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意象梧桐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文学梧桐意象之“愁”

中国古典文学梧桐意象之“愁”

中国古典文学梧桐意象之“愁”摘要:梧桐是中国古典文学中重要的植物意象,梧桐意象往往和高洁品格、知音、忠贞爱情等密切联系,但更多的时候梧桐及其意象组合和愁苦相关,有爱情之“愁”,离别、思乡怀人之“愁”,孤独之“愁”,闺怨、宫怨之“愁”及悲秋之“愁”等,本文就对和梧桐有关的这些愁苦做一下梳理。

关键词:古典文学梧桐意象愁苦梧桐,又名青桐,或简称梧、桐,是中国古老的树种。

梧桐意象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植物意象,由它派生出了孤桐、半死桐、焦桐、井桐、疏桐、双桐等意象,另外又衍生出桐花、桐阴、桐叶秋声、梧桐夜雨、桐叶题诗等意象。

这些意象组成了梧桐意象丛,在中国历代文学史上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自梧桐箝入诗词,从自然物象到象征意蕴,经过了长期历史文化积淀,中国文人对梧桐寄予了诸般情感。

梧桐意象是古典文学中出现频率极高的植物意象,这足见古人对梧桐的重视。

人们对于梧桐意象的研究,虽不如杨柳、菊花、桃花等普遍,但也不少,比如梧桐与君子,梧桐与爱情,梧桐与焦琴,梧桐与雨等。

本文旨在把梧桐意象中表达的“愁”的内容做一下梳理。

一、梧桐意象与爱情之“愁”梧桐作为一种植物,根深蒂固、树干挺拔、枝繁叶茂。

在诗人笔下,它本是忠贞爱情的象征,代表爱情的希望与火热,遗憾的是梧桐却常暗示着爱情的失落,如“叹梧桐未秋,露井先觉”(吴文英《解连环》)就预示着主人公飘零摇落的命运、中道分离的悲剧是必然的。

在古人的笔下,与梧桐有关的爱情大多是凄美、忧伤的,普普通通的梧桐意象里饱含了爱情的“愁苦”。

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孔雀东南飞》)诗中用梧桐的枝叶覆盖、浓密无间来象征兰芝和仲卿对爱情的忠贞不二、无法撕裂,此情容不得任何外物的掺杂。

但毕竟诗歌的结尾是通过美丽的幻想形式,来表现焦仲卿夫妇争取婚姻自由的意志是不可战胜的,事实上其中仍体现着无能为力的爱情愁苦和悲剧。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诗歌中梧桐的意象及诗句

诗歌中梧桐的意象及诗句

诗歌中梧桐的意象及诗句
以下是三条关于诗歌中梧桐的意象及诗句:
1. “梧桐在诗中常常代表着一种孤独寂寞的意象啊!你看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的梧桐不就把那深深的孤独感体现得淋漓尽致吗?就好像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你一个人站在院子里,看着那棵梧桐树,是不是感觉特别凄凉?就像有时候你一个人在家,那种孤单的感觉呀!”
2. “哎呀呀,梧桐还能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呢!像王安石写的‘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这梧桐在骄阳下依然枝叶繁茂,不就像那些品德高尚的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守自己的原则吗?这就好比那些一直坚持做正确事情的人,不管别人怎么说,他们都不会动摇,多了不起啊!你说是不是?”
3. “嘿,梧桐在一些诗里还是离别的象征哟!像李清照的‘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这飘落的梧桐叶可不就像那离别时的哀愁嘛!就像你和好朋友分别的时候,心里那种难受的感觉。

你想想,当你看着对方远去的背影,是不是和这飘落的梧桐叶一样让人惆怅呢?”
我的观点结论:诗歌中的梧桐意象真是丰富多彩,通过不同的诗句能让我们感受到各种不同的情感和寓意,真的太神奇啦!。

诗歌常用意象的象征意义

诗歌常用意象的象征意义

诗歌常用意象的象征意义1、树木类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松: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竹:气节积极向上。

2、花草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

桃花:象征美人或青春容貌。

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伤春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今盛昔衰)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源菊:隐逸高洁脱俗。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

3、动物类猿猴:哀伤凄厉。

鸿鹄::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瘦)马:奔腾追求漂泊。

乌鸦(寒鸦):小人,俗客,庸夫,哀伤。

沙鸥:飘零伤感。

鸟:象征自由。

莼[chú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

后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代指书信。

庄周梦蝶: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

鸿雁:书信——对亲人的思念。

鸳鸯:指恩爱的夫妇。

4、风霜雨雪水云类: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

十个常见诗歌意象

十个常见诗歌意象

十个常见诗歌意象介绍如下:1、青山:在古代诗歌中具有深隐旷达、雄浑沉稳、亘古不变的特色,是文人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

如王昌龄《送柴侍御》中“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同时,青山也是故乡的象征。

如谢眺《游东田》中“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另外,青山也是历史与永恒的象征。

如杨慎《临江仙》中“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月:对月思乡,思念亲人。

如杜甫《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同时,望月思故国,表现亡国之痛。

如李煜《虞美人》中“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另外,月夜用来抒发盛衰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

如刘禹锡《石头城》中“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3、水:用来表现离愁别恨。

如李煜《相见欢》中“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另外,水也经常用来表示时光流逝。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菊花:蕴含着不畏权贵、淡泊名利的精神,象征着隐士君子。

如郑思肖《画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5、梧桐:秋天常见的意象,用来触发文人心底的悲凉。

如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6、蝉:品行高洁的象征。

如虞世南《蝉》中“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另外,还有孤独无助的象征。

如李商隐在《蝉》中“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7、杜鹃:孤独悲苦的意象,又名子规、杜宇。

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另外,也是乡愁的象征。

如秦观《踏莎行》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8、鸿雁:代指书信。

如晏殊《清平乐》中“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9、燕子:因常结伴而行称为爱情的象征。

如晏几道《临江仙》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另外,燕子也是世事变迁的寄托。

如刘禹锡《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0、杨柳:“柳”与“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习俗。

如王维《渭城曲》中“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古诗词中的梧桐意象

古诗词中的梧桐意象

古诗词中的梧桐意象作者:马勇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4年第03期内容摘要:“原型意象”这一概念源于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分析心理学论。

他认为“反映了人类在以往的历史进程中的集体经验,人类世世代代普遍性的心理积累,就是集体无意识。

它是构成一种超越个性的共同心理基础,而且普遍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

按照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具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当然也不例外地在一定的文化心态和美感心态上形成一种族记忆。

梧桐这一意象即是人类祖先千百年来文化心态和美感心态上的积淀。

关键词:古诗词梧桐意象由于梧桐高大挺拔,为树木中之佼佼者。

自古就被看重,而且常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

凤凰是鸟中之王,而凤凰最乐于栖在梧桐之上,可见梧桐是多么地高贵了。

在《涛经》里,就有关于梧桐的记载。

在《诗经·大雅·卷阿》里,有一首诗写道:“凤凰鸣矣,于彼高冈。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摹摹萋萋,雍雍喈喈。

”这诗说的是梧桐生长地茂盛,引得凤凰啼鸣。

菶菶萋萋,是梧桐的丰茂;雍雍喈喈,是凤鸣之声。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里面就保留了很多的原型意象。

人们一般认为《诗经》中的民歌产生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然而,在文字产生之前,一些民歌可能就已经在口头上流传,只是把它们记载下来是在文字出现之后,也就是说,《诗经》中的民歌是上古时代长期积淀的产物,其所反映的古代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内涵,是非常丰富而复杂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原型意象也在不断演变,经过不同作家的手,在不断重复中加入作者的情感体验和创造,从而赋予这些原型意象不同的涵义。

在古代诗歌中,梧桐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意象。

这一具体物象常常成为离人传达离愁别绪的载体。

李白《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去国行客远,还山秋梦长。

梧桐落进井,一叶飞银河。

”李煜《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

”张先《虞美人》:“亭亭残照上梧桐,一时弹泪与东风,恨重重。

”柳永“槛拘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

古诗词常见意象的内涵简析

古诗词常见意象的内涵简析

古诗词常见意象内涵简析1...折柳:古人送别时有折柳相送的习惯,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

2...梧桐: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3...红豆: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4...采薇:借指隐居生活。

5...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6...咏絮:谓女子咏雪。

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

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

7...菊花: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8...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写梅花的纯净洁白,梅花来比喻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9...丁香:指愁思或情结,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10....借以表达爱情。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11....梅子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12....春草(芳草):以芳草喻离恨,由芳草年年复如引起时间匆匆、13....人生短暂、年华宝贵的惜时感叹。

湘竹:诗词中常用湘妃竹(斑竹、湘竹、泪竹)意象来表达悲伤14....的情思。

黍离:后世于是把对故国的悲叹、忆念称为“黍离”之悲。

它是15....体现中华民族眷恋故国的意识的一个重要意象。

芭蕉:孤独与忧愁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

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双鲤:代指书信。

杜鹃: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鹧鸪: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蝉:蝉品行高洁。

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

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中学语文“梧桐”意象文本解读探究

中学语文“梧桐”意象文本解读探究

( 四 )凤 凰与 梧 桐 凤 凰 与梧 桐 的 连 用 最 早 出 自 《 诗经・ 大雅》 : “ 凤 凰 鸣 矣 , 于 彼 高 冈 。 梧 桐 生 矣 , 于 彼 朝 阳 。 ” 风 凰 是 美 丽 、 吉
帘 、 窗 这 些 与 梧 桐 相 连 的 词 ,都 包 含 着 家 园 的 意 义 , 也 就 是说 “ 梧 桐 ”和 “ 桑 梓 ” 一样 成 为 了家 园 的象 征 。
萧索” “ 金井先秋 ,梧 叶飘黄 ”等诗句就 是对井 梧这 一奇 庭筠在 《 更漏 子》 中也写道 “ 梧桐树 ,三 更雨 ,不道离情
特 现象最真 实 的写照 。 “ 井 可 栖 龙 ,梧 可 招 风 ” , 在 井 旁 正 苦 , 一 叶 叶 , 一 声 声 , 空 阶 滴 到 明 ” , 诗 人 在 本 首 词
合 的情 怀 。

( 三 )雨 声 与梧 桐
在古代 诗词 中 ,雨 声和梧桐 往往成 对 出现 ,不 仅耐人
寻味 ,而且能够 全方位 、多 角度地展 现诗人 的主 观情感 。 唐 代 诗 人 自居 易 曾 经 在 《 长恨 歌》 中写道 “ 春 风 桃 李 花 开 日 ,秋 雨 梧 桐 叶 落 时 ” ,不 难 看 出 , 这 两 句 诗 在 意 象 上 ,
中学 语文 “ 梧桐’ ’意 象 文 本 解 读探 究
。陈威 豪
摘 要 :中国古典诗词 ,可 以说是 由无数 意象构成 的艺术殿 堂,意 象作为 中国古典文学的基 本范畴之一 ,在 中学 语文古诗词教 学中 占有重要 的地位 。然而纵观现今初 高中语 文教 学 ,对 于意 象教学 内容单一 ,教师对一些意 象角 度挖掘 不深 文章 以现在 高中学情 为基 点,以 “ 梧桐 ”作 为 突破 口,研究悲秋意 象,对 “ 梧桐”这一典型意 象进

宋词中梧桐意象的情感内涵探析

宋词中梧桐意象的情感内涵探析

宋词中梧桐意象的情感内涵探析作者:红霞来源:《语文学刊》 2013年第10期红霞(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摘要] 梧桐由自然物象上升为文学意象,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文化心理积淀的过程,成为文人情感表达的有效载体。

如凄凉忧愁的悲秋情结、生离死别的爱情意义、品格高洁的君子品性。

这些“梧桐”意义给文学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意境,也更加丰富了“梧桐”的情感内涵。

[关键词] 梧桐意象;悲秋情结;爱情意义;君子品质中图分类号:1207. 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8610( 2013) 10 -0017 -02在中国古典诗词里,梧桐由自然物象上升为文学意象,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文化心理积淀的过程,成为文人情感表达的有效载体。

早在先秦典籍中已经出现了梧桐意象,《诗·鄘风·定之方中》:“数值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揭示了梧桐的实用价值;《诗经·小雅·湛露》:“其桐其椅,其实离离。

岂弟君子,莫不令仪。

”用梧桐的果实离离形容“君子”之“令仪”;》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朝阳高冈,再加上凤凰、梧桐组合,给予了梧桐高洁的品质。

因此,梧桐意象有其独特的意蕴。

在》全宋词》中只需稍加留意,就可发现处处皆有“梧桐”。

如“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

又还秋色,又还寂寞”;“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梧桐叶上三更雨。

惊破梦魂无觅处”。

可见,在宋词中“梧桐”意象所表达的情感多种多样。

宋词中的梧桐意象体现出凄凉忧愁的悲秋情结、生离死别的爱情意义、品格高洁的君子品质。

因此,笔者对宋词梧桐意象的情感内涵进行以下总结:一、梧桐夜雨,几回无寐:悲秋情结悲秋情绪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始于战国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这也开创了中国文学中悲秋的传统。

古典诗歌中梧桐的象征意义

古典诗歌中梧桐的象征意义

➢如“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 经·大雅·卷阿》)
诗人在这里用凤凰和鸣,歌声飘飞山岗;梧桐疯长,身披灿 烂朝阳来象征品格的高洁美好。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以高大挺拔,绿叶疏朗的梧桐为蝉的 栖身之处,写出了蝉的高洁,暗喻自己品格的美好。
➢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诗中用松柏梧桐的枝叶覆盖相交, 象征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孟郊的《琴曲歌辞·烈女操》里的“梧桐 相待老,鸳鸯会双 死。贞妇贵徇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 水。”
➢梧桐,是文人心目中高贵品质的代表,所以,在往来酬唱 时,诗人们 都把梧桐当作良朋知己,也用它来来比喻自己 与友人的深厚友谊。
➢白居易《商山路驿桐树,昔与微之前后题名处》中 说到 “与君前后多迁谪,五度经过此路隅。笑问中庭老桐树, 这回归去免来无” ,白居易与元稹二人仕途坎坷,经过多 次的贬谪,在贬谪途中他们曾 五次经过商山驿路的梧桐, 并前后在此题名,梧桐见证了他们二人的共同 遭遇。故而 在他们往来酬唱的时候,梧桐成了他们之间不用言传的真 情的 象征。
➢唐人李伯鱼《桐竹赠张燕公》: “凤栖桐不愧,凤食竹何惭。” 就以梧桐修竹喻人,称赞张燕公 的贤明的高尚的品性。
➢又如王安石《孤桐》:“凌霄不 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坚, 阳骄叶更阴。”诗人以孤桐衬托 了作者年老志未衰,时刻为君民 解忧的高洁品质。
➢在众多象征爱情的意象中,梧桐凭借着它的根深蒂固,树 干挺拔,枝繁叶茂,在诗人的笔下,它被赋予了忠贞爱情 的意义。

➢风吹叶落,雨打梧桐,在凄清的景象中,梧桐成为了文人笔下 孤独与 忧愁的意象。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

一、古代诗歌常见意象 (一)植物类 6.梧桐
(2)忠贞爱情 梧桐还是伉俪深情的象征。“梧桐相待老,鸳鸯合双死”,以梧桐表示男女 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
一、古代诗歌常见意象 (一)植物类 6.梧桐
(3)孤独忧愁 风吹叶落,雨打梧桐,在凄清的景象中,梧桐成为文人笔下孤独与忧愁的 意象。 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客观景象“梧桐”与主观的孤独 忧愁结合,深深地表现出了词人内心的愁苦与凄凉。
一、古代诗歌常见意象 (一)植物类 9.竹
(1)象征高风亮节的品德 通过竹的有节来赞美其高洁与气节。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李建勋《竹》)
一、古代诗歌常见意象 (一)植物类 9.竹
(2)表现谦逊的品格 通过竹的虚(空)心来表现谦虚。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薛涛《酬人雨后玩竹》)
一、古代诗歌常见意象
一、古代诗歌常见意象 (一)植物类 3.菊花
菊花在古诗词中象征着优雅、高洁、超脱。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 高尚和纯洁。
一、古代诗歌常见意象 (一)植物类 4.松柏
松柏象征着孤直、顽强、高洁。 《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 耐寒的品格。
一、古代诗歌常见意象
(一)植物类 1.柳
(2)故乡与愁思
古人喜欢种柳,家中庭院、山前山后遍植柳树,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 园故土的思念和对家的依恋。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该诗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词·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 客儿”的诗意。“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 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浅析李清照词作中的梧桐意象

浅析李清照词作中的梧桐意象

浅析李清照词作中的梧桐意象作者:李晓梅来源:《丝绸之路》2012年第12期[摘要]梧桐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李清照词作中有五处使用了这种意象。

梧桐见证了李清照细腻多变的情感流程,同时也铭刻了女词人点点滴滴的情感印记。

在这些词作中,梧桐无一例外地都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内涵。

[关键词]李清照词作;梧桐意象;古典诗词[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2-0082-03“古人言情,喜托物言志。

得意幸福之时多是杨柳春风,忧伤寂寞之时则是雨打芭蕉。

”其中,梧桐这一秋日早衰植物多被用作寄托寂寞之象。

如“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周邦彦《锁窗寒》),“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易醉,一枕小窗浓睡”(晏殊《清平乐》),又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苏轼《卜算子》),再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最显工巧的则属李清照的《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人物,文学创作非常丰富。

据《宋史·艺文志》记载,李清照著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词》6卷,但这些著作都已失传。

现在我们看到的李清照著作,都是后人辑录重编的。

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

她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

纵观易安词,梧桐并非偶见意象,《漱玉词》中有五处都使用了梧桐意象。

在这些词中,梧桐见证了女词人细腻多变的情感流程,同时也铭刻着女词人点点滴滴的情感印记。

下面,笔者将一一作以分析。

词作一: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请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

离愁别恨何时消——古典诗词中梧桐意象例析

离愁别恨何时消——古典诗词中梧桐意象例析

离愁别恨何时消——古典诗词中梧桐意象例析离愁别恨何时消——古典诗词中梧桐意象例析陈千里刘舒世界就是这样:有万家灯火的美满团圆,亦有凄清惨淡的离愁别绪。

古人常借助于不同的意象来含蓄地传达无限离愁的落寞。

这离愁既有离人之愁,也有离乡之愁和离国之愁。

“梧桐”这一具体意象常常成为离人传达离愁别绪的载体。

1、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离人之愁入仕为政是古代文人士子的最高人生理想。

为此,他们不得不被迫与所爱之人各居一方,这样也就难免产生许多闺怨之愁。

如李玉《贺新郎?篆缕销金鼎》:“嘶骑不来银烛暗、枉教人,立尽梧桐影。

谁伴我,对鸾镜。

”黄昏不期而至,梧桐收影,将近更阑,闺人自叹孤影,谁与我一起对镜“共剪西窗”以叙相思别恨呢?面对这种残酷的现状,闺人所表现出来的这种近似绝望的凄凉心境,也许还包含着对往日佳期的怀念,对行者早日归来的殷切期盼,还有对行者迟暮不归的痛恨吧!这些复杂情感相互交织在闺人的心中,“怎一个愁字了得!”相似的还有“梧桐树,三更雨,夜道离愁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桐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夜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思乡之愁漂泊在外的游子看到月亮,不免会平添几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乡愁。

月亮已把游子的乡愁撩拨得难以忍受,可是偏偏还有庭院中的疏桐孤立于朦胧月色之下,这样一来,疏桐也就不可避免地被赋予了乡愁意蕴。

“梧桐昨夜西风急。

淡月朦胧,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意境也颇为凄凉,乡愁也无可言说。

又如邓剡《浪淘沙》:“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

井桐一叶做秋声。

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述写了飘零之苦的深若翰海。

3、孤舟一系故园心——离国之愁在所有的愁苦中,恐怕唯有离国之愁最为沉重了吧!在离国之人的眼中,又怎能仅仅是离人、离乡之愁呢?因此,词史上便有了催人泪下的用血泪填写的袒露真性情的千古绝唱:“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梧桐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宁知鸾凤意,远托椅桐前李白由于梧桐高大挺拔,为树木中之佼佼者。

自古就被看重。

而且常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

凤凰是鸟中之王,而凤凰最乐于栖在梧桐之上,可见梧桐是地高贵。

在中国的《诗经》里就有关于梧桐的记载。

在诗经,大雅的‚卷阿‛里,有一首诗写道:《凤凰鸣矣,于彼高冈。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该诗说的是梧桐生长的茂盛,引得凤凰啼鸣。

菶菶萋萋,是梧桐的丰茂;雍雍喈喈,是凤鸣之声。

在庄子的秋水篇里,也说到梧桐。

在说到庄子见惠子时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在此篇文章里,也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这里的‚鹓雏‚就是凤凰的一种。

他说凤凰从南海飞到北海,只有遇见梧桐才降落到上面。

可见梧桐的高贵。

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里,有这样的描述:‚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由于古人常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所以今人常说:‚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因此在以前的殷实之家,常在院子里栽种梧桐,不但因为梧桐有气势,而且梧桐是祥瑞的象征。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及其象征意义赏析⼀、杨柳。

它源于《诗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起。

“柳”与“留”谐⾳,古⼈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许多⽂⼈⽤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如柳永《⾬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等。

“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上⾼楼万⾥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限牵挂。

“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试问闲愁都⼏许,⼀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黄时⾬”⼏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梧桐。

1、⾼洁品格的意象及寓意梧桐在古诗中有象征⾼洁美好品格之意。

如“凤凰鸣矣,于彼⾼岗。

梧桐⽣矣,于彼朝阳”(《诗经·⼤雅·卷阿》),诗⼈在这⾥⽤凤凰和鸣,歌声飘飞⼭岗;梧桐疯长,⾝披灿烂朝阳来象征品格的⾼洁美好。

再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声⾃远,⾮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这⾸托物寓意的⼩诗,以⾼⼤挺拔,绿叶疏朗的梧桐为蝉的栖⾝之处,写出了蝉的⾼洁,暗喻⾃⼰品格的美好。

庄⼦在《秋⽔》中也说:“夫鹓鶵发于南海,⽽飞于北海,⾮梧桐不⽌。

” 鹓鶵是古书上说的凤凰⼀类的鸟。

它⽣在南海,⽽要飞到北海,只有梧桐才是它的栖⾝之处。

这⾥的梧桐也是⾼洁的象征。

因此,古代有“栽桐引凤”之说。

2、忠贞爱情的意象及寓意古代传说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长同⽼,同⽣同死,且梧桐枝⼲挺拔,根深叶茂,在诗⼈的笔下,它⼜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

如:“梧桐相待⽼,鸳鸯会双死。

”(唐孟郊《烈⼥操》)⼜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诗中⽤松柏梧桐的枝叶覆盖相交,象征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这双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对封建礼教的抗争的夫妻,⽣前被迫分离,死后合葬九泉,能不震撼⼈⼼?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3、孤独忧愁的意象及寓意风吹落叶,⾬滴梧桐,凄清景象,梧桐⼜成了⽂⼈笔下孤独忧愁的意象。

诗歌意象 鸿雁 杜鹃 梧桐 松柏 柳树 羌笛 青鸟 月亮 梅花 浮萍

诗歌意象 鸿雁 杜鹃 梧桐 松柏 柳树 羌笛 青鸟 月亮 梅花 浮萍

诗歌意象鸿雁杜鹃梧桐松柏柳树羌笛青鸟月亮梅花浮萍
清风轻拂,鸿雁振翅,跃入温馨的乡愁中。

那一片深碧色的天空,细细品来,映衬着昂然
的大地,放佛有些独特的魔力,令人心旷神怡。

夜色深沉,杜鹃悠长的啼鸣,轻轻铺就在这片梦幻世界里,如一首优美而动听的歌曲,让
人无不动心的抵触。

梧桐树的叶子随风飘舞,在月光的照耀下散发巧妙的特别气息,如一首诗,在风声中若有
若无,清澈又悠长。

山间松柏熠熠生辉,细细呼啸而过,忽地响起了洪亮而清新的歌声,仿佛千古不变的经文,永恒而优美。

柳树舞动着绿色的翅膀,轻轻的唱著花丛的美丽童话,让人心旷神怡,令人流连忘返,在
那奔放自由的 words中,梦境好似被沐浴在宁静的月色下。

深谷中,青鸟歌唱着深浅不一的旋律,羌笛和锣鼓联接着,在清晨与傍晚的回响中,也显现出历史悠久的深秋韵律。

月亮又升起,充满放飞般的希望,在和风中把彩色的梦境投下,伴随着清凉空气,赋予着
人们久违的温馨与安慰。

梅花散发着芬芳,静静的迎着清明的祈愿,如清纯的新娘,满是憧憬,在春风中共舞,绽
放着最美的光彩,灿烂而温馨。

远处,浮萍轻拂过一抹细雨,像诗一样巧妙,清新而淡雅,在清风月光下,令人身心舒坦。

风声渐渐远去,在那独特而美丽的乡愁中,宁静而祥和,让人流连忘返,树影青青,如同梦幻般的天空。

高二语文:古典诗歌中“梧桐”的文化意象浅析

高二语文:古典诗歌中“梧桐”的文化意象浅析

古典诗歌中“梧桐”的文化意象浅析摘要:中国古典诗歌中,诗人通常会通过一些植物寄托自己心中的情感,例如梧桐。

梧桐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可以象征高尚的人格、比喻爱情的悲欢离合、寄托游子的思乡之苦、哀叹国家灭亡等。

关键词:古典诗歌;梧桐;文化意象中国古代的诗人、词人在其诗歌创作中,经常会借用花、草、树、木等植物寄托自己心中的某种情感。

因此,这些植物就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意象。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梅花,高洁傲岸,寒冬中傲然盛开、迎风而立,这种不畏严寒并与冰天雪地抗争到底的特征,象征着仁人志士忠贞不渝、坚定不移的精神;兰花,幽雅空灵,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诗人和词人用兰花的这种特征,象征品格清晰脱俗的正人君子;菊花,冷艳清贞,凌霜自行、不趋炎附势,是众花之中的“隐世者”,菊花的这种特征被用来比喻那些看淡了功名利禄、宁静致远的隐者……梧桐,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经常被运用的意象。

梧桐这种意象,与其他植物意象相比,其文化内涵更为丰富、也更复杂。

本文将中国的古典诗歌作品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对古典诗歌中出现的梧桐意象进行文化内涵分析。

一、梧桐文化意象之高尚的人格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经常被用来表示品格高尚、美好的人。

在《诗经·小雅·湛露》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其桐其椅,其实离离。

岂弟君子,莫不令仪。

”这段文字以梧桐为切入点,用梧桐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形态,象征文人雅士充满仪式感、庄重感的言行举止。

随着时光的流逝、社会的发展,将梧桐作为诗歌创作意象的作品层出不穷。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其诗歌《段宥厅孤桐》中有这样两段文字:“凤凰所宿处,月映孤桐寒”与“虚心谁能见,直影非无端”,作者对于孤桐身上映射出的这种谦虚品质充满敬意。

梧桐被古代诗人、词人用作高尚人格的化身,主要是因为梧桐这种植物在外观上具有挺拔伟岸、疏直中通、枝繁叶茂的特点,这种自然特征与人类高尚、高洁的品格具有相似之处。

因此,很多文人墨客为表自身的高风亮节,一方面会通过梧桐托物言志;另一方面也提醒自己不要误入歧途,时刻保持高尚的情操。

含有梧桐的意象的古诗

含有梧桐的意象的古诗

含有梧桐的意象的古诗《梧桐影·落日斜》原文:落日斜,秋风冷。

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一、衍生注释:1. “梧桐影”:这是词牌名。

词牌规定了词的格律等形式方面的要求。

2. “落日斜,秋风冷”:描绘出一幅日暮时分,秋风萧瑟寒冷的景象。

夕阳西下往往给人一种迟暮、清冷之感,秋风则更添寒意。

3. “今夜故人来不来”:直抒胸臆,表达对故人是否到来的期待与疑惑。

4. “教人立尽梧桐影”:站在梧桐树下,看着梧桐的影子逐渐变化,直到影子消失,这里的“立尽”强调等待的漫长和执着。

二、赏析:这首小词简洁而富有韵味。

开头两句通过描写落日和秋风,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到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中。

这种氛围为后面思念故人的情绪做了很好的铺垫。

“今夜故人来不来”一句,非常直白地表达出内心对故人的思念和期待,就像我们平常期待好朋友来家里玩时,总会不时地想他到底会不会来呢?最后一句“教人立尽梧桐影”,把这种等待的过程具象化了。

梧桐在古诗词中常常是一种孤独、凄凉的意象,词人站在梧桐树下等待故人,从梧桐影初现一直等到影子消失,可见等待之久,思念之深。

三、作者介绍:吕岩,也叫吕洞宾,是唐代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师。

他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被尊为八仙之一。

他的诗作往往带有道家的超脱和对世间人情的独特感悟。

四、运用片段:我和小伙伴约好了在老地方见面,我早早地就到了。

那是一个小公园,里面有一棵大梧桐树。

我站在梧桐树下,看着太阳慢慢西斜,就像吕岩词里写的“落日斜,秋风冷”,虽然没有秋风,可我心里却有点凉飕飕的。

我心里一直在想,小伙伴今天到底会不会来呢?我就这么站着,感觉时间过得好慢啊,就像要“立尽梧桐影”一样。

哎呀,等待的滋味可真不好受。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原文: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一、衍生注释:1. “相见欢”:这是词牌名。

2. “无言独上西楼”:“无言”体现出词人的孤寂,有很多话却不想说,只能独自默默登上西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歌中“梧桐“的意象
1、高洁品格的意象及寓意
梧桐在古诗中有象征高洁美好品格之意。

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以高大挺拔,绿叶疏朗的梧桐为蝉的栖身之处,写出了蝉的高洁,暗喻自己品格的美好。

庄子在《秋水》中也说:“夫鹓
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

” 鹓鶵是古书上说的凤凰一类的鸟。

它生在南海,而要飞到北海,只有梧桐才是它的栖身之处。

这里的梧桐也是高洁的象征。

因此,古代有“栽桐引凤”之说。

2、忠贞爱情的意象及寓意
梧桐枝干挺拔,根深叶茂,在诗人的笔下,它又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

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诗中用松柏梧桐的枝叶覆盖相交,象征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这双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对封建礼教的抗争的夫妻,生前被迫分离,死后合葬九泉,能不震撼人心?
3、孤独忧愁的意象及寓意
风吹落叶,雨滴梧桐,凄清景象,梧桐又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意象。

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极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位亡国之君幽居在一座寂寞深院里的落魄相。

重门深锁,
顾影徘徊,只有清冷的月光从梧桐枝叶的缝隙中洒下来,好不凄凉!过去是居万民之上的君主,而今已成阶下囚,万千愁绪,满腔幽愤,尽在其中。

亡国之恨何时了?又如“一声梧叶一声秋,一
点芭蕉一点愁”(徐再思《水仙子·夜雨》),深秋孤夜,夜雨滴打着梧桐和芭蕉,每一声都引起相思之人的阵阵秋思和缕缕愁绪。

这既是一首雨夜相思曲,又是一幅凄风苦雨的秋夜图!面对此景,相思之苦便从词人心底涌起。

作者对雨打梧桐和芭蕉的描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凄婉惶惑,意境深远。

4、离情别绪的意象及寓意
在唐宋诗词中,梧桐作离情别恨的意象和寓意是最多的。

如“春风桃李花
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
恨歌》),诗人以昔日的盛况和眼前的凄凉作对比,描写了唐明皇因安史之乱失去了杨贵妃后的凄凉境况。

唐明皇回宫后,目睹旧物,触景生情,昔日的美人何在?诗人以春秋两季景物相对比,暗讽了这位重色轻国的君主与美人儿缠绵缱绻带来的终生悔恨。

如“梧桐树,
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秋夜三更,冷雨滴在梧桐叶上,一位独处秋闺的女子,脆弱敏感的心已无法承载离情别绪的痛苦,缠绵悱恻,幽怨伤怀,彻夜不眠。

其意蕴深厚,令人回味无穷。

再如“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了得”(李清照《声声慢》),丈夫去世,独守空房的李清照,遭受国破家亡的痛苦。

此时,女词人独立窗前,雨打梧桐,声声凄凉,孤独无助的她,在深切地怀念着自己的丈夫。

这哀痛欲绝的词句,催人泪下,堪称写愁之绝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