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验报告范本
大学生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总结(4篇)

大学生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总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课程。
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很强,因此实验就显得非常重要。
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由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不好,在实验过程遇到了许多的难题,也使学生们感到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自己看书,独立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也就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实验前理论知识的准备,也就是要事前了解将要做的实验的有关资料,如:实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最重要的是要记录实验现象等等.否则,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做实验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
比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氯气的的实验要清楚各实验仪器的接法,如果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会事倍功半。
虽然做实验时,老师会讲解一下实验步骤,但是如果自己没有一些基础知识,那时是很难作得下去的,惟有胡乱按老师指使做,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做什么。
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老师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学生,拓宽学生的眼界,使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学生做实验绝对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看法,这样就要有充分的准备,若是做了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实验,那么做了也是白做。
实验总是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操作的盲目性提高实验效率的保证,有的人一开始就赶着做,结果却越做越忙,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在做实验时,开始没有认真吃透实验步骤,忙着连接实验仪器、添加药品,结果实验失败,最后只好找其他同学帮忙。
特别是在做实验报告时,因为实验现象出现很多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将会很难的继续下去,对于思考题,有不懂的地方,可以互相讨论,请教老师。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有机化学实验报告1一、实验目的学习悬浮液法提纯固态有机物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磷酸二氢钠操作方法;二、实验原理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而令它们相互分离;一般过程:1、选择适宜的溶剂:① 不与被提纯物起化学反应;②温度高时,化合物在溶剂杜勒旺勒沙托县中其的溶解度大,室温或低温时溶解度很小;而杂质的大点溶解度应该非常大或非常小;③溶剂沸点较低,易挥发,易与被煅烧物分离;④价格便宜,毒性小,回收容易,操作安全;2、将粗产品热溶于非常适合的热溶剂中,制成饱和溶液:如四氯化碳芳胺过多则会成过饱和溶液,会有结晶出现;如溶剂过多则会成不饱和溶液,会要蒸发掉一部分溶剂;3、冬瓜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如溶液颜色深,则应先用活性炭脱色,再进行过滤;4、冷却溶液或蒸发溶液,使之慢慢析出结晶,而杂质留在母液中或杂质析出,而硫酸提纯的化合物则留在溶液中;5、过滤:分离出凝固和杂质;6、洗涤:除去附着二甲醚在晶体表面的母液;7、干燥结晶:若产品不吸水,可以放在空气中使溶剂或者说摆到挥发;不容易挥发的溶剂,可根据真空系列产品的性质采用红外灯烘干或真空恒温干燥器干燥,特别是在标准样品和分析样品以及产品易吸水时,需将产品放入真空恒温干燥器中干燥;三、主要试剂及物理性质乙酰苯胺(含杂质):灰白色晶体,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水:无色液体,常用于作为溶剂;活性炭:黑色粉末,有吸附作用,可用于脱色;四、试剂用量规格含杂质的苯基苯胺:2.01g;水:不定量;活性炭:0.05g;六、实验步骤及现象七、实验结果m乙酰苯胺=2.01gm表面皿=33.30gm表面皿+晶体=34.35g△m=34.35-33.30g=1.05gW%=1.05/2.01*100≈52.24%八、实验讨论1、水不可太多,否则得率偏低;2、吸滤瓶要洗干净;3、活性炭吸附控制能力很强,不用加很多;4、洗涤过程搅拌不要太用力,否则滤纸会破;5、冷却要彻底,否则产品折损会很大;6、热过滤前,布氏漏斗、吸滤瓶要用热水先预热过;7、当采用时硫化氢来作为溶剂时,不能用烧杯,而要采用锥形瓶,并且要拿到通风橱中进行保温试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熔点的意义,控制测定熔点的操作2.了解沸点的测定,掌握沸点测定的拆装二、实验原理1.熔点:每一个晶体有机化合物都有一定的熔点,利用测定熔点,可以估计出无机物有机化合物纯度。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引言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化合物及其相关化学反应的学科。
实验是有机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机理。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我在实验室中进行的一次有机化学实验。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合成二甲二酸乙二酯,并通过NMR和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鉴定。
实验原理和步骤实验中使用了对乙酸、甲醇和浓硫酸作为原料。
首先,在冰浴条件下将对乙酸逐滴加入装有浓硫酸的圆底烧瓶中。
然后,将甲醇从滴液漏斗中滴加到上述反应体系中,同时搅拌反应体系。
反应结束后,用水稀释反应产物,并将有机相分离出来。
最后,进行结构鉴定。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通过NMR谱图和红外光谱图的分析,鉴定出合成产物为二甲二酸乙二酯。
NMR谱图显示存在两个化学位移与双峰,分别为δ 3.65和δ 4.03 ppm,对应于乙二酸乙二酯的亚甲基和甲基。
红外光谱图显示有1599 cm-1和1642 cm-1的吸收峰,分别对应于羧酸和酯的特征性振动。
讨论与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合成了二甲二酸乙二酯,并通过NMR和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
该实验充分利用了化学原理和仪器手段,验证了实验室中所学的理论知识。
同时,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反应温度的控制、废液处理等。
通过对实验过程的改进,可以进一步提高实验效果和减少实验废物的产生。
结语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亲身感受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化学反应的发生。
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合成了二甲二酸乙二酯,并通过NMR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并提高了实验技能。
有机化学实验不仅有助于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还为今后从事有机化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模板

篇一:《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模板》有机化学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实验名称实验时间年月日学生姓名同组人姓名第一部分实验预习报告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包括实验装置简图)三、主要仪器设备、药品四、主要试剂和产物的物理常数第二部分实验报告五、实验操作步骤及现象六、实验原始数据记录与处理(产率计算)七、结果与讨论(其主要内容对测定数据及计算结果的分析、比较;如果实验失败了,应找出失败的原因;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对仪器装置、操作步骤、实验方法的改进意见;实验注意事项;思考题的回答等等)篇二:《有机化学试验报告模板》有机化学试验报告模板【例】溴乙烷的制备一、实验目的【实验的基本原理;需掌握哪些基本操作;进一步熟悉和巩固的已学过的某些操作。
】了解以醇为原料制备饱和一卤代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低沸点化合物蒸馏的基本操作。
进一步熟悉和巩固洗涤和常压蒸馏操作。
二、反应原理及反应方程式【本项内容在写法上应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文字叙述要求简单明了、准确无误、切中要害。
主、副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用乙醇和NaBr-H2SO4为原料制备溴乙烷是典型的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反应,因溴乙烷的沸点很低,在反应时可不断从反应体系中蒸出,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移动。
主反应NaBr + H2SO4CH3CH2OH + HBrHBr + NaHSO4CH3CH2Br + H2O副反应2 CH3CH2OH CH3CH2OHH2SO4 + 2 HBrCH3CH2OCH2CH3 + H2OCH2H2+ H2OSO2 + H2O + Br2三、实验所需仪器的规格、药品用量和原料及主、副产物的物理常数【仪器的规格、药品用量按实验中的要求列出即可。
】【物理常数包括主要原料、主要产物与副产物的性状、分子量、熔点、沸点、相对密度、折光率、溶解度等,最好用表格形式列出,注意有单位的物理常数必须给出具体单位。
查物理常数的目的不仅是学会物理常数手册的查阅方法,更重要的是因为知道物理常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指导实验操作。
机化学实验报告格式(3篇)

第1篇一、实验名称有机化合物制备与提纯二、实验目的1. 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2.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提纯技术。
3. 学习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三、实验原理本实验通过有机合成反应制备目标化合物,然后利用重结晶、蒸馏等方法进行提纯。
四、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圆底烧瓶、冷凝管、烧杯、锥形瓶、酒精灯、铁架台、温度计、抽滤瓶、布氏漏斗、滤纸、蒸发皿等。
2. 试剂:乙醇、乙醚、苯、无水硫酸钠、NaOH、HCl、Na2SO4、碘、淀粉溶液等。
五、实验步骤1. 有机化合物的制备(1)在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和碘,加热至回流。
(2)待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观察溶液颜色变化,直至溶液呈深棕色。
(3)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过滤去除固体杂质。
(4)将滤液倒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调节pH值为8-9。
(5)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固体析出。
(6)过滤去除固体,滤液即为目标化合物。
2. 有机化合物的提纯(1)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至浓缩。
(2)冷却结晶,过滤去除固体杂质。
(3)将固体溶于适量乙醇中,加入适量的Na2SO4,静置一段时间。
(4)过滤去除固体杂质,滤液即为提纯后的有机化合物。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制备的有机化合物为无色晶体,产率为70%。
2. 提纯后的有机化合物为无色晶体,纯度为98%。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控制好反应条件对提高产率和纯度至关重要。
2. 提纯过程中,选用合适的溶剂和过滤方法对提高纯度有重要影响。
3.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防止事故发生。
八、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与提纯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实验规程,确保了实验的顺利进行。
九、实验数据1. 反应物:乙醇 50 mL,碘 1 g2. 产物:有机化合物3.5 g3. 提纯产物:有机化合物 3.4 g十、参考文献[1] 有机化学实验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模板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模板实验名称:有机化学实验实验目的:1.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2.掌握有机合成反应的条件与操作方法;3.理解有机合成反应的机理。
实验原理: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科学。
有机合成是指通过有机合成反应将简单有机物合成为复杂有机化合物的过程。
有机合成反应包括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重排反应等。
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确认实验所需试剂和设备完备,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准备;2.合成反应:根据实验教材或教师指导书的要求,按照有机合成反应的条件进行操作;3.反应操作:记录反应过程中各个步骤的关键操作和观察现象,以便后续分析;4.结果分析:根据反应过程和观察现象,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5.实验总结: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进行了有机合成反应,观察到了以下现象:(根据实际实验情况填写)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根据实际实验结果填写)1.实验步骤是否按照要求进行了操作;2.实验结果是否符合理论预期;3.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有机化学实验,我学到了有机合成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通过实践,我对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了实验操作和观察现象的能力。
同时,我也意识到实验中注意安全和严格遵守实验规范的重要性。
改进建议:根据本次实验的经验,我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在实验前更加细致地准备试剂和设备;2.在实验过程中注意操作细节,避免操作失误;3.加强对有机化学理论的学习,提高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列出所参考的有机化学实验教材、论文或其他参考资料)附录:实验中所使用的试剂及设备清单。
该模板是一个基本的有机化学实验报告模板,根据实际实验内容和要求进行适当修改。
在撰写实验报告时,要注意清晰、准确地描述实验步骤、结果和讨论,并遵循科学实验报告的格式和要求。
《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报告范本

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报告范本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掌握有机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方法,了解有机化学基本实验仪器和常用试剂,掌握一些关键技术的实验方法,帮助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实际操作进行全面认识。
实验原理本次实验涉及的实验原理主要有以下内容:1.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和结构2.利用有机反应的方法进行有机合成3.利用物理方法对化合物进行表征和鉴定实验步骤下面对本次实验的步骤进行介绍:实验一:分析酸度和降解物组成1.在实验器具清洗干净后,取一个25毫升的试样。
2.加入1毫升的0.1mol/L KOH溶液。
3.观察开始反应。
4.记录反应时间和溶液颜色的变化。
5.记录反应结束后,放置30分钟,取一份反应溶液。
6.加入20毫升的0.1mol/L的酸性钼酸盐,在30分钟内加入3毫升的氧化亚铁溶液。
7.记录加入氧化亚铁溶液的时间,测定吸收值。
8.结果计算实验。
实验二:有机合成方法1.在实验器具清洗干净后,取一个25毫升的二甲基甲醛。
2.加入5毫升丙烯酸,用三氯乙酸调节pH值。
3.反应12小时后,将混合物放入冰箱中冷却30分钟。
4.过滤出白色沉淀,放入硝酸盐中。
5.在室温下放置过夜后,过滤出白色固体并干燥。
6.编写有机合成实验记录。
实验三:物理性质检测依次进行以下测试:1.毛细管测定2.熔点测定3.红外光谱测定4.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实验结果在实验一中,我们观察到反应溶液的颜色由灰色变为深棕色,实验结果表明,溶液中的降解物主要是甲醛和一些酮类化合物。
在实验二中,根据所得的实验数据,我们得知这是一种有机合成实验,产物为2-丙烯酰基-3-氮杂六环。
在实验三中,我们得到的测试数据为:毛细管测定值为1.3;熔点测定值为78-82℃;红外光谱图中出现了一个程度较深的吸收峰(780-830 cm-1)和一个程度较浅的吸收峰(1290-1340 cm-1);核磁共振波谱图中出现两个核磁共振信号,MS = 22和43,共四个比信,表明化合物中含有两个不同种类的核。
《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报告范本_实验报告_

《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报告范本姓名学号成绩日期同组姓名指导教师实验名称:糖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一、实验目的:加深对糖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认识。
二、仪器与药品仪器:试管、胶头滴管、酒精灯药品:(1)试剂:5%α-萘酚乙醇溶液、浓硫酸、10%硫酸溶液、Benedict试剂、10%氢氧化钠溶液、红色石蕊试纸、苯肼试剂、1%碘溶液等。
(2)样品:2%葡萄糖溶液、2%蔗糖溶液、2%淀粉溶液、2%果糖溶液、2%麦芽糖溶液、糖尿病病人尿液、10%乳糖溶液、10%葡萄糖溶液、10%果糖溶液、10%麦芽糖溶液、1%糊精溶液、0.5%糖原溶液三、实验原理及主要反应方程式糖类化合物又称碳水化合物,通常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
糖类物质与α-萘酚都能起呈色反应(Molish反应)。
单糖、双糖、多糖均具有这个性质(苷类也具有这一性质)。
因此,它是鉴定糖类物质的一个常用方法。
单糖及含有半缩醛羟基的二塘都具有还原性,多糖一般无还原性。
具有还原性的糖叫做还原糖,能还原Fehling试剂、Benedict试剂和Tollens试剂。
蔗糖是二塘没有还原性,但在酸或酶的催化下,可水解为等分子的葡萄糖和果糖,因此其水解液具有还原性。
蔗糖水解前后旋光方向发生改变,因此蔗糖水解反应又称转化反应。
用旋光仪可观察到旋光方向改变的情况。
还原糖存在变旋光现象,其原因在于α、β两种环状半缩醛结构通过开链结构互相转化,最终达到动态平衡。
用旋光仪也可观察到变旋光现象。
单糖及具有半缩醛羟基的二糖,可与苯肼生成糖脎。
糖脎有良好的黄色结晶和一定的熔点,根据糖脎的形状、熔点及形成的速度,可以鉴别不同的糖。
部分的多糖和碘(I2)液可起颜色反应,一般淀粉遇碘呈蓝色,而糊精遇碘呈蓝色、紫色、红色、黄色或不显色,糖原与碘一般呈红棕色,纤维素与碘不显颜色。
四、实验步骤[注1]Molish实验的反应式如下:糖类物质先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糖醛衍生物,后者再与α-萘酚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间苯二酚、麝香草酚二苯胺、樟脑可用来代替α-萘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Screen 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analyze the deficiencies, learn from them and form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FS-DY-85284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学习重结晶法提纯固态有机物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抽滤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相互分离;
一般过程:
1、选择适宜的溶剂:
① 不与被提纯物起化学反应;
②温度高时,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室温或低温时溶解度很小;而杂质的溶解度应该非常大或非常小;
③溶剂沸点较低,易挥发,易与被提纯物分离;
④价格便宜,毒性小,回收容易,操作安全;
2、将粗产品溶于适宜的热溶剂中,制成饱和溶液:如溶
质过多则会成过饱和溶液,会有结晶出现;如溶剂过多则会成不饱和溶液,会要蒸发掉一部分溶剂;
3、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如溶液颜色深,则应先用活性炭脱色,再进行过滤;
4、冷却溶液或蒸发溶液,使之慢慢析出结晶,而杂质留在母液中或杂质析出,而提纯的化合物则留在溶液中;
5、过滤:分离出结晶和杂质;
6、洗涤:除去附着在晶体表面的母液;
7、干燥结晶:若产品不吸水,可以放在空气中使溶剂自然挥发;不容易挥发的溶剂,可根据产品的性质采用红外灯烘干或真空恒温干燥器干燥,特别是在制备标准样品和分析样品以及产品易吸水时,需将产品放入真空恒温干燥器中干燥;
三、主要试剂及物理性质
乙酰苯胺(含杂质):灰白色晶体,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
水:无色液体,常用于作为溶剂;
活性炭:黑色粉末,有吸附作用,可用于脱色;
四、试剂用量规格
含杂质的乙酰苯胺:2.01g;
水:不定量;
活性炭:0.05g;
六、实验步骤及现象
七、实验结果
m乙酰苯胺=2.01g
m表面皿=33.30g
m表面皿+晶体=34.35g
△m=34.35-33.30g=1.05g
W%=1.05/2.01*100≈52.24%
八、实验讨论
1、水不可太多,否则得率偏低;
2、吸滤瓶要洗干净;
3、活性炭吸附能力很强,不用加很多;
4、洗涤过程搅拌不要太用力,否则滤纸会破;
5、冷却要彻底,否则产品损失会很大;
6、热过滤前,布氏漏斗、吸滤瓶要用热水先预热过;
7、当采用有机物来作为溶剂时,不能用烧杯,而要采用锥形瓶,并且要拿到通风橱中进行试验;
Foonshion创意设计有限公司Fengshun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