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声音的强弱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声音的变化实验报告单

声音的变化实验报告单
鱼洞南区学校科学实验记录单
实验名称
4(上)1.3
观察比较声音的变化
实验类别
演示实验
实验目标
明白声音有强弱、高低之分
实验器材
钢尺、橡皮筋、钉有钉子的木板、试管 4 根、烧杯 4 个
实验方法
1、用手把尺子压在桌子的边沿,先将尺子伸出桌面长一些,再将尺子伸出桌面短一些,骨同样的力分别用手拨动尺子,仔细听高低变化。
4、拨动绑在两个钉子之间的橡皮筋,橡皮筋松弛时,它发出的声音,橡皮筋紧绷时,它发出的声音。
5、用嘴在试管口吹气,试管装水越多,它发出的声音越而,试管装水越少,它发出的声音越而。
实验结论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越,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物体震动的速度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震动的速度越慢,发出的声音越。
实验人员
级班
第小组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年ຫໍສະໝຸດ 日七、实验名称:声音的变化
实验题目: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实验材料:1块钉两颗钉子的木板、1根橡皮筋。
实验步骤:1、木板上钉两个钉子,两个钉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的装置。
2、把橡皮筋拉紧点,拨弹;稍稍放松些,拨弹。
3、比较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如何描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变化呢?
实验结果
1、用手拨动伸出桌面的尺子,发现尺子伸出越短,震动得越,伸出越长,震动得越。
2、先轻后重拨动按在桌上的钢尺,轻轻拨动钢尺时,尺子上下振动的幅度,发出的声音;用力拨动钢尺时,尺子上下振动的幅度,发出的声音。
3、依次敲击4个装不同量水的杯子,杯子里的水越多,发出的声音越, 杯子里的水越少,发出的声音越。
注意事项:认真仔细听,并描述听到的声音变化。
2、将尺子伸出桌面一定距离,先轻后重拨动按在桌上的钢尺,仔细听声音强弱变化。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观察比较声音强弱高低的变化实验报告单
实验科目:科学
学校
年(班)级
四()
小组成员
实验时间
月日
实验名称
观察比较声音强弱高低的变化
实验目的: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实验器材:钢尺,4个装不同水量的烧杯,橡皮筋1根,3根长短不同的铁钉,筷子1根
实验步骤:
1、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1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尺子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尺子的另一端。先轻轻拨动钢尺,再用力拨动钢尺,观察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发出的声音强弱。
4、紧的橡皮筋声音大,松的橡皮筋声音小。
实验结论:
振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物体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2、用筷子敲击长短不同的铁钉,记录声音强弱。
4、依次拉动紧、教紧、松的橡皮筋,记录声音强弱。
实验现象:
1、轻轻拨动钢尺,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
2、盛水多的烧杯声音小,盛水少的烧杯声音大。
3、短的铁钉声音大,长的铁钉声音小。

《声音的强弱》教案

《声音的强弱》教案

《声音的强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强弱概念,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探究声音强弱规律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声音与生活、科技等方面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强弱概念及影响因素。

2. 实验探究声音强弱的规律。

3. 声音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声音的强弱概念、实验探究声音强弱的规律。

2. 教学难点:声音强弱与声源振动幅度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声音的强弱规律。

2. 运用实验法验证声音强弱与声源振动幅度的关系。

3.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声音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雷声、掌声等,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强弱。

2. 讲解声音的强弱概念:介绍声音的响度、音量等概念,解释声音的强弱与声源振动幅度有关。

3.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振动幅度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强弱,记录实验现象。

4.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现象,探讨声音强弱与声源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5. 声音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声音在通讯、音乐、电影等方面的应用,以及科技领域中对声音强弱的研究。

6.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声音强弱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观察并记录不同场景下的声音强弱现象。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声音强弱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观察现象的准确性。

3. 评价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声音强弱知识的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振动物体(如尺子、鼓等)、声音测量仪器(如声级计)、实验记录表。

2. 教学媒体:PPT、视频资料、图片等。

3. 教学场地:实验室、教室。

八、教学拓展1. 探究声音的传播:了解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的传播特点,探讨声音传播的速度和距离。

2. 声音的调制与解调:学习声音的频率、波形等知识,了解调制解调在通讯技术中的应用。

认识声音的强弱实验报告

认识声音的强弱实验报告
认识声音的强弱实验报告
班级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级班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认识声音的强弱
实验
目的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
实验
器材
刚尺记录单
实验
步骤
1:复习
2:观察刚尺怎样发出声音
3:轻拨和用力拨动刚尺进行比较,尺上下震动的幅度和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并作好记录。
4:重复实验,准确描述物体震动时,震动幅度的大小与声音强弱之间是什么关系。
观察到
的现象
或结论
音量是由物体震动的幅度决定的,震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
指导
教师:
评定等级

小学四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观察比较声音强度

小学四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观察比较声音强度
实验结果
1音量是由物体震动的幅度决定的,震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2、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音高就越低。
东边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四年级
实验名称
观察比较声音强弱、高低的变化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1、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2、了解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实验器材
尺子、烧杯
实验步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复习;2、观察刚尺怎样发出声音;3、轻拨和用力拨动刚尺进行比较,尺上下震动的幅度和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并作好记录。4、重复实验,准确描述物体震动时,震动幅度的大小与声音强弱之间是什么关系。5、按顺序反复敲击杯口,比较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再与小组的预测进行比较;6、每个小组(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按要求开始实验。7、对实验结果作简单的分析,并作下记录。8、整理器材

声音的强弱实验实验报告单

声音的强弱实验实验报告单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班级:四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声音的强弱实验(P11-12)
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
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
记录人:
操作人:
实验器材
一把钢尺
我们的猜想
钢尺的振动幅度与声音强弱有关。
实验记录(过程与步骤)
1.将一把钢尺(或塑料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2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先轻轻拨动钢尺,听一听钢尺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钢尺是怎样振动的;再用力拨动钢尺,钢尺发出的声音和它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变化?
2.同样,用不同的力量拨动橡皮筋,当橡皮筋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时,它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变化?
3.用不同的力量敲击鼓面,当鼓发出强弱不同声音时,鼓面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
钢尺的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钢尺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声响度的实验观察与分析

声响度的实验观察与分析

声响度的实验观察与分析声响度是声音的一个物理量,用来描述声音的强弱程度。

在人类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同声响度的声音,比如说闹钟声、汽车喇叭声等。

那么声响度是如何被测量和衡量的呢?本文将以实验的方式观察和分析声响度。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声响度的定义和计量单位。

声响度以贝(dB)为单位,是用来度量声音的强弱程度的物理量。

一般来说,人耳能够感知的声音范围大约在0到120分贝之间。

为了观察和分析声响度,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实验:首先,准备一个声响度计仪器,它能够精确测量声音的强弱程度。

然后,我们选择几个不同强度的声音源,比如手电筒声、书页翻动声等,开始实验。

实验的第一步是将声响度计置于一个安静的环境中,调整仪器的灵敏度,使其能够准确测量静音的声响度。

然后,开始逐一测量不同声音源的声响度。

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声音源的不同强度会导致声响度的变化。

当声音源的强度增加时,声响度会相应增大,反之亦然。

这是因为声音的强度与声响度是成正比的关系。

另外,我们还可以观察到不同声音源之间的声响度差异。

比如说,手电筒声的声响度通常较低,书页翻动声的声响度通常较高。

这是因为不同声音源产生声音的方式、频率和振幅等因素都会对声响度产生影响。

实验观察完成后,我们可以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对声响度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和比较,我们可以得出声音源之间的声响度差异和变化规律。

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声音的物理特性,并为声音相关的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在实际应用中,声响度的观察和分析对于保护听觉健康和环境评价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比如说,在工作场所中,测量和控制噪音的声响度可以帮助保护工人的听觉健康;在城市规划中,评估交通和设施建设对环境音响度的影响有助于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

综上所述,声响度的实验观察与分析是通过测量和比较不同声音源的声响度来研究声音的物理特性和变化规律。

这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声音的理解,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对声响度的研究还有很多进一步的内容,需要我们不断深入探索和研究。

观察比较声音的强弱、高低变化

观察比较声音的强弱、高低变化

观察比较声音强弱、高低的变化
实验名称:观察比较声音强弱、高低的变化
实验地点:科学实验室
实验类型: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观察比较声音强弱、高低的变化
实验器材:钢尺、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记录单
实验步骤:1、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1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尺子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尺子的另一端。

2、先轻轻拨动钢尺,观察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发出的声音强弱
3、再用力拨动钢尺,与前面的实验进行比较
4、用同样的力度敲击标有编号的盛有不同水量杯口,记录它们发出的声音。

实验现象:轻轻拨动钢尺,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反之尺子上下振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

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不同
实验结论:发声物体振幅越大声音越大,反之越小。

发声物体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反之越低。

测试声音的实验报告

测试声音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声音的基本特性,如频率、振幅、波长等;2. 掌握测量声音的基本方法;3. 分析不同条件下声音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其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的基本特性包括频率、振幅、波长等。

频率表示声音的高低,振幅表示声音的强弱,波长表示声音的传播速度。

本实验通过测量不同条件下声音的频率、振幅和波长,分析声音的变化规律。

三、实验器材1. 声音发生器;2. 秒表;3. 分贝计;4. 耳机;5. 线路连接器;6. 实验桌;7. 记录本。

四、实验步骤1. 将声音发生器连接到实验桌,打开电源;2. 将耳机插入声音发生器,调整音量至适中;3. 使用秒表测量声音从发声器到耳机所需的时间,计算声音的传播速度;4. 使用分贝计测量耳机处声音的振幅,记录数据;5. 调整声音发生器的频率,分别测量不同频率下声音的振幅和波长;6.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声音的变化规律。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1. 声音传播速度:根据实验数据,声音从发声器到耳机所需时间为0.02秒,传播速度为0.3米/秒。

2. 声音振幅:在耳机处,声音的振幅为0.5mV。

3. 声音频率与振幅、波长关系:随着频率的增加,声音的振幅和波长也随之增加。

当频率达到一定值时,振幅和波长达到最大值。

当频率继续增加时,振幅和波长逐渐减小。

4.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实验中发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0.3米/秒;在水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米/秒。

六、实验结论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其传播需要介质;2. 声音的基本特性包括频率、振幅、波长等;3. 声音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传播速度、振幅和波长;4. 本实验验证了声音的基本特性和传播规律。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护耳朵,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分贝声音中;2. 实验数据应准确记录,以便后续分析;3.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声音的变化规律,分析原因。

物理实验:声强与声音的远近与大小的实验

物理实验:声强与声音的远近与大小的实验
声强传感器:用于测量声强的传感器,通常由传声器和放大器组成。
声强计:用于测量声强的仪器,可以记录和显示声强值。
实验步骤:通过实验验证声强与声音的远近与大小的关系,并利用声强测量原理来测 量声音的传播距离和强度。
实验步骤
声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量仪 声音发生器(如手机、扬声器等) 距离测量工具(如卷尺、激光测距仪等) 实验记录表
声音控制:实验结论可以应用于声音 控制领域,例如在噪声治理、音响工 程和音乐制作等方面,提高声音的质 量和效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声音传播研究:实验结论有助于深 入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 律,为声音传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声学产品设计:实验结论可以为声学 产品的设计提供指导,例如在耳机、 扬声器和麦克风等产品的设计和优化 中,提高产品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声强与声音的大小关系:实验结果 表明,声强与声音的大小成正比关 系,即声音越大,声强越大。
实验意义:本实验对于声音传播的基 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实际应 用中也有助于提高声音传输的效率和 清晰度。
声强测量:利用声强测量技术可以 精确地测量声音的强度,为声音的 传播和扩散研究提供重要数据。
学习使用声强计进行测量 了解声强及其测量方法
掌握声强与声音的远近与大 小的关系
探究声强在不同环境下的变 化规律
实验原理
声强是声音的 物理量之一, 表示单位时间 内通过单位面
积的声能
声强的大小与 声音的振动幅 度有关,振幅 越大,声强越

声强与声音的传 播距离和声音的 分散程度有关, 分散程度越大,
确定实验场地:选择一个安静、无回声的室内环境,以减少外界噪音干扰。

声的基本实验报告

声的基本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 掌握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3. 学会使用实验仪器测量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

二、实验原理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2. 声音的传播:声音在空气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其速度受介质密度和温度的影响。

3. 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

(2)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振动幅度决定。

(3)音色:指声音的品质,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

三、实验器材1. 振动器2. 麦克风3. 音频分析仪4. 声波发生器5. 钳子6. 声波接收器7. 计时器8. 纸和笔四、实验步骤1. 将振动器固定在实验台上,连接好麦克风和音频分析仪。

2. 使用钳子调整振动器的振动频率,记录振动频率。

3. 打开音频分析仪,调整灵敏度,使音频分析仪能够检测到振动器的声音。

4. 使用声波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的声音,分别测量它们的音调、响度和音色。

5.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

6. 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并绘制图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音调实验结果:(1)实验数据:振动器振动频率为200Hz、500Hz、1000Hz时,对应的声音音调分别为低音、中音和高音。

(2)分析: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 响度实验结果:(1)实验数据:振动器振动幅度分别为1mm、2mm、3mm时,对应的声音响度分别为弱、中、强。

(2)分析: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3. 音色实验结果:(1)实验数据:使用不同材料和结构的发声体产生声音,如金属棒、塑料管等,对应的声音音色各不相同。

(2)分析: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音色不同。

六、结论1. 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2. 声音的传播以波的形式进行,其速度受介质密度和温度的影响。

3. 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分别由振动频率、振动幅度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

1.5声音的强与弱教案及反思

1.5声音的强与弱教案及反思
实验要领:做这个实验,一定要注意观察,注意比较轻轻拨动钢尺和用力拨动钢尺的时候,钢尺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钢尺的振动幅度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再思考钢尺发出的声音和钢尺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且思考问题,得出实验结论。
交流,学生说一说实验现象,交流实验结论。
再出示小雨沙沙声,引导学生听一听,体会小雨若有若无的沙沙声。
为什么安塞腰鼓让人听了热血沸腾,而小雨听起来却若有若无?同样是声音,为什么有的声音强?有的声音弱?声音的强弱又是怎么形成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声音的强弱。
板书课题:5声音的强与弱
二、探索
教师引导,要想探索声音的强与弱,我们还是通过几个小实验来探究。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用不同的力度拨动橡皮筋,听一听橡皮筋发出的声音,观察橡皮筋的振动幅度,思考橡皮筋的声音与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得出的实验结论,教师小结:这个实验与我们刚才第1个钢尺的实验是一样的,用力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就会发出很大的声音,而它的振动幅度也很大,相反,轻轻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就会发出很小的声音,而它的振动幅度也很小。
1.5《声音的强与弱》教学设计
课 题
5声音的强与弱
课时
日期教Biblioteka 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人们通常把轻重不同的声音称为声音的强弱。
2、通过实验,探究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
3、知道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物体振动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懂得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实验一:钢尺的声音和振动幅度

初二物理声音强弱与那些因素有关实验报告的范文

初二物理声音强弱与那些因素有关实验报告的范文

初二物理声音强弱与那些因素有关实验报告的范文实验报告:初二物理声音强弱与影响因素的关系一、实验目的:探究声音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实验器材:音频发生器、扬声器、音频放大器、听音器、电源、电线等。

三、实验原理:声音强弱与振动源的振幅大小、音源与听音点距离、介质等因素有关。

四、实验步骤:1. 将音频发生器连接到音频放大器,再将音频放大器连接到扬声器。

2. 将听音器与扬声器连接。

3. 调节音频发生器的频率,使其发出一定的声音。

4. 固定音频发生器和听音器的位置,逐渐调节音频发生器的音量大小,记录下相应的声音强度。

5. 控制音频发生器的音量不变,逐渐调节音频发生器与听音器之间的距离,记录下相应的声音强度。

6. 将音频发生器与听音器之间增加一种介质(如玻璃板),记录下相应的声音强度。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1. 音量大小与声音强度的关系:通过调节音频发生器的音量,可以观察到声音的强弱发生变化,音量越大,声音强度越大。

2. 与听音点距离的关系:将音篇发生器与听音器之间的距离逐渐变远,可以观察到声音的强弱发生变化,距离越远,声音强度越弱。

3. 介质的影响:在音频发生器与听音器之间加入玻璃板,可以观察到声音的强弱发生变化,介质的添加使声音通过传播介质产生衰减,从而使声音强度降低。

六、实验结论:声音强弱与振动源的振幅大小、音源与听音点距离、介质等因素有关。

音量大小、距离远近以及传播介质的不同都会直接影响声音强度的大小。

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 实验中应确保实验器材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2. 实验时应注意操作细节,尤其是音频发生器、音频放大器和电源的连接。

3.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反复测量和记录,减少误差。

4. 实验结束后,应正确清理和存放实验器材,并注意维护实验室的整洁。

以上为初二物理声音强弱与影响因素实验报告的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实验过程中,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物理知识点声音的音量和音色的实验观察

物理知识点声音的音量和音色的实验观察

物理知识点声音的音量和音色的实验观察声音是我们生活中常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之一,通过实验观察声音的音量和音色,可以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规律。

本文将以实验为基础,探讨声音的音量和音色的相关知识点。

实验一:音量的实验观察实验材料:-音频设备(如扬声器、音响等)-信号发生器、音频播放器等实验步骤:1. 将音频设备和信号发生器等连接好,调整音量大小。

2. 使用信号发生器发出一音频信号,初始音量设定为适中水平。

3. 随着音量的不断增大,观察声音的变化,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音量与声音的强度有关,声音的强度越大,音量越高。

2. 音量的大小可以通过调节信号发生器的振幅或音频设备的音量控制。

3. 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常见的音量范围为0-120dB。

其中,0dB代表听觉门槛,120dB代表疼痛门槛。

实验二:音色的实验观察实验材料:-乐器(如吉他、钢琴等)-音频设备(如麦克风、录音设备等)实验步骤:1. 选择不同种类的乐器,如吉他、钢琴等。

2. 分别演奏不同音调的音符,注意保持相同的音量。

3. 使用音频设备录音,并播放录音结果。

4. 通过观察和听觉判断,记录每种乐器演奏出的不同音调的音色特点。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音色与乐器的振动频率有关,不同乐器的音色取决于其独特的谐波倍频比例。

2. 不同音色给人的感受也不同,例如吉他音色较为柔和,钢琴音色较为明亮。

3. 音色的变化可以通过改变乐器的结构或乐器的演奏技巧来实现。

综上所述,通过实验观察声音的音量和音色,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声音的特性和变化规律。

音量的大小与声音的强度有关,可以通过调节音频设备的音量来控制;而音色的差异则源于不同乐器振动频率的独特谐波倍频比例。

因此,实验观察是学习声音相关知识点的有效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规律。

实验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

实验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

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班级: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 合作者: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是振幅。

二、知识准备(1)振幅: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叫做振幅。

三、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铁架台、乒乓球、细线、音叉、锤子、示波器(或计算机)、话筒等。

(2)提出问题我们知道,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的不同,声音的强弱叫做。

想一想:什么因素决定声音的响度呢?(3)设计实验①探究响度和振动幅度的关系: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表明响度越大。

②研究方法:转换法。

将音叉微小振动的幅度转换成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利用了转换法。

③将音叉振动发出的声信号输入示波器或计算机中,观察波形(幅度、疏密)。

(4)实验步骤①把系好乒乓球的细线拴在铁架台上,用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②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使音叉发出响度不同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③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将音叉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或计算机中,观察波形的幅度。

(5)收集证据实验数据记录表格:(6)分析论证用较大的力敲击音叉时,音叉发出的声音响度,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波形的幅度;用较小的力敲击音叉时,音叉发出的声音响度,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波形的幅度。

(选填“大”或“小”)实验结论:声音的响度与物体的有关,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

四、分析讨论(1)将话筒安在示波器的输入端,将三种声音输入,且发出声音的时间相同,根据波形分析:①响度相同的是:;②音调最低的是:;③甲和乙相比,两者的不同。

(2)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喊话器;在医院里,医生看病时常常使用听诊器。

声音特性设计实验报告(3篇)

声音特性设计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验证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并探究影响这三个特性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1. 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 响度: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

幅度越大,响度越大;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3. 音色: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不同材料和结构的发声体,其音色也不同。

三、实验材料1. 发声体:一根长锯条,一根铜条2. 实验工具:尺子,弹簧测力计,录音笔四、实验步骤1. 音调实验:(1)将锯条一端紧压在桌面,一端伸出桌面。

(2)用尺子测量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记录数据。

(3)拨动锯条,听其发出的声音,同时保证锯条每次振动幅度相同。

(4)改变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重复步骤(3),观察声音的高低变化。

2. 响度实验:(1)手持铜条或锯条,用不同力气敲击桌面。

(2)观察敲击声音的大小变化,记录数据。

3. 音色实验:(1)使相同的力气,分别用铜条和锯条敲击桌面。

(2)听取两种材料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观察声音的差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音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锯条伸出长度不同,发声体振动的快慢不同,声音的高低也不同。

这说明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2. 响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力气小,敲击声音小;力气大,敲击声音也大。

这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

3. 音色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材料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不同。

这说明声音的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同时,我们还探究了影响这三个特性的因素:1.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2. 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

3.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声音的高低、大小和品质,以便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声音现象的实验报告

声音现象的实验报告

1. 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和传播方式;2. 掌握声音的基本特性,如响度、音调和音色;3. 通过实验验证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差异;4. 探究声音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二、实验原理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随之消失。

2. 声音的传播:声音需要介质传播,如空气、水、固体等。

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

3. 声音的特性:声音有三个基本特性,即响度、音调和音色。

-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与声源的振动幅度和距离有关。

-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

- 音色:指声音的品质,与声源的振动波形有关。

三、实验器材1. 音频发生器;2. 耳机;3. 音波发射器;4. 钢尺;5. 水盆;6. 玻璃杯;7. 橡皮筋;8. 直尺;9. 计时器;10. 记录纸。

1. 观察声音的产生:将橡皮筋固定在桌子边缘,用钢尺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振动产生的声音。

2. 声音的传播速度:- 空气中:将音波发射器发射的声音传至耳机,计时声音传播的时间,记录下来。

- 水中:将音波发射器发射的声音传入水盆,计时声音传播的时间,记录下来。

- 固体中:将音波发射器发射的声音传入玻璃杯,计时声音传播的时间,记录下来。

3. 声音的反射:- 用音波发射器发射声音,在墙壁前观察声音的反射现象,记录反射角度和反射时间。

4. 声音的折射:- 将钢尺斜插入水中,观察钢尺在水中的折射现象,记录折射角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声音的产生:橡皮筋振动时,能够听到声音。

2. 声音的传播速度:- 空气中:声音传播时间为1秒;- 水中:声音传播时间为0.5秒;- 固体中:声音传播时间为0.3秒。

分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3. 声音的反射:在墙壁前,声音发生反射,反射角度与入射角度相等。

4. 声音的折射:将钢尺斜插入水中,钢尺在水中的部分与空气中的部分形成折射,折射角度约为30°。

认识声音的实验报告(3篇)

认识声音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2. 掌握声音的基本特性,如频率、波长、振幅等;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产生的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经过人耳接收后,大脑对声音进行处理,从而产生听觉。

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三、实验器材1. 音叉;2. 玻璃杯;3. 水;4. 纸团;5. 麦克风;6. 数据采集器;7. 计算器。

四、实验步骤1. 将音叉轻轻敲击,观察音叉振动产生的声音;2. 将玻璃杯装满水,将音叉振动产生的声音传递到玻璃杯中,观察水面振动情况;3. 将纸团放在玻璃杯口,用音叉敲击纸团,观察纸团振动产生的声音;4. 使用麦克风和数据采集器记录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5. 分析数据,比较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特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音叉敲击后产生明显的振动,同时发出清脆的声音;2. 当音叉振动产生的声音传递到玻璃杯中时,观察到水面出现波纹,说明声音在水中传播;3. 将纸团放在玻璃杯口,用音叉敲击纸团,观察到纸团振动产生的声音比音叉振动产生的声音小;4. 使用麦克风和数据采集器记录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发现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频率和振幅;5. 分析数据,得出以下结论:(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3)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频率和振幅。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

这是因为固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小,分子间作用力较大,有利于声音的传播;2. 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不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频率和振幅。

频率越高,声音越尖锐;振幅越大,声音越响亮;3.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声音的传播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在室内实验时,声音容易受到墙壁的反射和吸收,导致声音减弱。

物理声音特性实验报告

物理声音特性实验报告

1. 研究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2. 探究影响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因素。

3. 通过实验验证物理理论知识。

二、实验原理1. 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2. 响度: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

3. 音色: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由物体振动的波形决定。

三、实验器材1. 手机2. 吸管3. 鼓4. 纸屑5. 耳塞6. 计时器四、实验步骤1. 音调实验(1)依次变短的吸管粘一排,然后用嘴吹,观察不同吸管长度对应的音调。

(2)记录实验数据,分析音调与吸管长度的关系。

2. 响度实验(1)拍手,观察响度变化。

(2)制作小鼓,观察拍击力度与鼓面震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3. 音色实验(1)敲击各种物体,观察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记录实验数据,分析音色与物体材料、形状等因素的关系。

4. 探究影响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因素(1)控制变量法:在实验过程中,只改变一个变量,观察其他变量的变化。

(2)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影响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因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音调与吸管长度的关系:吸管长度越短,音调越高。

2.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 音色与物体材料、形状等因素的关系: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

六、实验结论1. 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 响度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 音色与物体材料、形状等因素有关,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

七、实验拓展1. 研究不同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影响。

2. 研究不同乐器、不同人声的音调、响度和音色特点。

3. 利用实验结果,为音乐创作、音响设计等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听声音实验报告

听声音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耳对声音的感知范围;2. 探究不同音调、音量、音色对听觉感知的影响;3. 分析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衰减规律;4.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严谨态度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1. 人耳对声音的感知范围:人耳能感知的声音频率范围约为20Hz~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波。

2. 音调、音量、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声波的频率有关;音量是指声音的强弱,与声波的振幅有关;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声波的波形有关。

3. 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衰减规律: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随着距离的增加,声波的能量逐渐减小,导致声音的强度逐渐减弱。

三、实验器材1. 耳塞:用于保护实验者的听力;2. 音频发生器:用于产生不同频率、音量、音色的声音;3. 音频接收器:用于接收音频发生器发出的声音;4. 卷尺:用于测量声音传播的距离;5. 计时器:用于测量声音传播的时间。

四、实验步骤1. 实验一:测量人耳对声音的感知范围(1)打开音频发生器,调整频率为20Hz,音量为适中;(2)将音频接收器放置在实验者耳边,逐渐增加距离,直到听不到声音为止;(3)记录实验者能听到的最大距离;(4)重复步骤(1)~(3),分别测量频率为100Hz、1000Hz、2000Hz、10000Hz、20000Hz的声音。

2. 实验二:探究不同音调、音量、音色对听觉感知的影响(1)打开音频发生器,调整频率为100Hz,音量为适中;(2)调整音量为最大,记录实验者能听到的最大音量;(3)保持音量不变,调整频率为1000Hz,记录实验者能听到的最大频率;(4)保持频率不变,调整音量为最小,记录实验者能听到的最小音量;(5)重复步骤(1)~(4),分别测试音色为纯音、复合音、乐音的声音。

3. 实验三:分析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衰减规律(1)打开音频发生器,调整频率为1000Hz,音量为适中;(2)将音频接收器放置在实验者耳边,逐渐增加距离,记录实验者能听到的最大距离;(3)保持频率、音量不变,重复步骤(2),分别测量距离为1m、2m、3m、4m、5m时的声音强度;(4)根据测量结果,绘制声音强度与距离的关系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声音的强弱实验报告
班级
4年级班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认识声音的强弱
实验
目的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
实验
器材
刚尺记录单
实验
步骤
1:复习
2:观察刚尺怎样发出声音
3:轻拨和用力拨动刚尺进行比较,尺上下震动的幅度和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并作好记录。
4:重复实验,准确描述物体震动时,震动幅度的大小与声音强弱之间是什么关系。
观察到
的现象
或结论
音量是由物体震动的幅度决定的,震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
指导
教师:
评定等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