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六则
论语六则 重点
论语六则重点《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论语》六则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它们分别是: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八佾第三、雍也第四、述而第五、泰伯第六。
接下来,本文将对《论语》六则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今日社会的影响。
学而第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学而》第一篇的开头。
孔子认为学习是一种乐趣,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
他还谈到了与朋友相处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应该保持开放心态,待人接物温和,这样才可以做到不骄不躁。
这个观点在今日社会同样适用,人们应该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且要善于与人相处,保持谦虚、诚恳的态度。
为政第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这句话是《为政》第二篇中的一句核心内容,意思是政治家必须有德才能取得众人的支持,就像北极星一样,它居于原地不动,却可以得到其他众光环绕。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权利只有通过公正和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
当今世界上也有很多政治家,但如果没有良好的德行,他们将无法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八佾第三“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夫礼,礼尚尊亲,贵宾......”《八佾》第三篇中提到了“礼”,这个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这句话告诉我们,“礼”是取得和谐的关键,它让人们彼此尊重,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今天,中国的传统文化仍然是影响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许多人依然看重着礼仪之道。
建设和谐、和睦社会,也需要我们遵守礼仪,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雍也第四“君子不器。
”《雍也》第四篇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应该为大家服务,而不是将自己变成工具。
这个观点提醒人们应该保持谦逊之心,一旦拥有了权利、资格或者是其他类似的东西,就不要表现出骄傲的态度。
我们今天也可以将这个道理运用到生活中,要学习谦逊,不要忘记自己的渺小,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才能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述而第五“述而不作,信而好问,饰益其言,人则好之,如也。
论语六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六则原文及翻译引言:《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人所记录和整理而成。
《论语》涵盖了孔子的言行,探讨了伦理道德、政治、教育等重要问题,并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风格广为流传。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论语》中的六个典型篇章,并提供原文及翻译。
一、学而篇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后要不断地温习,这样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喜悦吗?人们不了解我,我也不会生气,这不是君子之风吗?”二、为政篇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诗》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翻译:孔子说:“修治国家要以德行为根本,就像北辰一样在固定的位置上,而其他的星辰都随之而共舞。
《诗经》中有句诗说:‘燎原之火,可以燃起大火。
’意思是小小的火苗也能引发燎原之势。
”三、里仁篇原文: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翻译:孔子说:“在家庭中做到仁爱的行为才是美德。
如果不选择与仁爱为伍,又怎么能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仁爱呢?”四、公冶长篇原文: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翻译:孔子对公冶长说:“你是可以成为贞妻的人,即使被关在牢狱之中,也不是因为你自身的过错。
”五、乡党篇原文:子谓颜渊:“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翻译:孔子对颜渊说:“可惜啊!我看到过他的进步,但还没有看到他的止步。
”六、述而篇原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翻译:孔子说:“善于引述而不自己创作,相信且喜欢古人的智慧,我觉得自己就像是老彭一样。
”结语:《论语》中的这六则篇章,涵盖了孔子在不同情境下的教导和思考。
每一篇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思想,反映了孔子对人际关系、社会道德和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独特见解。
通过学习和理解《论语》中的智慧,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并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论语六则》翻译
《论语》六则1、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译)先生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2、原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3、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先生说:“温习旧的知识便能有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这个)做老师了”。
4、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先生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考但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先生说:“几个人在一起走,一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出行,约定在正午,正午过后友人还没有来,太丘就离开了,走后客人才到。
元方这时才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客人问元方:“您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了您很久您却没有来,已经走了。
”太丘的朋友便很生气,说:“真不是君子啊!与别人相约出行,却抛下别人自己走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出行。
正午还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别人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无比惭愧,忙下车拉元方的手。
元方走入家门,不再回头。
乘船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论语六则
论语六则翻译(1)孔子说:“学了并且时常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同一师门的师兄弟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怨恨他,不也算的上君子吗?”君子:这里指道德修养高的人。
(2)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它做老师了。
”(3)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4)子贡问孔子:“孔文子凭什么被称作‘文’呢?”孔子说:“聪明而且爱好学习,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看做耻辱的事,所以被称作‘文’。
”(5)孔子说:“默默地记住它,学习而不知满足,教育别人而不知疲倦,对于我来说又有哪一样呢?”(6)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必有我可以学习的人;选择他的长处学习;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改掉。
”中考题⒈谈学习方法乐趣和学习态度的句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⒉强调在旧知识中发现新的内容悟出新的道理的句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⒊说明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⒋赞扬肯学精神的句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⒌说明自己应该怎样学习又该用怎样的态度指导别人的句子: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⒍有了正确的态度就可以从别人那里学到有用的东西: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⒎说明谦虚好学的句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论语》中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的名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论语》中"是以谓之文也","是"指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3、《论语》中论述学与思的关系的两句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孔子在《论语》中论述学习精神和好学态度时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5、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表示要随时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六则
论语六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能够常常温习学过的知识,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你,你又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作为吗?”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光学习不思考,就会(因为不思甚解而)迷惑不解;光思考不学习,就会(因为思路狭窄而)危险。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并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于此当老师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面对任何事都能从容面对不疑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
七十岁随自己心意,想怎样就怎样,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论语六则
论语六则(一)(《学而》)“说”通“悦”,喜悦的意思而:1、表顺接,译就或者不译。
2、表转折,译但是/可是/就孔子说:“能够常常温习学过的知识,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你,你又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作为吗?”(二)(《为政》)矣:相当于“了”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并且在旧知识中找到新的所得,就可以当老师了。
”(三)(《为政》)则:就“罔”同惘,迷惑无知、不解“殆”:危险孔子说:“光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光思考不学习,就会危险。
”(四)(《公冶长》)“是以”就是“因此”,“凭借这个”的意思,意译为所以耻:认为可耻子贡问道:“孔文子凭借什么称作…文‟呢?”孔子说:“聪明而又爱好学习,不把向比他地位低的人请教当作耻辱,因此被称为…文‟。
”(五)(《述而》)“识”:记,记住“厌”:满足“何有于我哉?”是倒装句,可以理解成“于我有何哉?”(哉:相当于“了”,表示反问)孔子说:“默默的记住,不满足于已经学会的知识,教导别人不疲倦,对我来说有哪一样呢?”(六)(《述而》)“三”是虚数,表示很多,不一定就是三个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长处学习;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改掉。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默而识之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文章中的“而”字的用法有:表并列、表转折、表承接,下列“而”字的意思为(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承接)意思为然后(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表转折)意思为但,却(3)敏而好学(表并列)意思为而且(4)温故而知新(表顺接)意思为然后;并且(5)学而不思则罔(表转折)意思为但,却(6)择其善者而从之(表承接)意思为然后。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论语六则》课文全解
21.《论语》六则【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论l n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时习:按一定时间复习。
说yu :通“悦”,愉快。
愠y n:发怒。
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罔w ng:迷惑不解。
殆d i:危险。
敏而好学:聪明而且爱好学习。
敏,聪明,好,爱好,喜欢。
不耻下问: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视为可耻。
耻,认为可耻。
学而不厌:学习并不感到满足。
诲hu :诱导,教导。
三人行:几个人在一起走。
三,这里不是确数。
二、相关背景:1、关于孔子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先世系宋国贵族。
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定避鲁国陬邑。
父叔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
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
孔子幼年,“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
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
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
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
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
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孔子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
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
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
”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
欲起用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
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一种地方官)。
由于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则之”52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
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鲁、齐夹谷之会,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论语六则
•
•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 觉滋味。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 人。”
• 鲁国以文化闻名~但齐国并非全落下风~至少鲁国的孔子在 齐国听到的《韶》乐令他全身心投入~忘却外界的纷纷扰 扰~..一方面说明《韶》乐的至美至善~另一方面也说明孔 子音乐造诣的高超~所谓阳春白雪~曲高和寡~..高水准的 人才可解得其中三味~..遥想当年看普希金的《叶甫盖 尼· 奥涅金》~普希金感叹没想到里面的女主人公结婚了~.. 作者居然在感叹作品中的人物~..读者却毫无感觉~..聆听 《韶》乐亦如对牛弹琴~..火候未到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
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 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 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 的浮云一样。”
• 饭疏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疏 食即粗粮。 • 曲肱:肱,音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 曲肱,即弯着胳膊。
•
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 头不可以雕刻,用脏土垒砌的墙面不堪涂 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 的呢?”又说: “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 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 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是 由于宰予的事而改变。”
• 子曰:“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不如丘之好学也。”
•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 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 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 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 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论语六则 原文及习题
《论语》六则【重点品析】1.《论语》六则主要记录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谈话。
他在学习态度和方法上有哪些主张?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一下。
孔子关于学习态度的主张有: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学而不厌。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关于学习方法的主张有:①学而时习之。
②温故而知新。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课文中有些话已凝固为成语,你知道有哪些?温故而知新(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善而从)。
3.读《论语》六则,仿佛在聆听一个渊博的长者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你能结合文中有关语句谈谈你读后的体会吗?甲生:读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懂得了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巩固的道理。
乙生:读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知道了做人必须有宽广豁达的胸怀。
丙生:读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懂得了求知要把学习和思考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学有成效的道理。
丁生:读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懂得了求知既要有好学的精神,同时又要有虚心请教、不懂就问的态度。
【文言知识】(1)通假字说,通“悦”,高兴,愉快。
罔,通“惘”,迷惑不解。
(2)古义异义词(3)词类活用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旧知识和新知识。
)不耻下问(形容词用作动词,“认为可耻”。
)(4)特殊句式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属宾语前置句。
)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装,属宾语前置句。
)【课外知识补充】关于《论语》《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孔子的言论、事迹和一些孔子的弟子的言行而成的。
它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全书约为12000字,共20篇,每篇又分为若干章,采每篇首章中的两三字为篇名,即《学而》《为政》《八俏》《里仁》《公冶长》《雍也》《达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日》。
内容涉及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观念、道德修养等方面。
古诗论语六则翻译赏析
古诗论语六则翻译赏析论语六则第一则【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释】⒈学:学习⒉而:而且,并⒊亦:也,语气词,起强调作用。
⒋时:按时⒌习:坚持,实践⒍之:代词,这里指学到的知识或技能。
【翻译】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第二则【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便能有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这个)做老师了”。
第三则【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释】学:学习而:但是,表转折思:思考罔:迷惑殆:在学习上陷入困境【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考但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第四则【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赏析】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
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第五则【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一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赏析】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
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
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第六则【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六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六则原文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便能有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这个)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考但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一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陈太丘与友期/ 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六则》翻译赏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六则》翻译赏析论语六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④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⑥ [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先世为宋国贵族。
少年时家境衰落。
成年后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
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相事。
后罢官,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
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着作。
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
在世界观上,对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活动采取存疑态度,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提出"敬鬼神而远之"的见解。
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
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但鄙视"学稼""学圃",看不起劳动人民。
在政治上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上提倡德治和教化。
论语六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六则原文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便能有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这个)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考但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一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陈太丘与友期/ 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论语六则原文
论语六则原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贤哉问乎!一以贯之,以止于至善。
”
子曰:“颜回之智,公绰之不欺,鲁婴之勇,可谓四矣!”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以成其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读书有三到:谓必读,以识其常;贵言中,以明其理;弗读,以明其不义”。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可知,不可知,非离乎其言”。
子曰:“慎终追远,民德止步”。
子曰:“相志不忘,则久也;安淳则久,经世之不息也。
”
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
子曰:“行有不得已,则以其子之言为之,弗辱也。
”
子曰:“当仁,不论于国;不当仁,不论于家。
”
子曰:“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取?归乎!”
子曰:“飞鸟尽,兽类无惧;离心绝,成性难知。
”
子曰:“内省之,则知不足;观察之,则知困;知足不辱,知困不殆”。
子曰:“劳而不怨,受人之谤而不忿,喜而不狂,事人之过而不怒,可谓知矣”。
《论语》六则
《论语》六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55岁时)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
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
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
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四书五经六艺】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
论语六则
《论语》①六则(一)子曰②:“学而时习之③,不亦说yue乎④?有朋⑤自远方来,不亦乐le乎?人不知而不愠yun⑥,不亦君子⑦乎?”①《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
②曰:先生说。
子,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称,这里指孔子。
曰:说。
③学而时习之:学了并时常温习它。
时,时常,常常。
习,温习,复习。
④不亦说乎:不也很高兴吗?说,愉快,高兴,现在写作“悦”。
不亦……乎,表示反问。
乎,相当于“吗”。
⑤朋:这里指同一师门的师兄弟。
⑥愠:怨恨,心里不满。
⑦君子:这里指道德修养高的人。
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
而对“君子”一词的具体说明,始于孔子。
在孔子之前,君子一语主要是从政治角度立论的,君子的主要意思是“君”。
“君”,从尹,从口。
“尹”,表示治事;“口”,表示发布命令。
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
到孔子时代,君子一词开始具有道德品质的属性。
在儒家思想里,君子一词具有德性上的意义。
“君子之道者三,我无能焉。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君子”是孔子的理想化的人格。
君子以行仁、行义为己任。
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须是仁义,是事业的正当性。
君子处事要恰到好处,要做到中庸。
在孔子看来,君子的反面,即是小人。
《论语》中君子、小人对举者甚多。
孔子将君子、小人对举,是为了通过对照,彰显君子的品质。
儒家思想中确实包含某些束缚人性的因素,这种因素,主要表现在“礼”的层面。
礼是一种外在的规范,作为一种外在的规范,礼对人有约束作用,但这种约束作用,却是十分必要的,孔子对于礼持积极肯定的态度。
孔子思想的出发点就是“复礼”,就是恢复周代所确立的一系列礼仪法度。
孔子君子论强调人的行为应当是发自于内心的自觉的行为。
这种理论对于人格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但因此却忽视了“养”。
“教”是教人以知识与技能,使人懂得外在的行为规范;“养”则是培养人的内在精神,使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论语六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六则原文及翻译论语六则原文及翻译《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全书共二十篇,每篇有若干章,为大家分享了论语六则原文翻译,一起来看看吧!《论语》六则原文及译文(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温习所学的知识,不是很愉快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吗?(即使)人家不了解我也不恼恨,不就是品德高尚的人吗?”(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能获得新知识新发现,(这样的人)就可以把他当做老师了。
”(三)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孔子说:“只是机械地学习而不加以思索,那就会迷惑不解;思索了却不进一步学习,那就会精神疲惫。
”(四)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译文: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谥号叫做‘文’呢?”孔子回答说:“(孔文子)思考问题敏捷,学习努力,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因此称他‘文’。
”(五)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文:孔子说:“默默地把学过的东西记下来,努力学习而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六)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看出那些不良方面加以改正。
论语六则阅读答案一、填空题1.《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关于记录。
它与、、合称为“四书”。
2.孔子,名,字,(时)家、家、家,儒家的人。
后世称其为“至圣”,后来的儒学大师孟子被称为。
二、课下注释:1.词汇解释:子时习说朋(同门为朋,同志为友)愠君子故知为矣乎罔殆敏好耻是以默识厌诲哉其善者从何以2.句子翻译: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温故而知新③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④何有于我哉?⑤三人行三.按要求默写。
孔子论语六则
论语六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篇》【翻译】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解析】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
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
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
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
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
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
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
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
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篇》【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的知识的时候,如果能有新的体会与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论语六则》解析鉴赏
《论语六则》解析鉴赏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huì)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作者介绍】孔丘(前55l~前479),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zōu)邑(现在山东省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出身贵族,早年做过乘田(管理牛羊的官)、委吏(管仓库的官)一类的小官。
30岁开始聚徒讲学。
50岁时任鲁国中都(现在山东省汶上县)宰,后来一度任司空(掌建筑)、司寇(掌司法)。
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游历列国,不被重用。
晚年整理过《诗》《书》等古代文献。
孔丘长期从事私人讲学,据传先后有弟子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72人。
他提倡仁政、德治与礼乐教化,创立儒家学派。
自汉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解题】本文选自《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全书共二十篇,每篇有若干章,取首章中的两三个字为篇名。
一章记一件事或几句话、各章基本上是独立的,没有结构上的关系。
课文的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则见于《学而》篇,第二、三则见于《为政》篇,第四则见于《公冶长》篇,第五、六则见于《述而》篇。
《论语》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哲学、政治、教育、文学等许多方面,是研究孔丘和儒家学说的重要资料。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
其中有些言论,后来发展成为成语和格言,很有启发教育作用。
课文所选的六则,是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
【注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尊称,特指有学问的男子,如荀子、孟子,相当于“先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六则原文: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役使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
”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敏,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原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智,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
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智,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译文:樊迟问仁,孔子说:“对人慈爱。
”问智,孔子说:“对人了解。
”樊迟不理解。
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
”樊迟退出来,见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很深刻!舜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皋陶,邪恶之徒从此销声匿迹。
汤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伊尹,不法之徒从此无影无踪。
”原文:樊迟问仁。
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译文:樊迟问怎样才是“仁”。
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
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
”原文:宰予昼寝。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译文:宰予在白天睡觉。
孔子说:“腐烂了的木头雕刻不得,粪土似的墙壁粉刷不得;对于宰予麽,不值得责备呀。
”又说:“最初,我对人家,听到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今天,我对人家,听到他的话,却要考察他的行为。
从宰予的事件以后,我改变了态度。
”评析:孔子的学生宰予白天睡觉,孔子对他大加非难。
这件事并不似表面所说的那么简单。
结合前后篇章有关内容可以看出,宰予对孔子学说存有异端思想,所以受到孔子斥责。
此外,孔子在这里还提出判断一个人的正确方法,即听其言而观其行。
原文:子谓仲弓,曰:“犁牛为之骍且角。
虽欲勿用,山川棒舍诸?”译文:孔子在评论仲弓的时候说:“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评析:孔子认为,人的出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在于自己应有高尚的道德和突出的才干。
只要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就会受到重用。
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作为统治者来讲,选拔重用人才,不能只看出身而抛弃贤才,反映了举贤才的思想和反对任人唯亲的主张。
原文: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
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
”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评析: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
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
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
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道德经五则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以不去。
译文:天下人都执着什么是「美」,就不美了。
天下人都执着什么是「善」,这样就不善了。
「有」和「无」两者相伴而生;「难」和「易」两者相伴构成;「长」和「短」两者相待而现;。
「高」和「下」两者相待依倚;「音」和「声」两者互为和合,「前」和「后」两者互为随从,贯通天、地、人的圣人了然于心,能用「无为」来处事,用「无言」来行教,万物就这样不离开生命之源的道而生长着。
「道」生育了它,但不占有它;「道」长养了它,但不依恃它;成了功,却不居功;就因不居功,所以永远不离。
评析:执着是一切弊病之源,不要执着,要放下。
放下才能自在。
成功是成就它那个功,不是去占有那个功,要有「功在天下」的心情,不要老以为「功在自己」。
「无为」不是不去做,而是做了能「放下」;不是不去说,而是说了就说了,不用担心,只要心灵明白就可以了。
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不崇尚贤德的名号,使人民不斗争;不尊贵难得的东西,使人民不偷盗;不现出贪欲,使人民的心不纷乱。
圣人治国,放空了心灵,填饱了肚子,柔弱了意志,强韧了筋骨,守着恒常之道,使人民不执着、不贪欲,使自作聪明的人不敢有所作伪,回到不为什么目的的作为,自自然然就能达到无不治的目的。
评析:不要被表象的名号所迷惑,心要宁静,不要纷乱。
心情空空、肚子吃饱;要老说理想,要踏实,尤其要注意身体。
不要自作聪明,不要老为了利害、目的才动作。
不要老想去对治,自自然然才是真正的药方。
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诚全而归之。
译文:弯曲正所以能伸直,低洼正所以能满盈,破旧正所以换新,少了正所以能得到,多了正所以造成迷惑。
因此,圣人怀抱着整体的道来做为天下人所学习的范式。
不自我表现,因此反而明白;不自以为是,因此反而彰显;不自我夸耀,因此反而功劳长存;不自骄自满,因此反而得以生长。
古来所说「曲折才得周全」这样的话,那里是虚饰的话而已呢?实在说来,是应该像这样的周全才能归返于道啊!原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译文:无所造作,自然无为,而勇于有为;不生事扰民,自然无为,而勇于任事;不嗜厚味,自然无为,而仔细品味!大事看小,多事看少;面对怨怼,要有大道包容之德。
要去做难事,就从易处做起;要去做大事,就从细处做起。
天下难事一定得从易处着手;天下大事一定得从细处下手。
因此,圣人始终不敢自称为大,正因如此,所以才能成就其大。
轻易应诺的人一定少了些信用,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一定会遭到更多的困难。
因此,即使是圣人对任何轻易的事也谨慎而庄严的像是难事去面对它,所以到头来,天下事也就都不困难了!评析:有一个做事原则要记得: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容易的通过了,难的也变简单了。
要郑重其事,但不要焦虑;要放下,但不要忘了;要缓缓地处理!不要再计画了,开始吧!有了第一步,一切就好端端地来了!可以慢些,但不能停歇;要绵绵若存的努力!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译文:有一个做事原则要记得: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容易的通过了,难的也变简单了。
要郑重其事,但不要焦虑;要放下,但不要忘了;要缓缓地处理!不要再计画了,开始吧!有了第一步,一切就好端端地来了!可以慢些,但不能停歇;要绵绵若存的努力!评析:有一个做事原则要记得: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容易的通过了,难的也变简单了。
要郑重其事,但不要焦虑;要放下,但不要忘了;要缓缓地处理!不要再计画了,开始吧!有了第一步,一切就好端端地来了!可以慢些,但不能停歇;要绵绵若存的努力!秋水(节选)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
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
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
于是河神方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对着海神仰首慨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
而且我还曾听说过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开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的浩淼博大、无边无际,我要不是因为来到你的门前,真可就危险了,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概述:第一段写河伯望洋兴叹,自识其丑。
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展现河水暴涨的景象,突出河伯的沾沾自喜;第二个层次展现北海的浩瀚景象,突出河伯自知其陋。
两个层次形成鲜明的反差。
原文: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
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
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
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译文:海神说:“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乡曲之士,不可能跟他们谈论大道,是因为教养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