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凉山州双语教育“两类模式”的依据和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凉山州双语教育“两类模式”的依据和经验
[摘要]凉山州实施的双语教育是落实党和国家民族语言文字政策的具体体现,由于历史、自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原因,面对新形势和新情况,回顾实施双语教育的原因和总结成功的经验,对于提高双语教育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凉山州;双语教育;依据;经验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实施的彝汉双语教育“两类模式”,是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下,对党和国家民族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政策和民族教育政策的具体贯彻落实。针对凉山州具体的语言文字生态环境实施的“两类模式”双语教育客观上符合了双语教育发展规律和民族语言文字发展规律,通过凉山州20多年的实践,“两类模式”双语教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是随着凉山州经济社会水平的不断向前发展,各民族之间的沟通联系不断加强,凉山语言文字生态环境呈现出彝汉双语共同发展的趋势,凉山彝汉双语社会程度不断加深,“两类模式”双语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
因此,通过回顾凉山州实施双语教育“两类模式”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总结其中成功的经验,对于完善“两类模式”双语教育,使之符合发展变化的凉山语言文字生态环境,符合民族教育的发展规律和民族语言文字发展规律,真正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教育政策和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彝汉双语人才显得尤为迫切。
一、凉山州双语教育“两类模式”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
1985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决定》中规定:在彝、藏民族地区,分步在中小学中推行汉语言文字教学的同时,开设一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课程;各学科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的同时,开设一门汉语言文字教学课程。通过进一步的实践和研究论证,四川省和三州各级教育部门共同努力制定了双语教学两种模式的基本框架、实施原则和发展战略。
凉山州双语教育“两类模式”指:通常把根据语言环境,群众意愿和师资条件, 在只有彝语环境的区域,基础教育(小学、初中)实行各科用彝语言文字教学,同时开设一门汉语言文字教学课程的学校称为“一类模式”双语教育;在有一定
1
汉语环境的地区,各级学校实行各科用汉语言文字教学,同时开设一门彝语言文字教学课的学校称为“二类模式”双语教育。
(一)双语教育“两类模式”的理论依据:双语教育是对党和国家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法律与法规的具体落实
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待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态度,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坚持各民族语言文字的一律平等。列宁指出:“谁不承认和不坚持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谁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甚至也不是民主主义者。”[1]其次,主张各民族都平等的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列宁指出:“少数民族根据平等原则,有权要求无条件地保护自己语言的权利。”[2]再次,主张各民族之间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相互学习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关于民族语言文字方面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例如,“党和国家一贯坚持尊重各民族语言文字、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的政策。”[3]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历部宪法中都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年版)中也有对在民族自治地区实施双语教育的相关规定,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基础上对少数民族学生实施双语教育,也就是汉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教学。
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历来都是党和国家民族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民族政策中专门制定了相关的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并且纳入法制轨道。凉山彝族自治州实施的彝汉双语教育“两类模式”是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下,对党和国家民族语言文字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的具体贯彻落实。
(二)双语教育“两类模式”的现实基础:客观上符合凉山彝族社区语言文字生态环境
在林耀华教授所著的《凉山彝族的巨变》一书中这样写道:“凉山奴隶社会的两千年一贯制,在世界史可说是绝无仅有。……就是因为凉山彝族在峭绝深阻的环境中发展出了一套以低需求适应生产的社会文化机制。……当然建立在个体农业这种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整个中国的不发达状态,也构成了凉山奴隶制延续的外部条件。”[4]也就是说,虽然在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统治者曾对凉山采取过许多措施,但是由于凉山地理位置上的封闭导致凉山彝族地区与外界的隔
2
绝,以及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年来的自然经济状态,并不能从根本上对封闭的凉山彝族社会产生影响。
四川凉山地区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基本上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奴隶社会。虽然彝文字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但仅被占3%的“毕摩”等上层社会的人士掌握,97%的彝族群众是文盲。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50年代中期的凉山民主改革运动,凉山一步跨千年,从此跨入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随着凉山彝族社会改革的推进和对外开放的深入,交通环境、通讯条件等基础设施的发展完善,彝族与汉族及其他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加深。凉山彝族社会从原来相对单一的彝语言文字社会逐渐过渡到了一个彝汉双语社会。根据滕星教授在凉山调查研究后所著的《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一书中,将凉山彝族社会语言使用状况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以西昌为中心的安宁河谷地区,汉族居多彝族占少数,因此基本上是一个以汉语为主,彝语为辅的双语单文(汉文)社会。第二类是地处凉山彝族聚居的布拖县、美姑县、昭觉县、喜德县等县城和交通线附近的区域,基本已形成彝汉双语交替使用的社会环境。这里的彝族群众家庭中成员之间交流一般使用彝语,在集市贸易时,遇到汉族则使用汉语,彝族个体成员根据不同的场合,语言转换使用频率较高,基本上是彝汉双语交替使用的语言环境。第三类是彝族聚居的偏远地区和农村。彝族群众一般使用彝语,很少使用汉语,基本上是一个单纯使用彝语言的社会或彝语言为主,汉语为辅的社会。但是随着凉山社会的日益开放和发展,这些社区也正在朝着彝汉双语社会逐步过渡。
凉山州实施的彝汉双语教育“两类模式”其基本依据是:“在只有彝语环境的区域,用彝语言文字教学,同时开设一门汉语文课(一类模式);在有一定汉语环境的地区,用汉语言文字教学,同时开设一门彝语文课(二类模式)”。这种根据语言文字生态环境实施的“两类模式”双语教育,符合凉山州彝汉双语社会的客观现实,符合凉山彝区语言文字生态环境与语言文字的社会使用功能,同时,不同类型的语言文字生态环境也为凉山州实施双语教育“两类模式”提供了现实依据和基础。
二、凉山州双语教育“两类模式”的基本特征
(一)跨语言跨文化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