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诗词鉴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诗词鉴赏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宋代: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译文
蜀道攀登难于上青天,一杯薄酒为你践行。正是祖国被侵占的时候,自己又有才能去驱除外侮,却非要闲置如此。希望借着这首《喻巴蜀檄》让金人闻风心惊。你文才出众,希望大展身手,为国立功建业。
君莫要流泪伤心,请用诗写下一路美好景色:庐山的丰姿,赤壁的激浪,襄阳的明月。正是梅花花开、大雪纷飞季节,务必相互勉励莫相忘并持续传递消息。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李正之:李大正,字正之;提刑:提点刑狱使的简称,主管一路的司法、刑狱和监察事务。
绣衣:西汉武帝时设绣衣直指官,派往各地审理重大案件。他们身着绣衣,以示尊贵。这里借指友人李正之。
东北看惊:指曹魏有惊于西蜀北伐,此借喻金人闻风心惊。诸葛表:诸葛亮出师北伐曹魏,有《出师表》上蜀汉后主。
西南:川蜀地处西南。檄(xí席):檄文,即告示。相如檄:司马相如有《喻巴蜀檄》。
功名:赞友人文才出众,足能立功建业。君侯:汉代对列侯的尊称,后泛指达官贵人,此指李正之。
如椽(chuán传)笔:如椽(架屋用的椽木)巨笔,指大手笔。
休:不要。
荆楚:今湖南、湖北一带,为李由江西入蜀的必经之地。稼轩曾
官湖南、湖北,故谓“吾能说”。
要:请。
赤壁矶: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县西南,苏轼以为是当年周
瑜破曹之地,曾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和《赤壁赋》凭吊之。
铜鞮(dī):铜鞮在今湖北襄阳。三更:古代时间名词。古代把
子时作为三更,一般用三更来指深夜。
正:正值,正当时。
相忆:相思;想念。
鉴赏
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稼轩以“凭陵上司,缔结同类”的罪名,罢居上饶已经将近三年了。所以词中处处把李之入任,与己之
罢闲,双双对照写来,一喜一忧,缠绵悱恻,寄意遥深,感人心肺。
起两句,“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点出李之入蜀与己之
送行,双双入题,显得情亲意挚,依依难舍。“登天”虽借用李白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其实却暗含此行之艰难;虽是王命,何尝又不是小人的挟嫌排挤,有如远谪?所以他这阕词写的极其沉郁,这开头无异已定下了全词的基调。“一杯”,何其简慢;看似淡语,
不过却是至情的无间;流露出君子之交,一杯薄酒足矣。没有华筵歌*,
也没有清客的捧场;只有两个知心的朋友一杯相对,则这“一杯”二字,不但写出了友情之深,亦且写尽了世态之薄。笔墨之力量如此,
则这“一杯”也就很多了。
“绣衣”,是对“提刑”的美称。汉武帝时,派使者衣绣衣巡视
天下,操有生杀之大权,称为绣衣直指。李正之提点刑狱公事,也负
有司法和监察的任务,所以稼轩也借以称他为“绣衣使者”。
三、四句:“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点出“中年”,
是时稼轩45岁,正是“不惑之年”,大有作为的时候。不过“多病”,这个“病”字,包含就多了,更何况“多病”。稼轩正当中年,而一
放就是三年。又正是祖国被侵占的时候,自己又有才能去驱除外侮,
却非要闲置如此,内忧外患,不能不“病”。所以他才用“还自叹”
三字领起下面两种难堪:已是自己闲置生愁,怎当堪用的同志又遭远调,离开了中央,这个来抗战派淘汰将尽矣。所以这种离别,不止友情,更关系国家的命运,才是的痛楚。
五、六两句,按词律要求,是要用律句的对仗格式。他巧妙地安
上了诸葛亮的《出师表》和司马相如的《喻巴蜀檄》,都是关于蜀的
故事。切题已难,而寓意得妙更难。他却举重若轻,正是有一肚子的
学问。“东北看惊”者,是东北方的大好河山,沦入异族之手,正理
应像诸葛亮请求出师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着一“惊”字,有三层意思:惊山河之破碎;惊投降派的阻挠;以至惭愧得都怕(惊)读诸葛亮的《出师表》了。不过却反其“道”而行之,让李正之去西
南的巴蜀“更草相如檄”。据《史记·司马相如传》载:“唐蒙使路
通夜郎西僰中,发巴蜀吏卒……万余人,用兴法诛其渠帅,巴蜀民大
惊恐。上闻之,乃使相如责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这里着
一“更”字,透露出了不出师东北之恨未已,而又要被*到西南去*人民。恨上加恨,这个“更”字把一个南宋小朝廷的那种对敌和,对己
狠的心态暴露无遗。下字非常生动而有力。
七、八两句,“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正是双方的小结。自己废置无聊,而李又任非其所。而“把功名收拾付君侯”的,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