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收发模块大全
NRF24L01无线模块收发程序(实测成功 多图)

NRF24L01无线模块收发程序(实测成功多图)本模块是NRF24L01无线传输模块,用于无线传输数据,距离不远,一般只是能够满足小距离的传输,目测是4-5m,价格一般是4元左右,可以方便的买到。
51最小系统学习板就可以,当时是用了两块学习板,一块用于发送,一块用于接收。
小车也是比较容易购到的,四个端口控制两个电机,两个控制一个电机,当两个端口高低电平不同时电机就会转动,即为赋值1和0是电机转动,赋值可以用单片机作用,当然这是小车启动部分,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就是你赋值0和1的顺序问题了。
整体思路是用发射端的按键控制小车,即为按键按下就前进,再按其他按键实现其他功能,本次程序是在用NRF24L01发射数据在接收端用1602显示的基础上改变。
下面是程序源码(有好几个文件,分别创建)////////////////////////////////////////////////////////////////////////////////////////////////////////////// ////////////////#include#include#include'1602.h'#include'delay.h'#include 'nrf24l01.h'#define uint unsigned int#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uint Weight_Shiwu=1234;unsigned char KeyScan(void);//键盘扫描// unsigned char KeyScan(void);//键盘扫描//#define KeyPort P0sbit KEY1 = P0^0;sbit KEY2 = P0^1;sbit KEY3 = P0^2;sbit KEY4 = P0^3;sbit KEY5 = P0^4;void main(){// char TxDate[4];// LCD_Init(); //初始化液晶屏// LCD_Clear(); //清屏// NRF24L01Int(); //初始化LCD1602// LCD_Write_String(4,0,'welcome');while(1){KeyScan();}}unsigned char KeyScan(void){/********************************************************/ char TxDate[4];{if(!KEY1) //如果检测到低电平,说明按键按下{DelayMs(10); //延时去抖,一般10-20msif(!KEY1) //再次确认按键是否按下,没有按下则退出{while(!KEY1);//如果确认按下按键等待按键释放,没有则退出{TxDate[0] = 1;//向左转TxDate[1] = 0;TxDate[2] = 1;TxDate[3] = 1;NRFSetTxMode(TxDate);//发送数据·while(CheckACK()); //检测是否发送完毕}}}/********************************************************/ else if(!KEY2) //如果检测到低电平,说明按键按下{DelayMs(10); //延时去抖,一般10-20msif(!KEY2) //再次确认按键是否按下,没有按下则退出{while(!KEY2);//如果确认按下按键等待按键释放,没有则退出{TxDate[0] = 1;//向右转TxDate[1] = 1;TxDate[2] = 1;TxDate[3] = 0;NRFSetTxMode(TxDate);//发送数据while(CheckACK()); //检测是否发送完毕}}}/********************************************************/ else if(!KEY3) //如果检测到低电平,说明按键按下{DelayMs(10); //延时去抖,一般10-20msif(!KEY3) //再次确认按键是否按下,没有按下则退出{while(!KEY3);//如果确认按下按键等待按键释放,没有则退出{TxDate[0] = 1;//前进TxDate[1] = 0;TxDate[2] = 1;TxDate[3] = 0;NRFSetTxMode(TxDate);//发送数据while(CheckACK()); //检测是否发送完毕}}}/********************************************************/ else if(!KEY4) //如果检测到低电平,说明按键按下{DelayMs(10); //延时去抖,一般10-20msif(!KEY4) //再次确认按键是否按下,没有按下则退出{while(!KEY4);//如果确认按下按键等待按键释放,没有则退出{TxDate[0] = 0;//后退TxDate[1] = 1;TxDate[2] = 0;TxDate[3] = 1;NRFSetTxMode(TxDate);//发送数据while(CheckACK()); //检测是否发送完毕}}}else if(!KEY5){DelayMs(10);if(!KEY5){while(!KEY5){TxDate[0] = 1;TxDate[1] = 1;TxDate[2] = 1;TxDate[3] = 1;NRFSetTxMode(TxDate);while(CheckACK());}}}}}////////////////////////////////////////////////////////////////////////////////////////////////////////////// /////////#include#include#include'1602.h'#include'delay.h'#include 'nrf24l01.h'#define uint unsigned int#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uint Weight;sbit a = P2^0;sbit b = P2^1;sbit c = P2^2;sbit d = P2^3;void main(){LCD_Init(); //初始化液晶屏LCD_Clear(); //清屏*(RevTempDate+4)=*\0*;NRF24L01Int();while(1){NRFSetRXMode();//设置为接收模式GetDate();//开始接受数;//Weight=RevTempDate[0]*1000+RevTempDate[1]*100+RevTempDate[2]* 10+RevTempDate[3];LCD_Write_Char(7,0,RevTempDate[0]+0x30);LCD_Write_Char(8,0,RevTempDate[1]+0x30);LCD_Write_Char(9,0,RevTempDate[2]+0x30);LCD_Write_Char(10,0,RevTempDate[3]+0x30);a = RevTempDate[0];//根据接受数据来设置高低电平(目测仅限传输1.0两种数值)b = RevTempDate[1];c = RevTempDate[2];d = RevTempDate[3];}}////////////////////////////////////////////////////////////////////////////////////////////////////////////// /////////////////////////////////////#include#include 'nrf24l01.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sbit IRQ =P1^2;//输入sbit MISO =P1^3; //输入sbit MOSI =P1^1;//输出sbit SCLK =P1^4;//输出sbit CE =P1^5;//输出sbit CSN =P1^0;//输出uchar code TxAddr[]={0x34,0x43,0x10,0x10,0x01};//发送地址/*****************状态标志*****************************************/uchar bdata sta; //状态标志sbit RX_DR=sta^6;sbit TX_DS=sta^5;sbit MAX_RT=sta^4;/*****************SPI时序函数******************************************/uchar NRFSPI(uchar date){uchar i;for(i=0;i{if(date&0x80)MOSI=1;elseMOSI=0; // byte最高位输出到MOSIdateSCLK=1;if(MISO) // 拉高SCK,nRF24L01从MOSI读入1位数据,同时从MISO 输出1位数据date|=0x01; // 读MISO到byte最低位SCLK=0; // SCK置低}return(date); // 返回读出的一字节}/**********************NRF24L01初始化函数*******************************/void NRF24L01Int(){DDelay(2);//让系统什么都不干CE=0; //待机模式1CSN=1;SCLK=0;IRQ=1;}/*****************SPI读寄存器一字节函数*********************************/uchar NRFReadReg(uchar RegAddr){uchar BackDate;CSN=0;//启动时序NRFSPI(RegAddr);//写寄存器地址BackDate=NRFSPI(0x00);//写入读寄存器指令CSN=1;return(BackDate); //返回状态}/*****************SPI写寄存器一字节函数*********************************/uchar NRFWriteReg(uchar RegAddr,uchar date){uchar BackDate;CSN=0;//启动时序BackDate=NRFSPI(RegAddr);//写入地址NRFSPI(date);//写入值return(BackDate);}/*****************SPI读取RXFIFO寄存器的值********************************/uchar NRFReadRxDate(uchar RegAddr,uchar *RxDate,uchar DateLen) { //寄存器地址//读取数据存放变量//读取数据长度//用于接收uchar BackDate,i;CSN=0;//启动时序BackDate=NRFSPI(RegAddr);//写入要读取的寄存器地址for(i=0;i{RxDate[i]=NRFSPI(0);}CSN=1;return(BackDate);}/*****************SPI写入TXFIFO寄存器的值**********************************/uchar NRFWriteTxDate(uchar RegAddr,uchar *TxDate,uchar DateLen) { //寄存器地址//写入数据存放变量//读取数据长度//用于发送uchar BackDate,i;CSN=0;BackDate=NRFSPI(RegAddr);//写入要写入寄存器的地址for(i=0;i{NRFSPI(*TxDate++);}CSN=1;return(BackDate);}/*****************NRF设置为发送模式并发送数据******************************/void NRFSetTxMode(uchar *TxDate){//发送模式NRFWriteTxDate(W_REGISTER+TX_ADDR,TxAddr,TX_ADDR_WITD H);//写寄存器指令+接收地址使能指令+接收地址+地址宽度NRFWriteTxDate(W_REGISTER+RX_ADDR_P0,TxAddr,TX_ADDR_WI TDH);//为了应答接收设备,接收通道0地址和发送地址相同NRFWriteTxDate(W_TX_PAYLOAD,TxDate,TX_DATA_WITDH);//写入数据/******下面有关寄存器配置**************/NRFWriteReg(W_REGISTER+EN_AA,0x01); // 使能接收通道0自动应答NRFWriteReg(W_REGISTER+EN_RXADDR,0x01); // 使能接收通道0 NRFWriteReg(W_REGISTER+SETUP_RETR,0x0a); // 自动重发延时等待250us+86us,自动重发10次NRFWriteReg(W_REGISTER+RF_CH,0x40); // 选择射频通道0x40 NRFWriteReg(W_REGISTER+RF_SETUP,0x07); // 数据传输率1Mbps,发射功率0dBm,低噪声放大器增益NRFWriteReg(W_REGISTER+CONFIG,0x0e); // CRC使能,16位CRC 校验,上电CE=1;DDelay(5);//保持10us秒以上}/*****************NRF设置为接收模式并接收数据******************************///主要接收模式void NRFSetRXMode(){CE=0;NRFWriteTxDate(W_REGISTER+RX_ADDR_P0,TxAddr,TX_ADDR_WI TDH); // 接收设备接收通道0使用和发送设备相同的发送地址NRFWriteReg(W_REGISTER+EN_AA,0x01); // 使能接收通道0自动应答NRFWriteReg(W_REGISTER+EN_RXADDR,0x01); // 使能接收通道0 NRFWriteReg(W_REGISTER+RF_CH,0x40); // 选择射频通道0x40 NRFWriteReg(W_REGISTER+RX_PW_P0,TX_DATA_WITDH); // 接收通道0选择和发送通道相同有效数据宽度NRFWriteReg(W_REGISTER+RF_SETUP,0x07); // 数据传输率1Mbps,发射功率0dBm,低噪声放大器增益*/NRFWriteReg(W_REGISTER+CONFIG,0x0f); // CRC使能,16位CRC 校验,上电,接收模式CE = 1;DDelay(5);//保持10us秒以上}/****************************检测应答信号******************************/uchar CheckACK(){ //用于发射sta=NRFReadReg(R_REGISTER+STATUS); // 返回状态寄存器if(TX_DS||MAX_RT) //发送完毕中断{NRFWriteReg(W_REGISTER+STATUS,0xff); // 清除TX_DS或MAX_RT中断标志CSN=0;NRFSPI(FLUSH_TX);//用于清空FIFO !!关键!!不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大家记住!!CSN=1;return(0);}elsereturn(1);}/******************判断是否接收收到数据,接到就从RX取出*********************///用于接收模式uchar NRFRevDate(uchar *RevDate){uchar RevFlags=0;sta=NRFReadReg(R_REGISTER+STATUS);//发送数据后读取状态寄存器if(RX_DR) // 判断是否接收到数据{CE=0; //SPI使能NRFReadRxDate(R_RX_PAYLOAD,RevDate,RX_DATA_WITDH);// 从RXFIFO读取数据RevFlags=1; //读取数据完成标志}NRFWriteReg(W_REGISTER+STATUS,0xff); //接收到数据后RX_DR,TX_DS,MAX_PT都置高为1,通过写1来清楚中断标return(RevFlags);}void DDelay(uint t){uint x,y;for(x=t;x>0;x--)for(y=110;y>0;y--);}//////////////////////////////////////////////////////////////////////////////////////////////////////// #include 'delay.h'/*------------------------------------------------uS延时函数,含有输入参数unsigned char t,无返回值unsigned char 是定义无符号字符变量,其值的范围是0~255 这里使用晶振12M,精确延时请使用汇编,大致延时长度如下T=tx2+5 uS------------------------------------------------*/void DelayUs2x(unsigned char t){while(--t);}/*------------------------------------------------mS延时函数,含有输入参数unsigned char t,无返回值unsigned char 是定义无符号字符变量,其值的范围是0~255 这里使用晶振12M,精确延时请使用汇编------------------------------------------------*/void DelayMs(unsigned char t){while(t--){//大致延时1mSDelayUs2x(245);DelayUs2x(245);}}///////////////////////////////////////////////////////////////////////////////////////////下面是接收的NRF24L01的程序。
CC1101低功耗双向收发无线模块

RT-001-CC11011.简介RT-001-CC1101是集FSK/ASK/OOK/MSK调制方式于一体的高功率、性能收发模块。
它提供扩展硬件支持实现信息包处理、数据缓冲、群发射、空闲信道评估、链接质量指示和无线唤醒,可以采用曼彻斯特编码进行调制解调它的数据流。
性能优越并且易于应用到你的产品设计中,它可以应用在 RT-001-CC1101315/433/868/915MHz ISM/SRD频段的系统中,它可以应用在比如消费类电子产品、自动抄表系统、双向防盗器等等。
该型号最大的有点在于模块内部采用大功率PA及LNA架构,且采用电子开关及控制线路根据客户的需求达到远距离传输数据。
发射功率可通过外部电源来设置,最大发射功率可以达到1W。
超远距离方案应用的最佳选择。
1.1 基本特性●省电模式下,低电流损耗●方便投入应用●高效的串行编程接口●工作温度范围:﹣40℃~+85℃●工作电压:1.8~ 3.6 Volts.●有效频率:300-348Mhz, 400-464Mhz,800-928Mhz●灵敏度高、输出功率高且可编程产品数据手册.1.RT-001-CC1101 1.2 模块方框图图1.1 模块方框图1.3 评估套件本公司针对RT-1G0-PS------模块开发的多功能开发套件,体积小,功能完善,能够完成RT-1G0-PS性能评估及协议学习,缩短产品开发时间,是研发的极佳选择。
图1.2 开发套件总览1.4 主要功能介绍■ 配合测试仪器(高频信号源、频谱仪器)等,测试主要性能参数;■ 配合模块,室外测试,模拟空旷地,停车场,建筑群,等环境下进行距离测试;■ 通过读取RF Module和MCU之间的通讯数据。
了解数据传输的协议;产品数据手册RT-001-CC11011.5 基本配置■ JY-A1G-DK测试架(2个);■ 标准SMA-315MHz、433MHz天线(任一频率1对);■ 标准AA电池(4个);■ 客户待评估模块(TX、RX各1个);■ SMA双头高频线1根;2.系统级功能2.1 收发器ICCC1100是一种低成本真正单片的UHF收发器,为低功耗无线应用而设计。
成都亿佰特(Ebyte)-433M无线收发模块CC1101使用说明书(E07-M1101D-SMA)

----电气参数
E07-M1101D-SMA
E07-M1101D-SMA 是一款体积极小、插件型的433MHz 无线模块,发射功率10mW,SPI 接口,收发一体,SMA 外螺纹内孔射频接口,它工作在ISM 频段,支持开发低功耗,目前已经多种场景中广泛应用。
该模块目前已经稳定量产,并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特别是酒店电子门锁)。
E07-M1101D-SMA 采用美国德州仪器TI 公司原装进口的CC1101射频芯片设计开发,全进口工业级元器件,全无铅工艺,自带定位孔,性能稳定,绕射性强,硬件的专业设计使模块体积小,便于各种嵌入开发。
--注意事项
E07-M1101D-SMA
--*我司提供Altium designer 封装库请前往官网网下载或联系我们索取
--软件编程E07-M1101D-SMA
--系列产品E07-M1101D-SMA。
无线DMX512控制器收发模块

无线DMX512 收发模块简介:无线DMX512 收发模块以无线的方式传输标准的DMX512 数据,也可传输灯具与灯具间的联机数据。
该产品彻底解决了灯光控制台与灯,灯与灯之间数据的无线传输,完全去掉长期以来所依赖的双绞线。
在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做到无时延,数据实时可靠!该产品采用2.4G全球开放ISM频段,免许可证使用.高效GFSK调制,32频道自由选择,抗干扰能力强.该模块历经多次改进最终成熟,以低廉的价格直接提供用户,使用成熟易用的接口,将以往难以驾驭的协议栈开发过程简化为串口与IO 口的简单操作,详细严谨的技术参数保证用户完全掌控网络性能,帮助客户实现“稳定高效,直接上手,一天做项目”。
模块为全速单向收发,发射模块只发不收,接收模块只收不发,在通信范围内可以一发多收,理论上接收模块数量不受限制。
适合领域:DMX512舞台灯光产品的升级换代产品外观:发送模块接收模块产品性能指标1•产品名称:2.4G无线DMX512收发模板2. 体积小巧,便于嵌入灯具内部使用3•传输标准的DMX512控台数据,也可传输灯具与灯具间的联机数据4.32组ID编码可设置,用户可在一个地方使用独立的32组无线网络而互不干扰.5•输入电压:DC3V-DC3.6V6.工作频段:2400-2483.5 MHz7•输出功率:-10 dBm -- 22.5 dBm (实测符合标称)8. 接收灵敏度:-97 dBm (实测符合标称)9. 信号改善:6dB (实测符合标称)10. 接收电流:25Ma11.149mA(@ 19 dBm)12.信号接口:CPU串行口AURT产品优势1. 本模块体积小,信号好,比同类产品都高5dB以上!2. 产品稳定可靠,性能卓越。
超大规模网络实际组网经验,多个工程实践的组网方案,常年运行未出故障!3. 从工程出发细致入微的细节控制。
可选独特的拨码设置地址方式,极大方便大规模网络工程实施!与灯具DMX接口联接示意图:设计建议:尽可能让模板的5V供电电源与灯具的其电路板5V供电分开电源部份选用稳压性能好的线性稳压管如1117、7805 等其放置的位置远离高频电路部份.模块为3.3V供电,DMX512协议。
无线收发模块_2262_2272

PT2262/2272芯片的地址编码设定和修改在通常使用中,我们一般采用8位地址码和4位数据码,这时编码电路PT2262和解码PT2272的第1~8脚为地址设定脚,有三种状态可供选择:悬空、接正电源、接地三种状态,3的8次方为6561,所以地址编码不重复度为6561组,只有发射端PT2262和接收端PT2272的地址编码完全相同,才能配对使用,遥控模块的生产厂家为了便于生产管理,出厂时遥控模块的PT2262和PT2272的八位地址编码端全部悬空,这样用户可以很方便选择各种编码状态,用户如果想改变地址编码,只要将PT2262和PT2272的1~8脚设置相同即可,例如将发射机的PT2262的第1脚接地第5脚接正电源,其它引脚悬空,那么接收机的PT2272只要也第1脚接地第5脚接正电源,其它引脚悬空就能实现配对接收。
当两者地址编码完全一致时,接收机对应的D1~D4端输出约4V互锁高电平控制信号,同时VT端也输出解码有效高电平信号。
用户可将这些信号加一级放大,便可驱动继电器、功率三极管等进行负载遥控开关操纵。
我们网站提供的遥控类产品上都预留地址编码区,采用焊锡搭焊的方式来选择:悬空、接正电源、接地三种状态,出厂是一般都悬空,便于客户自己修改地址码。
这里我们以常用的超再生插针式接收板的跳线区为例:可以看到,跳线区是由三排焊盘组成,中间的8个焊盘是PT2272解码芯片的第1~8脚,最左边有1字样的是芯片的第一脚,最上面的一排焊盘上标有L字样,表示和电源地连同,如果用万用表测量会发现和PT2272的第9脚连同;最下面的一排焊盘上标有H字样,表示和正电源连同,如果用万用表测量会发现和PT2272 的第18脚连同.所谓的设置地址码就是用焊锡将上下相邻的焊盘用焊锡桥搭短路起来,例如将第一脚和上面的焊盘L用焊锡短路后就相当于将PT2272芯片的第一脚设置为接地,同理将第一脚和下面的焊盘H用焊锡短路后就相当于将PT2272芯片的第一脚设置为接正电源,如果什么都不接就是表示悬空。
无线通信模块种类

无线通信模块种类
无线通信模块
无线通信模块广泛地运用在车辆监控、遥控、遥测、小型无线网络、无线抄表、门禁系统、小区传呼、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无线标签、身份识别、非接触RF智能卡、小型无线数据终端、安全防火系统、无线遥控系统、生
物信号采集、水文气象监控、机器人控制、无线232数据通信、无线485/422数据通信、数字音频、数字图像传输等领域中。
无线通信模块种类
1、无线数传模块,这种模块厂家已经做了单片机,并且写好了无线通信部分的程序,可直接通过串口收发数据,使用简单,当相对来说成本也比较高。
2、无线收发模块,一般要通过单片机控制无线收发数据,一般为FSK、GFSK调制模式。
3、ASK超外差模块,主要用在简单的遥控和数据传送。
无线发射接收模块详细资料

无线发射/接收模块1.微型无线发射/接收模块◆发射频率:315M 300M 433M◆工作电压:3-12V◆发射电流:2-10mA◆发射功率:10mW◆频率稳定度:10-5 (声表稳频)◆工作温度:-40℃-+60℃发射模块F05A◆体积:8×32×6mm(高×宽×厚)◆发射频率:315M 433M◆工作电压:3-12V◆发射电流:2-10mA◆发射功率:10mW◆频率稳定度:10-5 (声表稳频)◆工作温度:-40℃-+60℃发射模块F05B◆体积:10×20×6mm◆发射频率:315M 433M◆工作电压:3-12V◆发射电流:2-10mA◆发射功率:10mW◆频率稳定度:10-5 (声表稳频)◆工作温度:-40℃-+60℃发射模块F05C◆体积:8×18×5mm◆发射频率:433M◆工作电压:3-12V◆发射电流:0.5-10mA◆发射功率:5mW◆频率稳定度:10-3 (LC振荡)◆工作温度:-40℃-+60℃发射模块F04E◆体积:8×10×5mm◆发射频率:315M◆工作电压:3-12V◆发射电流:0.5-10mA◆发射功率:5mW◆频率稳定度:10-3(LC振荡)◆工作温度:-40℃-+60℃发射模块F04B◆体积:8×10×5mm◆发射频率:315M◆工作电压:3-12V◆发射电流:2-10mA◆发射功率:5mW◆频率稳定度:10-3(LC振荡)◆工作温度:-40℃-+60℃发射模块F04C◆体积:8×10×6mm◆接收频率:315M (晶体稳频)◆工作电压:5V <4.75-5.5>◆工作电流:6.2mA◆接收灵敏度:-90db◆解调滤波器带宽:5K◆输出数据电平:TTL电平接收模块J05B (超外差)◆工作温度:-40℃-+60℃◆体积:10×26×6mm(高×宽×厚)◆接收频率:315M 433M◆工作电压:5V <2.6-5V>◆工作电流:2.5-4.5mA◆接收灵敏度:-102db◆解调滤波器带宽:5K◆输出数据电平:TTL电平◆工作温度:-40℃-+60℃◆体积:11×43×6mm接收模块J05C (超外差)◆接收频率:315M 433M◆工作电压:5V <3-5V>◆工作电流:2.5-4.5mA◆接收灵敏度:-90db◆解调滤波器带宽:5K◆输出数据电平:TTL电平◆工作温度:-40℃-+60℃接收模块3310A (超外差)◆体积:11×29×6mm◆接收频率:315M 433M◆接收方式:ASK/PLL (晶体稳频)◆工作电压:5V (4.75-5.25V)◆工作电流:2.4mA◆接收灵敏度:-102db◆解调滤波器带宽:5K◆输出数据电平:TTL电平(无噪声)◆工作温度:-40℃-+60℃接收模块3400 (超外差)◆体积:101×43×6mm◆接收频率:315M 433M◆工作电压:3V◆工作电流:0.2mA◆接收灵敏度:-90db◆解调滤波器带宽:10K◆输出数据电平:TTL电平◆工作温度:-40℃-+60℃接收模块J04E (超再生)◆体积:10×26×6mm◆接收频率:315M◆工作电压:3V◆工作电流:0.2mA◆接收灵敏度:-90db◆解调滤波器带宽:10K◆工作温度:-40℃-+60℃接收模块J04S (超再生)◆体积:10×26×6mm◆接收频率:315M◆工作电压:3V◆工作电流:0.3mA◆接收灵敏度:-85db◆解调滤波器带宽:10K◆工作温度:-40℃-+60℃接收模块J04C (超再生)◆体积:8×20×6mm◆工作电压:2.6-12V◆工作电流:50uA(3V)◆输出状态:振动时输出高电平◆工作温度:-40℃-+60℃◆特点:小体积安装方便无方向◆体积:Φ20mmZ02 (振动模块)说明:◆ 以上收发模块频率为315M及433M,收发频率一致,即可互相配套。
亿佰特(Ebyte)-915MHz无线收发模块E07-868MS10用户手册(CC1101)

电气参数
E07-915MS10
E07-915MS10是成都设计生产的一款体积极小、贴片型的915MHz 无线模块,发射功率10mW,SPI 接口,收发一体,体积极小。
支持开发低功耗,目前已经多种场景中广泛应用,目前已经稳定量产,并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E07-915MS10采用美国德州仪器TI 公司原装进口的CC1101射频芯片设计开发,全进口工业级元器件,全无铅工艺,性能稳定,绕射性强,硬件的专业设计使模块体积极小,便于各种嵌入开发,可接弹簧天线或是外部天线。
注意事项
E07-915MS10
*我司提供Altium designer 封装库请前往官网下载或联系我们索取
软件编程E07-915MS10
系列产品E07-915MS10
包装
E07-915MS10
E07-915MS10采用静电袋和卷带两种包装方式。
通常,样品或者小批量发货为静电袋包装,批量或者特殊需求发
货为卷带。
【卷带包装示例】
*关于卷带卷带信息和自动焊接的更多信息请联系技术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超再生接收机等效电路图
接收模块采用SMD贴片工艺制造生产,为超再生接收方式,它内含放大整形及解码电路,使用极为方便。
1。天线输入端有选频电路,而不依赖1/4波长天线的选频作用,控制距离较近时可以剪短甚至去掉外接天线
这种电路的优点在于:
1。天线输入端有选频电路,而不依赖1/4波长天线的选频作用,控制距离较近时可以剪短甚至去掉外接天线
2。输出端的波形在没有信号比较干净,干扰信号为短暂的针状脉冲,而不象其它超再生接收电路会产生密集的噪声波形,所以抗干扰能力较强。
3。DF模块自身辐射极小,加上电路模块背面网状接地铜箔的屏蔽作用,可以减少自身振荡的泄漏和外界干扰信号的侵入。
大功率发射模块使用应注意:
1、大功率发射模块电源选择:
由于此组件发射时的峰值电流都在1A左右(电流表所测得的是平均有效值,峰值为其1.4倍左右,有数据调制时由于占空比影响,电流表测得的数据仅为峰值的五分之一左右),因此,配用的电源必须具有较低的内阻并能输出1A左右的额定电流。根据我们测试,比较的结果,市电经直流稳压供电最好,其次是各种容量300mAH以上的可充电电池组。对于随身携带但不太常用的设备,用9V层迭式碱性电池(9V580mAH,短路电流可达6A以上)也能获得很好的效果。如果电源内阻高会导致功率减少或寄生低频自激而造成传输距离变近。
带编码(2262)的无线发射板,50-100米...10元/块
+接电源正,-接电源负,电压为DC3-12V.每次发射可以直接控制电源的通断,时间最好小于3秒,图片的左边为编码,下方为数据端,右边上的一个孔接天线,(可以用多股的铜线24CM长即可)
DF发射模块可以配两种接收模块组合使用
1。超再生式接模块6元/块
这是DF发射模块,体积:25x32x8毫米,发射距离500M,9元/只(左图);50-100米发射头,上图5元/只;中间是等效电路图;下图为小型发射头30-100米5元/块
尺寸:10*18*6MM。该发射模块体积小,工作电压范围极宽(3V-12V),发射功率大,功耗低,广泛应用在简易数据无线传输,无线遥控,防盗报警等场合。
工作电流:2.6毫安(3V电源时)
接收灵敏度:-105DBM(1K数据速率而且天线匹配时)
最高数据速率:9.6KBPS
从外接天线接收的信号经C8耦合到L3、C9组成的选频网络进行阻抗变换后输入RX3310的内部高频放大器输入端14脚,经芯片内的高频放大后(增益为15~20DB)的信号再经混频器与本机振荡信号(316.8M)混频,产生1.8M的中频信号,此中频信号经内部中频放大后由第3脚输出,再进入比较器放大整形,最后数据从第8脚输出。
3、发射时间
以上发射模块均按无线遥控属间断工作的特点设计,一些器件工作在极限运用状态下,不适宜于长时间连连续发射,否则会导致功放管过热烧坏。建议每次连续发射时间不要超过3S,并使发射/停止时间之比小于1,就是说断开的时间要比发射的时间长。当在较近距离内使用收、发组件间时,可适当降低工作电压,发射机就可长时间连续发射了,例如9V机用6V供电,低电压用3.6V供电,此时的传输距离太约降低一半。当然,9V的模块你要在12V时使用也行,距离还会更远,但对时间要求就更严了,站长连续按两秒功率管就发烫,所以只能在1秒之内,且间歇时间要在3秒以上,长时间工作切不可用12V,连9V都不能,否则一旦烧毁就损失大了。切记!!!
主要技术指标:
1。通讯方式:调幅AM
2。工作频率:315MHZ/433MHZ(433需定制)
3。频率稳定度:±75KHZ
4。发射功率:≤500MW
5。静态电流:≤0.1UA
6。发射电流:3~50MA
7。工作电压:DC 3~12V
** LC-FS04 /20-100米带编码的4路发射板,3-12V;10元/块
无线数据传输广泛地运用在车辆监控、遥控、遥测、小型无线网络、无线抄表、门禁系统、小区传呼、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无线标签、身份识别、非接触RF智能卡、小型无线数据终端、安全防火系统、无线遥控系统、生物信号采集、水文气象监控、机器人控制、无线232数据通信、无线485/422数据通信、数字音频、数字图像传输等领域中。
接收板A-L4超再生长方形接收板:(11元一个)批量优惠
超再生接收模块有七个引出端,分别为10、11、12、13、GND、17、VCC,其中VCC为5V供电端,GND为接地端, 17端为解码有效输出端,10、11、12、13是解码芯片PT2272(SC2272)集成电路的10~13脚,为四位数据锁存输出端,有信号时能输出5V左右的高电平,驱动电流约2mA,与发射器上的四为个按键一一相对应。
DF发射模块未设编码集成电路,而增加了一只数据调制三极管Q1,这种结构使得它可以方便地和其它固定编码电路、滚动码电路及单片机接口,而不必考虑编码电路的工作电压和输出幅度信号值的大小。比如用PT2262或者SM5262等编码集成电路配接时,直接将它们的数据输出端第17脚接至DF数据模块的输入端即可。
DF数据模块具有较宽的工作电压范围3~12V,当电压变化时发射频率基本不变,和发射模块配套的接收模块无需任何调整就能稳定地接收。当发射电压为3V时,空旷地传输距离约20~50米,发射功率较小,当电压5V时约100~200米,当电压9V时约300~500米,当发射电压为12V时,为最佳工作电压,具有较好的发射效果,发射电流约60毫安,空旷地传输距离700~800米,发射功率约500毫瓦。当电压大于l2V时功耗增大,有效发射功率不再明显提高。这套模块的特点是发射功率比较大,传输距离比较远,比较适合恶劣条件下进行通讯。天线最好选用25厘米长的导线,远距离传输时最好能够竖立起来,因为无线电信号传输时收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一般实用距离只有标称距离的一半甚至更少,这点需要开发时注意。
2、发射天线பைடு நூலகம்
天线是发射机的高频负载,也是高频能量的出口,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发射机能否正常工作,以及发射效果的好坏。这些组件出厂时都是按照50Ω的额定负载匹配,因而所配接的天线一定要阻抗是50Ω的,并尽量减小从天线根部到模块上天线焊接处的连线长度。如果无法减小,可用特性阻抗为50Ω的射频同轴电缆连接,天线也尽可能选用高增益的,增益越高,发射距离也越远。 当发射机处于发射状态时,切不可用手触摸天线或让其触及金属物体,否则极易因天线阻抗激剧变化导致功放失谐反射太强而损坏价格较高的功放管。
4。采用带骨架的铜芯电感将频率调整到315M后封固,这与采用可调电容调整接收频率的电路相比,温度、湿度稳定性及抗机械振动性能都有极大改善。可调电容调整精度较低,只有3/4圈的调整范围,而可调电感可以做到多圈调整。可调电容调整完毕后无法封固,因为无论导体还是绝缘体,各种介质的靠近或侵入都会使电容的容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接收频率。另外未经封固的可调电容在受到振动时定片和动片之间发生位移;温度变化时热胀冷缩会使定片和动片间距离改变;湿度变化因介质变化改变容量;长期工作在潮湿环境中还会因定片和动片的氧化改变容量,这些都会严重影响接收频率的稳定性,而采用可调电感就可解决这些问题,因为电感可以在调整完毕后进行封固,绝缘体封固剂不会使电感量发生变化。
2。超外差式RX3310接收模块12元/块
超外差接收模块的体积:35x13x8毫米
主要技术指标:
1。通讯方式:调幅AM
2。工作频率:316.8MHZ
3。频率稳定度:±75KHZ
4。接收灵敏度:-102DBM
5。静态电流:≤5MA
6。工作电流:≤5MA
7。工作电压:DC 5V
8。输出方式:TTL电平
这里提供的超外差接收模块采用进口高性能无线遥控及数传专用集成电路RX3310A,并且采用316.8M声表谐振器,所以工作稳定可靠,适合比较恶劣的环境下全天候工作。
使用时只需将发射的电源经一个开关或单片机的控制的三极管,送到D0/D1/D2/D3的接口即可,GND端和单片机共地,如电源大于5V请在去D0/D1/D2/D3数据端上串接一个30-100欧的电阻去耦。发射距离视电压高低和使用的环境。。。。。
** LC-FS08 /20-100米带编码的8路发射板,可以直接交流6-9V供电方便工业使用15元/块
超外差接收机对天线的阻抗匹配要求较高,要求外接天线的阻抗必须是50欧姆的,否则对接收灵敏度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如果用1/4波长的普通导线时应为23厘米最佳,要尽可能减少天线根部到发射模块天线焊接处的引线长度,如果无法减小,可以用特性阻抗50欧姆的射频同轴电缆连接(天线焊点右侧有一个专门的接地焊点)
接收板:频率315MHZ/振荡电阻200K/编解码芯片均兼容PT2262/2272系列
本板提供电源,使用时只需在VCC脚接一个51欧的电阻引出到开关的一端,开关的另一端接板上的1---8路的输入控制端即可,按下相应的开关就可以发射相应的路数的控制信号。。。。。
2000米带编码发射板,供电电压5-12V,45元一个.
DF数据发射模块的工作频率为315M,采用声表谐振器SAW稳频,频率稳定度极高,当环境温度在-25~+85度之间变化时,频飘仅为3ppm/度。特别适合多发一收无线遥控及数据传输系统。声表谐振器的频率稳定度仅次于晶体,而一般的LC振荡器频率稳定度及一致性较差,即使采用高品质微调电容,温差变化及振动也很难保证已调好的频点不会发生偏移。
DF数据模块采用ASK方式调制,以降低功耗,当数据信号停止时发射电流降为零,数据信号与DF发射模块输入端可以用电阻或者直接连接而不能用电容耦合,否则DF发射模块将不能正常工作。数据电平应接近DF数据模块的实际工作电压,以获得较高的调制效果。
DF发射发射模块最好能垂直安装在主板的边缘,应离开周围器件5mm以上,以免受分布参数影晌。DF模块的传输距离与调制信号頻率及幅度,发射电压及电池容量,发射天线,接收机的灵敏度,收发环境有关。一般在开阔区最大发射距离约800米,在有障碍的情况下,距离会缩短,由于无线电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折射和反射会形成一些死区及不稳定区域,不同的收发环境会有不同的收发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