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夜雨寄北》教学案
夜雨寄北优秀教案
夜雨寄北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夜雨寄北》;(2)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3)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亲友的思念之情;(2)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诗词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句理解和朗读;2. 诗人的生平背景和创作特点;3.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含蓄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2. 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课件;2. 相关资料:李商隐的生平介绍、古代诗词鉴赏方法等;3. 课堂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古代诗词的学习,分享学习心得;(2)介绍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夜雨寄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中的意象和表达的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分享学习心得;(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教师针对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详细讲解;(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完成练习题;(2)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6. 总结拓展(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2)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李商隐的其他诗词,进行拓展学习。
7. 作业布置(1)背诵《夜雨寄北》;(2)写一篇关于李商隐诗词的鉴赏心得。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夜雨寄北》的背诵情况;2. 学生对李商隐诗词鉴赏能力的提升;3.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交流互动等;4. 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以及对李商隐诗词的拓展学习。
夜雨寄北教案(优秀4篇)
夜雨寄北教案(优秀4篇)《夜雨寄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参看注释,了解诗句意思,大致理解诗文所描述的情景。
2、扣词想像,深入感悟诗人当时的离愁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熟读成诵。
4、联系比较,领悟写法。
教学重点:通过想像诗句描绘的景象,感受雨夜里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写夜雨及欢聚的情景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2、对比写法的巧妙运用。
教学时间:1课时一、引入1、指名背《忆山东兄弟》,说说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今天,再来学习一首写思念家乡亲人的唐诗,看看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二、读题(课前板书全诗)1、诗题怎么理解?看注释,思考,讲通题意。
(点击注释)2、补充背景:这首诗是李商隐在一个雨夜写给他妻子的一封信。
当时李商隐在巴蜀的一个州府(今四川三台县)做幕僚,妻子却在北方的长安居住,两地分居,长期不能相聚。
三、读通诗文,感知诗意1、在那个雨夜,诗人李商隐在信中给妻子讲了些什么呢?先听老师来读读。
2、同学们学着读上两三遍,把诗读通顺,读出节奏。
3、指名读,齐读。
4、李商隐在信中究竟对妻子说了些什么呢?表达了个什么意思?请看看注释,争取自己弄明白。
5、质疑讨论,梳通大意。
(1)理解第一句有难处吗?——梳通大意。
并补充:你知道当时诗人与家人分别多久了吗?(一年多了。
)(2)理解第二有问题吗?(随机感知:秋池——秋天的池塘,有什么特点?)梳通后提示:这雨是哪里的雨,哪个季节的雨?(3)再看三、四句,释疑。
补充:“共剪西窗烛”意味着什么?“话”这里当“聊天”、“倾听”讲。
话什么?(诗人的感受,心情,对家人的思念。
)——梳通句意。
6、再读这首诗,看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感情,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思念家人——第一句;盼望团聚——第三、四句)四、顺情扣疑,导入深究那么,诗人的思念有多浓,盼望有多深呢?这些情感跟夜雨又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走进这个雨夜,走进诗人内心,去深入品读。
1、先来感受一下这场夜雨。
《夜雨寄北》 学历案
《夜雨寄北》学历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背诵并默写《夜雨寄北》这首诗。
2、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3、学生能够品味诗歌的语言,欣赏诗歌的艺术特色。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含义,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
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如对比、借景抒情等。
2、教学难点深入体会诗人在特定背景下复杂的情感。
理解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赏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古代,交通不便,通讯困难,当人们远离家乡,与亲人朋友分别时,只能通过书信来传递思念之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夜雨寄北》,就是诗人李商隐在异乡写给远方亲人的一封“书信”。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去感受诗人的深情。
(二)作者简介李商隐(约 813 年约 858 年),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
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
(三)朗读诗歌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四)理解诗意1、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理解诗歌的大意。
2、小组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并进行重点讲解。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还没有确定的日期。
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涨满了秋天的池塘。
诗人开篇就以问答的形式,表现了归期的不定,流露出羁旅之愁和不得归之苦。
“巴山夜雨”这一景象,既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又烘托了他愁苦的心情。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在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这两句是诗人对未来团聚的想象,表现了他对亲人的思念和对重逢的期待。
(五)体会情感1、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羁旅他乡的孤寂、对亲人的思念,又有对未来团聚的期待,情感复杂而真挚。
《夜雨寄北》教学教案
《夜雨寄北》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夜雨寄北》。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2)通过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通过诗歌改写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理解和句子翻译。
(2)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3)诗歌结构和韵律的分析。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含蓄的意境和深远的寓意。
(2)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学特色。
(3)学生对古典文学的欣赏和感悟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和题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字词的正确发音和节奏。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解释诗歌中的疑难词语和句子。
3. 课堂讲解:(1)教师对诗歌进行逐句讲解,解释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教师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形式美。
4. 朗读和背诵:(1)学生在课堂上朗读诗歌,注意语气和表情的运用。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背诵,帮助学生记忆和巩固。
四、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将自己的朗读录音发送给教师,以便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2. 学生回家后,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典诗歌,进行阅读和分析,准备在下节课上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等方面,以便对教案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学生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评估学生对诗歌的掌握程度。
2. 教师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夜雨寄北》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夜雨寄北》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夜雨寄北》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夜雨寄北》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点、难点:理解领悟诗意,学会有感情朗读古诗,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像古诗所描绘的画面,背诵古诗。
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理解领悟诗意,学会有感情朗读古诗,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像古诗所描绘的画面,背诵古诗。
(3)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一、揭题我们刚刚学了李商隐的《无题》,今天再来学习他的一首《夜雨寄北》。
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李商隐呢?二、解题:这首诗大约是他身处巴蜀,收到妻子来信后所作,寄给妻子,故称“寄北”,寄给住在北方的妻子。
三、品味感悟1、思考:君问归期未有期——句中是谁在问谁?妻子问什么?我是怎么回答的?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准儿啊!(这样一问一答,足见夫妻之间的感情是多么真挚。
)“巴山夜雨涨秋池”——读了这句,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
)是啊,这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
谁能用你的朗读来表达这种情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
“何当”体现主人公一种怎样的心情?体现主人公当时急切回家见妻的心情,突出今夜的心境之郁闷,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
让我们带着诗人对妻子的思念,怀着淡淡的忧伤读一读这首诗。
范读,生画节奏读,分组读,齐读,背诵。
补充:翻译一下,那就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准儿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
《夜雨寄北》教案
《夜雨寄北》教案关于《夜雨寄北》教案《夜雨寄北》教案1教学目标:1、参看注释,了解诗句意思,大致理解诗文所描述的情景。
2、扣词想像,深入感悟诗人当时的离愁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熟读成诵。
4、联系比较,领悟写法。
教学重点:通过想像诗句描绘的景象,感受雨夜里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写夜雨及欢聚的情景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2、对比写法的巧妙运用。
教学时间:1课时一、引入1、指名背《忆山东兄弟》,说说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今天,再来学习一首写思念家乡亲人的唐诗,看看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二、读题(课前板书全诗)1、诗题怎么理解?看注释,思考,讲通题意。
(点击注释)2、补充背景:这首诗是李商隐在一个雨夜写给他妻子的一封信。
当时李商隐在巴蜀的一个州府(今四川三台县)做幕僚,妻子却在北方的长安居住,两地分居,长期不能相聚。
三、读通诗文,感知诗意1、在那个雨夜,诗人李商隐在信中给妻子讲了些什么呢?先听老师来读读。
2、同学们学着读上两三遍,把诗读通顺,读出节奏。
3、指名读,齐读。
4、李商隐在信中究竟对妻子说了些什么呢?表达了个什么意思?请看看注释,争取自己弄明白。
5、质疑讨论,梳通大意。
(1)理解第一句有难处吗?——梳通大意。
并补充:你知道当时诗人与家人分别多久了吗?(一年多了。
)(2)理解第二有问题吗?(随机感知:秋池——秋天的池塘,有什么特点?)梳通后提示:这雨是哪里的雨,哪个季节的雨?(3)再看三、四句,释疑。
补充:“共剪西窗烛”意味着什么?“话”这里当“聊天”、“倾听”讲。
话什么?(诗人的感受,心情,对家人的思念。
)——梳通句意。
6、再读这首诗,看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感情,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思念家人——第一句;盼望团聚——第三、四句)四、顺情扣疑,导入深究那么,诗人的思念有多浓,盼望有多深呢?这些情感跟夜雨又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走进这个雨夜,走进诗人内心,去深入品读。
1、先来感受一下这场夜雨。
夜雨寄北李商隐教案
夜雨寄北李商隐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介:教师姓名:教师职务:语文教师1.2 课程背景:《夜雨寄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本章节将通过解析这首诗,使学生了解李商隐的创作背景及其诗歌风格,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1.3 教学目标:1.3.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分析《夜雨寄北》的诗歌结构、意象和表达技巧;(3)背诵并默写《夜雨寄北》。
1.3.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1.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章: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2.1 作者生平简介: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唐代著名诗人。
他与杜牧、李贺并称“唐代三李”,与温庭筠并称“温李”。
李商隐擅长写作五言和七言律诗,诗作内容多表达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2.2 创作背景:《夜雨寄北》是李商隐在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秋,赴四川巴蜀任职途中所作。
诗人客居异乡,夜晚听到雨声,思念远方的朋友,创作了这首诗。
第三章:诗歌结构及意象分析3.1 诗歌结构:《夜雨寄北》共四句,每句七言。
诗歌结构紧凑,对仗工整。
3.2 意象分析:(1)夜雨:诗中核心意象,象征着诗人对家乡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2)孤灯:寓意诗人孤独的心境,夜晚独自品味思念之苦。
(3)湿竹:雨中竹林,寓意诗人与朋友相隔遥远,无法相互慰藉。
第四章:诗歌表达技巧分析4.1 借景抒情:诗人借夜雨、孤灯、湿竹等景物,抒发自己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4.2 对仗:诗歌运用对仗手法,如“夜雨寄北”与“孤灯湿竹”,“相思”与“难托”,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4.3 寓情于景:诗人通过对夜雨、孤灯、湿竹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孤独、忧郁的心情。
第五章:教学总结与拓展5.1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分析了《夜雨寄北》的诗歌结构、意象和表达技巧。
《夜雨寄北》教案
《夜雨寄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夜雨寄北》。
(2)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意境。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感受诗歌的美感。
(2)学会从诗歌的、作者、背景等方面来分析诗歌。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朗读与背诵。
(2)诗歌意境的理解。
(3)诗歌中修辞手法的分析。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某些生僻词语的解释。
(2)诗歌意境的深入理解。
(3)诗歌表达技巧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诗歌内容,了解创作背景。
(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
(3)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方法。
2. 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了解诗歌内容。
(2)收集与诗歌相关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谈论雨天的感受。
(2)分享自己对于雨天的记忆和情感。
2. 诗歌朗读与背诵:(1)让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2)指导学生正确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韵律美。
3. 诗歌解析:(1)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和意境。
(2)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夜雨寄北》的读后感,谈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 让学生收集其他描写雨天的诗歌,进行比较和分析,下一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读后感作业,评价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3. 课堂分享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分享中对于其他描写雨天的诗歌的比较和分析的深度和准确性。
《夜雨寄北》教案
《夜雨寄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夜雨寄北》。
(2)理解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意义。
(3)分析诗文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亲友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
(2)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珍惜时光,奋发向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文内容的掌握,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
(2)理解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意义。
(3)分析诗文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1)诗文中的意象分析,理解诗人是如何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
(2)诗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寓情于景、对仗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感受诗文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诗文注释,理解诗文内容,解答疑问。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念之情,分享自己的亲情体验。
(2)讨论如何关爱亲友,珍惜相处的时光。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四、课后作业1. 背诵并默写《夜雨寄北》。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亲情的小作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文的朗读和背诵情况。
2. 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观点阐述、交流分享等。
4. 学生对亲情观念的认同和珍惜时光的态度。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夜雨景象,让学生置身于诗人的创作情境中,增强代入感。
2. 对比分析:与其他诗人同类题材的诗作进行对比,分析《夜雨寄北》的独特之处。
《夜雨寄北》教案设计优秀5篇
《夜雨寄北》教案设计优秀5篇《夜雨寄北》教案设计篇一课题:《夜雨寄北》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李商隐的文学常识;有节奏地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意蕴。
2、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所创造的意境;理解诗文中的情感。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讨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在这里面不仅留下的诗篇浩如烟海,其中更是名家辈出。
我想这其中大家较为了解的应该就是李白与杜甫吧。
其实,除了这两位之外,还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其中就有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商隐的一首诗《夜雨寄北》。
二、整体感知1、释题。
“夜雨”指秋天夜里下的雨。
“寄北”即寄给北方的友人,“北”是指长安,因在蜀地之北,故称;一作“内”,即内人、妻子,指寄给在北边的妻子。
文题蕴涵着离情别绪的绵绵意境。
2、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一叁—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诗人。
曾任县尉、秘书郎等职。
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其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当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
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无题”诗也常有所寄寓。
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
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
有《李义山诗集》传世。
3、写作背景。
李商隐有“欲回天地”的雄心壮志,可惜“运与愿违”,他“一生襟抱未尝开”,他的诗多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缠绵深挚的爱情诗和借古讽今的咏史诗较有特色。
他与杜牧生活在同一时代,被世人并称为“小李杜”。
秋雨绵绵中的有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
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观雨景,吟成了此诗。
4、教师范读,领读,学生齐读。
三、感受品味1、“君问归期未有期”——您问我的归期,但我的归期没有定。
品评: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李商隐《夜雨寄北》教案
李商隐《夜雨寄北》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夜雨寄北》。
学生能够分析李商隐的写作风格和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学生能够解释生僻词汇和古代文化背景。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来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学生学会如何查找相关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背景和文化含义。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欣赏古典诗歌的美。
学生通过学习李商隐的爱国情怀,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夜雨寄北》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李商隐的写作风格和他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理解古代文化背景对诗歌含义的影响。
掌握诗歌中的生僻词汇和古代用语。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歌全文、生僻词汇的解释、古代文化背景的介绍等。
准备相关的参考资料,以便在需要时提供给学生。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教师通过简要介绍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夜雨寄北》的兴趣。
5.2 诗歌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夜雨寄北》,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5.3 诗歌解析教师分析诗歌的结构、意象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意。
5.4 生僻词汇讲解教师解释诗歌中的生僻词汇和古代用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5.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艺术特色,分享各自的见解。
5.6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对诗歌的理解,写一篇短文,描述诗歌中的景象和情感。
5.7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李商隐的写作风格和他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5.8 作业布置学生背诵《夜雨寄北》。
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李商隐的其他作品,以便在下一节课上分享。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写作。
6.2 学生写作: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现,关注他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运用。
6.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了背诵作业和对李商隐其他作品的了解。
七、教学反思7.1 教师将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是否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
夜雨寄北语文教案设计
夜雨寄北语文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古诗《夜雨寄北》的诗意、诗句和诗歌背景。
分析并欣赏李商隐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学会如何欣赏和解读古典诗歌。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化素养。
理解并感受诗人在异乡漂泊时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夜雨寄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诗歌描述了诗人在巴山夜雨中的孤独和对远在北方的妻子的思念。
2.2 诗歌解析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和修辞手法。
解释生僻词语和古文句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以一幅描绘夜雨的画作或一段夜雨的视频引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学生查找诗歌的背景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3.3 课堂讲解讲解诗歌的结构、韵律和修辞手法,解释生僻词语和古文句法。
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3.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欣赏和解读,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夜雨寄北》的读后感或解析文章。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朗读、讨论和提问等。
4.2 作业质量评估学生作业的质量,包括对诗歌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写作技巧。
4.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满意度和对诗歌的理解程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选用合适的语文教材,包括古诗《夜雨寄北》的文本和相关注释。
5.2 多媒体资源使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5.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关于李商隐和《夜雨寄北》的背景资料和学术文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参考。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授课方式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比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夜雨寄北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夜雨寄北教学设计6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教学目标: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整体感知作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意蕴。
二、教学内容:1.点提取:诗歌的意蕴2.点释意:意蕴就是文学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
比如说作品中渗透的情感,比如说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风骨,表现的人生的某种精义,或者某种主旨。
一般来讲文学作品都有三个层面,即语言层面、意象层面和意蕴层面。
诗歌鉴赏也要从这三个层面入手。
3.关键词:诗歌意蕴三、教学材料1.典型材料:李商隐《夜雨寄北》2.补充材料:卞之琳《断章》、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点导入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诗歌的意蕴。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直问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学习诗歌哪些方面呢?今天我们就讲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诗歌的意蕴(二)点强化1、作者介绍(知人论诗)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豀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是晚唐时期很有影响的一位著名诗人,现存的诗有600余首。
他由于处在“牛李”倾轧的党争之中,所以受人排挤,很不志。
他的诗多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缠绵深挚的爱情诗和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最有特色。
他与杜牧生活在同一时代,被世人并称为“小李杜”。
秋雨绵绵中的有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
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观雨景,吟成了此诗。
2、文章脉络结构全诗有四句。
首句一开头抓住妻子的来信“问归期”来回答。
“未有期”三字,既是对妻子问的回答,又包含着自己宦途失意、羁旅穷愁,有家归不得的抑郁难堪之情。
“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似乎是在写眼前景物,实际上是写客怀离绪的惆怅之情,绵绵夜雨,涨满秋池,长夜难眠,孤灯听雨,诗人正是借写萧瑟之景,抒离索之情。
三、四句写想象中夫妻二人共居长安,共话巴山夜雨时自己孤凄的生活,既是空间的变化,又有时间的推移,写出了人的悲欢离合。
《夜雨寄北》教案(精选5篇)
《夜雨寄北》教案(精选5篇)夜雨寄北教案篇一一。
“窗”见证勤学苦读宋真宗赵恒说:“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在古代,多少读书人的悲欢就在窗内窗外上演。
“十年寒窗无人问”写出了多少读书人的酸甜苦辣,“两耳不闻窗外事”道出了多少读书人的专注,那“萤窗雪案”的典故更诉尽了穷书生的辛酸。
有人“一举成名天下知”了,走上了飞黄腾达的仕途。
但也有很多“苦心人”失望了,像蒲松龄、张继,好在他们用另一种方式证明了自己。
正如台湾作家张晓风在《不朽的失眠》中所说:“1200年过去了,那张长长的榜单上(就是张继挤不进的那张金榜)曾经出现过的状元是谁?哈!管他是谁,真正被记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张继’。
有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
”二。
“窗”体现丰富情感亲情、友情、爱情,思念、牵挂、孤独,在一扇扇“窗”前展现地淋漓尽致。
王维的“窗”道出了不尽的思乡情。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杂诗・其二》)一个人对故乡的思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接在一起。
窗外寒梅、窗内人,这窗前的那株寒梅可能就蕴含着当年作者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则把相思的愁苦与甜蜜展现出来。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未来的乐,反衬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西窗剪烛”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
何等的温馨!何等的甜蜜!李清照的“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声声慢》)则道出了无尽的凄苦。
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的她此时,窗内,零丁一人;窗外,看到的是“旧时相识”的雁、“憔悴损”的“黄花”,听到雨打梧桐的残声。
其处境是何等的凄凉!其心境是何等的凄苦!苏轼的“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江城子》)和贺铸的“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鹧鸪天・半死桐》)则让人感到两位诗人对亡妻无尽的思念。
《夜雨寄北》语文教案设计
《夜雨寄北》语文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理解《夜雨寄北》的诗意和背景。
1.1.2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1.1.3 能够背诵并默写《夜雨寄北》。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感受诗歌的意境。
1.2.2 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能力。
1.2.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3.2 理解友谊和情感的表达方式。
1.3.3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文本内容2.1.1 《夜雨寄北》原文讲解。
2.1.2 诗人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介绍。
2.1.3 诗歌的主题和意象分析。
2.2 教学活动2.2.1 朗读《夜雨寄北》,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2.2 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2.2.3 小组分享,总结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3.1.1 教师讲解《夜雨寄北》的背景和诗意。
3.1.2 教师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3.2 互动法3.2.1 学生朗读诗歌,教师指导发音和韵律。
3.2.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疑问。
3.3 小组讨论法3.3.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评价4.1.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4.1.2 评估学生的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质量。
4.2 作业评价4.2.1 检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夜雨寄北》的情况。
4.2.2 评估学生的课后作业,包括诗歌解析和感悟。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夜雨寄北》原文和相关注释。
5.2 多媒体资源:诗歌朗诵视频或音频。
5.3 网络资源:关于李商隐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资料。
《夜雨寄北》语文教案设计第六章:教学步骤6.1 导入新课6.1.1 教师通过引入李商隐的其他著名诗歌,激发学生对《夜雨寄北》的兴趣。
6.1.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夜雨寄北》教案
《夜雨寄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夜雨寄北》。
(2)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
(3)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的节奏和韵律。
(2)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诗中的意境。
(3)学会通过诗中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培养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3)提高审美情趣,培养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的朗读和背诵。
2. 诗中关键词语和典故的理解。
3. 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意象的理解和情感的体会。
2. 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录音带或课件。
2. 相关背景资料的图片或文字。
3. 参考译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受诗的韵律和意境。
(2)引导学生关注诗的,激发学生对诗内容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韵律。
(2)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跟读。
(3)学生齐读,体会诗的节奏感。
3. 理解内容(1)教师简要介绍诗的背景。
(2)学生自学生字词,理解诗的大意。
(3)教师重点讲解生僻字词和典故。
4. 分析诗的特点(1)引导学生观察诗的结构,了解诗的组成部分。
(2)分析诗的韵律特点,如平仄、对仗等。
5. 情感体会(1)让学生发挥想象,感受诗中的意境。
(2)引导学生通过诗中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
6. 应用拓展(1)让学生举例说明诗中的修辞手法。
(2)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诗句,进行交流展示。
7. 小结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布置作业:背诵诗篇,完成练习题。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 利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夜雨寄北》与其他诗词的异同。
3.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对诗文情感的共鸣。
七、评价反馈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夜雨寄北》教案
《夜雨寄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夜雨寄北》。
(2)理解并掌握诗中的生字词。
(3)分析并欣赏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从诗歌的、作者、背景等方面来理解诗歌。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3)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
2. 诗歌的意境分析和情感体验。
3.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抒情手法的理解。
2. 诗歌背景与诗人情感的联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PPT。
2. 诗歌全文及相关背景资料。
3. 朗读音频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朗读音频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夜雨寄北》,提问:“夜雨”和“寄北”分别代表了什么意义?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让学生结合诗歌背景,理解诗人的创作动机。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有哪些?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意义?(2)全班交流:诗人的情感是如何通过意象表达的?4. 诗歌解析(1)解析诗歌的意象,如“巴山夜雨”、“涨秋池”等。
(2)分析诗人的抒情手法,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闭目聆听雨声,想象诗歌中的画面,感受诗人的情感。
(2)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与诗人情感的共鸣之处。
6. 朗读与背诵(1)分组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2)全班一起背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味。
7. 课堂小结(1)回顾诗歌的主要内容,总结诗人的情感。
(2)强调诗歌的字词理解、意境分析和情感体验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夜雨寄北》。
(2)写一篇关于《夜雨寄北》的读后感。
《夜雨寄北》教学教案
《夜雨寄北》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夜雨寄北》。
(2)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
(3)分析并欣赏李商隐的诗风格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运用诗词欣赏的方法,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感和离愁别绪。
(2)领略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与背诵。
2. 诗歌意境的感悟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诗中典故的理解。
2. 诗歌艺术特色的鉴赏。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义:《夜雨寄北》原文、注释、译文及相关背景资料。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播放音乐等。
3. 学习任务单: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
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展示一幅夜雨图,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复习旧知:回顾李商隐的其他诗作,引导学生了解其诗风。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夜雨寄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自读注释,理解诗歌内容,解答疑问。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诗中的典故和意象。
(2)分享成果: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讲解。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
(2)分析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艺术特色。
5. 欣赏与感悟(1)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中的画面。
(2)分享感悟:让学生谈谈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6. 应用拓展(1)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夜雨”为主题的诗歌。
(2)推荐阅读其他李商隐的诗作,拓展知识面。
7. 总结与反馈(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估其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团队合作能力等。
夜雨寄北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夜雨寄北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总结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ummary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夜雨寄北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夜雨寄北教案
夜雨寄北教案【教案】主题:夜雨寄北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诗歌《夜雨寄北》的意境和主题。
2. 能够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 能够分析诗歌的结构,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过程1. 情景体验通过播放雨声和风声的音乐,营造出夜雨寄北的情境,并请学生躺在桌上,闭上眼睛,感受雨水滴在窗户上的声音,感受那种夜幕下的忧伤和孤独。
2. 领读诗歌请学生共同读诗歌《夜雨寄北》,然后请学生一起朗读,将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传递给他人。
3. 分析修辞手法指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以加深对诗歌意义的理解。
4. 理解意境和主题学生自由讨论,提出自己对诗歌意境和主题的理解,并用诗句进行支撑。
5. 分析诗歌结构及语言特点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行、韵、格律等结构特点,以及在语言上的变化和运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
6. 创作请学生仿照《夜雨寄北》的形式和韵律,在写作的过程中,尽量表达类似的情感和意境。
7. 听课评价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与他人交流收获。
三、教学资源准备1. 电脑或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雨声和风声的音乐。
2. 黑板、白板或幻灯片,用于展示诗歌内容和分析修辞手法、结构和语言特点。
四、教学评价方法1. 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学生的诗歌分析和创作水平。
3. 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搜集其他与雨相关的古代诗歌,进行鉴赏和分析。
2.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情感或主题,进行创作,以帮助拓宽诗歌表达的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雨寄北》教学案
五年级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习诗歌的朗诵节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体会诗歌意境。
3、引导学生理解思想内容及主旨。
学习重点
体会诗歌意境,把握文章主旨。
学习流程:
●一、分享资源(小组交流,展示成果)
1、交流有关李商隐的资料和绝句、律诗的特点。
2、李商隐----代诗人,字----,和----合称“小李杜”。
3、绝句第—句押韵,律诗分--、--、--、--四联。
●二、忘情朗读(读中获知,相互欣赏)
1、自我朗读,体会情感,注意节奏。
(学生谈对节奏的理解,教师补充)
2、同位互读,相互点评(优缺点)。
3、讲台展示,学生欣赏。
(让学生评比谁的感情最投入)
●三、翻译赏析(互相帮助,展现自我)
1、对照注释,理解诗意。
(先自主学习,再相互交流)
2、欣赏语言(学生大胆说出诗句的妙处,比赛谁说得快,说得好)
诗中哪些是实景描写?哪些是虚景描写?各自体现作者怎样的感情?
●五、各展身手(独立写作,大胆展示,共同欣赏)
根据《夜雨寄北》这首诗,改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小散文。
●六、佳作推荐(同学合作,推选佳作)
把写得好的小散文张贴在“学习园地”上,课下欣赏。
课后作业
积累学习过的带“雨”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