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三种模式
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模式研究
2018 年第 5 期·石油科技论坛 19
科技管理
严谨科学的标准前期研究是确保标准质量、提高标准 制定效率的必要手段。每个标准前期研究项目,需根 据 GB/T 33450—2016《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指南》对 拟研究的标准进行周密分析。从需求性、紧迫性和重 要性的角度,论证标准研制的必要性;调研技术的国 内外发展情况以及技术领域现有标准情况,研究制定 标准涉及的重要技术指标的科学性及标准实施的可行 性。同时,根据科技成果的市场需求情况、产业需求 情况、社会经济效益等指标评估标准的经济性。此外, 政策导向分析,是否是国家、行业或单位鼓励发展的 产业和技术等也是标准前期研究的重要内容 [4]。
谭 越 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模式研究
企业科技成果
转化为技术标准模式研究
谭 越 郑 辉 吴 炜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技术标准是科技成果有形化的重要载体,科技创新成果是产生标准的源泉。文章研究归纳了技术标准形 成的 3 种模式,即:针对性开展标准前期研究,做好顶层设计,对技术标准研制把握需求、明确任务、加强引导;在 科技计划和专项项目实施中,支持研究课题的创新成果和专利技术向标准转化,建立标准化与科技有形化的协同机制, 技术标准从科技项目中产生并同步推进;借助标准化原理与方法,将生产技术经验升华为标准。并提出今后应加强科 研政策倾斜与标准化创新人才培养、强化总体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构建产业联盟合作创新研发、拓宽转化渠道等方 面的建议。
关键词:科技成果; 技术标准;成果转化;模式;机制 DOI:10.3969/j.issn.1002-302x.2018.05.004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从科技成果中产生技术标准就是使科技成果与技 术标准有机地衔接在一起,这对推动科技创新、促进 产业结构升级和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已 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一种有效模式 [1]。发达国 家科技发展战略实施是以技术标准为手段,技术标准 与科技研发协调,与科技成果紧密结合,促使综合效 益最大化,以实现生产力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战略实 施目标 [2]。
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
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
这些技术和产品的出现,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
但是,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标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
标准不仅是科技成果的衡量,更是对科技成果的质量和安全的保证,因此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对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技成果的标准化指在科技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中,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达到国家和国际的要求。
科技成果的标准化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产品标准化。
产品标准化是指对科技产品的外观、性能、材料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制定相应的规定和要求,确保产品的品质、安全和可靠性符合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2.过程标准化。
过程标准化是指对科技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质量检测到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规范和要求。
3.服务标准化。
服务标准化是指科技产品的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标准,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提供的服务质量符合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科技成果的标准化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1. 提高产品质量。
制定标准可以确保产品的规范化和统一性,使产品的质量得到提高,降低产品的缺陷率,保障用户的安全和健康。
2. 促进科技创新。
标准化将前沿技术引入科技产品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提升国家的科技实力。
3. 加快科技产品的市场推广。
科技产品的标准化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增强了消费者的信心和满意度,促进了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
4. 便于国际贸易。
制定标准使产品符合国际标准,降低了产品出口时的技术壁垒和贸易壁垒,便于国际贸易的推广与发展。
1.技术更新换代较快,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应与技术的发展保持同步,否则标准难以跟上技术的步伐,影响成果的推广应用。
2.标准需考虑不同行业和不同产品的特性,标准制定要有针对性。
3.标准的制定与完善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同时也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风险。
科技成果转化 三技活动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通过技术转移、技术交易、技术咨询等方式,将科研机构或企业研发的科技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社会服务的过程。
上海市出台了关于事业单位三技合同奖酬金提取、发放及绩效工资管理的规定,引导科技机构与产业部门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其中的三技活动包括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环节,通过与政府部门、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深度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和落地。
技术开发是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和开发。
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技术开发起着关键的作用,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和基础。
例如,上海市农科院今年一季度的技术合同数量和成交额显著增长,就是因为科研人员在技术开发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技术咨询是指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为企业或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技术咨询能够为科技成果的应用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企业或科研机构更好地解决实际生产和社会服务中的问题。
例如,北京市的《条例》中对科技成果的转化有吸引人的政策,如职务科技成果转让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70%的比例等,这些都是通过技术咨询的方式,鼓励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技术服务是指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为企业或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技术服务能够为企业或科研机构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支持、技术推广等服务,帮助企业或科研机构更好地将科技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社会服务中。
例如,中关村产业研究院致力于发现新赛道和赋能新产业,以“研究为先导、认知为驱动”为指导方针,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深度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和落地。
综上所述,科技成果转化三技活动,包括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环节,能够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服务。
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科研机构和企业需要不断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和落地。
只有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才能有效地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和方法
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和方法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但是仅有的一小部分真正能够被市场所接受并且实现商业化运营。
因此,如何有效地转化科技成果,使之成为商业成果,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本文从科技成果的定义、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和模式、科技成果转化的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科技成果的定义技术成果是指由技术人员或科技工作者在科技研究和技术应用中获得的新技术、新产品或新工艺。
科技成果是经过科技创新、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具有创新性和实效性的成果,它不但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而且能够真正地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因此,科技成果转化就是将具有成熟技术的科技成果转化为能够真正被市场接受并且实现商业化运营的商品或服务。
二、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和模式1、意义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成果应用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技术成果的实际应用,提高国民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策略实施,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不仅仅能够有效地提高科技研发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而且能够有效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2、模式(1)吸纳创新型人才企业应该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企业应该能够识别和吸纳海内外的优秀创新型人才,让他们在企业内任职,这对于科技成果转化尤其重要。
(2)合作创新企业应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与合作,培养新型产业。
这有助于企业应对新技术的影响,提供更为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
(3)市场化驱动市场化驱动是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该依据市场对科技成果的需求进行研究,并且有效地进行市场运作,增强转化的成功率。
(4)资本运作通过各类资本的投入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
公司可以通过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来筹集资金。
借助股权融资等策略,企业可以快速地获得资本的支持,并且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
三、科技成果转化的方法1、拉动式推动一般的企业都是利用自身的技术和生产能力,来开发一些新产品,很少有企业是为了开发新产品而主动去开发新技术的。
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种操作方式
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种操作方式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科技成果转化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
将实验室里的创新成果成功转化为实际应用,不仅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还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种常见操作方式。
一、直接商业化直接商业化是将科技成果直接推向市场,形成产品或服务进行销售。
这需要对市场需求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精准的判断。
比如,某家科技公司研发出了一款新型智能手机,具备超强的性能和独特的功能。
在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产品测试后,直接将其投入大规模生产,并通过各种销售渠道推向消费者市场。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够快速实现经济效益,但其风险也较高,需要在研发、生产、营销等方面投入大量资源,并且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二、技术转让技术转让是指科技成果的所有者将技术的使用权或所有权转让给其他企业或机构。
这种方式常见于高校和科研机构。
例如,某高校的科研团队研发出了一项先进的材料加工技术,但自身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能力将其产业化。
这时,他们可以将这项技术转让给有实力的企业,企业支付一定的转让费,获得技术的使用权,并负责将其转化为产品。
对于技术的出让方来说,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回报,同时避免了产业化的风险;对于受让方来说,则可以快速获取先进技术,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三、合作开发合作开发是指科技成果的所有者与其他企业或机构合作,共同将成果进行转化和开发。
在这种模式下,各方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承担风险和分享收益。
比如,一家医药研发企业拥有一种新的药物研发成果,但在临床试验和生产方面缺乏经验和资源。
这时,它可以与一家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生产能力的大型药企合作,共同推进药物的研发和上市。
通过合作开发,能够整合各方的资源和优势,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四、创建新企业科技成果的所有者可以基于成果创建一家新的企业,专门从事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
这需要创业者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创业精神。
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种操作方式
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种操作方式
Ⅰ. 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种操作方式
1、精准资源对接
通过精准的投入,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实施有效的资源对接,对科技成果的转化来说,资源对接是至关重要的。
精准资源对接可以促进全球科技成果的转化,资源对接的质量越高,转化效率越高。
2、不断完善技术
科技成果的转化要实施有效的技术,不仅需要提高技术完善度,而且要提高技术效率。
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具备较高的综合效率,要求技术不断提高,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
3、系统化管理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必须进行有效的管理,充分利用可用资源,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实现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
系统化管理可以更好地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更好地利用资源,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4、按计划实施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一定要按照一个明确的计划,根据计划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目标要求。
计划的制定要科学有效,每项工作都必须按计划进行,以达到预期的科技成果转化效果。
5、扩大产学研联合
通过扩大产学研结合,强化技术转换场景,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高校实行基于行业和企业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帮助科技成果转
化,使企业和科研机构更好地共同发展,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Ⅱ. 结论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精准的资源对接、完善的技术、系统化的管理、按计划的实施和丰富的产学研结合。
只有完善所有这些操作方式,才能保证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效性、便捷性和综合效益。
科技成果转化形式
科技成果转化形式
科技成果转化形式
科技成果是科研工作者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所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这些成果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如何将这些科技成果转化为实用的产品和服务,是一个长期以来的难题。
科技成果转化形式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技术转让、产业化和创业。
技术转让
技术转让是科研成果转化的一种方式,它是指将科技成果中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向外界进行交易,以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技术转让形成一个技术市场,通过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促进科学技术产业的发展。
技术转让的方式有很多,如专利技术转让、技术转移、技术托管等。
这些技术转让的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方便和支持。
产业化
产业化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体的产品和服务,形成独立的生产和销售体系。
产业化是科技成果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科技成果和经济效益有效结合的重要手段。
产业化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市场分析、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需要有严密的管理和系统的组织协调,才能够形成稳定、可持续的产业链。
创业
随着我国政策的扶持和社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科技人才开始自主创业,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探索出一条创新创业之路。
创业不能仅仅是技术,更需要市场、资金等方面的支持,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商业模式,通过不断的迭代完善,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和服务。
总之,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的有效结合,实现经济增长和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创新创业热潮的兴起,人们对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相关机构、政策和人才的加强支持,打造优异的科技生态环境,推动科技成果不断向产业化和商业化的方向迈进。
成果转移转化方式
成果转移转化方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已经成为了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成果的转移转化方式可以分为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三种方式。
技术转移是指将已经形成的专利、技术、知识等有形或无形资产通过出售、许可使用、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方式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技术转移的方式不仅可以促进技术的传播和应用,也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对于科研单位来说,技术转移也是获取资金和技术反馈的一种重要方式。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科技研究成果转化为市场上可行的产品和服务。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经过市场调研、技术开发、市场推广等环节,实现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应用。
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可以分为自主创新、合作开发、技术引进等多种形式。
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自己的研发能力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和服务,合作开发是指企业与科研单位、其他企业等共同开发科技成果,技术引进则是指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进行本土化改进和应用。
技术创新是指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发出新的产品和服务。
技术创新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也可以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技术创新的方式可以分为研发创新、应用创新和组织创新等。
研发创新是指通过科学实验和研究,发现新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应用创新是指将已有技术应用于新的领域和行业,组织创新则是指通过组织结构、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实现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模式的创新。
在成果转移转化的过程中,除了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之外,还需要关注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等方面的问题。
知识产权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版权等权利,保护发明人、创作者和企业的知识产权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技术标准则是对产品和服务的技术规范和要求,制定和执行技术标准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成果转移转化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需要关注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需要关注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等方面的问题,实现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应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和技术模式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和技术模式是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重要方式,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分别介绍两种主要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和技术模式。
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1. 政府推动模式: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设立转化平台、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政策执行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等。
2. 市场驱动模式:市场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驱动力。
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合作开发等方式,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或服务,实现商业化应用。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科技成果的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但是,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如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等。
二、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技术模式1. 模仿创新模式:企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快速获取先进技术,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知识产权保护难度大等。
2. 自主创新模式: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并将其转化为产品或服务。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但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风险,如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等。
在实践中,不同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和技术模式可以结合使用,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成功率。
例如,政府推动模式可以与市场驱动模式相结合,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平台建设,同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行业和领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技术模式,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领域可以采用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模式。
总之,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和技术模式是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重要方式,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加强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工作,推动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广泛应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科技成果转化 模式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过程。
它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有多种模式可以选择,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一、技术转让模式技术转让是指将科技成果转移到其他单位或个人进行利用和开发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科研机构将自己的技术成果通过合同或协议的形式转让给企业或个人,并向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技术转让模式可以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应用和推广,提高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科技成果孵化模式科技成果孵化是指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创新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在这种模式下,科研机构或科技企业通过成立孵化器,提供资金、场地、技术支持等资源,帮助科技创新者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业化的产品或服务。
科技成果孵化模式可以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培育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
三、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模式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是指由政府或企业设立的专门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
在这种模式下,科研机构或科技企业可以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申请项目资助,用于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模式可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保障和支持力度,推动科技成果的快速市场化和产业化。
四、产学研合作模式产学研合作是指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科研机构和高校提供科技成果和专业知识,企业提供市场需求和资源支持,共同开展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产学研合作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成功率。
五、科技成果交易模式科技成果交易是指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将科技成果进行交易和转让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科研机构或科技企业将自己的科技成果通过拍卖、竞价或交易平台进行公开拍卖或交易,以获取经济利益。
科技成果交易模式可以促进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和流通化,增加科研机构和科技创新者的收益。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模式。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产品、技术或服务,使其能够广泛应用于市场中,推动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有多种不同的模式和机制可以被采用。
本文将讨论几种常见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1.技术转让模式技术转让模式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之一、它通过将科技成果的知识、技术或专利等权益转让给其他合作伙伴或企业,以获得非直接经济收益。
技术转让可以通过独家授权、许可、出售或联合开发等方式实现。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可以快速将科技成果应用于市场中,获得合理的回报,同时减少企业投资和风险。
2.孵化器模式3.技术研发与应用联盟模式技术研发与应用联盟模式是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联合研发和技术交流的机制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该模式将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和政府等各方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多方合作的联盟体系。
通过共同研发、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加快科技成果的应用化进程,实现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4.创新基金模式创新基金模式是通过建立创新投资基金来支持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创新基金可以从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多方筹集资源,通过信息资源整合、资金投入和管理支持,帮助科技成果实现市场化。
创新基金模式能够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和风险管理,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和成本,推动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产业化。
5.创业投资模式创业投资模式是通过投资创业团队或创新型企业,将科技成果与创新创业相结合。
创业投资者通过提供资金、资源和管理支持等方式,帮助创业团队快速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创业投资模式风险较大,但潜在回报也较高,对于具备较高市场潜力和增长空间的科技成果来说尤为适用。
总之,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通常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科技成果的特点、市场需求和资源支持等因素进行灵活选择。
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适用场景和优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组合和创新。
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案例
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案例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科学研究的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
以下列举了10个符合要求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案例。
1. 转化模式创新:以往的科技成果转化主要依靠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现在可以探索创新的转化模式。
例如,建立科技中介机构,为科研院所和企业提供科技成果转化的咨询、评估和推广服务,打破传统的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壁垒,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2. 政策支持: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支持体系,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政策、资金和税收等方面的支持。
例如,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鼓励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供项目资金支持。
3. 人才培养: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的培养平台,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
4. 市场化机制:建立科技成果市场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市场化运作。
例如,建立科技成果交易市场,提供科技成果的展示、交易和推广平台,吸引企业和投资者对科技成果进行投资和合作。
5. 产业联盟: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联盟,促进科研院所、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各方的合作。
通过产业联盟的方式,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实现科技成果和产业的对接。
6. 创新金融:探索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模式,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金融支持。
例如,发行科技成果转化债券,吸引社会资本对科技成果进行投资,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7. 企业孵化器: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孵化器,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场地、设备和技术支持。
企业孵化器可以为科研院所和企业提供创业培训、技术咨询和市场推广等服务,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8. 创业支持:提供科技成果转化创业的支持,为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提供创业培训、创业资金和创业指导等支持,帮助科技人员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9. 产学研合作:加强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种模式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种模式根据高校与环境的互动融合程度,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呈现出不同的模式。
这些模式从产权型态上区别有两类,即合作型态和非合作型态。
合作型态包括技术转移、技术合作,共建经济实体等模式;非合作模式包括自建经济实体和自建大学科技园等模式。
技术转移模式技术转移是早期高校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一个主要模式。
高校研发所获得的专利技术通过一定的渠道向社会转移,是科学技术成果变成现实生产力并实现其经济价值的根本途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加速技术进步,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扩大和规范技术转移,我国相继建立了不同层次的技术市场,形成了技术市场网络,建立了以《技术合同法》、《成果转化法》为核心,一系列与行政法规相配套的技术市场法律体系。
根据科技部对全国2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统计,我国1995年的各类技术转移成交221182项,2000 年上升为241008项。
通过技术转移推动了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竞争力的提高。
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企业能利用高校的创新成果,弥补企业内部技术资源不足或技术资源的结构性缺陷,利用资金优势加快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加速企业的技术创新。
缺点在于高校与企业的互动融合程度较低,不利于高校对企业技术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研发,同时企业也无法分享创新过程的信息,不利于企业培养自己的研发人员。
技术合作模式技术合作是高校与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共同建立产学研合作中心、技术开发中心等。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产学研结合,并把它作为“九五”期间的技术创新工程。
近十年来,产学研的结合有了很大的发展,不少的技术创新成果就是技术合作成功的例证。
如一直围绕中小型草浆造纸厂的环境污染问题,被南京林业大学与江苏新大纸业集团公司通过技术合作攻克。
双方合作开发的“麦草低污染制浆新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麦草制浆方法,采用亚硫酸纳和甲醛制浆新工艺,以降低制浆过程中产生的废液污染负荷。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是指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或商业利益的过程。
在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和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
研究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1. 技术交易模式:这是最常见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之一。
科研机构向企业或个人出售或授权技术成果,以获得经济效益。
这种模式通常通过技术许可、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等方式实现,可以有效推动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运作。
2. 创业孵化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科研人员自主创业,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并通过孵化机构提供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支持,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这种模式注重科技创新的市场化,能够有效提高科技成果的商业化水平。
3. 产学研一体化模式:这种模式是将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科技创新的闭环。
通过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科技成果研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工业化生产,形成良性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这种模式能够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提高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技术转化效率。
4. 政府引导模式:这种模式是由政府出资或提供政策支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政府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基金、科技创业园区等方式,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资金和场所。
政府还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企业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运作。
这种模式能够有效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科技成果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需要政府、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之间密切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和创新生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衔接。
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模式及问题探讨
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模式及问题探讨----78f306b0-6eb2-11ec-8504-7cb59b590d7d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杨宗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让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途径,是科技与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
只有把科学技术应用到经济活动中,形成高新技术产品或产业,实现社会经济价值,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成本,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才能成功地实现成果的转化和转移。
我国科研机构尤其是国有科研院所经过多年发展,科研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积累和沉淀了较为丰厚的科技资源。
这些机构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方面有很大潜力。
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是科研机构与企业双赢之举科研机构的主要职能有三个,即基础原始创新、高新技术和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科技人才的培养。
科研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让过程中处于“上游源头”的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依靠自身的技术创新,难以实现节能、降耗、减排、环保的良性经济发展模式。
因此,要借助科技成果转化和科研机构的技术转让,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科技含量,实现企业的良性成长和发展。
科研机构自身发展也需要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
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科研机构贡献国家、服务社会,实现生存价值的重要体现;技术成果得到企业的有效应用后,科研机构在收获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在经济上也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如国家政策惠及和资源支持,社会及企业支付的成果技术费用等;通过与企业合作,科研机构可以获取更多科技需求信息,进而从中选择新的科研课题或技术研发方向,使科研开发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适应市场及企业的需要。
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的三种模式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是指通过特定的方式和渠道,在科研机构与社会(包括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之间,经过协商协议,实施的一种双赢或多赢的科技合作创新活动。
现阶段,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首先,国家实施转型和转移。
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种操作方式
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种操作方式1.自主研发自主研发是指科技机构或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技术实力进行研发工作。
在这种操作方式下,科技机构或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研发团队和研发设施进行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
这种方式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可以更好地掌握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
2.技术引进技术引进是指从外部获取技术成果并进行转化的方式。
科技机构或企业可以通过引进相关的技术成果来增强自身的技术实力,并将这些技术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
技术引进可以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合作、技术许可等方式进行。
3.技术转让技术转让是指将科技成果转让给其他科技机构或企业进行转化的方式。
当一个科技机构或企业无法自行转化科技成果或者希望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时,可以选择将科技成果转让给具有转化能力的科技机构或企业进行转化。
4.孵化器和加速器支持孵化器和加速器是专门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服务的机构或组织。
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科技机构或企业可以获得孵化器和加速器的支持,包括提供场地、设备和资源支持,帮助企业进行市场定位、商业模式设计和市场推广等工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5.合作研发合作研发是指不同科技机构或企业之间开展联合研发工作的方式。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科技机构或企业可以选择与其他机构或企业进行合作研发,共同利用各自的技术和资源进行科技成果的转化。
合作研发可以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6.创业和投资创业和投资是指通过创办科技创新企业或投资科技创新企业来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
科技机构或企业可以选择将科技成果作为创业项目,建立科技创新企业,并通过自身创业经验和投资资源进行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
创业和投资可以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和市场渠道,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7.产业化示范产业化示范是指将科技成果进行示范推广,形成产业化规模,并通过示范项目验证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科技机构或企业可以选择将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示范,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合作伙伴,推动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市场化。
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三种模式
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三种模式■科技成果按社会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基础公益类、共性技术类和专有技术类三类;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模式一般分为政府主导模式、市场化模式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混合模式。
三种技术标准形成模式各有长短。
技术标准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
基础公益类、共性技术类和专有技术类三类科技成果按标准的经济学属性可转化为公共标准、联盟标准和私人标准三类,三种类型科技成果宜采用三种不同的技术标准转化模式,即政府主导模式、市场化模式和混合模式。
三类科技成果对应三类技术标准科技成果按社会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基础公益类、共性技术类和专有技术类三类。
基础公益性成果属于共有资源和公共物品领域的科技成果,服务于全部公众或大部分公众利益。
共性技术类科技成果主要是行业内形成的技术联盟,可有效提升联盟企业的竞争优势。
专有技术类科技成果是独立法人(公司或个人)掌握的科技成果,在企业内部推广应用。
按照排他性、竞争性和收益性等经济学属性的不同,技术标准可分为公共标准、联盟标准和私人标准。
公共标准是所有人都能免费使用,不具有排他性,且以保护公共利益为目标的标准,通常由具有行政权力的机构确定,包括质量标准、安全标准、环保标准、卫生标准等。
联盟标准在联盟内部可以免费使用,具有一定的排他性、竞争性和收益性。
私人标准由企业制定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该类标准供企业内部使用,具有完全的排他性、竞争性和收益性。
私人标准是从标准的经济学属性对通常所说的企业标准的称谓。
基础公益类科技成果和公共标准都具有公共品属性,都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共性技术类科技成果具有团体共享、利益相关者共享的属性,共性技术类科技成果多数应转化为联盟标准,而很少转化为基础公益类或私人标准。
按竞争优势理论,结合专有技术类科技成果的特征和私人标准的盈利、竞争能力,专有技术类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过程中,企业有能力独立完成的情况下,专有技术类科技成果更多地转化为私人标准。
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研究
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按“自筹资金、自愿结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原则兴起并迅速发展壮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力量。
随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无疑成为许多专家和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本文拟对现阶段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转化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分析,想探索出一种更具有适应性,转化速度更快,风险更小的优化模式。
一、科技成果转化各种模式分析1、自行转化科技成果模式。
自行转化科技成果模式根据企业在进行转化过程中所拥有资源的多少具体又可以分为三种模式:一是吸引风险投资或通过二板市场进行融资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二是利用企业自身实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三是引进技术进行后续开发实验来自主转化模式。
在第一种模式中,高新技术拥有者想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在市场上实现经济效益。
在我国,当前高新技术还比较集中在科研所或高等院校,而在科技成果商品化的过程中需要人力、技术、资金、土地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良好配合,由于科研所和高等院校资金实力和科研实力有限,承担失败风险的能力有限,所以他们选择风险投资或二板市场融资来进行共同分担风险,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北京大学方正集团公司的成功正是这种模式的成功运用。
在第二种模式中,企业规模和经济实力比较庞大,技术开发能力强为了建立自己独特的具有领先性的核心能力,企业选择自主研究并转化科技成果。
在第三种模式中,企业研究开发能力较弱,面对比较有价值的新技术利益机制驱动或率先创新者的示范影响下,企业(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中小企业联合)通过合法的手段(如通过购买专有技术或专利许可等方式)引进技术,通过自行的后续研究开发来转化科技成果。
日本就曾经使用过这种模式。
日本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引进技术“网络”的企业由通产省牵头,引进技术。
一项先进的技术或设备引进日本后,首先让其在引进“网络”内迅速传授。
“网络”内有“君子协定”,对先进的技术大家共同分享,但在该技术商品化时,则实行竞争机制。
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标准模式研究
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标准模式研究【摘要】企业的科技成果转换为技术标准能够推动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生产模式的改进。
但需要说明的是,企业的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的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梳理和分析。
一旦企业的相关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便能够帮助企业进行产业升级,这对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成为带动该领域日常生产模式改进与发展的领跑者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企业;科技成果;技术标准;模式;转化1引言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阶段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速率也在不断地加快。
对于企业而言,如果能够拥有较为先进的技术标准,那么其在日常的市场竞争中就能够更具优势。
就现阶段而言,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模式研成为相应研究者的重点观察对象。
但有关研究毕竟尚未成体系,倘若能够对相关转化模式进一步深入了解与分析,或许能够在未来使得相应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与效率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2科技成果概述想要使得企业科技成果能够较为顺利地转化为技术标准,首先要对科技成果的概念有一个全面的认知。
所谓的科技成果含义较为广泛,由于不同的科技成果能够起到的社会功用有较大的不同,因此,从社会功用的层面来对科技成果进行划分,企业的科技成果可以被划分为基础公益类的、共性技术类的和专有技术类的科技成果。
所谓基础公益类的科技成果,是服务于基础大众,符合大部分群众利益的科技成果。
这一类科技成果并不具备较强烈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对大部分人民群众都能够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
而共性技术,指的是在某个行业内进行多项技术联合的技术联盟,该类科技成果虽然有行业限定,但不单单属于某一个企业,它能够为所有与相关技术所关联的联盟企业提供必要的竞争优势。
而专有技术类的科技成果,指的是某一个企业或个人自身所掌握的科技成果,这一类科技成果倘若需要进行技术标准转换,并不需要与其他科技成果进行合作。
3技术标准概述在对科技成果的概念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之后,相应研究者还应当对技术标准的概念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三种模式
■科技成果按社会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基础公益类、共性技术类和专有技术类三类;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模式一般分为政府主导模式、市场化模式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混合模式。
三种技术标准形成模式各有长短。
技术标准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
基础公益类、共性技术类和专有技术类三类科技成果按标准的经济学属性可转化为公共标准、联盟标准和私人标准三类,三种类型科技成果宜采用三种不同的技术标准转化模式,即政府主导模式、市场化模式和混合模式。
三类科技成果
对应三类技术标准
科技成果按社会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基础公益类、共性技术类和专有技术类三类。
基础公益性成果属于共有资源和公共物品领域的科技成果,服务于全部公众或大部分公众利益。
共性技术类科技成果主要是行业内形成的技术联盟,可有效提升联盟企业的竞争优势。
专有技术类科技成果是独立法人(公司或个人)掌握的科技成果,在企业内部推广应用。
按照排他性、竞争性和收益性等经济学属性的不同,技术标准可分为公共标准、联盟标准和私人标准。
公共标准是所有人都能免费使用,不具有排他性,且以保护公共利益为目标的标准,通常由具有行政权力的机构确定,包括质量标准、安全标准、环保标准、卫生标准
等。
联盟标准在联盟内部可以免费使用,具有一定的排他性、竞争性和收益性。
私人标准由企业制定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该类标准供企业内部使用,具有完全的排他性、竞争性和收益性。
私人标准是从标准的经济学属性对通常所说的企业标准的称谓。
基础公益类科技成果和公共标准都具有公共品属性,都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共性技术类科技成果具有团体共享、利益相关者共享的属性,共性技术类科技成果多数应转化为联盟标准,而很少转化为基础公益类或私人标准。
按竞争优势理论,结合专有技术类科技成果的特征和私人标准的盈利、竞争能力,专有技术类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过程中,企业有能力独立完成的情况下,专有技术类科技成果更多地转化为私人标准。
三类科技成果
转化技术标准的模式不同
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模式一般分为政府主导模式、市场化模式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混合模式。
政府主导模式主要由国家行政机构组织制定,形成公共标准;混合模式主要由企业合作制定,形成联盟标准;市场化模式主要由市场作为技术标准的动力,形成私人标准。
基础公益类科技成果转化为公共标准时多采用政府主导模式,政府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动力机制上,更重要的是政府全面负责公共标准的制定、应用、推广、测试和认证。
基础公益类科技成果转化为
公共标准的过程中,主要利益相关方包括政府部门、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政府科研主管部门、科研单位等。
专有技术类科技成果转化为私人标准多采用市场化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企业是标准的制定者和标准化活动的管理者,负责技术标准的全面服务(制定、执行、测试、认证等),并独立出资。
企业独自享有知识产权,其他企业若使用需缴纳高额费用。
标准的收益归该企业所有,标准形成的规范文件,供本企业内部使用。
混合模式是介于政府主导模式和市场化模式的一种转化模式,是由相关企业作为技术标准的发起者,在遵循市场制度的前提下,依照国家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政策,企业联盟共同发起创立技术标准。
三种技术标准
形成模式各有长短
政府主导的基础公益类科技成果转化为公共技术标准能有效地避免标准竞争和浪费,为所有用户提供等同的标准和市场机遇,能迅速拥有较多的支持,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由于变数多、变化快,再加上技术标准制定的结果与企业商业利益息息相关,这类标准往往消耗了行政成本却很难达成一致意见。
市场化模式的优点是形成标准迅速、效率高,而且通过市场竞争产生的技术标准能适应市场与技术的动态变化。
但市场化模式可能导
致的标准竞争不可避免地导致技术的重复开发、行业混乱和昂贵的标准战。
混合模式的一种情况是政府协调与市场竞争结合,协调为主,竞争为辅,可排除无关政策因素干扰,具有速度和效率优势,政府的协调能预防标准战和标准分裂以及由此产生的沉没成本。
混合模式的另一种情况是市场化辅之以较强的政府指导,目的是解决公共利害关系较大的政策问题,标准的细节由市场决定,但由于涉及公共利益,需要政府政策协调。
共性技术类科技成果转化为联盟标准多采用混合模式。
开放自愿联盟标准能较好地把市场机制的速度与强制标准的稳健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联盟成员主要专利的交叉许可,建立了以主要技术标准联盟为核心的企业战略联盟,既分担了标准形成的风险、减少了技术交易成本等问题,又获得了标准扩散的联盟推动力。
(作者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