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舆情口碑监测:金龙鱼地沟油事件舆情解析解读
地沟油事件分析
地沟油事件分析摘要: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
经济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科技发展水平的迅猛提高,政府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创造了不起的奇迹。
随着经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产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食品产业已经在国家众多产业中占支柱地位。
在食品的三要素中(安全、营养、食欲),安全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首要标准。
地沟油流向餐桌,我们在餐馆吃饭食用的不知是何种油,也不知道这种油有何危害,使我们对食品安全的进一步加深,怎么样解决地沟油问题,怎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地沟油;原因;解决方案;危害近几年来,在世界围不断出现了食品的安全事件,如英国“疯牛病”和“口蹄疫”事件、比利时“二噁英”事件,国的丹红、吊白块、毒米、毒油、孔雀石绿、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使得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十分严峻。
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但是在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的前提下,食品安全却频频出现问题。
“毒奶粉”惊魂未定,“瘦肉精”尘埃未落, “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又接踵而来,地沟油更是流向我们千万家的餐桌。
食品安全屏障为何屡屡被突破?食品监管出现了哪些问题?为何食品问题屡禁不止?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仅仅依靠完善食品监管体制是远远不够的。
从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中,我们看到的是作为生产者链条整体阶层的道德沦丧问题的严重性。
生产厂商何以追逐财富,将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弃之如敝履?政府部门为何频出重拳,却难取得令人民群众满意的效果?人民群众屡受其害,却难以幸免?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做,才能使我们的食品吃的放心,吃的安心,才能使那些不法分子对这种事件避而远之。
一、地沟油事件简介屠宰场废料变地沟油原料。
2011年10月,市梦乡村民经常闻到附近很臭很臭的味道。
传出恶臭的院子位于市婺城区一个城乡接合部。
危机公关案例
危机公关案例从金龙鱼“问题油”事件浅谈危机公关的“5S”原则的运用关键词:金龙鱼危机公关“5S”原则企业危机公关是指企业为避免或者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损害和威胁,从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包括危机的规避、控制、解决以及危机解决后的复兴等不断学习和适应的动态过程。
与其他类型公关相比,危和紧迫性特点。
正是由于这些特点,所以危机公机公关具有意外性、聚焦性、破坏性关成为企业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方面。
因此,当企业面临危机公关时,必须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此时就要运用到危机公关”5S”原则。
危机公关“5S”原则危机公关的5S原则,是指企业在遇到媒体曝光、公众质疑、恶性事件等危机发生时,科学、合理的运用公共关系法则进行化解,以维护企业与品牌的良好形象与市场业绩。
具体内容如下:1、shouldering the matter承担责任原则:危机发生后,公众会关心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利益的问题,利益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因此无论谁是谁非,企业应该承担责任。
另一方面是感情问题,企业应该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上表示同情和安慰,并通过新闻媒介向公众致歉,解决深层次的心理、情感关系问题,从而赢得公众的理解和信任。
2、sincerity真诚沟通原则企业处于危机漩涡中时,应该主动与新闻媒介联系,尽快与公众沟通,说明事实真相,促使双方互相理解,消除疑虑与不安。
真诚沟通是处理危机的基本原则之一,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诚意。
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公司的高层应向公众说明情况,并致以歉意,从而体现企业勇于承担责任、对消费者负责的企业文化,赢得消费者的同情和理解。
(2)、诚恳。
一切以消费者的利益为重,不回避问题和错误,及时与媒体和公众沟通,向消费者说明消费者的进展情况,重拾消费者的信任和尊重。
(3)、诚实。
诚实是危机处理最关键也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我们会原谅一个人的错误,但不会原谅一个人说谎。
3、speed速度第一原则在危机出现的最初12-24小时内,消息会象病毒一样,以裂变方式高速传播。
从_地沟油_事件浅析餐饮业的信誉危机管理
Forum学术论坛 2012年2月247从“地沟油”事件浅析餐饮业的信誉危机管理四川三星通用航空公司 王宇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陈洛摘 要:在如今信息高速发达的社会,餐饮行业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也越来越关注于餐饮食品的安全与健康。
企业面临危机的可能性比以往都大,而对于企业来说,信誉和形象对于危机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信誉危机的管理是危机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本文围绕“地沟油”事件给餐饮业信誉带来的影响展开论述,并通过对餐饮企业在“地沟油”事件后信誉危机管理进行评析,以便能有效预防信誉危机,并对产生危机后的恢复、重建工作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地沟油”事件 餐饮企业 信誉危机 中图分类号:F7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2(b)-247-02“地沟油”流向我们的餐桌,是存在已久的现象,虽然有关部门一直对此严厉打击,但“地沟油”现象依然顽固,使消费者对各类餐饮企业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感。
全国各地纷纷查出数量巨大的非法用油,其涉及范围之广,生产规模之大,出乎人们的想象。
2011年9月13日,公安部破获了一起团伙生产、销售食用地沟油案件,是近来对地沟油事件打击最为强烈的一次,进而在全国大范围内对地沟油展开了大规模的清查活动。
“地沟油”事件在公众心中造成了恶劣影响,很多用油量大的企业,如川菜、湘菜等餐饮企业最近遭遇了严重的信誉危机,尽管很多企业喊出了一次性用油、不含问题油等口号,消费者却并不买账。
这也造成了一种怪现象:虽然在各地都有被查处的地沟油生产作坊,但却在流通环节中找不见了方向。
消费者越来越不信任餐饮企业提供的食品,在以前到晚上营业高峰期排队等候的热闹场面不见了,往往是几十桌的大厅上座率不到三成。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对餐饮企业经营活动造成的影响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质量危机所带来的在消费者心目中信誉的缺失和品牌的贬值,将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严重后果。
法律案件地沟油事件分析(3篇)
第1篇摘要:地沟油事件是我国近年来食品安全领域的一次重大事件,涉及的法律问题复杂,本文将从地沟油事件的背景、案件概述、法律分析、案件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背景地沟油,顾名思义,是指从地沟、下水道等地方回收的废弃油脂。
这些油脂原本用于生产生物柴油、润滑剂等,但由于回收过程中可能受到污染,无法达到这些产品的生产标准,于是被一些不法分子用于生产食用油。
2011年,我国多地发生地沟油事件,导致大量消费者食用后出现食物中毒、身体不适等症状,引起了广泛关注。
二、案件概述1. 地沟油事件涉及的主要犯罪行为包括:(1)非法回收地沟油:犯罪分子从餐馆、食堂等地方回收废弃油脂,未经处理直接用于生产食用油。
(2)非法加工地沟油:犯罪分子将回收的地沟油进行简单加工,去除异味,然后以低价出售给餐馆、食品加工厂等。
(3)销售有毒有害食品:餐馆、食品加工厂等购买地沟油,用于制作食品,销售给消费者。
2. 地沟油事件的主要涉案人员包括:(1)非法回收地沟油的犯罪分子。
(2)非法加工地沟油的犯罪分子。
(3)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餐馆、食品加工厂负责人。
(4)监管不力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
三、法律分析1. 非法回收地沟油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非法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 非法加工地沟油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非法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 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有毒、有害食品的,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金龙鱼食用油风波危机处理项目
第七届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危机公关类银奖项目主体:嘉里粮油管理(中国)有限公司项目执行:北京智扬公关顾问机构项目背景2004年12月27日卫生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2004年植物油国家卫生监督抽检情况通报”,金龙鱼等三大食用油“榜上有名”,各大媒体于当日开始报道此事,因食用油与“百姓餐桌”上的健康和安全息息相关,因此“金龙鱼等三大食用油上黑榜”的报道在2天内迅速从京城的主流媒体蔓延至全国各地的都市类媒体,主流大众都市类媒体的报道导致了公众对金龙鱼产品质量的置疑,对金龙鱼全线产品产生担心,并对整个食用油行业产生恐慌心理。
各地质检、技监、工商等政府机构也开始对金龙鱼的产品质量高度关注。
同时,全国卖场相继出现金龙鱼产品下架的现象。
项目调研危机处理小组通过情报对危机事件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此次危机的性质及所能影响到的人群及对象。
性质? 问题油是地域问题不是全国问题:被卫生部抽检不合格批次的食用油仅仅在东北销售,其他地区没有销售。
? 问题油是单一大豆色拉油产品问题不是金龙鱼整体品牌问题,金龙鱼品牌下有调和油、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花生油等多个品种,被卫生部抽检不合格批次的食用油仅仅是大豆油;? 问题油是单一规格问题不是多规格问题,被卫生部抽检的六个批次的金龙鱼大豆色拉油中,不合格的仅仅是一个批次即900ml的大豆色拉油,其它批次均抽检合格;? 问题油是产品级别问题不是健康安全问题:按照国家食用植物油标准规定,酸价在3.0以内的食用植物油,都是消费者可以安全健康食用的植物油,因此酸价0.5,仅仅意味着产品不够一级色拉油标准,但属于完全健康食用的范围内;影响对象内部员工和合作伙伴:企业面对这样的大风大浪时,内部员工和合作伙伴都会给予高度的关注,也非常希望通过正式的渠道得知企业应对的策略和事件的进展,而且员工和合作伙伴的态度和立场往往是化危为安的第一力量;卫生部:国家的职能部门,食品卫生检验的权威发布机构,因此对于公众来说,其发布的数据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媒体:食用油的第一、第二品牌金龙鱼和福临门的产品抽检不合格,本身就是巨大的新闻,食品的安全和百姓的健康切身相关,因此全国媒体对此事给予高度关注,并进行了显著报道;因为酸价是一个食品领域中的一个技术问题,公众并不具备有关酸价的知识,从而使公众特别是媒体做出了严重的误读,使得原本的一个产品级别问题升级为一个食品安全问题;海外媒体:尤其是港台媒体对国内食品安全的担忧/误读/误传;消费者:消费者面对媒体披露的酸价超标的报道时,在“宁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的心态下,典型的表现是观望、怀疑、甚至转为购买其它“无问题品牌”,或者停止购买食用油,从而给整个行业都带来巨大的威胁。
“地沟油”事件的成因分析以及法律对策的开题报告
“地沟油”事件的成因分析以及法律对策的开题报告一、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地沟油”事件是指利用餐厨垃圾、油渣等非食用物质和死猪等动物尸体制成,再经过精炼、加工达到看似合格的食用油,用于餐饮业等领域的油品。
由于生产环节中存在不卫生、不安全等问题,这种食用油无法通过正常的安全检测,却被大量使用于市场中,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威胁。
近年来,“地沟油”事件频发,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本文选题旨在通过对“地沟油”事件的成因分析,探讨相关法律对策,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对“地沟油”事件的成因分析;相关法律法规的分析和比较,以及针对“地沟油”事件提出的法律对策建议。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两种研究方法,对“地沟油”事件的原因、影响等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解决“地沟油”问题的法律途径和措施。
三、论文的预期目标和意义本文的预期目标是:全面剖析“地沟油”事件的成因,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研究相关法律法规,比较国内外立法情况,提出法律对策,为防范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促进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改善和完善,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和合法权益。
四、论文的研究步骤1.收集资料和文献,确定研究内容和方向;2.对“地沟油”事件的情况和成因进行分析和梳理,梳理出相关法律法规;3.对国内外相关立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不足之处及启示;4.在现有法律框架基础上,提出具体法律对策建议;5.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提出对未来法律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建议和展望。
五、论文的可行性与限制本文研究对食品安全领域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但由于“地沟油”事件的原因、影响等与生产、加工和供应环节有关,以及法律制度和监管机制等因素复杂多变,因此本文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金龙鱼地沟油事件”传谣者被刑拘
4Food and Life 2017-08“金龙鱼地沟油事件”传谣者被刑拘近日,造谣传谣“地沟油被金龙鱼回收”网络谣言事件取得突破性进展,两名涉案人员因涉嫌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犯罪,已被刑事拘留。
根据刑法,捏造并散布虚假食品安全谣言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等多种犯罪,公安机关将予以严厉打击;对于制造、散布食品安全谣言,不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将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依法作出治安处罚。
外卖配送箱消毒标准出台“饿了么”携手“百度外卖”联合发布了行业内第一个配送箱(包)消毒标准,要求配送箱不得有油(汤)渍和异味。
此前很多外卖送餐箱已使用1年左右,从未消毒。
此次发布的团体标准《消毒餐饮配送箱(包)》(T/CCA 003-2017)对微生物指标有明确要求,不得检出大肠菌群,菌落总数小于100 CFU/cm 2。
“相当于我国法规规定的纸巾表面菌落总数合格指标的一半,也就是说,送餐箱消毒后的内环境应该比纸巾更干净。
”送餐箱消毒标准起草组专家苗虹说。
热点 时讯上海拟推四五家地标性美食夜市上海今年计划推出四五家地标性美食夜市,根据地标性美食夜市的申报条件,将组织第三方专家评审小组开展评审,对经公示没有异议的入围单位,确定评选为上海地标性美食夜市,并予以授牌。
根据要求,申报的经营者须诚信经营,无不良信用记录,3年内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安徽滁州截获世界十大恶草“假高粱”近日,安徽滁州检验检疫局从一批进境的美国高粱中截获检疫性有害杂草,同时也是“世界十大恶性杂草”之一的假高粱种子,这是滁州辖区首次截获该有害生物。
假高粱是多年生杂草,繁殖能力惊人,一个生长季节就能生产8千克鲜重的植株和170米长的地下茎。
它不仅使作物产量降低,还是高粱属作物的许多害虫和病害的寄主,其嫩芽中氰化物聚积量较高,牲畜误食后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危害,目前已被我国明确列为“检疫性有害杂草”。
“地沟油事件”持续发酵的拷问与反思
近日,采购1.45亿元地沟油作为制药原料的消息将健康元、齐鲁制药、正大集团等知名上市公司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也让“地沟油”再次回到了公众的视线之中,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已成了近年来全社会最关注的两个话题。
两大安全问题此起彼伏,一次又一次地引起社会舆论关注,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人们关于食品和药品方面脆弱的神经,然而,之前他们都是独立出现的,或者说是相互掩护着对方,“你方唱罢我登台”的。
终于,这一次,在健康元的撮合下,他们同时登台亮相了。
地沟油检测,本属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近年来令国内食品安全领域头痛不已的主要问题之一。
可无奈的是,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可靠的检测方法可以鉴定地沟油,这也是其近年来能横行食品安全领域的主要原因之一。
药品安全领域,近年来也是事故频发。
从2006年的“鱼腥草”事件,到2008年的“刺五加”事件、“茵栀黄”事件,再到2009年的“糖脂宁”事件、“双黄连”事件,以及距离我们更近的“毒胶囊”事件,都不断刺激着公众脆弱的神经。
食品和药品,与人体健康关系最为密切的两大入口物品,近年来却一再的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不得不让人反思,我们的监管体系、检测水平,是不是真的与时俱进了?究竟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用上放心食品、药品?罪恶根源:利令智昏近年来,因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而“闻名于世”的大型企业屡屡曝光,其中不乏以“放心药、良心药”示人的修正药业。
2012年8月底,焦作健康元、齐鲁制药、正大集团等上市企业,近日纷纷被爆卷入地沟油案,其中焦作健康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涉嫌在2010年初至2011年7月间,共采购1.45亿元地沟油作为制药原料。
然而,在巨额的采购背后,更让人吃惊的是,众多涉案企业在被曝光后的表态。
健康元对外发布澄清公告称“对购进地沟油毫不知情”,而公司高层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知国家禁用地沟油;齐鲁制药在被曝光后竟称“对供应商提供掺杂地沟油的豆油行为,我们毫不知情”。
热点分析:地沟油事件
热点分析:地沟油事件【背景链接】近几年,我国许多地方都存在一个令人发指的问题──“地沟油”问题,这个问题可以说已经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
有些人长期以倒卖“地沟油”为生,他们把这些地沟油经过化学处理后装入成品油桶流入餐桌,这些地沟油流入餐桌严重威胁到我国公众的生命健康。
“地沟油”事件频频发生,但为什么会屡禁不止呢?这个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政府监管缺失、立法体制不完善等等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标准表述】[综合分析]我国近期频繁发生的地沟油生产销售的犯罪案件,震惊全国。
其涉及范围之广,生产规模之大,出乎人们的想象。
“地沟油”流入餐桌,很早就已经出现了,虽然我国有关部门经过严厉打击,但“地沟油”事件依然阴魂不散,据有关专家统计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达百万吨级,这个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地沟油”事件的频繁发生反映了围绕“地沟油”形成的利益链未能从机制上打断。
在利益的驱使下,“地沟油”制售从小作坊升级到大工厂,产业分工细化为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多个环节,“地沟油”生意不但打不死,甚至还越做越大。
在餐厨垃圾处理上,我国长期处于“无政府”的状态,这为那些不法商贩提供了大规模庞大的“灰色产业”的空间。
再者,也反映了我国政府监管不力等问题。
[原因分析]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一直是我国政府部门重点监管的对象,为什么长期以来发生的“地沟油”事件屡打不绝呢?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利益的驱动。
一些黑心经营者将“地沟油”非法贩卖,回馈的利润高达十几甚至几十倍,从而诱使一些人为了利益,昧着自己的良心,从中赚取高额利润。
二是立法体系不完善。
现今我国刑法中针对“地沟油”问题还没有规定相应的惩罚措施,而且“地沟油”事件的不同环节存在“罪与非罪”界限不清楚的问题。
三是监管不力。
就“地沟油”的监管工作而言,工商、质检、环保、公安、食品监督局等部门虽都有管理职权,但谁是主导部门不明确,长期处于推诿扯皮状态,导致执法监管不到位,整治力度不大,使黑心经营者钻了空子。
法律案件地沟油事件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地沟油事件频发,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地沟油事件不仅暴露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也揭示了相关法律法规的不足。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对地沟油事件进行分析,以期对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二、地沟油事件概述地沟油,是指从餐厨垃圾、废弃油脂等非食用油料中提炼出来的油脂。
地沟油含有大量有害物质,长期食用会导致人体健康严重受损。
地沟油事件是指非法经营者将地沟油加工、销售给消费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2011年,我国某地发生地沟油事件,涉案人员将地沟油加工成食用油,流入市场。
事件曝光后,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经过调查,涉案人员被依法逮捕,案件也进入了司法程序。
三、地沟油事件的法律分析(一)地沟油事件涉及的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基本法律,对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进行了全面规范。
地沟油事件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因此,《食品安全法》对此有明确规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对犯罪行为进行规定。
地沟油事件涉及犯罪行为,因此,《刑法》对此有明确规定。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法》是我国产品质量领域的基本法律,对产品质量进行了规范。
地沟油事件涉及产品质量问题,因此,《产品质量法》对此有相关规定。
(二)地沟油事件的法律责任1. 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地沟油事件涉案人员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
2. 民事责任根据《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地沟油事件受害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涉案人员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3. 行政责任根据《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监管部门对地沟油事件负有监管责任。
监管部门未履行监管职责,依法应承担行政责任。
四、地沟油事件的法律启示(一)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地沟油事件暴露了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不足。
应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金龙鱼地沟油事件
金龙鱼地沟油事件金龙鱼地沟油事件是指2013年11月份中国浙江温州爆发的一起食品安全事件,涉及到著名食品企业金龙鱼公司。
这起事件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并对中国的食品安全形象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事件起因于金龙鱼公司生产的一批食用油被曝光使用了地沟油作为原料。
地沟油是指由于高昂的成本造成的盗捞和非法回收油脂的行为,通过排污管道直接倒入河流、下水道或者集装箱等地下贮存,并且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后再次进入流通。
这种油脂因为其不卫生、有害健康而备受诟病,并且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
曝光后,金龙鱼公司迅速作出回应,并表示将深入调查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随后,政府部门进行了全面调查,并通过抽检发现了地沟油的存在。
金龙鱼公司因涉嫌使用地沟油被暂停生产和销售,相关责任人员也被迅速调查。
在此次事件中,金龙鱼公司的形象受到了严重影响,产品销量和市场份额也大幅下滑。
这起事件引发了广泛的舆论和讨论,揭露了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一系列问题和不足。
一方面,食品企业缺少有效的内部监管机制和风险控制系统,容易造成产品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监管部门的监测能力和执法力度也存在不足,无法及时发现并处理类似的食品安全问题。
此外,消费者的监督意识也需要提高,只有当消费者普遍提高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和防范意识,才能够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从根本上保障食品安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完善了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了企业和监管部门的责任和义务。
其次,加强了监管力度,提高了监测和检测的能力,严厉打击地沟油等食品安全问题。
此外,加强了对企业的督促检查和监管,对违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和责任追究。
这些措施有效的提高了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增强了人民对食品的信任度。
总的来说,金龙鱼地沟油事件是中国食品安全领域的一次重大事件,对食品企业和监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加强企业自身的责任意识和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增强消费者的监督意识,才能够构建起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食品供应链。
热点事件
再次,建立起严格的问责制度,对于那些在地沟油的监管中失职的相关部门和个人予以严厉惩处。要明确分工合作制度,使得各部门在地沟油的监管中便于合作开展工作。把地沟油的监管问题列入政府部门考核指标体系和政府官员的奖惩体制,提高他们积极治理的自觉性。
最后,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并严格执行。目前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的规定》对违反者怎么处罚、处罚程度等,均未做具体规定,缺少可操作性。我们应迅速做出完善,在细节处做好补充,使其具有可行性。
数位嘉宾认为,中国社会过于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视了社会道德的建设,才导致“小悦悦悲剧”的发生。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光有金钱是不行的,更需要成为一个让世界各国人民尊敬的国家。
两岁女童接连遭遇两辆汽车碾压,18名路人无人施救,一名捡破烂的阿婆的善良反被质疑为“想出名”。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正在引发舆论的沉痛反思,人们有发自内心的刺痛和疑问,我们这个社会怎么了,让人变得如此冷漠、冷血,道德被搁置,良善被嘲弄。
第二,道德缺失是另一重要原因。未经许可将废油卖给不明身份人的餐馆以及在地沟中捞取废油,提炼废油的人,他们对消费者健康的漠视,为一己私利,置社会公德和法律不顾,使得地沟油从个别人为之变了了今天的蔓延式。另一方面,许多人在吃饭时铺张浪费不按量索取,会有大量剩菜,这些也成了不法分子用以加工的原料。
第三,在餐厨垃圾的处理上,我国长期处在管理缺失状态,这就给某些不法商贩提供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灰色产业"空间。地沟油遭遇"界定难",也让很多不法使用地沟油的餐饮企业逍遥法外。由于没有国家标准,即使鉴定出油有问题,也无法界定油就是地沟油,给处罚带来了难度。有专家也曾对媒体称,从专业角度讲,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能检测出所有的地沟油,勾兑油的检测难度很大。
地沟油事件分析
地沟油事件分析摘要: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
经济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科技发展水平的迅猛提高,政府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创造了不起的奇迹。
随着经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产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食品产业已经在国家众多产业中占支柱地位。
在食品的三要素中(安全、营养、食欲),安全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首要标准。
地沟油流向餐桌,我们在餐馆吃饭食用的不知是何种油,也不知道这种油有何危害,使我们对食品安全的进一步加深,怎么样解决地沟油问题,怎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地沟油;原因;解决方案;危害近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了食品的安全事件,如英国“疯牛病”和“口蹄疫”事件、比利时“二噁英”事件,国内的苏丹红、吊白块、毒米、毒油、孔雀石绿、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使得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十分严峻。
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但是在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的前提下,食品安全却频频出现问题。
“毒奶粉”惊魂未定,“瘦肉精”尘埃未落, “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又接踵而来,地沟油更是流向我们千万家的餐桌。
食品安全屏障为何屡屡被突破?食品监管出现了哪些问题?为何食品问题屡禁不止?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仅仅依靠完善食品监管体制是远远不够的。
从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中,我们看到的是作为生产者链条整体阶层的道德沦丧问题的严重性。
生产厂商何以追逐财富,将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弃之如敝履?政府部门为何频出重拳,却难取得令人民群众满意的效果?人民群众屡受其害,却难以幸免?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做,才能使我们的食品吃的放心,吃的安心,才能使那些不法分子对这种违法事件避而远之。
一、地沟油事件简介屠宰场废料变地沟油原料。
2011年10月,金华市苏梦乡村民经常闻到附近很臭很臭的味道。
传出恶臭的院子位于金华市婺城区一个城乡接合部。
金龙鱼地沟油事件
金龙鱼地沟油事件金龙鱼地沟油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是一个涉及食品安全的严重问题。
地沟油是指以废弃动植物油脂为原料,通过非法或不合规范的途径回收、加工再利用的一种食用油。
这种油质量低劣,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
金龙鱼地沟油事件在中国掀起了一场风暴,震惊了全国人民。
金龙鱼是一家颇具知名度的食品油品牌,消费者对其产品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然而,最近的调查发现,金龙鱼产品中存在严重的地沟油问题,令人惊愕。
地沟油通常是通过非法的手段获得的,这包括从下水道、厕所等地收集废弃食用油脂,并经过一系列不合规范的加工手段,再次流入市场。
这些地沟油质量低劣,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农药残留、致癌物质等有害物质。
长期食用地沟油会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如肝脏损伤、癌症等。
在金龙鱼地沟油事件中,一些不法商家购买地沟油并冒充金龙鱼品牌进行销售。
他们使用与金龙鱼包装相似的包装材料,在市场上误导消费者。
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金龙鱼的知识产权,更严重地威胁着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金龙鱼地沟油事件的曝光对中国食品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它揭示了一些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问题,使人们重新思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其他食品品牌的关注,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他们购买的食品是否安全可靠。
面对这一事件,金龙鱼公司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危机。
首先,他们公开道歉,向消费者承认问题的存在,并保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产品质量。
其次,金龙鱼公司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团队,展开全面调查,以确定问题的根源和规模。
最后,金龙鱼公司加强了对供应链的管理和监督,从源头上杜绝地沟油的进入。
这一事件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相关部门对金龙鱼公司进行了调查,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对食品行业的监督和管理。
这包括加强对地沟油的打击力度、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对食品企业的监管等。
金龙鱼地沟油事件是一个警示,提醒我们食品安全仍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关注产品的质量,选择可靠的品牌。
2004十大危机公关案例之金龙鱼“虚假广告”-公共关系_43
2004十大危机公关案例之金龙鱼“虚假广告”-公共关系_432004十大危机公关案例之金龙鱼“虚假广告”-公共关系7.金龙鱼“虚假广告事件”,树大招风8月26日,媒体刊发了金龙鱼以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副会长李志伟的名义和观点的文章《您的炒菜油是否健康?》,强调金龙鱼1?1?1调和油是最健康、最营养的一种食用油。
文章同时指出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的中国国家标准高于欧美标准20倍,过量摄入容易形成肝中毒、肝昏迷、肝死亡,从而引起消费者的较大震动。
9月6日,中国粮油学会曾就该文发表郑重声明并被鲁花操纵:个别单位在媒体上盗用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副会长李志伟的名义来宣传1?1?1调和油。
声明同时指出,目前国内外市场上没有任何单一食用油或者食用调和油的成分能达到1?1?1的均衡营养比例。
声明直指金龙鱼。
9月10日,因金龙鱼1?1?1调和油里3种脂肪酸的真实比例为0.27?1?1,北京市工商局广告处以其涉嫌虚假宣传为名召集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广告部负责人,要求金龙鱼更改广告内容之后,再重新播放。
9月13日,国内7家粮油名企联名向国家工商总局和北京市工商局递交“紧急致函”,要求工商部门叫停金龙鱼广告。
7家企业认为,这会引起消费者的恐惧,要求工商部门勒令停止一切与1?1?1有关的产品包装、标签及广告宣传。
而在整个食用油大战中鲁花、金龙鱼、公关公司均为了自身的利益参与进来,而置基本事实、国家标准行业发展于不顾。
综合评价:35分点评:这是典型的竞争对手策划的公关危机事件,事件的双方有两组:一组是金龙鱼和鲁花,另一组是双方的公关代理公司。
事件中各方的举止均有可圈可点之处,危机事件中的主人公——金龙鱼和鲁花两家企业的负责人一直未现身,替他们在各家媒体间张罗的仅仅是公关公司。
就本次“金龙鱼事件”来看,金龙鱼的做法本身就已经为整个危机事件埋下了隐患。
首先,作为企业可以宣扬你的产品好,但万不可贬低对手,而金龙鱼却假借粮油学会的名义宣传自己是最好的,同时攻击别的企业是有违健康的,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必然招致围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舆情观察:金龙鱼地沟油事件舆情分析【导读】5月14日,人民网一篇《地沟油去哪儿了?起底京畿地沟油黑色产业链》的报道矛头直指金龙鱼母公司系益海嘉里集团,把中国食用油巨头拉入舆情危机的漩涡,引发舆论大范围的议论,各种质疑、问责声如期而至,一场声势浩大的舆情“拉锯战”火速上演。
最终,事件以5月20日人民网记者的道歉“更正声明”的双方和解方式落幕,但其给事件双方口碑及品牌造成的伤害却无法一时修复,特别作为被报道的金龙鱼品牌,这一伤害则表现的更为明显。
一、金龙鱼地沟油事件舆情发展脉络梳理起源:人民网曝光金龙鱼母公司地沟油5月14日人民网发表报道称,经过1个多月的暗访,发现京畿地沟油黑色产业链的最终流向地为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
一家名为金正阳物流公司的运油车将大量“地沟油”由河北转运至天津保税区津滨大道一家大型工厂,该大型工厂厂区即为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
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为益海嘉里集团所有,益海嘉里成功塑造了金龙鱼、胡姬花、口福等食用油行业标志性品牌。
回应:嘉里粮油回应报道事实错误针对14日人民网报道引起的舆论关注,5月15日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在益海嘉里官网发表回应说明。
说明称,经核实,记者在报道中误将“嘉里油脂化学工业(天津)有限公司”当成“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这两家企业同属益海嘉里集团,厂区相邻,但产品原料、生产等差异很大,厂区之间有隔离措施。
人民网报道中记者所写的:“经确认,这家大型工厂厂区为‘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是严重的事实错误。
并邀请人民网迅速安排记者前来核实此批工业原料的釆购加工销售等流向,纠正事实性错误,更正错误信息,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
发酵:媒体推动呼吁真相的声音高涨人民网该报道播出后,立即在网上引发舆论强烈反响,随后搜狐、凤凰、新浪、中国网等等众多媒体纷纷对该报道进行转载和报道,使得事件话题的网络曝光量猛增,并在16日达到高潮。
虽然金龙鱼母公司对该报道作出说明,但是新浪财经的调查,目前选择信任人民网的网友比例超过半数。
在媒体的推动下,舆论对于还原地沟油真相的呼声高涨。
5月17日,来自法制日报《金龙鱼地沟油事件,亟须权威调查》评论文章被各大门户媒体转载,受到舆论的积极支持。
5月18日,人民网再次发布报道:人民网记者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深泽县耿庄村厂区外采访时,从厂内冲出4名身份不明的男子,对记者进行殴打,其中一人用砖头砸打记者头部,两名记者受伤,其中一人被打人者短暂扣押,记者相机、手机被抢走。
该报道再次引发网上舆情的二次爆发,并在19日再次达到第二波舆情高潮。
二次回应:将对人民网采取法律行动对于18日人民网报道的打人事件,当天益海嘉里公司再次发表声明,声明表示:益海嘉里刚获悉人民网记者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深泽县耿庄村采访时遭殴打事件,我们深表震惊,我们反对一切的暴力行为!并向不畏黑恶势力的记者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呼吁全社会关注地沟油这一社会问题,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和通路。
更正:人民网澄清误报当事记者道歉5月20日,人民网发布“更正”声明。
声明内容称:5月14日,人民网刊发了题为《地沟油去哪儿了?起底京畿地沟油黑色产业链》的报道,其中,我不慎将嘉里油脂化学工业(天津)有限公司误报为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
对由此给益海嘉里集团造成的不良影响,我深表歉意。
人民网5月18日刊发的报道《起底京畿地沟油黑色产业链之二》,已就此处失误做出澄清。
和解:人民网澄清益海嘉里放弃法律诉讼5月20日,益海嘉里表示,基于人民网已对5月14日刊发的报道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澄清、删除并更正;同时,人民网相关记者也就误报对益海嘉里集团带来的不良影响公开表达了歉意。
益海嘉里集团将不会就本次误报事件对人民网采取法律行动。
二、金龙鱼地沟油事件舆情走势分析5月22日,统计乐思舆情监测系统“金龙鱼地沟油事件”舆情专题9天监测数据显示:从5月14日人民网报道金龙鱼涉及地沟油事件到2日双方和解,系统采集有关该话题的舆论信息总量达5627条。
根据话题舆情走势图看来,该事件在舆情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个节点推动舆情达到高潮。
第一个节点出现在5月16日,因为人民网对金龙鱼地沟油事件的曝光,吸引众多媒体和草根博主的围观议论,而又权威媒体带动的呼吁地沟油真相调查把事件舆情推向第一个高潮。
第二个节点出现在5月19日,由于18日人民报道了其记者在实地调查地沟油事件时遭到了殴打,引发舆论再次发酵。
这一时期,媒体和贴吧的高报道量对舆情的二次发酵起到了推动作用。
分析“金龙鱼地沟油事件”不同媒介话题曝光量走势图可知,在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媒体在推动舆情走向上发挥着主动作用,微博、论坛、贴吧呈交错发展态势。
在事件报道前期,微博曝量在其他三类媒介之前,对事件初期舆论走热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而随着微博议论的推进,开始吸引更多的媒体参与事件报道,并在以后的时间占据主动地位。
在两次舆情高潮期,贴吧话题的走高对事件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论坛则相对较为平缓。
从“金龙鱼地沟油事件”的媒体来源分布情况看,新闻、微博和贴吧成为该事件舆论发酵的主要阵地,话题总量达3501条,占总数据量的77%。
三、金龙鱼地沟油事件网民观点梳理认同记者报道内容网友“老兵新传52神探”:金龙鱼的嫌疑很大,宁可相信其有。
支持记者。
山东青岛网友:记者好可怜,为人民办事的时候也希望我们能为他做点什么。
广东湛江网友:殴打记者,证明了暗示真有其事,此地无银三百两不相信金龙鱼地沟油网友“小小不可贴”:金龙鱼有开放工厂的,相信金龙鱼的品质。
网友“佛山张大嘴”:相信金龙鱼的质量,我会继续使用。
网友“Lucineee”:那个报道应该是失实的,把工业和食用的混为一谈了…湖北武汉网友:记者做的错误报导。
在人民网道歉了。
记者先动的手,记者欺人太甚,忍无可忍。
质疑记者道歉被和谐搜狐网友“天涯”:钱,可摆平一切!新浪泰州手机用户:黑啊,钱和谐了,难道记者是瞎子,尼玛的。
网友“yyl130446 ”:既然是化工原料,那请问为什么是用标有食用油的物流车呢,欲盖弥彰,人民网是不是受到威胁了改口,还是被人收买了呢?远离金龙鱼新浪太原手机用户:要想健康,远离金龙鱼。
网友“失我者”:还是不要买金龙鱼了,支持国产鲁花。
网友“Amy8587”:现在看到金龙鱼有种想吐的感觉,最近买的是多力。
浙江杭州手机用户:一直都是食用金龙鱼的!失去信任了!感觉不会再爱了!国家的管理人员都死了?要求严查和监督金龙鱼地沟油网友“杨树苗”:一定要严惩制售黑心油的犯罪份子,严打。
湖北黄石网友:严惩,那些食品公安环保地方保护者没有它们的保护它是开不成的。
江西南昌手机用户:从药到奶再到油,都一直严重欺骗和伤害人民的健康!不要再罚什么款啦!应该罪以至死千百回了,应该杀鸡警猴了!不然难以警世界网友“远野风景油画”:严肃对待这事件,这有关国民食品安全问题,是不是金龙鱼用了地沟油待事态明朗期待真相!对打記者的暴徒要严惩!批评金龙鱼江苏无锡手机用户:金龙鱼不吃好多年了,谁吃谁倒霉!新疆乌鲁木齐手机用户:把金龙鱼赶出中国!浙江杭州手机用户:金龙鱼呀你怎么这么没有良心啊!批评执法部门不作为新浪上海手机用户:责任主要在监督部门!太腐败…新浪汕头手机用户:为什么发现的不是执法部门而是记者?新浪青岛手机用户:我想问为什么总是记者先暴光再所为的政府部门再出来调查,那我想问中国的某些部门是不是应该取消,以后记者兼任执法部算了,值得我们深思啊?网友“雪花MAN天飞”:什么事儿都得记者报光了才有政府出面管,工商,质检,公安,环保你们每天玩游戏呢吧,记者能找能报你们为什么不能直接管呢?百姓举报无人理,还得是记者!批评国内食品安全网友“狮子禅”:还尼玛舌尖上的中国,不要脸啊!中国商人真他妈恶心死人不偿命咯!网友“银领钱途”:现在国内真不知道还有什么食品是安全的。
广东广州手机用户:现如今食品安全是大问题,处处隐藏杀机,谁能为我们的人身安全负责?为我们健康买单!四、金龙鱼地沟油事件主要媒体评论《法制晚报》:尽管益海嘉里认为人民网记者“摸错了门”,但疑问依然存在着——既然地沟油是工业制品的原料,为什么要委托专门运送食用油的物流公司来运输?公众的质疑还包括:粮油公司与油脂化工公司距离如此之近,谁又能保证地沟油不会进入“隔壁”?《中国商网》:众所周知,对于任何一家规模庞大的跨国集团公司来说,其内部管理链条往往会拉得比较长。
因而,在这种下一级对上一级负责的权力传递过程之中,存在太多的环节有可能出现“掉链子”情况。
假如在一定范围内出现管理失控,导致某个子公司出现“欺上瞒下”问题,乃至于集团公司也并不能掌控下属,这绝非罕见之事。
既然如此,作为集团公司,如何能担保在两个小时之内就已经彻底查清一切?《郑州晚报》:当事企业予以“抗议”,并且“宣布将起诉”,这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媒体刊发报道,就“失误做出澄清”,当事记者进行道歉,也体现了自觉自律。
就目前呈现出来的事实来看,“地沟油去哪儿”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结果,但不应该就此结束。
“地沟油最终去哪儿了”还是一个谜,应该有一个跟进的答案。
《唐山晚报》:益海嘉里邀请媒体进一步监督,固然是一个积极的态度,但笔者想说的是,金龙鱼到底是不是地沟鱼不光是记者的事,记者即便再做深入调查,所得出的结论也只是一种舆论监督结论,不是权威的结论。
在这一事件中,记者只是扮演了一个调查者、揭露者、质疑者的角色,记者的调查结论只是一种线索,或者说是一种证据。
而这样一个牵涉食品安全、被公众高度关注的敏感事件,必须要由监管部门乃至警方作出结论,才是法定结论,才有公信力、说服力。
《东方网》:不管调查结果如何,这一“地沟油事件”都不能就此画句号,因为这一事件再次暴露了我国在地沟的回收、加工等环节上的监管漏洞,如果不想方设法从根子上解决问题,让地沟的回收再利用过程完全处在阳光之下,让见利忘义之举无法遁形,那么什么样的问题都有可能发生。
《成都商报》:一家食用油企业被媒体曝光涉嫌使用地沟油,尤其对于多个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接近50%的益海嘉里来说,无疑是非常严重的指控。
媒体报道的行为,基于媒体的舆论监督权;报道的内容,事关企业的名誉权。
媒体舆论监督权的基础,又在于公众的知情权。
表面上看起来,金龙鱼事件是益海嘉里和人民网之间的纠纷,但实质上却让公众成为陪绑的角色。
五、金龙鱼地沟油事件舆情点评5月20日,随着人民网及当事记者对“金龙鱼地沟油事件”的澄清和道歉,该事件最终也以双方的握手言和落幕。
虽然该事件在舆情发酵过程中,对金龙鱼的品牌和社会口碑不可避免的造成一定伤害,但是从真个事件中益海嘉里集团对危机的处置措施来看,其表现出了该集团极强的舆情应对和舆情处置能力,是值得当前舆情环境下其他企业部门学习的。
及时回应避免事件舆情变得更糟糕5月14日人民网曝光“金龙鱼地沟油事件”后,5月15日,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就第一时间对该事件做出及时的回应和说明,以平和、开放的姿态指出报道失实的问题,并邀请媒体前去核实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