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当代中国的党政关系
公共政策与社会政治稳定的内在关联分析——基于对公共政策基本属性的考察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2期公共政策与社会政治稳定的内在关联分析*基于对公共政策基本属性的考察邹 荣 秦 宾(楚雄师范学院体育系,云南楚雄675000)摘 要:作为联结政府与社会的公共政策,是影响社会秩序中重要因素。
公共政策不仅是政治稳定局面实现重要工具,而且也是诱发社会政治不稳定重要因素。
公共政策与社会政治稳定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关联,一旦公共政策背离其内在属性,必然诱发社会政治不稳定。
关键词:公共政策;政治稳定;政治不稳定中图分类号:C934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406(2010)12-0098-03公共政策是现代政府输出的主要产品,是联结政府和社会的基本纽带,政府正是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政策,实现其对社会各领域事务的管理与统治,从而确保社会和谐有序秩序的实现。
在某种意义上,社会公共秩序就是政策秩序。
[1]毋庸置疑的是公共政策对社会公共秩序是一把 双刃剑!,它既是政府组织实现社会治理,实现公共目标的重要工具,也可能成为危害社会政治稳定诱导性因素。
一方面,良好的公共政策运作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升社会稳定性,确保社会的政治稳定(Po litical Stab ili ty);另一方面,非有序的公共政策将在破坏社会良好秩序的形成和巩固,并最终导致社会政治不稳定(Soci o-po litical I n stab ilit y ,SPI)。
一、公共政策属性与政治秩序的内在关联∀政策#首先与秩序有关。
政策暗示着系统和一致性。
![2]公共政策的目标是追求秩序与和谐,实现公共利益。
公共政策的功能是引导和规范社会行为。
公共政策自身必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系统性。
然而,公共政策并非总是在确保整个公共领域的和谐有序的工具。
公共政策的内在属性决定了其具体的运作过程和作用指向,对公共政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因此,要分析公共政策与社会公共秩序的内在关系,决不能脱离其内在属性来进行。
对于处在急剧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来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社会利益格局出现深度重组,社会动员、社会流动的规模空前加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意识日渐增强,各种深层次的矛盾日益凸显,整个社会正处在矛盾的爆发期。
当代中国党政关系浅析
当代中国党政关系浅析摘要:改革开放前,中国党政关系是党政不分,以党代政。
改革开放后,中国党政关系是走向执政守位。
中国党政关系现状是党政走向分离,还在演变中,还不完善。
尽管取得很大成就,还存在很多弊端,以党代政和党政不分的现状依然存在。
在以后的发展中,中国党政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针对中国党政关系存在的弊端及原因,提出了一些改善党政关系的途径。
关键词:党政关系现状弊端途径党政关系是执政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即执政党通过何种途径、方式、方法和程序来组织和领导国家政治生活。
党政关系是当代中国政治的主导和核心关系,也是最复杂和最难解决的政治关系。
党政关系的运行状态是衡量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内容。
中国党政关系经过建国以来60多年的演进,由党政合一,党政不分,各级党组织凌驾于政府之上,形成了党对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务的全面干预和直接管理的局面,逐步走向通过法定程序和法定制度的主张变成国家意志,以实现党对政府工作的领导,但党政关系依旧存在很多弊端,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党政关系的现状建国6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领导方式和领导体制进行积极的探索,党政关系从改革开放前党对政府具有绝对的、随意的干预和指挥权,从党管一切,逐步走向当管大政方针和干部人事,政府负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规划和具体执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党政关系,但党政关系还存在许多问题,以党代政和党政不分的现象依然存在。
(一)党与行政机关的关系党与行政机关的关系,既表现为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也表现出一定的分工,党政分工主要表现为党管大政方针,政府负责具体执行。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
这样,减少了党对政府的干预,党政各司其职。
(二)党与权力机关的关系党与行权利机关的关系表现为,党既坚持对国家权利机关的领导,也尊重并支持各级人大依法行使职权。
从法律上说,中国的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公共政策形成与当代中国党政关系
2011年10月刊改革与开放浅谈公共政策形成与当代中国党政关系田野(南阳市宛城区党校473000)摘要:通过对政府与政党、政府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以政府为主体、坚持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为当代公共政策的形成和中国党政的发展提供参考。
Abstract:through to the government and party,government and public policy,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earch,put forward to hold to the leader of the party,take the government as the main body,adhere to the NPC Representative role,for the contemporary public policy formation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arty politics.关键词:公共政策中国党政党政关系Keywords:public polic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government relations作者简介:田野(1986-),男,汉族,本科学历,党员,单位:南阳市宛城区党校,从事党政类工作。
【中图分类号】D6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11)-10-0066-01引言:政府与政党、政党与公共政策之间从本质意义上来讲,是有一定区别的。
政府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整个社会的代表,是政党、社会阶层、社会团体及去全国民众参与选出的利益代表,是具有一定的合法授权、能够完全代表民主意愿、履行社会普遍利益的政党行政机构,并且能够以社会名义维护社会秩序,进行社会化管理的行政机构。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复习之公共政策一现代公共政策是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职能,是公共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公共政策是政府与社会相连接的主要纽带。
政府部门正是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政策,实现对社会、经济各领域发展导向以及各项事务的管理,塑造良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秩序。
政府作为权威性的社会公共权力主体,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主要手段和方式是公共政策。
换言之,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主要手段。
我们要关心的不仅是政府所要推行的政策,还有政府为什么要推行这些政策,以及这些政策的后果是什么。
1.概念与特征公共政策是指社会公共权威为解决公共问题所做出的正式的决定或安排。
通常,这种决定或安排是确立一定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依据,可以表现为法律、政令、计划、方案、程序等形式。
公共政策的基本的界定包含着如下的内涵:①制定公共政策的主体是拥有合法性的权威组织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内,以及由它们授权的有关机构或部门。
②制定公共政策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归根结底是为了解决公共资源或社会公共利益的分配问题。
③涉及公共资源分配的公共政策表现为法律、政令、计划、方案等形式,它是非私人物品(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方案。
政策不仅具有符号特征,而且是一个行为过程。
公共政策来源于解决政策问题,政策问题来源于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涉及到大多数人的利益、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公共政策所要解决的是大多数人所面临的问题,以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
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
公共政策的特征体现为:权威性、阶级性、普遍性、层次性与丰富性。
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为:导向与管制功能。
公共政策通过其所具有的特定的强制性的规范,具有对社会公众的行为和社会发展的引导与管制作用。
调节功能。
公共政策对包含于社会公共问题中的各种利益矛盾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分配功能。
公共政策能将社会的公共利益按一定的标准对一定的对象进行分割,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分配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
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当代中国的党政关系
“ 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 ” 主要是指政府制定 的具 ,
有直接约束力的行 为规范 、 动准则和活动 目标 与 行 措施 。我 国学者陈庆云对公共政策进行了较为深入 的研究 , 他把公共政策定义为 : 公共政策是政府根 “
据特定时期的 目 , 标 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 、 综 合、 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 的行 为准则 。 ” 这一定义强调的其 中一点是 : 共政策是政府 的政 公 策, 是政府制定的行为准则 , 这些准则首先体现了政 府的政治行为 , 是政府活动 的产物。简单地说 , 公共 政策是政府 用来 “ 理 或解 决 公共 问题 或 公共 目 处
在 当今 国家治理中, 公共政策是政府治理国家
的一种重要手段 , 而现代政治又主要表现为政党政 治, 因此 , 在现代社会 , 一个 国家公共 政策的形成和 执行与政党的执政方式 和执政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 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 和民主化 浪潮 的发展 , 特别
是 随着我 国改 革 开放 的不断 深入 和社 会 主义市 场 经
的名义对社会进行管理 。政府是行使公共权力的机
关 , 国家主权的表现形式 , 是 其政策具有权威性和法 律效力。然而 , 政党是政治代表 。马克思主义认为,
政 党是 代表 一定 阶级 、 阶层 或集 团根 本 利 益 的政 治
当今世界 政 治从 本 质 上看 是 政 党政 治 时代 。 “ 所谓政府 的政策 , 在很大 程度上 可 以看作是 执政
团体和组织 。“ 政党本身 的社会属性来看 , 从 它仅
仅是社会中部分人 的利益关 系之结集 , 是部分人 的
最高的政治组织而已 , ……政党利益与公共利益之 间并不总是完 全一致 的。 … 一 公共政策是作 ”
公共政策的成因与影响分析
公共政策的成因与影响分析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的各项具有普遍性的政策。
其背后的成因和影响因素非常复杂,涉及到政府、利益相关者、公众等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分析公共政策形成的成因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一、成因分析1.社会需求:公共政策的制定首先来源于社会需求。
当社会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时,政府为了满足需求、保障公共利益,必须采取相应的政策行动。
比如,环境污染加剧、交通拥堵严重等问题的出现,迫使政府采取相应的环保政策和交通管理政策。
2.政府职能: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公共事务协调者,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是其职能之一。
政府在面对社会问题时,需要运用其垂直管理和资源配置的能力,通过制定政策来解决问题,满足社会需求,同时保证公平公正。
3.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利益相关者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利益会影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利益相关者可以是企业、非政府组织、媒体等各种社会力量,他们通过游说、抗议、舆论等方式来推动政府采取某些政策。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需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影响,以实现多元利益平衡。
4.国际因素: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因素对公共政策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国际组织、国际合作和国际规则都会对各国的政策产生影响。
例如,环保组织的跨国合作、国际贸易规则对相关政策的制定都有一定的影响。
二、影响分析1.社会效益:公共政策的制定是为了实现社会效益,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
例如,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可以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率;提供医疗保障的政策可以增加社会福利,提高民生水平。
公共政策的成功与否,关乎着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2.制度效能:公共政策制定出来后,需要通过相关制度来执行和监督。
一个有效的政策执行体系可以保证政策的顺利实施,提高社会效益。
相反,如果政策执行不力,将导致浪费资源、增加成本,甚至产生负面效果。
3.社会动态: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会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引发社会各方面的变革和影响,不同利益群体可能会有不同反应。
新时期的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研究
新时期的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研究公共政策是现代社会中政府与社会相互作用的重要形式,也是促进社会发展与改进国家治理的重要途径。
在新时期,在传统公共政策的基础上,需要更加注重因地制宜、立足实际、促进共同发展,才能达到最佳的制定与实施效果。
本文将就新时期的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期提高公共政策的积极作用。
一、公共政策的背景及意义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公共政策在政府治理中的地位逐步提高,成为解决社会问题、改善民生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而在新时期,公共政策的意义更加凸显。
一方面,新时期面临的社会问题更加复杂,如环保、医改等,需要更加优质的公共政策来解决;另一方面,社会组织与公民参与度增加,为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动力。
二、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的特点在新时期,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具有以下特点:1.因地制宜。
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居民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制定公共政策也需因地制宜,因企施策,细化政策。
2.立足实际。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必须立足于具体问题和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避免将一揽子政策套用到所有问题上。
3.促进共同发展。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发展,帮助减少社会贫困和不公问题的出现。
三、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的问题在新时期,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也面临着各种问题。
其中,一些重要问题包括:1.调研不足。
公共政策制定的基础是充分调研,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如时限压力或预算限制等原因,政策制定者可能会忽略某些重要信息或者视野过窄,影响政策实施的效果。
2.实施不到位。
某些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着效率低下或者资源匮乏等问题,需要加强监督与整合以提高实施效果。
四、优化公共政策的建议鉴于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优化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措施:1.加强社会参与。
政府应加强与社会组织与公民的协作,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了解公众的需求和反馈,以促进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二元结构下的中国公共政策决策体制
1、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
首先,理顺党与政府在决策中的相互关系。既要坚持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又要保证和发挥政府作为行政决策主体在决策中的 独立地位和作用。这是中国公共政策决策体制改革的关键,同 时也是一个难点。党政分开是根本途径,政府应该在决策的总 目标上与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的前提下, 独立自主地做出执行党的战略决策的具体执行性决策;党不能 越俎代庖代替政策决策。
2、科学的纵向决策权的划分。
我国公共政策决策体制表现在纵向上就是决策权集中于中央政 府。完善决策体制,要求进一步明确各级行政机关决策权限并 给以具体的法律保障,建立一个符合中国单一制结构形式的层 级目标决策系统,既要保证地方政府决策与中国政府决策目标、 方向一致性,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地方各级政府在行政政策中的 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处理好决策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
5、阻碍了人民群众参与的程度。既包括参与决策的制定,又包 括参与决策执行的监督。现实情况是,作为人民利益代表的人大 和社会力量双重弱化,人大在现存决策结构中不能成为决策中心, 只能以监督机构发挥其力量,这种地位的低落导致人民在相当程 度上不是寻求它来反映自身的愿望和要求,而是尽可能直接转向 党政部门去反映。但人们往往又是以个人身份向政府表达意愿, 这种表达不易引起决策者的重视,从这个方面来说,不利于决策 者掌握尽可能多的决策信息,从而影响决策质量的提高。
从常理以及经验来看,不同领域的分管领导之间, 一般总会对其他分管领导提出的事项采取不表态 或者默认的态度,尤其是不会提出反对的意见。 这既是维护和尊重他人主张的表示,反过来也是 要求他人维护和尊重自己主张的需要。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一把手”即“班长” 才有可能提出否决性意见。正是鉴于这样的情况, 所以有个说法,例如在一个单位或者一个地区的 用人问题上,尽管我们有很多很多的流程和规范, 但是,这个单位或地区的“一把手”还是具有决 定性的权力,说“‘一把手’要用一个人应该有 80%的把握,而要不用一个人,那必定是有 100 %的把握”,就反映了这种情况。
公共政策与党的行政文化的特征及相互影响
公共政策与党的行政文化的特征及相互影响摘要:公共政策是党为解决各方公共问题而制定的政策法规而形成文件和制度。
党的行政文化主要是指各级党政机关国家行政主体在实践行政活动中,影响甚至决定其行为的一系列行政法规、道德理念和精神活动状态。
分析了公共政策与党的行政文化的特征,提出了公共政策影响党的行政文化的公信力、公平性、执行力和渗透性,党的行政文化影响公共政策的权威性、导向性、持续性和科学性等观点。
关键词:公共政策;行政文化;特征;影响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003-02引言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些都是党的行政文化的重要体现,为我党制定公共政策提出正确的指引方向。
我国是以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多党参与的执政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素质的日益提高,我国共产党的领导越来越要体现满足人民需求的多元性、公平性、和谐性。
而满足人民这些日益增长的需求,主要通过党的公共政策来实现,因此厘清公共政策与党的行政文化特征及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对更好制定公共政策,以理论指导实践,满足人民的各种合理需求有着重要意义。
一、公共政策与党的行政文化的特征(一)公共政策的特征公共政策是党为解决各方公共问题而制定的政策法规而形成文件和制度。
公共政策具有权威性、普遍性、持续性、目标性等特征。
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是指公共政策由政府制定带有政治性和行政命令性的特点,要求各方都要遵守的准则。
公共政策的普遍性是指公共政策的对象涉及党政军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群众的利益。
公共政策与党执政的合法性
“ 策 是 党 和 政 府 用 以规 范 、 导 有 关 机 构 团 政 引
体和个 人行 为 的 准 则 或 指 南 。其 表 现 形 式 有 法 律、 章、 规 行政 命 令 、 府 首脑 的 书面 或 口头 声 明 政 和指示 以及行 动 计划 与 策 略等 ”1。 中国共产 党 [l
作 为 我 国 唯 一 的 执 政 党 , 的 政 策 是 国 家 政 策 的 党
政 府公 共服务 理念 , 完善规 约政 府行 为的制度 体 系, 动公众 参 与监 督政 府 的行为 。 推
关 键 词 : 共 政 策 ; 共 性 ; 政 党 ; 法 性 公 公 执 合
中图分类号 : 2 ; 6 文 ( 0 0 0 —0 1 —0 10 — 6 5 2 1 ) 3 0 4 4
早在 解放 战争时期 , 泽东就 提 出了“ 策和 毛 政 策略 是党 的生命 ” 的著 名论 断 , 深刻 地揭示 了党的
方式 的支 持 和拥 护 。新 中 国建立 后 , 别 是 改革 特
开放 以来 , 我们 党制定 了一系列 重大方 针政 策 , 它
政策 的极端 重 要 性 。我们 党 要 巩 固 、 强化 自身 的
经济 发展 和社会 进 步 、 断 满 足人 民群 众 日益 增 不
长 的 物 质 文 化 需 要 方 面 取 得 了 丰 硕 成 果 , 大 地 极 增 强 和 巩 固 了 人 民 群 众 对 我 党 执 政 能 力 和 执 政 地 位 的认 同感 , 党赢 得 了稳 固的执政 地位 。 为
作 者 简 介 :刘 东 杰 (9 2 ) 男 , 1 8 一 , 山东 菏 泽 人 , 共 淮 安 市 委 党 校 《 淮 论 坛 》 辑 , 要 研 究方 向 为 公 共 管 理 与 公 共 政 中 新 编 主
公共政策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公共政策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面对当今数字经济、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新阶段,政策和国家治理问题是不可
忽视的。
政策与国家治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为国家治理提供信仰的维系,使之更加秩序井然。
从宏观上看,政策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法定工具,其拥有无比的巨大权力,
可以调节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例如,通过施行财政、税收、金融、行政等方面的政策,可以激励人们追求经济发展,同时也凝聚着国家统一战线和全民团结。
国家治理可以帮助政策更好地实施,具体而言,就是结合体制安排和具体行动,实现政策的全面实施,实现国家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
在实施政策过程中,必须特别关注政府机构的运行,以便更好地把握中央政策指导,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和统一调配下,更好地实施各项政策。
未来,政策和国家治理关系将更加协调。
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复杂矛盾
问题,将更加可操作性,实施政策更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也会及时出现,为政策实施提供数据支撑,推动政策的快速实施。
总之,政策与国家治理是一体的,只有把政策与国家治理紧密联系起来,才能
督促政策的有效执行,增强治理的运作有效性,使之更加持久稳定。
公共政策决策主体之间的政治互动
试析公共政策决策主体之间的政治互动摘要:在现实生活中,公共政策要处理和解决的对象是社会问题或具有社会特性的问题。
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决策主体会出于各种各样的自身利益,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进而形成一种政治互动关系。
这种政治互动是在任何社会条件下都普遍存在的政治现象,主要体现为决策主体内部与相互之间的冲突、沟通、协调,最终取得一致的政治活动过程。
通过公共政策决策主体之间的政治互动,各方面取得一致意见,从而为最终公共决策的形成提供基础。
关键词:公共政策;决策主体;政治互动现代意义的公共政策源于政策科学,“政策科学”这个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在1943年提出来的。
而正式提出这个概念则是1950年哈罗德·拉斯韦尔与亚伯拉罕·卡普兰合著的《权力和社会》一书,认为公共政策是一项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一、公共政策在现实生活中,政策是人们通过谋划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和工具。
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各不相同的。
有些问题是自然界的运动给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带来的影响,但是如果一旦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类的具体生活联系起来,那么有些自然现象就变成了社会问题,如全球变暖、地震等。
因为这些自然现象所导致的问题会造成人们生命与财产的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诸如地震、海啸等本属于自然界的问题之所以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是因为它们有了社会的特性。
因此,公共政策要处理和解决的对象应该是社会问题或具有社会特性的问题。
从一般政策到公共政策,突出的是政策活动中公共性的增强,公共政策正是具有公共性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改革。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出发,可以把公共政策界定为:公共政策是以执政党和政府为主的公共机构,在一定的政治背景下,经论辩、竞争、合作对民主途径,以科学方法选择适合的工具,采取行动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求得社会进步的活动过程。
①公共政策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是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标的。
第二章 政府、市场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 二、关于政府角色定位和公共政策作用 范围的一些事实 • 1、市场化趋势 • 2、第三部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3、社区角色的变迁
• 三、政府途径的优势和缺陷
• • • • 1、政府的优势 学生自己进行概括总结。 2、政府的缺陷:政府失灵 (1)作为一种加总社会中所有个体的 意见途径,政府是不完美的; 阿罗不可能定理
• (2)政府的决策可能会被少数人左 右,维护少数人利益而损害大多数 人利益。 • 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 • 一是“搭便车”现象; • 二是政府的寻租现象;
• 思考题:
• 教育行政部门下发教师礼仪建议是否是越权 之举 ? 9月14日,南京市教育局下发了一份《给 南京市中小学教师15条礼仪建议》,内容涉 及形象与举止礼仪、办公与教学礼仪两部分, 涵盖教师的着装、举止、教学、社交、网络 等日常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扬子晚报9 月15日)
• • • • • • • • •
• 二、社会问题的认定与价值标准
• 1、社会问题的认定 • 主要两个方面:一是搞清楚与该社会问 一是搞清楚与该社会问 题相关的各种事实。如造成的原因、 题相关的各种事实。如造成的原因、自 身的特征等;二是搞清楚与该社会问题 身的特征等; 相关联的 各种价值标准并使用这些价值 标准对问题进行评论。( 。(纳入公共政策 标准对问题进行评论。(纳入公共政策 问题界定) 问题界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着装的礼仪:教师无论是在教育教学活动,还是公共场合, 着装都要体现职业特点:美观大方,有时代感,受学生欢迎,符合 教师身份; 2、仪容的礼仪:教师仪容要端正、庄重、斯文、雅气。不浓妆 艳抹;不佩戴款式夸张的耳环、项链等;不染彩色指甲;不将头发 染成怪异颜色; 3、举止的礼仪:坐姿须端庄、站姿应挺拔、行姿宜稳健; 4、社交的礼仪: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约束自己,自律自重; 5、参加聚会的礼仪:教师出席正式晚会,男教师以深色中山装 套装、西服套装,女教师以旗袍、连衣裙或西服套裙为宜;参加沙 龙交流时不要离题万里,浪费众人宝贵时间; 6、网络的礼仪:教师在通过网络、短信等方式与他人交往时, 应牢记教师身份;在使用网络语言时要尊重他人;留言板上要对自 己的言论负责; 7、进出校门的礼仪:进入校门主动向人问好;自行车(电瓶车) 推行,摩托车、汽车慢行至指定存放处,整齐排放,离开校园主动 道“再见”; 8、课堂的礼仪:进教室前准备好上课教材、教具,不携带通讯 工具进课堂;讲课不坐着、不靠着,也不过多来回走动;多用敬语 “请”字和尊敬手势;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 9、办公室的礼仪:举止规范,谈吐文雅,遵守公德,文明办公。 不上网聊天,不玩游戏,不下载娱乐影视片。
00318公共政策学选择题知识点
第一章1.林德布洛姆最早提出“政策分析”2.勒纳和拉斯韦尔的《政策科学》标志着公共政策学学科的诞生3.政策链的概念源于列宁4.宋代苏轼《教战守策》5.公共政策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6.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7.博弈论的提出者是诺依曼8.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9.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拉斯韦尔10.德洛尔是对行为主义方法论做了全面批评的政策研究学者的代表人物11.公共政策学科的第二代掌门人是叶海卡·德洛尔12.中国公共政策学学科教材,张金马《政策科学导论》13.美国四大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布鲁金斯学会,美国企业研究所,传统基金会,胡夫研究所14.公共政策学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的标志是德洛尔《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政策科学探索:概念与使用》,《政策科学构想》15.中国大陆高校系统中最早成立公共政策研究机构的是北京大学16.1918年在洛杉矶成立、现今仍有较大影响力的美国智库是兰德公司17.公共政策研究中集体访谈的觉形式是焦点团体座谈会、德尔菲函询法、头脑风暴法18.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被称为政策链19.我国最早的史书,也是周天子一系列重要决策记录的著作是《尚书·周书》20.从产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为公共决策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的是:亚当斯密、克劳塞维茨、卡尔马克思、马克斯韦伯21.公共政策学科成熟的外在标志是建制化第二章1.艾斯顿:公共政策就是政府机构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2.安德森:由政府机关和政府官员所制定的政策3.拉斯韦尔: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4.公共政策包括公共问题,目标,利益5.公共政策产生的三个初始条件:问题形成,决策机关产生,强制机构出现6.公共政策的有效性有赖于公共权力的强制性7.我国行政法规以总理令形式发布8.我国司法解释分为审判解释和检察解释9.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有管制,引导,调控和分配10.公共政策的政治性是灵魂11.社会正义,公正,协调和稳定是社会政策的核心价值12.地方政策和基层政策是公共政策在纵向结构上的划分13.丘昌泰把政策工具归纳为管制类,财务类,沟通类,组织类14.美国总统决策的内容:国情咨文,立法否决,外交决策15.美国学者詹姆斯安德森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将公共政策划分为实质性和程序性16.将公共政策界定为“对一个社会进行的权威性价值分配”的学者是伊斯顿17.社会政策的核心价值包括社会正义、公正、协调、稳定18.中国的人大决策主要采取的形式有宪法、基本法律、人大决定,其他法律19.当代中国不具有政策制定的一般功能的一级政府是乡政府20.在当代中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属于狭义的法21.依横向的形式特征进行划分,公共政策可划分为立法决策、司法决策、国家元首决策22.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政治性、权威性与强制性,应然与实然的统一,回应性与普遍性的统一23.高科技推动政策不直接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和调整24.美国司法决策的主要形式有:推翻先前裁决、司法审查、司法命令25.休斯从经济方面把政策工具进行了分类:管理类、财务类、沟通类、组织类第三章1.查尔斯·琼斯和马瑟斯《政策形成》,公共政策主体分为政府内部和政府外部2.政策主体系统包括政策制定系统,执行系统,间接主体系统;政策制定系统居核心地位3.政策网络本质特征:资源的相互依赖和交换4.政策评估系统由评估主体、对象、目的、标准和方法构成5.公共政策是环境的产物6.政策支持系统由信息传播系统、政策咨询系统、政策监控系统、政策评估系统构成7.公共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权力8.政策系统的核心是公共权力9.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制和联邦制10.法国:中央集权型单一制11.英国:地方分权型单一制12.政策问题是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1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代议机关14.公共政策的间接主体:次国家政策行为者,跨国政策行为者,全球性政策行为者15.次国家政策行为者包括地方政府,政党,利益集团,非政府组织,公共舆论,社会政治运动,公民等16.政策系统的工作环境具有多样性,变动性,主观性和人为性17.社会团体具有非官方性,自在性和自愿性18.象征性联邦制的国家是巴西19.强调权威的多元化、权力的分散化以及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双向互动的理论是治理理论20.能使决策结果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决策规则是全体一致规则21.社会团体对公共政策发生影响的环节有利益聚合、表达、传递、监督22.政策网络形成的原因包括:交流信息和意见的需要、交换资源的需要、结盟的需要、追逐权力的需要、协调的需要23.多数规划的决策成本低于全体一致规则的成本第四章1.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
中国政治决策与公共政策
中国政治决策与公共政策中国政治决策与公共政策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政治决策和公共政策在中国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政治决策是指国家或政府在特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利益和发展需要所作出的决策,而公共政策是指政府在实施政治决策的过程中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计划和措施来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公众需求。
本文将探讨中国政治决策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分析其特点与挑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一、中国政治决策的特点中国政治决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中国政治决策注重集体领导和决策程序的严密性。
在中国,国家重大决策往往需要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广泛的讨论和充分的论证,以确保涵盖多方利益和听取各方声音。
其次,中国政治决策重视实践和改革探索。
中国政府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改革试验和调整政策措施,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
此外,中国政治决策还注重稳定和长远性。
政策的稳定性和长远性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政府会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类风险和带来的影响,以确保政策的可持续性。
二、中国公共政策的特点中国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具有一些特点。
首先,中国公共政策强调人民利益至上。
公共政策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因此必须紧密关注人民的需求和利益。
其次,中国公共政策注重全过程的民主参与。
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会广泛征集民意、听取专家建议,并通过一系列听证、座谈等形式,使公众有机会参与到政策制定的过程中。
此外,中国公共政策还强调综合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会在决策过程中考虑各个相关方的利益,寻求利益最大化的平衡点,并确保政策的可持续性和长远效益。
三、中国政治决策与公共政策的关系中国政治决策与公共政策密不可分,相互关联。
政治决策是公共政策的基础和指导,而公共政策是政治决策的具体落实和实施。
政治决策确定了国家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而公共政策则通过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和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
政治决策所产生的政策指导和方针必须通过公共政策的实施才能落地生效。
中国政治决策与公共政策
中国政治决策与公共政策中国政治决策与公共政策在国家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治决策是指国家领导层在面临问题时采取的决策行为,而公共政策是指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公共事务的方针、目标、方法和措施。
本文将从政治决策的过程和公共政策的落地与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政治决策的过程政治决策的过程通常分为问题意识、决策制定、决策实施和决策评估四个阶段。
问题意识阶段,是指政府领导层对问题的认知和意识,其中包括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和问题的确立。
在这个阶段,政府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对社会经济发展、民生状况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形成需要解决的问题。
决策制定阶段,是指政府领导层针对问题进行决策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政府通过制定方针政策、制定行动计划等手段,对问题进行解决的方案和具体措施进行制定,并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和意见,力求达成共识。
决策实施阶段,是指政府根据决策方案进行具体的实施行为。
在这个阶段,政府通过组织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推动决策方案的实施,并确保政策的顺利进行。
决策评估阶段,是指政府对决策结果进行评估和调查。
在这个阶段,政府通过对决策实施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公共政策的落地与影响公共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国家治理的改进和社会发展的推动。
公共政策的落地主要涉及政策的执行、监督和评估三个环节。
政策的执行是指政府按照制定的政策方案进行实施的过程。
政府部门在执行政策时,需要根据政策的目标和要求,确定具体的实施措施和时间表,并通过内外部协同配合,确保政策的顺利执行。
政策的监督是指对政策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的行为。
监督的目的是确保政策的执行情况符合政策制定者的初衷和要求,同时也为政策的总结和改进提供依据。
政策的评估是指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估和检验的过程。
通过对政策效果的评估,政府可以了解政策的有效性和问题所在,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以提高公共政策的实施水平。
公共政策与行政决策的关系探讨
公共政策与行政决策的关系探讨公共政策和行政决策是现代社会中政府重要的决策方式,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公共政策和行政决策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相互影响和互补性。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或实现特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方案,通过法律、规划、规章等形式制定和实施。
而行政决策是政府部门在制定和实施政策过程中所做出的决策,包括政策制定、执行和监督等环节。
公共政策的制定涉及到众多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参与,而行政决策则是执行公共政策的具体行动。
公共政策与行政决策紧密联系。
政策制定需要依靠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确定问题的诊断和解决方案。
行政决策则是将政策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负责具体的实施和管理。
公共政策的制定往往需要行政决策的支持和配合,行政决策的效果也取决于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和完善性。
公共政策与行政决策相互影响。
公共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行政决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政策制定者需要了解行政决策的实际情况和实施能力,合理安排资源和权责。
而行政决策的具体实施也会影响公共政策的效果和成效。
只有行政决策能够落实到位,才能有效地推动公共政策的实施和落地。
公共政策和行政决策具有互补性。
公共政策的制定需要行政决策的支持和执行力。
行政决策作为公共政策的实施主体,可以通过合理的运作和管理来推动公共政策的顺利实施。
同时,行政决策也可以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和反馈信息,为公共政策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参考和支持。
在实际应用中,公共政策和行政决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政府部门在制定公共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行政决策的实施情况,确保政策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而行政决策者在实施政策时,也需要与政策制定者保持沟通和合作,及时反馈信息和问题,为政策的修订和改进提供依据。
然而,公共政策和行政决策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问题。
政策制定者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或政策制定过程缺乏民主参与导致的合法性问题。
行政决策的实施也可能受到资源限制、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制约。
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建立健全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加强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透明度,提高行政决策的执行能力和效果。
公共政策分析的起源、特征与作用
第三节公共政策分析的起源、特征与作用在公共政策学中,我们经常碰到政策科学(Policy sciences)、政策分析(Policy analysis)和政策研究(Policy research)等专业术语。
在西方文献中,这些术语有时被当作同义词加以交替使用,有时则被有区别地加以界定。
在本课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则将对政策科学、政策分析和政策研究三个概念不加严格区分。
一、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含义政策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政策分析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在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一些政治学家把微观经济学多年来对效率(O/I)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运用于社会政治领域,建立了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政策科学。
这种理性的分析方法主要是指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根据掌握的事实或数据,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寻求最佳的对策。
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具有这样一个假设前提,即固定的资源或投入,经由增加效益的有效途径,能够获得最高的产出。
政治学家以此为据,先设定明确的目标或产出,然后寻求如何可以增加效率,即以最低的投入或最少的资源达到事先确立的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政策分析最初实际上只是一种效率研究,它仅限于有助于决策的分析工作。
政策分析的前期准备要涉及问题的确认和资料的收集,政策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决策者提供决策的依据。
这种政策分析从50年代开始首先在军事领域得到运用,而在社会一般决策领域的普及则是60年代的事情。
在这个时期,美国的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和其他一些以政策分析为主要工作的机构都是以这种政策分析的理念开展其研究工作的。
这类基于理性原则的政策分析(投入——产出分析)在政策分析领域影响甚大,它构筑了现代政策分析的基础架构。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人们很难把政策分析仅限于政策方案的选择过程,而不考虑政策过程的其他环节。
随着政策科学的不断发展,对政策分析一词的解释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版本,各种学派所强调的研究重点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公共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发展政策自古以来就有。
但古代社会政策往往伴随着君主或政治家的情感意志而存在,因此,政策不可能作为一门科学而出现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于20世纪30年代发表了有名的《自由放任的结果》,明确提出政府用"公共政策"这只"看得见的手"干预市场经济的新理论,得到资产阶级政治家的称赞,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福利政策的"新政"把凯恩斯理论变为现实。
在当时的欧美国家中,尽管人们希望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但市场自发的调节控制功能并不强。
因而这就为政府对经济的主导功能的发挥创造了条件。
由于这时政府的干预能力较大,这就吸引了不少思想家特别是政治学家将注意力集中到政府的政策引导上来。
较多的学者讨论了国家、主权、权力与政策的关系。
也有一些政治学家像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人,则专门研究过国家的基本政策问题。
也就在这个时期,西方世界发生了新科学技术革命,系统论、信息沦、控制论以及计算机等一系列新科学技术问世,这就为政策科学提供了必要的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先进的技术条件1951年,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D·拉斯韦尔(sswall)倡议召开了一次多学科学者参加的公共政策研讨会,会后由他主编出版了《政策科学:近来的范畴与方法上的进展》,第一次提出了政策科学的概念,政策科学由此得名到18世纪中叶,重商主义在资本主义的中心欧洲占据了统治地位。
重商主义的经济学家注重研究和倡导各种经济政策,并确信只要有了好的经济与社会政策,就可以建立和发展现代国家。
即使是亚当·斯密,虽然强调最好的政府是什么也不管的政府,但他也十分重视政府对政策的制定。
在《国富论》中,斯密提出,应当将国民生产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中心目标,追求最大或最多的“国富”乃是一个国家必须实行的基本经济政策。
(三)19世纪中叶自由主义反对经济政策研究在19世纪中叶,一些资本主义较为发达的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日益走向成熟,相当多的原先由政府来承担的经济功能开始让位给市场。
公共政策和政府治理
公共政策和政府治理近年来,公共政策和政府治理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的环境下,公共政策和政府治理不仅涉及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管理和服务,也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公共政策和政府治理的相关概念、现状及未来发展。
一、公共政策的定义和实践公共政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下,政府或者其他公共机构制定和实施的关于如何解决公共问题的方案和行动。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考虑到政策的有效性、可行性、可接受性和公正性等因素。
公共政策的实践从古至今不断发展。
在过去,政府的公共政策重点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维持社会稳定。
而在现代社会,公共政策开始有着更丰富、更广泛的内涵,如经济政策、环保政策、文化政策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中国提出的“新发展阶段”和“新发展理念”,也同样激起了人们对公共政策的思考。
随着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我国的公共政策逐渐向着更加注重社会公正、可持续和平衡发展的方向转变。
这也是我国公共政策实践的一个重要变化。
二、政府治理的形态和现状政府治理是指国家政权依法行使权力,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进行治理,以促进全体人民的自由、平等、公正、安全和健康。
政府治理体现了国家权力的性质和状况,是国家法制、机制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治理有着多种形态,其中最代表性的是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
中央集权体制是指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管理和指导比较强,而地方自治体制是指地方政府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和管理权。
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着不同的实践。
比如,美国注重分权与平衡,欧洲国家注重联邦制和欧盟的集体决策,而我国则采用着“一国两制”和“港澳台同胞是中国人民的一员”的政策。
目前,全球的政府治理形态和现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的进一步推进,政府治理也面临着许多新挑战,比如信息不对称、利益集团的影响、社会信任危机等等。
这些新问题促使政府治理必须不断反思和探索新的方法和机制来应对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8月 理论学刊 Aug.2006第8期 总第150期 Theory Journa l No.8Ser.No.150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当代中国的党政关系方 雷,赵永超(山东大学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00) 〔摘 要〕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公共政策是政府治理国家的一种重要手段。
而在我国的政治实践过程中,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公共政策的形成模式。
这种政策形成模式在现实政治实践中产生了很多问题,现实政治的发展迫切要求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其关键是要使党政关系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公共政策;治理;政党政策;党政关系 〔中图分类号〕D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09(2006)08-0079-03 在当今国家治理中,公共政策是政府治理国家的一种重要手段,而现代政治又主要表现为政党政治,因此,在现代社会,一个国家公共政策的形成和执行与政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民主化浪潮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如何从根本上改善“党”与“政”之间的关系,成为深受我国理论界和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对我国公共政策形成过程中存在的党政二元管理主体及其权力配置方面不合理问题的分析,探讨执政党与政府在公共政策形成方面发挥的实然作用和应然作用,并进一步提出理顺党政关系的思考和建议。
一、公共政策与政党政策的关系从理论上讲,政府与政党之间、公共政策与政党政策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
政府是整个社会的代表,是由各政党、各社会团体、各社会阶层和全体国民选出的利益代言人,它是具有合法授权的、完全代表民意和社会普遍利益的行政机构,并且以全社会的名义对社会进行管理。
政府是行使公共权力的机关,是国家主权的表现形式,其政策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效力。
然而,政党是政治代表。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根本利益的政治团体和组织。
“从政党本身的社会属性来看,它仅仅是社会中部分人的利益关系之结集,是部分人的最高的政治组织而已,……政党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并不总是完全一致的。
”[1](P133-134)公共政策是作为公共权力主体的政府为解决公共事务而进行的“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主要是指政府制定的具有直接约束力的行为规范、行动准则和活动目标与措施。
我国学者陈庆云对公共政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把公共政策定义为:“公共政策是政府根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P9)这一定义强调的其中一点是:公共政策是政府的政策,是政府制定的行为准则,这些准则首先体现了政府的政治行为,是政府活动的产物。
简单地说,公共政策是政府用来“处理或解决公共问题或公共目标”的[3](P3)。
政党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不一致性,“决定了政党代表的只是次级的公共利益,政党力量只是社会局部政治力量而不是公共权力,即使政党成为执政党从而掌握社会的公共权力,也必须经过一定的合法的转化程序。
”[1](P134)因而,政党政策只能是对本党党员具有直接约束力的行为规范、行动准则、活动目标和措施,它不能直接用于解决公共事务,不能对公众产生直接的约束力。
政党政策不等同于公共政策。
二、传统的以党为核心的公共政策形成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当今世界政治从本质上看是政党政治时代。
“所谓政府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执政党的政策。
”[4](P66)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党通常通过控制议会或掌握政府行政权来制定政策。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有自己特殊的国情;中国共产党作为处于特殊国情环境下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有自己97的特殊党情。
从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作为外源型的群众性政党,以武装斗争的方式夺取政权。
建国以后,一方面由于我国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客观上要求自上而下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与之相适应;另一方面,由于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高度整合,逐渐形成执政党、国家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格局。
这就形成了以党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公共政策形成模式的合法性基础。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执政党,而且是领导性的执政党。
而且,“中国共产党组织健全,结构严密,有相当强的影响力,是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的中枢机构。
”[5](P98)“党领导国家,国家主导社会;党通过国家或自身组织主导社会。
在这种关系格局下,只要党加强控制,党就能迅速集聚权力,从而拥有绝对权力。
”[6](P322)可见,在我国党政关系的政治实践中,以党为核心的公共政策形成模式是时代的产物,是与我国特定时期的国情相适应的一种政策形成模式,但它与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包含的自由、平等、效率、秩序和建设民主、法制社会的原则和目标相矛盾。
而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目标的提出以及国内各种社会力量的深刻变革,这种传统的以党为核心的公共政策形成模式就越来越暴露出很多问题:一是不符合一元管理主体的政治要求。
二是有损于政治运作的法理关系。
三是有悖于“依法治国”的政治目标。
四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
三、在公共政策形成机制中理顺党政关系党政关系主要指执政党和国家政权机关的权力运作方式。
从我国党政关系发展的历程来看,我国先后对党政关系的合理发展模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不同模式的尝试,但是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政权机关之间的关系在公共政策的形成方面,以党为中心的政策形成模式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实现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的有机统一”;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目标。
要使我国公共政策形成机制实现根本的转变,就不能简单地实行党政之间的所谓“分”与“合”,把不同性质的权力在党与政之间作简单分割。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党政关系中以党为中心的政策形成模式,“党”与“政”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一)在公共政策形成过程中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我国公共政策形成的首要条件和基本前提,也是在公共政策形成方面理顺我国党政关系的首要条件和基本前提。
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和领导地位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反复比较作出的历史选择。
从世界许多国家迈向现代化的历程看,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都需要强有力的政党,有强有力的政治权威发挥其导向功能和组织功能。
正如塞缪尔・亨廷顿所指出的那样,“那些在实际上已经达到或者可以被认为达到政治高度稳定的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至少拥有一个强大的政党。
”[7](P377)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政治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更应该也更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公共政策是为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政治体制转型时期公共事务的基本规范,是与全体公民的利益息息相关的政治行为,因此,在公共政策的形成方面同样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这是理顺我国党政关系的一个基点。
离开党的领导,我们的公共政策就可能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偏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危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我国的长期稳定与发展,坚持党的领导对我国这样一个“后发型”的国家来说尤为重要。
(二)使政府成为主要的公共政策形成主体。
党与政府在性质、职能和工作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别。
中国共产党在公共政策形成过程中应主要起政治导向作用,规定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确保各项公共决策充分体现人民利益。
“政党在它应该起作用的地方发挥功能,而不是取代政治体系的其他主体,或者充当政治权力本身。
”[8](P60)而关于国家行政管理工作和经济、社会等问题的公共政策形成等具体工作,应该由政府来承担。
中国共产党可按照法定程序对政府的政策形成施加一定影响,但不能代替政府的作用。
正如亨廷顿所说:“政党的作用是第二位的,是补充制度的力量,而不是填补制度真空的力量。
”[7](P368)“在政党与公共权力之间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这个界限,是任何时候都不能逾越的。
”[8](P258)党如果过分地专注于社会管理的细节,那么就会造成党的决策系统超负荷运转,“党委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政策、方针的问题,也没有工夫培养、教育党员去做好党的工作,就必然陷入事务主义的圈子”[9](P245)。
党要转变执政理念,通过不同职能的分工,把属于政府的权力下放到或归还给政府,以便自身充分发挥优势作用,同时还能充分发挥政府作为公共政策形成最重要主体的职能作用,从而使08二者在公共政策形成方面的关系从根本上得以理顺。
(三)充分发挥人大在公共政策形成过程中的立法作用。
公共政策形成方面的党政关系不仅包括中国共产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还包括党与人民代表大会之间的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汇集社会各方面问题、反映人民群众呼声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方式。
我国宪法规定,人大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但在中国以往的政治体制和政治实践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几乎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而人大的作用被弱化,这种政治现实对我们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极为不利。
“在政党组织的力量强大而行政体制软弱的情况下,过分扩展政治控制会进一步破坏政治控制原本的目的。
因为行政组织会被用来实现政党的目标而妨碍国家意志的自由表达。
”[10](P51)中国共产党作为人大制度的设计者、创立者,是人大制度运作的领导者,更应该是人大制度的遵守者和维护者。
党的领导,并不是党的组织、党的领导干部凌驾于人大宪制地位和职权之上。
人大要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重塑自己的权威,敢于充分发挥法定权力。
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实践中也要按法定的程序,通过人大把自己的纲领和主张转变成对全体国民都有约束力的国家法律、法令和政策,并通过人大的法定程序来引导和控制政府的活动,充分尊重人大作为党领导作用发挥的主要中介机构的作用,尊重人民代表大会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议案提议权、重大政策方案的审议权和公共政策过程是否合法的监督权。
同时,党应主动接受人大的监督,审视自己的领导行为,听取不同的意见和声音。
作为政治权力之间的一种“博弈”,中国共产党并不会在这场“博弈”中失去自己的领导地位或权威;相反,它会增强党的权威和领导力,增强党的合法性基础。
(四)在公共政策形成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协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要想进一步从公共政策形成方面理顺党政关系,中国共产党还要处理好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之间的关系。
人民政协是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民族和各界的代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所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