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锌粉置换提银为例讨论置换反应动力学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置换反应专题教案

初中化学置换反应专题教案

初中化学置换反应专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置换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置换反应的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3. 能够解释置换反应的机理。

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置换反应的特点和实验现象。

2. 理解置换反应的机理。

3. 应用所学知识解析问题。

三、教学内容:1. 置换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2. 置换反应的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3. 置换反应的机理及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验现象引入置换反应的概念,让学生观察不同金属在酸溶液中的反应现象,引发学生对置换反应的好奇。

2. 理论讲解:介绍置换反应的定义、特点和实验现象,通过示例化学方程式说明置换反应的原理。

3. 联想拓展:让学生联想生活中的置换反应现象,并举例说明,如金属腐蚀中的置换反应。

4.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置换反应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化学方程式。

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置换反应的理解。

5. 深化延伸:讨论置换反应中发生的电子转移过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置换反应的机理。

6. 实践应用:通过实际情境解析置换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金属材料的防腐处理等。

7. 总结提高:总结置换反应的特点、机理和应用,强化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

五、教学方法:1. 示范引导法2. 实验操作法3. 案例分析法4. 合作探究法六、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2. 计算题练习3. 应用题分析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2. 实验指导书3. PPT课件八、作业布置: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置换反应的知识。

2. 完成相关练习题。

3. 思考生活中的置换反应现象并记录。

九、课后反思:通过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锌湿法冶金课件-1

锌湿法冶金课件-1

(2)针铁矿法 针铁矿法要求控制Fe3+浓度小于1g/L,为此有两种方 法除高浓度的Fe3+。 方法1(V.M法——Vieille Montagne比利时老山公司): 用还原剂(ZnS, 85-90oC )将Fe3+还原为Fe2+,然后在 80-90oC和pH=2.0-3.5条件下用空气将Fe2+氧化为Fe3+,则 生成针铁矿。 2Fe3+ + ZnS = 2Fe2+ + Zn2+ + S 2Fe2+ + 1/2O2 + H2O + 2ZnO = 2FeOOH + 2Zn2+
(3)赤铁矿法 先将Fe3+还原为Fe2+,然后控制H2SO4>2%和 180-200oC下,氧化生成Fe2O3。沉淀后Fe3+ 3 g/L。 2Fe2+ + 1/2O2 + 2H2O = Fe2O3 + 4H+
3)硫酸锌溶液(中性浸出液)的净化 中性浸出过程中,铁、砷、锑、锗等杂质大部分水解 沉淀除去,但还含有各种其他杂质离子,它们分别是铜、 镉、钴、镍、氟和氯以及少量砷、锑等离子,这些离子 对锌的电解都十分有害,需要净化除去。 (1)净化除铜镉 工业上用锌粉置换法分离硫酸锌溶液中的铜镉,置换 法的理论依据是锌的活性比铜镉大。 Zn + Cu2+ = Cu + Zn2+ Zn + Cd2+ = Cd + Zn2+ 除铜镉条件:温度45-50oC,锌粉用量为理论用量的 1.6-2.0倍,锌粉粒度为0.105-0.125mm以下。 (2)净化除钴 热力学上锌粉可以将钴置换沉淀完全,但由于动力学 因素的影响,也就是反应速度太慢,实际过程中需要加 入添加剂才能将钴沉淀完全。添加剂有铜盐、砷盐、锑 盐等物质。

三种金属之间发生置换反应

三种金属之间发生置换反应

三种金属之间发生置换反应教学目标:1.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金属发生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

2.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会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及化学式和离子符号。

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教学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应用的分析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有两种金属分别为铁和铜你能用化学方法判断它们的活动性顺序吗?有几种方法。

学生自学合作交流:1.会背和默写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能够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三个应用。

2.用化学方法判断金属活动性。

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判断(1)铁和铜(2)铝和锌(3)铜和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判断(1)铁、铜、银(2)铁、锌、银(3)铝、铁、锌3.一种金属置换两种金属例(1)向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低加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结论正确的()1 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银2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银和铜的混合物3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4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2)向含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镁得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 )A.银,铜,镁 B.铜,镁锌 C.银,铜,锌 D.银,镁,锌(3)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铝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蓝色滤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B.滤渣中一定有Cu,可能有AlC.滤液中只有Al2(SO4)3 D.滤液中只有CuSO4教师点拨提高升华:判断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的滤液、滤渣的成分。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遵循两个原则:前置后原则-----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言溶液中置换出来;距离越远越发生原则-------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距离越远的,越先发生反应,且这个置换反应进行充分后,另一个置换反应才会发生。

1.一种活泼金属置换两种金属。

例1、向一定质量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定质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滤液M中一定存在Zn2+ B.滤液M的颜色呈蓝色C.滤渣N中一定含有Fe和Cu D.滤渣N的质量小于加入锌粉的质量例2、向盛有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的烧杯中逐渐加入Zn粉,并边加边搅拌,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a点的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哪些(写离子符号)?(2)写出b~c(不包括b点)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d点的固体中含有几种物质?2.两种活泼金属置换一种金属例3、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铝和铁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溶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滤渣中加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B.向滤液中加盐酸,可能有沉淀产生C.滤渣中可能含银D.滤液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不含硝酸银,可能含硝酸铝例4、将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剩余固体成分是()A.肯定有银B.肯定有铜C.可能有铁D.可能有铁和银例5、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进行了下图实验,已知溶液甲呈蓝色。

以锌粉置换提银为例讨论置换反应动力学共22页

以锌粉置换提银为例讨论置换反应动力学共22页
以锌粉置换提银为例讨论置换反应动 力学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Thank you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化学提银

化学提银

1调整废定影液的PH值首先在废定影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将其PH值调整到8~9.一般废定影液中的PH值在6.5~7.直接投加硫化钠会有部分流地销变成硫比氢外溢,不仅影响硫化钠投量的准确性.而且还造成环境污染,当把废定影液的PH值调至8~9呈弱碱性时.上述弊病即可克服。

另外也可用石灰和纯碱来调节PH值至8~9。

2提取硫化银沉淀物在废定影液中加硫化钠生成硫化银沉淀废定影液中的银主要以硫代硫酸银的络合物形式存在该方法缺点是硫化银为胶状沉淀,颗粒较细,难于过滤和洗涤。

若洗涤不干净,将严重地影响下一步的还原。

解决方法:采用加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新洁尔灭,产生的疏水阳离子中和硫化银胶体所带的负电荷,而使硫化银很快聚集成大颗粒沉淀,沉降于容器底部。

解决了沉淀难过滤和洗涤的问题,每升废定影液只需加人一定量新洁尔灭,就得到大颗粒沉淀,沉降30min,过滤和洗涤都非常容易。

要从硫化银中把银提取出来,最好的方法是硫化银和碳酸钠一起高温煅烧,反应方程式是:Ag2S+Na2CO3==高温==2Ag+SO2+Na2O+C这个反应在最好是加过量碳酸钠,质量比1:2反应要达到1200°C以上,这样所有的物质都会融化,生成的银金属就会沉在下层,上层剩下的就是Na2O 、C和过量的碳酸钠,等到固体冷却以后,水洗就可以把杂质洗掉,得到白色银块~~~往定影液加硫化钠溶液(很少就够,太多副反应残留硫太多),形成硫化银沉淀,沉降过滤、洗涤后,灼烧可得金属银。

控制好硫化钠不过量,定影液过滤后还可以再使用,但千万控制好硫化钠不能过量!否则......有你好看!定影液含银大概每公升8--10克,100公升的定影液要放进多少的硫化钠来反应沉淀呢?浏览次数:1496次悬赏分:10 | 解决时间:2007-12-9 20:11 | 提问者:mfkfjwxf | 检举定影液含银大概每公升8--10克,100公升的定影液要放进多少的硫化钠来反应沉淀呢?最佳答案8*100/108/2*78=288.810*100/108/2*78=361.1所以在288.8g-361.1g琉化钠的加入量:可参考试纸测得的银含量.如测得银含量为5g/L,则加分析纯的硫化钠l 0g—l 5g(工业级的硫化钠纯度一般在60%左右,用时要多加l倍),硫化钠的加入量宁多勿少!硫化银沉淀完全的判定:a取上清液加少量硫化钠,如无黑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反应终了:b取上清液加少量琉化钠,如有黑色沉淀产生,则说明硫化钠加入量不足.需补加少量硫化钠.硼氢化钠还原由于硼氢化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因次可以在其碱性溶液中把金属银置换出来。

《锌及其化合物》课件

《锌及其化合物》课件
考点12 锌及其化合物
知识梳理
01 单质锌
锌的原子序数是30,在化学元素周期表 中位于第4周期、第IIB族 。锌单质是一种浅 灰色的过渡金属。锌是第四"常见"的金属, 仅次于铁、铝及铜。
锌易溶于酸,也易从溶液中置换金、银、
铜等不活泼金属。锌的氧化膜熔点高,但金属锌 熔点却很低,所以在酒精灯上加热锌片,锌片熔 化变软,却不落下,正是因为氧化膜的作用。
0
20
40 60 80 100
NH4Cl ZnCl2
29.3 37.2 45.8 55.3 65.6 77.3 343 395 452 488 541 614
化合物 Ksp近似值
Zn(OH)2 10-17
Fe(OH)2 10-17
Fe(OH)3 10-39
例题精讲
02 2015全国卷II,节选
回答下列问题:
金属锌能够与氧气、卤素、磷和硫等非金属 单质化合。
点燃
2Zn + O2 ==== 2ZnO
Zn + X2 ==== ZnX2 ( X = F、Cl、Br、I )
高温
3Zn + 2P ==== Zn3P2
Zn + S ==== ZnS
知识梳理
02 锌的化合物
1. 氧化锌
氧化锌是一种白色的颜料,俗名叫锌白 , 白色粉末。溶于酸、氢氧化钠、氯化铵 , 不 溶于水、乙醇和氨水。
其工作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Zn电极是负极 B. Ag2O电极上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还原反应 C. Zn电极的电极反应式:Zn - 2e- + 2OH- == Zn(OH)2 D. 放电前后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

物质的转化第2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26张)

物质的转化第2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26张)

2.金属冶炼的方法
(1)常用方法: 用碳、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剂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 下反应,夺取金属氧化物的氧,得到游离态的金属。
(2)碳与氧化铜反应:
①炽热的炭在高温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高温
C+CO2 2CO ②一氧化碳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生成金属铜。
CO+CuO △ Cu+CO2
(2)装置:
(3)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入药品; ③点燃酒精灯; ④向玻璃管中通入一氧化碳; ⑤点燃酒精喷灯; ⑥反应完成后熄灭酒精喷灯; ⑦玻璃管冷却后停止通入一氧化碳; ⑧熄灭酒精灯
(4)现象: __红__棕__色__固__体__变__黑_色__,__产__生__的__气__体__能__使__石__灰__水_变__浑__浊__,__尾__气__燃__ __烧__并__产__生__淡__蓝__色_火__焰______
解:设可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为 x 吨。
高温
3CO+Fe2O3 ══ 2Fe+3CO2
160
112
85吨
x×96%
160:112=85吨:x×96%
x=
112×85吨 160×96%
≈62吨
答:炼出的生铁质量约为62吨。
牛刀小试
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
牛刀小试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a处固体由黑色逐渐变为红棕色 B.反应过程中可视察到b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CO有毒,通常在c处将其点燃或用气囊收集以 防止污染空气 D.该实验可验证CO的还原性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5节 物质的转化
第2课时
金属冶炼的原理与方法
思考与讨论

置换反应的教案初中化学

置换反应的教案初中化学

置换反应的教案初中化学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置换反应
学生年级:初中
教学目标:
1.了解何为置换反应;
2.掌握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3.理解置换反应中离子间的电荷交换;
4.能够通过实验观察、验证和理解置换反应。

教学准备:
1.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试管架、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银溶液、硝酸铜溶液;
2.教学用具:PPT、白板、彩色粉笔、实验记录表。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化学反应基础知识;
2.简要介绍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置换反应。

二、理论讲解(10分钟)
1.讲解置换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2.解释置换反应中离子间的电荷交换;
3.通过示例化学方程式说明置换反应的过程。

三、实验演示(15分钟)
1.利用实验器材演示氢氧化钠与氯化银的反应;
2.利用实验器材演示硝酸铜与氯化银的反应;
3.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让他们完成实验记录表。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1.让学生结合实验结果,讨论置换反应中离子交换的规律;
2.总结置换反应的特点和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布置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置换反应的理解;
2.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写出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置换反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掌握置换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在实验演示环节,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进一步加深了对置换反应的理解。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验案例来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理解化学反应原理。

培训学习资料-置换反应_2022年学习资料

培训学习资料-置换反应_2022年学习资料

思考题:-“药全”又称为“愚人全”,实为铜、锌合全。-由于“药全”外观与黄全相似,常被不法商贩-用来冒充黄 牟取暴利。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实验台上的“药全”戒指是假黄全戒指。-ppt课件-14
梦射大-ppt课件-15
置换反应-ppt课件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静物。-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 种物质的反应。A+B=C-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A=B+C-ppt课件
观察下列化学方程式:-Mg+2HCI=MgCl2+H2↑-Zn +2HCI ZnCl2 +H1-Fe +2 CI FeCl2 +H21-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单质-ppt课件-3
1、判断下列各组物质能否发生反应?-1银和稀盐酸:-不反应;-2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 43+3H2;-3铜和硫酸锌溶液:不反应;-4锌和硫酸铜溶液:Zn+CuSO4=ZnSO4+Cu;-5镁和 酸银溶液:Mg+2AgNO=MgNO2+2Ag;-6铜和氟化银固体:Cu+2AgCl=CuCl2+2Ag: ppt课件
反应的化学方-实验-现象-程式-反应类型-溶液颜色变-铝丝浸入硫-浅,最后变-2Al+3CuSO4=-为无 ,铝-置换反应-酸铜溶液中-表面有红色-3Cu+Al2SO3-物质析出-铜丝浸入硝-有银色全属附-Cu+2 gNO3-酸银溶液中着在铜丝上-CuNOa2+Ag-铜丝浸入硫-没有现象-酸铝溶液中-ppt课件-9
1、在全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全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2、在全属活动性顺序里,往于前面 的全属能把位于后面的全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ppt课件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滚动专题(八) 金属与酸、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置换反应ppt课件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滚动专题(八) 金属与酸、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置换反应ppt课件

滚动专题
【点拨】三种金属的质量、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都相等, 则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 即产生氢气多的相对原子质量小,根据反应生成H2的质量 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可知,三种金属完全反应后,放出H2 的质量是甲>乙>丙,故相对原子质量是丙>乙>甲。
【答案】B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滚动专题
13.为比较X、Y、Z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下四个实 验。从所描述的实验现象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X>Y>Z C.Y>X、Y>Z
B.Z>Y>X D.X>Y、Z>Y
滚动专题
【点拨】把金属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与稀硫酸反应 产生氢气,Y无明显变化,说明X的活动性比Y强;把Y和 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在Y表面析出银,而Z没有变化, 说明Y的活动性大于银,而银的活动性大于Z,所以Y的活 动性大于Z,故金属活动性强弱的顺序为X>Y>Z。
【答案】D
滚动专题
10.【中考·娄底】托盘天平左、右两边各放一只质量相
等的烧杯,在两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
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然后在左盘烧杯中加入5 g
锌粒,在右盘烧杯中加入5 g铁粉,充分反应后,两
烧杯底部均有固体剩余,则此时天平( )
A.指针偏向左边
B.指针偏向右边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3.用Mg、Al、Zn、Fe四种金属分别与稀硫酸反应,若要得 到等质量的氢气,消耗这四种金属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 序为___Z_n_>_F_e_>__M_g_>__A_l_____。如果用等质量的上述四种 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完全反应后,产生氢气 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__A_l_>_M__g_>_F_e_>_Z__n______。如果 将足量的上述四种金属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 酸中,完全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为 __四__种__金__属__产__生__的__H_2_质__量__均__相__等______________。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置换反应专题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置换反应专题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

将铁丝插入硝酸铜溶液中 将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铁丝表面出现红色固钵 铜丝表面出现灰黑色固体
Fe>Cu Cu>Ag
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Fe>Cu>Ag

你还能设计其它方案吗
思考1.
• 某同学为了探究X、Y、Z三种金属(都不是银) 的活动性顺序,做了以下实验(1)把X和Y分 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 应(2)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在Y 表面有Ag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事实, 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BD ) ( A . X>Y > (H) > Z B. X >Y > Ag >Z C . X >Y >Z >Ag D. X >(H) >Y >Z
思考2.
• 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 (1)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通常是活动性较强的金 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铜 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Cu+2Ag NO3=Cu(NO3)2+2Ag 。 (2)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置换反应的规 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 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l2+2NaBr=2NaCl+Br2 , I2+Na2S=2NaI+S , Br2+2KI=2KBr+I2。由此可以推断: ① S、Cl2、I2、Br2非金属单质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是: Cl2>Br2>I2 >S 。 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B ) A. Cl2+2NaI= 2NaCl+I2 B . I2+ 2KBr= 2KI+ Br2 C. Br2+ Na2S=2NaBr+S↓ D. Cl2 +K2S= 2KCl+S↓

以锌粉置换提银为例讨论置换反应动力学幻灯片PPT

以锌粉置换提银为例讨论置换反应动力学幻灯片PPT
以锌粉置换提银为例讨论置换 反响动力学
张焕然
2021.11.23
➢置换反响定义
• 置换反响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响生成另外的
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响,任何置换反响 都属于复分解反响,包括金属与金属盐的 反响,金属与酸的反响等。
• 可表示为: • A+BC=B+AC
➢置换反响的分类
• 根据反响环境分类
• 1〕干态置换 在加热或高
温条条件下固固或固气之 间发生的置换反响
• 2〕湿态置换 顾名思义是
指在水溶液环境中进展的 置换反响
• 3〕熔融置换 在熔融条件
下发生的置换反响
• 根据元素性质分类 • 1〕金属单质置换金属单
质〔如铝热反响〕
• 2〕金属单质置换非金属
单质
• 3〕非金属单质置换金属
单质
• 4〕非金属单质置换非金
属单质
置换反响
• 例如:
2Mg+TiCl4=Ti+2MgCl2
• 2Al+6HCl=2AlCl3+3H2
尽管在不同的标准下,置换反响有不同 的分类方法,但是我们应该知道置换反响 总是根据金属活泼性顺序表发生的,即通 过参加电位序较高的物质将电位序较底的 物质置换析出。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 c 界面化学反响
生成固态产物的反响模型
• 界面化学反响模型 当界面化学反响速率
远小于反响物通过产物曾的扩散速率时, 反响的速率便受界面化学反响的控制。
• 扩散控制模型 当反响物〔生成物〕扩散
速度或固体生成物脱离速度远小于界面化 学反响速率时,反响的速率即为扩散过程 所控制。人们根据不同的条件提出了相应 的数学模型:平板扩散模型、球行颗Βιβλιοθήκη 的 杨德模型、晋斯利-布鲁斯坦方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FeO=Fe+CO
2Na+2H2O=2NaOH+H2 2)单质与非氧化物发生置
换反应
例如: 2Mg+TiCl4=Ti+2MgCl2 2Al+6HCl=2AlCl3+3H2
2020/12/12
4
尽管在不同的标准下,置换反应有不同 的分类方法,但是我们应该知道置换反应 总是根据金属活泼性顺序表发生的,即通 过加入电位序较高的物质将电位序较底的 物质置换析出。
2AgCl↓+Zn=2Ag+ZnCl2
2020/12/12
10
➢试验过程
• 配置AgCl悬浮液200ml,用10%稀硫酸调节
其pH=2-3,以磁力加热搅拌器控温40℃, 维持搅拌速度350r/min。在此过程中加入 锌粉,其原则是少加勤加,控制置换终点 pH=5-6。
2020/12/12
11
➢锌粉置换提银反应模型
2020/12/12
14
• 锌粉粒度的影响 实际锌粉并非单一粒级的固体
颗粒,而是不同粒度固体颗粒的混合物。由于不 同粒度的固体颗粒具有不同的比表面积,且固体 颗粒的粒度越小,其比表面积越大,因此降低锌 粉粒度,可以使总的反应速率加快。
• AgCl的致密程度 致密程度在反应中表现在扩散
速度和接触面积上,疏松物料在反应过程中有利 于其它反应物在其中的扩散,能够扩大反应的接 触面积,从而提高反应速率。由于本实验使用 AgCl为新鲜沉淀,质地疏松,表面活性较大,因 此置换反应进行速度较快。
以锌粉置换提银为例讨论置换 反应动力学
2010.11.23
2020/12/12
1
➢置换反应定义
• 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
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任何置换反应 都属于复分解反应,包括金属与金属盐的 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等。 可表示为:
A+BC=B+AC
2020/12/12
2
➢置换反应的分类
• 冶金过程通常是有多相存在和有流体流动下的物
理化学过程。对于这样一个物理化学过程,通常 是从热力学(thermodynamics)和动力学 (dynamics)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的。热力学是研 究体系变化过程的可能性(possibility),方向 (direction)和限度(extend),它只考虑体系 变化过程的起始状态和最终状态。而动力学则是
2020/12/12
12
➢试验分析
• 此置换试验为固-固相之间的反应,与固-液
置换反应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其相同之处在与反应的推动力都是离子化 学位的局部变化;其不同之处在于固态反 应不可能达到原子或分子水平的均匀混合, 因此反应需要动力学方面的强化才能够发 生。
2020/12/12
13
4)非金属单质置换非金属 单质
2020/12/12
3
•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不同,置换反应又可以分 为:
1)同主族元素单质间的置 换
2)不同主族元素单质间的 置换
3)主族元素单质置换副族 元素的单质
4)副族元素的单质置换主 族元素单质
5)副族元素的单质置换副族 元素的单质
• 根据物质类别分类
1)单质与氧化物发生置换 反应 例如:
• 根据反应环境分类
1)干态置换 在加热或高温 条条件下固固或固气之间 发生的置换反应
2)湿态置换 顾名思义是指 在水溶液环境中进行的置 换反应
3)熔融置换 在熔融条件下 发生的置换反应
• 根据元素性质分类
1)金属单质置换金属单质 (如铝热反应)
2)金属单质置换非金属单 质
3)非金属单质置换金属单 质
8
➢锌粉置换提银实验
• 试剂 粗铜中提取得
到纯净絮状AgCl、锌 粉、10%硫酸。
• 实验器材 磁力加热
搅拌器、500ml烧杯、 玻璃棒等。
2020/12/12
实验装置
9
➢实验原理
• 由于Zn的金属活性远高于Ag的活性,而H的
活性又高于Ag,因此向AgCl悬浮液中加入 锌粉会将Ag置换析出而不放出氢气。 发生的反应为:
未反应核
反应模型
产物层
a 外扩散
边界层
b 内扩散
c 界面化学反应
2020/12/12
生成固态产物的反应模型
17
• 界面化学反应模型 当界面化学反应速率
远小于反应物通过产物曾的扩散速率时, 反应的速率便受界面化学反应的控制。
• 扩散控制模型 当反应物(生成物)扩散
速度或固体生成物脱离速度远小于界面化 学反应速率时,反应的速率即为扩散过程 所控制。人们根据不同的条件提出了相应 的数学模型:平板扩散模型、球行颗粒的 杨德模型、晋斯利-布鲁斯坦方程等。
学方程。
2020/12/12
7
➢研究冶金动力学的意义
• 冶金过程动力学是强化冶炼过程、缩短冶
炼时间、 节约能源、提高生产率 降低成本、 提高冶金产品质量 、促进冶金工业自动化 和信息化 、探究和开发冶金新技术和新流 程的重要科学方法和手段。因此,在学习 过程中需要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
2020/12/12
• 温度的影响 微观上来讲温度代表了物体
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在冶金过程中, 提高温度能够使反应体系内部均匀化程度 提高,从而达到强化冶金过程的目的。
• 搅拌强度 由于Ag+与Zn标准电极电位差为
1.56V。而当标准电极电位差大于0.36V时 反应即属于扩散控制。因此加强搅拌有利 与界面反应生成物的脱离,提高锌粉与Ag 接触概率,提高反应速度。
2020/12/12
பைடு நூலகம்
15
除了上述影响因素外,置换反应中反应 速度还可能受到物质的组成、化学性质、 晶体结构、内部缺陷、杂质含量等内部因 素的影响,受到反应体系气氛、压力、添 加剂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总之,反应是所 有条件共同影响的结果。
2020/12/12
16
➢反应动力学模型
• 有固态产物层形成的
研究体系变化过程的速率和机理,探究变化的历 程和反应机构。
2020/12/12
6
➢冶金动力学研究的内容
• 冶金反应的速率,其中包括最简单的基元
反应的真实速率或复杂反应的综合速率。
• 冶金反应的机理,从微观角度在分子或原
子水平上研究反应过程的具体行径(反应 质点的组合细节、转变步骤)。
• 确定反应速率的限制性环节进而导出动力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性顺序表
其中10号氢是过渡元素,它前面的可以置 换出氢,它后面的则不可以。也就是说,氢前 面的可以和酸反应生成氢气,而氢后面的 基本不和酸反应,就算反应也不生成氢气。
2020/12/12
5
➢冶金热力学和动力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