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合集下载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02
它涉及到语文学科的本质、教学 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 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 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程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 阶段,从最初的语文教育萌芽,到现 代的多元化、个性化教育理念,不断 发展和完善。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语文课程与教学 论的研究重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对学生语文素 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段提高教学效果。
跨学科整合
语文课程与教学将注重与其他学 科的整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
质和跨学科能力。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教学内容改革
语文课程与教学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改 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方式创新
语文教学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 探究式学习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水平。
教育研究
开展语文教学研究,探 索语文教学规律,为教 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
实践指导。
05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未来 发展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
语文课程与教学将更加注重多元 化,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 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以满足不同
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技术融合
随着科技的进步,语文课程与教 学将更加注重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如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手
专业道德
坚守教师职业道德,关爱学生,为 人师表,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 生。
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
持续学习
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学 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教学反思
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 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简介本课程介绍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理念、目标与评价、课程资源与语文教材评价、教学过程与模式,重点论述了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和语文综合性学习,同时还论述了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现代媒体教育以及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本课程以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的《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高师院校中文专业学生的职业需要为出发点,力图帮助学生掌握语文教学技能,尽快形成语文教学能力。

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理念第一节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的性质体现着语文课程总体的价值取向,语文课程理念、目标、内容、结构、原则和方式方法等无不取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

因此,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既把课程性质问题放在首位,又给以肯定而明晰的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首先,应该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而且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是人们共同的认识。

阅读是读者借助语言和文本对话,写作是作者借助语言同读者对话,口语交际则是对话双方借助有声语言交流思想。

这就是说,无论读、写,还是口语交际,都要以语言为工具交流思想,沟通信息。

“课标”肯定“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

所以作出这一结论,是因为它是个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因为它是人群间交流信息、沟通心灵的工具,还因为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记录和文化传承的代码。

单就学校教育而言,它又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工具。

在语文教育界长期积累的识字和写字经验、阅读和写作经验、口语交流经验,都是语文作为一种工具而积累的经验。

这些经验经过历史的检验,多半是成熟的,并具有条理性和确定性。

这种把语文作为工具使用而总结的经验,值得珍视。

“课标”肯定语文是一种工具,是把语文看作一种符号系统。

这种符号系统,可以培养学习者的语言文字技能,并追求语文知识的数量化和分解化,语文能力训练的层次化和有序化,语文教学过程的模式化,以及语文学习评价的标准化等等。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课时安排:共5章,每章2课时,共计10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语文课程的定义、特点和目标。

2. 使学生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语文课程的定义、特点和目标。

2. 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语文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4. 语文教师的素养与专业发展。

5. 语文课程资源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教学PPT或教案手册。

二、第一章:语文课程的定义、特点和目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语文课程的定义和特点。

2. 使学生明确语文课程的目标。

教学内容:1. 语文课程的定义:介绍语文课程的概念和内涵。

2. 语文课程的特点:阐述语文课程的特性,如人文性、工具性等。

3. 语文课程的目标:解析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案例或问题,引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思考。

2. 讲解:讲解语文课程的定义、特点和目标,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讨论:分组讨论语文课程的特点和目标,分享不同观点。

作业与评估:2. 评估: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参与度来评估学生对章节的掌握程度。

三、第二章: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2. 使学生了解语文教学的方法。

教学内容:1. 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介绍教学原则的概念和作用,如启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

2. 语文教学的方法:阐述教学方法的概念和应用,如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教学案例,引发学生对语文教学原则和方法的思考。

2. 讲解:讲解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实践:分组实践教学方法,学生互相教学,分享教学经验。

作业与评估:1. 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份语文教学方案,体现基本原则和方法的应用。

2. 评估:通过学生的教学方案和课堂实践表现来评估学生对章节的掌握程度。

王文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王文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王文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最新版】目录一、王文彦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概述二、书中探讨的语文教育热点三、语文课程教学论的实践应用四、对语文教师的指导意义五、总结与展望正文一、王文彦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概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王文彦编写的一本关于语文教育的专著。

这本书主要讨论了语文教育的本质、特点和规律,并探索了如何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

书中强调了语文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并指出了语文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此外,本书还介绍了一些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原则和方法,为语文教师提供了指导。

二、书中探讨的语文教育热点书中提到了一些语文教育的热点问题,包括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语文教学的方法和原则等。

其中,语文课程的性质被认为是语文教育的核心问题,因为它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方向。

语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而这需要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原则来实现。

三、语文课程教学论的实践应用语文课程教学论的实践应用主要包括如何制定语文教学计划、如何设计语文教学课程、如何进行语文教学评价等。

这些实践应用可以帮助语文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书中提到的一些教学方法和原则,如目的性与实效性相结合、视听和思考结合、信息传递与及时反馈等,都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应用。

四、对语文教师的指导意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对语文教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本书不仅介绍了语文教育的基本理论和规律,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和原则。

通过阅读这本书,语文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语文教育的本质和目标,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

同时,这本书也可以帮助语文教师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五、总结与展望总的来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本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专著。

它不仅探讨了语文教育的基本理论和规律,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和原则。

通过阅读这本书,语文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语文教育的本质和目标,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第一章1 “语文独立设科”时间和内容答:时间:1904年单独设科。

内容:①随着废科举,兴学堂的教育制度改革而出现,现代语文教育是现代教育制度的产物。

②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的封闭状态,也带来了教育思想和制度的变革。

③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奏章学堂章程》,中国历史第一个由政府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现代学制,史称“癸卯学制”,我国现代教育由此开始。

④学制对语文课程的修业年限,课程设置、宗旨,教学任务和时间,教学原则,教材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把语文课程从古代的综合性学科中分离出来,标志着传统语文教育向现代语文教育过度。

2 教学: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

这种行为方式其中包括两大类:一是呈示、对话、辅助灯主要行为方式,一是激发动机、课堂管理、交流、期望等辅助行为方式。

教学论:教学论是教育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教学情景中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科学概括,做出一般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定或解释,用以指导教学实践。

《学记》是最早的教学论专着。

课程:是为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课程论:依据对科学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几个发展阶段。

答:①孕育于教育学时期(1902-1918)②国文教授法时期(1918-1924)③国文教学法和国语教学法时期(1924-1939)④语文教学法时期(1939-1978)⑤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学论时期(1978-1989)⑥语文教育学时期(1989-1997)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时期(1997-)第二章1 1963年,张志公发表《论工具》一文。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一、阐释概念题1、中学语文教学法中学语文教学法是指从微观角度讲,研究中学语文教法、学法,中学语文教学规律,和一切教法的规律,一切学法的规律的理论。

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对语文教育现象做出历史的全面的描述,要揭示其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要建立一系列正确而深刻的概念、定义、定理、原则、程序等,并构成严密的逻辑体系的一门学科。

3、课程与课程论课程使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是为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课程论市教育学的重要分支,是依据对学科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定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4、教学与教学论教学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活动,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

这种行为方式其中包括两大类:一是呈对话、辅导等重要行为方式,一是激发动机、课堂管理、交流、期望等辅助行为方式。

教学论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研究教学情景中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科学概括,作出一般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定或解释。

5、语文课程规律语文教学课程规律,是指语文课程及其构成要素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包括语文课程形式与内容的相互联系,语文形式和内容的演变与社会文化发展的本质联系,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趋势,语文课程研制过程中主体与客体、文化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社会与学校、规划与实施、实施与评价、评价与规划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这些联系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渐进性和飞跃式变化趋势。

6、国文教授法语文(当时称“国文”)教学研究之始,多称“教授法”。

如1918年由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研究会出版的夏宇众著《中学国文科教授之商榷》等。

其历史意义在于,这种研究逐步使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从教育学中脱胎出来,成为独立学科。

称“教授法”是因为当时研究的重点是教师的“教”,而很少涉及学生的“学”。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3. 帮助学生掌握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1. 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2. 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2. 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教学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语文教学的实践操作。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教学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语文教学的实践操作。

4.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我认知。

六、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讨论、提问、作业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语文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提供基本的教学内容和案例。

2. 辅助教材:相关论文、书籍、教学案例等,丰富教学内容和视角。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教学资源和案例,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时效性。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介绍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2. 第3-4周:讲解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第5-6周:讲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4. 第7-8周:分析典型教学案例,进行讨论和反思。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完整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完整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内涵语文课程是中小学教育中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发展而设计的教育性经验。

语文课程意识所谓“课程意识”,就是在教学中,不仅仅只关注和思考“怎么教”的问题.还要关注和思考“教什么”和“为什么教”的问题,关注和思考“教学内容”及其“价值”问题。

语文教学的含义学校的语文教学活动,是一种有计划、专门化的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的言语学习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行政机关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法规,用纲要的形式来规范语文课程的指导性文件。

功能教材编写的依据、实施教学的依据、评价教学的依据、考试命题的依据语文的含义(一)由语文的由来来看,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学科,是一个基础教育的学科名称。

(二)从内容上看,语文包含语言与言语,涵盖了听、说、读、写,涵盖了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

语文课程性质工具性“工具性”主要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中小学设置语文课程,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体现工具性注意事项•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重视开辟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人文性“人文性”主要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人文性目标在于提高个体的民族文化素质、文化品位和传承祖国民族文化,促进个性的健康成长和健全人格的养成。

体现人文性的注意事项•注意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010年考题)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而不能取消它的工具性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不能淡化它的人文性工具性是基础, 人文性是核心,两者相辅相成, 不可机械割裂。

语文课程目标语文课程目标就是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规定的语文课程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

是指通过具体的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某一时间内预期要实现的变化结果。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第1章】语文课程性质 教学PPT课件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第1章】语文课程性质 教学PPT课件
学语文课程结构
(1)学校的课程表内开设的语文学科的各项学习领域。它包含了 “识字与写 字”“阅读”“写话或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2)学校计划并实施的语文课外活动。例如,结合语文课程的学习,可以“组织参 观访问、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活动”,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朗读、 书法等课外兴趣小组”等。
2. “文”即文字、文章、文学与文化
“语文”的“文”分别指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 (1) 语文的“文”指文字。 (2) 语文的“文”指文章。 (3) 语文的“文”指文学。 (4) 语文的“文”指文化。
3. “语”和“文”的关系
(1)从渊源关系来看,“文本于语”。语言是从有声语言即口头语言开始的。书 面语言是记录口头语言的。可见,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
口头语言能力是听和说,书面语言能力是读和写。读和写都要借助于文字(汉字),而 且要包含文章学、文学、文化的知识,所以说这些都是语文课程的内容,也都是“语文” 二字的含义。
一、 “语文”辨析
(二) 对“语文”的辨析
1. “语”即语言与言语
“语文”的“语”指的是语言与言语。1962年我国语言学家已把这两者区分开 来:“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第一章
语文课程性质
一、 “语文”辨析
(一) 对“语文”的解释
(1)“语言文字”说。即把“语文”解释为“语言文字”。这里的“语言”指口 头言语,这里的“文字”指书面言语。
(2)“语言文章”说。1950年6月出版的《初中语文》的“编辑大意”中说:“说 出来的是语言,写出来的是文章,文章依据语言,‘语’和‘文’是分不开的。语文教 学应该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
二、 语文学科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一章:语文课程的基本概念与性质1.1 课程概述解释语文课程的定义和重要性探讨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2 语文课程的性质分析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如语言性、人文性、工具性等讨论语文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和价值第二章:语文教学目标与内容2.1 教学目标的确立阐述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原则和方法探讨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2.2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分析语文教学内容的来源和选择标准讨论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第三章:语文教学方法与策略3.1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介绍常见的语文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探讨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3.2 教学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分析教学策略的含义和作用讨论如何运用教学策略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第四章:语文教学评价与反思4.1 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阐述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如客观性、发展性、全面性等探讨常用的教学评价方法,如考试、测验、观察等4.2 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与方法强调教学反思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介绍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第五章: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5.1 课程资源的概念与分类解释课程资源的含义和种类,如教材、网络资源、教师自编资源等讨论课程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5.2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介绍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开发合适的课程资源探讨如何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第六章:语文课堂教学设计6.1 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阐述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探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考虑的因素,如学习目标、学生特点、教学内容等6.2 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法介绍不同的教学活动设计方法,如引入新知识、开展讨论、进行练习等分析如何将教学活动与语文课程目标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第七章:语文课外活动与实践7.1 课外活动的重要性与类型讨论课外活动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介绍不同类型的课外活动,如阅读俱乐部、写作工作坊、语文角等7.2 课外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阐述如何有效组织课外活动探讨实施课外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如学生参与度、活动评价等第八章: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8.1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意义解释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8.2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介绍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途径,如培训、教研、学术交流等分析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提升教学能力和素养第九章:语文课程改革与创新9.1 课程改革的背景与趋势探讨语文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原因分析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和特点9.2 课程创新的理念与实践阐述课程创新的意义和重要性讨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课程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十章: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10.1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优势介绍常见的语文教学信息技术工具,如多媒体、网络平台等10.2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策略分析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有效整合讨论整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确保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重点解析本《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全面覆盖了语文课程的基本概念、性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策略、评价、反思、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堂教学设计、课外活动与实践、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改革与创新以及信息技术整合等关键领域。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二、阅读教学目标 (一)义务教育阶段: 1、总目标: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 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本方法 。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 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2、多维度目标: ⑴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 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⑵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系当 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不文化的营养 。 ⑶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⑷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 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 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二)我国的阅读教学参考模式: 1、魏书生“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 答疑→自测→自结 2、上海育才中学“八字教学法”:读读、议议、 练练、讲讲 3、钱梦龙“四步读书法”(导读法):整体感知 →重点阅读→揣摩思路→认识特点 4、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模式:初步整体感知感受→ 深入理解→整体理解、把握→品评、鉴赏
3、议论文的阅读教学方法:“议论文三要素” ⑴引导抓住中心论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⑵引导抓住论证过程理清文章的逻辑思路 ⑶引导抓住论证方法认识文章的逻辑力量 ⑷引导抓住论据类型明确事实与道理依据 ⑸引导梳理论证步骤弄清文章的逻辑结构 ⑹引导解读议论语言把握文章表达的特点 4、散文的阅读教学方法: 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⑴“数珠理线法”(梳理线索,整理材料) ⑵“赏画悟情法”(赏析意境意象、解读意蕴) ①赏“人物画”②赏“写意画”③赏“风景画”④赏“风 情画” ⑶“反刍咀嚼法”(品味优美语言)
⑸文学鉴赏与丰富人文修养的要求 “6.” ⑹文学基础知识的要求 “7.” ⑺吸收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要求 “8.” 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 “9.” ⑼课外拓展阅读的要求 “10.” ⑽合作学习的要求 “11.” ⑾使用工具书、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要求 “12.”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习资料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习资料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习资料什么是课程?什么是课程论?课程各级各类学校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课程论是依据对学科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什么是教学?什么是教学论?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

教学论是教育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教学情境中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科学概括,作出一般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定或解释,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教育史上曾出现过的三大课程流派的是什么?•学科中心课程论的课程目标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人本主义课程论的课程目标以追求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在教育过程中实现和发展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

•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的课程目标是主张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课程活动.世界上最早的教学论专著是什么?中国古代的《礼记·学记》篇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学论专著。

一般认为最早的较为系统的教育学专著是什么?一般认为,最早的较为系统的教育学专著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里面有教育原理、教育制度、学校组织、课程设置、教学法等.在我国,教学的词义主要有哪几种?在我国,教学的词义主要有四种.教学即学习指自学和通过人教而学两种不同途径的学习教学即教授 1912年公布的《师范学校规程》中规定教育学科包含教授法,教学即有了教授之义。

教学即教学生学 1917年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据此,“教学"的含义即“教学生学”。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根据凯洛夫的《教育学》中,“教和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的观点,“教学”的含义是:教师教和学生学。

教学理论流派主要有哪些?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以知识授受为逻辑起点、从目的和手段进行展开的教学理论体系.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把刺激—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认为学习即“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的教育理论体系。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概述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概述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概述第一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概述教学目的:1.了解本课程的性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取向2.领会新的课程理念,把握语文课程四个层面的具体内涵,树立参与课程建构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语文课程的内涵教学课时:2节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教学内容与步骤:一、本课程的概念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基于实践性之上的融取了诸多学科知识的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经验与规律的教育学科。

它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属应用教育学,是三级学科。

它要解决“教学什么”(侧重研究课程内容问题)、“教学是什么”(侧重研究教学本质问题)、“怎样教学”(侧重研究教学的方式方法问题)、“为什么教学”(侧重研究教学目的问题)等问题。

它有其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理论体系,但创建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指导语文教育实践。

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是其特性。

语文教学法、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学三个名称不同,内涵有别。

第一层次:语文教学法侧重应用技术,如何钻研教材、备课、选择教学方法等(课程教材教法);第二层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侧重应用理论,也不忽略应用技术(既要说清应该怎样做,还要说清为什么要这样做);第三层次:语文教育学侧重基础理论(如语文教育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语文教育的各种形态:社会、家庭、学校,语文课程的性质等等)。

二、本课程的性质(一)理论性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理论指导的学科也不能称其为学科。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其理论基础也是丰富的。

一般说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有如下理论基础:⑴认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是学好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哲学基础。

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观来辨证地、发展地、全面地看语文教育问题。

譬如,用辨证眼光看孔子、杜威等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用发展眼光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名称演变;用全面观点看古今中外的语文教育成果等等。

⑵学科理论基础:教育学、心理学这是学好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条件性知识。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一、审美教育能深化语文教育效果
二、审美教育对学习主体的促进作用
第二节
语文审美教育的内容
一、自然美的教育
(一)再现课文描写的自然形象和画面 (二)体味自然形象和画面蕴含的感情
(三)领悟自然美的理性内容
二、社会美的教育
(一)劳动美 (二)风尚美 (三)生活美
三、艺术美的教育
第三节
语文审美教育的途径
(三)记忆力与语文学习
(四)思维能力与语文学习
(五)想象力与语文学习
第二节
语文学习与非智力因素
一、非智力因素的涵义 二、非智力因素与语文学习
(一)动机与语文学习 (二)兴趣与语文学习 (三)情感与语文学习 (四)意志力与语文学习 (五)性格与语文学习
第十二章 语文课程与审美教育
第一节
语文审美教育的作用
三、多元化评价:多几把尺子衡量学生
(一)评价要尊重学生学习理解的差异性 (二)评价要尊重学生学习中的个性特长
第三节
语文档案袋评价
一、什么是档案袋评 价(一)档案袋评价的意义
(二)档案袋评价的类型
二、档案袋评价的实施策略
(一)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二)评价内容从单一的认知评价扩展为综合素质的多元评价 (三)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及家长评价相结合
第二节 写作教学的内容 一、写作素材积累
(一)观察与感受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二)广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二、写作思维训练
(一)分析与综合 (三)求异思维 (四)发散思维
三、想象能力培养
(一)丰富表象积累 (二)指导进行想象的方法
四、写作知识教学
(一)文体知识教学 (二)语言训练
第三节 一、命题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绪论1.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帮助学生整合所学各专业知识以及所形成的各专业技能而成为未来教师所需要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完成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

(填空)3.课程论的研究目的是什么?①掌握语文教育教学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和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意识②具有解决语文教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科研能力;③具备胜任语文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水平。

第一章1.“课程”的大意,就是工作或学习的范围和进程。

西方课程一词源于拉丁语,原意是跑道,转义为学习路线,引申为有组织的知识体系。

(填空)2.课程:是为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课程论:是依据对学科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3.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

包括呈示、对话、辅导等主要行为方式和激发动机、课堂管理、交流、期望等辅助行为方式。

教学论:是教育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教学4.情境中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科学概括,做出一般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定或解释,用以指导教学实践。

4.《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学论专著。

填空赫尔巴特1806年真正建立起教学论体系。

5.“教学论”、“教学法”、“教育学”的区别:“教学法”的基本特点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侧重于研究教学的实践技能,有人称之为应用技术。

“教学论”的基本特点是理论性和指导性,侧重于研究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追求的是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

“教育学”的基本特点是教育性和方向性,是运用学科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从特定的侧面,用特定的方法,来完成促进学生个性完美发展的育人任务。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1401112B中文名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英文名称: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of Grade School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48总学分:3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先修课程: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二、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师范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专业基础及核心主干课程。

强调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究有机结合,是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热爱小学语文教育的情感,能系统地理解并掌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初步具备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反思能力与研究能力,并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分三大模块,分别是小学语文课程理论、五大领域教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操练。

第一模块主要是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对有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课程教材的认识。

在语文课程标准这一部分主要是掌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目标与内容,以案例分析和讲授为主,要求学生理解、领会;第二模块主要是五大领域(识字与写字(汉语拼音)、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各领域教学的任务、策略、方法,以及教学设计和教学技能,这一部分是课程的重点,需要学生通过教学案例认识、理解并领会教学的策略、方法与技能,进而运用所学教学策略和方法尝试进行教学设计,并注意领会并使用相关教学技能;第三模块实践操练环节,是在完成三至六七教学设计作业的基础上先在小组内试讲,最后在班级里试讲,通过试讲巩固并落实相关的教学原理,提升教学实践技能。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结构体系,认识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与内容;理解本课程学习的必要性与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及学习意义【教学内容】第一节《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性质、学习目标第二节了解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结构体系,认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7(科)填空题(20分,每空一分)1、语文教学论的学科性质表现为、、。

2、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三大课程流派分别为、、。

3、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

4、赫尔巴特教育学体系的核心是。

5、语文课程现象表现为、、。

6、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可以区分为、、三种类型。

7、1950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对“语文”一词的解释是:语文是以为标准的普通话和照普通话写出的。

8、新中国第一部语文教学法著作是。

9、“红领巾”教学法的核心是、。

二、单项选择题(10分)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政府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现代学制是()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钦定学堂章程》D、《中国亟宜遍设小学堂议》2、下列不是“三百千”的是()A、《三字经》B、《百家姓》C、《千字文》D、《千家诗》3、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基本经验是()A、建立了成套的、行之有效的汉字教学体系B、建立了以大量的读、写实践为主的语文教学法体系C、建立了成套的文章之学的教学体系D、从汉语汉文的实际出发、充分应用汉语汉文的特点来提高教学效率4、以下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结构的“三个维度”的是()A、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B、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C、知识与能力、阅读、综合性学习D、过程与方法、口语交际、知识与能力5、把传统的听说能力改为口语交际的两个突出特点是()A、综合性、实践性B、实践性、情感性C、综合性、情感性D、情感性、应用性6、下列属于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的是()、A、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发现与创新B、阅读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于拓展C、表达与交流、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D、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发现与创新7、下面不是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的是()A、促进学生个性发展B、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C、重视规律法则的把握D、适应社会需要8、第一次把“语文”和“语文学科”两个概念区分开来的是()A、《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B、《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C、《语文课程标准》D、《高中语文课程标准》9、下面不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总目标的是()A、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B、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应用语文C、回归生活世界,是课程植根于社会生活的土壤D、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10、下面不是语文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的是()A、教学内容要恰当B、教学内容要充实C、教学内容要要充分体现语文课程标准D、教学内容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疑点明确三、判断题(10分)1、我国教育史上语文学科从古代传统教育的综合性社会学科中独立出来后的第一个正式名称是“国文”。

()2、中国历史上由政府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钦定学堂章程》。

()3、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4、教育的外在价值、工具价值是促进人的发展。

()5、近代语文课程与教学,指的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的语文教育。

()6、《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结构的“五个领域”指的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7、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和布罗诺的发现法是情感教学理论的代表。

()8、控制作用、管理作用不是语文课程目标的作用在语文教育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9、1951年3月,胡乔木在第一次全国中学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语文与文学教育分开”的设想。

()10、语文课程的目标重建后具有明确性和模糊性,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特点。

()四、名词解释(10分)1、语文教学规律:2、语文教学研究:五、简答题:(20分)1、现代语文的教学方法是什么?2、如何认识语文的“工具性”?3、语文课程的基础地位?4、在使用自主学习策略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六、根据鲁迅的《风筝》写一份教学方案。

(15分)风筝鲁迅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

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

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旧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

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

我们嚷着,跑着,笑着。

——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

”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

我们渐渐谈起几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

“我可是毫不怪你呵。

”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

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七、简论题(15分)简要论述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三大经验、三大问题和四大弊端。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2.学科中心课程论、人本主义课程论、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3.拉特克、夸美纽斯4.教育性教学5.物质性、活动性、关系性6.管理、研制、应用7.北京音系、语体文8.黎锦熙的《新国文教学法》9.启发式、谈话式单项选择题1—5 ADDBC 6---10 ACBCC三、判断题1---5 对对对错错6---10 对错错对对四、名词解释1.语文教学规律:是指语文教学及其构成要素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包括教学与社会发展、学生发展之间的本质关系,教学活动构成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教师、学生、语文内容、环境、方法、组织形式、语文教学目的和结果之间的本质联系,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的本质联系等。

2..语文教学研究:就是运用教育理论和语文教育研究的方法,研究和解决语文教育历史和现实中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认识和掌握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以便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理论,促进教学改革。

五.简答题1.现代语文的教学方法是什么?A、重视语文训练B、注重读写结合C、倡导启发式教学2、如何认识语文的“工具性”?A、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B、语言是思维和想象的工具C、语言是传递文化的工具3.语文课程的基础地位?A.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B.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4.在使用自主学习策略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A、重视人的设计B、目标明确C、让学习者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六、根据鲁迅的《风筝》写一份教学方案《风筝》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读写文中生字词,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2、能力目标: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同学们认识到亲情的可贵,懂得珍惜亲情。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掌握;2、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中明白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这篇散文诗思想深刻,主题的理解是多向的,要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主题,学生存在一定困难。

四、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他们在干什么吗?(播放幻灯片图片)你们放过风筝吗?风筝带给你们很多很多的快乐,但是,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尽情享受放飞风筝的自由和快乐呢?让我们走近鲁迅先生,来了解一段鲁迅兄弟之间关于风筝的故事。

首先,让咱们先来了解了解本文的作者——鲁迅先生。

2、进入课文:请大家带着问题默读全文。

默读任务:在默读过程中圈点勾画;找出文中生字词;重点默读第4自然段,说说课文中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思考课文的中心内容;在有问题的地方做下记号。

3、小组讨论:①请同学前后两桌为一组,互相就上面的问题交流自己的想法。

4、互动:①请同学回答课文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先请他们自己举手,如果不积极,再采用“点将”的方式);②请有疑问的同学举手,提出自己的疑问(老师在黑板上将同学的问题简单写在黑板上),询问其他同学对黑板上问题的看法,让同学们都参与进来,调动大家积极性,然后在针对问题一一解答(如果有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告诉他们这个问题我们下次课来解决);5、朗读:①集体朗读第7——9自然段,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在读的过程中认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先由我带领他们读一遍,然后再让他们自己读);②个人自由朗读(朗读自己喜欢的、认为好的段落或句子),并说出为什么喜欢,以及它好在哪里。

③老师提问:读完后,我们能感受到课文笼罩着一种怎样的感情?(悲哀)把全篇抒写悲哀心情的句子找出来朗读,体会作者感情。

五、引导思考:1、一件记录着某种遗憾的往事,哥哥追悔莫及,弟弟为什么全忘了呢?对“我”而言,弟弟不怨恨好不好?2、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是想告诉读者什么道理?文中有一个警句,请找出来,齐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