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

合集下载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试题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试题

1.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的主要目标是:A.救治伤员,减少伤残和死亡(答案)B.惩罚事件责任方C.宣传安全知识D.提升医院经济效益2.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在接到救援指令后,应在多长时间内集结完毕并出发?A.1小时内(答案)B.3小时内C.6小时内D.12小时内3.以下哪项不属于紧急医学救援的基本原则?A.先救命后治伤(答案)B.先重症后轻症C.先救治后转运D.先转运后救治4.在紧急医学救援现场,对于生命体征不稳定的伤员,应优先采取哪种措施?A.立即转运至医院B.在现场进行稳定生命体征的处理后再转运(答案)C.等待所有伤员都处理完后再统一转运D.放弃救治5.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在救援过程中,应遵循的指挥原则是:A.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答案)B.各自为战,互不干涉C.临时组建,随机应变D.多头指挥,混乱无序6.在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中,对于批量伤员的检伤分类,通常使用哪种方法?A.START检伤法(答案)B.常规体检法C.问诊法D.影像学检查法7.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在救援现场进行伤员转运时,应遵循的转运原则是:A.先近后远,先重后轻(答案)B.先远后近,先轻后重C.随意转运,无固定顺序D.只转运重症伤员,放弃轻症伤员8.以下哪项是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在救援现场应配备的基本装备?A.豪华救护车B.高档医疗设备C.必要的医疗救治设备、药品和防护用品(答案)D.大量现金9.在紧急医学救援过程中,对于需要紧急手术治疗的伤员,应如何处理?A.立即转运至最近的医院进行手术B.在现场进行简易手术后转运C.等待专业手术团队到来后再进行手术D.根据伤情和现场条件,决定是否在现场进行紧急手术或转运至医院(答案)10.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在完成救援任务后,应进行哪些工作?A.立即返回,无需任何后续工作B.提交救援总结报告,评估救援效果,改进救援措施(答案)C.召开庆功会,庆祝救援成功D.休息放假,恢复体力。

紧急医学救援应急预案

紧急医学救援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提高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所导致的紧急医学救援工作。

二、组织体系及职责2.1 指挥机构成立国家紧急医学救援指挥部,负责全国紧急医学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2 地方紧急医学救援指挥部省、市、县级人民政府设立紧急医学救援指挥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紧急医学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3 专项应急小组根据突发事件类型,成立专项应急小组,负责具体救援工作。

2.4 医疗机构医疗机构作为紧急医学救援的主体,负责伤病员的救治和转运。

三、事件分级及响应3.1 事件分级根据突发事件导致的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情况,将紧急医学救援事件分为四个等级:一级(特别重大):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二级(重大):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影响范围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三级(较大):造成一定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影响范围一般,持续时间较短。

四级(一般):造成较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影响范围小,持续时间短。

3.2 响应根据事件分级,采取相应的响应措施:一级事件:启动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预案,全国范围内协调资源,全力救援。

二级事件:启动省级紧急医学救援预案,省内外协调资源,全力救援。

三级事件:启动市级紧急医学救援预案,市内外协调资源,全力救援。

四级事件:启动县级紧急医学救援预案,县内外协调资源,全力救援。

四、救援措施4.1 伤病员救治迅速组织医疗救援队伍,对伤病员进行救治,确保伤病员生命安全。

突发事件医学救援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医学救援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医疗卫生救援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4.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5.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管理办法》6. 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以下突发事件:1. 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山体滑坡等。

2. 事故灾难:火灾、交通事故、化学泄漏、生物恐怖袭击等。

3. 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

四、组织体系1. 成立突发事件医学救援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救援工作。

2. 设立医学救援指挥部,负责救援现场的指挥、协调、调度。

3. 建立医疗卫生救援队伍,包括专业医护人员、防疫人员、志愿者等。

4. 建立信息报告和发布机制,确保救援信息畅通。

五、应急响应1. 紧急响应(1)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队伍赶赴现场。

(2)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救援方案,明确救援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限要求。

2. 救援实施(1)现场救援:开展伤病员救治、防疫消毒、心理疏导等工作。

(2)转运救治:根据伤病员病情,将重症患者转运至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救治。

(3)卫生防疫:对灾区进行防疫消毒,防止疫情扩散。

3. 应急响应终止(1)伤病员得到妥善救治,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2)现场救援工作基本完成,无新增伤病员。

(3)救援领导小组决定终止应急响应。

六、后期处理1. 救援总结:对救援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救援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 后期救助: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康复治疗、生活救助等。

3. 灾后重建:协助受灾地区进行医疗卫生设施重建,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七、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加强医疗卫生救援队伍培训,提高救援能力。

2.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医疗物资、防疫物资、交通工具等。

突发事件医学救援预案

突发事件医学救援预案

突发事件医学救援预案1. 前言本预案旨在通过提出有效的救援措施,对突发事件中的伤员提供医学救援服务,并保障其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救援流程2.1 报警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群众和现场工作人员应当第一时间拨打当地的紧急救援电话,如110、120等,报告事发地点、受伤人数和状况等相关情况,尽可能提供详细的信息以便救援人员快速做出应对措施。

2.2 评估救援人员到达事发现场后,应当迅速对现场情况进行基础评估,如确定伤员数量和伤势情况、掌握现场安全状况、排除安全隐患等。

2.3 救治在确保现场安全后,救援人员根据伤员情况采取不同的救治措施,如止血、处理伤口、心肺复苏等,尽快将受伤者转移至医疗机构进行继续处理。

2.4 转运在救治结束后,救援人员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意见,将伤员进行合理的转运,如选择救护车、直升机等交通工具,将伤员送至指定的医疗机构并交接。

2.5 善后救援结束后,救援人员应当进行后续的善后工作,如消毒现场、保障公共安全、登记救治记录等。

3. 救援要素3.1 物资保障救援人员应当携带必要的物资和设备,如救护车、急救箱、呼吸器、担架等,以便提高救援效率和成功率。

3.2 人员培训救援人员应当接受专业的培训和训练,熟悉紧急救护流程和技能,掌握应急处置技巧和方法。

3.3 科技支持救援人员应当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应急通讯系统、医学大数据等,提高救援效率和反应速度。

4. 救援保障4.1 政策支持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政策,保障救援人员的权益和利益,建立健全的救援机制,提供资金和设施支持。

4.2 社会参与社会应当积极参与救援工作,发挥各自的优势,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如志愿服务、捐献物资等。

4.3 国际合作国际社会应当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突发事件,进行技术和信息交流,提高救援效率和水平,为世界和平和安宁贡献智慧和力量。

5. 总结本预案旨在明确突发事件的医学救援流程和要素,提高救援效率和成功率,保障受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

可能存在的危险程度,为后续救援提供决策依据。
02
确定救援重点与资源需求
根据现场情况,明确救援的重点对象和需要的医疗资源,包括药品、
器械、交通工具等,确保关键资源的及时调配。
03
评估现场环境与安全条件
对现场环境进行评估,判断是否安全,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安全措施,
如疏散人群、避免二次伤害等。
现场紧急处理
及时救治外伤和溺水者,做好灾区环境清洁和消毒 工作,提供预防性药物和接种疫苗。
案例详解
2010年洪灾后,医学救援队进入灾区,提供 医疗服务和卫生防疫工作,有效控制了疾病 的发生和传播。
交通事故紧急医学救援案例
01
交通事故造成的伤 害类型
交通事故可能导致骨折、外伤、 脑损伤、内脏损伤等。
02
紧急医学救援措施
在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评估,识别重伤员并 优先处理,以降低伤害程度。
稳定伤情与转运
采用适当的急救措施,如止血、包扎、固定等, 稳定伤情并尽快将伤员转运至医疗机构。
提供专业指导
为受伤人员提供必要的急救知识指导,帮助他们 正确应对突发事件造成的伤害。
促进康复与恢复
提供后续支持
受伤人员在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后,紧急医学救援团队需要提供后续支持,如康复指导、心 理疏导等。
及时抢救伤员
01
在突发事件现场,第一时间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以避免伤势
恶化,保障生命安全。
快速响应与行动
02
紧急医学救援需要迅速响应突发事件,并采取有效的行动,以
保护受伤人员的生命安全。
建立紧急救援网络
03
建立完善的紧急医学救援网络,提供快速、高效的救援服务,
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预案

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中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自然灾害等,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应急医疗救援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医疗救援工作迅速、有效、有序进行。

2. 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

3. 提高应急医疗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

三、预案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以下突发事件:1. 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等。

2. 事故灾难:交通事故、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

3. 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山体滑坡等。

四、组织体系1. 应急指挥部:负责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工作的总体指挥和协调。

2. 医疗救援小组:负责突发事件现场医疗救援工作。

3. 信息报告小组:负责突发事件医疗救援信息收集、整理和上报。

4. 后勤保障小组:负责突发事件医疗救援物资、设备、人员等后勤保障工作。

五、应急响应1. 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医疗救援小组开展现场救援工作。

2. 医疗救援小组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到达现场,开展伤员救治、转运等工作。

3. 信息报告小组及时收集、整理医疗救援信息,上报应急指挥部。

4. 后勤保障小组确保医疗救援物资、设备、人员等后勤保障工作。

六、医疗救援措施1. 伤员救治: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紧急救治、转运等工作。

2. 医疗救护:开展现场急救、止血、包扎、固定、心肺复苏等救护措施。

3. 转运伤员:按照分级救治原则,将伤员转运至相应医疗机构。

4. 医疗救援物资保障:确保医疗救援所需药品、器械、设备等物资供应。

七、信息报告与处置1. 信息报告:医疗救援小组在救援过程中,及时收集、整理医疗救援信息,上报应急指挥部。

2. 信息处置:应急指挥部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指导医疗救援工作。

八、后期处置1. 医疗救援工作结束后,对救援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经验教训。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

日期:•突发事件概述•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的重要性•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的流程•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的技能与装备目•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的挑战与对策•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案例分析录突发事件概述定义分类定义与分类01020304突发性迅速传播高度危害性复杂性人员伤亡社会恐慌经济损失公共卫生威胁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的重要性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及时救治01保障生命安全02防止疾病传播03快速诊断与隔离紧急医学救援能够提供有效的消毒和防护措施,减少病毒和细菌的传播途径,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有效消毒与防护提高公众防护意识减少疾病传播提高政府公信力紧急医学救援能够展现政府的应急能力和公信力,从而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提高政府的形象和声誉。

缓解社会恐慌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人们容易产生恐慌情绪,紧急医学救援能够迅速采取措施,有效缓解社会恐慌情绪,稳定社会秩序。

促进社会团结紧急医学救援能够促进政府、医疗工作者、公众等各方力量的团结和协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带来的挑战和影响。

降低社会影响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的流程现场评估与判断初步评估风险评估资源需求评估止血与包扎心肺复苏与急救固定与转运现场紧急处理伤员转运与治疗转运决策治疗措施康复计划根据伤员的伤情和治疗情况,医生会为其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包括物理治疗、职业康复等措施。

同时,还需对伤员进行定期随访和复查,以确保其康复进程顺利。

心理干预突发事件往往会对伤员造成一定的心理创伤,因此对伤员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辅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干预可以帮助伤员减轻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问题,促进其心理康复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后期康复与心理干预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的技能与装备现场评估与组织创伤急救窒息急救心肺复苏急救技能急救箱配备各种急救药品、器械和敷料,用于现场紧急救治。

防护服在疫情或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等情况下,紧急医学救援人员需配备防护服等装备,以应急照明呼吸机应急装备通讯设备交通工具通讯设备与交通工具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的挑战与对策建立高效、有序的紧急医学救援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协作方式,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快速响应。

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预案

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在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医疗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以下突发事件中的医疗救援工作:1. 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山体滑坡等。

2. 事故灾难:火灾、爆炸、交通事故、工矿事故等。

3. 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化学污染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指挥部(1)总指挥: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

(2)副总指挥: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局长担任。

(3)成员: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市消防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疾控中心等相关单位负责人。

2. 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指挥部办公室(1)主任: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兼任。

(2)副主任:由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兼任。

(3)成员: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应急管理局、市公安局、市消防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疾控中心等相关单位负责人。

3. 各级医疗机构(1)负责组织本单位的医疗救援力量,参与救援工作。

(2)根据救援指挥部指令,提供医疗救援设备、药品、物资等。

四、救援流程1. 报告与启动(1)各级医疗机构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立即向救援指挥部报告。

(2)救援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情况,启动本预案。

2. 救援力量调配(1)救援指挥部根据救援需求,调配医疗救援力量。

(2)各级医疗机构按照救援指挥部指令,组织医疗救援队伍。

3. 救援现场处置(1)医疗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迅速开展伤员搜救、分类、救治等工作。

(2)对重伤员进行现场急救,优先送往附近医疗机构救治。

(3)对轻伤员进行现场救治,根据病情送往医疗机构。

4. 后勤保障(1)救援指挥部负责协调解决救援物资、药品、设备等后勤保障问题。

(2)各级医疗机构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援设备、药品、物资等。

5. 救援结束(1)救援指挥部根据救援情况,决定救援结束。

突发事件医学救援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医学救援应急预案
本预案解释权归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如有未尽事宜,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解释。
特殊应用场合及增加条款:
1.特殊应用场合:化学泄漏事故
-增加条款:
*化学品泄漏紧急医学救援措施;
*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与撤离机制;
*污染区域的隔离与洗消程序;
*特定解毒剂和医疗设备的准备与调度。
详细说明:针对化学泄漏事故,预案需包含详细的紧急医学救援措施,如紧急洗消、特效解毒药物的供应等。同时,要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制定防护和撤离机制,并对污染区域实施有效隔离。
突发事件医学救援应急预案
一、预案目的
为提高我国突发事件医学救援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救援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医学救援工作。
三、组织架构
1.成立突发事件医学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全国突发事件医学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指挥。
2.特殊应用场合:重大疫情爆发
-增加条款:
*疫情监测、报告与预警机制;
*防疫物资的紧急调配与供应;
*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调度;
*疫区封锁与民众疏散计划。
详细说明:对于重大疫情爆发,预案应包括疫情监测、报告和预警机制,以及防疫物资的紧急调配。同时,需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制定,影响救援协调。
解决办法: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平台,确保救援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
5.问题:救援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
解决办法:制定严格的救援现场安全规定,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设备齐全,并进行现场安全教育。
相关问题及注意事项:
1.问题:预案更新滞后,无法应对新情况。

突发事故紧急医学救援预案

突发事故紧急医学救援预案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医学救援能力,确保事故发生后救援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4. 《XX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5. 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各类突发事故,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涉及的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的紧急医学救援工作。

四、事件分级根据突发事件导致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情况,紧急医学救援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五、组织体系1. 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调度突发事故紧急医学救援工作。

2. 医疗救援小组:负责现场医疗救援、伤员救治、转运等工作。

3. 后勤保障小组:负责救援物资、设备、车辆等后勤保障工作。

4. 信息联络小组:负责收集、整理、上报救援信息。

六、应急响应1. I级响应:针对特别重大事故,启动最高级别应急响应。

2. II级响应:针对重大事故,启动次高级别应急响应。

3. III级响应:针对较大事故,启动中级别应急响应。

4. IV级响应:针对一般事故,启动初级别应急响应。

七、应急处置1. 现场指挥和协调:医疗救援小组到达现场后,立即进行现场指挥和协调,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2. 现场处置与救援:根据伤员情况,进行检伤、分类、救治和转运。

3. 伤病员转送:确保伤员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避免二次伤害。

4. 伤病员接收与后送:将伤病员安全、有序地转运至医疗机构。

八、信息管理1. 信息收集:及时收集事故现场、伤员救治、救援进展等信息。

2. 信息报送:按照规定程序及时向上级部门报送救援信息。

3. 信息发布:根据需要,向社会发布救援信息。

九、应急保障1. 队伍保障:组建专业的救援队伍,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2. 资金保障:确保救援工作所需资金及时到位。

突发事故紧急医学救援预案

突发事故紧急医学救援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医疗救援能力,确保事故发生后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各类突发事故,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涉及人员伤亡、健康危害的紧急医学救援工作。

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生命至上;(2)快速反应,协同作战;(3)科学决策,规范操作;(4)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二、组织体系1. 领导指挥机构成立突发事故紧急医学救援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救援工作。

指挥部由卫生行政部门、公安、消防、应急管理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2. 专家组设立专家组,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评估、制定救援方案、指导救援工作。

专家组由医疗、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领域专家组成。

3. 救援队伍组建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包括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志愿者等,负责事故现场的救治、转运、防疫等工作。

三、信息管理1. 信息收集建立信息收集网络,确保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掌握事故现场情况、伤员信息等。

2. 信息报送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制度,确保事故信息及时、准确地上报指挥部。

3. 信息发布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事故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四、应急响应1. 级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救援指挥部;(2)专家组迅速赶到现场,开展事故评估;(3)救援队伍立即赶赴现场,开展救治、转运、防疫等工作;(4)通知相关部门,做好物资、人员等支援工作。

2. 级响应(1)根据事故情况,调整救援力量,加强现场救援;(2)加大物资、人员等支援力度;(3)加强社会动员,动员志愿者参与救援。

3. 级响应(1)全力开展现场救援,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2)加强防疫工作,防止疫情扩散;(3)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

疫苗接种与预防
根据疫情特点,制定疫苗接种计划 ,提高公众的预防意识。
04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的难点与对策
难点分析
时间紧迫性
突发事件通常具有突然发生、不可预 测的特点,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应急 响应,而医学救援需要时间进行组织 和资源调配,时间上的紧迫性增加了 救援难度。
资源需求多样性
突发事件往往需要多种医学资源,如 医疗设备、药品、医疗器械等,同时 还需要后勤保障、交通运输等方面的 支持,资源需求的多样性给救援工作 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转运方式选择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如陆 路、空中等。
伤员交接与记录
交接过程中,对伤员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以便后续治疗。
突发事件卫生防疫与防护
疫区封锁与隔离
对于疫情暴发区,进行封锁和隔离 ,防止疫情扩散。
疫情监测与报告
建立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掌 握疫情动态。
消毒与防护
对疫区进行消毒,并对接触者进行 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定期组织针对突发事件的医学救援培 训和演习,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能力 和技能。
要点三
与相关部门建立联动 机制
与公安、消防、卫生等相关部门建立 联动机制,协同应对突发事件,确保 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
国际紧急医学救援经验借鉴
01
美国经验
02
欧洲经验
美国在紧急医学救援方面较为成熟, 建立了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三级紧急 医疗服务体系,各级机构职责明确, 协同性好。
培训与演练
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提高应 急处置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 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并有效处
置。
志愿者队伍建设
建立志愿者队伍,对其进行必 要的培训和指导,使其能够在 突发事件发生时提供有效的协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

02
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
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
专业化队伍
建设具备专业医学救援知识和技能的队伍,包括医生、护士 、急救技术员等,以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 地进行医学救援。
志愿者队伍
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经过专业培训后,组成志愿者队伍,作为 紧急医学救援力量的有益补充,提高救援的覆盖面和响应速 度。
卫生部门主导
卫生部门应负责组织和实施紧 急医学救援工作,提供医疗技 术支持,协调医疗资源的分配 。
应急管理部门配合
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协调救援力 量,提供救援物资和装备,确 保现场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交通、通信、电力等部门 支持
交通部门确保救援通道畅通, 通信部门保障通信联络的顺畅 ,电力部门保障现场电力供应 ,共同为紧急医学救援提供基 础支持。
发生。
公共卫生事件医学救援策略
疫情监测与报告
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并报告 公共卫生事件,为政府决策提供
科学依据。
隔离与治疗
对确诊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阻断 疫情传播链。
防疫宣传与教育
开展防疫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 防疫意识,共同抗击疫情。
社会安全事件医学救援策略
现场紧急救治与疏散
在社会安全事件中,医学救援人员需迅速展开现场紧急救治,疏散 受伤群众,确保他们得到及时救治。
国际研讨会与交流活动
定期举办国际紧急医学救援研讨会和交流活动,促进各国 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紧急医学救援事业的发展。
政策建议与展望
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应完善紧急医学救援相关法 律法规,明确各部门职责,为救援工作提供有力 的法律保障。
普及急救知识:加强全民急救知识普及,提高公 众自救互救能力,减轻紧急医学救援压力。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在生活和工作中,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许多的突发事件常常是不可预知的,例如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疫情等。

这些事件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急救和紧急医学救援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对受伤者进行紧急救治的过程。

在突发事件中,及时救治受伤者是减少人员伤亡和减少经济损失的关键。

二、预测和风险评估在突发事件中,应急救援机构应当高度警惕,及时进行预测和风险评估。

在突发事件中,可能会出现以下风险:1.人员伤亡:突发事件可能会造成许多人员伤亡,可能是轻伤,也可能是重伤。

2.医疗物资不足:在突发事件中,可能会需要大量的医疗物资,但是医疗物资的储备可能不足。

3.医疗设备不足:在突发事件中,可能会需要大量的医疗设备,但是医疗设备的不足可能会影响救援效果。

4.通讯设备故障:在突发事件中,通讯设备可能会出现故障,影响指挥和救援。

三、组建救援队伍应急救援机构应当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在突发事件中及时进行救援。

应急救援队伍应当有医疗专业人员、警察、消防员和志愿者组成。

他们应当接受专业训练,了解救援规程,熟悉应急救援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应急救援流程。

四、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在突发事件中,应急救援机构应当储备足够的医疗物资,包括药品、消毒剂、救援物资、防护服等。

应急救援机构应当根据预测和风险评估情况,储备足够的医疗物资,防止物资短缺。

五、建立紧急医疗救援网络应急救援机构应当与医院、公安等部门建立联系,建立紧急医疗救援网络。

在突发事件中,应急救援机构可以通过网络寻求支援,并接收外部支援。

通过建立紧急医疗救援网络,可以提高救援效率,减少人员伤亡。

六、应急救援流程在突发事件中,应急救援机构应当按照应急救援流程进行救援。

救援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应急救援队伍迅速出发,到达现场开展救援。

2.对受伤者进行初步评估,确定伤势和救治方案。

3.给予受伤者紧急救治。

4.将受伤者送往医院治疗。

5.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

七、应急救援的风险控制在突发事件中,应急救援机构应当注意风险控制,降低救援风险。

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一、工作目标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旨在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降低突发事件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影响,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1)加强公共卫生风险管理,做好预防工作,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建立健全常备不懈的应急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1)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应急管理工作依法进行。

(2)成立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确保应急响应工作有序开展。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1)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体系,确保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置突发事件。

(2)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各部门能够迅速、高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三、组织管理1、成立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工作。

2、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培训、演练等工作。

3、建立专家咨询组,为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4、明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建立健全协同工作机制。

5、加强信息沟通和协调,确保各级各部门之间信息畅通,形成合力。

6、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和调拨机制,确保应急物资的及时供应。

7、加强对应急队伍的管理,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能力和素质。

8、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各部门、各环节的协同作战能力。

四、预防措施1、加强卫生管理(1)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和重点人群的卫生监管。

(2)严格执行卫生法规和标准,对食品、饮用水、公共场所等实施严格卫生审查和监督。

(3)定期对学校、托幼机构、医疗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卫生检查,确保卫生条件达标。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
第6页
四、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任务
(一)、突发事件现场伤员搜救: 包含搜索、营救 幸存者、伤员检伤分类和分级救治;
(二)、为灾区群众提供紧急医疗救助; (三)、灾区卫生防疫工作: 包含消毒杀虫、灾后
传染病预防与处理; (四)、灾后心理障碍处理; (五)、灾后当地医院重建和医疗培训工作。
1、彻底去除口腔及呼吸道内异物、分泌物; 2、心脏按压时间应尽可能延长; 3.确认死亡时应综合判断,万不可草率臆断。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
第23页
二、开通静脉通路
1、近心端; 2、大血管; 3.粗针头。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
第24页
三、止血
出血是现场抢救最常见表现, 成年人血液 总量占体重8%, 大约4000-5000ml。
(二)、黄色标识: 也称“第二优先”,伤情严重, 应尽早得到抢救;
(三)、绿色标识: 病人神志清楚,受到外伤但不严 重,病情已经有所缓解,可容稍后处理,等候转 送,也称“第三优先”;
(四)、黑色标识: 确认已经死亡或无法救治创伤。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
第12页
三、检伤分类方法
初级分类法:
(一)、命令全部能够行走病人站到一边,给予黄 色或绿色标识;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
第16页
一、心肺复苏术
(一)、心脏骤停原因:
1、冠心病,约占80%左右;
2、心律失常;
3、高血压型心脏病;
4、肺心病;
5、先天性心脏病;
6.各种心肌病;
7、中毒;
8、外伤所致大出血;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
……
第17页
(二)、心脏骤停识别
1、突发意识丧失或抽搐,发生于心脏停搏后 15s内;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预案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预案

1.1 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提高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各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1.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生命至上;(2)预防为主,常备不懈;(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4)协同应对,快速反应;(5)科学评估,精准救援。

二、组织体系与职责2.1 组织体系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组织体系由以下部门组成:(1)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紧急医学救援工作;(2)指挥部:负责制定救援方案,组织实施救援行动;(3)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4)救援队伍:负责现场救援行动的具体实施;(5)专家咨询组:负责为救援工作提供专业咨询和技术支持。

(1)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紧急医学救援总体方案,组织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救援工作;(2)指挥部:负责制定救援方案,组织实施救援行动,协调各部门、各单位资源;(3)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确保救援行动有序进行;(4)救援队伍:负责现场救援行动的具体实施,包括伤员救治、转运、物资保障等;(5)专家咨询组:负责为救援工作提供专业咨询和技术支持,确保救援行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救援准备3.1 人员准备(1)组建专业救援队伍,包括医护人员、护理人员、现场救护员等;(2)加强救援人员培训,提高救援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3)储备救援人员名单,确保救援队伍快速响应。

3.2 物资准备(1)储备应急救援物资,包括救护车、医疗器械、药品、防护用品等;(2)建立物资储备库,确保物资充足;(3)制定物资调拨方案,确保救援物资及时到位。

3.3 车辆准备(1)配备足够的救护车,确保伤员及时转运;(2)建立救护车调度系统,提高转运效率;(3)制定救护车使用和维护制度,确保车辆正常运行。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应急预案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应急预案是一套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制定的应急措施和行动指南。

以下将针对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应急预案进行详细论述,以确保应急预案的高效执行和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背景与引言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暴风雨等)、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爆发、化学品泄漏等)以及恐怖袭击等。

这些事件都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因此,建立一套紧急医学救援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应急预案制定的目标1.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救援效率;3.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

三、应急预案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根据突发事件的特点,制定合理、科学的应急救援方案;2.快速性原则: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采取紧急措施,迅速展开救援行动;3.全面性原则:确保救援工作的全面性,包括现场救援、医疗救治、心理疏导等;4.协同性原则:各相关部门之间要密切合作,形成救援工作的一体化;5.灵活性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灵活调整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紧急响应。

四、应急预案的内容1.组织体系:建立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包括指挥部、协调小组、救援队伍等;2.信息收集与交流:确保救援指挥部能够及时获得突发事件的最新情况,并保障与各方的信息交流畅通;3.人员调配与救援行动:根据现场情况,合理调配人员和资源,并迅速展开救援行动;4.现场救援:组织力量对伤者进行现场抢救、疏散、转运等救援行动;5.医疗救治:统筹协调各级医疗机构,迅速组织医疗救治工作;6.心理疏导:为受伤人员及其家属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减轻其心理压力;7.社会救助与恢复:协调社会资源,提供受灾人员的生活救助,并组织灾后重建工作;8.评估与总结:针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过程进行评估与总结,为今后类似事件提供经验借鉴。

五、应急预案的执行与考核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相关部门要按照预案进行紧急响应,确保救援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治预案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治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紧急医学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中的紧急医学救援工作。

二、组织体系与职责2.1 组织体系2.1.1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领导小组由卫生健康部门、公安、消防、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部门组成,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

2.1.2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指挥部由卫生健康部门、公安、消防、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救援方案、调度救援力量、协调各部门工作。

2.1.3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现场指挥部由卫生健康部门、公安、消防、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部门负责人及救援专家组成,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具体指挥和协调。

2.2 职责2.2.1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制定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总体方案;(2)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救援工作;(3)负责对救援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

2.2.2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指挥部职责(1)根据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领导小组的决策,制定具体救援方案;(2)调度救援力量,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3)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救援工作。

2.2.3 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现场指挥部职责(1)根据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救援工作;(2)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救援工作;(3)及时向上级指挥部报告救援进展情况。

三、救援流程与措施3.1 救援流程3.1.1 报告与启动(1)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地卫生健康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2)向上级指挥部报告救援情况,请求支援。

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应急预案一、总则(一)编制目的确保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以下简称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项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所致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及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县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县及邻近辖区范围内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中涉及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四)工作原则统一领导、明确责任;快速反应、密切协作;措施果断、常备不懈。

二、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导致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情况将应急医疗卫生救援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4级。

(一)特别重大事件(Ⅰ级)(1)一次事件伤亡100人以上,且危重人员多,或者核事故和突发放射事件、化学品泄漏事故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省人民政府或省卫生行政部门请求国家在医疗卫生救援工作上给予支持的突发公共事件。

(2)跨省(区、市)的有特别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

(3)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救援工作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二)重大事件(Ⅱ级)(1)一次事件伤亡50人以上、9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5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2)跨市(州)的有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

(3)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橙 黄 蓝
(三)突发事件分类
地 震
地震灾害每年造成平均约10000—15000人死亡和几十亿 美元的经济损失。
海 啸
2004年12月,
印度洋地震引发
海啸,造成34万
人死亡。
台 风
每秒钟释放出相当于6颗普通原子弹的能量。 历史上,一次死亡人数超过10万人的台风至少有8次。
泥石流
开综合紧急救治、紧
急救命手术及治疗等 开展训练,主要以车 载救援医院和帐篷医 院为主。
2014年天津市地震救援综合演练
大规模出队:人员配 置50—100人,以前 方医院展开、重症伤
员处理、多途径医疗
后送、卫生防疫等开 展训练,主要装备以 方舱医院和大规模帐 篷医院为主。
2014年方舱医院“卫士-14”演习
国家紧急医学武警救援队 武警部队救援医学研究所
队长 所长
侯世科


一、紧急医学救援总述 二、紧急医学救援队组织与管理 三、紧急医学救援三级救治技术
四、紧急医学救援案例分析
一、紧急医学救援总述
(一)突发事件的定义及特征
中国政府在2007年11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共和
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国家抗灾救灾 指挥部
卫计委及前线 指挥部 军队、 武警部队
交通、 铁 道部、 民 航等运输 部门
省抗灾救灾 指挥部
省卫生厅及医 疗救援指挥部
市抗灾救灾 指挥部 市卫生局及医 疗救援指挥部
外来地方医疗救援队
军队、 武警医疗救援队
应急管理法制:在深入总结群众实践经验的基 础上,制订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形成应急管理体制 机制,并且最终上升为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使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基本上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 依。 包括宪法、突发事件应对法、专项法律法规体系 等。
(二)基于空间标准的紧急医学救援三级救治
紧急医学救援的三级救治示意图
一级救治(现场救治):是指在突发事件现场围绕营救幸 存者展开的现场救治。 二级救治(前方医院):是指在距离现场较近,公路1h可 以到达的当地医疗机构或流动医院展开救治。 三级救治(后方医院):是指距离现场相对较远,设置在 安全地带的地方和军队医院,承担前方医疗机构转送来 的伤病员,进行确定性专科治疗。
2010年1月,海地地震应急医学救援
倒塌前的联海团总部大楼
地震后的联海团总部大楼
救援队于当地时间1月14日凌晨2点到达太子港机场, 迅速赶往联海团总部,7层高的大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救援现场特级期救援: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被困人 员营救出来。
灾害紧急期救援:医疗队在中国维和防暴队武装护送下, 先后到总统府、总理府、机场、海中友协等较大规模灾民 集中点开设流动医院。
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成立应急办公室,负责全
国灾害应急管理的统一指挥。
2005年,卫生部和省市卫生行政部门设立应 急办公室,灾难医疗救援工作正式纳入国家卫 生行政管理。
2008年汶川地震后进一步推动了发展。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设立国家安全
委员会。
(四)应急管理体系
我政府应急管理发展历程:(一案三制)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
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 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性
不确定性
复杂性
危害巨大
(二)突发事件变化的分级
突发事件的等级
威胁程度
预警颜色
I级(特别重大)
II级(重大) II级(重大) IV级(一般)
I级(特别严重)
II级(严重) III级(较重) IV级(一般)
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的重要基础,是中国应 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 至2006年底全国已制定各类预案约130多万件。 目前形成了1个国家总体应急预案;21个国家专项应 急预案,57个国务院部门应急预案;31个省、自治 区、直辖市的总体应急预案。
应急管理体制: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
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
梯次检伤分类——在后方医院
2010年玉树地震后,伤员转运至后方医院,再次进行检伤分类。
在后送途中进行检伤分类
2006年黑龙江森 林火灾,35名重 症烧伤伤员后送 过程中:15名已
经气管切开、4名
呼吸机辅助呼吸。
四、紧急医学救援案例分析
携带心电监护/除颤仪、便携式呼吸机、麻醉机等箱组化 急救设备、器械。
目前,国家卫计委分区域建设的4大类国家卫生 应急队伍,配备了由通讯保障平台、技术支撑平 台和后勤保障平台组成的流动医院。
通讯指挥
门诊车
手术车
X线车
生化检验车
药品器械车
生活车
宿营车
(三) 预案
根据处置不同类别的突发事件任务特点,构建 了要素齐全医疗救援模块化预案库,确保“遇有
时间对于挽救生命、提高治愈率和减少伤残率关 系极大。
为达到最佳救治效果,应在人员负伤后尽早实施 救治。
89
印尼海啸救援现场一级救治足部严重创伤患者
二级紧急治疗后转运后送
玉树地震救援流动医院二级救治
二级救治后快速转运后送
2、前后衔接,确保救治质量
前一级要为后一级救治做准备 ,争取时间;后一
二、紧急医学救援队组织与管理

国务院《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 加快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全面做好各类重大突
发公共事件的卫生应急工作 。
《武警法》规定:“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担负国家赋予的
安全保卫任务以及防卫作战、抢险救灾、参加国家经济
建设等任务。”
为进一步强化武警部队履行职责使命能力,武警部队党 委提出了深入强化执勤、处突维稳、反恐突击、抢险救援 、应急保障、空中机动“六种力量”建设,建设现代化武
保障人员舱体、车辆检修调试训练
铁路装卸载训练
(2)分专业训练
通用技能
• 人文、地理、体能、心理、外语、 • 野外生存、宗教、民俗等。 • 要求所有队员必须掌握。 • 通气、止血、包扎、 • 固定、搬运、基础生命维持。 • 要求所有医疗队员必须掌握。 • 截肢术、冻伤、烧伤、 • 溺水、热射病、中毒等。 • 要求医疗专科队员熟练掌握。
制。
应急管理机制:是指突发事件全过程中各种制 度化、程序化的应急管理方法与措施。
我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
领导机构:国务院(领导、负责、指导) 办事机构:应急管理办公室(值守、汇总、综合协调) 工作机构:国务院有关部门(分管落实、预案起草与实施) 地方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对) 专 家 组: 专业人才库(建议、应急处置)
三、紧急医学救援三级救治技术
(一)基于时间标准的紧急医学救援三级救治
存 活 率 特 急 期 紧 急 期 0 3 14天
搜救灾害现场人员
分级救治灾区伤员 医疗体系重建
重 建 期 时间
医学救援三级分期
特急期指的是灾害发生后 3d,该时段是营救废墟 下幸存者的黄金期; 紧急期指的是灾害发生后 3~14d; 重建期指的是灾害发生 14d 以后。工作重点是在 救治灾区伤病员的基础上,着手灾区医疗体系的 重建,如各类医疗机构的重建、卫生宣教、疫情 监测防控等。
基本技能
专科技能
通用技能
体能训练
野外生存训练
模拟搜救训练
破拆技能训练
基本技能
伤口包扎
伤口止血
专科技能
化工厂爆炸伤员救援训练
专科手术
(3)分类别训练
小规模出队:人员配 置10—30人,以快
速集结出动、现场急
救技术运用等开展训 练,主要以背囊和箱 组化装备为主;
中等规模出队:人员 配置30人—50人,以 搭设临时救护所、展
警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
抢险救援作为“六种力量”建设之一,为武警部队医院
发展建设指明了方向。
2011年,国家卫 生部和武警总部联
合发文正式将武警
部队医疗救援队纳
入到国家灾害医疗
救援体系。
经过近年来的建设,军、地现已形成了较为系统
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医学救援力量。 国家卫计委38支国家级救援队; 全军13支国家级救援队;
灾害重建期救援:搭建现场救治医院
展开救援工作
救治血气胸伤员
救治眼外伤伤员
对灾民点喷洒消毒
卫生防病知识宣教
时间三级救治的原则
必须强调在最佳的时间内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达到最佳的救治效果; 鉴于现场医疗条件的限制和伤员数量,必须从救 治的规律出发,突出现场急救的作用; 应注意不应当由于一个伤员的手术时间过长,而 影响和耽误了群体伤员的整体救治效果。
研判、法律法规和媒体联络等; 医护队员 重点训练搜索营救技术、现场急救技 术、紧急救命手术、基础生命维持技术、野外生 存技巧等; 保障队员 重点训练各种型号的救援车辆驾驶与 维修、警卫勤务实施、饮水饮食后勤保障等。
指挥人员网上推演训练
军、地、警一体化协同保障
医护人员搜索营救技能训练
模拟心肺复苏训练
任务、快速反应” 。
1.处突反恐类预案模块
爆 劫 炸 机
处突 反恐类
卫勤保障 总体预案
劫持人质 毒气释放 维稳执勤
2.抢险救灾类预案模块
高原地震
高寒地震
抢险 救灾类
自然灾害 总体预案
热带地震 山区地震 洪涝灾害
泥石流灾害
3.公共安全类预案模块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 矿山矿难救援
公 共 安全类
特大交通事故救援 特大火灾救援
废墟上开展现场救治
方舱医院内开展救命手术
后方医院内开展专科救治
汶川地震废墟现场紧急救治(一级救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