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雨寄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李商隐的文学常识;
2、有节奏地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意蕴。
3、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所创造的意境;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体会深切的爱情。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给出学生熟知的李商隐的诗句,让学生抢答下句。
1、夕阳无限好,
2、身无彩凤双飞翼,
3、春蚕到死丝方尽,
4、唯有绿荷红菡萏,
看来同学们都掌握了不少李商隐的诗句,那么,老师这节课想考一考你们,李商隐哪一首诗涉及到写雨的呢?涉猎广泛的你们一定已经读过了,叫做《夜雨寄北》。
二、整体感知
1、释题。一作“内”,即内人、妻子,指寄给在北边的妻子。文题蕴涵着离情别绪的绵绵意境。“夜雨”指秋天夜里下的雨。“寄北”即寄给北方的友人,“北”是指长安,因在蜀地之北,故称;
2、作者介绍。李商隐(约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诗人。曾任县尉、秘书郎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其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当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无题”诗也常有所寄寓。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传世。
3、写作(时代)背景。李商隐有“欲回天地”的雄心壮志,可惜“运与愿违”,他“一生襟抱未尝开”,他的诗多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缠绵深挚的爱情诗和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最有特色。他与杜牧生活在同一时代,被世人并称为“小李杜”。
在秋雨绵绵中,李商隐收到远在长安的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观雨景,吟成了此诗。(
三、反复诵读诗歌,感受诗的魅力。
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2、齐读诗歌,读顺诗歌。
3、选一人来读,读准节奏。
4、听录音朗读,体会感情。
四.自读诗歌,说一说诗歌的意思。
五、感受品味。
学生自读,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自选角度,对此次诗歌加以赏析。
教师给出平时赏析诗词的角度,让学生加以模仿写成。
1、“君问归期未有期”——您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没有定。
品评: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2、“巴山夜雨涨秋池”——现在我是独居在巴山的旅馆里,面对不停夜雨,只见秋天的池水往上涨。
品评:写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涨满的秋池。“涨”字,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
3、“何当共剪西窗烛”——什么时候才能够与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谈。
品评:何当:什么时候。剪烛:形容深夜秉烛长谈。此句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
4、“却话巴山夜雨时”——再来叙说起我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
品评:却话:回叙。此句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归的情景。“巴山夜雨”重出,令人的思绪在现实与想象中徘徊。
五、课堂小结
这首诗从空间上看,此地——彼地——此地,即巴山——西窗——巴山,往复对照;从时间上看,今宵——他日——今宵,回环对比,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奇诡的意境。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完成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夜雨寄北
问归期未有,夜雨涨秋池——绵绵愁思;羁旅之愁
何当共剪,却话夜雨——盼望早归。思归之苦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根据学生情况而设计,我课前布置了他们提前预习,包括了解作者、此诗的创作背景,了解诗句意思等。学生中下层的比较容易跟上课堂节奏,所以课堂设计多是以朗读为主,品读是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因为学生平时习惯写批注,所以在读的基础上品味,不算特别难,整体上看这节课,效果还算不错。但是在品读环节时间还是相当仓促,也没有适当的交流讨论环节,这是这节课美中不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