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上海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分析doc13精编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分析

解读之一

“三支梯队”开发领军人才

纲要:“十一五”期间,上海将把党政领导干部、优秀企业家、各领域高级专家和高技能人才等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以高层次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是全面落实科教兴市主战略,落实《上海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行动纲要》的一项重要任务。实施领军人才开发计划,充分体现市委、市政府面向21世纪的人才战略,以及对高层次人才的重视。

上海人才总量全国排名第二。在这支队伍中,一大批中青

年人才在各行各业勇挑大梁。但是,顶级人才、高端人才、大师级人才仍然短缺,特别是那种能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领先世界,能带领团队奋勇争先,勇攀科学高峰,在某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具有号召力、向心力、凝聚力的领军人才数量依然不足。

建领军人才“三支梯队”

“十一五”期间,上海要围绕城市创新体系建设和产业结构升级,实施领军人才开发计划,培养造就和引进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战略科学家、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文化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到2010年,形成500名以两院院士、“国家百千万人才”、突出贡献专家等为主的领军人才“国家队”,1000名左右覆盖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地方队”,5000名左右以优秀青年人才为主的领军人才后备队。

领军人才是人才队伍中的核心,是高层次人才队伍中的重要代表,他们的重要特征是专业贡献重大,团队效应突出,引领作用显著。只有这样的领军人才,才能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很好地带动周围群体的发展,进而形成梯队型人才结构,为上海顺利实现新世纪发展目标,以及实现人才队伍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为城市长期和持续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措施到位营造良好环境

去年,上海已经开始试点实施领军人才开发计划,并出台《关于加强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十一五”期间,为营造有利于领军人才成长壮大的环境,一系列领军人才开发、服务的措施正在积极准备之中,其中包括领军人才的分类及其标准、领军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领军人才的专项经费资助和服务,以及对领军人才的考核等。这其中包括给予领军人才在团队组织、设备配置、经费使用等方面以充分的自主权;领军人才可以打破所有制和地域限制,不受编制、资历等条件限制,聘用“柔性流动”人

员和兼职科研人员,组建团队;此外,领军人才还可以根据行业、产业的发展要求自主立项。

凌永铭(市人事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

解读之二

“三管齐下”推进人才国际化

黄渭茂(市人事局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

纲要:“十一五”期间,上海将以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提升本土人才国际化素质为重点,建设开放度高、融合度高、吸引力强、培育力强的国际人才港。

“十一五”期间,上海国际人才工作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全面推进人才国际化、提升人才的国际竞争力。没有人才的国际化,上海就难以建成国际大都市;没有人才的国际竞争力,上海的城市国际竞争力将缺乏重要的动力支撑。因此,我们必须在大力引进海外人才的同时,不断提升本土人才的国际化水平。

第二轮集聚万名海外人才

首先,要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不断营造吸引海外人才来本市工作和创业的良好氛围。本市自2003年8月31日实施“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以来,至2005年11月30日成功集聚了10203名海外留学人才,比预定时间提前9个月完成。继第一轮集聚工程胜利完成后,本市决定用两年时间实施第二轮“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引进对象从单一的“留学人员”转向“留学人员、外国专家和港澳台专才”,突出重点引进高层次紧缺急需的海外人才。

为进一步为留学人员来本市工作和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本市各级政府及其他部门等积极为留学人员提供服务平台。2005年11月市政府出台了《鼓励留学人员来本市工作和创业的若干规定》,解决了入外籍留学人员加入本市社会保险等长期以来困扰留学人员的问题。

首批建10个境外培训基地

其次,要提升本土人才的国际化水平,增强干部素质。出国(境)培训工作是提升本土人才国际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十一五”期间出国(境)培训工作的基本思路是: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构建基地、提高实效。“十一五”期间,每年出国(境)培训规模将控制在4000人左右;在现有经国家外专局认证的近300家境外培训机构中,好中选优,优中拔尖,首批建立10个上海境外培训基地,初步构筑本市出国(境)培训的海外

工作平台。

邀请世界一流高端人才

第三,要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邀请世界一流高端人才来沪服务。具体包括:进一步吸引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国际一流高端人才来上海进行学术交流;进一步拓展世界大师级人才来沪的服务方式;加大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交流力度。

解读之三

健全网络统筹非公人才发展

丁兴标(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

“十一五”期间,上海把促进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发展列入了人才工作的八大任务。非公有制领域人才与海外高层次人才、海外人才一起,成为上海人才发展的三大重点之一。

非公人才占“半壁江山”

近年来,随着上海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的迅速发展,非公有制领域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目前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已经占全市人才的“半壁江山”,大专以上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占53.82%。大专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中,非公有制企业与公有制企业之比约为2.8:1。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分布的范围越来越广,涉及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众多领域。

2005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上海市也出台了“实施意见”,上海非公有制经济必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也必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建立全覆盖的工作网络

“十一五”期间,上海将大力促进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发展。首先,要建立全覆盖的工作网络。现在许多部门都很重视非公有制人才开发,都在积极地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但是由于这些工作是各部门分头在做,缺乏统筹协调,一定程度上存在工作重复、效率不高、资源浪费的情况,因此要建立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开发的协调机制,统筹全市非公有制领域人才开发工作。以党建工作的全覆盖带动人才工作的全覆盖,切实发挥工、青、妇等各类群众组织的联系沟通作用,积极培育非公有制组织人才开发协会、专业学会等社团组织网络,提高非公有制领域人才的组织化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