曾经阐述过的“调节论”。

鲁国尧先生说:“一个句子内的各个组成部分根据相互关系而自动调节,以求构成一个协调、和谐的统一体。

”“在语言里,由于受着句内、句外成分的制约与影响,对近似结构有所选择,从而加以调节,以求协调,不是指某个具体人在说话的时候边思考,边调节,边说话,而是指语言自行调节,使有关成分各得其所,各称其职,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规则。

”[11]鲁先生举《孟子》的“以羊易之”和“易之以羊”为例来说明,这是从共时的角度来讨论的。

从历时的角度说,何乐士先生认为,从先秦到汉“由于动词谓语的不断复杂化,如并列、连动、兼语、动补……等句式的发展,大量表示前提条件的介宾短语如果放在后面,就会与它修饰的对象相隔离”,因此,在这类动词谓语复杂化的句子中,介词短语便需要前移。

这样便造成了V后介词出现频率的减少。

[10]这种语言形式的自动调节规律,想来才是先秦至汉发生上述变化的内在原因。

二方先生认为:“介词省略说有利于进行语义分析。

”[1]对“介词省略”说与语义分析的关系,我们认为要从两方面看。

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对古汉语中V-N结构和N状-V结构中语义关系的认识,的确可以借助于加介词的句法形式来进行说明,从而对此类结构中的语义关系获得准确深入的了解。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过去的一些语法论著常有“介词省略”或与此类似的说法。

比如《马氏文通》,“子产使校人畜之池。

——畜之池者,畜鱼于池也。

池指所畜之处也。

”[5][p252]“孟子去齐,居休。

——居休者,居于休也。

休记所居之地,而无介字以间焉。

”[5][p291]又如《中国文法要略》:“省去‘以’的例甚多,有许多作动词的加语用的名词可以在前面加一‘以’字,如:乃效女儿咀嗫耳语。

(史记•魏其传)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厚富也。

(史记•货殖列传)”[7][p51]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语义理解上的说明不能作为认识句法形式的理由。

在先秦典籍中,V-N和V-P-N,N状-V和P-N-V是同时并存、常常可以互为变换的句法形式。

V-N、V状-N既非偶尔出现,P更不是非用不可,所以我们就不应该把它看成是V-P-N、P-N-V的省略。

事实上,对有的句子类型来说,不用介词的情况比用介词的情况还要常见。

比如,名词状语句是古汉语中常用的句法形式,这种句子中的名词修饰动词往往不需要借助于介词。

如上引《中国文法要略》所说“省去介词‘以’”的例子,虽然可以加上“以”字去理解,但实际上通常出现的说法正是“耳语”、“目挑心招”,而不是“以耳语”、“以目挑以心招”。

再以“于”的用法为例,《中国文法要略》虽然说“方所词在后而不用关系词,大多数例句可以说是省用‘于’字”,但同时又说“文言里有一类动词,用‘于’和不用‘于’一样的普通。

我们不能说不用‘于’一定是省略;我们甚至可以说,不用‘于’字的时候,那些动词是外动词,就拿方所词作止词。

”[7][p205]可见,《中国文法要略》的作者虽然也有“省去”介词的说法,但这是从语义理解的角度来说的,“拿方所词作止词”才是对这种句法形式的性质所作的正确认定。

方、孙二先生的文章讨论到“语义介词”的问题。

我们认为,从语义理解的角度说,“语义介词”的分析方法与“介词省略”说有相通之处,因此对于V-N和N状-V语义结构的理解也有一定帮助。

但是,这种说法同“介词省略”说一样,存在着混同句法层面和语义层面的弊端。

二者所不同的是:“介词省略”说的不当之处,是从语义层面的理解出发而得出句法层面的认识,因而未能分清句法和语义两个层面;不过就提法本身而言,尽管并不科学,但所指的是句法层面的现象。

“语义介词”说认为,在句法层面不存在介词的结构体,其语义层面中仍含有表示某种语义关系的介词,这就把句法层面的一种成分——介词当作了语义层面的构成成分,因此,这种34古汉语研究Research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提法本身就存在混同两个层面界限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