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劳动教育与青少年成长

家庭劳动教育与青少年成长
家庭劳动教育与青少年成长

家庭劳动教育与青少年成长

劳动教育是人生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劳动教育是通过家务劳动树立孩子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把孩子培养成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的、有责任感的社会人的过程。家庭劳动教育关系到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意志和品质,对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其聪明才智及动手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一、劳动教育对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劳动创造了我们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劳动作为人类生存于世界的一种活动,是每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劳动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家庭劳动教育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从小树立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实践证明,从小做家务、热爱劳动的孩子能吃苦,有才干,对生活充满自信,人际交往能力强于不爱劳动的孩子。美国心理学家威兰特对波士顿地区490名孩子进行了20年的跟踪研究表明,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以后的失业比例为1:15,犯罪比例为1:10,爱干家务的孩子平均收入要比不爱干家务的孩子高出20%左右。从小培养劳动习惯,有利于孩子德、智、体的全面和谐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格。

2、家庭劳动教育能够培养身心两健的人。家庭劳动教育是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一种实践活动,通过家务劳动可以锻炼孩子身体健康成长,医学科学的研究证明,劳动是多种生理器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有利于改善呼吸和血液循环,促进肌肉、骨骼的发育,促进孩子的左右脑发育,对智力发展十分有益。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学家卢梭认为,培养身心两健的人,必须在体力劳动中才能完成。在卢梭看来,劳动既可锻炼儿童身体,也可以锻炼儿童头脑在“养成锻炼身体和手工劳动的习惯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还养成了他反复思考的性情”。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主张培养儿童手脑双全、自立、立人的教育思想,培养“康健的体力,劳动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团体自治的精神”。

3、家庭劳动教育有利于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独立自主、坚毅和自信是一切有成就者必备的意志品质,这样的意志品质只有经过长期劳动磨练才能获得。一般来说,劳动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体验成功的过程,它有助于历炼意志品质。孩子在做家务劳动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每一次困难和挫折都是对孩子意志、能力的磨炼,每一次磨练都会让孩子增长克服困难的勇气、抑制自身的惰性,在做家务劳动中孩子体验到了劳动带来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的不断积累,

就会形成独立自主、坚毅和自信的心理品质。路是人走出来的,事是人做出来的,意志品质是锻炼出来的。教育不但要发展孩子的智力,还应燃起孩子对劳动的渴望,在劳动中锻炼意志品质。

4、家庭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一种态度,是道德评价最基本的价值尺度,人的社会化不仅要求人们学会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和社会行为规范,更重要的是培养社会责任感。家务劳动对孩子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务劳动能让孩子们在劳动中体验精神上的愉悦,学会关心他人,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这对现在的独生子女更为重要。孩子从小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就能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意识到自己作为家庭成员应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并且逐渐养成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树立起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一个有责任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会很认真、很负责,一旦遇到困难,他就会凭借负责任的态度发挥自己最大潜能战胜困难。相反,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甚至不顾社会基本道德准则,作出唯利是图的事。因此,责任心是做人的重要基础,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孩子长大后才能承担起家庭和事业的重任,成为对社会有益的。

二、当前家庭劳动教育缺失带来的后果。

新中国建立以来,劳动教育一直是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但近儿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社会、学校和家庭忽视劳动教育的现象十分普遍。有关青少年劳动观念、劳动能力的调查显示,由于家庭劳动教育缺失,当代青少年劳动观念淡薄,除了追求学习成绩外,不善于料理自己生活,生活自理能力比较欠缺,人际沟通能力较差。我国青少年劳动教育的缺失带来的社会问题,已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

据上海某大学近几年对录取的新生调查,有60%以上的人不会自己挂蚊帐,许多大学生在入学前没有亲手洗过一件衣服。某县妇联对本县一所重点中学初一学生家务劳动调查结果表明,从没有洗过一件衬衫的占79%,不会煮饭的占84%,不会或不敢使用电饭锅、液化汽炉的占67%。据北京市家教学会对某小学一个班的调查,该班44名学生中,家长每天给整理书包的占39%,家长给洗手绢的占66%,家长给穿衣服的占59%。最典型的事例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研究生魏永康。他2岁掌握1000个汉字,8岁上中学,13岁考进大学,父母唯一的心愿就是让儿子好好学习,母亲把儿子所有生活上的事情都包了下来,他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伙伴,没有人际交往。魏永康17岁那年考取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的研究生后,一人从湖南来到北京读书,但是生活自理的低能,严重的依赖性,让他无法独立生活,于是只得肄业回家。从家庭教育视角看,一些家长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教观念影响下,认为家务劳动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不做家务最多变成懒虫,而分数上不去

则不能成龙”。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做家务是没正事,据有关调查:有65.9%的家长为了不影响孩子学习,不让孩子做家务,有60%的家长不支持孩子参加公益劳动。正是由于家庭忽视了劳动教育,致使孩子缺少参加劳动的机会,依赖性强、自立能力差,影响健全人格的发展。

1、一些孩子不珍爱劳动成果,感情扭曲。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人民大众的辛勤劳动,我们理应对劳动人民辛勤的劳动抱着一种感恩的情感,去尊重劳动人民,珍爱劳动成果。但是由于劳动教育缺失,一些孩子没有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念,没有经历过劳动体验,不懂得劳动的苦累,他们甚至在感情上蔑视劳动人民,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某学校的儿名学生下课后在走廊里边走边嗑瓜子,当清洁工上前劝阻时,一名学生理直气壮地说:“你不就是扫地的嘛,我们不扔点垃圾,你没活干,不就下岗了吗?”。校园里糟蹋粮食的现象司空见惯,一些学生毫不吝惜地把米饭、馒头、肉、菜倒进了泔水桶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千百年来珍爱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诲,已在孩子们的心中淡去。

2、一些孩子缺少爱心,人格不健全。劳动是付出汗水,与人合作的过程,热爱劳动的人才会有奉献精神,马克思曾指出:“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消毒剂”。现在有些孩子表现出自私、缺少爱心,不懂得谦让,怕苦怕累、厌恶劳动、贪图享乐的不良倾向,常常向父母提出种种物资上的要求,伸手要零花钱,却不愿劳动。对长春市5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有七成学生打饭时不给老师让先,有的学生表示:“自己还饿着呢,顾不得别人”。据我们对一些中小学生的调查,许多孩子生活上依赖父母,花钱大手大脚,但却不懂得关心父母,有20%多的孩子从没照顾过生病的父母,大多数孩子对家里的日常事务、经济状况、父母的身体状况都不曾关心过。不少孩子缺乏家庭责任感,一位家长对我们说:“我有病倒在床上,让孩子倒杯水,孩子都觉得厌烦。家里什么事都不管不问。”缺乏家庭责任感是现在许多孩子的共性,这是人格不健全的一种表现。

3、一些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经不起挫折。学会生活自理能力是人的社会化最基本的内容,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然而,现在大多数孩子不爱做家务,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目前,中国城镇的青少年大多具有依赖他人的不良习惯,生活基本技能掌握比较少。在“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及教育”的调查研究中,有20.4%的孩子明确表示“缺少生活自理能力”;有18.3%的孩子认为自己“做事依赖别人”;28%的孩子“很少帮助父母干活”。笔者对长春市某高校一个班25名学生的调查,有24名同学不会缝补衣服,不会钉扣子。由于青少年缺少劳动教育,经不起劳动的苦累,心理上承受不起挫折磨难,一遇挫折往往采取极端行为,或离家出走,或选择终结生命而自杀。据上

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有24.39%的孩子曾有过自杀意念,1.71%的孩子有过自杀行为。

从以上反映出的问题可以看到,青少年劳动观念日趋淡薄,生活自理能力差,己成为“长不大的一代”,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感忧虑,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忽视劳动教育的结果。

三、对开展家庭劳动教育的几点思考

劳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孩子劳动意识,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使他们在家庭劳动的潜移默化中增长才智,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这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针对当前我国青少年劳动教育的现状,笔者提出如下几点思考:

1、更新家长观念,走出劳动教育误区

家长是家庭教育的施教者,开展劳动教育关键是家长要走出认识上的识区,树立家教新理念。家长对劳动教育主要存在“三怕”的思想误区:一怕家务劳动会影响孩子学习:二怕孩子不会做家务,反倒添乱;三怕孩子吃苦受累。解决家长认识上的误区,首先要打破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观,不要把分数作为衡量孩子唯一的标准。其次要树立以孩子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观,重视家庭劳动教育,把孩子培养成有知识,有道德,有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第三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劳动教育,从小培养孩予独立的生活能力。在欧美一些国家,中学生打工是普遍现象,而且都得到家长支持。一位英国人说:“孩子打工挣钱,家长都不反对,甚至还鼓励,一则可节约一些开支,更重要的是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让孩子知道钱必须用劳动去换取”。在美国即使富有的家庭也让孩子分担家里的活计或外出打杂,替人推割草机、帮人扫落叶、铲雪等;在德国法律规定孩子到14岁就有承担家务劳动的义务。我们的家长要相信孩子劳动的能力,放手让孩子做事,要鼓励他们参加劳动实践。

2、放手让孩子做事,从小培养劳动行为习惯

为孩子创设劳动实践机会与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让孩子从小体验劳动的快乐和劳动的意义,在艰苦的劳动中磨炼意志品质和吃苦精神,将使他们终身受用。马克思认为:“在合理的社会制度下,每个儿童从九岁起都应当参加生产劳动,不仅用脑劳动,而且用双手劳动。”开展家庭劳动教育,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与活动能力,放手让孩子做事,为孩子创造劳动的机会:一是从娃娃抓起,进行劳动启蒙教育。父母应有意识地让三四岁的幼儿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从小树立劳动意识,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如,父母做家务时,可以让孩子拿块抹布擦擦桌椅或倒垃圾等。二是孩子稍长大点后,要进行自我服务的劳动教育,树立“自己的事自己来做,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的劳动观念。克服依赖父母的惰

性,让他们学会自我料理生活,洗自己的手帕、袜子、衣服等,学会打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精神。三是通过劳动进行家庭责任教育。要让孩子经常帮父母打扫环境卫生,收拾屋子、清洗厕所,为家人做饭做菜,利用寒暑假外出打工,磨炼吃苦精神,学会社会生存技能,通过家务劳动让孩子懂得为父母分担家务是一种责任。值得注意的是,父母要放手让孩子做事,不要怕孩子不会做事,也不要求全责备。孩子做任何家务劳动,无论结果怎样,家长都应给予认可和赞许,鼓励并帮助他们把事情做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劳动氛围。千万不要因孩子不会做事而指责他们或包办替代,这样就会扼杀孩子爱劳动的热情。

3、创建劳动教育大环境,让孩子有更多参与劳动的机会

近些年,轻视劳动教育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一些教师和家长甚至把劳动作为一种惩戒的手段,“不听话就罚你劳动”,错误地把劳动教育当作“劳动改造”,使学生鄙视、厌恶劳动。青少年教育不是靠学校或家庭单方面能解决的,要依靠全社会力量的参与。

笔者认为,要积极创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的大环境,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一是建立以学校为主体,有教育专家和工、青、妇、关工委等部门参与的家教工作体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家庭教育行为,为家长提供咨询服务。二是建立家校合作共管机制,家校互相配合,家长要支持学校的劳动教育,学校要鼓励孩子多做家务。三是创建家—校—社区劳动教育环境,学校要组织学生多参加一些服务性的社区公益性劳动,社区要积极为学校劳动教育提供场所和条件。为了更好地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劳动,尤其是社会的公益劳动,笔者建议建立学生劳动记分考评制。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规定应参加的家务劳动和社区公益劳动的时间和应掌握的基本劳动技能,制定评分标准,由家长、学校和社区同考核,并把它作为学校评三好学生、保送升学的条件之一。

总之,我们应树立以“勤劳”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荣辱观,创建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鼓励孩子们自觉地参加劳动,养成热爱劳动的品质,培养他们成为具有自我生存能力,能为家庭和社会服务,有责任感的公民。

家庭劳动教育与青少年成长

(讲座稿)

东二营中小德育处

郭伟

2012.9

学校指导家庭教育方案

勉县新铺镇初级中学 家庭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指导,以为学生成长负责、为学生发展服务、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形成教育合力为出发点,为营造和谐、高效、优质的教育体系,建立密切、融洽、信赖的家校关系和师生关系,促进各类学生健康和谐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加强教师的服务意识,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改进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形成我校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环境。 二、活动目的 以“增进了解,增强服务;关注学习,关注成长;家校一体,共育共赢”为主题通过家长开放日,切实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及校内外表现。及时通报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质量观,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征求学生及家长对教师和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提高社会与家长、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满意程度。促进教师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我校各项工作推向新的台阶。 三、领导小组 组长:赵永 副组长:姚德银 组员:各位班主任 四、活动内容: 1、了解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如经济状况、文化教养、教育方式、家庭对学生的影响等)

2、了解学生在家庭中表现状况,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思想表现、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 3、向家长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和在校的表现。与家长共商促进孩子发展的教育措施、方法和手段,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4、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5、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对家长关心的问题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 五、活动要求、 1、确定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的学生家长,每班至少10名。这些学生家长要有代表性,可以是学困生、单亲家庭的学生、进城务工子女,也可以是特长生、优等生、潜力生的家长。 2、依据了解到的学生情况,做好家长开放日的目的、与家长谈话内容的准备工作。 3、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对待家长的态度要诚恳,赢得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4、要注重方式方法,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提高家访的质量。 5、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多鼓励、多赞赏、多倾听、多探讨,创设和谐氛围。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纪律和思想品德等情况,让家长真实、全面了解学生的表现。 6、要根据学生情况,积极向家长介绍促进孩子发展的措施和手段,指导家长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 7、要虚心、认真听取家长的各种意见和建议,能当时解答的要及时解答,不能当时解答的要在家访结束后三日内给家长进行答复,并做好记录。 六、活动安排 1、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的前期准备会议。

家庭中的劳动教育

浅谈家庭中的劳动教育 摘要:当前,一部分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都越来越差,社会各方都给予了重视。但是,导致这种现象并不仅仅是因为孩子的原因,我们应该对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形式进行反思。大部分家长应当摒弃旧有的错误观念,从小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培养其自理、动手操作能力,形成热爱劳动的意识。但是也要注意方法得当,避免产生反效果。 关键词:家庭;劳动教育;家长 现在出现了一部分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现象,社会各方也渐渐给予了重视。但是,我们不应该单单指责孩子动手能力差、懒惰,导致这种现象,孩子的家长占很大一部分责任。孩子的劳动意识需要从小培养,然而一部分家长却是事事为孩子做好,过分照顾孩子,不给孩子亲手操作的机会。其实,在一定范围内,我们应当让小孩子有劳动的机会来发展他做事的能力。要知道做父母的主要工作,是培养儿童自己劳动的习惯,培养儿童自己独立的能力,而不是事事帮他办好。 当小孩子年龄很小时,能力薄弱,需要父母帮忙,可是在孩子渐渐长大的过程中,家长也应该渐渐使孩子进行相应的适当适量的劳动,而不是全权包办,使得孩子无法养成自理能力,依赖性强,并且只会索取而不会给予,缺乏责任意识。并且,一些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的追踪调查和研究后发现:热爱劳动的孩子和不热爱劳动的孩子相比,长大后的失业率是1:15,犯罪率是1:10。可见,热爱劳动的孩子和不热

爱劳动的孩子在未来的生活技能和道德品质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家庭劳动教育必不可少,家长应当掌握好方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得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形成独立自主意识。 首先,家长要接受家庭劳动教育的观念,认识到劳动教育的必然性,知道劳动教育对于孩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上存在着错误的观念,他们会跟孩子说:“你就好好学习吧,你不用管家里的任何事情。”结果,孩子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学习才是他的全部事情,而家务活儿是父母的事情。可见,不是孩子不愿意做家务,而是他被剥夺了做家务的机会。我们应当摒弃错误的思想观念,有意识地让孩子参与到家务劳动中,培养他热爱劳动的习惯。劳动教育对孩子的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的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孩子身体健康,增强体质; 2.正确的劳动教育可以使孩子渐渐独立、减少对家长的依赖心理; 3.正确的劳动教育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培养也具有着积极意义,孩子会主动帮助家长减轻负担,延伸至乐于帮助他人。 其次,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时,要了解不同发展阶段孩子的不同特点,而“因材施教”,给予不同的劳动内容。当孩子还是婴儿时,显然它并不能做些什么,需要的是细心的呵护与照顾,以及一定的陶冶;孩子稍大,应当适当地帮助孩子学会自己穿衣,洗脸刷牙,独立用餐,整理玩具;再大一点时,可以让孩子收拾杂物,帮助父母摆放碗筷、清洁卫生等等。进入学校后,也不应让孩子将学校任务作为唯一,而忽略了家庭里的劳动,应适当适量的让孩子主动承担一些家

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

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 世纪被喻为网络时代,我们的生活正逐渐被网络所影响。网吧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是社会进步的体现。网吧作为发展中国家进入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入口,在客观上让很多还没有富起来的人提前走进了网络世界,增加了一个了解社会进步的窗口。但是,网络时代同其它新生事物一样,其存在及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说它有利,通过它可以推动全民上网工程,促进现代信息化;不利的是对于缺乏足够辨别力和控制力的学生,会造成某种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会有损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进而增加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难度。因此,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一、青少年上网类型 当电脑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时候,这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学生对电视、电影的迷恋。一些孩子将电脑既作为必备的学习用具,又作为高级的玩具,无形之间,“玩电脑”就占用了学生大部分的业余时间,以致有的孩子成癖上瘾,荒废学业之患便成为人们的心头之痛。一时间,青少年上网的利弊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透过青少年上网的现状,归纳起来,不外有如下几种类型: .开阔视野型互联网把世界变成地球村。在美国很多小学生一有机会就上网,美国教育界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因为这有利于小学生获得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不少青少年通过互联网认识了世界的博大与神奇,懂得了我们如何影响别人、别人如何影响我们的又一途径和方法。正是这种“网上冲浪”,促进了孩子们适应人才标准国际化,人才流动全球化的角色转换。而了解互联网功能的教师、家长也希望孩子加入到无国界活动中去,探寻奇妙的世界,从中获取知识的营养。 .沟通情感型互联网是个神奇的世界,它将天各一方的人连在一起,彼此了解,互相关心,尤其对分散在各地的家庭成员来说,互联网成了维系感情生活的纽带。建立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个人网站,代替信件、电话的发送,既经济又直观,还可以欣赏对方的数码照片,增添生活情趣,随时了解最新信息,分担忧愁、分享快乐。 .诗歌会友型同学之间以网会友,以诗歌相聚,寻找和制作诗歌俱乐部、诗歌论坛。有人喟叹: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一颗热爱诗歌的心灵,该有难得的纯粹与寂寥,也该有一方精神的乐土。于是在网上将诗歌、歌词、流行歌曲、卡拉以及触目皆是的广告联手聚集,呈现莺歌燕舞的气派:“月落乌啼”启用了唐诗流韵,“涛声依旧”截取了宋词风格……。网络诗歌的出现如同一匹黑马,对陈腐的诗坛进行着无情的践踏。诗歌搭乘无所不在的网络快车,势必为这诗情消隐的岁月注入强大的兴奋剂。 .知识学习型信息网络时代取代了传统的学法、教法,无数倍地提高学习效率,为有条件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例如:北京海淀区推出的“科利华电脑家庭教师”,提

小学生劳动教育活动方案精编版

小学生劳动教育活动方案 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研究和探讨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劳动意识培养的关系,主要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1、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及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2、通过研究,提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案和不良习惯的矫正方案,做到良好习惯的培养和不良习惯的矫正相结合。 3、教师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小学阶段学生劳动意识的形成、范围及培养途径。 1、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劳动教育。例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注意营造劳动教育氛围,精心设计“劳动教育”长廊,让每一个地方,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角落都能说话,使校园形成潜移默化和具有导向性的学习教育场所。在学校校门的宣传栏、教学大楼每层走廊墙壁上可以悬挂有关劳动的名人名言。如苏霍姆林斯基:“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中,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又如高尔基:“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以及宋庆龄:“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等。校内黑板报等也可以充分地利用,大力地宣传,使全体师生了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劳动”的良好氛围,为“人人爱劳动”打下舆论基础。另外在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和运动会等集中性校园文化系列活动时,也要注意与劳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如可以在学生的小品节目上表演、美术和手抄报作品的展示以及故事演讲中,进一步加强校园劳动教育的渗透性。 2、创设班级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热爱劳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点内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因此除学校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外,在班级也可以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如班级的布置上,班级黑板报、专栏、等都可以围绕热爱劳动的内容。班里可开展一些有关劳动的活动,如开展“每天一分钟家务”,“整理小房间”,“养出最美的花”、“我不甘落后”等活动。种种实践活动,会使我们的“小皇帝”,“小公主”们再也不娇气了,个个成了爱父母,爱班级,爱学校,爱劳动的好儿童。同时班上还可以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中队会; 开展“学习身边人,评点身边事”的演讲;评选“班级劳动之星”,使“热爱劳动、劳动光荣”思想意识扎根学生心里。 3、创设家庭劳动环境人不是孤立存在于世上的,是社会中人,因此他总要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家和学校,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因此我们可利用家长会建议家长在家做到: A、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尝试劳动。当孩子对某件事感兴趣时,家长要及时引导,大胆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劳动。 B、给孩子一段时间,学会劳动。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学会劳动。开始会出现帮倒忙的现象,家长要接纳孩子从不会到会的渐进过程。 C、给孩子良好的物质空间,自主劳动。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很重要,所以家长要为孩子创造适合他们劳动的空间。比如低矮的家具放置孩子的物品,让孩子自己取放收拾,充分发挥自主劳动的积极性。 D、给孩子良好的心里空间,享受劳动。要让孩子感受劳动的快乐,以鼓励为主。 E、给孩子一个方法。学会劳动。家长开始要教给孩子劳动的技巧,使孩子能胜任劳动。可以用游戏的口吻引导孩子进入角色。 F、给孩子一个要求,贯彻到底。提出要求和任务,成员要形成统一战线,坚持贯彻到 G g、给孩子一个规则,体味劳动。制定一个劳动奖罚规则,让孩子看到自己劳动带来的荣誉,也能体验懒惰带来的后果,促使孩子最终爱劳动,自觉劳动。

小学生家庭教育学习习惯指导

小学生学习习惯指导 2、学习拖拉 现象:班上有许多同学从一年级起每次作业就做得很慢,家庭作业就更别提了,平时的作业可以做到晚上十一、二点。相同的作业和别的孩子一对比,别人七点左右就完成了。 原因分析:①做作业拖拉的孩子可能是在课堂上没有注意听讲,作业难度过高,学习基础不好,知识结构不完整。②学习上长期缺乏成功的体验,对学习缺乏自信心,学科学习无从下手,只能消极应对。②作业时有些家长喜欢坐孩子旁边指手画脚,孩子一错就大呼小叫。这样容易引起孩子心理上的恐惧和行动上的拖拉; ③孩子的时间也不由自己安排,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有些家长给孩子另外准备了一些数量较多或过高过难的题目。孩子心里有抵触情绪,就故意慢点做,浪费时间。 对策研究:①家长要跟老师合作,鼓励孩子在课堂上不懂就问,把问题解决掉。这样,孩子回家才能好好完成作业;②完成作业时间较长的孩子,家长可以请教老师完成作业的大概时间,对孩子的做作业时间进行一些限制,开始可以放长一点,然后逐渐压缩,直至达到正常完成作业的时间范围。③每天睡觉前的半小时到1小时的时间,由孩子支配。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比如:看电视、看动漫、上网、看书等等。如果孩子提前完成作业,节约的时间也由孩子自己支配。④父母应与孩子协商制定现实可以行的、可操作的短期计划。目标完成后,父母一定要赞赏孩子取得的进步,或是完成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如,奖励孩子一个周末的时间,自主安排,奖励孩子出游半天,等等。 3、学习注意力不集中 现象:“老师,我听着听着课,就不由地走神了,思维像一匹脱缰的马”;“老师,我做着做着作业,大脑就突然出现与学习无关的事,什么都想,很散很乱,没什么意义”。 一个孩子在数学日记中写到:“…做作业也是…一道题算个三四遍还会错..…思维迟钝感觉总有东西堵住自己的脑袋一样..注意力太分散了…怎么办…我都毕业班了啊再这么耗下去…” 原因分析: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原因多种多样,大致可分成如下几种情况:一是注意力本身没有什么障碍,而在于自我苛求、完美主义的倾向,他们常常要求自己能够学习时,心思百分之百在学习上,若是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倾向于自我谴责。二是对上课的目的、意义认识不足或对所学内容的意义认识不足、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的兴趣和责任心。三是受外界环境的干扰,环境因素如噪音,偶发事件,新、奇、特等刺激的影响。四是身体因素,包括饥渴、睡眠不足与疲劳、生病等。五是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紧张、悲观、焦虑、烦躁等均可导致注意力涣散。 对策研究:

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

李锋教育网瘾专题/wtzl/wyzt 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 21世纪被喻为网络时代,我们的生活正逐渐被网络所影响。网吧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是社会进步的体现。网吧作为发展中国家进入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入口,在客观上让很多还没有富起来的人提前走进了网络世界,增加了一个了解社会进步的窗口。但是,网络时代同其它新生事物一样,其存在及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说它有利,通过它可以推动全民上网工程,促进现代信息化;不利的是对于缺乏足够辨别力和控制力的学生,会造成某种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会有损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进而增加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难度。因此,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一、青少年上网类型 当电脑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时候,这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学生对电视、电影的迷恋。一些孩子将电脑既作为必备的学习用具,又作为高级的玩具,无形之间,“玩电脑”就占用了学生大部分的业余时间,以致有的孩子成癖上瘾,荒废学业之患便成为人们的心头之痛。一时间,青少年上网的利弊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透过青少年上网的现状,归纳起来,不外有如下几种类型: 1.开阔视野型互联网把世界变成地球村。在美国很多小学生一有机会就上网,美国教育界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因为这有利于小学生获得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不少青少年通过互联网认识了世界的博大与神奇,懂得了我们如何影响别人、别人如何影响我们的又一途径和方法。正是这种“网上冲浪”,促进了孩子们适应人才标准国际化,人才流动全球化的角色转换。而了解互联网功能的教师、家长也希望孩子加入到无国界活动中去,探寻奇妙的世界,从中获取知识的营养。 2.沟通情感型互联网是个神奇的世界,它将天各一方的人连在一起,彼此了解,互相关心,尤其对分散在各地的家庭成员来说,互联网成了维系感情生活的纽带。建立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个人网站,代替信件、电话的发送,既经济又直观,还可以欣赏对方的数码照片,增添生活情趣,随时了解最新信息,分担忧愁、分享快乐。 3.诗歌会友型同学之间以网会友,以诗歌相聚,寻找和制作诗歌俱乐部、诗歌论坛。有人喟叹: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一颗热爱诗歌的心灵,该有难得的纯粹与寂寥,也该有一方精神的乐土。于是在网上将诗歌、歌词、流行歌曲、卡拉OK以及触目皆是的广告联手聚集,呈现莺歌燕舞的气派:“月落乌啼”启用了唐诗流韵,“涛声依旧”截取了宋词风格……。网络诗歌的出现如同一匹黑马,对陈腐的诗坛进行着无情的践踏。诗歌搭乘无所不在的网络快车,势必为这诗情消隐的岁月注入强大的兴奋剂。 4.知识学习型信息网络时代取代了传统的学法、教法,无数倍地提高学习效率,为有条件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例如:北京海淀区推出的“科利华电脑家庭教师”,提供一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以弥补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普遍性而带来的一些不利结果,随着软件的使用,它让孩子在有趣、新奇的游戏中学习,巩固知识;以特有的方式激发孩子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在乐中得知、在得知中求乐。 5.情绪宣泄型现代社会,家长的工作节奏增强,难有更多时间与小孩交流、沟通思想,疏于对小孩的教育,小孩体验不到家庭的温暖,特别是精神方面的需求,学校学业的压力日益沉重,孩童的好奇、天真的天性便转移到网上,他们对上网抱着幻想,在内容丰富、刺激的网上游戏和甜言蜜语中获得发泄和安慰的满足。孩子们认为:“可以利用网络匿名的特点,

家庭劳动教育与青少年成长

家庭劳动教育与青少年成长 劳动教育是人生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劳动教育是通过家务劳动树立孩子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把孩子培养成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的、有责任感的社会人的过程。家庭劳动教育关系到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意志和品质,对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其聪明才智及动手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一、劳动教育对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劳动创造了我们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劳动作为人类生存于世界的一种活动,是每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劳动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家庭劳动教育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从小树立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实践证明,从小做家务、热爱劳动的孩子能吃苦,有才干,对生活充满自信,人际交往能力强于不爱劳动的孩子。美国心理学家威兰特对波士顿地区490名孩子进行了20年的跟踪研究表明,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以后的失业比例为1:15,犯罪比例为1:10,爱干家务的孩子平均收入要比不爱干家务的孩子高出20%左右。从小培养劳动习惯,有利于孩子德、智、体的全面和谐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格。 2、家庭劳动教育能够培养身心两健的人。家庭劳动教育是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一种实践活动,通过家务劳动可以锻炼孩子身体健康成长,医学科学的研究证明,劳动是多种生理器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有利于改善呼吸和血液循环,促进肌肉、骨骼的发育,促进孩子的左右脑发育,对智力发展十分有益。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学家卢梭认为,培养身心两健的人,必须在体力劳动中才能完成。在卢梭看来,劳动既可锻炼儿童身体,也可以锻炼儿童头脑在“养成锻炼身体和手工劳动的习惯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还养成了他反复思考的性情”。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主张培养儿童手脑双全、自立、立人的教育思想,培养“康健的体力,劳动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团体自治的精神”。 3、家庭劳动教育有利于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独立自主、坚毅和自信是一切有成就者必备的意志品质,这样的意志品质只有经过长期劳动磨练才能获得。一般来说,劳动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体验成功的过程,它有助于历炼意志品质。孩子在做家务劳动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每一次困难和挫折都是对孩子意志、能力的磨炼,每一次磨练都会让孩子增长克服困难的勇气、抑制自身的惰

家庭教育方法和经验

母爱影响恋爱模式,父爱影响社会角色,父母关系影响人际交往,。“比较完美的家庭关系应是一个等边三角形。三个人的关系是等距离的,亲一方或疏一方都可能让孩子长大后难以对人产生信任。 三句话,让孩子更听话一、不要叫孩子做他做不到的事,二、叫他做的事一定要做到,三、做到了要及时奖励。 教育的方法划分为三个层次:口头教育、训练、熏陶 首先,教育要从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开始,加强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了解,就是要懂得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以及心里想什么,平时主要做什么,交往的人是些怎样的人等。理解,就是不要忽视孩子在家庭中的作用,在家庭中有他发表意见的一席之地,而不能说“小孩子懂什么”。家中大事应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设家庭民主化,即让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的权利和地位得到尊重。尊重儿童在家中的权利、地位,不是一味德宠爱娇惯孩子,置于“小皇帝”地位。对孩子百依百顺,不是尊重,是溺爱。 其次,教育要身教重于言教。在家庭中,孩子是在家长的影响和教育下,在认识周围的世界中成长的,家长对待人生、事业、生活以及对待他人的态度,都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在上述了解和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在重视身教重于言教的同时,讲究“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教育方法,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下面,列举常见的几种类型孩子的表现及主要教育方法: 第一类:精力过剩的孩子。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爱玩,爱闹,爱打架,难以管教,但他们较聪明好动,反应快,接受能力强。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他们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这样他们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教育和指导。其次,要适当放手,管教适度。管教若太严,与他们性格不对劲,就会适得其反。要给他一定自由,一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再次,耐心教导:即耐心教育与疏导,通过讲道理,使孩子明白自己的一些“主见”并不那么好,并不那么符合社会道德与规范,从而自愿放弃自己的“主见”,克服自己的毛病,逐步走向成长之路。 第二类: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孩子。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上课多动、好玩、爱讲话,甚至在家中学习也表现出心不在焉。对此类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长说,“那是学校的事,不该我来管,我又不能坐在孩子旁边。”实际上,训练孩子专心听讲,要从日常生活入手,因为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紧密相关的。

(完整版)劳动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作用

劳动教育的作用 增城市新塘镇久裕小学 孩子强不强,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下一个世纪的面貌与命运。每一个父母都应对孩子负起培养的责任,多为孩子的社会属性和未来着想,培养孩子热爱劳动,使中华民族勤劳的美德得以弘扬,使中华民族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劳动是人们改变物质对象,使之适合自身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中华民族是热爱劳动的民族,正是劳动创造了我们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使人高尚,是我们生存于世界的最为神圣的活动,是每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或行为习惯。 一、忽视劳动教育带来的不良后果 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劳动“答卷”一直令人担忧。各种传媒不断报道有关当代青少年劳动意识淡薄,劳动能力差的现象。如近些年上海某著名大学录取的新生中,有60%以上的人不会自己挂帐子,许多大学生在入学前没有亲手洗过一件衣服。网上有这么一个消息某县妇联对该县一所重点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作过一次调查测试,结果表明,从没有洗过一件衬衫的占79%,不能煮好一锅白米饭的占84%,不会和不敢使用电饭锅、液化汽炉的占67%。据北京市家教会对某小学一个班的调查,该班44名学生中,家长每天给整理书包的占39%,家长给洗手绢的占66%,家长给洗脚的占52.3%;家长给穿衣服的占59%。看了三份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答卷”,使我们不得不忧虑,劳动这种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素质,中华民族最为优良的品质正遭到某些因素的削弱与侵蚀。结果,许多青少年即使跨入成年人的行列,依然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比较欠缺。从种种调查报告和现实分析研究中可以看到,青少年的劳动观念正日趋淡薄,对青少年的教育已陷入一些误区。问题出在孩子身上,责任应在家长身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家庭教育,是由于家长思想上的偏差,忽视了劳动教育而产生的严重后果。可悲的是,忽视劳动教育,致使孩子与劳动人民的感情上发生扭曲,不尊重劳动人民,甚至形成看不起体力劳动者的坏思想。某小学校的一个孩子课间不慎将眼镜掉入便坑中,急得没办法。一位工友用手从便坑中帮她掏出来,还给了她。没想到她转身就走了,连个谢字也没有。同学问她,你怎么不好好谢谢人家?她居然说:“谢什么,她就是干这个的。”没有经历过劳动磨炼的孩子,往往不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他们不爱惜劳动成果,不知道这些劳动成果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血汗。目前,有不少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不爱护东西,浪费现象相当严重。分析今天在丰盈的物质生活氛围中成长的一代,许多不良的道德、心理品质,大抵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缺少劳动教育中找到根源。因此,加强青少年的劳动教育,不是一家一户的问题,它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决不可掉以轻心。 二、劳动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 劳动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品质。实践证明,人的许多优秀品质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培养孩子爱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艰苦朴素的好作风。劳动能锻炼孩子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力,促进身心健康。劳动能培养孩子勤快、主动的工作态度,有利于形成对集体、对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心。劳动能培养孩子自立、自理、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进取精神。

指导家长开展家庭劳动教育的材料

指导家长开展家庭劳动教育的材料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劳动是人们改变物质对象,使之适合自身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中华民族是热爱劳动的民族,正是劳动创造了我们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使人高尚,是我们生存于世界的最为神圣的活动,是每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或行为习惯。 一、忽视劳动教育带来的不良后果 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劳动“答卷”一直令人担忧。各种传媒不断报道有关当代青少年劳动意识淡薄,劳动能力差的现象。 据北京市家教会对某小学一个班的调查,该班44名学生中,家长每天给整理书包的占39%,家长给洗手绢的占66%,家长给洗脚的占52.3%;家长给穿衣服的占59%。 看了这份小学生的劳动“答卷”,使我们不得不忧虑,劳动这种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素质,中华民族最为优良的品质正遭到某些因素的削弱与侵蚀。结果,许多青少年即使跨入成年人的行列,依然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比较欠缺。从种种调查报告和现实分析研究中可以看到,青少年的劳动观念正日趋淡薄,对青少年的教育已陷入一些误区。问题出在孩子身上,责任应在家长身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家庭教育,是由于家长思想上的偏差,忽视了劳动教育而产生的严重后果。 可悲的是,忽视劳动教育,致使孩子与劳动人民的感情上发生扭曲,不尊重劳动人民,甚至形成看不起体力劳动者的坏思想。某小学校的一个孩子课间不慎将眼镜掉入便坑中,急得没办法。一位工友用手从便坑中帮她掏出来,还给了她。没想到她转身就走了,连个谢字也没有。同学问她,你怎么不好好谢谢人家?她居然说:“谢什么,她就是干这个的。” 没有经历过劳动磨炼的孩子,往往不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他们不爱惜劳动成果,不知道这些劳动成果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血汗。目前,有不少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不爱护东西,浪费现象相当严重。 分析今天在丰盈的物质生活氛围中成长的一代,许多不良的道德、心理品质,大抵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缺少劳动教育中找到根源。因此,加强小学生的劳动教育,不是一家一户的问题,它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决不可掉以轻心。 二、劳动在小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劳动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品质。实践证明,人的许多优秀品

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在学校教育为主的中国,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也逐渐开始重视家庭教育,认识到了家庭教育在孩子学习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探索关于家庭教育的方法,并将之付诸实践,这种行为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针对家庭教育这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些家庭教育的技巧与方法。 正文: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即是指在家庭领域内长辈对晚辈实施的教育,而这种教育应从孩子小时教起,家长切不可松懈。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加全面,重视孩子综合能力的发展,从小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孩子成长过程中首先接触的环境是家庭,接触最紧密的即为他们的父母或其他负责人。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摇篮,是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家长承担着孩子教育的启蒙作用,即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教会孩子各种基本生活行为(如走路、说话、独立性等),影响着孩子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从而对孩子一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伴随着人的一生 人的成长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家庭,结婚前生活在父母组建的家庭中,婚后生活在自己组建的家庭中,一个人无论身在何处,家都是根,中国传统思想落地归根,从而使人们对家有着深厚的情感。家是一个人物质源泉和精神支柱,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避风港,家承载着太多的使命,伴随着人的一生。 (三)家庭教育弥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不足 学校每个班级中都有好几十个学生,老师不可能完全了解每个学生的状况,这时就需要家长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使老师能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现代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在网络上飞速传播,这就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孩子使用新技术,摒弃网络上的不良诱惑,从而使孩子身心得到更好地发展。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优化孩子的心灵,使他们自觉屏蔽不良信息。 (四)家庭教育具有权威性 父母孩子之间,父母应属于比较强势的一方,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这更可以显示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正确的对待孩子进行教育可以使孩子更好地理解与体谅父母,使孩子在内心中对父母产生一种敬畏感,使孩子心甘情愿的接受父母的建议,从而更好地付诸于实践,如此良好的循环下去,必定会使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融洽,使孩子对父母又敬又爱,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小学家庭教育活动方案

呼图壁县第四小学家庭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指导,以为学生成长负责、为学生发展服务、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形成教育合力为出发点,为营造和谐、高效、优质的教育体系,建立密切、融洽、信赖的家校关系和师生关系,促进各类学生健康和谐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加强教师的服务意识,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改进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形成我校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环境。 二、活动目的 以“增进了解,增强服务;关注学习,关注成长;家校一体,共育共赢”为主题通过家长开放日,切实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及校内外表现。及时通报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质量观,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征求学生及家长对教师和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提高社会与家长、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满意程度。促进教师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我校各项工作推向新的台阶。 三、领导小组 组长:蔡雨花 副组长:徐琴李今赵静 组员:各位班主任 四、活动内容: 1、了解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如经济状况、文化教养、教育方式、家庭对学生的 影响等) 2、了解学生在家庭中表现状况,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思想表现、个性特点 兴趣爱好等。 3、向家长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和在校的表现。与家长共商促进孩子发展的教育措 施、方法和手段,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4、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5、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对家长关心的问题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 五、活动要求、 1、确定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的学生家长,每班至少10名。这些学生家长要有代表性,可以是学困生、单亲家庭的学生、进城务工子女,也可以是特长生、优等生、潜力生的家长。 2、依据了解到的学生情况,做好家长开放日的目的、与家长谈话内容的准备工作。 3、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对待家长的态度要诚恳,赢得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4、要注重方式方法,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提高家访的质量。

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

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 -------山阳中学家长学校辅导讲座目的和意义: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人成长发展无法离开又不可缺少的。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永远眷恋且永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教师。”正是通过家庭教育,家长把自己崇高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生活经验,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下一代,并将伴随孩子们走完全部人生旅途。而且家庭教育又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培育孩子按照国家和社会规定的目标成长。 原则上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在教育内容上也是与学校教育内容相配合的。归纳起来,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有如下六点: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一个孩子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才能为将来的人生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李岚清副总理曾指出:“家长对孩子不能只注意在校的学习成绩,也要关注思想品德方面的修养,注意他们在社会上可能受到的不良影响,否则好孩子也有可能变坏,有的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的家长成天把孩子禁锢在家里学习,不注意开拓孩子视野,增长社会实践经验等,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品德的发展像涓涓细流,需要日积月累,成长中的孩子道路品质还没定型,需要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良好教育环境的营造,这个过程是由浅入深的。低年级的学生只是初步掌握一些道德上的判断,知道了一些诸如公平、自私之类的概念,并且主要是依据家长、老师、小伙伴们以及各类传媒的种种言论和行为,来形成自己的判断。到了高年级,他们才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标准,对一件事情或一个人做出比较独立的评价。总体来说,中学生的种种道德上的表现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这就决定了道德培养的长期性和及时性,它贯穿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要求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在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中不要怕麻烦,要反复地讲道理、举例子,以及自身经常的影响,才能有助于将道德观念在他们心中扎下根来,仅有言教还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通过父母的身教和结合生活实践中的各种情境施教。孩子们是通过模仿来学习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的,模仿是没有道德判断的,但通过模仿学到的不同行为方式,就是别人评价个体道德品质的依据。孩子们模仿最多的就是父母,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在孩子面前要做到慎言、慎行,家长一句随便说出的话,对于一件小事的处理,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良好品德的培养。身教胜于言教,这句话用在父母对孩子的品德的教育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小学德育论文-谈谈家庭劳动教育对形成孩子优良品德的意义通用版

小学德育论文-谈谈家庭劳动教育对形成孩子优良品德的意义通用版 一、忽视劳动教育带来的不良后果 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劳动“答卷”一直令人担忧。各种传媒不断报道有关当代青少年劳动意识淡薄,劳动能力差的现象。如近些年上海某著名大学录取的新生中,有60%以上的人不会自己挂帐子,许多大学生在入学前没有亲手洗过一件衣服。 某县妇联对该县一所重点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作过一次调查测试,结果表明,从没有洗过一件衬衫的占79 %,不能煮好一锅白米饭的占84%,不会和不敢使用电饭锅、液化汽炉的占67%。 据北京市家教会对某小学一个班的调查,该班44名学生中,家长每天给整理书包的占39%,家长给洗手绢的占66%,家长给洗脚的占52.3%;家长给穿衣服的占59%。 看了三份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答卷”,使我们不得不忧虑,劳动这种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素质,中华民族最为优良的品质正遭到某些因素的削弱与侵蚀。结果,许多青少年即使跨入成年人的行列,依然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比较欠缺。从种种调查报告和现实分析研究中可以看到,青少年的劳动观念正日趋淡薄,对青少年的教育已陷入一些误区。问题出在孩子身上,责任应在家长身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家庭教育,是由于家长思想上的偏差,忽视了劳动教育而产生的严重后果。 可悲的是,忽视劳动教育,致使孩子与劳动人民的感情上发生扭曲,不尊重劳动人民,甚至形成看不起体力劳动者的坏思想。某小学校的一个孩子课间不慎将眼镜掉入便坑中,急得没办法。一位工友用手从便坑中帮她掏出来,还给了她。没想到她转身就走了,连个谢字也没有。同学问她,你怎么不好好谢谢人家?她居然说:“谢什么,她就是干这个的。” 没有经历过劳动磨炼的孩子,往往不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他们不爱惜劳动成果,不知道这些劳动成果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血汗。目前,有不少孩子花钱大手大脚,

家庭教育十大原则

家庭教育十大原则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很有帮助: 第一,平等原则。 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与父母平等的争辩,不仅是互爱的一种体现,而且能够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明辩是非,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而“独裁”对孩子人格的影响是灾难性的。许多家长觉得辛辛苦苦赚钱养孩子,孩子就应该听自己的,必须服从自己。这种观念应该改变,要把孩子看做是与自己平等的人。 第二,尊重原则。 我们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尊重我们,有的家长只希望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而不能有自己的观点或者申辩一下,否就对孩子大声训斥。这种孩子长大后很可能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人,没有自己的观点。 第三,感情交流原则。 很多家长错误地认为:“有书你读,有饭你吃,有衣服你穿,还想什么?”但人的成长不但需要物质,也有精神、情感的需要。家长忽略孩子的精神、情感需要,孩子和家长就没话说。长期下去,儿女和家长相处会变得越来越尴尬。 第四,自由原则。 很多家长把孩子管得很严,却往往吃力不讨好,甚至引起悲剧。应相信孩子的能力,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第五,统一原则。 家庭的教育要和学校统一,否则孩子无所适从。另外,家庭成员之间教育的观念要一致,否则孩子不知道听谁的,结果就谁的都不听。 第六,榜样原则。 家长是孩子第一个模仿的对象,家长一定要做好榜样,别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不良的种子。 第七,信任原则。 谎言是从不信任中来的。如果你从孩子小时就很信任他(她),孩子就没有说谎的必要。

第八,宽容原则。 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自然会经常犯错误。家长应该宽容地对待,大可不必“小错大骂,大错木棒侍候”。 第九,鼓励原则。 许多家长有个坏习惯,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便说:“是不是偷看来的?”当孩子成绩差时又说:“你从来都是这样差的。”尽管是很随意的一句话,却大大伤害了孩子的心。在家庭生活中,应该多鼓励孩子。 第十,方法转变原则。 教育方法要随孩子的年龄的增大而不断改变。 总之,不管你采取什么方法来教育孩子,只要让你的孩子感到生活很幸福,很愉快,健康,乐观,他(她)富有爱心,充满信心,对前途满怀希望,那么,你就是成功的家长。

小学生假期家庭劳动心得体会

小学生假期家庭劳动心得体会 导读:本文小学生假期家庭劳动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小学生假期家庭劳动心得体会 1 寒假劳动带给我的是欣喜,是得到成果后的喜悦。一方面,我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劳动中成长,在劳动中学习,充实了自我,真正地走出课堂。去帮助家人,让家人享受自己的成果,使自己陶醉在喜悦之中,有时会很累,但的感觉是我在成长,我在有意义地成长。 另一方面,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没有劳动经验,没有与人配合,有些东西以前没有尝试过,难免会出差错,如果我还一成不变的话,以后很有可能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现在的社会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拥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以及一些应辨能力,光靠在学校汲取知识,远远不够,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 通过这次劳动,我知道了劳动的辛苦,平时我不知道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天真的认为劳动十分简单,只要稍微用用力就行了,谁知道劳动这样辛苦,每一个干净整洁的房间,都是由父母的汗水洗刷而成的。想一想自己以前的行为我感到无地自容,感到羞愧万分,感到耻辱。 通过这次劳动我学会了珍惜,懂得了感恩。知道了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就是不可饶恕的犯罪。知道了不管任何事都需要劳动与汗水才能成功。任何事都不会不劳而获,都不回天上掉馅饼。任何事付出

与收获都成正比,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在这次劳动中,我增加了劳动经验,提高了与人配合的能力。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知道了劳动最光荣。而且在这次劳动中我感到自己的心灵有了巨大的升华,仿佛甘霖的滋润,让我心旷神怡。 当我在切身体验劳动时。劳动确实很辛苦,但却是苦中带甜的。劳动的感受,在劳累时大汗淋漓的感受。这些都不是能从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所能触摸到的。 小学生假期家庭劳动心得体会2 一眨眼,寒假已经过去一个星期了,再有几天就该过年了。爸爸说:“今天家里做卫生,你这么大了,也要学会做家务,跟我们一起干活吧。”我想家长每天忙来忙去的,即要上班又要回家做家务,我现在放假了,是应该帮助他们干一些活儿了。于是我痛快地答应了。 刚开始,我的热情很高,帮助妈妈整理桌面,柜子,扫地什么的。可是,渐渐地,我就觉得脖子、腰、背开始有酸痛的感觉,动作也不象开始那么麻利了。我心想,干家务怎么这么累人呀。这时侯,妈妈看出我有点累了,就说:“这么一会儿就累了,快一边儿歇着去吧,不用你了!”可是我一想,妈妈每天上班工作,下班回家要做饭,做家务,星期日休息的时候还要洗衣服,做扫除,她不是更辛苦吗?我还是要帮忙做家务,减轻他们的负担。 于是,我说:“我不累,我还能干呢!”妈妈看着我,笑着说:“别逞强了,累了就歇会儿。”我说:“我还不累,如果我累了就歇会儿,再帮你们干活儿。”妈妈欣慰的说:“行呀,我的女儿真的长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人生观,世界观等的形成。 蔡元培先生说过,“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所谓的家庭教育就是家庭中年长的成员,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对孩子的熏染、影响和教导,家庭是构成社会最基本的细胞,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其它亲族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的最基本的单位,自古以来,人们就深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至关重要性。 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家教成功的必要条件。 那么,要如何能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工作呢?我认为应做到三个重视: (一)重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识。 苏霍姆林斯基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但是不少家长还没真正认识到自己就是教育者。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些家长,他们往往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把一切都交给老师了,自己只要给孩子吃好、穿好、住好就行。至于教育,那是老师的事。针对这个种现象,我

们首先应转变家长的这种不正确的观念,通过交谈、讲座、书面联系、向家长推荐一些谈家教重要性的文章等方法,使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慢慢地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还帮助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子女的表率。孩子的眼睛就像照相机,每天都拍下了父母的形象。家长的道德修养,言行举止都会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有位学生,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妈妈成天在家麻将,不仅不给孩子适当的教育与辅导,孩子正常的休息时间也得不到保障。另外那些麻将人的出言不逊也对孩子产生了很坏的影响。一段时间,孩子不但成绩下降,而且在日记中流露出对妈妈极度的反感,甚至有厌学的心理。该班教师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多留点时间和空间给孩子,分别从教师的角度和孩子的角度给家长提出了些建议。家长认识到了这不单单是玩的问题,这种行为可能毁了孩子的一生,她逐渐改掉了视赌如命的恶习,还经常带孩子去书店,让孩子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孩子成绩渐渐有了提高。在母爱的温暖下,孩子的性格也变得活泼起来。 要使家庭教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做到目标一致,观念一致。然而,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仍有少数家长只盯着学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