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人音版高中音乐全一册-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课件】
律在江苏民歌的基础上“加花”装饰,显得更加流连婉转、绵
延不断。这种“同体变异”的现象,可以让人们明显地看到:
专业或半专业的民间艺人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加工和再创造。
拓展探究
聆听《好汉歌》的旋律并与,《王大娘钉 缸》的旋律进行比较,你从中发现了些什么? 就你所发现的现象做分析,说一说专业音乐 创作与民歌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问: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
类型
作曲
曲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记谱
风格
民歌
不受专业限制, 在长期流传过
口头创作
程中不断变化
口耳相传
具有民族风格 和地方风格
创作歌曲
有专业的作曲 完成后基本固
技法
定不变
有实谱记载
体现作曲者的 个性特征
同学们…
我们下节课 再见!
孟
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
姜
徭役制度给普通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女 哭
《孟姜女》这首歌产生的源头原本在江苏。它的歌词采用了 “四节体”的写法。其内容概括简练。歌曲的旋律流畅,情绪
长
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发生了“同体”性变异。歌词
城
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内容显得翔实而细致;而歌曲的旋
第二单元 腔调情韵 ---- 多彩的民歌
第四节
醇厚的中原韵
沂蒙山小调
山东民歌
• 山东用她丰富的特产养育了我 们,更孕育了五彩斑斓的音乐 文化,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山 东,感受那里的独特音乐文 化——民歌
1、《沂蒙山小调》的诞生地是在哪里?
是在山东省临沂市费县,蒙山腹 地薛庄镇白石屋村。
2、歌曲向大家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 画?
高中音乐教案-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1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1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独特的民族风》教学设计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教学设计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第六节《鼓乐铿锵》教学设计第七节《丝竹相和》教学设计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教学设计第九节现代京剧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学设计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教学设计第六单元欧洲民间音乐拉丁美洲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风笛排箫歌声教学设计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融合第十四节《巴赫》教学设计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第十五节《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教学设计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教学设计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教学设计第十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学设计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的教学设计第十一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第二十一节《德彪西》第十二单元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第二十二节《勋伯格》第二十三节爵士乐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家国》教学设计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教学设计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教学设计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教学设计第二十八节《聂耳》第二十九节冼星海第十七单元:新中国的歌第三十节《祖国颂歌》教学设计第三十一节《乐坛新曲》教学设计第十八单元走向新世纪第三十四节《新时代》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一) 运用“音乐思维”的方式引导学生感知、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学会用音乐的认知方式了解自己,了解世界,改造世界,用音乐丰富自己的生活,用音乐美化自己的人生。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沂蒙山小调》由四个乐句构成。
每个乐句两小节。
除了第四乐句外,前三句的节奏基本相同,而第四乐句的变化也是为了歌曲最终的稳定需要。
因此,其结构形式工整、严谨,具有方整性的特征。
从音乐的逻辑上看,每个乐句的尾部都有一个依势下行的拖腔,并且四句拖腔的结音依次收束在re、do、la、sol这四个音上。
这种运行方式,不仅加强了旋律的歌唱性,更确立了旋律发展中“起-承-转-合”的功能地位。
《王大娘钉缸》在河南昌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
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
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调。
《王大娘钉缸》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
这首歌曲的旋律,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
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孟姜女》这首歌产生之源头本在江苏。
它的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
其内容概括简练。
歌曲的旋律情绪压抑而悲伤。
流传到河北以后,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
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内容显得翔实而细致,而歌曲旋律则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显得更加婉转、绵延不断。
这种“同体变异”的现象,可以让人们明显地看到:专业的或半专业的民间艺人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加工和再创造。
二、教学目标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情绪认识民歌的变异性2、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3、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及“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新)人教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4节《少数民族民歌》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4节《少数民族民歌》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内容由以下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作品欣赏。
欣赏《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蝉之歌》。
《辽阔的草原》是一首蒙古族长调歌曲。
歌中用生动的比喻和含蓄的语气歌颂了草原上的姑娘。
《宗巴朗松》是流行于西藏的一首传统歌舞曲,具有典型的囊玛音调特点。
《牡丹汗》虽是一首爱情歌曲,但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气势宏大。
歌曲的旋律明朗奔放,感情充沛,具有浓郁的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特色。
《蝉之歌》这首歌曲是侗族具有代表性的“大歌”,歌曲的歌词较少,更多的是衬词部分,这种比例安排给人声的发挥留下了更多的余地。
两个声部以三度、四度、五度音程为主,旋律优美、音色和谐。
通过作品欣赏,对少数民族的民歌特征初步了解。
第二部分,讲解音乐知识——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侗族的民歌特征。
教材分别讲解这四个少数民族民歌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聆听少数民族民歌,感受并体验其音乐情绪,认识并理解音乐风格及体裁形式。
2.掌握相关音乐知识,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侗族的民歌特征。
3.了解少数民族民歌的现状及发展。
(二)核心素养1.审美感知:通过四首音乐作品鉴赏,使学生明白少数民族民歌的特征,培育在听觉机制作用下对音乐音响的综合体验、感知和评鉴能力,提升艺术素养和人文修养,吸纳和传承优秀文化,陶冶情操,涵养美感,和谐身心,健全人格,引导学生对崇高人文精神的追求,增强对真善美的讴歌与塑造能力。
2.艺术表现:通过鉴赏、歌唱活动,激发学生参与音乐鉴赏的兴趣,表达音乐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的实践能力。
3.文化理解:学生能从感知和表现的具体作品中,理解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从文化角度关注音乐作品和音乐现象,认知作品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风格特征。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1)聆听少数民族民歌,感受并体验其音乐情绪,认识并理解音乐风格及体裁形式。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醇厚的中原韵
一.教学内容:《沂蒙山小调》《孟姜女哭长城》赏析
二.教学目标:1:聆听两首民歌,分析作品。
鱼咬尾的认识。
2. 对比原体与变体的异同处。
3. 学会演唱《沂蒙山小调》
三.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通过聆听和谱面分析来启发学生发现民歌原体与变体的关系,让学生学会用音乐要素来分析作品的习惯,善于发现和总结。
三.重点难点:四首作品的分析,原体民歌与变体的关系。
引领学生通过音乐要素的分析,还有民歌传唱的特点来突破。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试着说说蒙古族长调民歌与短调民歌的特点。
维吾尔族的木卡姆回顾
(二)导入新课:两首茉莉花的欣赏导入新课
(三)新课部分
:1 《沂蒙山小调》简介
欣赏四拍子民歌《沂蒙山小调》,分析曲式。
速度,乐句,调式,拍号。
发现鱼咬尾。
鱼咬尾练习。
2 欣赏三拍子民歌《沂蒙山小调》,分析曲式,速度,乐句,
调式,拍号。
发现拍号不一样,引出原体与变体民歌。
3.同学们唱一唱这首《沂蒙山小调》
4.孟姜女民歌的介绍
5.江苏民歌《孟姜女》欣赏,分析拍号,速度,调式,鱼咬尾。
6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欣赏,拍号,速度,调式。
7,谱面分析对比发现原体与变体的关系。
加花变奏。
五小结
1.《沂蒙山小调》《孟姜女哭长城》的欣赏
2 原体与变体民歌的关系
3.小调是什么。
4 预习下节课《飘逸的南国风》。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教学内容:1. 欣赏: 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2. 知识: 民歌与创作歌曲之区别民歌的音乐特点3. 拓展与探究:教学目标:聆听三首歌曲,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民歌的变异特征;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有密切关系,民歌的地方风格突出地表现在歌曲的节奏、节拍、调式等因素上;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我国中原民歌的地域风格及民族风格。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图片相关资料教材教案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相互问好! 2.检查有无缺席学生!二.导入新课:1.教师动情地朗诵,或动情地歌唱,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歌的风格特点,为节音乐课建立良好的开端。
2.介绍“民歌的音乐特点”(见课本第31页)1.民歌在音乐上都具有本地区的风格特色;2.民歌的旋律都与该民族,该地区的语言紧密结合,因而最易于在本地区流行;3.某民族或某地区的民歌,其音乐特点常在音阶,调式,节拍等方面明显地表现出来;4.民歌的节拍,节奏形式十分丰富,而且与生活情致,生产劳动关系密切.如:劳动民歌,劳动方式较为自由的,其节奏也会比较自由;5.民歌的曲式结构一般都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常用同一旋律作反复。
3.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醇厚的中原民歌世界。
(出示课题)三.新课教学:1.《沂蒙山小调》欣赏:①作品分析:《沂蒙山小调》原为《十二月调》,流传于山东北部和河北等地。
抗日战争时,八路军山东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的文艺工作者用此曲调编配了一首歌,名《打黄沙会》,配合对“黄沙会”(鲁南地区反动武装组织)的斗争。
以后,人们保留了它的前两段赞美沂蒙山风光的歌词,增加了歌唱新生活,歌颂领袖的内容,这就是今日的《沂蒙山小调》,又称《沂蒙山好风光》。
这是一首优美动听的颂歌,深受群众喜爱。
这首歌采用含变宫的六声徽调式,旋律优美、抒情,节奏舒展、宽广,其音乐具有豪放、明快的山东民歌风格特点。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课件 (6)
根据《沂蒙山小调》的旋律即兴填词,向大家介 绍你的家乡,歌唱自己的家乡,表达对家乡的热
爱之情。
15
好 看 香 好
16
小调的特点
结构 旋律 语言 内容
短小、工整,多为一段体;
婉转细腻而流畅,拖腔的应用; 衬词、儿化音、方言较多,地域性强。 生活气息较强。
17
下课
再见再! 见!
18
内容 生活气息浓郁
情绪 赞美地7
起
第一乐句
转
第三乐句
承
第二乐句
合
第四乐句
曲式结构:一段体
8
请大家观察一下每一个乐句的结束音和
下一乐句的开始的乐音有什么特点?
9
鱼 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
咬 音相同的音乐结构,好像是一条鱼咬着另一
尾
条鱼的尾巴。叫做“鱼咬尾”。它是中国传统音
乐的一种结构形式。
3
中华 韵之美
—小调
4
知识课堂
中国民歌体裁: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等
劳动号子:产众和。(军民大生产,众 人划桨开大船)
山歌:山歌是反映劳动者在山野、田间、牧场即兴抒
发思想感情的一种民歌。歌者可自由地抒发情感,往往是
随想随唱,脫口而出,节奏自由,不受劳动节奏的限制。
(山歌好比春江水,采茶山歌等)
小 调:又称“小曲”“小令” ,是我国民歌的重要
体裁之一,流行于城镇和集市的民间独唱、对唱或歌舞小
曲。
5
︵ ︵ 1=C 2/4
12 34 | 5 — | 54 32 | 1 — ||
啊
嗨
啊
嗨
6
混合拍子
唱一唱 说一说 这首歌曲反映了什么样的内容? 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
醇厚的中国韵教案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辛苦!我是( )号选手周峰,我说课的题目是《醇厚的中原韵》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醇厚的中原韵》是人教版高中一年级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节课。
本单元的主题是指导和引领学生感受与体验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情绪以及风格。
柯达伊曾经说过:“民族传统有机的继承,唯有从我们民间音乐中才能找到。
”《醇厚的中原韵》主要介绍了三首比较有代表性的的民歌,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
是典型的“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其旋律来自花鼓调《十二月调》这首民歌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王大娘钉缸》是一首轻松、明快、幽默、诙谐的民间歌舞曲。
它是流行在河南的一种“地花鼓”中的一首代表曲目,由一个旦角和一个丑角共同表演。
《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
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老百姓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与《沂蒙山小调》相比,《孟姜女哭长城》这首歌更能表现“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
(二)教学目标通过对教材以及高一年级学生心理认知特征的分析,我预设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与体验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情绪比较器地方特征有何不同?明白理解“起承转合”四句式的含义并能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等课堂活动使学生能够分辨出以上的三个地区的民歌。
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同学们对中原民歌产生兴趣并愿意探索其地方的音乐和文化知识。
这些预设的目标,体现了音乐课程“以音乐为本和以学生为本”的特征。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还会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灵活调整并生成新的目标。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了解独特的民族风特有的地方风格难点:根据它们的音乐风格判断出它们是哪个地方的民歌二、说教法和学法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特点,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可能发展水平,我采用的教法主要有讲授法、演示法、直观教学法、音乐欣赏法。
音乐课教案-醇厚的中原韵
醇厚的中原韵一、教材来源:本课选取了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模块》中的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中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音乐鉴赏模块P28—33页数)。
二、教学要求: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2、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有密切关系,民歌的地方风格突出地表现在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等因素上。
3、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4、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三、教材分析:1、《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小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现在已传遍全国。
《沂蒙山小调》由四个乐句构成。
每个乐句两小节,除了第四乐句外前三乐句的节奏青春期会本相同,而第四乐句的变化也是为了歌曲最终的稳定需要。
因此,其结构形式显得工整、严谨,具有方整性的特征。
从音乐的逻辑上看,每个乐句尾部都有一个依势下行的拖腔,并且四句拖腔的结束音依次收整在do、re、ia、sol四个音上,这种运行方式,不仅加强了旋律的歌唱性,更确立了旋律中“起——承——转——合”的功能地位。
2、《王大娘钉缸》在河南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
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
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的生活小调。
《王大娘钉缸》。
应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
《王大娘钉缸》采用了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写成。
从整体上看,上句与下句均为6小节,彼此呼应,显得工整平衡,如果从上下句的局部看,它们的唱词与衬词之间,一短一长表现出一种不平衡,但是,这一短一长却是一呼一应,尤其是衬词部分,明显地增强了歌曲的明快、轻松、诙谐的色彩。
从旋律的运行逻辑上看,上句的歌词部分,结束音落在徵音上,其衬词部分结束音落在商音上,给予人以不稳定的感觉,下句的歌词部分结音的宫音上,明显地产生了向下发展的动力需要,其衬词部分结音到主音——徵音上,给予人完满结束的感觉。
《醇厚的中原韵》比赛说课稿.docx
《醇厚的中原韵》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您们好。
我是_____ ,能参加这次的教师技能大赛,对于我来说,既是一次锻炼,又是一种提高。
所以,请允许我代表所有的参赛选手,向支持这次大赛的学院各级领导、在座的评委老师以及我们的指导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谢谢您们。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醇厚的中原韵》,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模块》中的第二单元:腔调情韵一一多彩的民歌中第四节。
下而我从五个方而作简要说明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说大纲根据《课标》要求,欣赏民歌的学习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民歌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并扩大音乐视野, 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二、说教材1、教材分析:《醇厚的中原韵》是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腔调情韵一一多彩的民歌》第四节的教学内容。
木单元内容旨在通过学习中国传统音乐, 感受、体骑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们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并能以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对接触到得音乐作品或社会咅乐生活现象做出恰当的评价及选择。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中原民歌最具代表性的《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
《王大娘钉缸》是一首轻松、明快.、幽默、诙谐的民间歌舞曲。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牛活和悲惨的命运。
2、教学目标:1)、聆听中原民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2)、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有密切关系,民歌的地方风格突出地表现在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等因素上。
3)、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一一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高中音乐-2.4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2.4醇厚的中原韵教学目标一、倾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心情,相识民歌变异性特征。
二、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相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语言特点有亲密的关系。
三、了解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四、培育学生酷爱我国的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及“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
相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语言特点的亲密关系教具打算课件、音响、多媒体学情分析现在的孩子大都喜爱流行歌曲,可能有部分学生认为民间音乐很土、很落后,经常表现出不屑一顾。
但假如老师能抓住民歌源自生活,高于生活,讲究自然美的本质特点,探究、体验民歌淳朴、自然美,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运用观赏观看视频、反复听、有比较分析地听,合理设计问题,诱导得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乐在其中。
教学过程二、新课(一)《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1、引导学生阅读书本28页有关文字,老师适当补充。
20世纪40年头,抗日斗争处于相持阶段。
在山东临沂地区出现了一个反动的武装组织—黄沙会。
为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高校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的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了《打黄沙会》的歌词,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
后来,有人将歌词做改动,删去了揭露黄沙会反动本质的内容,保留了歌颂共产党的内容,增补了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
于是,《沂蒙山小调》这首民歌最终定型。
2、对比倾听歌曲的两个版本。
(王世慧、彭丽媛版本)师:下面请同学们观赏由歌颂家王世慧与彭丽媛演唱的两个不同版本的歌曲《沂蒙山小调》,对比一下二者的演唱在语言上、演唱风格上有什么异同点?3、请学生带着问题倾听后进行探讨,老师参加总结。
王世慧演唱版本:演唱采纳了方言、按原来的小调4/4拍,在风格上表现得高亢响亮、粗犷豪放,乡土味颇浓。
彭丽媛演唱版本:彭丽媛唱的是这首歌的一个变体3/4拍。
人音版音乐 必修 音乐鉴赏 第四节 醇厚的中原韵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一.教学目标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2 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有密切关系,民歌的地方风格突出地表现在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等因素上。
3、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4、探究这几首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以及专业音乐创作与民歌间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等)去分析《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2、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民族和地区语音语调对民歌的影响。
3、引导学生探究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以及民歌存在的实用性。
教学难点:1、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2、通过创作歌曲的分析,让学生知道民歌存在的价值。
三.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课前导入一课前播放江苏民歌《茉莉花》与河北民歌《茉莉花》对比江苏:婉转抒情细腻的河北:明快爽朗直接问题:为什么南北方的民歌有如此打的差别?(生产劳动语言特点等)中原地区是指以河南为核心的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古代华夏民族视为天下的中心,历史悠久文化繁荣。
活动2【讲授】新课讲授二新课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王世慧版1 问题:1)歌曲有什么样的特点?(旋律节奏语言等分析)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赞美家乡喜迎丰收情感等)3)歌曲可以分成几个小乐句?学生跟钢琴跟唱歌曲旋律体会,判断分析 (一段体 4个乐句)4)歌曲的节奏如何?有什么联系吗?(4/4拍子前三句节奏基本相同)5)再次跟钢琴演唱歌曲旋律,分析体会歌曲的功能发展,起-承-转-合的功能走向(从文学故事的发展走向进行引导学生通俗易懂)2 聆听《沂蒙山小调》彭丽媛版师对比聆听从音色速度拍子情绪上寻找歌曲分格上的异同(音色更加圆润艺术化的处理速度上一段比一段快有4拍子变成3拍子风格上轻快活泼热情洋溢)第三次加歌词演唱体会每个乐句的句尾运动了“拖腔”的手法有利于歌曲的向前发展,更具有推动力第四遍演唱歌曲的旋律,寻找每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和第二乐句开头音的联系,讲解“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并举例说明“二泉映月”。
《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感受中原音乐的独特韵味和丰富内涵。
2. 提高学生对音乐鉴赏的能力,培养音乐审美情趣。
3. 通过对中原音乐的了解,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聆听、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中原音乐的风格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把握中原音乐的独特韵味,并通过对比不同的音乐形式,加深对中原音乐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中原音乐音频和视频素材。
2. 准备讨论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相关中原音乐的知识。
4. 准备好教室、音响等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一段流行歌曲,请学生辨别曲风。
2. 讨论:什么是流行音乐?它有什么特点?3. 引入本课主题——民族音乐,介绍民族音乐的概念和特点。
(二)欣赏《二泉映月》1. 播放《二泉映月》,请学生感受乐曲的旋律和情感。
2. 介绍阿炳的生平,以及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
3. 再次播放乐曲,请学生尝试跟着哼唱。
4. 引导学生讨论这首曲子的音乐特点和风格,并尝试分析其音乐元素。
(三)欣赏民歌《茉莉花》1. 播放《茉莉花》民歌,请学生感受其旋律和特点。
2. 介绍《茉莉花》民歌的起源和流传情况。
3. 请学生尝试跟着哼唱这首民歌。
4. 引导学生讨论这首民歌的音乐特点和风格,并尝试分析其音乐元素。
(四)感受中原韵味1. 播放一段带有浓郁中原韵味的音乐,请学生感受其中的特点。
2. 引导学生讨论中原音乐的特点,如旋律、节奏、音色等。
3. 布置任务: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创作一首具有中原韵味的音乐作品。
(五)小结1. 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强调民族音乐的特点和价值。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多学习民族音乐,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中国民族音乐中的豫剧元素,感受其独特的韵味和音乐魅力。
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节《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高一年级
新课标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节《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精品教案(高一年级)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教学案例)选用教材: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授课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内容:欣赏三首中原民歌,分别是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以及相关的音乐知识的掌握。
教学目标:1、聆听民歌,感受、体验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2、探究、认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民间音乐创作方法,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和音阶,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3、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及“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2、认识民歌变异性特征。
教具:钢琴、多媒体播放器、教学光盘、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在《沂蒙山小调》的背景音乐下,播放沂蒙山区地方风光以及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场景。
用家乡的美景及音乐,引出:中原大地,师生共同讨论:中原的地理位置以及那里的民歌。
我国中原地处太行山以南,燕山以南,黄河下游,以华北中原为主,主要有山东、河南、河北等几个省份,这里民歌丰富,地方风格相当浓郁。
同学们,音乐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中间,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
首先,我们来欣赏由我们家乡飞出来的中国著名民歌《沂蒙山小调》。
二、欣赏与体验(一)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初步了解歌曲的诞生背景,旋律、结构方面的特点,教师适当补充。
2、对比聆听(1)欣赏由著名歌唱家王世慧演唱的《沂蒙山小调》版本,同时播放老师在费县白石屋自拍的DV录像,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诞生地,以及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并思考:这首民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和情绪?由几个乐句构成?是什么调式?前句的最后一个字就是后句开头的字,在文学创作中叫作什么?王世慧演唱的这首民歌的特点及风格。
高中音乐鉴赏醇厚的中原韵教学设计.doc
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的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与专业音乐的创作关系。
教学难点
1、了解中原民歌的风格特征及创作手法(鱼咬尾和起承转合)
2、感受创作手法,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的音乐风格。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高亢的西北腔》、《独特的民族风》,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乘坐大巴走进中原,去欣赏那里的民歌。
学生带着问题欣赏
1、通过欣赏两种版本的《沂蒙山小调》,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风格,感受中原韵的醇厚,通过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通过鉴别、分析《沂蒙山小调》的旋律结构特征,认识“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方法。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团队意Biblioteka 。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2、通过教师演唱昌黎民歌,激发大家学习民歌的欲望.
3、简介昌黎“三歌”在国家的地位,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思想感情。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总结。
结束语: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醇厚的中原韵》,了解到:“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民歌的音乐特点。希望同学们课余时间多找一些自己家乡的民歌听一听、唱一唱,下节课将给每组同学台前展示的机会。下课。
我们知道民歌的体裁主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那么小调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首先带领大家进入中原的第一站:山东。欣赏的作品就是山歌风味的小调《沂蒙山小调》。
以旅游的方式进入学习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欣赏两个版本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1、王世慧演唱的《沂蒙山小调》。
2、彭丽媛演唱的《沂蒙山小调》。
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节《醇厚的韵》教学课件
调
情
韵第
—
二
多 彩
单 元
的
民
题材:社会生活、劳动生活、爱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活、日常生活、
传说故事、民间游戏等…
体裁: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
风格色彩:西北、华北、东北、西南、江浙、闽粤
台、湘鄂、江淮八个民歌色彩区
—
山 山歌:人们在野外劳动或行走时,用来消愁 歌 解闷、抒发情怀、遥相对答、传递情意唱的民
信 天 游
我 热 恋 的 故 乡
黄 土 高 坡
愁
歌。音乐性格真挚质朴、热情奔放、即兴性强。
高 亢 花儿 — 又名“少年”或“野曲”。可分为 的 “河湟花儿”和“洮(táo)岷(mín)花儿”, 西 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一带的山歌。 北 信天游 — 又名“顺天游”或“小曲子”, 腔 主要流行于在陕西北部、甘肃及宁夏东部、
内蒙古西部的一种山歌。
上
去
青 海 花 儿
高 山 望
平
川
上去 高山 望平川 平川里 有一朵 牡丹 看去 容易 摘去难 摘不到 手里是 枉然
西北民歌基本音乐特征:
节奏自由
旋律高亢、悠长、起伏 较大
多用假声或者是真假声 结合的方法演唱
20世纪80年代 西北风引领通俗歌曲发展浪潮
心 中 的 太 阳
少 年 壮 志 不 言
一 无 所 有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1.导入
介绍中原地区
2.授新课
简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欣赏《沂蒙山小调》两个不同版本做对比
运用多媒
教师哼唱
学生聆听
4.播放《好汉歌》视频
1)、聆听中原民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2)、在感受、体验中原民歌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有密切关系,民歌的地方风格突出地表现在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等因素上。
3)、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4)、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3、教学重点、难点: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作者信息
姓名
电话
学科
高中音乐
年级
高一年级
邮件
单位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醇厚的中原韵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醇厚的中原韵》是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四节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旨在通过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感受、体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们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并能以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 对接触到得音乐作品或社会音乐生活现象做出恰当的评价及选择。
教师提示与《王大娘钉缸》有什么联系
学生仔细聆听
使用多媒体播放视频
5.介绍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板书区别
自由回答
6.知识拓展环节
7.课堂总结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通过赏析《沂蒙山小调》和《王大娘钉缸》,在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当地生产劳动、语言特点的密切联系,并认识“鱼咬尾”及“起承转合”。
学习难点:通过聆听、比较、体验等方式,了解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以及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之间的关系。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聆听《沂蒙山小调》和《王大娘钉缸》,在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生产劳动、语言特点之间的密切关系。
并认识“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听、唱、思、议、看”,全方位开拓其思维,使学生们了解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以及民歌与专业音乐之间的关系。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聆听,准确体验《沂蒙山小调》和《王大娘钉缸》的音乐情绪,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兴趣,使学生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3教学过程
通过赏析《沂蒙山小调》和《王大娘钉缸》,在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认识民歌的地方风格与当地生产劳动、语言特点的密切联系,并认识“鱼咬尾”及“起承转合”。
1【导入】问题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