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元勋之一于敏 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与颁奖词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1】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颁奖辞: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人物事迹:于敏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195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60年底,开始参与科学家钱三强组织的氢弹技术理论探索。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
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
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
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
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20世纪70年代起,于敏和其他学者一起倡导、推动加快我国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大大推动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进步。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2】朱敏才、孙丽娜:老骥伏枥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两人没有选择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
9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贵州的望谟县、兴义市尖山苗寨、贵阳市孟关等地。
2010年夫妇二人扎根遵义县龙坪镇,继续他们的支教生涯。
在支教9年后,他们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最美乡村教师”。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惊天的事业,沉默的人生
今年的8月16日,央视为这个大国脊梁、氢弹之父于敏庆生。
在中国核武器发展历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他,如今的中国才能和美俄英法比肩,成了世界上拥有氢弹的五个国家之一。
因为他,中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氢弹技术,并且是在全球唯一能保持氢弹的战备状态!少年励志为国建功立业1926年8月16日,于敏出生于天津市宁河县芦台镇。
于敏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小职员。
和其他普通家庭一样,夫妻俩起早贪黑的工作,只为赚取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对于这个聪明的儿子,并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教导。
于敏自幼喜欢读书,有过目不忘之能,书中的那些人物,如诸葛亮,岳飞等都是他崇敬的对象。
和许多热血少年一样,当看到岳飞荡寇平虏,诸葛亮兴复汉室的壮举时,于敏总是想象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够为国家崛起效力,建功立业。
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于敏自小聪明好学,智力过人。
他在天津耀华中学念高中时,就以各科第一闻名全校。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惊天的事业,沉默的人生他用2年8个月的时间,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颗氢弹,用时比美苏英法都更短;他隐姓埋名28年,默默为中国铸造核武盾牌维护和平,淡漠名利不求闻达;他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技奖,但当外界称赞他是中国“氢弹之父”时,他却谦虚地婉拒。
他就是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于敏,8月16日是他92岁的生日,让我们祝他生日快乐!C over P eople封面人物本栏目冠名:东莞鸿企机械有限公司1944年,他顺利考入北京大学。
但此时,父亲突然失业,在同窗好友的资助下,于敏才得以进入北大求学。
在北大,于敏开始崭露头角,显示出过人的智商和超强的记忆力。
于敏刚刚进入北大时读的是工学院机电系,后来他发现,工学院教的都是别人已经研究出来的东西,强调的是知识的运用,太过简单没有意思。
而他更喜欢钻研未知的知识领域,喜欢寻根探源,沉浸在“纯粹”的理论之中。
大二时,于敏发现物理学中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探索,于是他转入理学院,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从此便在物理学领域一发不可收拾。
中考题: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
【中考题原创】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湖北省石首市文峰中学刘涛 434400【背景资料】我国中科院院士于敏被授予201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作为“两弹一星”元勋长期领导并参加氢弹等核武器的理论研究与设计,解决了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从上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考命题:考查原子与元素知识、化合价与化学式【中考题原创】1.和平利用原子能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
“人造太阳”核聚变实验使用的原料为氘和氚,它们的原子核内都只有1个质子,但含不同数目的中子,当聚变发生后,氘、氚原子核转变为氦(He)原子核。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氘原子和氚原子属于不同元素B.氘原子和氚原子是氢(H)元素的两种不同原子C.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D.原子核能利用是绝对安全的新能源利用方式2. 自然界中有一种氢原子被称为氚(读chuan),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
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A. B. C. D.3.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在核武器氢弹的原理与构造设想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氢弹又称为热核弹,利用氢的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氘、氚等原子核发生核聚变反应,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
如下图是氢弹爆炸原理过程,其中甲、乙、丙是三种原子,“”、“”、“”分别表示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
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⑴图中粒子“”所带电性为_____(填“正电”、“负电”或“不带电”)。
⑵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丙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甲和乙两种原子都属于氢元素的原因是。
⑶氢弹爆炸时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你判断的依据是。
⑷原子核能是一种可靠、清洁的新能源。
科学利用和开发核能促进经济发展,还能起到的重要作用有(写一点)。
4.氘是氢元素的一种原子(同位素),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也叫重氢可用D 表示,由重氢氧化而成的水叫重水,化学式为D2O,重水用作原子能反应堆的中子减速剂和传热介质。
高中作文议论文素材:于敏
高中作文议论文素材:于敏
主要事迹
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于敏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195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60年底,开始参与科学家钱三强组织的氢弹技术理论探索。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
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
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
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
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20世纪70年代起,于敏和其他学者一起倡导、推动加快我国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大大推动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进步。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颁奖辞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4]。
“氢弹之父”于敏:以热血书写传奇
“氢弹之父”于敏:以热血书写传奇作者:董瑞丰来源:《畅谈》2019年第19期他28载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
他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崇高荣誉,盛名之下保持一颗初心。
他是于敏,“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国产专家一号”——人们这样亲切地称呼于敏。
没有留过洋,却也成为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他毅然服从国家需要,开始从事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工作。
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
一切从头开始,装备实在简陋。
科研大楼里一宿一宿灯火通明,人们为了琢磨一个问题,常常通宵达旦。
“百日會战”时,100多个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后做密集的报告,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深处,蘑菇云腾空而起,一声巨响震惊世界。
新华社对外庄严宣告: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中国仅用了2年8个月。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记载:于敏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有人尊称他为“氢弹之父”,于敏婉拒。
1926年,于敏生于天津一个小职员家庭,从小读书爱问为什么。
进入北京大学理学院后,他的成绩名列榜首,导师张宗遂说: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
1951年后,于敏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
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1961年,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钱三强找他谈话,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
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
从那时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
■ 这是于敏在工作中(1980年摄)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于敏率领团队又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中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15年感动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颁奖词
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1.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颁奖词: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事迹: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
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
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
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
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2."移民第一责任人"赵久富颁奖词: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
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
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
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
他是湖北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赵久富,带领村民重找致富路。
"移民第一责任人"赵久富事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外迁第一人,湖北“移民书记”赵久富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省有18.2万移民离别故土,赵久富是中线一期工程40多万移民的杰出代表。
50年前,为修建丹江口水库,7岁的赵久富随父母搬迁到了郧县安阳镇余嘴村。
2008年,该省试点移民开始,在余嘴村当了26年村支书的赵久富主动选择外迁,积极配合库区、安置区工作。
感动中国于敏颁奖词
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晚会评选出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一、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事迹: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
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
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
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
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于敏颁奖词: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二、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事迹:爱·慈善支教贵州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10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并没有选择在北京的安逸生活,而是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
他们将义务支教作为新生活的支点,也是圆了自己未圆的梦——1965年从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时,朱敏才填写的志愿是到贵州山区当一名英语老师,而国家的统一分配让他成了一名外交官。
本来是小学教师的孙丽娜,因为跟随丈夫常驻外国使馆而不得不放弃心爱的工作,她总觉得当老师还没当够。
把光鲜靓丽的西装和礼服留在北京,背上简单的行囊,他们来到了偏僻的尖山苗寨。
寨里有200多个孩子,在他们之前,这儿只有一名代课老师。
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条件之艰苦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2020年国考申论素材积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
2020年国考申论素材积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不知道你在申论写作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想把文章写得有理有据,但只会说一些大道理,没有相应的事例去论证。
本站会不定期整理一些申论素材之人物事例,大家可以多积累,用于申论写作。
申论素材积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他28载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
他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崇高荣誉,盛名之下保持一颗初心:“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他是于敏,“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夜以继日,终获突破“国产专家一号”——人们这样亲切地称呼于敏。
没有留过洋,无碍他成为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他毅然服从国家需要,开始从事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工作。
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
一切从头开始,装备实在简陋,除了一些桌椅外,只有几把算尺和一块黑板。
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需要解决各方涌来的问题,仅有5%的时长可以留给氢弹设计。
科研大楼里一宿一宿灯火通明,人们为了琢磨一个问题,常常通宵达旦。
于敏的报告,与彭桓武、邓稼先等人的报告相互穿插,听讲的人常常把屋子挤得水泄不通。
“百日会战”令人难忘。
100多个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后做密集的报告,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深处,蘑菇云腾空而起,一声巨响震惊世界。
新华社对外庄严宣告: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中国仅用了2年8个月。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记载:于敏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青春无悔,铸就丰碑有人尊称他为“氢弹之父”,于敏婉拒。
他说,这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
1926年,于敏生于天津一个小职员家庭,从小读书爱问为什么。
于敏:惊天事业_低调人生
于敏:惊天事业低调人生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他的名字在很长的时间里并不为人所知。
事实上,他一生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
第一次是 1999 年,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他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并代表 23位获奖科学家发言。
直到那时,于敏隐藏了 28 年的身份才得以公开,他的名字才开始被大家所知。
第二次是 2015 年,这也是于敏最后一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
那一年,89 岁的于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内,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了当年唯一的一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命运都与国家的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会有所作为,才会是一个无愧于祖国和民族的人。
”凭借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敏捷的思维,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渐入佳境,很快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人们亲切地把于敏这位从未出过国的理论物理学家称作“国产专家一号”。
然而,正当于敏踌躇满志,打算在原子弹理论研究的道路上乘胜追击的时候,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所长钱三强突然把他叫到了办公室,和他商量:“经所里决定,报上级批准,希望请你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你看可以吗?”于敏意识到,早一天研制出氢弹,就能早一天为祖国的安全加上一道更坚固的防线!他瞬间就下定了决心,斩钉截铁地回答:“我愿意,我一定要全力以赴为祖国研制氢弹!”就这样,于敏第三次改行,从研究原子核理论转向研制氢弹。
从此,他像是销声匿迹了一般,他的名字和工作成了国家的最高机密。
于敏工作照获奖证书。
英雄不计名利,一生默默报国。
然而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他的卓越贡献。
1926 年,于敏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今天津市宁河区) 的一个书香世家。
他的整个童年、少年时期都被笼罩在日本侵略者残暴的阴影中。
亲人惨遭日军杀害,自己险些遭到日军汽车的碾轧……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肆虐,落后就要挨打,现实让于敏产生了强烈的自强意识,他从小就树立了“科学救国”的远大志向。
少年时代的于敏学习能力很强,成绩总是排在全班第一。
于敏颁奖词感动中国
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晚会评选出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一、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事迹: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
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
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
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
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二、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事迹:爱·慈善支教贵州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10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并没有选择在北京的安逸生活,而是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
他们将义务支教作为新生活的支点,也是圆了自己未圆的梦——1965年从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时,朱敏才填写的志愿是到贵州山区当一名英语老师,而国家的统一分配让他成了一名外交官。
本来是小学教师的孙丽娜,因为跟随丈夫常驻外国使馆而不得不放弃心爱的工作,她总觉得当老师还没当够。
把光鲜靓丽的西装和礼服留在北京,背上简单的行囊,他们来到了偏僻的尖山苗寨。
寨里有200多个孩子,在他们之前,这儿只有一名代课老师。
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条件之艰苦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他们的卧室跟男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着两层口罩才能睡觉。
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让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
朱敏才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山区湿冷的气候又让他得上了风湿病。
感动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感动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人物事迹及颁奖词于敏,中国科学院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195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60年底,开始参与科学家钱三强组织的氢弹技术理论探索。
对于业界公认的中国氢弹之父这一美誉,于敏本人并不乐意承受: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相比较,他更喜欢国产土专家的称谓,因为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
于敏的低调正是其座右铭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折射。
应国家需要,他于上个世纪60年代放下即将取得重大成功的原子核理论研究,从零开始投入氢弹的研制。
相比原子弹,氢弹性能更优越,为了粉碎核大国的武力威胁,中国必须要拥有自己的氢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首次空投氢弹爆炸成功。
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前苏联用了6年零3个月,而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
核武器的跨越式发展,为新中国的和平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成功的喜悦只能藏在心里,出于保密的需要,哪怕是对最亲近的家人,于敏也不能透露自己是做什么的。
30年隐姓埋名之后,直到1999年,于敏才第一次公开露面,被授予两弹一星元勋。
又过了16年,2015年1月9日,他第二次公开露面,摘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桂冠。
他已经习惯隐匿在鲜花和掌声的背后。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自慰了。
这既是他的淡然,更是他的超然。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于敏的颁奖词】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感动中国人物于敏的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晚会评选出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一、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事迹: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
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
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
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
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于敏颁奖词: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二、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事迹:爱·慈善支教贵州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10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并没有选择在北京的安逸生活,而是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
他们将义务支教作为新生活的支点,也是圆了自己未圆的梦——1965年从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时,朱敏才填写的志愿是到贵州山区当一名英语老师,而国家的统一分配让他成了一名外交官。
本来是小学教师的孙丽娜,因为跟随丈夫常驻外国使馆而不得不放弃心爱的工作,她总觉得当老师还没当够。
把光鲜靓丽的西装和礼服留在北京,背上简单的行囊,他们来到了偏僻的尖山苗寨。
寨里有200多个孩子,在他们之前,这儿只有一名代课老师。
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条件之艰苦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隐姓埋名28年的氢弹元勋
隐姓埋名28年的氢弹元勋作者:来源:《大众科学》2015年第01期近日,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最受关注的国家最高科技奖授予了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
作为“两弹一星”元勋之一,于敏是我国自主培养的杰出核物理学家,也是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曾经为了我国的核武器研究而“隐身”近30年。
国产土专家于敏出生于1926年8月,从小他就爱问为什么,对于新知,总喜欢探究其所以然。
读高中时,他就以门门功课第一的成绩闻名全校。
1944年,于敏考进北京大学工学院机电系。
1946年,出于对理论研究的热爱,于敏转到理学院物理系,并将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
当时,他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榜首。
不久,于敏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1951年,他在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
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几乎是唯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但这并没有妨碍他站到世界科技的巅峰。
彭桓武院士说:“于敏的工作完全靠自己,没有老师,因为国内当时没人熟悉原子核理论,他是开创性的。
”1957年,以朝永振一郎(后获诺贝尔物理奖)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访华代表团来华访问,于敏的才华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们回国后,发表文章称于敏为中国“国产土专家一号”。
5%的氢弹设计时间1961年1月12日,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他谈话,秘密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
从那一天起,于敏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直到1988年解密。
连于敏妻子孙玉芹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于敏自己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
能把微薄的力量融入祖国的强盛中,便足以自慰了。
”国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核武器都是指氢弹,但氢弹设计远比原子弹复杂。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颁奖词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颁奖词感动中国人物事迹颁奖词篇1报国心皎洁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23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颁奖词篇2为霞尚满天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两人没有选择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
9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贵州的望谟县、兴义市尖山苗寨、贵阳市孟关等地。
2023年夫妇二人扎根遵义县龙坪镇,继续他们的支教生涯。
在支教9年后,他们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最美乡村教师”。
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夕阳最美,晚照情浓。
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颁奖词篇3量与江海宽赵久富,男,60岁,湖北团风镇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
2023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省十堰市郧县余嘴村被定为当地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村支书赵久富以大局为重,主动放弃留下来的名额,告别80岁高堂,认真细致做好移民工作,带领61户村民搬迁到团风镇移民新村。
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
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
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
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颁奖词篇4涓滴见沧海他是江苏江阴市民张纪清,27年署名“炎黄”捐款,建敬老院、希望小学。
张纪清,74岁,江苏省江阴市市民。
2023年11月,在邮局突然晕倒的张纪清被送到医院。
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
于敏广播稿一百五十字
于敏广播稿一百五十字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介绍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XX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这是他的颁奖词。
初中语文 氢弹研制首功阅读答案
初中语文氢弹研制首功阅读答案年级:姓名:氢弹研制首功阅读答案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氢弹研制“首功”——于敏①2020年1月9日,中国“氢弹之父”“两弹一星”元勋之一的于敏,获2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他,是我国自主培养的杰出的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研究的领士兵物之一,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几乎是惟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
他为了我国的核武器研究而“隐身”长达三十年之久。
②1926年,于敏出生于天津。
高中时,他就以门门功课第一的成绩闻名全校。
1944年,于敏考进了北大机电系,1946年,出于对理论研究的热爱,转到物理系,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
1951年从北大毕业后,他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5岁的于敏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
③当时,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基本粒子研究尚无大进展,于敏的研究对于中国来说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
他很快就掌握了国际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站在了国际前沿。
于敏在平均场独立粒子运动方面发表了《关于重原子核的壳结构理论》《关于原子核独立粒子结构的力学基础》等颇有分量的论文。
钱三强称,于敏的工作“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④1957年,以朝永振一郎为团长的原子核物理访华代表团来华访问,于敏的才华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回国后,发表文章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
⑤在研制氢弹之前,于敏的研究兴趣一直在原子核理论研究。
1961年,钱三强找于敏谈话,要求他“转行”,参与氢弹原理研究。
于敏答应了:“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
”⑥自此,于敏走上了氢弹等核武器研制的道路,他愿“了却君王天下事”,但并不为了“赢得生前身后名”,于敏的身影在这条道路上渐行渐远,消失于公众的视野。
⑦当时,处在氢弹研究重大成果突破的关键时刻,以我国当时的条件,想要快速突破氢弹着实困难重重。
不过,“土专家”有自己的“土”办法,他领导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着。
感动中国于敏.doc
感动中国于敏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
【获奖名片】报国心皎洁
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于敏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195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60年底,开始参与科学家钱三强组织的氢弹技术理论探索。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
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
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
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
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20世纪70年代起,于敏和其他学者一起倡导、推动加快我国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大大推动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进步。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于敏的颁奖词: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推荐阅读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弹元勋之一于敏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有媒体称他为中国“氢弹之父”。
但他本人非常反对这一称谓;他毕业于北大物理系,被公认为难得一遇的人才;他长期致力于核物理研究,他的名字曾是绝密;他醉心中国哲学,“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是他的座右铭。
1月9日,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最受关注的国家最高科技奖,授予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于敏。
这一殊荣在连续7年授予两位科学家之后,今年由一人独得。
作为“两弹一星”元勋之一,于敏是我国自主培养的杰出核物理学家,也是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
曾为我国核武器研究“隐身”28年之久。
甚至直到今天,他的事迹也鲜见于报端。
这位来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最高科技奖得主,有着怎样的学习和研究经历?他跟四川有着哪些缘分?在同事和学生的眼
中他是怎样的人?
于敏生于1926年8月,父亲当时是天津的一位小职员。
在天津耀华中学念高中时,他就以门门功课第一闻名全校。
1944年,于敏考进北京大学工学院机电系。
两年后,出于对理论研究的热爱,于敏转到理学院物理系,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
北大期间,丁敏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榜首。
他的学号是1234013。
当时公布成绩不张名,按学号公布,贴在图书馆院内的墙上。
每次公布成绩时,这个学号的成绩总是名列第一。
老师和同学都知道这个学号是于敏的。
不久,他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5岁的于敏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
1957年,以朝永振一郎(后获诺贝尔物理奖)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访华代表团来华访问,年轻的于敏参加了接待。
于敏的才华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们回国后,发表文章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
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访华时,也称赞于敏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
于敏几乎是唯一未曾留过学的人。
但是这并没有阻挡他站到世界科技的巅峰。
1961年1月,正当于敏和同事讨论原子核结构理论,研究下一步工作时,得到了“开展氢弹研究”通知。
时年34岁的于敏,带领他的原子核理论研究小组正处在有可能取得更大成果的关键时刻,却面临“转行”。
他后来回忆说:“我毫无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一次次陷入困境又一次次突出重围,经历了我国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之后,于敏带领的科研队伍终于实现了氢弹原理的重大突破。
1966年12月28日,中国进行了氢弹原
理试验,5个多月后,1967年6月17日,沉寂的戈壁大漠上空,瞬间升起了一颗壮观的“太阳”,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他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工作之余,于敏热爱古典诗词和中国哲学,欣赏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也欣赏杜甫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他评价诸葛亮“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为了理想奋斗终生”。
当被问到“搞物理的怎么喜欢上了文学艺术”时,他回答:“人都是有感情的,感情要有所寄托,而艺术可以陶冶情操,使志存高远。
非志无以广学,非学无以广才呀。
”目前,89岁高龄的于敏仍是单位的重要“顾问”。
每每遇到难题或重大决策时,就会想到要请“于老爷子”出山,以他平生所学,继续为祖国的核物理事业提供咨询和建议。
彭立昭据《川报观察》记者张岚董世梅李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