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验报告示例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实例熔沸点的测定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实例熔沸点的测定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郑州轻工业学院化工系实验名称熔点、沸点的测定姓名班级学号实验日期实验目的1.掌握用齐列管法测定有机化合物熔、沸点的原理及方法。

2.了解测定熔、沸点的意义。

实验原理P40 2.1P45 2.2为什么测熔、沸点?1、作为特定物理常数,在化合物的初步鉴定、分离和纯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可用于初步判断化合物的纯度。

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处于平衡时的温度,即为该物质的熔点。

通常只有纯净的物质才有固定的熔点,并且熔化范围极短,约为0.5~1℃;而不纯的物质由于杂质的存在,而使熔点降低,熔化温度范围变宽;通常把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的温度范围称为熔程。

物质的杂质越多,其熔程就越宽,不同的化合物有不同的熔程。

因此,通过熔程的测定,可用于化合物的初步鉴定,同时也可根据熔程的长短来定性的判断有机化合物的纯度。

常用毛细管法、显微熔点仪来测定。

沸点:当化合物受热时,其蒸汽压升高,当蒸汽压达到与外界压力(通常为1个大气压,0.1Mpa,760mmHg)相等时,液体开始沸腾的温度,就是该物质的沸点。

由于物质的沸点与外界大气压的有关,因此,在讨论或报道一个化合物的沸点时,一定要注明测定时的外界大气压,如果没注明,就是默认的一个大气压。

常用微量法(毛细管法)和常量法(蒸馏法)来测量。

当用毛细管法测定时,先加热到内管有连续气泡快速逸出后,停止加热,使温度自行下降,气泡逸出速度逐渐减慢,当最后一个气泡刚要缩进内管而还没有缩进,即与内管管口平行时,这时待测液体的蒸汽压就正好等于外界大气压,这时的温度就是待测液体的沸点。

实验药品用量及物理常数实验装置图P42图2.4(1)、(4)和图2.7熔点、沸点测定装置b形管毛细管温度计固体样品液体样品温度计沸点外管沸点内管温度计实验流程图1、熔点测定2、沸点测定实验步骤、现象、注释实验注意事项1、制作毛细管时,封端头不能带尖,不能弯曲,应整体一样粗细,端头熔成一个小玻璃球。

大学生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总结(4篇)

大学生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总结(4篇)

大学生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总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课程。

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很强,因此实验就显得非常重要。

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由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不好,在实验过程遇到了许多的难题,也使学生们感到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自己看书,独立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也就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实验前理论知识的准备,也就是要事前了解将要做的实验的有关资料,如:实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最重要的是要记录实验现象等等.否则,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做实验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

比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氯气的的实验要清楚各实验仪器的接法,如果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会事倍功半。

虽然做实验时,老师会讲解一下实验步骤,但是如果自己没有一些基础知识,那时是很难作得下去的,惟有胡乱按老师指使做,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做什么。

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老师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学生,拓宽学生的眼界,使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学生做实验绝对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看法,这样就要有充分的准备,若是做了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实验,那么做了也是白做。

实验总是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操作的盲目性提高实验效率的保证,有的人一开始就赶着做,结果却越做越忙,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在做实验时,开始没有认真吃透实验步骤,忙着连接实验仪器、添加药品,结果实验失败,最后只好找其他同学帮忙。

特别是在做实验报告时,因为实验现象出现很多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将会很难的继续下去,对于思考题,有不懂的地方,可以互相讨论,请教老师。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模板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模板

篇一:《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模板》有机化学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实验名称实验时间年月日学生姓名同组人姓名第一部分实验预习报告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包括实验装置简图)三、主要仪器设备、药品四、主要试剂和产物的物理常数第二部分实验报告五、实验操作步骤及现象六、实验原始数据记录与处理(产率计算)七、结果与讨论(其主要内容对测定数据及计算结果的分析、比较;如果实验失败了,应找出失败的原因;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对仪器装置、操作步骤、实验方法的改进意见;实验注意事项;思考题的回答等等)篇二:《有机化学试验报告模板》有机化学试验报告模板【例】溴乙烷的制备一、实验目的【实验的基本原理;需掌握哪些基本操作;进一步熟悉和巩固的已学过的某些操作。

】了解以醇为原料制备饱和一卤代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低沸点化合物蒸馏的基本操作。

进一步熟悉和巩固洗涤和常压蒸馏操作。

二、反应原理及反应方程式【本项内容在写法上应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文字叙述要求简单明了、准确无误、切中要害。

主、副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用乙醇和NaBr-H2SO4为原料制备溴乙烷是典型的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反应,因溴乙烷的沸点很低,在反应时可不断从反应体系中蒸出,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移动。

主反应NaBr + H2SO4CH3CH2OH + HBrHBr + NaHSO4CH3CH2Br + H2O副反应2 CH3CH2OH CH3CH2OHH2SO4 + 2 HBrCH3CH2OCH2CH3 + H2OCH2H2+ H2OSO2 + H2O + Br2三、实验所需仪器的规格、药品用量和原料及主、副产物的物理常数【仪器的规格、药品用量按实验中的要求列出即可。

】【物理常数包括主要原料、主要产物与副产物的性状、分子量、熔点、沸点、相对密度、折光率、溶解度等,最好用表格形式列出,注意有单位的物理常数必须给出具体单位。

查物理常数的目的不仅是学会物理常数手册的查阅方法,更重要的是因为知道物理常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指导实验操作。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引言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化合物及其相关化学反应的学科。

实验是有机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机理。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我在实验室中进行的一次有机化学实验。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合成二甲二酸乙二酯,并通过NMR和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鉴定。

实验原理和步骤实验中使用了对乙酸、甲醇和浓硫酸作为原料。

首先,在冰浴条件下将对乙酸逐滴加入装有浓硫酸的圆底烧瓶中。

然后,将甲醇从滴液漏斗中滴加到上述反应体系中,同时搅拌反应体系。

反应结束后,用水稀释反应产物,并将有机相分离出来。

最后,进行结构鉴定。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通过NMR谱图和红外光谱图的分析,鉴定出合成产物为二甲二酸乙二酯。

NMR谱图显示存在两个化学位移与双峰,分别为δ 3.65和δ 4.03 ppm,对应于乙二酸乙二酯的亚甲基和甲基。

红外光谱图显示有1599 cm-1和1642 cm-1的吸收峰,分别对应于羧酸和酯的特征性振动。

讨论与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合成了二甲二酸乙二酯,并通过NMR和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

该实验充分利用了化学原理和仪器手段,验证了实验室中所学的理论知识。

同时,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反应温度的控制、废液处理等。

通过对实验过程的改进,可以进一步提高实验效果和减少实验废物的产生。

结语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亲身感受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化学反应的发生。

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合成了二甲二酸乙二酯,并通过NMR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并提高了实验技能。

有机化学实验不仅有助于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还为今后从事有机化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模板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模板

篇一:《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模板》有机化学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实验名称实验时间年月日学生姓名同组人姓名第一部分实验预习报告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包括实验装置简图)三、主要仪器设备、药品四、主要试剂和产物的物理常数第二部分实验报告五、实验操作步骤及现象六、实验原始数据记录与处理(产率计算)七、结果与讨论(其主要内容对测定数据及计算结果的分析、比较;如果实验失败了,应找出失败的原因;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对仪器装置、操作步骤、实验方法的改进意见;实验注意事项;思考题的回答等等)篇二:《有机化学试验报告模板》有机化学试验报告模板【例】溴乙烷的制备一、实验目的【实验的基本原理;需掌握哪些基本操作;进一步熟悉和巩固的已学过的某些操作。

】了解以醇为原料制备饱和一卤代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低沸点化合物蒸馏的基本操作。

进一步熟悉和巩固洗涤和常压蒸馏操作。

二、反应原理及反应方程式【本项内容在写法上应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文字叙述要求简单明了、准确无误、切中要害。

主、副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用乙醇和NaBr-H2SO4为原料制备溴乙烷是典型的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反应,因溴乙烷的沸点很低,在反应时可不断从反应体系中蒸出,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移动。

主反应NaBr + H2SO4CH3CH2OH + HBrHBr + NaHSO4CH3CH2Br + H2O副反应2 CH3CH2OH CH3CH2OHH2SO4 + 2 HBrCH3CH2OCH2CH3 + H2OCH2H2+ H2OSO2 + H2O + Br2三、实验所需仪器的规格、药品用量和原料及主、副产物的物理常数【仪器的规格、药品用量按实验中的要求列出即可。

】【物理常数包括主要原料、主要产物与副产物的性状、分子量、熔点、沸点、相对密度、折光率、溶解度等,最好用表格形式列出,注意有单位的物理常数必须给出具体单位。

查物理常数的目的不仅是学会物理常数手册的查阅方法,更重要的是因为知道物理常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指导实验操作。

《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报告范本

《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报告范本

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报告范本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掌握有机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方法,了解有机化学基本实验仪器和常用试剂,掌握一些关键技术的实验方法,帮助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实际操作进行全面认识。

实验原理本次实验涉及的实验原理主要有以下内容:1.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和结构2.利用有机反应的方法进行有机合成3.利用物理方法对化合物进行表征和鉴定实验步骤下面对本次实验的步骤进行介绍:实验一:分析酸度和降解物组成1.在实验器具清洗干净后,取一个25毫升的试样。

2.加入1毫升的0.1mol/L KOH溶液。

3.观察开始反应。

4.记录反应时间和溶液颜色的变化。

5.记录反应结束后,放置30分钟,取一份反应溶液。

6.加入20毫升的0.1mol/L的酸性钼酸盐,在30分钟内加入3毫升的氧化亚铁溶液。

7.记录加入氧化亚铁溶液的时间,测定吸收值。

8.结果计算实验。

实验二:有机合成方法1.在实验器具清洗干净后,取一个25毫升的二甲基甲醛。

2.加入5毫升丙烯酸,用三氯乙酸调节pH值。

3.反应12小时后,将混合物放入冰箱中冷却30分钟。

4.过滤出白色沉淀,放入硝酸盐中。

5.在室温下放置过夜后,过滤出白色固体并干燥。

6.编写有机合成实验记录。

实验三:物理性质检测依次进行以下测试:1.毛细管测定2.熔点测定3.红外光谱测定4.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实验结果在实验一中,我们观察到反应溶液的颜色由灰色变为深棕色,实验结果表明,溶液中的降解物主要是甲醛和一些酮类化合物。

在实验二中,根据所得的实验数据,我们得知这是一种有机合成实验,产物为2-丙烯酰基-3-氮杂六环。

在实验三中,我们得到的测试数据为:毛细管测定值为1.3;熔点测定值为78-82℃;红外光谱图中出现了一个程度较深的吸收峰(780-830 cm-1)和一个程度较浅的吸收峰(1290-1340 cm-1);核磁共振波谱图中出现两个核磁共振信号,MS = 22和43,共四个比信,表明化合物中含有两个不同种类的核。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合成对硝基硝酸苯和苯酚,学习有机化学合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对硝基硝酸苯是苯的硝基取代产物,可以通过苯烃与硝酸的反应得到。

反应式为:
C6H6 + HNO3 → C6H5NO2 + H2O
苯酚是苯的氢的取代产物,可以通过苯烃与酸的反应得到。

反应式为:
C6H6 + HCl → C6H5OH + H2
实验步骤:
1.取少量苯一滴入试管中,加入醇硝酸,蓄热在温水中加热,观察产物。

2.取少量苯滴入试管中,加入浓HCl溶液,加热,观察产物。

实验结果与分析:
1.反应观察可见,试管中的溶液开始变黄,后变浅褐色,产物沉淀在试管底部。

2.反应观察可见,试管中的溶液开始变混浊,后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讨论与误差分析:
1.由于本实验所用的试剂和设备质量限制,实验中可能存在一
定的误差。

2.在合成对硝基硝酸苯时,未能控制温度和时间的精确计量,
可能导致产物的纯度降低。

3.在合成苯酚时,蒸馏过程中可能有部分产物的挥发损失,降
低了产物的收率。

结论:通过本实验,成功合成了对硝基硝酸苯和苯酚,并观察到了相应的产物形成反应。

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合,实验目的得到了满足。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有机化学实验,我加深了对有机化学合成原理的理解,并学习到了实验中的操作方法。

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以保证产物的纯度和收率。

实验中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这次实验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加深了对化学实验的认识。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报告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报告一、引言有机化学实验是大学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实践课程,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

本次实验报告将对一次有机化学实验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以便加深对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的理解。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合成苯乙酮衍生物的方法,掌握苯乙酮的合成和分离纯化的技术操作,加深对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理解,并通过实验结果验证反应的正确性。

三、实验原理实验中使用的主要试剂为苯乙酮、氯化铝和氢氧化钠。

苯乙酮在氯化铝的催化下与醇反应生成酯化产物,再通过水解和酸化反应得到目标产物苯乙酮。

实验中还需要进行分离纯化的步骤,如蒸馏、结晶等,以得到纯净的苯乙酮。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试剂和仪器设备,清洗并干燥玻璃仪器。

2. 反应操作:将苯乙酮、氯化铝和适量的醇加入反应瓶中,加热搅拌,反应时间为2小时。

3. 分离纯化:将反应产物进行蒸馏,收集目标产物的馏分。

将馏分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进行结晶,得到纯净的苯乙酮。

4. 实验结果记录:记录实验操作的过程和结果,包括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收率等。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操作记录,得到的苯乙酮产物经过蒸馏和结晶后,得到了纯净的苯乙酮。

通过质谱和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鉴定,验证了实验中合成的苯乙酮的结构和纯度。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有机合成和分离纯化的基本技术操作。

实验中的结果验证了实验原理的正确性,并加深了对有机化学实验的认识和理解。

七、实验心得本次有机化学实验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有机化学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在实验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实验技术操作的技能,还培养了实验中细致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这次实验让我对有机化学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也为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八、参考文献1. 《有机化学实验教程》,张三,化学出版社,2010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HBr+H2SO4 = Br2+2H2O
三、主要仪器及药品
1.主要仪器名称、规格 圆底烧瓶100mL 2个、直形冷凝管20 cm 、 分液漏斗60 mL 、锥形瓶100mL 2个 接受弯头、温度计200、蒸馏头 2.主要试剂名称、用量: 乙醇(95%)10mL(0.17mol)、 溴化钠(无水)15g(0.15mol)、 浓硫酸(d=1.84)19 mL、 饱和亚硫酸氢钠 5mL
用水试验是 NaHSO4 油层8ml
10:50
11:05 11:10 11:18 11:33
分去下层硫酸
安装好蒸馏装置 水浴加热,蒸馏油层 开始有馏出液 蒸完 38℃ 39.5℃ 接收瓶53.0g 接收瓶+溴乙烷 63.0g 溴乙烷10.0g
八、产率计算:产率计算: 产品:溴乙烷 无色透明液体 沸程:38~39.5℃,
1.溴乙烷的生成
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95%乙醇及9mL水,在不断振荡和冷却下,缓慢加入浓硫 酸19mL,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在搅拌下加入研细的15g 溴化钠,再加入几粒沸石,小心摇动烧 瓶使其均匀。冷凝管下端连接接引管。溴乙烷沸点很低,极易挥发。为了避免损失,在接收器 中加入冷水及5mL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放在冰水浴中冷却,并使接受管的末端刚浸没在水溶 液中。 开始小火加热,使反应液微微沸腾,使反应平稳进行,直到无溴乙烷流出为止(随反应 进行,反应混合液开始有大量气体出现,此时一定控制加热强度,不要造成暴沸然后固体逐渐 减少,当固体全部消失时,反应液变得粘稠,然后变成透明液体(此时已接近反应终点)。用 盛有水的烧杯检查有无溴乙烷流出。
产量:10.0g,体积:6.8ml 密度:1.47 产率:73%
九、问题与讨论::
本部分内容是实验报告的重点部分,就你的实验过程 和实验结果,提出问题,并对所提出的问题加以讨论: 1. 实验是否有特殊的现象,解释发生该现象的可能原因。 2. 实验是否存在可以改进的步骤,给出改进后的优缺点 比较。 3. 实验过程是否有错误发生,解释发生的原因和改进意见 4. 实验结果是否合理,并解释结果异常的可能原因。 5. 针对实验过程的某些局部细节,讨论实验条件的设定, 比如温度,加热速度,加热时间等。 6. 你个人对实验的其他评价。
讨论问题不要写成注意事项,不要把思考题 写入实验报告。
• 本次实验的产物产量和质量基本合格。 加浓硫酸洗涤时发热,表明粗产物中乙 醚、乙醇或水分过多,这可能是反应时 加热太猛,使副反应增加。另外,也可 能由于从水中分出粗油层时,带了一点 水。溴乙烷的沸点很低,硫酸洗涤时发 热使一部分产物挥发损失。
2.溴乙烷的精制
将接收器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静止分层后,将下面的粗溴乙烷转移至干燥的锥形瓶 中。在冰水冷却下,小心加入 1 ~ 2mL 浓硫酸,边加边摇动锥形瓶进行冷却。用干燥的分液漏 斗分出下层浓硫酸。将上层溴乙烷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入 50mL 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进行蒸馏。 由于溴乙烷沸点很低,接收器要在冰水中冷却。接受 37 ~ 40℃的馏分。产量约 10g( 产率约 54 %)。 纯溴乙烷为无色液体,沸点38.4℃, nD20=1.4239 注:如果在加热之前没有把反应混合物摇均,反应时极易出现暴沸使反应失败。开始反 应时,要小火加热,以避免溴化氢逸出。加入浓硫酸精制时一定注意冷却,以避免溴乙烷损失. 实验过程采用两次分液,第一次保留下层,第二次要上层产品。在反应过程中,既不要反应时 间不够,也不要蒸馏时间太长,将水过分蒸出造成硫酸钠凝固在烧瓶中。
有机化学实验的实验报告说明 实验报告 写实验报告,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整理实验结果,是把实验 中直接得到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阶段的必要一步。实验 操作完成后,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验记录进行归纳总结。用简明 扼要的文字,条理清晰地写出实验报告,应对反应现象给予讨 论,对操作中的经验教训和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性建议。 (1)合成实验报告的内容 ① 实验目的 ② 反应原理,主、副反应方程式 ③主要试剂名称、用量 ④ 主要仪器名称、规格(省略) ⑤实验流程: ⑥实验装置图(主要的) ⑦实验步骤及现象 ⑧产品产率计算 ⑨问题及讨论
六、实验装置:
图1 乙醚制备装置
七、实验步骤及现象:
时间
8:30 8:45 8:55 9:00 9:10 9:20 9:25 10:15 10:25 10:30 10:35 停止加热 用分液漏斗分出油层 油层用水冷却,滴加5ml浓硫酸,振荡后静 置 油层(上)变透明




备 注
接收器中盛 20ml 水,冷却
实验×× 溴乙烷制备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以溴化钠、浓硫酸和乙醇制备溴乙烷的原理
2.学习低沸点蒸馏的基本操作和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主反应:NaBr+H2SO4=HBr+ NaHSO4 CH3CH2OH+HBr=CH3CH2Br+H2O 副反应:2CH3CH2OH = CH3CH2OCH2CH3+H2O CH3CH2OH CH2=CH2+H2O
四、计算:
名 称 95%乙醇 NaBr 硫酸(98%) 溴乙烷 实际用量 8.0g 10ml 0.135mol 13g 0.126mol 18ml 0.32mol 0.126mol 0.126mol 154% 13.7g 理论量 0.126mol 过 量 31% 理论产量
五、实验流程(实验步骤):
安装反应装置 烧瓶中加13gNaBr、9ml水,振荡使其溶解 加入95%乙醇10ml,混合均匀 振荡下逐渐滴加浓硫酸19ml,同时用水浴 冷却 加入三粒沸石,开始加热 出现大量细泡沫 冷凝管中有馏出液,乳白色油状物沉在水底。 固体消失 馏出物中已无油滴,瓶中残留物冷却成无色 晶体 放热 固体成碎粒状,未全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