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

合集下载

程开甲的百岁人生——于无声处听惊雷

程开甲的百岁人生——于无声处听惊雷

38益 寿长寿林苑2019.02翟天东程开甲的百岁人生——于无声处听惊雷披甲铸盾只为国1918年8月3日,程开甲出生在江苏吴江盛泽镇一个经营纸张生意的“徽商”家庭。

祖父程敬斋最大的愿望就是期望家里能出一个读书做官的人,因此为其取了一个“开甲”的名字,意即“登科及第”。

后来的成长轨迹证明,程开甲没有辜负祖父的期望。

1937年,程开甲以优异成绩考取浙江大学物理系的“公费生”。

在这所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誉为“东方剑桥”的大学里,程开甲接受了束星北、王淦昌、陈建功和苏步青4位教授严格的数理学习训练和科学精神的训练。

1946年8月,程开甲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成为物理学大师波恩教授的学生。

1948年,程开甲被授予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

在玻恩的推荐下,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以年薪750英镑的优厚待遇聘请程开甲担任研究员。

这是一份很优渥的工作,如果就这样干下去,程开甲不仅能享受到很高的待遇,甚至在学术上也能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王沪宁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表彰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的决定》。

决定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当念到“程开甲”这个名字的时候,大屏幕上只是出现了他的相片。

在此一个月前的11月17日,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在301医院病逝,享年101岁。

程开甲,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对于不关心时事的人,或者不是国防与物理学的爱好者来说,这仍然是个陌生的名字,名气比不上那些人气小生,即使在23位“两弹一星元勋”里也不及钱学森、邓稼先般耳熟能详。

直到近几年,他的事迹才渐渐被大众得知。

他是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家最高科技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获得者,是曾经核试验基地副司令员,是中国当之无愧的“核司令”。

程开甲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程开甲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威 了整个国家 、整个 民族 精神 的缩
在所有工程 中.质量要 求最 高的 影 。
心充满 了激 动 ,他知 道距离那 个伟 是爆 心铁塔工 程 它是 戈壁滩上 最
在生活 区东北角 ,有一 个 “木兰
大的历史性时刻已经为时不远了。 大 、最耀眼 的目标 .也是 最鼓舞人心 村 。那是一个用帐篷连成的 四台
炸数据,程开 甲会 地 笑了。总结会 日夜奔驰着运载货物的军用卡车。所 们 的驻地。 。木兰村 的名字就 是他
上.他一改往 19以批为主 的讲话作 有的卡车都 用一层橄榄绿 军 用油布 给取的。
风。对全所人 员的工作成 绩表示 了 遮盖着。充满了一种壮阔而神秘的气
这些 核 大姐 到达场 区后 .果
维普资讯
竺兰竺 竺竺 塑堡望
ELITE BIO6RAPHY
的建设者们竟然在张蕴钰、常勇 、张
一 】薤一 顶毗连 的绿 色帐 篷.将罗
志善的领 导下 .已经不折不扣地按照 布泊 点缀得 生机 盎然。一批一批的仪
上次他们来这里提出的要求 .将各项 器仪表 ,以爆 心为原点布置在不周距
满意 和赞扬.让全所人 员大 受鼓 舞。 氛。
然是 巾帼不让 须眉。他们 和 。将军
1964年4月 .程开 甲决定带着他
一 时间。来自解放军各 总部、各 队 ’赛球 .和 。核 大哥”拔河 .像 核
的人 马提 前半年 开进场 区。
军兵种 、新疆、兰州军 区 二机部 、公 大哥 们一样 ,天 天奔忙在试验场
种实验参数 .模拟了核爆 炸后将会 生 。同样地凝聚着研究所里广大科技 顾 虑.她 们主动做 出了几条保证。
产生 的 冲击 波 的特 征 及其 传 播 规 人员的汗水与智慧。尤其是这百米铁

中国唯一一个六个勋章获得者

中国唯一一个六个勋章获得者

中国唯一一个六个勋章获得者中国唯一一个六个勋章获得者,6个荣誉,任何中国人获得其中1个荣誉,就已经非常厉害了,但是却有一个人是全国唯一一个获得这6个最高荣誉的人,下面看看中国唯一一个六个勋章获得者。

中国唯一一个六个勋章获得者是程开甲。

国家为了表彰为国家事业作出贡献的人,设立了很多奖项,这些国家级奖项的获得者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获得其中一项都极为不易,但是有一人获得了六大项荣誉,而且他是目前为止唯一获得这六大荣誉的人,他就是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程开甲院士。

人物程开甲出生于1918年,他是江苏苏州人,他的祖辈都是经商的,所以家境还不错,家里也重视孩子的教育。

从小就被父母送到学校念书,在程开甲13岁时,他考入了浙江嘉兴秀州中学学习,程开甲在中学时期成绩优异。

在他高中毕业时,他同时被两所大学(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录取,程开甲最终选择了浙江大学,因为程开甲在这里的待遇非常好,他这里有学习奖励,有学界一流的老师,比如陈建功、束星北等老师。

程开甲大学毕业后在浙江大学物理系当助教,同时也开始物理研究。

在新中国历史上,国家为了表彰为国家国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人,设立了奖项,其中,有六项最高的荣誉: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八一勋章”、“改革先锋”称号、“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在六项荣誉中获得一项即可光宗耀祖,这个人偏偏六项荣誉齐聚一身,而且他是目前为止唯一获得这六大荣誉的人,他就是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程开甲院士。

一、年幼立志救国1918年8月3日这一天的江苏苏州的一个富商家庭出生了一个平白无奇的男孩,祖辈以经商为业,生活尚可,从小就被父母送到学校念书,在13岁时,他考入了浙江嘉兴秀州中学学习,程开甲在中学时期成绩优异。

1937年,程开甲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

他在大学的4年,是中华民族最为苦难的时期。

他在日记上曾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科技落后。

“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程开甲

“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程开甲

“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程开甲作者:南下来源:《决策与信息》2014年第05期20 14年1月1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96岁的程开甲身着深蓝色唐装,从国家主席习近平手中接过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

程开甲是中国第一代铸造“核盾牌”的核心人物之一,是跟“魔鬼”打交道的科学家,在中国荒无人烟的西北核试验基地一蹲就是22年。

他是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人们称之为“核司令”,但是他把自己称作“老战士”。

程开甲在生活上“酱油瓶倒了都不理”。

走进他的家,质朴得令人难以置信。

他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那片西北戈壁滩,一直保持着那个年代的生活方式。

他一生求索创新,虽然参加核武器研试20多年,却没发表过论文。

朱光亚曾经说,程开甲是一位“纯粹的科学家”。

这种纯粹,让他除了科研再无杂念。

现代物理学大师玻恩得意门生1918年8月3日,程开甲出生于江苏吴江盛泽镇一个商人家庭。

祖父程敬斋精明能干,练得一手经商的绝活儿——左手拨算盘,右手写字,一心二用,既准又快。

“开甲”这个名字就是祖父特意为他起的。

家里有六个女儿,程开甲是第七个,祖父希望他将来考状元,“开甲”就是考上状元、独占鳌头的意思。

祖父去世后,家道中落。

程开甲6岁时,父亲病故,生母在程家成了多余的人,受尽了白眼和屈辱,终离家出走。

母亲走后,小顽童程开甲既没人疼爱,也没人管教,他无依无靠,像匹小野马独来独往,有时孤僻不愿见人,有时顽皮胆大包天。

家里将他送到私立小学,课上课下他都玩得不亦乐乎,不好好读书,小学二年级连续两年“留级”。

1931年,程开甲考入离家20多公里的浙江嘉兴秀州中学。

著名的科学家李政道和陈省身就是这个学校毕业的。

读到初二,程开甲从图书馆里借来许多科学家的传记,他着迷地读着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法拉第、居里夫人、巴斯德、詹天佑等科学家的传记。

程开甲在中学时代有幸碰上一个非常好的数学老师姚广钧。

姚老师十分重视对学生数学技能的记忆训练。

在姚老师的指导和训练下,程开甲能将圆周率轻松自如地背诵到小数点后60位数。

作文素材:程开甲:两弹一星功勋

作文素材:程开甲:两弹一星功勋

作文素材:程开甲:两弹一星功勋
程开甲:两弹一星功勋
1946年8月,程开甲赴英留学。

新中国成立后,程开甲放弃了国外优厚条件回到中国,1960年,加入到我国核武器研究的队伍,从此消失20余年。

从1963年第一次踏进罗布泊到1985年,程开甲一直生活在核试验基地,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

程开甲设计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准确性的核试验方案,设计和主持了包括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平洞、竖井和增强型原子弹在内的几十次试验。

颁奖辞:
空投平洞竖井
朔风野地黄沙
戈壁寒暑成大器
于无声处起惊雷
一片赤诚一生奉献
一切都和祖国紧紧相联
黄沙百战穿金甲
甲光向日金鳞开。

程开甲

程开甲

“两弹”元勋程开甲程开甲,1918年出生,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人。

核武器技术专家,著名物理学家,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首次试验圆满成功60年代初,中央部署要在两年内进行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

当时在我国,无论是理论,还是技术都是一片空白。

程开甲受命与吕敏、陆祖荫、忻贤杰等同志一起,起草了首次核试验测试的总体方案,又与其他同志一起把核试验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成上百个课题,走遍全国各科研院所和各军兵种许多单位,召开了几百次协作会议。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国上下通力合作,很快研制出上千台测试、取样、控制等各类实验设备和仪器。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准时爆响,自动控制系统在瞬间启动千台仪器,分秒不差的完成了起爆和全部测试。

程开甲很自豪地告诉笔者,当年法国人进行第一次核试验,测试仪器没有拿到任何数据,美国、英国、前苏联也仅仅拿到了很少的一部分数据,而我们拿到了全部数据。

小黑板上算出大方案程开甲是知名专家,计算机使起来也得心应手,但他对小黑板情有独钟,想起什么问题、思考什么方案,搞一个演算什么的,总爱在小黑板上写写画画。

久而久之,在小黑板上还真蹦出了他许多灵感。

第一颗原子弹采取何种方式爆炸?最初的方案是用飞机投掷。

程开甲经分析研究否定了原定的空爆方案,他认为:第一次试验就用飞机投掷,一会增加测试同步和瞄准上的困难,难以测量原子弹的各种效应。

二是保证投弹飞机安全的难度太大。

程开甲在他的小黑板上又是一番精心计算,终于提出当时切实可行的采用百米高塔爆炸原子弹的方案。

进入地下爆心作考察在首次地下核爆炸成功后,为了掌握地下核爆炸各方面的第一手材料,程开甲和朱光亚等科学家决定进入地下爆心去考察。

到原子弹爆心作考察,在我国还是开天辟地第一次,谁也说不清洞里辐射的剂量,其危险可想而知。

但程开甲经过细心计算,认为采取多种防护措施后,可以进入。

他们在刚刚开挖的直径只有80厘米的小管洞中匍匐爬行,最后进到爆炸形成的一个巨大空间。

程开甲:赤子之心,为国铸盾

程开甲:赤子之心,为国铸盾

程开甲:赤子之心,为国铸盾作者:王卓来源:《民主与科学》2019年第01期在总结自己人生时,程开甲很感慨:“我不回国,可能会在学术上有更大成就,但最多是一个二等公民身份的科学家,绝不会有这样幸福,因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2018年11月17日,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院士逝世。

屈指可数的在世“两弹一星元勋”名单中,又少了一个名字。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我们需要记起他,了解他,和他们那一代人。

2014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程开甲院士双手握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他获得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荣誉,这是他人生中为数不多站在聚光灯下的时刻。

此前在1999年,他曾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带上这枚奖章时,他已过了80岁。

此前漫长人生岁月,程开甲和与他一起从事“两弹一星”事业的科技工作者们一样,是彻彻底底的隐身人、面壁者——隐姓埋名,面对沙漠戈壁,也面对挡在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发展面前的厚厚墙壁。

程开甲他们,在很多年后,终于站在世人面前,拥有了自己的名字,展现出一个个鲜活完整的人生轨迹。

“程BOOK”程开甲的名字.是出世前就定好了的。

寄托着祖父读书做官希望的“开甲”之名,在家族左盼右盼中,终于被他领了去。

在顽劣和聪慧间摇摆多年,13岁,程开甲入了中学——浙江嘉兴私立秀州中学,是当时一所颇有名气的教会学校。

陈省身、李政道、美国科学院院士军工专家潘文渊都毕业于这里。

也是在这所学校,程开甲萌发了他关于科学的理想。

刚上初中时,程开甲的成绩还不算突出。

到初中二年级,情况就变了。

程开甲的数学和英语成绩很好,数学常考100分。

他曾回忆说,“大妈每次看到我拿回家的成绩单都很高兴,开学时就痛痛快快把学费给我带上。

”中学图书馆里有很多名人传记。

伽利略、爱因斯坦、牛顿、法拉第等中外科学名人传记都被程开甲翻过。

程开甲

程开甲

投身科研事业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程开甲被调到南京大学物理系任 副教授,一直从事理论物理的教学和研究。为了国家建设,程开甲全 身心地投入金属物理教研室的筹建和金属物理专业的建设,编写金属 物理和固体物理等教材,亲自上课讲授。1959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 固体物理学》专著。该书对中国固体物理的教学与科研起到了重要作 用。同时,程开甲竭力倡导把当时理论物理学的新成果、新方法应用 于固体物理。为此,程开甲亲自主持了一个理论讲习班,组织蔡建华 、龚昌德等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为中国固体物理和固体理论的发 展与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原子能研究所50年代末,程开甲用不可 逆过程热力学原理建立了内耗热力学理论,为处理更为复杂的内耗过 程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分析工具。为培养中国原子能研究人才的需要, 1958年程开甲再一次改变专业,与施士元一起创建南京大学核物理教 研室,又接受任务创建江苏省原子能研究所。程开甲带领几个年轻教 师研制出一台双聚焦β谱仪,成功地测量了一些元素的电子衰变能谱 。接着又研制出一台直线加速器。
个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就
程开甲程开甲曾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 力学学会理事、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程开 甲是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 七届全国政协委员。20世纪50年代获江苏 省教学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978年获全 国科技大会重大贡献先进工作者、国防科工 委科技工作者标兵等荣誉称号;历年来获国 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二项、二 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国家发明奖二等、 四等奖各一项,全国科学大会奖一项,国防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四项、二等奖二项。 1999年9月,程开甲获党中央、国务院、中 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长期 从事核试验及核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 用工作,并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获国防科委 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著有《固体物理学 》,撰有《狄拉克方程的推导》、《汤末斯 费密状态方程式》等论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介绍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介绍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介绍程开甲:两弹一星功勋1946年8月,程开甲赴英留学。

新中国成立后,程开甲放弃了国外优厚条件回到中国,1960年,加入到我国核武器研究的队伍,从此消失20余年从1963年第一次踏进罗布泊到1985年,程开甲一直生活在核试验基地,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

程开甲设计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准确性的核试验方案,设计和主持包括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平洞、竖井和增强型原子弹在内的几十次试验。

程开甲是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

他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国家强起来,国防强起来。

”钟扬:扎根大地的人民科学家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20xx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

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20xx年9月25日,钟扬在内蒙古工作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

20xx年4月,中宣部授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

王继才、王仕花:守岛卫国32年的夫妇20xx年,王继才夫妇被评为全国“时代楷模”。

今年7月27日,王继才因病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

江苏灌云县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

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王仕花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

马旭:分毫积攒千万捐赠的老人20xx年,武汉一位退休老人向家乡木兰县教育局捐赠1000万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这笔巨款是马旭与丈夫一分一毫几十年积累而来。

他们至今生活简朴,住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里。

网友纷纷向两位老人致敬、点赞。

杜富国:伤情牵动国人心的排雷英雄20xx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

以身许国铸核盾——记著名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程开甲

以身许国铸核盾——记著名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程开甲

程开甲34 中国科技奖励CHINA AWARD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明”的童心受到了精心呵护。

1937年,程开甲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浙江大学物理系。

在这所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誉为“东方剑桥”的大学里,程开甲接受了束星北、王淦昌、陈建功和苏步青四位教授严格的数理学习训练和科学精神的训练。

有一次,王淦昌讲述了中子的发现过程:“本来约里奥-居里观察到一个实验现象,但他粗心地臆断是射线碰撞粒子的径迹。

后来,查德威克对这一现象认真地研究了好几个月,发现了中子,并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通过这一例子,王淦昌告诫他们,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要紧跟前沿、抓住问题、扭住不放。

大三时,程开甲听了陈建功教授的复变数函数论课后,就敢于挑战难题,撰写了论文《根据黎曼基本定理推导保角变换面积的极小值》,得到了陈建功和苏步青的赏识,并推荐给英国数学家Tischmash教授发表,之后文章被苏联斯米尔诺夫的《高等数学教程》全文引用。

1941年,程开甲大学毕业留校任助教。

他边教学边从事科学研究。

先后发表了《用等价原理计算水量近日点移动》《对自由粒子的狄拉克方程推导》,以及与王淦昌教授合作进行的有关五维场的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其中,在《剑桥哲学杂志》发表的《对自由粒子的狄拉克方程推导》一文中,程开甲用量子力学证明了狄拉克方程在自由粒子条件下的正确性。

此前,即使是狄拉克本人也未曾证明过。

1944年,程开甲完成了论文《弱相互作用需要205个质子质量的介子》,该论文提出了一种新介子的存在,并计算给出了新介子的质量为205个质子质量。

王淦昌对此十分支持,并将论文推荐给当时在湄潭访问的李约瑟博士,李约瑟看了很高兴,亲自对文稿进行修改润色并转交给狄拉克教授。

狄拉克回信说:“目前基本粒子已太多了,不需要更多的新粒子,更不需要重介子。

”于是文章未能发表。

因为相信权威,程开甲也就放弃了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后来,这方面的实验成果于1979年获得了诺贝尔奖,程开甲当年粒子质量的计算值与实验所测基本一致,他对自己没有扭住不放感到深深的遗憾。

程开甲:铁骨铮铮的“中国核司令”

程开甲:铁骨铮铮的“中国核司令”

程开甲:铁骨铮铮的“中国核司令”作者:暂无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第5期大师远去。

2018年11月17日上午,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17年“八一勋章”获得者程开甲院士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这位有“中国核司令”之称的一生为国铸盾的学者,当年挥别英伦毅然回国。

促使他作出这个选择的,源于一声“炮响”。

程开甲彼时所处的时代,日本侵华,大好河山被日本铁蹄践踏。

到英国爱丁堡留学后,却尝尽了被人瞧不起的滋味。

有一次去海滩游泳,几个中国留学生刚下水,英国人就立即上岸,还指着他们说:“有一群人把这里的水弄脏了。

”他明白,出生在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连尊严都不配拥有。

1949年4月的一个寻常夜晚,程开甲在新闻影片中看到了“紫石英”号事件的报道,“紫石英号”军舰擅自进入长江,阻止解放军过江。

“见到中国人毅然向入侵的英国军舰开炮,并将其击伤,第一次有‘出了口气’的感觉。

”程开甲说,“就是从那一天起,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

”1950年,程开甲婉拒导师玻恩的挽留,放弃英国皇家化工研究所研究员的优厚待遇和研究条件,回到了一穷二白的中国,开启了报效祖国的人生之旅。

1960年,一纸命令将程开甲从南京大学调入北京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加入到我国核武器研究的队伍。

1961年,正当其在原子弹理论攻关上取得重大成绩之时,组织上又一次安排程开甲转入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核试验技术。

就如同所有消失的“两弹元勋”科学家一样,程开甲将自己的生命留在了西北荒无人迹的荒漠上。

程开甲受命牵头起草中国首次核试验总体技术方案,确保了首次核试验任务的圆满完成。

他在国内第一个计算出原子弹爆炸的弹心温度和压力,其内爆机理研究解决了原子弹的关键问题,为两弹的研制奉献了独特贡献。

他是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及时提出了向地下核试验方式转变的建议,并在较短的时间里组织实现了大气层试验向平洞与竖井试验的转变。

大国脊梁程开甲

大国脊梁程开甲

游子归来 与祖国荣辱与共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的消息传到国内,几天后日本投降。

当时,世界上多数人都不知道原子弹是什么。

程开甲也不会想到,十多年后,从英国学成归国的自己会参加中国原子弹的研制和试验。

量子力学奠基人、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玻恩在十多年后说:“我的许多学生,奥本海默、卢森堡、海森堡、福克斯、彭桓武、程开甲……都去搞原子弹了。

”在程开甲的印象中,玻恩有着丰富的学识,也有着鲜明的个性。

他与爱因斯坦常在科学问题上争锋相对,互不相让,但在音乐上却是一对好搭档。

爱因斯坦拉小提琴,玻恩弹钢琴,琴瑟和鸣,余音绕梁。

在英国生活,程开甲追求着学识与尊严,在玻恩门下,他领悟着科学研究中的坚持和民主。

寻梦爱丁堡 玻恩施恩lost sheep20英镑与20分钟 大师培养大师大国脊梁程开甲11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在我国的核武器事业中,程开甲功勋卓著,一生情定。

1946年8月,他远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从师物理学大师波恩,主要从事超导电性理论研究,与导师共同提出了超导电的双带模型。

1948年秋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

1950年毅然回国,到浙江大学物理系工作。

1962年,为两年内进行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程开甲被调到国防科委,任国防科委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

为我国的核武器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被人们成为“中国核司令”。

P eak of figure巅峰人物本栏目冠名:东莞鸿企机械有限公司1946年8月,程开甲从上海乘飞机,途经多个国家,辗转一个多星期,抵达英国伦敦。

英国文化委员会一位女士接待了他,安排了旅馆并发给他20英镑。

程开甲就靠这20英镑开始了英伦生活。

他先花了10先令给家里发电报报了平安,又与在伦敦的浙大同班同学胡济民见了一面,两人相谈甚欢。

两天后,程开甲被分配至爱丁堡大学。

爱丁堡大学是一所拥有400多年历史的世界名校。

程开甲“两弹一星功勋”事迹范文

程开甲“两弹一星功勋”事迹范文

程开甲“两弹一星功勋”事迹范文程开甲“两弹一星功勋”事迹是什么样的呢?程开甲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3程开甲“两弹一星功勋”事迹范文(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程开甲“两弹一星功勋”事迹范文篇1抗辐射加固20世纪80年代,程开甲开创了中国抗辐射加固技术研究领域。

在他领导下,系统开展了核爆辐射环境、电子元器件与系统的抗辐射加固原理、方法和技术研究,利用核试验提供的辐射场进行辐射效应和加固方法的研究;指导建设先进的实验模拟条件,推动中国自行设计、建造核辐射模拟设施,开展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促进了中国抗辐射加固技术的持续发展,为提升中国战略武器的生存与突防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

超硬材料程开甲组织了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下将该理论应用于金刚石触媒、纳米管生成、薄膜大电容等方面的研究,对发展人造金刚石的铁基催化剂做出了重要贡献。

师兄弟争论1948年,在苏黎世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程开甲与玻恩合写了一篇论文递交给大会,会议召开时,玻恩因故不能出席,于是由程开甲宣读论文。

不料程开甲与师兄海森堡就学术观点展开了激烈争论,程开甲时而用英语,时而用德语,与这位1932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展开舌战。

担任裁判的大会主席泡利最后也只得风趣地说:“你们师兄弟吵架,为什么玻恩不来?这个裁判我当不了,还是让玻恩来裁定吧。

”玻恩听到此事很高兴,跟程开甲讲起自己与爱因斯坦长时间针锋相对的争论。

玻恩说,爱因斯坦是一个“离经叛道”者,因而才能超越常规。

这次谈话,让程开甲终身受益。

程开甲“两弹一星功勋”事迹范文篇21931年,程开甲考入浙江省嘉兴秀州中学,于1937年中学毕业。

2023年9月7日,《物理学家程开甲》邮票发行日,浙江嘉兴南湖邮局启用《秀州之光》邮资机宣传戳,首日封上加印秀州中学门楼。

1937年夏,程开甲考入浙江大学物理系。

抗日战争爆发后,浙江大学搬迁了6个地方,程开甲的大学学业是在流亡中完成的。

【doc】程开甲“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doc】程开甲“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程开甲“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两弹元勋程开甲第四章留英岁月出国深造.科学救国,一直是程开甲的心愿.随着他科学研究事业的起步,这种愿望更加强烈.1945年.机会终于来了.能有这次机会.我们不能不提到一个响亮的名字:李约瑟(JosephNeedham)博士.李约瑟,中国学术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名字.他是杰出的生物化学家,近代化学胚胎学的奠基人,研究中国科学文化遗产的权威.由于他在化学胚胎学和中国科技史这两个领域内的开创性经典研究.使他先后成为哲学博士,科学博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文学院院士,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剑桥东亚科学史图书馆馆长和中国科学院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名誉教授.还担任了不少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关的名誉博士和教授.在当代学术界中.能有这么多崇高学术荣誉的学者.实在是罕见了.李约瑟博士受到中国人民的尊敬,不仅因为他的学术成就.而且因为他是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和英中友好事业的积极推动者.他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是从1936年开始的. 在此之前.他的家庭从未与中国有过任何的牵连,他在童年时对中国也没有任何的了解.1936年.剑桥生物化学实验室来了3位读博士学位的年轻的中国研究者.其中还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女士,叫鲁桂珍.鲁桂珍除了解现代科学外,对中国古''程开甲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代文化遗产也很有研究.与来自中国的科学同行们朝夕相处,李约瑟博士渐渐地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37岁时,他开始学习中文.开始阅读中文原着.终于,他被这个古老的异国文化彻底征服,并将自己后半生的精力,全部投入到了对中国科学文化的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 已在信仰上"贩依"到中国文化方面."珍珠港事件"后,英美两国加入到了对日作战的行列.1942年,李约瑟博士获得了一次意外的通向中国的机会,英国政府要求他作为皇家科学院的代表.前往中国.任英国驻华使馆科学参赞.太幸运了!听到这个消息,别提他有多高兴.来华后,李约瑟博士即开始筹建"中英科学馆".他和这个"科学馆"的使命是:为当时受日本封锁的中国科学家,医生和工程师们提供援助.包括提供科学文献,仪器,化学试剂.传递学科信息和沟通中国与外国(主要是英美)之间的科学交流.来中国工作.给迷恋中国文化的李约瑟博士提供了实地考察中国,了解中国科学文化及其历史的最好时机.他到各地旅行,在中国的学术界广泛地交朋结友.1944年1O月25~26日.中国物理学会贵州分会与中国科学社在湄潭文庙联合举行年会.李约瑟博士听说后.携夫人及其助手.于22日专程从重庆赶来湄潭参加.这次会议. 盛况空前,一共收到论文80余篇,宣读论文3O余篇.其中竺可桢校长演讲的《二十八宿的起源》;李约瑟博士的《科学与民主》《中国科学史与西方之比较观察》;钱宝棕教授●熊杏林的《中国古代数学发展之特点》等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这次会议给李约瑟博士带来了很大的惊讶,他根本就没有想到,在这样艰苦的战争环境下.在这个穷乡僻壤的湄潭,他居然还能看到如此浓厚的学术氛围.如此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按照原定计划.26日会议一结束,他应于当日离开湄潭. 但来到这里后,他的脚步就不想挪动了.他的行程一再延后.浙江大学值得看的东西和论文实在太多.他不但参观了数学,物理,农化等系.而且还到生物系与师生们一起讨论生物化学问题.直至29日,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回国后.李约瑟博士将自己在湄潭看到和了解到的浙江大学,通过演讲和1945年1o月27日的《自然》周刊,向世界作了介绍,并称浙江大学是"东方剑桥",可与牛津,哈佛相媲美.多亏了这次会议.程开甲认识了李约瑟博士.那是28日,李约瑟刚刚参观完物理系.王淦昌教授就把程开甲叫到一边对他说:"李约瑟博士约我和你吃了晚饭后去见他.大概是看上了你提交大会的那篇论文."程开甲高兴得像个小孩.一阵风似地赶回家,对着夫人满脸的堆笑."今天什么事情让咱价的开甲先生如此高兴呀?"夫人在厨房对丈夫调侃说."耀珊,请看."程开甲跑到厨房.从身后掏出一篇论文来——《弱相互作用需要205个质子质量的介子》.听完程开甲的介绍,高耀珊也很高兴.特意多做了两道菜.祝愿他能成功.尊敬的李约瑟博士.这位就个重要的实验所证实.而且实验所测得的粒子质量与程开甲当年的计算值基本一致.这项成果于1979年是您要见的,稔的学生程开甲."敲获得了诺贝尔奖.程开甲就这样遗文章没能发表.成为憾事.但在当时.一个27岁,名不见经传的中国人的文章,能够让李约瑟博士亲自修改,狄拉克教授亲自回信,这是一件相当难得的事情.两位大师的关怀和帮助对激发程开甲科学研究的热情起了奠大的鼓舞作用.如果说.论文之托是一个遗憾的结果而出国留学之事.李约瑟博士却给他带来了喜讯.在李约瑟博士的推荐下.程开甲终于获得了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奖学金.1946年.一份精美漂亮的留英通知书.摆到了他的面前.终于如愿以偿了!"小湄,快出来.爸爸给你看一件好东西人还在门外,.妻子高耀珊就已经嗅到了丈夫身上的喜气.当身怀六甲的妻子章着才一岁多的小湄欢天喜地地迎出来时.他却感觉到了一阵从未有过纳酸楚. 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手上的通知书也悄悄地塞进了裤兜.心细的妻子.把这一幕看在眼里.走到丈夫身边.把通知书掏了出来.泪水唰嘲直下.'耀珊.耀珊……他像犯了事的小孩.不知如何说好"你什么都不要说.我会麦持你的.我和小湄回老家.你安,地去英国吧l"?.妻子的通情选理址他十分感动.之后他就开始做出国准备.就在这令对候.他韵恩师束星北再次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在他把高耀珊母女送回老家后.束先生托人将她安排到搦州医院当出纳. 用无声的语言支持着他的出国行动.t1●1946年8月,在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安排下.程开甲乘坐一架澳大利亚军用飞机从香港出发.途经缅甸,印度,巴墓斯坦,伊拉克,以色列,希腊,意大利,法国等地.经过一周时间.总算降落到了他的目的地英国伦敦.荚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它的文明和科学技术. 几百年来曾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 其影响之深远人人皆知.牛顿,波义耳,虎克,哈雷,胡克等一大批科学巨匠.将英国的科学水平提高到了全世界的顶峰.据统计.从1660年至1730年.英国的科学成果一度占全世界的40%以上.有自然科学家的摇篮之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它的世界科学中心地位仍无人动摇.这也就是为什么程开甲带着科学救国的梦想.在大千世界中选择了来英国留学的原因.走下舷梯.他立即感受到了这里先进的文化气息相比之下.中国实在是太落后了多憨善感的他.心中顿时产生了一种无以名状的的悲戚之情.他想到了从1世纪至15世纪遥遥领先于世界长达1400年之久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想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如"朝圣般到中国长安学习取经的.遣唐使队伍……那肘.世界科技交流的中心就在亚洲.就在敖们自己的祖国蚜f 11-12世纪,中国人已经运用造纸和印刷术传播文化时.欧洲人还在用羊皮抄写《圣经》i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的时候,欧洲的骑士们还挥舞大刀长矛在战场上耀武扬威昵!可如今.我们中国人却要背负着救亡雪耻的重担.背井离乡来向别人学习了.真可谓沧海桑田l来到英国的第三天程开甲接到通知:他被分配到爱丁堡fEding burg1大学.爱丁堡这个名字来源于英国古代北方的国王Edn.12世纪时.这里曾经是英国皇家特权{市)区.15世纪以后.她就便成为苏格兰首府了.这是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素有北方雅典之称.这里的景观是大自然的杰作,城市处于山峦和峡谷之间.依山傍水.风光绮丽.气候湿润温除春季多风外.夏秋两季.一 (IIIIII)绿树成荫,鲜花盛开.18—19世纪的古代杰出建筑,更使当地景观增色不少,数不清的宫殿,教堂和城堡.犹如一幕幕剧院的布景.让人美不胜收.站在爱丁堡Galton山上俯瞰大地,F0nh河逶迤流向Fife,仿佛回到了中世纪的罗马古城堡.爱丁堡大学建于1583年,是一个拥有400多年历史的世界着名大学.许多具有世界级声誉的大人物都同爱丁堡大学的名字紧密相联. 对人类科学和学术事业,特别是进化论理论作出过不朽贡献的着名生物学家C.达尔文,曾在该校医学院学习.诗人J.汤姆森,J.麦克菲森;小说家W.司各特,R,L.斯蒂文森,A.G 贝尔;哲学家兼历史学家J.穆勒;画家D.威尔基爵士;散文家兼历史学家T.卡莱尔……等等着名学者,都是这所大学培养出来的.中国第一位留欧学生黄宽,也求学于这里.黄宽1856年毕业于该校的医学院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是中国留欧学生的先驱.刚刚从抗日战争的硝烟炮火中走来的程开甲,徜徉在这座美丽的城市,置身于这样一座着名的学府, 独自感受着这奇特的苏格兰文化. 精神不禁为之一振.他在思考着,思考着祖国的前途,思考着个人的命运.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珍惜这宝贵时光,真正学有所成.他相信.祖国总会有需要他的一天;他也相信,自己总会有报效祖国的时候.当他得知自己的意愿得到了实现,被分配到爱丁堡大学物理系,师从着名的M,玻恩教授时,内心的激动更是无以言表.M.玻恩(1882~1970),是德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早在1912年,玻恩就与T.V on卡门合作,发表了着名论文《关于空间点阵的振动》.从此,开始了他以后几十年创立点阵理论的事业. 1921年,玻恩接替P.J.W.德拜,成为格丁根大学物理系主任.两年后开始,他致力于发展量子理论,他的学生W.K.海森伯(Haisenburg)不但是他得力的助教.而且也是他亲密的合作者.1925年,当海森伯把他提出的"关于运动学和力学关系的量子理论"交给玻恩时,玻恩惊喜地看出海森伯这一理论的表达形式与矩阵代数相一致,于是,悉心指点海森伯,继续研究.不久,他与海森伯,E.P.约旦合作发表长篇论文,以严密的数学形式,全面而系统地阐明了海森伯提出的理论.1926 年,E.薛定谔(Schrodinger)以波函数为基础,提出与海森伯的矩阵力学等价的波动力学.薛定谔本人把波函数看做是连续对实在的物质波的描述,他则从对具体的碰撞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波函数的统计诠释——波函数的二次方代表粒子出现的几率.玻恩对波函数作出的圆满解释,导致了科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又一次飞跃.非决定论的思想成为现代以系统辩证思维方式为特征的思维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f,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模糊灰色系统理论等的提出都产定的影响.正是由于这一贡献获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玻恩到英国任职,完全犹太血统的关系.1933年,希台,玻恩被剥夺了教授职位和被迫流亡英国.在剑桥大学_ij个时期后,于1936年,接替C.C文,任爱丁堡大学教授,直到.6O余年的学术生涯中,玻恩了300余篇学术论文,并出3O本着作.一玻恩与爱因斯坦有着终谊.柏林时期.他们就往来频因为爱因斯坦从认识论的观,始终拒绝接受量子力学的匀释作为客观世界的基本规律,1947年10月程开甲【唐排左1】与导师玻恩在一起【前排右1】与他论战了近30年.《玻恩一爱因斯坦通信集》生动地记载了这对欢喜冤家的交往与对抗,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迪.除了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玻恩他还是一位哲学家,文学家和音乐爱好者.在柏林大学时,他只要有空闲就与爱困斯坦一起拉小提琴.或者与海森伯搞钢琴台奏.由于导师的熏嘲.自成为玻恩的研究生后.程开甲也逐渐对钢琴产生了感情,成了它的爱好者.每当自己思念妻儿. 思念祖国.心中有解不开的心结和难题的时候.他就会打开琴盖.弹上几曲.他说.琴声能让他安宁.能让他振奋.能激发他的灵感.谈到钢琴.他就会想起在导师玻恩身边的时候.想起在爱丁堡的时光程开甲师从玻恩的时候.玻恩门下已经走出了许多在物理学界享●5I●ullI唧哪lIIl有声誉的人.如奥本海默,福克斯,海森伯,费米和中国的彭桓武等.他永远不会忘l记与导师玻恩的第一次会见.天.大雾朦朦.翟开甲把自己收拾樽整整齐齐.很有点英国绅士的风度.按照约定的时间,他提前了不少.设想着自己一定耍赶在导师的前面到达.以便站在门13恭候.但到达那里以后.他大为意外,玻恩早已站在门口等候蔫他.一时间.他有报过到了吗?当意识到自己搞错了,玻恩马上向他表示了歉意.玻恩的谦逊在学术界早有口碑.但初次见面,自己就有这种亲身感受.还真是大感意外.看到他有些紧张,玻恩和蔼地说:"你不要紧张,别把我当成什么专家."接着.他对自己作了自我介绍.不但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领域.而且将他弟子中一些有突出成就的人.也进行了介绍.看到他从中国来,玻恩重点地介绍了彭桓武在他这里学习期间所取得的成绩.他清楚地记得.当时玻恩从他的书架上把彭桓武的论文取下来送给他一本.要他拿回去看看.勉励他以他的师兄们为榜样.也在物理学领域做出一番成就来.导师玻恩的谦逊随和,很快消除了他的紧张和不安.他也将自己的研究情况向玻恩作了汇报.并对玻恩表示.希望能在他的身边继续从事在国内已有7一定研究基础的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听了他的介绍,渡恩十分高兴.在以后的进一步接触中.他更是深深体会到了玻恩待人诚恳,治学严谨的作风.他的有教无类.在爱丁堡大学旱已传为美谈人的一生就那么几次机遇,就那么几次幸运.成为玻恩的学生.是程开甲人生道路上的又一次幸运也是他科学研究道路上一级具有方向性意义的台阶.正如他自己所说:.在这里.我学到了许多先进知识.特别是不同观点的争论.玻恩当时常和好友爱困斯坦通信.并常常为不同的观点争论不休曾圜爱因斯坦不相信量子论.特别是测不准关系,玻恩与其做了长时间针锋相对的争论.在导师玻恩门下学习和研究的4年中,他不但学到了许多先进知识.特别是不同学派,不同观点的分歧.而且结识了许多世界级的大物理学家.科学巨匠.并确立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为了督促程开甲的学习和研究.玻恩给他订了一条死规定.那就是每天上午或下午必须到他的办公室去.与他交谈20分钟这每天的20分钟.成了程开甲从玻恩处接受教育的宝贵机会.也成了玻恩向程开甲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的教学途径.就在这不算太宽敞的办公室里. 留下了玻恩的谆谆教诲也霉下了程开甲与玻恩之间的学术争鸣.整整4年.每天20分钟.对程开甲来说. 那不仅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它包含着的内容实在是太多太多.那个办公室.既是他求学的场所.也是让异国他乡的他享受亲情与感受温暖的温馨之地.程开甲刚到英国不久,玻恩应邀去牛津大学讲学,他作为助手一同前往在随后参加的剑桥大学学术会议上.玻恩将他引荐给了狄拉克和海特勒两位教授.海特勒在场论方面造诣很深.程升甲在湄潭时读过他的学术论文并受其启发与芏淦昌教授台写《论五维空间》一文. 1946发表手《PhysicsReview}上.所以.他对这位大师一直很尊敬当玻恩把他介绍给海特勒时.程开甲十分兴奋.并与他进行了长时间交谈,两人的观点有许多相似.1947 年.玻恩又带着他一起参加爱尔兰都柏林国际学术会议.在这次会上程开甲又认识了薛定谔谬勒,鲍威尔等科学大师.并聆听了诺贝尔奖●ⅢIIIIIIIII获得者鲍威尔教授的讲学.赴英之初.程开甲原本是想继续从事基本粒子研究的.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选择了超导理论研究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那是1946年底,爱丁堡大学邀请一位学者作关于超导实验的报告.这场报告引起了他对超导问题的兴趣.回去后.他把那些超导元素和不超导元素进行归类,在动量空间勾画它们各自的分布围,并发现了它们的分布规律.玻恿看到程开甲画的图.觉得很有道理,于是鼓励他继续研究下去.从此.程开甲对超导问题的研究一发而不可收拾.短短几年间.他先后在英国的《自然》(Nature)法国的《物理与镭》(PhysiqueetleRadium)和苏联的一些学术杂志上相继发表了5g 关于超导的论文.篇篇都很有分量. 就这样,他不但为自己开辟了一个较为前沿的研究方向.而且在超导理论研究领域占得了一席之地. 1948年.物理学界在瑞士苏黎世大学召开低温超导国际学术会观点针锋相对,两人在会上争论了起来.程开甲不但英文水平高.而且还在大学学过德文.所以他们吵架. 时而用英语.时而用德语.大会主席.着名物理学家泡利觉得非常有趣.主动提出:"你们争论,我来当裁判".但吵了很久.公说公有理.婆说理更长,泡利实在难以裁决.就说:你们师兄弟吵架.为什么玻恩不来7这裁判我也不当了."程开甲与海森伯这次争论成为了苏黎世会议的~个花絮.就是在这一场争论之后.泡利将程开甲介绍给了量子论的权威索马菲尔德. 苏黎世会议结束前夕.他去了海森伯的住处.郑重地与之告别.几天激烈的争论.海森伯虽然没能在观点上说服他.但海森伯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以及宽广的学术胸怀.让他对这位师兄充满了敬意.看到这位与自己一样对学术有着执着追求的异国师弟出现在自己的门口.海森伯也特别高兴.几天的会议,海森1白不但没为程开甲挑战自己而懊恼,生气.相反.还拉近了他们之间的感情距离.加深了他与程开甲的同门之谊.因为从程开甲的身上.海森伯再一次看到了玻恩学生的风格:不迷信权威.只追求真理.从苏黎世回到爱丁堡的第二天.程开甲照例在约定的时间去了玻恩的办公室.向导师详细汇报7代表他参加会议的情况.当程开甲介绍到在会上他与海森伯"同室操戈.泡利教授裁判无能为力的时候.玻恩显得格外兴奋.他不断地插话.详细询问他与海森伯之间争论的细节,有时还打断他的汇报.对双方的观点进行评议.有时则发出朗朗笑声.为他们精彩的争论叫好.看得出来.玻恩在为自己的学生骄傲.为自己拥有这样的学生自豪.作为一个科学家,教育家.玻恩是一个善于捕捉时机.不时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灌输的人.就是在这次谈话和讨论中.玻恩向他的学生讲述了爱因斯坦离经叛道"的科学经历以及他取得科学研究成功的个性特征."离经叛道?程开甲以为是自己听错了,用怀疑的口气向玻恩发出了疑问.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听到自己的导师这样去评价自己的好友."是的.离经叛道."玻恩继续说..爱因斯坦是一个蔑视权威的人.不仅他自己不迷信别人的权威. 他也反对别人把自己当成权威." 从程开甲惊愕的眼神中,玻恩大概是看出了他反问的心思.大笑了起来..哦.离经叛道四个字.不是我送给他的,是他自己的发明.早在1936年.他就称自己是'一个离经叛道和好梦想的人'.因为'离经叛道'.因而他能对经典常规实施超越;因为蔑视权威,因而他能:肯离现实传统.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在科学探索道路上,这种不迷信权威.敢于离经叛道.实质上就是一种批判精神.作为一种精神.爱因斯坦的离经叛道.比他的物理成果和理论成就对人类的意义耍大得多.成就是有限的.而精神则是永恒的."这一次讲课,玻恩讲得非常动情,程开甲也听得振聋发聩.从玻恩的办公室出来.他感到自己在学术研究上经历了一场从未有过的洗礼.一场精神的洗礼.苏黎世会议连同这次谈话,使程开甲终身不忘.在以后的科研实践中.程开甲深深地领悟到导师玻恩这次谈话的真正意义.事实上,他是在向自己传授科学研究的秘诀. 玻恩一生共带过4个黄皮肤的中国学生:彭桓武,杨立铭,程开甲和黄昆.这4个名字.是许多中巨人和外国人都肃然起敬的名字l中人都是中国科学院院其'..中.彭桓武程开甲和黄昆3人,接受r…硅江泽民总书记亲自颁发的奘脑在玻恩的回忆录市.他对自己的几个中国研究生都给予了很好的评价.他称赞彭桓武:"Hisgift wequiteoutstar=cling(他的才华十分出众l'|.对程开甲和杨立铭,他说:"(n】wererefinedin mathematk;~and&sogiftedin曲【他们的数学和物理都很棒至于黄昆.因为他是玻恩的访问学者.因此.玻恩更多的是把他视为自己的合作伙伴.在给爱因斯坦的一封信中.玻恩这样写到:我现在正在同一个中国的台作者黄昆博士完成一本晶格的量子力学的书.书稿内窖已完全超越我的理解,我能懂得年轻的黄昆以我们两人的名义所写的东西.就很高兴."莲箍2四圜。

程开甲高考素材

程开甲高考素材

他,把自己的一生交付给了国家,将科学报国的理想融入了国家发展伟业。

作为“两弹一星”的开拓者,程开甲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这位“两弹一星”元勋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程开甲说。

1918年8月,程开甲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1937年他考取浙江大学物理系“公费生”,在这里接受了束星北、王淦昌、陈建功和苏步青四位教授的训练。

1946年,程开甲获英国文化委员会奖学金,考入爱丁堡大学,师从有“物理学家中的物理学家”之称的玻恩教授。

1948年,他成为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并获得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

1948 年,程开甲被授予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

在玻恩的推荐下,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以年薪750 英镑的优厚待遇聘请程开甲担任研究员,实际工作还是与玻恩一起合作搞研究。

当第一次领到750 英镑的薪水时,程开甲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给坚定支持他出国留学、独自在国内抚养两个孩子的夫人高耀珊送件礼物。

他来到商店,挑选了一件皮大衣。

他把支票递过去结账时,老板蔑视地打量他,根本不相信黄皮肤的中国人能买得起他店里的商品,还专门打电话向银行查询。

银行职员告知,程开甲是英国皇家化工研究所的研究员,老板才将大衣递给他。

这件事刺痛了程开甲的自尊心。

“中国人在国外没有地位,人家根本瞧不起你。

我再努力,最多也只能是一个二等公民的科学家。

”玻恩对程开甲的研究能力一直很欣赏,曾两次劝他尽快把家眷接到英国来,但程开甲都没有答复。

1949 年发生的一件事,让程开甲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

“那是4月的一天晚上,我在苏格兰出差,看电影新闻片时,看到关于‘紫石英’号事件的报道。

看到中国人敢于向英国军舰开炮,击伤英国军舰‘紫石英’号,我第一次有出了口气的感觉。

看完电影走在大街上,我把腰杆挺得直直的。

中国过去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国家,我感到现在开始变了。

大国脊梁程开甲

大国脊梁程开甲

大国脊梁程开甲作者:来源:《世纪人物》2018年第12期11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在我国的核武器事业中,程开甲功勋卓著,一生情定。

1946年8月,他远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从师物理学大师波恩,主要从事超导电性理论研究,与导师共同提出了超导电的双带模型。

1948年秋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

1950年毅然回国,到浙江大学物理系工作。

1962年,为两年内进行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程开甲被调到国防科委,任国防科委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

为我国的核武器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被人们成为“中国核司令”。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的消息传到国内,几天后日本投降。

当时,世界上多数人都不知道原子弹是什么。

程开甲也不会想到,十多年后,从英国学成归国的自己会参加中国原子弹的研制和试验。

量子力学奠基人、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玻恩在十多年后说:“我的许多学生,奥本海默、卢森堡、海森堡、福克斯、彭桓武、程开甲……都去搞原子弹了。

”在程开甲的印象中,玻恩有着丰富的学识,也有着鲜明的个性。

他与爱因斯坦常在科学问题上争锋相对,互不相让,但在音乐上却是一对好搭档。

爱因斯坦拉小提琴,玻恩弹钢琴,琴瑟和鸣,余音绕梁。

在英国生活,程开甲追求着学识与尊严,在玻恩门下,他领悟着科学研究中的坚持和民主。

寻梦爱丁堡玻恩施恩lost sheep20英镑与20分钟大师培养大师1946年8月,程开甲从上海乘飞机,途经多个国家,辗转一个多星期,抵达英国伦敦。

英国文化委员会一位女士接待了他,安排了旅馆并发给他20英镑。

程开甲就靠这20英镑开始了英伦生活。

他先花了10先令给家里发电报报了平安,又与在伦敦的浙大同班同学胡济民见了一面,两人相谈甚欢。

两天后,程开甲被分配至爱丁堡大学。

爱丁堡大学是一所拥有400多年历史的世界名校。

早在17世纪末就是欧洲主要学术研究和教育中心之一,培养出了达尔文、休谟、阿普尔顿、麦克斯韦、利斯特等学界泰斗。

程开甲:铁骨铮铮的“中国核司令”

程开甲:铁骨铮铮的“中国核司令”

程开甲:铁骨铮铮的“中国核司令”作者: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9年第05期大师远去。

2018年11月17日上午,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17年“八一勋章”获得者程开甲院士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这位有“中国核司令”之称的一生为国铸盾的学者,当年挥别英伦毅然回国。

促使他作出这个选择的,源于一声“炮响”。

程开甲彼时所处的时代,日本侵华,大好河山被日本铁蹄践踏。

到英国爱丁堡留学后,却尝尽了被人瞧不起的滋味。

有一次去海滩游泳,几个中国留学生刚下水,英国人就立即上岸,还指着他们说:“有一群人把这里的水弄脏了。

”他明白,出生在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连尊严都不配拥有。

1949年4月的一个寻常夜晚,程开甲在新闻影片中看到了“紫石英”号事件的报道,“紫石英号”军舰擅自进入长江,阻止解放军过江。

“见到中国人毅然向入侵的英国军舰开炮,并将其击伤,第一次有‘出了口气’的感觉。

”程开甲说,“就是从那一天起,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

”1950年,程开甲婉拒导师玻恩的挽留,放弃英国皇家化工研究所研究员的优厚待遇和研究条件,回到了一穷二白的中国,开启了报效祖国的人生之旅。

1960年,一纸命令将程开甲从南京大学调入北京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加入到我国核武器研究的队伍。

1961年,正当其在原子弹理论攻关上取得重大成绩之时,组织上又一次安排程开甲转入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核试验技術。

就如同所有消失的“两弹元勋”科学家一样,程开甲将自己的生命留在了西北荒无人迹的荒漠上。

程开甲受命牵头起草中国首次核试验总体技术方案,确保了首次核试验任务的圆满完成。

他在国内第一个计算出原子弹爆炸的弹心温度和压力,其内爆机理研究解决了原子弹的关键问题,为两弹的研制奉献了独特贡献。

他是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及时提出了向地下核试验方式转变的建议,并在较短的时间里组织实现了大气层试验向平洞与竖井试验的转变。

“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词

“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词

“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词一、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的颁奖辞:空投平洞竖井,朔风野地黄沙,戈壁寒暑成大气,于无声处起惊雷,一片赤诚一生奉献,一切都和祖国紧紧相连,黄沙百战穿金甲,甲光向日金鳞开。

二、守岛卫国32年的民兵夫妇王继才、王仕花颁奖辞:浪的执着礁的顽强,民的本分兵的责任,岛再小也是国土,家未平要国先安,三十二年驻守,三代人无言付出,两百面旗帜,收藏了太多风雨,涛拍孤岛岸,风颂赤子心。

三、生活节俭却捐赠千万的退休老人马旭的颁奖词: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曾经勇冠巾帼,如今再让世人惊叹,你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

四、不畏牺牲的排雷战士杜富国颁奖辞: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

五、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颁奖辞:生在市井,未曾放下心中豪情,曾经军旅,岂容凶残闹市横行,于人群中挺立,喝断暴徒的路,聚拢起民间的正气,侠隐于市见义而勇,勇不在于强悍而在于无所畏惧。

六、危急时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机长刘传健颁奖辞:仪表失灵你越发清醒,乘客的心悬的越高你的责任越重,在万米高空的险情中,如此从容,别问这是怎么做到的,每一个传奇背后,都隐藏着坚守和执着。

七、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颁奖辞:三十忠诚风与雪,万里邮路云和月,雪山可以崩塌,真正的汉子不能倒下,雀儿山上流动的绿,生命禁区前行的旗,蜿蜒的邮路是雪山的旋律,坚强的多吉,你唱出高原最深沉的歌。

八、坚守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张渠伟颁奖辞:扶贫必需精准不落一人一户,病情迫在眉睫却一拖再拖,扎下帐篷扎下了根,签上名字就立下了军令状,没有硝烟的战场你负了伤,泥泞的大山你走出了路,山上的果实熟了,人们的心热了。

九、担起未来的80后乡村教师张玉滚颁奖辞: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共和国“核司令”
2014年01月11日02:35 来源:京华时报
50年前,中国西部的戈壁上空腾起巨大蘑菇云,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这声东方巨响的背后是当时一大批科技工作者隐姓埋名、呕心沥血的坚守与奋斗,其中就有一个传奇的名字——程开甲。

50年中,程开甲这个名字和中国核武器发展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他曾成功地主持了我国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试验,人们习惯称这位大科学家为“核司令”。

人物简介
程开甲
1918年8月出生,江苏吴江人,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

历任中国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基地副司令员。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主要贡献
◎在国内率先开展系统的热力学内耗理论研究,在多年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撰写了中国第一部《固体物理学》。

◎建立发展了中国核爆炸理论,成为中国核试验总体设计、安全论证、测试诊断和效应研究的重要依据。

◎开创了中国抗辐射加固技术研究领域。

促进了中国抗辐射加固技术的持续发展,为提升中国战略武器的生存与突防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

钱三强亲自点将进戈壁大漠
1931年,程开甲考入浙江嘉兴秀州中学,这所教会学校培养了包括陈省身、李政道在内的10位院士,在此他接受了六年具有“中西合璧”特色的基础教育和创新思维训练。

初二时,他要“发明”水循环驱动的大船,想法幼稚,但老师姚广钧还是要他再多动动脑筋,精心呵护他敢于想象、敢于“发明”的童心。

1937年,程开甲以优异成绩考取浙江大学物理系的“公费生”。

在这所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誉为“东方剑桥”的大学里,在束星北、王淦昌、陈建功和苏步青等大师的指导下,他从学业到科学精神,都接受了严格的训练。

1946年,经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推荐,程开甲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奖学金,来到爱丁堡大学,成为被称为“物理学家中的物理学家”M。

玻恩教授的学生。

玻恩一生共带过彭桓武、杨立铭、程开甲和黄昆4位中国学生,他们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彭桓武、程开甲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黄昆、程开甲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我国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突破国防尖端技术。

1960年,南京大学教授程开甲接到命令,去北京报到,去干什么却不清楚。

到了北京,他才知道,钱三强亲自点将,将他调进了我国核武器研制队伍。

自此,已在学术研究上建树颇丰的程开甲在学术界销声匿迹几十年。

曾出任中国核试验总负责人
从1963年第一次踏入号称“死亡之海”的罗布泊,到回北京,程开甲在戈壁工作生活了20多年,历任核武器试验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核试验基地副司令员,兼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所改为研究院后,任副院长,直至1977年。

在大漠戈壁的20多年间,程开甲作为我国核试验技术的总负责人,成功地参与主持决策了包括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两弹结合以及地面、首次空投、首次地下平洞和首次竖井试验等在内的多种试验方式的30多次核试验。

他参加制定了我国原子弹研制、试验等工作最早的一份纲领性文献,依据国情否定了苏联专家的空投建议,提出采用地面方式;他设计了第一颗原子弹百米高铁塔爆炸方案,确定了核爆炸可靠控制和联合测定爆炸威力的方法;他还前瞻性地谋划了核武器试验研究所的性质、任务、学科、队伍、机构等。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700多台(套)仪器全部拿到测试数据。

而据资料记载,法国第一次核试验没拿到任何数据,美英苏第一次核试验只拿到很少一部分数据。

此后,程开甲在核试验任务中又不断取得新突破。

1966年12月,首次氢弹原理性试验成功,他提出塔基若干米半径范围地面用水泥加固,减少尘土卷入,效果很好;1967年6月,第一颗空投氢弹试验成功,他提出改变投弹飞机的飞行方向,保证了投弹飞机的安全;1969年9月,首次平洞地下核试验成功,他设计的回填堵塞方案,实现了“自封”,确保了试验工程安全;1978年10月,首次竖井地下核试验成功,他研究设计的试验方案均获得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