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2000字

合集下载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2000字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2000字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2000字走到人生边上——四地话儿聊感悟噫吁嚱,人生这条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咱今儿个就借这四地的方言,来摆摆这“走到人生边上”的些些感悟。

四川话里头说,人呐,就像那锅里的麻辣烫,要经得起煮,经得起烫,才有那麻辣鲜香的味儿。

这人生呐,不也是这样嘛,得经得起风风雨雨,经得起起起落落,才能品出那人生的滋味儿。

你看那田里的稻子,得经过春种秋收,才能收获满满的粮食;咱们人呐,也得经过生活的磨练,才能变得更加坚强。

贵州话里头讲,人生就像那山路十八弯,有时候平坦,有时候陡峭,但不管怎样,都得一步步地走下去。

你瞧那山上的梯田,一层层的,虽然弯弯曲曲,但每一层都有它的价值。

咱们人生也是这样,每一步都有它的意义,哪怕有时候走得慢了些,或者走得有些艰难,但只要不放弃,总会走到那山顶,看到更美的风景。

陕西方言里则说,人生就像那黄土高原上的大风,有时候猛烈,有时候轻柔,但总得去面对。

你看那高原上的麦子,大风一吹,虽然摇摇晃晃,但最终还是站得稳稳的。

咱们人生也是这样,面对困难,面对挑战,不能退缩,得像那麦子一样,稳稳地站住脚跟,迎接每一个明天。

北京话里头嘛,就说人生像那四合院里的老槐树,经历了风风雨雨,但依旧枝繁叶茂。

你看那老槐树,虽然树皮粗糙,但每一片叶子都绿油油的,充满了生机。

咱们人生也是这样,虽然有时候会遇到些挫折,但只要有信心,有勇气,就能像那老槐树一样,永远充满生机。

这四地的方言,虽然口音不同,但说的都是一个道理: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有起有落,有苦有甜,但只要咱们保持一颗平常心,勇敢地面对每一个挑战,就能走到那人生的边上,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咱们这四地的人,虽然生活习惯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坚韧不拔,勇往直前。

就像那四川的麻辣烫,贵州的山路,陕西的大风,北京的老槐树,各有各的特色,但都有着同样的精神:不怕困难,不怕挑战,只要心中有信念,就能走到那人生的边上,看到更美的风景。

所以说嘛,人生这场旅行,咱们得好好珍惜,好好体验。

最新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读后感随笔

最新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读后感随笔

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走到人生边上》是杨绛女士在96岁高龄之时著作,其首次坦陈自己对于命运、人生、生死、灵与肉、鬼与神等根本问题的思考。

下面欢迎继续阅读原上草为大家提供的读后感范文,希望你喜欢。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一读完九十六岁高龄的杨绛女士写的《走到人生边上》,除了一阵阵的敬佩,还有就是深深地思考!!九十六岁,许多人已经卧病在床而无心学问了,也有许多人,到了另一个世界享福。

而这个经历了几乎一个世纪的老人,仍然致力于学问,孜孜不倦,笔耕不辍。

是什么,让她如此高寿,又是什么,让她如此高龄仍可以活得如此充实而丰富,看完此书,似乎,我懂得了什么……人,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存在方式,一是肉体的存在,这是可视的一种存在形式,而另外一种是以灵魂的方式存在着。

这两种方式在同一个个体中存在着,相互斗争又相互统一。

斗争是因为人的本性中有懒、贪、色、赌等七恶,这七恶与人的灵性良心背道而驰,当在现实生活中这两者相遇,人便会出现各种烦恼,各种矛盾,如果这些得不到解决,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

另一方面,如果人自觉经过生活对肉体进行磨练,从而达到对灵魂的锻炼,并形成一定的意志去控制自身肉体上的行为,便可从而形成灵肉统一的和谐状态。

无可否认,这个过程是漫长,要经历许多身体和心灵上的煎熬。

但是,年轻的我们啊,为了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我们不是应该积极接受苦难的磨练,从而使自己的灵魂更高尚,更强大吗?那么,当我们到了老年也可以想杨绛女士那样仍然不被肉体打败,执着于灵魂之向往!日薄西山之年,总免不了会回忆那曾经的旅途,也总免不了会抽象出一些如命运、人的存在之类的哲学命题进行思考。

千百年来,这样的命题长盛不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结论,但总无定论。

人总说“人生有命”。

是不是人的命运就是天生注定的呢?杨绛女士并没有明确给出答案,但她说:“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

不管算命的怎么说,八字怎么规定,一切都由自己选择。

即使选择错了又有什么关系呢?人生本来就是一个没有预演的现场直播。

《走到人生边上》读书心得精选范文5篇

《走到人生边上》读书心得精选范文5篇

《走到人生边上》读书心得精选范文5篇《走到人生边上》读书心得/《走到人生边上》读书心得1不理性,不感性,更像是一个百岁老人的梦中呓语。

总的来说,令人失望。

思想方面无甚建树,只是让人了解一下百岁老人脑子里都在胡思乱想些什么罢了。

杨绛本不以作家、思想家为名,而只是翻译家。

《我们仨》不错,不过那不错不是指写作技巧方面的不错,而是指内容朴实真挚。

《走到人生边上》则已经有点……老糊涂了。

另,对人世炎凉的看透与无奈似乎是老人的通律,季羡林曾说自己活得太久了,对人世看得透透彻彻,反而多了无数叹息。

杨绛也是,摘抄两段,聊以为证“上帝下岗了,现在是财神爷坐庄了。

谁叫上帝和财神爷势不两立呢!上帝能和财神爷较量吗?人活一辈子。

没钱行吗?挣钱得有权有位。

争权夺位得靠钱。

称王称霸只为钱。

你是经济大国。

国际问才站得住。

没有钱。

只有死路一条。

咱们现在居然”穷则变,变则通了”,知道最要紧的是理财。

人生一世,无非挣钱、花钱、享受,死了能带走吗? ““人死了就是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

还有不死的灵魂吗?我压根儿没有灵魂,我生出来就是活的,就得活到死,尽管活着没意思,也无可奈何。

反正好人总吃亏,坏人总占便宜。

这个世界是没有公道的,不讲理的,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什么都不由自主呀。

我生来是好人,没本领做恶人。

吃亏就吃亏吧。

尽量做些能傲的事,就算没有白活了。

”“我们这一辈人,受尽委屈、吃尽苦楚了。

从古以来,多少人”搔首问青天”,可是”青天”,它理你吗?圣人以神道设教,“愚民”又”驭民”。

我们不愿再受骗了。

迷信是很方便的。

也顶称心。

可是”人民的鸦片”毕竟是麻醉剂呀,谁愿意做瘾君子”呢。

说什么”上帝慈悲”。

慈悲的上帝在干什么?他是不管事还是没本领呀?这种昏赖元能的上帝,还不给看破了?上帝?哪有上帝。

”“我学的是科学。

我只知道我学的这门学科。

人死了到哪里去是形而上学,是哲学问题,和我无关。

我只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我们这个人世原是个名利场,是争名夺利、争权夺位的战场。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范文(通用13篇)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范文(通用13篇)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范文(通用13篇)
读完《走到人生边上》,我深刻地感受到人生的脆弱和宝贵。

这本书通过描写主人公
牧野丰的一生,展现了人生中的苦痛、选择、挣扎与感悟。

牧野丰在年轻时热爱自由与音乐,却因冗长的修学旅行错过了一场音乐会,使得他与
音乐渐行渐远。

他性格坚强,富有正义感,但从未想过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所以他总是
在不断地迷失中前行。

一次意外导致他成为一名残疾人,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妥协,他很快
学会了用脚尖写汉字和自己的名字。

生命的残缺往往培养出意志的坚强,牧野丰弥补自己
的弱点不仅如此,他还成为了一名为人民服务的人,他成为了日本国内外一位知名的残疾
人事务实践家。

人生中的每一个选择都会改变人的命运。

牧野丰虽然不曾后悔自己的选择,但他明白
生活可能会不如意。

书中没有过多的抱怨,而是表现出对命运的淡定与理解。

牧野丰渐渐
地理解到,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旅途,我们总是在流连忘返和彷徨中成长,它既有着苦涩和
艰辛,也有着美好和幸福。

生命的美好需要奋斗来换取,不要抗拒自己力所不能及的遗憾,而是接受,并且从中寻找生命真正的价值。

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与反思。

人生中不可避免地会有遗憾和失落,我们需要不断
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坚定自己的信念和前行的方向。

同时,我们也需要勇敢地面对生活
中的挫折和苦难,以一颗平常之心,用一份执着之心,过一种平淡而有趣的人生,这才是
真正的幸福。

走到人生边上杨绛读后感

走到人生边上杨绛读后感

走到人生边上杨绛读后感走到人生边上杨绛读后感《走到人生边上》是杨绛女士在96岁高龄之时著作,其首次坦诚自己对于命运、人生、生死、灵与肉、鬼与神等根本问题的思考。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走到人生边上杨绛读后感,一起来看一下吧。

走到人生边上杨绛读后感篇一来到学校图书馆,面对很多的书,不知道选择哪一本。

平时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回家还要带孩子,似乎闲下来能自己看看书的时间很少。

在图书馆里转了一圈,正当我有些茫然的时候,杨绛的《走到人生边缘》映入我的眼帘,这本书为什么吸引我,那是因为我看到封面上的介绍,这本书主要讨论了:神与鬼的问题,有关人的问题,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

看到这些问题我觉得有点触动,因为我原本就是学政治专业的,哲学是我的主修课。

看到这些问题的探讨,似乎把我带到了当年的课堂上。

这几年来,我毕业以后,先教语文、再教数学,甚至教过除美术和音乐以外的很多科目。

但是在小学的教学中,唯独是没有机会教哲学的。

所以,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在想,久违了,哲学!杨绛九十六岁开始讨论哲学,她只和自己讨论,她的讨论与学术无关,甚至与她暂时栖身的这个热闹世界也无关。

她讨论的是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同时是她自己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

她是在为一件最重大的事情做准备。

走到人生边上,她要想明白留在身后的是什么,前面等着她的又是什么。

她的心态和文字依然平和,平和中却有一种令人钦佩的勇敢和敏锐。

她如此诚实,以至于经常得不出确定的结论,却得到了可靠的真理。

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最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

在前言中,杨女士如此写道:“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

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

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这一段话点出了她要讨论的两大主题,一是人生的价值,二是灵魂的去向,前者指向生,后者指向死。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人生意义何在?这个问题是世上的人至少都会问一次的,我也不例外,实际上,我已经问过无数次,问自己,也问别人,但是始终找不到线索。

杨绛的《走在人生边上》探索过这个命题。

下面带来《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欢迎阅览!《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1】《走到人生边上》是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之时的著作,其首次坦陈自己对于命运、人生、生死、灵与肉、鬼与神等根本问题的思考。

并以多篇精彩随笔对自己的看法加以佐证。

此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杨绛先生对鬼与神、关于人、灵与肉等问题的思考与认知。

第二部分是是有多篇散文组成的。

对于这本书我所感受到的是对杨绛先生的敬意。

作为一位96岁高龄老人,在躺在医院病床上时还在思考。

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与大部分中国女性老人不同的人性光辉。

在中国,我看到太多年老的老人在老了以后每天就是打麻将、唠家常、东家长西家短,要不就是做家务。

好似他们的生活千篇一律,就这样在我看来毫无意义的一天又一天的过,然后等到生命的尽头。

如果真的就是这样过活倒也算是舒心的吧。

但是,我所看到的可不只是这样。

往往伴随着的是,身体的疾病、奋不顾身的扎入后一辈的生活中,比如带孙子,管下一代。

要么就是觉得孩子不孝啊之类的。

当我的身边大部分都是这样的老人时,我便思考若我有朝一日变老了,我会变成他们这样吗?若是这样有何意义?大部分的生活都奉献给了家庭,孩子。

然后对孩子说我这么苦这么累都是因为你啊。

弄得孩子又无奈又气愤。

为什么喜欢杨绛先生?因为在她的身上,她的人生经历中让我感受到活着可以这么好,这么有希望。

如今杨绛先生一百多岁了,岁月的风尘难掩她的风华。

我的手机中保留了她头发花白却任然埋头书中认真写作的照片。

这一幕非常打动我。

我希望能当我老去的时候,我可以像她一样,充实淡然的朝天国进发。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2】钟老爷子的《围城》晦涩难懂,以为其夫人杨绛先生的书大抵相似,于是卯足了劲儿打开这本《走到人生边上》,发觉远非如此。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1《走到人生邊上》一书于20xx年看了一点以没多大兴趣结了尾,20xx年的一月份再次拾起这本书,就没再放下了。

想知道杨绛先生在人生边上的自问自答,期望能带给我一些认识和思考。

整本书下来,杨绛先生的谦虚,她看问题的透彻,她一直寻求答案的态度,她一直修炼自己的努力,让人越发的敬爱她。

命与天命,人性,神鬼,人类的文明,人需要锻炼,修身之道,人生的价值等等问题她都做了回答,有些又好像没有回答,很多问题,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需要的是你去探索去发现。

回答不了的问题就交给时间,大约知道问题的答案就去实践,去证实。

特别认同先生在人生的价值里的回答,人活了一辈子,锻炼了一辈子能有成绩就不是虚生此世了。

是的,无论是生活里哪一方面的锻炼,能做到有成绩,也算没有白来一遭。

人生有命,有的人一生下来就含着金钥匙,有的人吃喝温饱会成为问题,各有各的命。

一直不太喜欢命由天定这个词,生活中好像很多事情自己都不由自主,但是实际关键的时刻,做主的还是自己,是自己的认知自己的性格自己的需求去做这个主。

相对而言我更喜欢性格决定命运这个词。

生下来的条件,没有办法去改变,但是你可以通过努力,通过锻炼通过好的性格去改变你的命运。

一直认为自由是不受约束,不需要忍受,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现在看来,我的自由太表象了。

含忍是保自己的盔甲,抵御侵犯的盾牌。

含忍和自由是辩证的统一。

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学会含忍。

就觉得打开了另一块未知的思维,好像莫名觉得有点儿道理。

虽然我还无从解释。

或许是觉得不需要忍受的生活不存在吧,自由必然是跨过这个区域在某个我看不到的地方。

文章里也有不那么认同的一些观点,意见暂时保留,看看伴随时光的流逝会发生一点什么变化吧。

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

经过时间的洗礼,越来越赞同认识自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去发现自己的内心,达到自己真正舒适安逸自由的状态。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及感悟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及感悟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及感悟《<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及感悟》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是一本发人深省的书,读完之后,我心里像是被投进了一颗石子,泛起了层层涟漪。

在这本书中,杨绛先生以平和且深邃的笔触,探讨了关于人生、命运、生死等诸多重大的话题。

她没有用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和晦涩难懂的语句,而是像一位亲切的长辈,坐在你身边,缓缓地跟你讲述着她的所思所感。

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是杨绛先生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

她提到,人生在世,不过是匆匆过客,“锻炼灵魂”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陷入了极度的迷茫和焦虑之中。

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琐事,让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无法自拔。

每天机械地重复着同样的事情,上班、下班、吃饭、睡觉,生活变得毫无意义。

那段时间,我对未来感到无比的恐惧。

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

我觉得自己就像一艘失去了方向的船,在茫茫的大海上漂泊。

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位老人。

那是在一个公园的长椅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身上。

他静静地坐在那里,目光悠远而平静。

我不由自主地走过去,坐在了他的旁边。

我们聊了起来,他跟我讲起了他的一生。

他曾经是一名军人,经历过战火的洗礼,也见证过无数的生离死别。

他说,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他也曾经迷茫过、恐惧过,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

他告诉我:“孩子,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景和人。

有时候,你会觉得路很难走,但是只要你坚持下去,总会看到美丽的风景。

”他的话像一道闪电,照亮了我黑暗的内心。

从那以后,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

我不再抱怨工作的辛苦,而是努力从工作中寻找乐趣和价值。

我也不再为未来的不确定性而焦虑,而是珍惜当下的每一刻,努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开始学习绘画,虽然一开始画得很糟糕,但是每一笔每一划都让我感到无比的满足。

我也开始阅读更多的书籍,在书的世界里,我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力量。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走到人生边上》是杨绛先生的一部散文集,她以平实、简洁的语言,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让我深受启发。

首先,我认为这本书的优点在于杨绛先生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

她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的观点。

同时,她也分享了自己对于人性、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看法,让我对于这些话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阅读过程中,我被杨绛先生的人生观所打动。

她认为,人生是一场修行,应该注重内心的修养和人格的完善。

她提倡“不争、不抢、不浮、不躁”的人生态度,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同时,她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人和事,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此外,杨绛先生在书中也提到了她对于文化和文学的看法。

她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我们应该尊重和传承文化。

同时,她也分享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经验和见解,让我对于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最后,我认为《走到人生边上》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让我对于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相信,这本书将会成为我人生旅途中的一盏明灯,指引我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走到人生边上》的读书笔记个人感想五篇

《走到人生边上》的读书笔记个人感想五篇

《走到人生边上》的读书笔记个人感想五篇《走到人生边上》的读书笔记个人感想1第二次读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感触颇多。

第一次读它还是20__年冬天,真没想到时间过的真快,去年一年就这么哗啦过去了,完全没有什么浓墨重彩。

看来还是得多多记录,多多做些有挑战的事情,才能让记忆更加刻骨铭心一些。

这本书记录了杨绛对人生一些抽象问题的思考。

比如神和鬼的问题、人是否有灵魂、人的本性是善是恶、人活着的价值是什么……作为90多岁(当时写书时候)高龄的知识女性来说,每天的思考是必不可少的,加之她和钱钟书的性情都是偏向于喜静,好读书,思考这些形而上的问题是最自然不过的,可以看出,钱钟书和女儿离去后,杨绛也随时准备着『回家』。

她想得很多,想到死了穿什么衣服去天堂,以什么容貌去见爹妈、钱先生和女儿。

她做了种种假设,如果是以现在的样子去见他们,肯定是爹妈不认识她,因为她太老。

如果是以十几岁的样子去呢,钱先生和女儿又不认识她。

哈哈。

真有趣儿。

她喜欢《论语》,书中在阐述观点时,引述了大量《论语》里面的语句。

她读《论语》读出了个性的形象。

比如孔子最爱弟子中的子路,并把每一个弟子的特点都能分析出来;她还对孔子的夫人特别感兴趣,因为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不语,寝不言』等言辞,可以看出他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极高,那这背后服务他的是谁呢?可不就是夫人么?由此推断,孔子夫妇肯定感情甚好。

这是很有意思的一番猜想。

多少人从小背《论语》,恐怕并没有这么有趣的思考,只是力求知道文言文的意思,已算不错。

还会去考虑作者背后的事情么?不会。

杨先生又教会我们读经典的一招了,就是把书读活了,要放开大脑去大胆地想象。

记得在大三上古代文学课时,一位年轻的男老师讲古诗词时会大胆想象,描绘一些场景,又会延展出相关典故及文化背景,这就显得既有趣又有学问,所以,比其他课程,逃课的人少多了。

杨绛先生从小有个温暖高知的家庭,父母的感情甚好,家庭温馨,也为日后她和钱钟书的良好感情做了示范。

《走到人生的边上》读后感

《走到人生的边上》读后感

《走到人生的边上》读后感《走到人生的边上》是杨绛先生的一本哲理性散文集,凝结着她在人生暮年对真理、生死、对命运、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追问。

是一本值得深读的好书,希望大家有机会都去看看。

杨绛《走到人生的边上》读后感一:这本哲理性散文集,实质上是对人性和生活的探讨。

关于人的“灵”与“肉", “命”以及灵肉的锻炼,还真让我有点小吃惊。

开篇就有说道杨绛先生怕“鬼”,“鬼”其实就是人死后的灵魂。

书中也确实记载了好几个关于别人以及“我”的“遇鬼”事件。

什么“鬼打墙”啊,“鬼附身”啊都堂而皇之的提到了,并且明明白白的说道,你可以不相信某些东西,但是你不能否认这些东西的存在。

你还别说,我还真记得,在我们大学教室里,我们可爱的日语老师还真的跟我们分享了一次她的切身遇鬼经历,以及后续诡异事件和她的辟邪之道。

我还记得,那次事件后,有同学短信给她,说她给同学们留下了阴影,该老师还当纵在课堂上给我们道歉了。

所以,我也觉得,世界上某些东西我们虽然不相信,但是确实不能否认他们的存在。

还有所谓的“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当“灵”即理性一面占据上风,便是显示了我们作为智者的一面,是人性战胜兽性的时候,当“肉”即兽欲占据上风之时,便是显示我们也是动物中的一员的本性。

当然,“灵”也是说,我们作为可以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高层次的一面,“肉”即使作为动物本性的一些基本需求和渴望。

所以,作为一个人,我们也是时刻处在矛盾与斗争之中的啊。

这个时候,我不禁又想到了一句知乎上的毒舌“男性的兽欲是人类不断繁衍生息的根本,女性的矜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根本源泉”。

当然,这个有点跑题之说,不过,也是我突然联想到到一个趣事。

文中还主要讲述了为人一生的修养与锻炼,即是“灵”的锻炼,也是”肉“的锻炼。

”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比如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一)王雨晴早就听过无数人推荐这本书,一直想找个安静的午后细细品读。

之前读《我们仨》时,就体会到了杨绛先生文字的力量,文中以隐喻的手法写"我"与家人的离别过程,虽不着一字,却字字流露着老先生心中的思念和痛苦,全篇朴实的叙述中都饱含着浓浓的亲情。

那么在她96岁的高龄时,又道出了怎样的人生道理呢?"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

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

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有人说,灵魂来处来,去处去。

哪儿来的?又回哪儿去呢?说这话的,是意味着灵魂是上帝给的,死了又回到上帝那儿去。

可是上帝存在吗?灵魂不死吗?"杨绛先生摆脱世俗成见,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一步一步探索人生的真谛——一是人生的价值,二是灵魂的去向,前者指向生,后者指向死。

我们读下去便知道,其实这两个问题是密不可分的。

随后杨先生提出了"灵性良心"的概念。

其中,"灵性"是识别是非、善恶、美丑等道德标准的本能,"良心"是遵守上述道德标准为人行事的道德心。

她认为,"灵性良心"是人的本性中固有的良知良能。

"食色性也"则是人的肉体本能,智力和感情也属于肉体本能。

佛家所谓的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六大罪恶,都植根于人的血肉之躯。

灵性良心与肉体则是相互对立的两方,肉体总有无尽的欲念,而灵性良心总在克制着"我"的纵欲放肆。

修身就是清欲,超越小我,顺从灵性良心的指导。

在人这个复杂的矛盾体上,灵与肉的斗争实时都在,贯穿着人的一生。

那么我们的灵魂又偏向哪面呢?灵魂虽带个灵字,却始终附于肉体之上,与肉体一同感受,一同欲念,一同放纵。

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精选19篇)

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精选19篇)

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篇1《走到人生边上》是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之时的著作,其首次坦陈自己对于命运、人生、生死、灵与肉、鬼与神等根本问题的思考。

并以多篇精彩随笔对自己的看法加以佐证。

此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杨绛先生对鬼与神、关于人、灵与肉等问题的思考与认知。

第二部分是是有多篇散文组成的。

对于这本书我所感受到的是对杨绛先生的敬意。

作为一位96岁高龄老人,在躺在医院病床上时还在思考。

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与大部分中国女性老人不同的人性光辉。

在中国,我看到太多年老的老人在老了以后每天就是打麻将、唠家常、东家长西家短,要不就是做家务。

好似他们的生活千篇一律,就这样在我看来毫无意义的一天又一天的过,然后等到生命的尽头。

如果真的就是这样过活倒也算是舒心的吧。

但是,我所看到的可不只是这样。

往往伴随着的是,身体的疾病、奋不顾身的扎入后一辈的生活中,比如带孙子,管下一代。

要么就是觉得孩子不孝啊之类的。

当我的身边大部分都是这样的老人时,我便思考若我有朝一日变老了,我会变成他们这样吗?若是这样有何意义?大部分的生活都奉献给了家庭,孩子。

然后对孩子说我这么苦这么累都是因为你啊。

弄得孩子又无奈又气愤。

为什么喜欢杨绛先生?因为在她的身上,她的人生经历中让我感受到活着可以这么好,这么有希望。

如今杨绛先生一百多岁了,岁月的风尘难掩她的风华。

我的手机中保留了她头发花白却任然埋头书中认真写作的照片。

这一幕非常打动我。

我希望能当我老去的时候,我可以像她一样,充实淡然的朝天国进发。

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篇2“有修养的人,能喜怒不形于色。

但不形于色,未必喜怒不影响他的判断选择。

要等感情得到了相当的满足或发泄,平静下来,智力才不受感情的驱使。

读《走到人生边上》有感

读《走到人生边上》有感

读《走到人生边上》有感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走到人生边上》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走到人生边上》有感篇1在没有开读之前,我先准备好了纸巾在旁。

《走到人生边上》,人之将死,岂不戚戚哀哀,悲悲切切,无语凝咽?但开头杨绛说“我是从医院前门出来的。

如果由后门太平间出来,我就是回家了。

”一个九十六岁高龄的老人竟可以如此风趣地谈生死,我不仅哑然失笑。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老人呢?曾经也看过杨绛先生的名言警句,但却从未看过她的书,只感觉她是个知性的女人罢。

读了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这个女人太不简单了,太厉害了,我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九十六岁出书,中国仅有此人了吧?她人缘极好,不分年龄段,都冲进门去看望她。

她是那么的不耻下问,为求一个结果,她“探问了几位七十上下的朋友。

”她上知天文地理,说起古今中外文学大家简直如数家珍。

在心理学、医学、儿童心理方面颇有造诣,英文很厉害,《论语》的句子更是信手拈来。

她治学严谨,所有引经据典,她都仔细的在后面注明出处。

一个百岁老人不是老态龙钟,却是才思敏捷,诙谐幽默,她是个仙人么?她描述婴儿的表情是那么生动形象,刻画得是那么逼真“假如听到大人责骂,也会哭,或忍住不哭,嘴巴瘪呀瘪地表示委屈或无奈。

”一个可爱的老人形象也跃然纸上。

她是那么的宽宏大度。

她豁达的人生态度让人心生敬佩。

“尽管他们达不到十全十美,人毕竟是血肉之躯,带些缺点,更富有人情味吧。

只要能认识自己的缺点,不自欺欺人,就很了不起。

”“过去的悲欢、希望、忧伤,恍如一梦,都成过去了。

”她是那么的能屈能伸“我们这种自由思想的文人是没用的,我们考虑再三,还是舍不得离开父母之邦,料想安安分分,坐坐冷板凳,粗茶淡饭过日子,做驯顺的良民,终归是可以的。

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不是不得已。

”“我们很不必为了人世的不合理而沮丧,不论人世怎么不合理,人类毕竟是世间万物之灵。

走到人生边上读书心得感悟范文5篇

走到人生边上读书心得感悟范文5篇

走到人生边上读书心得感悟范文5篇读书对于人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

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

读书可启发心灵,就像运动有助身体健康。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走到人生边上读书心得感悟范文,供大家参考。

走到人生边上读书心得感悟范文1花了大半天的功夫,读完杨绛先生的大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感触良多。

此书是杨先生在96岁高龄写完的,可见她是多么的勤奋。

此书虽然不算太厚,才四万多字,但是凝结着一代学人在人生暮年对真理、对生与死、对命运、对人生价值的追问和思考。

众所周知,杨先生是大学者钱钟书的夫人,她也是著名的翻译家、作家。

前些年,杨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洗澡》和回忆录《我们仨》为广大读者所熟悉,去年商务印书馆推出了这本《走到人生的边上》后,立刻在读者中引起阅读旋风,我就此书印象最深的方面谈谈感受。

多年前,钱钟书先生写过一本《写在人生边上》,堪称经典。

若干年后,杨先生写《走到人生的边上》,也是一本思想性、可读性极强的书。

两本书像双子座,在中国读书界风光无限。

钱钟书杨绛夫妇在专业追求、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有共同性,可谓志同道合。

他们从牵手结婚到人生晚年,一路风风雨雨走过,实为不易。

此书的副标题是“自问自答”,很谦虚,丝毫没有高人一等的架势,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出杨先生在晚年孜孜不倦的求索身影。

此书中,注释部分将近占去全书一半的篇幅,这在当代出版的图书中是不多见的。

一般书(古籍除外)注释部分都是书的附属部分,而此书每篇注释都一段尘封的往事,是对正文部分人生思考的鲜活例证。

每篇注释可单独成篇。

比如:阿菊闯祸、劳神父、三叔叔的恋爱等篇幅,本身可当作都好散文拿来读。

一般而言,睿智的老人都喜好对神鬼、人性、灵魂、天命、文明等问题进行深思,杨先生也不例外。

对于这些问题,杨先生都有自己的见解。

在书的前言部分,杨先生的开篇就直指“死”字,她写道:我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再往前去,就是“走了”,“去了”,“不在了”,“没有了”。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2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1这本哲理性散文集,实质上是对人性和生活的探讨。

关于人的“灵”与“肉", “命”以及灵肉的锻炼,还真让我有点小吃惊。

开篇就有说道杨绛先生怕“鬼”,“鬼”其实就是人死后的灵魂。

书中也确实记载了好几个关于别人以及“我”的“遇鬼”事件。

什么“鬼打墙”啊,“鬼附身”啊都堂而皇之的提到了,并且明明白白的说道,你可以不相信某些东西,但是你不能否认这些东西的存在。

你还别说,我还真记得,在我们大学教室里,我们可爱的日语老师还真的跟我们分享了一次她的切身遇鬼经历,以及后续诡异事件和她的辟邪之道。

我还记得,那次事件后,有同学短信给她,说她给同学们留下了阴影,该老师还当纵在课堂上给我们道歉了。

所以,我也觉得,世界上某些东西我们虽然不相信,但是确实不能否认他们的存在。

还有所谓的“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当“灵”即理性一面占据上风,便是显示了我们作为智者的一面,是人性战胜兽性的时候,当“肉”即兽欲占据上风之时,便是显示我们也是动物中的一员的本性。

当然,“灵”也是说,我们作为可以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高层次的一面,“肉”即使作为动物本性的一些基本需求和渴望。

所以,作为一个人,我们也是时刻处在矛盾与斗争之中的啊。

这个时候,我不禁又想到了一句知乎上的毒舌“男性的兽欲是人类不断繁衍生息的根本,女性的矜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根本源泉”。

当然,这个有点跑题之说,不过,也是我突然联想到到一个趣事。

文中还主要讲述了为人一生的修养与锻炼,即是“灵”的锻炼,也是”肉“的锻炼。

” 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比如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2000字).docx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2000字).docx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最近看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可能是大受了她爱自问自答的影响,我在美国研学的路上坐了很多趟大巴车,车一路走着,我的脑海里便会一路胡乱想象起来。

那其实是一种很好的体验,要走的路不长不短,我感觉自己与这外面的世界不远不近。

杨绛先生在书中提起最多的自然是生死和鬼神的问题,这也约是常人最多虑的事情,生死虽有天命,可众之俗人未免要为其操劳牵挂,因为无论是为怎样的人,在其一生中实是免不了这一则的。

而鬼神则是那些人们无法解释又爱胡思乱想的东西,就算自己尚不清楚,拿来唬人却是天经地义。

杨绛先生在书里写里许多鬼神之事,让我觉得有趣,这些鬼怪故事到头来竟然让老先生记了一辈子。

可想也许年轻时候的杨绛,是个敏感而个性纯真可爱的人。

这便使我想到我自己的外婆。

我的外婆实是一个有趣的人,但又有点自相矛盾。

我小时候是怕鬼的,她却不怕,常说:“解放了这么多年,哪还来的这些鬼鬼魅魅。

”她这样说,我还是很怕,而且始终不明白解放中国和鬼怪有什么关联。

但她却又要烧纸,这时候又提到鬼了,我以前是不敢跟去的,因为她说小孩子的眼睛太干净,招东西。

她还领我烧香,教我去拜佛,我没跪过长辈,更不用说佛祖了,只很模糊的记得当时自己是跪在蒲团上的,还磕了头。

有一阵风过时大殿前香火缭绕,人声也在我耳边嗡嗡作响,我真的快要相信那高大堆叠的红帷里边住着一个慈眉善目的佛。

你问我的外婆是真相信神佛吗?我也不能确切的知道,我曾问外婆,上香时说的这些话真的可以实现吗?她却告诉我:“佛祖无心”。

外婆那个年纪的人其实很爱讲到鬼神,我看杨绛先生说那些耳闻目睹的鬼神之事,谈论人的灵与肉,总是要想到自己小时候外婆讲的话。

杨绛先生曾提到怕鬼的事,便想起我小时候也很怕鬼,曾有一段时间甚至不敢在傍晚去家附近的体育场玩,只因为外婆说在我妈妈还上小学的时候,那里是枪毙人的地方,她还和同学上那里去捡人拐骨玩。

听得我悚然心惊,每每经过那球场都觉得阴气沉沉的。

后来我渐渐的能跟外婆和妈妈去烧纸,年节里烧纸的人多,我们在路口拨出一块空地,外婆说烧纸的时候要多烧一份,就给孤魂野鬼,好让他们在新一年里安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2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2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2000字:
看书向来随心所欲,每个阶段看的书都跟当时的心情有关,并不会规划说今年一定看哪一类的书,要学到什么知识。

其实理智上来说是很想把有限的时间用到比较“功利”的事情上,花时间就一定要有看得见的结果。

但是对于读书来说,实在不忍心给自己定这样的目标,这是为数不多可以完全放松的方式,不想给自己找不痛快。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了这本书上的有关命运的思考,一下子被吸引住了,立刻就买了,对的,又打破了今年不买新书的flag,看了之后,对我来说非常值。

我在很长一段时间也在思考关于命运的问题,很迷惑,一般都是在过得不顺意的时候才会去想到思考命运的事情,顺风顺水的时候巴不得一辈子就这样过下去了,谁还会给自己添堵呢。

是的,看的命理的东西越多,就越觉得堵得慌,如果真像那些人铁口直断的那样,人从一出生就注定要怎样了,然后又用很多已经去世的名人或者年纪大的人对着命盘数往事,怎么数怎么准,那简直太丧了。

出生那一天决定一切,一切都被精准的写进命盘里该是多么无趣,凭什么呢?当然也会说,运也很重要,自己的行为也很重要,最后又说,性格是天生的改不了,性格决定命运,what??
杨绛先生96岁高龄写下这本书,写的过程比较艰难,“老病相
催”,但为了解决自己有关生老病死的疑惑,还是查找许多证据,古今中外有关这类话题的经典书籍,先生引用了许多。

但是开篇,仍然用真实的科学解释不了的“闹鬼”事件来说“人是有灵魂”的。

而孔子也并不真的是“敬鬼神而远之”,“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神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见,无所不知的,就在身边,躲不开的。

也不能因为看不见而断为不存在。

“食色性也”,这是人和动物相同的本性。

而人本身就有恻隐、修恶、恭敬、是非之心,是动物所没有的,称为良心。

只可惜,随着越长越大,有的良心会慢慢丢掉,“放其良心者…则其违禽兽不远矣。

”“操则存,舍则亡。

”操舍皆在自己。

每个人都具有双重本性。

这两种互为矛盾不相容的本性来自于灵魂和肉体各自的本性。

灵与肉本来就是矛盾的,有矛盾就有斗争,有斗争就有输有赢有妥协,所以人人不同,即使同一个人不同阶段的选择也是不同的。

不过追悔莫及的时候是很多的,但也只有灵性良性会后悔,肉体是绝不会后悔的,当初赢的时候肉体是得了便宜的。

可终究,肉体会死的,灵魂怎么安顿,这辈子是不大可能确切知道的了,有信仰的,是相信灵魂不死的,这辈子只是为了还上辈子的业力,下辈子的经历就得看这辈子的造业了。

可是这来来回回的,没法证明啊,再说还有孟婆汤呢,上一世做了什么恶,下一辈子一点记忆都没了,管它经历什么呢,所以才有人说“哪管身后洪水滔天”。

我之前是不信命的,也不相信“命由天定”,只相信“人定胜天”。

可当自己回想这前半生的经历,才发觉太狂妄了。

人是胜不了天的,命中注定会
发生的事情非人力可为,人能做的事情并不如想象中的多,且不说这灵魂受困于肉体,就说这成长环境就由不得人。

人来到这世上到底为了什么?有什么价值?“我”为什么能出生在这世上?被这些问题困扰了很久,但事实上,对于比较“正常”的想法,这些问题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已经来到了这世上,不是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是这样吗?我至今不能明白。

杨先生写文章很有些理科生的思维习惯,对于一个论点,会抽丝剥茧,层层推导,每层都有论据支撑,让人信服。

但毕竟讨论的是看似玄学的东西,读后感对于看不到的无法验证的事情,能从各种角度去解读,已经让人受益匪浅了。

直到最后也还是个未知,杨先生很诚实的把自己的困惑和思考写下来,至于最后说起灵魂,先生说“我无从问起,也无从回答”。

最近看的有关命运命理的观点,发现心理学和命理学有很大的关联和共同之处,也有很多命理师本身就是心理咨询师。

他们从不同的方面去解释人们的困惑,帮助他们脱离心理上的困境。

不管是以什么身份,有一点是没有任何疑惑的,就是每个人都在向往幸福,尽管很多人心理问题严重,行为与这个理想背道而驰,但都不能否认,理智上,远离痛苦是人和痛苦的本能。

但凡有点经历的都知道“人生实苦”,即使在我看来拥有幸福生活的朋友,也很认真的跟我说,如果能够选择,她一定不要来到这世上。

前半生已经过去了,与那些苦难重重的人们相比,我恐怕是没有资格自怨自艾的。

可每个人的业力不同,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也许连自
己都没办法准确的表达出来,旁人也就更不可能真的感同身受了。

了解了自己的复杂,才会对别人的选择有一点慈悲的理解,对错并无明确标准,别人的生活,我们知道什么呢?尽管相信人性本善,但也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灵与肉的斗争中屡占上风的,这中间的灰色带太长了,那些清澈透亮的世界也只是幻相,更何况还有不讲道理的造化小儿。

怎么办?去面对真实的世界和人心呗,摸爬滚打千锤百炼,总能知道点真相的。

作者:火橘林中记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