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词人及其诗词赏析—辛弃疾

合集下载

辛弃疾的代表作及赏析

辛弃疾的代表作及赏析

辛弃疾的代表作及赏析辛弃疾的代表作及赏析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写过非常多且非常出名的诗词,本文就来分享一篇辛弃疾代表作及赏析,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篇1:鹧鸪天代人赋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鉴赏】这首写农村风光的词,看上去好象是随意下笔,但细细体会,便感觉情味盎然,意蕴深厚。

上阕头二句在描写桑树抽芽、蚕卵开始孵化时,用了一个“破”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桑叶在春风的催动下,逐渐萌发、膨胀,终于撑破了原来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

“破”字不仅有动态,而且似乎能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

第三句“平岗细草鸣黄犊”“平岗细草”和“黄犊”是相互关联的,黄犊在牛栏里关了一冬,当放牧在平坡上时被乍见春草,欢快无比。

“鸣”虽写声音,但可以让人想见黄犊吃草时的悠闲,神态。

第四句中的“斜日”、“寒林”、“暮鸦”按说会构成一片衰飒景象,但由于用了一个动词“点”字,却使情调发生了变化。

“点”状乌鸦或飞或栖,有如一团墨点,这是确切的写实,早春的寒林没有树叶,所以黑色的乌鸦,在林中历历可见,故曰“点”这不得不使人想到马致远《天净沙》的警句“枯藤老树昏鸦”。

两相比较,给人的感受很不相同,马致远是在低沉地哀吟,而作者却是在欣赏一幅天然的图画。

词的上阕主要是写近处的自然风光,下阕则将镜头拉远,进而涉及人事。

“山远近,路横斜”,一笔就将视线拉开了,在山区这种路成为村落与村落之间联系的纽带,也成为与外面世界联系的桥梁,生活在山间的人们,时常觉得那路会给他们带来新的东西,所以词人对眼前蜿蜒于山间的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青旗沽酒有人家”,横斜的路,去向不止一处,但词人的注意力却集中在有青旗标志的酒家上。

山村酒店,这是很有特色的一处地方风景。

词人在一首《丑奴儿近》中就写过:“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

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辛弃疾诗词赏析

辛弃疾诗词赏析

辛弃疾诗词赏析辛弃疾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他的诗词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以下是对辛弃疾诗词的赏析:首先,辛弃疾的诗词表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国家兴衰的关注和对人民命运的关心。

例如,在《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中,他写道:“君莫赋幽愤,男儿岂长抑郁。

”这表达了他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人赴任衡州的祝贺与期许。

其次,辛弃疾的诗词表现了他对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他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军事才能,但他在官场中遭受排挤和打压,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例如,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他写道:“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表达了他对官场黑暗的无奈和失望,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此外,辛弃疾的诗词还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情感寄托。

他常常通过描写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在《青玉案·元夕》中,他写道:“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这描写了元宵节的热闹场面和花灯的绚烂景象,表达了他对节日氛围的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辛弃疾的诗词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他的作品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他写道:“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这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历史背景,表达了他对国家兴衰的感慨和对人民命运的关注。

总之,辛弃疾的诗词作品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爱,表现了他对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情感寄托。

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之一。

辛弃疾十首佳词赏析

辛弃疾十首佳词赏析

辛弃疾十首佳词赏析辛弃疾,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1、《青玉案·元夕》宋代.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释义: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

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

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

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2、《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代.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释义: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代.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释义: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

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

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代.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释义:江山千古依旧,割据的英雄孙仲谋,却已无处寻觅。

无论繁华的舞榭歌台,还是英雄的流风余韵,总被无情风雨吹打而去。

那斜阳中望见的草树,那普通百姓的街巷,人们说寄奴曾经居住。

辛弃疾-辛词及赏析

辛弃疾-辛词及赏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⑾。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

这首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

江山千古,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起调不凡。

开篇借景抒情,由眼前所见而联想到两位著名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对他们的英雄业绩表示向往。

接下来讽刺当朝用事者韩侂胄(侂:tuō,胄:zhòu),又像刘义隆一样草率,欲挥师北伐,令人忧虑。

老之将至而朝廷不会再用自己,不禁仰天叹息。

其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写北方已非宋朝国土的感慨,最为沉痛。

词的上片怀念孙权、刘裕。

孙权割据东南,击退曹军;刘裕金戈铁马,战功赫赫,收复失地。

不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也表达了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

下片引用南朝刘义隆草率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忠告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鲁莽从事,接着用四十三年来抗金形势的变化,表示词人收复中原的决心不变,结尾三句,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

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

”这种评价是中肯的。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首词是作者在建康通判任上所作。

辛弃疾著名词作鉴赏八篇

辛弃疾著名词作鉴赏八篇

辛弃疾著名词作鉴赏八篇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XX历城(今属XX)人,南宋著名词人。

一、●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鉴赏:作者写了不少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这首词即是其中之一。

X熙载说,“词要清新”,“澹语要有味”(《艺概•词曲概》)。

作者的此作正具有“澹语清新”、诗情画意的特点。

它表现在描写手法、结构和构思三个方面。

在描写手法上,这首小令,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

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若不是大手笔,是难能达到此等艺术意境的。

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

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

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

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优闲自得的画面,这几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媚好”,亲密无间,那种和协、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

这就是无奇之中的奇妙之笔。

当然,这里并不仅仅是限于这对翁媪的生活,它概括了农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乐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吴音”,指吴地的地方话。

作者写这首词时,是在XXXX,此地,春秋时代属于吴国。

“媪”,是对老年妇女的代称。

下阕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书其事,和盘托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

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

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占铺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

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即可知晓。

这几句虽然极为通俗易懂,但却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出耐人寻味的意境。

辛弃疾诗词解析

辛弃疾诗词解析

辛弃疾诗词解析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将领,他的诗词充满了豪放和悲壮的情怀。

以下是对辛弃疾部分诗词的解析:
1. 《青玉案·元夕》:这首词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热闹场景,通过“众里寻他
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寻找心中理想伴侣的过程中,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在不经意间发现了她的情感历程。

同时,词中也透露出作者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

2.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是辛弃疾在闲居期间写给好
友陈亮的,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回顾和对国家命运的感慨,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忧国忧民之情。

其中“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等句,描绘了战争场面的激烈和壮烈,也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的独特见解和对未来的期望。

3.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怀古》:这首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事迹的追忆,表
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自己遭遇的不满之情。

其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等句,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4.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通过对京口北固亭的描写,表达了
作者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民族精神的坚守。

其中“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等句,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

总的来说,辛弃疾的诗词充满了豪放和悲壮的情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

他的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思想意义和社会价值。

[宋代著名词人]宋代词人

[宋代著名词人]宋代词人

[宋代著名词人]宋代词人宋代词人篇(一):宋朝词人及其诗词鉴赏宋朝词人及其诗词赏析—辛弃疾中国的词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

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

前面几篇文章主要是介绍了诗人以及古诗。

本文就简单的介绍宋朝的词人及他们的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南宋爱国词人,与苏轼共为豪放派词人代表,但他的词风格多样,有不少词以恬淡的笔调,勾画出清新、活泼的农村画面。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主旨:写于退居时,表现爱国激情、雄心壮志和壮志未酬的抑郁和愤慨。

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里”的情景通过“醉里”和“梦里”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描绘“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展现的壮观场面。

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牛肉;军中琴瑟演奏出雄壮的乐曲。

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接受检阅准备出征。

请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上片所展现的军旅生活的情景。

塞外,秋风萧瑟,席卷黄沙。

练兵场,广阔无边,旌旗猎猎。

一排排支起的架子,一堆堆燃烧的篝火,炙烤着一大块一大块牛肉,夹着声音,飘着香气,滚动在兵营上空。

无数琴瑟,声声悲切,荡涤着将士们豪壮的胸怀。

“点兵开始!”主帅一声令下,声震大漠,威慑军营,肃穆威严的点兵仪式顿时开始!说说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表达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抑郁和愤懑。

分析本词的艺术特色:“壮”是本词的风格特色。

其一,题材上看,表现的是军旅生活的情景。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都是极雄豪极壮美的事情。

其二,思想感情上看,抒发的是征战沙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写出了驰骋沙场,奋勇杀敌的场面,表现一心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辛弃疾的诗词注释和赏析

辛弃疾的诗词注释和赏析

辛弃疾的诗词注释和赏析辛弃疾的诗词注释和赏析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

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辛弃疾的诗词注释和赏析,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辛弃疾的诗词注释和赏析【1】《鹧鸪天送人》年代: 宋作者: 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作品赏析【注释】:这首词见于四卷本《稼轩词》的甲集,是作者中年时的作品。

那时候,作者在仕途上已经历了不少挫折,因此词虽为送人而作,但是所表达的多是世路艰难之感。

上阕头二句:“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上句言送别。

《阳关三叠》是唐人上阕送别歌曲,加上“唱彻”、“泪未干”五字,更觉无限伤感。

从作者的性格看,送别绝不会带给他这样的伤感。

他平日对仕途、世事的感慨一直,郁积胸中,恰巧,遇上送别之事的触动,便一涌而发,故有此情状。

下句忽然宕开说到“功名”之事,便觉来路分明。

作者和陆游一样,都重视为国家的恢复事业建立功名的。

他的《水龙吟》词说:“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

”认为建立功名是分内的事;《水调歌头》词说:“功名事,身未老,几时休?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

”认为对功名应该执着追求,并且要有远大的目标。

这首词中却把功名看成身外“ 馀事”,乃是不满朝廷对金屈膝求和,自己的报国壮志难酬,而被迫退隐、消极的愤激之辞;“且加餐”,运用《古诗十九首》“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之句,也是愤激之语。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写送别时翘首遥望之景,景显得生动,用笔也很浑厚,而且天边的流水远送无穷的树色,和设想行人别后的行程有关;雨中阴云埋掉一半青山,和联想正人君子被奸邪小人遮蔽、压制有关。

景句关联词中的两种不同的思想感情,不但联系紧密,而且含蓄不露,富有余韵。

辛弃疾诗词赏析

辛弃疾诗词赏析

辛弃疾诗词鉴赏【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

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有《稼轩长短句》。

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1.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口造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译文】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

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

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

【赏析】故国远在千山之外,滚滚清江水是国人血泪汇成,其哀、其痛自不待言,人虽是勉强哽住,鹧鸪却早已替人哀失国之痛。

青山碧水中有郁郁悲壮之音,正是稼轩素来风骨。

2.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东风拂过,数不清的花灯晃动着,仿佛催开了千树花,焰火纷乱,往下坠落,又像是空中的繁星被吹落了,宛若阵阵星雨。

华丽的香车宝马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

凤萧那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月亮在空中发出明亮的荧光,光华流转。

热闹的夜晚里,鱼、龙形的彩灯在翻腾。

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身上穿着多彩的衣物,在人群中晃动。

她们面带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经典诗词鉴赏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经典诗词鉴赏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经典诗词鉴赏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经典诗词鉴赏在中国文学史上,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是一位令人敬仰的诗人,在诗作上造诣极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经典诗词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经典诗词鉴赏 1《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代: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鉴赏词以一个问句开始,词人写道:“何处望神州。

”“神州”指中原地区。

“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这里的“神州”是词人心中不忘的中原地区,是他一生都想收复的地方。

接着写道:“满眼风光北固楼。

”“北固楼”在今镇江市北固山上,下临长江。

词人登上北固亭以望神州,看到的却是北固楼的优美风光。

然而,那时候却是山河破碎,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对于爱国诗人来说,触景生情,心念家国,哪里有兴致去欣赏美景。

词人接着说:“千古兴亡多少事?”这是一句问话。

词人禁不住发问,从古到今,到底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往事悠悠,是非成败已成陈迹,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

“悠悠”形容漫长、久远。

这里,叠词的运用,不仅暗示了时间之慢,而且也表现了词人心中无尽的愁思和感慨。

接着的“不尽长江滚滚流”句,词人借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境,不但写出了江水奔腾而去的雄壮气势,还把由此而产生的空间感、历史感都形象地表达出来。

接下来,辛弃疾为了把这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

他异乎寻常地第三次发问,以提醒人们注意:“天下英雄谁敌手?”作者自问又自答曰:“曹刘”,唯曹操与刘备耳!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操耳。

”辛弃疾便借用这段故事,把曹操和刘备请来给孙权当配角,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刘备才堪与孙权争胜。

辛弃疾诗歌诗词赏析

辛弃疾诗歌诗词赏析

辛弃疾诗歌诗词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总结计划、党团报告、活动方案、制度手册、名言警句、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summary plans, party reports, activity plans, system manuals, famous sayings, blessing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辛弃疾诗歌诗词赏析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

辛弃疾作品介绍与赏析

辛弃疾作品介绍与赏析

辛弃疾作品介绍与赏析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军事家和政治家。

他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词人之一,被誉为“词中之龙”。

辛弃疾的词作以豪放、奔放、慷慨激昂著称,他的词风开朗豪放,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被誉为“豪放派”代表人物。

辛弃疾的词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词作在南宋词中独树一帜,对后世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辛弃疾的词作内容丰富多样,涉及爱情、壮志、抒怀、抨击社会黑暗等各个方面,展现了他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思想。

辛弃疾的词作在艺术上追求意境的深远和情感的真挚,语言上追求音韵的优美和意象的生动,形式上追求结构的完整和节奏的和谐,因此他的词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辛弃疾的词作在历史上曾经被长期忽视和贬低,直到20世纪初才得到重视和重新评价。

现代学者认为辛弃疾的词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介绍和赏析辛弃疾的几首代表作品。

1.《青玉案·元夕》。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是一首描写元宵节的词作。

词中以元宵节的喜庆气氛为背景,以富有感情的语言描绘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词中“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一句,展现了词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青玉案·凌波微步》。

《青玉案·凌波微步》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词中以凌波微步的美女为题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美丽动人的画面。

词中“翠黛金莲,美人一笑,百媚生”一句,展现了词人对美丽女性的赞美之情,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整首词作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3.《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浣溪沙》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词中以浣溪沙的美景为题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

辛弃疾的诗词和赏析大全

辛弃疾的诗词和赏析大全

辛弃疾的诗词和赏析大全诗歌的思想内涵要超出时代“思想的平均分数”,要高于时代“朦胧的火星”,对人生有更深理解,对时代有更深评价。

我在此整理了辛弃疾的诗词和赏析,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辛弃疾的诗词和赏析11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宋代〕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作为一首婉约词,这首《青玉案》与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

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

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理想人格的化身。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宋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溪桥一作:溪头)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平平淡淡。

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

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宋代〕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之词,风格豪放,气势雄浑,境界开阔,已成为不刊之论,是学者所共识的,但论及最能代表其风格的作品时,众人皆推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殊不妥。

辛弃疾译文及赏析

辛弃疾译文及赏析

辛弃疾译文及赏析辛弃疾译文及赏析辛弃疾译文及赏析1《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宋代:辛弃疾聚散匆匆不偶然。

二年遍历楚山川。

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

萦绿带,点青钱,东湖春水碧连天。

明朝放我东归去,後夜相思月满船。

《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译文我们的团聚与分散太匆促了,但这不是偶然的,我在这两年里调动了四次,几乎走遍了楚地的山山水水,都是被他们捉弄的。

让我们开怀喝个痛快,借酒来酬谢这里的风月景色和友人们的关怀吧!不要把离别的歌曲谱在管弦里唱出来,叫我听见伤心。

看这绿水的江河,像带子萦回弯曲,荷花叶子,圆圆点点的像青钱,布满了池塘。

东湖里的春水,碧绿清澈,与湛兰的青天连一起。

明天早晨我就要放棹东归去了,后夜月光满船的时候,正是我孤独的一个人在思念你们的时候。

《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注释二年:即淳熙三年到四年。

风月:指美好景色。

莫放:莫唱,莫奏。

管弦:泛指乐器。

萦(yíng)绿带:绿水环绕似带。

点青钱:密密荷叶如青钱点缀水面。

东湖:名胜之地,在今江西南昌东南。

《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赏析此词与《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作于同一时期,其主旨相近,但又侧重于抒发别情和对被频频调动的不满。

同时因为是用小令写作,风格也特别含蓄蕴藉,体势既整伤又流美。

两年之内,作者因频繁调动而心情十分抑郁,险恶的宦海风波,使作者无法实现恢复中原的壮志。

现在又值与友人别离之际,更觉难以为怀。

起韵借聚兴感,直中藏曲,表达了作者对于被频繁调动的牢骚不满情绪。

起首二句,借聚散兴感,直中藏曲,吐露自己对于被频繁调动的牢骚小满情绪。

作者从淳熙三年到五年的短短二年时间内,先后被调动四次,匆匆来往于今江西、湖北等地,简直疲于奔命,来不及有所建树。

对此,作者以一切“二年历遍焚山川”作出形象的概括。

作者被频繁调动的原因是未加明说,只以“不偶然”来点出隐情,更耐人寻味。

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译文赏析及注释鉴赏

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译文赏析及注释鉴赏

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译文赏析及注释鉴赏《满江红·中秋寄远》是由辛弃疾所创作的,词人借月写意,传递了词人对歌舞女子的怨尤与不忍相舍的复杂感情。

小编精选了一些关于《满江红·中秋寄远》的译文,一起来看看吧。

《满江红·中秋寄远》宋代:辛弃疾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满江红·中秋寄远》译文快上西楼赏月,担心中秋月有浮云遮挡,不够明朗。

请美人吹笛,驱散浮云,唤出明月。

月夜的天地一片清凉洁爽,刚经玉斧修磨过的月亮,又回又亮。

追问月宫里独处的嫦娥,孤冷凄寂时有没有愁恨?应该有很多白发。

回忆当年歌舞欢聚的情景,长袖善舞的佳人,清歌悲咽的佳人为之助兴添欢。

叹明月十有八九悖人心意,总是圆时少、缺时多。

愿明月如今夜常圆,人情未必总是别离。

我欲化离恨为聚欢,待人归时再细细倾诉。

《满江红·中秋寄远》注释寄远:寄语远人。

就词意看,这个远人可能是词人眷恋过的歌舞女子。

“但唤取”两句:请美人吹笛,驱散浮云,唤出明月。

按:此暗用吴殊中秋赏月事。

玉纤:洁白纤细,指美人的手。

横管:笛子。

冰壶:盛冰的玉壶。

此喻月夜的天地一片清凉洁爽。

玉斧修时节:刚经玉斧修磨过的月亮,又回又亮。

“问嫦娥”两句:想来月中嫦娥,孤冷凄寂白发。

此暗用丰商隐《嫦娥》诗意:“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孤令:即孤零。

“云液”四句:回忆当年歌舞欢聚的情景。

云液满:斟满美酒。

琼杯:玉杯。

咽:指歌声凄清悲咽。

“叹十常”两句:叹明月十有八九津人心意,欲圆还缺。

此即苏轼“何事常向别时圆”(《水调歌头》)之意。

磨:修磨,指把月修圆磨亮。

“但愿”两句:愿明月如今夜常圆,人情未必总是别离。

此化用苏轼《水调歌头》词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赏析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赏析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赏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赏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由南宋词人辛弃疾于公元1205年所作。

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注释:1、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

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2、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

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

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

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

生于公元182年(光和五年),卒于公元252年(太元二年)。

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公元200年孙策早逝。

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3、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刘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舆,小名寄奴,汉族,先祖是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市),后来迁居到京口(江苏镇江市),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

4、“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5、“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

草草:轻率。

南朝宋(不是南宋)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

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封狼居胥山而还。

狼居胥山,在今蒙古境内。

词中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兴北伐”。

诗词鉴赏辛弃疾的豪放与抒情

诗词鉴赏辛弃疾的豪放与抒情

诗词鉴赏辛弃疾的豪放与抒情辛弃疾(1140年-1207年),南宋著名词人之一,他的作品在豪放和抒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辛弃疾的豪放可以在他的豪放之旅系列中体现,而抒情则在他的往事系列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本文将从以上两个方面对辛弃疾的诗词进行鉴赏。

一、豪放的辛弃疾在辛弃疾的诗词作品中,豪放之风犹如澎湃的大海,令人心潮澎湃。

他的豪放之旅系列中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全词以京口北固亭为背景,通过怀古之情,抒发自己对时局变迁的感慨。

词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了辛弃疾对过去辉煌岁月的缅怀之情,同时也显示出他不同于其他词人的豪放气质。

辛弃疾的豪放还可以从他的《青玉案·元夕》中得到体现。

这首词描述了元宵佳节中人们的欢快与浪漫。

其中的“把盏·凄凉别易水寒”的词句,以及“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样形容世间美景的句子,都是表达辛弃疾豪放情怀的典型例子。

他的豪放之风,有如热烈的火焰,燃烧着他对人生和世界的热情。

二、抒情的辛弃疾除了豪放之外,辛弃疾的作品中也充满了抒情的成分。

他的往事系列中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展示了他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生活的感慨。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场夜行黄沙的旅程,表达了辛弃疾对往日岁月的思念之情。

词中的“残阳如血,天际无际”这样的形容词句,以及“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这样的描写,既准确表达了景物之美,也展示了辛弃疾对往事的情感表达。

辛弃疾的抒情还可以从他的《青玉案·元夕》中看出。

词中通过描绘元宵节夜晚的热闹场景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藏,表达了他对爱情和生活的热爱与渴望。

词中的“春宵一刻值千金”和“得月楼头融冷光,千朵万朵压枝花”等句子,展示了辛弃疾在抒发情感时的独特才华,打动了许多读者的心。

综上所述,辛弃疾的诗词作品既有豪放的气质,又充满了抒情的成分。

他独特的感悟和对人生世态的洞察,使他的作品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辛弃疾《西江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辛弃疾《西江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辛弃疾《西江月》原文翻译及赏析辛弃疾《西江月》原文翻译及赏析引言:《西江月》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小编整理了辛弃疾《西江月》原文翻译及诗歌赏析,欢迎大家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白话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急急地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

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赏析此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

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

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

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写这一带风景的词,现存约五首,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黄沙岭》一首,《鹧鸪天·黄沙道中即事》一首,以及这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的这首词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

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

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

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

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

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

辛弃疾的诗及赏析

辛弃疾的诗及赏析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

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

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晚年韩□(tuo1)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

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有《稼轩长短句》。

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辞海》1989年版)【年代】:宋【作者】:辛弃疾——《丑奴儿》【内容】: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丑奴儿:即《采桑子》。

层楼:高楼。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

通篇言愁。

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上片写少年不识愁滋味。

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

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

浓愁淡写,重语轻说。

寓激情于婉约之中。

含蓄蕴藉,语浅意深。

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他这首词外表虽则婉约,而骨子里却是包含着忧郁、沉闷不满的情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朝词人及其诗词赏析—辛弃疾
导读:宋朝词人及其诗词赏析—辛弃疾
中国的词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

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

前面几篇文章主要是介绍了诗人以及古诗。

本文就简单的介绍宋朝的词人及他们的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南宋爱国词人,与苏轼共为豪放派词人代表,但他的词风格多样,有不少词以恬淡的笔调,勾画出清新、活泼的农村画面。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主旨:写于退居时,表现爱国激情、雄心壮志和壮志未酬的抑郁和愤慨。

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里”的情景?
通过“醉里”和“梦里”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描绘“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展现的壮观场面。

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牛肉;军中琴瑟演奏出雄壮的
乐曲。

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接受检阅准备出征。

请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上片所展现的军旅生活的情景。

塞外,秋风萧瑟,席卷黄沙。

练兵场,广阔无边,旌旗猎猎。

一排排支起的架子,一堆堆燃烧的篝火,炙烤着一大块一大块牛肉,夹着声音,飘着香气,滚动在兵营上空。

无数琴瑟,声声悲切,荡涤着将士们豪壮的胸怀。

“点兵开始!”主帅一声令下,声震大漠,威慑军营,肃穆威严的点兵仪式顿时开始!
说说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表达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抑郁和愤懑。

分析本词的艺术特色:“壮”是本词的风格特色。

其一,题材上看,表现的是军旅生活的情景。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都是极雄豪极壮美的事情。

其二,思想感情上看,抒发的是征战沙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写出了驰骋沙场,奋勇杀敌的场面,表现一心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其三,语言风格上看,雄壮,豪迈,有气势。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主旨:本词描写的是隐退江西期间,夏夜行走在黄沙途中所见的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象,抒发了词人的闲适心情和对农村生活的眷恋。

(上片表现欣慰欢快之情,下片表现惊喜之情,都是闲适之情.)
上片写了夏夜那些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又何作用?
声音:蝉鸣,鹊啼,蛙叫,人声;
作用:一方面衬托了夏夜的寂静.另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写出词人闲适的心态.
描绘意境:“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明亮的月光,惊醒了树枝上的喜鹊,清风将半夜里鸣蝉的歌声送来。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从前有家小客店在社林边,(怎么不见了?)踏着小路在溪头处转了个弯,它忽然出现(在眼前)。

“忽见”二字好在哪里?
忽然看见,意想不到。

集中表达了词人喜出望外的感情,这正是词人闲适愉快的表现。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该句展示了这样的场景:田野间弥漫着稻花的香气,水中的青蛙不断地鸣叫;一路上听到出来纳凉的人们谈论着丰收的情景,作者欣慰欢快之情不言而喻,展示了闲适的情怀.(重在领会寓情于景的写法) 此词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特色?
采用了侧面烘托、动静相映、白描的表现手法。

明月、清风、稻花、星雨、茅店、溪桥,原都是无情物,而惊鹊、鸣蝉、青蛙,自然也不会有人的感情。

对这些客观景物的描写,烘托出作者的思想和心情。

一、二两句静中有动,而偏重于静境的描绘,鹊惊、蝉鸣,则愈显出环境的幽静;三、四两句动静相映,而着重于动静的点染,蛙声一片,稻香一片,都是为了突出“说丰年”三字,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则是运用白描手法,写出夏夜的美景,令人遐想。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首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有何言外之意?
只要熟悉当时的历史,我们就能明白,这里作者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殊、山河改异之感。

其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于是站在北固楼上,词人不禁兴起了千古兴亡之感,自然引出下文。

下片前半部分,作者极力称赞孙权有何用意?
作者在这里是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其原因是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相似,显然作者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为了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

末句用了什么典故?作者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意思?
《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孙权第一次对垒,见孙权之威严仪表,就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作者在这里引用了前半句,没有明言后半句,实际上是借曹操之口,讽刺当朝的那些大臣们都是刘景升儿子一类的猪狗,这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意在言外,令人叫绝!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