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摘要】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历史性”决定了任何一种公有制实现形式都不是永恒的和固定不变的。我们应当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公有制,及时革新公有制。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逐步摈弃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公有制形式和管理方式,建立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公有制体系和所有制结构。

【关键词】公有制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体制

目录

目录 (2)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3)

1.1 含义 (3)

1.2社会主义公有制度实现形式多样化 (3)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度的实践 (3)

三、社会主义公有制 (3)

4.1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3)

4.2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动态实际形式 (4)

4.2.1 多样性 (4)

4.2.2 可变性 (4)

4.2.3 历史性 (4)

4.2.4 相对稳定性 (4)

参考文献 (5)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1.1 含义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微观领域中的具体表现,实际上是指资产的经营方式或组织形式。公有制是本质属性,实现形式是手段,是方法问题,是技术性操作问题。

1.2社会主义公有制度实现形式多样化

现代经济中一切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管理形式。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度的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经济恢复和迅速发展,得益于当时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复合结构”。1957年以后,中国在所有制结构上仿效斯大林模式,追求“一大二公”和“纯而又纯”。工业领域中只允许国营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两种经济成份存在,不允许其它经济成份存在。1958年的“大跃进”、“共产风”、“浮夸风”和盲目冒进给经济建设带来巨大损失。60年代初期,中央进行经济调整,允许其它经济形式作补充,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文化大革命时期极“左”路线把“一大二公”的单一公有制形式推向极端,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更大的消极影响。

实践证明,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搞社会主义建设,不能急于追求“共产主义”最终目标,在公有制实现形式上不能急躁冒进,应当根据本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特点建立符合国情的所有制结构。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和经济布局的多层次性,人民群众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1978年以来,中国在所有制结构上的变革和调整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动态性,符合经济发展规律,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从而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三、社会主义公有制

4.1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是指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通过控股、参股组建的企业中的国有股、集体股,这是我国在所有制关系上的新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物,是符合社会主义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4.2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动态实际形式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动态的。其动态性包括: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性、可变性、历史性和相对稳定性。

4.2.1 多样性

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性包括国家所有(全民所有)、集体所有、集团所有、合作制等。公有制多样化是指公有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与其它所有制形式并存、竞争、共同发展,构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相并存的“复合型”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公有制结构多层次、所有制形式多样、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结合多样化的丰富内含适应我国的国情,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4.2.2 可变性

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可变性表现在公制形式随着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革。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生、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不同时期有不同形式,同一时期也可以有不同形式。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变化由国情、历史、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国际形势、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决定,它是一种“合力”的作用,但最根本的原因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的进步。

4.2.3 历史性

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历史性”决定了任何一种公有制实现形式都不是永恒的和固定不变的。我们应当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公有制,及是革新公有制。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逐步摈弃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公有制形式和管理方式,如单一公有制结构,“一大二公”,“纯而又纯”,政府用行政手段,指令性计划管理企业等,建立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公有制体系和所有制结构。

4.2.4 相对稳定性

公有制实现形式的相对稳定性是指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在总体运动的过程中还具有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相对不变性。只有当它确实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变得毫无效率时才可将其改进或摈弃。

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过程中走过了曲折的道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些经验教训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客观规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也为下一世纪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94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1

[4] 孙承叔。一个重建劳动者所有制的制度模型[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