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省优质课一等奖
邹忌讽齐王纳谏优质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pptx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2.过程与方法目标:观赏邹忌讽谏艺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古代明君勇于纳谏大 度胸怀。
教学重难点: 了解古代明君勇于纳谏大度胸怀。
第2页
新课导入
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能够正衣冠;以 史为镜,能够知兴亡;以人为镜,能够明得失。”历 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大臣 是不成;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是否贤明, 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艺术,使“良药”既“爽 于口”,又“利于病”。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碰到了这么一 位贤臣—邹忌。
第3页
背景链接 《战国策》因为书中主要记载是战国时策士们言 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 名为《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中一枝奇葩,它对 后世史学和文学影响极为深远。
第4页
注音
昳 yì 窥 kuī 间进 jiàn 期年 jī 谤讥 bàng jī 朝服衣冠 zhāo 皆朝于齐 cháo
第22页
(4)邹忌入朝见威王,有三比:
臣之妻私臣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臣之妾畏臣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结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第23页
(5)齐王纳谏,下令有三赏: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上赏 能上书谏寡人者 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下赏
第24页
(6)纳谏之后,齐国有三变:
第5页
疏通文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 服衣冠,窥镜,
长,这里指身高
早晨 穿戴,
照
名→动
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
对…说
固定句式。“与…相比, 谁更…” 。 孰:代词,谁
《邹忌讽齐王纳谏》公开课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邹忌讽齐王纳谏》公开课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一. 教材分析《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古代汉语文学作品,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邹忌用讽喻的方式劝说齐王纳谏的故事,通过邹忌与齐王的对话,展示了邹忌的智慧和齐王的明智。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同时,本文也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政治寓言,通过对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的讲述,揭示了治国理政的道理,对于学生了解古代政治制度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于古代文学作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时代背景和语言习惯的差异,学生对于这篇课文的理解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同时,学生对于讽喻这一修辞手法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学会分析古代文学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讽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
2.难点:对课文所蕴含的道理的理解,讽喻手法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参考资料:收集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3.课文翻译:准备课文的白话文翻译,方便学生理解课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省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三)归纳段意,把握课文结构。
故事情节:开端:邹忌比美 发展:邹忌讽谏 高潮:齐王赏谏
结局:四国朝齐
二、精读文本,突破类比
(一)开端“邹忌比美” 自读“邹忌比美”内容,交流讨论以下问题: 1. 找出邹忌没有徐公美的句子。
2.“三问”时的情形和句子。
3.“三答”的语句。
邹忌讽齐王纳谏
1.疏通文义,理清思路。 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学习类比推理的方法并体会 其作用。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3.启发同学们结合实际谈谈有何启示。 4.领会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意义和在今天的借鉴意 义。
状元成才路
刘向(约前77年—前6年),字子 政,沛县(今属江苏),西汉经学家、
(3)省略句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省略主语、宾语,(邹忌)与(之)坐谈 (4)被动句
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
板书设计
进谏的依据
邹 忌 讽 齐 王 纳 谏
进谏的内容
妻“私我也” 妾“畏我也” 客“欲有求于我也” 宫妇左右私王 朝廷之臣畏王 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三问 三答
三比
进谏的结果
面刺寡人之过者—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中赏 谤讥于市朝—下赏 初下—群臣进谏 数月—时时间进 期年—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皆朝于齐—四朝
目录学家、文学家。
《战国策》又叫《国策》,杂记东周、西周及秦、齐、楚 、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 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分为12策,33卷,共 497篇。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 可说是纵横家的实战演习手册。本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
(六)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邹忌讽齐王纳谏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面,当面,名词作状语) ❖4、闻寡人之耳者
(闻,使。。。闻,动词使动使用方 法)
(二)古今异义
❖ 1、今齐地方千里 (古:土地方圆。 今:地理位置 )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国君旁边旳近臣。今:方位词 ) ❖3、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委婉劝说。 今:挖苦 ) ❖4、能谤讥于市朝
❖ 答:不盲目轻信,对别人旳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 思索,能正视自己。(围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 索”)
❖ 2、针对邹忌“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旳问题,妻、 妾、客旳回答有什么异同?试结合详细旳语句分析 阐明不同在哪里?
❖ 答:相同点:赞扬邹忌比徐公美;
不同点:妻子热情赞扬邹忌,反应了妻旳偏爱 (如“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在家中 旳地位卑微,因为怕,回答比较敷衍(如“徐公何 能及君也”);客因为他旳主要目旳是有事相求, 所以回答用了一种陈说句,比妾旳反问句,语气更 轻(如:“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2、本文在刻画人物形象上采用了哪些措施?利用 这些措施有什么好处?
❖ 答:(1)细节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 :(2) 有力地体现了人物旳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 拓展延伸:
1、本文讲述一种什么故事?阐明了什么 道理? 2、邹忌进谏旳方式对我们今日旳人际交 往有什么启示? 3、邹忌进谏旳方式与诸葛亮有什么不同?
体现作用。 ❖ 2、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
而渐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阐明了什么? ❖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旳“此”指代什么?
“战胜于朝廷”旳意思是什么? ❖ 4、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本文中旳邹忌旳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 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 5、为何说邹忌进谏旳措施很巧妙?邹忌为何不“直 谏”而要“讽喻”? ❖ 6、本文旳题目是《邹忌讽齐王纳谏》,而作者却用 占全文二分之一旳篇幅去写邹忌和徐公比美,这是不 是详略不当?
语文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面刺:
当面指责
谤讥: 市朝:
批评议论 公共场合
门庭若市: 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形容人诸多
时时而间进: 有时候,偶尔有人进谏
期年:
满一年
这种情况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就是人们所说旳在朝廷上战胜了敌国
这种情况:三赏三变
1、《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 国别 体旳史书《 战国策》。该书 是由 西汉 时期旳 刘向 编订而成旳。
解 题
兼语句
讽——讽谏,用暗示、比喻
之类旳措施,委婉地劝戒。
纳——接受。
分组学习
1、一人主讲 2、其别人补充修正 3、分角色朗诵表演
字词小结
• 1、古今异义: (1)邹忌修八尺有余。
• 修: • 古义:长,这里指身高。 • 今义:修理。 • 尺: • 古义旳尺相当于当代旳六寸。
字词小结
(2)暮寝而思之。
第二段是邹忌用现身说法、亲身体验讽劝齐王。 读来要娓娓动听,如与人细语叙家常。节奏感 很强,要读出恳切、至诚之意。
讨论交流
(1)邹忌旳劝谏技巧对我们今日旳人 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在当代信息社会中,口语交际旳频率很高,了 解别人、推荐自己、谈判求职、合作共事都需 要较高旳口语体现能力。所以鉴赏邹忌旳劝谏 技巧,对提升我们适应社会交际旳能力有十分 主要旳作用。游说别人时要不卑不亢。言语恰 到好处——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自己尊严, 是邹忌给我们旳启示,也是人际交往旳基本原 则。
课文旳故事情节有六个“三”,谁能找出来? 提醒1、邹忌向几种人问询自己有无徐公美?
2、他们旳答案一致吗? 3、邹忌对他们旳回答分别怎样分析? 4、邹忌进谏齐王时将自己和齐王进行了几 方面比较? 5、齐王有几种级别旳奖赏? 6、下令后按时间顺序发生了几次变化?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pptx

邹忌形象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认为不如。 暮寝而思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外表漂亮 头脑冷静 善于反省 善于进谏
第7页
了解默写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公布悬赏求谏政令后,广开言路,一 开始就有“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好局面。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奖赏进谏政令下达满一年之后, 表 明齐国政治日益清明,从而到达“战胜于朝廷”目标句子是: 虽欲言,无可进者
客—求我
第3页
脉络梳理
态度 人物
私(偏爱)
邹忌
妻
畏(畏惧)
求(有求)
妾
客
小:个人
威王
宫妇
朝臣
四境
大:国家
第4页
脉络梳理
纳谏 赏赐
上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中赏:上书谏寡人者。
纳谏 效果
下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门庭若市 时时间进 无可进者 皆朝于齐
第5页
脉络梳理
第一段:邹忌与人比美,悟出道理。 于朝。
(6)《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齐王受邹忌启发,用悬赏方法广泛征求臣 民意见,并提出受下赏情况句子是: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第10页
课堂小结
主要内容:邹忌推己及人、以小见大,指出齐王之弊。 脉络梳理:比美——悟理——进谏——国强。 邹忌形象:漂亮、清醒、爱国、善谏。 了解默写: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第11页
第8页
了解默写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在会见徐公后,经过冷静思索悟出了客
人谬赞自己原因是: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入朝讽谏齐威王,认为齐威王被大臣和国
邹忌讽齐王纳谏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pptx

能谤讥于市朝 皆朝于齐
翻译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刺寡人
之过者,受上赏。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早晨 朝廷
公共场所 朝见
我与城北徐公哪一个更漂亮 吾妻以我 为美,是偏爱我 今齐土地方圆千里 当面指责我过失 此所谓于朝廷战胜
主页
第3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1课时
朗诵提醒
1、注意读音:朝(cháo、zhāo)、期(jī) 2、注意语气:对话中问话语气、劝说时诚
恳语气、齐王同意时赞赏语气 3、注意停顿:句中词语略停、段中层意转停、
劝谏前中后三部分之间较长停顿
主页
第4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1课时 主页
文言实词
朝服衣冠
第9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2课时
语境3 齐景公酷爱打猎,非常喜欢捉野兔
老鹰。烛邹不妥心,让一只老鹰逃走了。 景公大发雷霆,命令将烛邹推出去斩首。 晏子走上公堂,怎样进谏才救得了烛邹?
主页
第10页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文言实词意义及虚词使用方法; 2、能正确地翻译全文; 3、熟练地朗诵全文; 4、能从多个角度思索本文,得到不一样启示; 5、学习邹忌谈话技巧,练习口语交际。
主页
第2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习思绪
了解背景 小声试读 正音注音 朗诵全文.
释疑翻译 讨论启示 训练说话 写读后感
第5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1课时 主页
讽 邹忌“比美”
齐王治国
妻——私—— 宫妇左右 妾——畏—— 朝廷之臣 客——求—— 四境之内 察觉遭受蒙蔽 王之蔽甚矣
讽喻
纳谏
达到目
终成霸业
㎡
第6页
新版邹忌讽齐王纳谏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文言文朗诵注意点:
1、停顿。段落内部、句群之间停顿要长些,段落之间 停顿又要稍长些。另有逻辑停顿,在没有标点符号处, 为加强语气、说明观点、表示感情,也应作停顿。
2、语速。议论文和说明文以中速为宜,其它文体(如 记叙类、抒情类)则依据情节进展和感情表示需要来安 排。如内容是激动、欢快、担心,思想感情慷慨激昂、 豪迈奔放时,语速要相对快一些;如内容是痛苦、悲伤、 低沉、抒情时候,语速要相对慢一些。
第11页
城北徐公,齐国之漂亮者也。忌不自信, 而复问其妾曰:“群孰与徐公美?”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第12页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
之美也。”
第13页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认为不如;窥 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第14页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
面刺→上赏
门庭若市
(3) 威王除蔽 三令 上书→中赏 三变 时时而间进
谤讥→下赏
无可进者
(4) 除蔽结果: 四国朝齐→战胜于朝廷
第24页
课堂总结
邹忌进谏
妻→私我 妾→畏我
客→求我 小
家事
三问、三答 三思
三比
三赏 三变 战胜于朝廷
齐王纳谏 宫妇左右→私王
朝廷大臣→畏王 四境之内→求王
大 国事
第25页
一、导入新课
“以铜为镜,能够正衣冠; 以史为镜,能够知兴亡; 以人为镜,能够明得失。”
唐·魏征
第2页
二、解题:
“邹忌讽 齐王 纳谏”
兼语句
第3页
邹忌,齐国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 王三朝,以勇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君王,据史载, 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 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 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 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 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 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 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 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 治,齐国大治。
《邹忌讽齐王纳谏》创优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课件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历史事件
03
深入了解邹忌如何通过巧妙的语言艺术,成功说服齐王采纳其
谏言,从而改革政治、加强国家实力的历史事件。
12
类似寓言故事比较
《愚公移山》与《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
分析两个故事在主题、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方面的异同,以及所传达的思想内涵。
其他寓言故事中的讽谏元素
列举其他寓言故事中与讽谏相关的元素,探讨这些元素在故事中的作用和意义。
了解相关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
思考文章中的主题和意义
准备课堂讨论和提问
2024/1/24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4
27
教师点评
在角色扮演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 出学生在沟通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17
分享交流
2024/1/24
分享交流的目的
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 接受和给予建议,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分享内容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建议或者被建议的 经历,以及自己当时的感受和应对方式。同时,也可以分 享一些成功的沟通经验和方法。
16
角色扮演:模拟邹忌劝谏过程,体验沟通技巧
2024/1/24
角色扮演的目的
通过模拟邹忌劝谏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沟通技巧的重 要性,并学习如何在与人沟通时运用合适的语言和态度。
角色分配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组分别扮演邹忌、齐王以 及其他大臣等角色。在扮演过程中,学生需要尽可能地还 原历史场景,体会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2024/1/24
6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2024/1/24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材分析:《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第六单元古文单元,以先秦历史散文为主,阅读这类文章,可以了解古人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感受他们的智慧与胆识。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联系学过的文言文,对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梳理和区分,养成自觉阅读、及时归纳整理的习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同时,在反复阅读中,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并且体会历史散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人物形象鲜明的特点,充分感受这类作品的艺术魅力。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
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文章构思巧妙,剪裁得当,语言精炼,读来生动有趣又耐人深思。
而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深入浅出,委婉劝谏的方式又是极其巧妙,能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二、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这篇文章语言浅易,部分重点文言字词曾学过,课文注释也较详细,学生对文章大意的理解不是很难。
课堂教学中更注重对学习文言文词的方法予以点拨。
文言文的学习要以诵读为基础,课堂设计三遍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人物的语气及感情,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初中大多数学生还没有认识到语言技巧的重要性,所以为了加深对这一点的认识,设计了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体会“巧说”的作用与技巧。
三、设计理念与思路本课教学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指导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堂上学生积极谈论、交流、展示,做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全面成长。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一等奖设计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 朗读、分析、 讨论等方式理
解文本内容
指导学生掌握 文言文阅读的
基本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 邹忌讽谏齐王 的过程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文 言文阅读能力 和文学鉴赏能
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和人生观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 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 审美情趣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 自豪感
对未来教学的展望与规划
深化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理解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互动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关注学生反馈,持续改进教学
感谢观看
汇报人:
教学过程
事,引起学生的 兴趣
背景介绍:介绍 战国时期齐国的 历史背景和文化 背景
人物介绍:介绍 邹忌和齐王的人 物特点,为课文 的情节发展做铺 垫
情境创设:通过 多媒体手段,创 设课文中的情境, 让学生更好地理 解课文内容
讲授新课
讲解课文:分析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效果是否明显,学生是否能够 掌握所学知识
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建议
增加课堂互动: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运用多媒体手段: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注重情感教育:在授课过程中,注重情感教育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强化基础知识训练: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方式,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案一等奖设计
汇报人:
添加目录标题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与改 进
添加章节标题
教学目标
邹忌讽齐王纳谏公开课一等奖课件-2024鲜版

2024/3/28
1
目录
2024/3/28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人物形象分析 • 主题思想探讨 • 艺术手法鉴赏 • 知识拓展与延伸
2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2024/3/28
3
邹忌讽齐王纳谏故事背景
2024/3/28
战国时期,齐国大臣邹忌以自身经历对齐王进行讽谏。 邹忌通过比较自己与徐公的美貌,引申出治国之道。 齐王采纳了邹忌的建议,广开言路,励精图治,使齐国 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之一。
24
类似文学作品推荐阅读
《战国策》中的其他篇章
推荐阅读《战国策》中其他与邹忌、齐王相关的篇章,以便更全面地了解这一 历史时期的人物和事件。
其他古代讽谏类文学作品
推荐阅读如《谏逐客书》、《陈情表》等古代讽谏类文学作品,体会不同作者 在讽谏技巧和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2024/3/28
25
思考题与课堂讨论环节
疏通文意。 8
02
字词注释
重点词汇和句式解析
01
重点词汇
02
句式解析
列出文中的重点词汇,如“修”、“尺”、“服”、“窥镜”等,进 行词义解释和用法举例。
2024/3/28
选取文中的典型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等,进行深入分析 和翻译指导。
9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文章结构
分析《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文章结构, 包括开头、主体、结尾等部分,探讨 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作用。
2024/3/28
丰富的教学内容,包括故事背景、人物 形象分析、讽谏技巧等。 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思考讽谏在现 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
6
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文中重要词语和特殊句式,疏通文意。
2.辨析邹忌之“美”,了解设喻说理、巧妙讽谏的论说技巧。
3.体会古代志士勇于谏言的精神和古代君主从善如流的气度。
【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掌握文中重要词语和特殊句式,疏通文意。
2.辨析邹忌之“美”,了解设喻说理、巧妙讽谏的论说技巧。
3.体会古代志士勇于谏言的精神和古代君主从善如流的气度。
【教学难点】辨析邹忌之“美”,了解设喻说理、巧妙讽谏的论说技巧。
【教学资源】PPT、多媒体【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演读法;合作讨论法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布置任务特大消息!“战国美男子”选拔赛开始了,此次“美男子"大赛的选拔标准有三个,即形貌之美、智慧之美、品德之美。
邹府管家为其大人邹忌报名此次选拔赛,但对于他能否获胜心中无数,特来向我们班的同学请教。
请大家结合《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为管家分析邹忌能否赢得“战国美男子”称号。
分析内容如下:评形貌之美评智慧之美评品德之美预习检测在展开分析之前,我们先测试同学们对该篇文言知识的掌握程度。
齐读课文,读准字音。
邹忌(zōu)纳谏(jiàn)昳丽(yì)朝服(zhāo)衣冠(ɡuān)窥镜(kuī)孰( shú) 寡人(ɡu ǎ)谤讥(bànɡ)间进(jiàn)期年(jī)结合文下注释和工具书,完成以下文言积累卡。
一词多义卡美吾妻之美我者认为……美吾与徐公孰美美丽孰我与徐公孰美谁、哪一个孰视之同“孰”,仔细朝朝服衣冠早上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堂皆朝于齐朝见谤讥于市朝指集市、市场等公共场合闻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燕、赵、韩、魏闻之听说上受上赏上等的上书谏寡人者向上级呈递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及,比得上门庭若市如,像于美于徐公比欲有求于我也对皆朝于齐到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在之齐国之美丽者也的孰视之代徐公暮寝而思之代这件事吾妻之美我也无意义词类活用卡字词意思字词意思朝服衣冠名词用作动词,穿戴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作状语,当面臣之妻私臣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暮寝而思之名词作状语,在晚上古今异义卡字词古义今义邹忌讽齐王纳谏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讽刺、嘲笑邹忌修八尺有余长,这里指身高修理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面刺寡人之过者指责尖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特殊句式卡句式例句翻译判断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公开课一等奖

03
齐国在战国时期是东方的大国,但在齐威王时期,国家面临着
内外交困的局面,需要改革图强。
11
邹忌讽谏技巧及智慧体现
巧妙运用比喻和类比
邹忌通过比喻和类比的方法,将家庭 琐事与国家大事相联系,使齐王易于 接受和理解。
语言简练,寓意深刻
邹忌的言辞简练而富有深意,能够引 起齐王的深思和共鸣。
善于观察和揣摩对方心理
领导者要时刻关注民众的需求和利益,以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 落脚点。
13
04
教育意义与启示
2024/1/28
14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激发学生思考
通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引 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并
寻求解决方案。
2024/1/28
培养批判性思维
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对问题进 行深入分析,不盲从权威,形成独 立的批判性思维。
邹忌能够准确地把握齐王的心理变化 ,适时地提出自己的建议,使齐王心 悦诚服。
2024/1/28
12
传统文化中纳谏思想
2024/1/28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传统文化中强调领导者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做出明智 的决策。
从谏如流,知错能改
领导者应该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以民为本,关注民生
课程目标与内容
本次公开课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核心内容,通过讲解、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 式,深入探讨了邹忌的讽谏艺术、齐王的纳谏精神以及这一历史事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次课程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包括PPT演示、视频展示、小组讨论等,使课程内容更 加生动、形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9
03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详)【获省一等奖】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详)【获省一等奖】《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详)【获省一等奖】断金指【文本分析】《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以对话为主,既具故事性,又具论辩性的文言文。
本文文字并不深奥,学生可以借助课文注释和已学的文言文知识,自行翻译。
本文写的是战国初期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谏而采纳群言,终于使齐国大治的故事,塑造了邹忌这样一个有自知之明,精于思考,勇于进谏,善于进谏的贤士形象。
也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性格特点。
同时又以齐王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强大魄力,从侧面烘托了邹忌的治国才能。
文章有“比美”“进谏”“赏谏”“朝齐”四个自然段。
“比美”中的“三问”“三答”展现了“比美”的过程,“三思”揭示了邹忌在“比美”中遭受蒙蔽的原因;“进谏”中的“三比”比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赏谏”中的“三赏”“三变”演绎了齐王从善如流的魄力;“朝齐”中的四国“朝齐”亮出了“战胜于朝廷”的辉煌。
文章“三叠”式的运用,彰显了结构整齐对称的间架之美。
采用类比的方式说理是本文最显著的特点,邹忌是以自身经历来和齐王进行类比的。
邹忌讽谏齐王时,先从自家“比美”的趣事侃侃道来,通过三比,顺理成章地推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这种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的类比进谏,就不能不让齐王欣然领悟,从而接受群言,而使齐国大治了。
【教学取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赏读课文,培养语感;2、疏通文意,积淀语词;3、解析类比,激情创造。
其中“解析类比,激情创造”是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
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读代讲,板块推进。
三个板块是:初读文本,疏通文意;精读文本,突破类比;延伸类比,激情创造。
本节课紧扣文本,在疏通文意之后,以文本所用讽谏方法——类比作为重点突破对象。
类比是根据两个人或者事物具有某些相同的特点,其中一个还具有另一特点,从而推出另一个人或者事物也可能具有这另一相同特点的一种推理方式,它也是一种思维方法。
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一等奖

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一等奖1、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的】1、认识齐威王纳谏除蔽的积极意义;2、了解讽谏(讽喻)的方法;3、学习对话技巧和详略安排;4、掌握文学常识和文言知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型设计】自学辅导法。
【教学过程】一、自学定向俗话说:伴君如伴虎。
给领导提意见,古往今来,都要冒很大的风险。
历史上偏偏就有人不但屡次给领导提了意见,而且屡次被领导赏识,建议得以实施,又产生了奇效,其人其事也在历史上传为美谈。
邹忌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是战国时齐国的谋臣,曾万事恒公、威王、宣王三朝,多谋善谏。
一次,威王弹琴,邹忌进门就说琴弹得好。
威王认为他未仔细听,是在说谎。
邹忌说,琴声宽和像君主,清廉像章宰辅,舒缓像政令,谐调畅适像四时。
威王听了,知道他在说治理国家的道理,极为赞赏,就拜他为相。
课文所讲的是在这之后的另一个故事。
(板书课题)二、自读查疑1、运用工具书,默读课文,疏通文意;2、齐读课文,然后复述大意,概括文章思想;3、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三、讨论释疑1、齐读段一:比美离题否?有何作用?《古文观止》有评语: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勘察,正欲于此参出微理。
千古臣诌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评得好。
2、段一中的三问三答写法上有何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了人物间的什么关系)?提示:内容都是说邹忌的美,语言只有一两个字变化,却反映了对话人物间的关系亲疏远近的不同。
板书:妻→私:偏爱赞扬妾→畏:卑微喂怯客→有求:逢迎敷衍3、(齐读段二)私事、国事有何相通?何以能以喻讽谏?4、(齐读段三、四)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威王确实受了蒙蔽?(讽谏是在比美中偶有所悟而为之的.吗?何以见得?)三、延伸迁移(齐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王之蔽甚矣一句,为何点到了却不深说?提示:善揣摩国君的心理。
对于聪明有为的国君,不要说多余的话。
2、一善、一朝,省略了哪些内容?提示:哪些意见,如何来朝。
邹忌讽齐王纳谏 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我在积累
5、下列句式,你掌握了吗? C.状语后置 ——能谤讥【于市朝】 朝】谤讥)
(能【于市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谓【于朝廷】战胜)
(此所
我在积累
5、下列句式,你掌握了吗? D.判断句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 · · · · · ,· · · · · · 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 · · · · · 者,· · · · · · 也。”
学以致用
邹忌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 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我要训练
话题: 1、讽谏同学不要迷恋网吧。
我要训练
话题:
2、讽谏长辈不要吸烟、酗酒。
主旨: 本文生动记述了邹忌讽齐王 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 政治的故事,细致地刻画了一 个惊喜、聪明的谋臣形象,给 人们以深刻的思想启示。
组卷网
板书设计
家事喻国事
王 之 蔽 甚 矣
2、齐王听从邹忌的谏言吗?之后采 取怎样应对措施?
三 赏
{
面刺寡人 →上赏 上书寡人 →中赏 谤讥市朝 →下赏
令初下,门庭若市
}
→
三 变
{
数月后,时时间进 期年后,欲言无可进
3、齐王的变革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燕赵韩魏皆朝与秦
分析形象
我在评论 邹 善思:小中见大 忌 善谏:足智多谋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 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 就是所谓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我在思考
1 、文章开始没有直接写邹忌讽劝齐王,而是 从一件家事写起,是件怎样的事?由此邹忌联 想到什么道理?他又是如何向齐王进谏的?
三比
{
妻私我
妾畏我 客求我
→ → →
宫妇左右私王 朝廷之臣畏王 四境之内求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并且形体容貌光 艳美丽。(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 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 的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 “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 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词疑,问谁代。
第二天
朝见
孰 徐公来,孰视之 同“熟”,仔细 通假字
今齐地方千里 古:土地方圆
今:某区域、地区
古今异义
解 1、吾妻之美我者, 释 私我也。 下 列 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斜 3、旦日 体 字 4、明日
5、闻寡人之耳者
认为……美 偏爱
确实
第二天 又过了一天 使……听到
连接中考
1、解释红色词语 臣之妻私臣
妾 → 畏 → 朝廷之臣
客 → 有求 → 四境之内
受蔽
受蔽(甚矣)
邹忌
妻→ 妾→ 客→ 受蔽
通过设置或借用一个寓言、故事或自 然现象来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
齐王
私 → 宫妇左右 畏 → 朝廷之臣 有求 → 四境之内
受蔽(甚矣)
根据两个同类事物某种属性的相同,推出它们的 其它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
齐王纳谏(高潮)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
拜见
确实,的确
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
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译文
(邹忌)于是上朝见齐威王,说: “我确实知道我不如徐公美。(可是) 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 人想要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 美。”
宫里侍妾一类女子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 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学习目标
1、理清思路,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分析邹 忌的形象。
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手法。
3、领悟以事喻理的委婉劝说方式在今天的现 实意义。
二、自学指导,分步探究 自学指导一:理解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的故事情节有六个“三”,谁能找出来? 提示1、邹忌向几个人询问自己有没有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1.疏通文义,理清思路。
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学习类比推理的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3.启发同学们结合实际状元成才谈路 谈有何启示。
4.领会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意义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刘向(约前77年—前6年),字子政, 沛县(今属江苏),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 文学家。
次日,第二天
同“熟”,仔细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远远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
认为我美 偏爱
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
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
也。” 怕
想要
巩固训练:解释红色部分字词句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 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 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 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这个故事给你哪些启示?
1、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表面现象迷惑 。 2、要多去实践,多去观察。 3、要多角度看待问题。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提出批评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
三、课堂小结,回扣目标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在朝廷上取得胜利。
意思是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
译文
燕、赵、韩、魏等国听到齐王纳谏这件 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威王。这就是人 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其他国家。
第三部分:写齐威王虚心纳谏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就。
朝服衣冠
早晨
朝 入朝见威王
朝廷
能谤讥于市朝 泛指公共场合
一字 多义
皆朝于齐
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
及,赶得上,比得上。
甚,非常,很。
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巩固训练:解释红色部分字词句
邹忌修八尺有(yòu)余,而形貌昳(yì) 丽。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 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 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三问6、三下答令后三按时思间顺序三发比生了几三次赏变化三?变
邹忌比美(开端)
八尺有余, 形貌昳丽
相貌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邹忌
问美
吾孰与徐公美?
比美
孰视:自以为不如 窥镜:又弗如远甚
思 美
吾与徐公孰美?
私
畏
求
君美甚,徐公何 能及君也!
妻
徐公何能 及君也!
妾
徐公不若 君之美也。
客
邹忌
齐王
妻 → 私 → 宫妇左右
时时而间进
2、翻译下面句子 皆以美于徐公 进者。
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
3、用常情常理衡量,文中齐王纳谏下达命令之后的叙 述有夸大事实之处,请找出两处。(可用原文回答)
答案
1、偏爱
间或,偶然
2、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 什么可进谏的了。
3、门庭若市;无可进者;皆朝于齐。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
常常,不时。 偶然进谏。间,间或、偶然。
之后, 时时而间进;
满一年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
命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进谏,门前院内 好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 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 也没有 什么可进谏的了。
到齐国来朝见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上赏:面刺寡人之过者
三赏
中赏:上书谏寡人者
下赏: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令初下: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三变
期年之后:虽欲言, 无可进者。
自学指导二: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三
思 -
邹忌、齐威王有何特点?
三 邹 忌:
比
-
三
赏
—
三 齐威王:
变
三
思 -
邹忌、齐威王有何特点?
三 邹 忌: 头脑冷静、实事求是、
三、课堂小结,回扣目标
本文通过邹忌设喻进谏、齐威王纳 谏,从而使齐国强盛的故事,说明群 臣进谏,国君勇于纳谏,君臣同心, 上下协力,是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原 因。
四、达标检测,当堂反馈
1、解释红色词语 而形貌昳(yì)丽 旦日 孰视之 2、翻译下面句子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当面指责
过错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
在公共场所议论。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市朝,公共场合。
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
之耳者,受下赏。”
使……听到
译文
威王说:“你说得好。”于是下了命令: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 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使我听 到的,可得到下等奖赏。”
自学指导三:掌握字词,疏通文意
请你结合课下注解疏通文意,翻译课文,掌 握重要词语。做好文言词语的知识梳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光艳美丽
长,这里指身高。
早晨穿戴好衣帽。服,穿戴。 孰与,与……相比怎么样,表示比较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
照镜子 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昳丽( yì)
窥镜( k)uī
间进( jiàn)
期年( )jī
谤讥( bànɡzhjāī)o
朝服衣冠( chá)o
皆朝于齐( )
二、自学指导,分步探究
自学指导一:掌握《战国策》相关知识,了 解背景。(5分钟)
“邹忌讽 齐王纳谏”
解 兼语句 讽——讽谏,用暗示、比
题 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 劝。 纳——接受。
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译文
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就又 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比,谁更美?” 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 ?”第 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与他相坐 而谈,问他:“我与徐公相比,谁更 美?”客人说:“徐公不如你美啊。”
译文
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认为 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看自己 更觉得远远不如徐公美。晚上睡觉时思考这件事, 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妾认为我 美,是害怕我;我的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 我。 第一部分:邹忌从妻妾及客人赞自己比徐公美这 件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进谏的缘起。
客
感情色彩是礼貌、尊重,
“徐公不若君之美。” 口气有点客气。
妻→私:偏爱赞扬
妾→畏:卑微畏怯
客→有求:逢迎敷衍
自学指导三:结合内容,思考问 题
这个故事给你哪些启示?
讨论指导: 1、邹忌在妻妾客赞他后飘飘然了吗? 2、邹忌有没有实际观察? 3、邹忌没怪妻妾客先前的赞“美”,而是从 他们各自的角度去分析赞他的原因。 4、进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谁? 5、说服齐王时若方法不对会有何后果?
译文
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 城池,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侍从,没有 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大 王,全国的老百姓,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的。 由此看来,大王您受的蒙蔽太严重了。 第二部分:邹忌以自己受蒙蔽的事为例,讽 谏齐威王——进谏的内容。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
比 -
善于思考、足智多谋、
三
善于辞令、勇于进谏。
赏
—
三 变
齐威王:闻过则改、虚心纳谏、 明智果断、兴利除弊。
看图片思考: 邹忌的妻、妾、客
回答他的问题时感情和 语气相同么?为什么?
其妻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 口”情 气色易彩 毋是 庸置由疑衷。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