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机可靠性测试规范

合集下载

整机测试标准——

整机测试标准——

15 吊带孔耐力 检验吊带孔结构强度 试验
寿命测试
1、手机插卡插电池开机; 2)按5转/分钟的频率,50cm高度,做旋转500转。第300/400/450/500转检验 。 3)每次检验外观和功能;第500次进行射频检验、拆机检验结构。
1)带电池不开机,放入-25℃的试验箱内放置2小时; 2)取出后检验功能、外观,进行1米跌落试验; 3)LCD>2.4寸跌落高度改为0.8M。 1)测试机插卡装电池待机状态; 2)垂直方向以25kg的力对手机正面及左侧面或右侧面(根据结构选)挤压 1000次;频率为30次/分; 1)测试机装卡装电池待机状态; 2)上下两端侧各夹住15mm,对其施加相应的扭矩(手机在关机状态下承受的 数值为手机厚度的0.08倍,厚度单位为mm,力度最大不超过2N.m,最小不小于 0.5N.m,顺逆扭曲交错500次,频率为30次/分; 拉住吊绳的尾端,静力5kg,持续10秒,然后再以每秒2圈的速度甩动60次(吊 绳穿上后长度10-15cm)
21
I/O充电口 插拔试验
电器对相关器件的影 响 检验充电器、耳机、 数据线与手机的匹配
示。 3)每500次检验手机功能,最后500次每100次检验功能; 4)耳机和充电器二合一则寿命≥3000次;如不共用,则耳机插拔寿命寿命≥ 2000次;充电器插拔寿命≥2000次;
22
USB塞插拔
检验USB塞与手机I/O 口的配合及USB塞的使
整机测试标准
试验室环境:温度15—35℃,相对湿度:45%—75%RH,大气压力:86—106KPa
环境测试
序号 测试项目
测试目的
测试方法
1 低温存储
检验手机在低温环境 条件下贮存的适应性
1) 测试机不包装、不带电池 。试验箱内任意2部机之间留有间隙。 2)试验箱内温度按≤3℃/min的速率达到-40±2℃开始计时,持续48小时。 3)放置2h,检查被测样机;

手机可靠性全面检验规范

手机可靠性全面检验规范
4)开启静电测试仪,调节放电方式,分别选择+/-2kV,+/-4kV,+/-6kV (接触放电),+/-4kV,+/-6kV, +/-8kV,+/-10kV(空气放电),对手机每个指定部位(测试点)放电10次,每测试一次,同时手机对地放电一次,连续单次放电之间的时间间隔必须大于1s,测试时,必须从低电压值逐渐增加到高电压值,每个电压等级必须先正极后负极进行测试。
4)实验结束后将样机从温度冲击箱中取出,在室温(20-25°C)恢复2小时后进行外观、结构、功能及内存检查。
5)对于翻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打开到使用位置;对于滑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滑开到上限位置。
样机外观,结构,功能和内存符合要求。
2
湿热储存
3PCS
验证样机湿热环境下的材料性能,结构配合,装配、制成工艺等可靠性.
1)开关机正常,无不开机与自动掉电现象。
2)手机各项功能正常,外壳及装饰件无变形、破裂、翘起、表面喷涂、电镀无裂纹;电池外观应不变形、不爆裂、不起火、不冒烟或不漏液,内部结构应无松动以及不得有与试验前预检不一致的现象.
4
高温工作
4PCS
验证产品在高温下的工作性能,暴露潜在的不良缺陷.
高低温湿热交变试验箱-GDJS-100C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HG-9140A
2)对于导电材料之间的缝隙,不测试空气放电,对于导电材料与绝缘材料之间的缝隙,需要测试空气放电。
3)将样机放置静电测试台的绝缘垫上,并且用充电器加电使手机处于充电状态(样机与绝缘垫边缘距离至少2英寸;两个样机之间的距离也是至少2英寸),装上电话卡,手机处于通话状态.(注:所用电话卡必须是能正常通话的测试卡),正常测试使用产品配套充电器和数据线,实验室配备参考充电器和数据线选择过CE认证,ESD测试通过+/-8kV,数据线选择带屏蔽层数据线。

电梯整机型式试验细则

电梯整机型式试验细则

电梯整机型式试验细则1.试验目的和要求电梯整机型式试验的目的是评价电梯的设计、制造和安全运行性能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确保电梯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试验要求电梯能正常运行,各项指标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同时要满足人体工程学和环保要求。

2.试验项目(1)承受额定载荷运行试验:将额定载荷分别均匀分布在电梯各层上,检测电梯运行是否平稳,制动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2)平层精度试验:在每层开门口进行静止试验,检测电梯是否能准确停在每层门口位置。

(3)门机与轿门试验:测试电梯门机和轿门的打开和关闭速度,以及闭合状态下的力矩和刚度。

(4)紧急救援系统试验:测试电梯的紧急救援装置是否能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安全救援。

(5)电梯运行试验:测试电梯的运行速度、加速度、减速度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6)电气性能试验:测试电梯电气系统的功能性,包括故障自诊断、显示屏幕的正常运行等。

3.试验注意事项在进行电梯整机型式试验时,需注意以下事项:(1)试验过程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试验细则进行操作。

(2)在试验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监控试验和记录试验数据,以保证试验过程的准确性。

(3)试验设备和仪器应符合国家标准,能够保证试验数据的可信度。

(4)在试验前应进行检查和试运行,确保电梯及相关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5)试验期间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试验,并进行详细检查和修理,直到问题解决后方可继续试验。

(6)试验结束后,应进行试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得出最终的试验结论。

4.试验报告和验收根据试验结果,编制电梯整机型式试验报告,包括试验方案、试验数据、试验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试验报告应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写,并经有关单位审核和验收,以确认电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以上就是电梯整机型式试验的细则,通过进行综合性能的验证和测试,可以确保电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从而保障用户安全出行。

试验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同时关注试验安全,及时处理试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TINNO整机可靠性测试标准

TINNO整机可靠性测试标准
深圳天珑移动技术有限公司
企业标准
TINNO-WI-NPI-2007
整机可靠性测试标准
文件版本:V1.0
拟 制: 标准化: 审 核: 批 准:
李明
2007-XX-XX 发布
2007-XX-XX 实施
深圳天珑移动技术有限公司发布
CONTENT
一 目的
二 编制依据
三 执行原则
四 适用范围
五 术语、定义
六 主要职责
七 可靠性测试程序
1. 加速寿命测试(ALT) 1.1 室温下参数测试(Parametric Test) 1.2 温度冲击测试(Thermal Shock) 1.3 跌落试验(Drop Test) 1.4 振动试验(Vibration Test) 1.5 湿热试验(Humidity) 1.6 静电测试(ESD) 1.7 室温下参数测试(Parametric Test)
26 IEC 68-2-68 28 IEC 68-2-18/IEC529 29 IEC 68-2-70:1995
30 IEC 68-2-9:1975 32 ISO 1518 33 D/T 1215-200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一部分:总则 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机环境要求和实验方法 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机可靠性要求及实验方法 移动通信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机质量评定规则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术语 可靠性、维修性术语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参数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1 部分:实验方法 试验 A:低温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 部分:实验方法 试验 B:高温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 部分:实验方法 试验 N:温度变化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 部分:实验方法 试验 Ed:自由跌落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 部分:实验方法 试验 Fc 和导则:振动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 试验 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殊死搏斗试验规程试验 Ka:盐雾试验方法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 部分:实验方法 试验 Eg:撞击 弹簧锤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华为 整机硬件测试标准

华为  整机硬件测试标准

返回编号用例名称测试条件测试步骤测试用例_预期结果样机数量备注测试结果Reliability_test_001载重测试(硬载重)普通手机:手机开机,整个正、反面施加7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

触摸屏手机:手机开机,整个正、反面施加7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

三防手机:手机开机,整个正、反面施加8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1.测试前对产品初步检查确保他们有正常的电气和机械性能2.手机正面向上正常放置在水平测试钢台上,对手机整个正面施加规定的压力,停留两秒钟。

3.手机正面向下正常放置在水平测试钢台上,对手机整个背面施加规定的压力,停留两秒钟。

4.每完成一步对样机进行检查(检MMI),测试完成进行终检(检MMI、通话、外观……)参考 附录---机械可靠性测试前后检查用例3载重测试压块面积应与手机相当且压块与手机间应加垫1~2mm泡棉测试过程中手机不能关机,测试完成后手机机械电气功能正常(重点关注LCD性能)。

Reliability_test_002载重测试(软载重)普通手机/触摸屏手机开机状态下,整个正面施加7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

1.测试前对产品初步检查确保他们有正常的电气和机械性能2.普通手机/触摸屏手机开机状态下,整个正面施加7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

3.测试完成进行终检(检MMI、通话、外观……)参考 附录---机械可靠性测试前后检查用例3软载重测试压块面积应与手机相当或大于手机,且压块为硅橡胶压头(测试压头硅橡硬度应在肖氏70±5度)。

Reliability_test_003挤压测试(1)0.5kgf,挤压中心点,不允许出现水印(2)10kgf,金属棒压头(杆直径8mm,压头弧半径10mm),挤压如下位置,屏幕9个点,听筒位置,FPC位置,sensor位置,芯片上方各一次;4.5kgf,摄像头中心点;10kgf,2s,IC中心,IC两侧各5次(压头以10mm/min的速度施加力)翻盖机内屏不挤压1)试验前,对产品初步检查确保他们有正常的电气和机械性能;2)将产品固定在测试平台上,样品与测试平台之间需要放置3mm厚的防静电皮(静电皮的尺寸要大于产品的尺寸)。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手机)

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手机)
3.2.1.高温/低温参数测试(Parametric Test)
测试环境:-20° C/+60°C;持续2小时;手机电池充满电,手机处于开机状态。4台手机
测试目的:高温/低温应用性性能测试
试验方法:对于翻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合上翻盖,一半样品打开翻盖;对于滑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滑开到上限位置。
试验标准:手机电性能参数指标满足要求,功能正常,外壳无变形。
试验标准:手机外观,结构和功能符合要求。
3.1.6滚筒试验(platen Test)
测试条件:0.50m长度,100转,4台手机(此项目仅供参考,不强制要求)
试验方法:将手机处于开机状态进行。
试验标准:手机外观,结构和功能符合要求。
3.1.7静电测试(ESD)
测试条件:+/-4kV~+/-8kV,开机并处于充电状态,+/-4kV接触和~+/-8kV空气放电各10次。,4台手机。具体测试方法详见公司测试标准细则。
试验标准:手机表面喷涂无异变,结构无异常,功能正常,可正常拨打电话。
3.1.3跌落试验(Drop Test)
测试条件:开发阶段:2.4寸及以上的屏跌1.2m,小于2.4寸屏跌1.5m,跌落表面:水泥地面,共2轮,每轮对手机的六个面四个角依次进行自由跌落(底部→右侧→左侧→顶部→反面→正面)。试验从手机的最小面开始跌落,每个循环中LCD面为最后跌落面;有翻盖(滑盖)的移动电话机应将盖合上;跌落后进行外观检查,磨损是可以的,但不应有裂缝;允许电池脱落,但仍具备正常通话功能;
3.1. 加速寿命测试ALT (Accelerated Life Test)
样机标准数量: PR1:12台 PR2:12台 PR3:12台 PIR:12台

整机可靠性测试标准

整机可靠性测试标准

(2台)

表(1)。
☆ 测试方法:将手机处于关机状态,放入温
度实验箱内的架子上。在高温持续24个小时后 ☆ 检验标准:手机功能正常,內存无丢失, 转至低温持续24个小时后取出,并放置2小时 外壳无变形。
(2台)

恢复至常温,然后进行功能检查。
跌落测试:
6.5''及6.5'' 以上LCM跌落0.5m; ☆ 测试方法:将手机处于开机状态,插入SIM
☆ 测试方法:将手机关机在能通过筛孔为 ☆ 检验标准:手机各项功能正常,所有活动
1
灰尘测试:35℃,8hrs,参考国标 GB 4208-2008
75um、金属丝直径为50um的方孔筛的干燥滑 元器件运转自如,显示区域没有明显灰尘。 石粉、试验箱内(工作室和管通道)灰尘量为 防尘IP6X产品检验标准:手机各项功能正常, 2kg/m3的粉尘中放置8h,然后将手机从实验 所有活动元器件运转自如,显示区不允许粉尘
1
4.3''及4.3''~6.5''LCM跌落0.6m; 3.8''及3.8''~4.3''LCM或数码手机 跌落0.8m;
3.0''及3.0''~3.8''LCM跌落1.0m; 2.8''及2.4''~2.8''LCM跌落1.2m; 2.4''及2.4'' 以下LCM 跌落1.3m; 大理石地面, 6 个面,每面跌落1 次,共2个循环;一半数量插入耳机 测试
PR1 计划 备注
PR2 计划 备注 测试项目 数量

整机环境及可靠性试验测试要求

整机环境及可靠性试验测试要求
5台
将手机设置成开机状态直接或借助安装夹具固定在冲击台上,在三个互相垂直轴线的每一个方向上施加3次连续冲击,总共18次,进行外观、机械和电性能检查
手机各项功能正常,外壳无变形、破裂,显示屏无破碎
碰撞试验
加速度:100m/s2 (10g)碰撞脉冲持续时间:16ms;每分钟碰撞次数:40~80
5台
在三个互相垂直的轴线方向上,垂直方向400次,水平及侧面各300次,共1000次,进行外观、机械和电性能检查
湿度试验
40oC,90~95%
将手机设置成关机状态,放入温度循环实验箱内的架子上,要确保手机被固定好,以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水积聚在手机表面。持续16个小时之后取出,恢复4小时,然后进行外观、机械和电性能检查。将手机设置成开机状态放入实验箱。持续8个小时之后取出,恢复4个小时进行全功能及信号测试以确保电性能和机械性能完好。
寿命试验/耳机孔塞子拉拔试验
将耳机孔塞子塞在手机耳机插孔内,然后拔出,反复1000次
要求耳机塞子无变形现象,塞入手机耳机插孔时不会松动,跌落试验时塞子不会掉下来。
可靠性试验
测Hale Waihona Puke 环境样机数量试验方法
试验标准
常温试验
25° C常温
5台
将手机设置成开机状态放置于常温状态下,然后进行初始检查
振动试验
振幅:0.38mm;振频:10~30Hz;振幅:0.12mm;振频:30~55Hz;时间:3小时试验设备:振动实验台试验
在垂直方向以5Kg正面平压手机视窗,受力均匀,并持续5秒,平压3次
LCD无裂开现象,且显示正常
机壳试验/吊孔拉力试验
将吊绳栓在手机吊孔内,然后拉住吊绳的尾端,以5Kg的力拉拔,持续10秒;以每秒2圈的速度甩动手机60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试流程:
2.1.翻盖寿命测试
◆测试环境:室温(20-30℃)
◆测试数量及状态:5台开机
◆测试目的:翻盖寿命测试
◆测试方法:将手机设置成开机状态并固定在测试夹具上,旋转频率为20次-25次/分,进行10万次翻盖测试。每2万次检查一次
◆判定标准:实验结束后手机外观,结构与电性能正常,无明显裂纹及破损,翻盖时无异响。
◆判定标准:通过基本功能,性能测试,无明显裂纹/破损,内部无零件松动及其他异常
2.5挂绳孔拉力强度实验
◆测试环境:室温(20-30℃)
◆样机数量及状态:5PCS关机
◆测试目的:挂绳孔结构强度测试
◆测试方法:拉住吊绳的尾端,静力50N,持续10秒,进行3次.
◆判定标准:外观良好,整体不松脱
2.6.10cm微跌测试
◆试验标准:手机的射频性能指标满足要求,功能正常(包括按键/侧键手感、滑/翻盖手感、触摸屏手机需检查触摸功能、带TV功能手机检查TV视频播放功能),外壳无变形,电池没有起鼓、漏液等不良失效现象,实验前/后确认按键导光效果、LCM显示效果等是否正常。
注:若手机RF测试头不外露,则不进行RF点测试,更改为测试天线耦合性能。
◆测试环境:室温(20-30℃)
◆测试数量:5pcs
◆测试目的:验证手机在使用中产生轻微撞击的适应性
◆测试方法:手机插卡开机状态,从10cm的高度自由跌落至8~10mm厚的铝板上,顺序按照底面2500次→正面500次→左侧面500次→右侧面500次,跌落完毕为一个循环,共进行4个循环,每完成一个循环检查一次被测试样机的外观及基本功能。实验速率:15次/分钟
◆试验标准:手机的射频性能指标满足要求,表面喷涂无异常结构无异常,功能正常(包括按键、侧键手感、滑/翻盖手感、触摸屏手机需要检查触摸功能、带TV功能手机检查TV视频播放功能),可正常拨打电话;实验前后确认按键导光效果、LCM显示效果等。
二.破坏性测试
测试目的:模拟用户对产品进行破环性测试
测试数量:直板44PCS滑盖/翻盖52PCS
试验标准:手机的射频性能指标满足要求,功能正常(包括按键/侧键手感、滑/翻盖手感、触摸屏手机需要检查触摸功能、带TV功能手机检查TV视频播放功能),外壳无变形。电池没有起鼓、漏液等不良失效现象;试验前/后确认按键导光效果、LCM显示效果等是否有变异。
注:若手机RF测试头不外露,则需手工开孔露出RF头进行测试RF指标
1.6.恒定湿热(parametric Test)
◆测试环境:+40℃95%RH
◆测试数量:5pcs(翻/滑盖6台)
◆测试目的:高温高湿性可靠性测试
◆测试方法:将手机电池充电,手机处于开机状态,放入温度实验箱内的架子上。温度稳定后手机开机工作。在此环境下前3个小时,每1小时进行与外部手机进行通话测试,每次通话5分钟,(双卡手机DVT1阶段需测试移动、联通两种卡不同组合状态的通话:移动+移动;移动+联通;联通+联通;开卡1锁卡2,开卡2锁卡1.PVT后只做移动+联通(双开)最后1小时进行电性能参数和功能检查(包括手机按键/侧键手感,滑/翻盖手感,触摸屏手机还需测试触摸功能是否正常、带TV功能手机检查TV视频播放功能)。对于翻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合上翻盖,一半样品打开翻盖:对于滑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滑开到上限位置。
◆判定标准:手机不允许出现不能开机或不能关机、数据丢失现象。允许有1次出现开机时间过长及开关机动画动画/声音失效
2.4.自由跌落实验
◆测试环境:室温(20-30℃)
◆测试数量:直板5PCS,翻/滑盖各6PCS
◆测试目的:验证手机及电池抗多次跌落的能力
◆测试方法:被测样机不包装,处于插卡通电待机状态,从1.5M高度(LCD尺寸小于2.4〞),(LCD尺寸大于2.4〞的机型跌落高度定为1.2M)初始速度为0自由跌落于大理石地板,6个面跌落,每个面跌落2次,每个面跌落后进行外观,结构及功能检查。直板及翻盖手机:左侧面,背面,右侧面,底面,顶面,正面。滑盖手机:底面,顶面,背面,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跌落过程中,对于翻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打开到使用状态,一半样品闭合为初始位置;对于滑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滑开到上限位置。
试验标准:手机的射频性能指标满足要求,功能正常(包括按键/侧键手感、滑/翻盖手感、触摸屏手机需检查触摸功能、带TV功能手机检查TV视频播放功能)外壳无变形。实验前/后确认按键导光效果、LCM显示效果等是否有变异。
注:若手机RF测试头不外露,则不进行RF点测试更改为测试天线耦合性能。
1.4.高温工作(Paramatric Test)
测试流程:
1.1.低温存储(Fuctional Test)
◆测试环境:-40度
◆手机数量及状态:5台(翻翻盖/滑盖6台)
◆测试目的:低温应用性功能测试
◆试验方法:不装电池将手机放入温度实验箱内的架子上。按平均值不大于1℃/min的变化速度逐步降温到-40℃,温度稳定后持续48小时,取出并放置2小时恢复至常温。然后进行结构功能和电性能检查。对于翻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合上翻盖,一半样品打开翻盖;对于滑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滑开到上限位置(盒盖为3PCS,开盖为3PCS,后续环境实验样品数相同)
试验标准:手机的射频性能指标满足要求,功能正常(包括按键/侧键手感、滑/翻盖手感、触摸屏手机需检查触摸功能、带TV功能手机检查TV视频播放功能),可正常拨打电话,通话正常;电池也没有起鼓、漏液等不良失效现象,实验前/后确认按键导光效果、LCM显示效果等是否有变异。
注:若手机RF测试头没有外露,则需手工开孔露出RF头进行测试RF指标
试验标准:手机的射频性能指标满足要求,功能正常(包括按键/侧键手感、滑/翻盖手感、触摸屏手机需要检查触摸功能、带TV功能手机检查TV视频播放功能)可正常拨打电话、实验前/后确认按键导光效果、LCM显示效果等是否有变异。
注:若手机RF测试头不外露,则需手工开孔露出RF头进行测试RF指标
1.5高温高湿存储:
◆测试环境:65℃95%RH(针对IML工艺,条件:55℃,95%RH)
◆手机数量及状态:5台(翻/滑盖6台)关机
◆测试目的:测试样机耐高温高湿性能
◆试验方法:装入电池,将手机处于关机状态,放入温湿实验箱内的架子上持续48个小时之后取出,常温恢复2小时,然后进行外观、结构和功能检查。对于翻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合上翻盖,一半样品打开翻盖;对于滑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滑开到上限位置。
2.3.开关机稳定性实验
◆测试环境:室温(20-30℃)
◆测试数量及状态:2台插卡/不插卡
◆测试目的:验证正常开关机是否有异常
◆测试方法:在插卡状态下(一台插移动卡,一台插联通卡)按住开机键不放,手机开机到出现网络运营标志后关机(大约10-55S)然后再开机,重复500次。然后再做按开机键开机,拔掉电池关机500次。最后在取下SIM卡情况下再做重复开机100次。
试验标准:手机的射频性能指标满足要求,所有功能正常(包括按键/侧键手感、滑/翻盖手感、触摸屏手机需检查触摸功能、带TV功能手机检查TV视频播放功能),外壳无变形;实验前/后确认按键导光效果、LCM显示效果等是否有变异。
注:若手机RF测试头不外露,则不进行RF点测试,更改为测试天线耦合性能
1.2低温工作
◆判定标准:通过基本功能测试,性能外观良好
2.8.盐雾实验
◆测试环境:35℃湿度90%RH
◆手机数量及状态:5台滑/翻盖6PCS关机
◆测试目的:测试样机抗盐雾腐蚀能力
◆测试方法:试验样品不包装,装上配套电池关机放在盐雾试验箱内。翻/滑盖样品数量4台,翻/滑盖实验时将一半样品打开,用绳子将试验样机悬挂在盐雾试验箱内,喷雾用PH值在6.5-7.2,浓度为5.0±1% NaCL溶液(在试验不得中途开启试验箱和取出样机,若中途继续取出进行检测,试验时间需相应加长)。样机竖直放置24小时,正面放置12小时,反面放置12小时,以免溶液喷洒不均或表面喷洒不到位。实验期满后,取出样机,用清水擦拭后烘干,进行检查。
1.7.温度冲击测试(Thermal Shock)
◆测试环境:低温箱:-40℃;高温箱:+70℃(IML工艺为65℃)
◆手机数量及状态:5台(翻/滑盖6台)关机
◆测试目的:通过高低温冲击进行样品应力筛选
◆试验方法:使用高低温冲击箱,手机不带电池设置呈关机状态,先放置于高温箱内持续1小时后,在30秒内迅速移入低温箱并持续一小时后,再30秒内迅速回到高温箱。此为一个循环,共循环20次。实验结束后将样机从温度冲击箱(高温箱)中取出,恢复2小时后进行外观、机械和电性能检查。对于翻盖手机将一半样品打开翻盖。对于滑盖手机将一半样品滑开到上限位置。
整机可靠性测试规范
版本
2011-07-16
拟订:郝福亮
批准:汪乐辉
版本修订状态
版本状态
日期
修订人
修订位置和原因
1.0
2011-01-04
郝福亮
原始版本
2.0
2011-07-16
郝福亮
修订导线摇摆测试标准
一.环境适应性测试
测试目的: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对产品进行性能测试
测试数量:直板机10PCS翻/滑盖12PCS
◆判定标准:功能测试OK,结构方面无明显的裂纹,破损,内部无零件松动
2.7.整机软压力实验
◆测试环境:室温(20-30℃)
◆测试数量及状态:3台开机
◆测试目的:验证手机的抗压性能
◆测试方法:被测样机插卡开机,将厚度为10mm的橡胶垫,垂直方向以200N的力正面平压手机面(除I/O面和天线面)持续30秒,受力均匀,反复3000次
1.3.高温存储(Fuctional Test)
◆测试环境:+70℃(针对IML工艺,条件:+65度)
◆手机数量及状态:5台(翻/滑盖6台)
◆测试目的:高温应用性功能测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