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_民初政党政治史_研究述评 (1)
中国国民党_党国_体制述评
在共和国的建 立过 程中, 孙 中山 意识 了西 方政 党 政治运作的 规 律性, / 向来 主 张 以 党治 国0。 他声 称: / 不管政府是 民主 的或是 君主 的, 政党 总是 存在 的, 而 且政府的指导权也 总是从一 党转移到彼一 党的。中国 也已开始有了自己的政党。事实上, 中国的党、社, 已经 太多了, 最好他们能联合成两三个有力的大党。每一政 党的明确 政 策将 会随 着 时间 的 推移 而 确定 下 来0 ½ 。 1912 年, 同盟会与其他团体共建国 民党, 并在民初 国会 选举中获胜。孙中山据此认为 英美式政 党政治已在 中
( History College,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Abstract: Influenced by western Party politics and the socialism of former Soviet Union, Sun Yat- sen, the prime minister of China. s Kuomintang, shaped a series of distinctive thoughts in Party- Rein system which set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Kuomintang. s later reign. In 1926, National Government in Guangzhou initially established the first Party- State system in Chinese history. In April 1927,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government in Nanjing and the national consolidation, Kuomintang. s PartyState system was still in execution. The point in Party- State system is that the party. s ideology was considered as the principle in state affairs managing, a / double- track system of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0 as the administering mode. The distinctive administer ing mode is not only resulted from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party ideology especially the administering mode of Soviet Russia Party system, but also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political ideology and modern western party ideology .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ought and good, Party - State system brought tremendous revolution into modern Chinese politics and its operating mode, turning into the root of good- wrangling among the party, government and army, also to be the defect in political system of Kuomintang in virtue of the increasing cost made by disharmony between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Key words: Kuomintang; Party- State system; double- track system of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 Sun Yat- sen; political system of former Soviet Union.
比较现代化 市民社会 新制度主义——关于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政治研究的三个理论视角
1979年以来,中国政治研究已经不能自外于海外中国问题研究。
毕竟,政治学学科的恢复是中国社会科学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事件,它昭示着在政治学研究领域,关于中国政治的研究不仅要认真总结以往的理论和经验,而且要注意吸收国外研究的最新成果。
据归纳,在国外中国研究的重镇美国,其研究模式不下九种:(1)倾向模式;(2)派别模式;(3)官僚模式;(4)结构模式;(5)规范模式;(6)毛控制模式;(7)世代模式;(8)利益群体模式;(9)合理性模式。
[1]这些研究模式,以今天的眼光看,有些是隔靴搔痒,有些是雾里看花,有些是生搬硬套,但也有相当的研究触及中国政治发展的逻辑,其分析鞭辟入里,其观点发人深思,其方法富有学理涵容性,在80年代得到国内中国政治研究者广泛的响应。
90年代后,随着中国学术对外交流的扩大,中国政治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外中国政治研究的许多概念和范畴对中国政治学人逐步失去了最初的新鲜感和震撼力,但是,那些架构比较合理、学理资源比较深厚、在学科上具有“大理论”特征的理论方法仍然对中国政治学人的中国政治研究发挥着深远的影响。
它们实际上为理解和解释中国政治提供了虽然不同但有内在联系的一组理论视角。
1比较现代化。
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从比较的角度对这一过程进行研究是现代化理论的基本特征,凡是以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为线索来探讨社会变迁的理论都可以归入比较现代化研究的范围。
比较现代化的一个基本立论是,现代化在欧洲是现代性因素“内源发生”成长的结果,这种现代性因素以殖民和资本输出的形式从欧洲向外扩张,把世界其他地区强行拉入工业化、民主化、城市化和理性化的历史运动之中,人类史由此变成一部世界史,因此,在非欧洲地区,现代化不过是这些国家应对来自“外部挑战”的过程。
在改革开放前,中国政治学人对现代化理论还相当陌生,但是,由于马克思的现代社会发展理论与现代化理论有许多相似之处,[2]这一分析框架实际上非常接近现代化理论的某些预设,与它的理论逻辑并无大违。
最新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一般是指( 燧人 伏羲 )。 神农 女娲 有巢氏 ABC 尧舜禹时代,除了贵族化的官员已经出现之外.还产生了其他相关的制度,包括( 习惯法和专门执法官员。 巡狞制度。 朝觐制度。军事制度。 ABCD )。 尧舜禹时代中央政府的官职可能被较大的部落分享。 正确 错误 A 尧舜禹时代官职的名称大多体现原始思维的痕迹,似乎与原始五行观念相联系。 正确 错误 A 部落战争不仅导致更 正确 错误 A 大范围内部落的合 王权起源于巫术。 正确 错误 B 中国上古时王权的直接来源是部落酋长制。 正确 错误 A 郡县制开始出现在战国时期,由于它的出现,意味着选官制将逐渐代替“世卿世禄制”。 正确 错误 A 大约存在 立国时间496 夏朝立国的时间是多久( )? 791年 256年 A 了471年 年 大约存在 立国时间496 商朝立国的时间是多久( )? 791年 256年 B 了471年 年 中国国家起源的“标志”是( 夏王朝的建立 )?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一个长期的过程 部落合并 C 夏以后王权固定的继承模式是( 禅让制 )。 世袭制 宗法制 分封制 B 最高权力的称谓,夏代称为( 王 )。 后 皇帝 天子 元子 B 最高权力的称谓,商代称为( 王 )。 后 皇帝 天子 元子 A 最高权力的称谓,周代称为( 王 )。 后 皇帝 天子 元子 ADE 商代“邑”的含义是什么? 聚落、城 城邑之外 郊外 远郊之外 A 商代“郊”的含义是什么? 聚落、城 城邑之外 郊外 远郊之外 B 商代“野”的含义是什么? 聚落、城 城邑之外 郊外 远郊之外 D 河北南 夏王朝的活动区域在哪里( 晋南 )? 豫北 豫西 豫东 ABCDE 部 马王堆 二里头文 大汶口文 周口店文 哪些考古发现有可能是夏王朝的活动遗迹( 龙山文化遗址 )? 文化遗 AB 化遗址 化遗址 化遗址 址 郑州东南 安阳小屯 大汶口 二里头文 河南偃师西南 考古发现了那几座商城? 二里岗的 一带发现 文化遗 BCD 化遗址 发现的遗址。 遗址 的遗址 址 商朝王权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以巫术化的合法性观念为主要支撑 )。 从分封的布局结构上看,有明显的战略考虑 有比较系统的宗法制度确保其王位继承的规范化 从分封的对象来看,受封的主体是周王室贵 AC 对内服与外服的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有( “服”是“服侍天子”的意思,而“内”“外”则是其所处位置不同。 商代内服与外服将国家分成了中央(王畿)和地方(方国)两个部分。 )。 内服指王畿,在卜辞中称“商”,外服则相当于卜辞中 商王室对外服的控制是通过分封来实现的。 ABCD 西周的封建制的特点有( 从分封的布局结构上看,有明显的战略考虑 )。 从分封的对象来看,受封的主体是周王室贵族 从分封的人口结构形式上来看,大多数的分国都采取了 以巫术化的合法性观念为主要支撑 ABC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制度的转型在政治层面主要表现在( 以层层分封为主要特征的分权体制逐渐为中央集权所替代 传统的分封制退居到次要的地位,郡县制成为主要的制度形态 世卿世禄让位于流动性很强的选官制度 )。政治制度的许多细节也出现了相应的调整和 ABCD 商代的“诸侯”对王室承担的义务有( 朝觐 纳贡 )。 劳役 戍边 ABD 这个区域 这一地 你认为西周初年为什么会实行封建制( 这是由周人的统治能力所决定的。 是和当时的社会基本状况相联系。 )? 周族人口与其想控制的区域是不成比例的。 ABCDE 虽然很早 区直生 西周政治制度的基本支柱是( 宗法制 )。 分封制 礼乐制度 宗庙制度 AB 西周的政治机构大体可以分为( 决策机构 )。 执行机构 内廷宗教与文职机构 宫廷机构 ABCD 西周国家的执行机构“三有司”是哪些( 司土 司马 )? 司空 司寇 ABC 战国时,司法职官地位上升,各国的司法职官主要有( 大理 司寇 廷尉 )。都尉 ABC 战国时的任官符信制度有( 玺 )。 印 符 节 ABCD 商代内服与外服将国家分成中央和地方两个部分。 正确 错误 A 西周王室与诸侯国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正确 错误 A 分封制是西周政权的基本体制形式。 正确 错误 A 所谓世袭制体现的是皇帝家族对国家权力的独占,( 皇帝的弟弟皇帝的亲信 嫡长子 )被认为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 贤能的大臣 C 皇帝制度的创立者是( 李斯 )。 秦王嬴政 汉武帝 管仲 B 清代继承明代废除宰 三省 督察院 军机处 五府六部 C 相的做法,雍正年 清朝设置管理宦官的 东厂 锦衣卫 内侍省 敬事房 D 机构是( )。
近百年来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综论
近百年来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综论作者:葛荃《文史哲》2006年第5期摘要: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始于20世纪初叶,迄今已近百年。
本文考察了这一学科的起始情况,然后从三个方面对百年来的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做一概括。
首先,划分了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发展阶段;其二,梳理了学术流派,认为大体上可以划分为“新学历史学”、“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和“现代政治学”三个流派;其三,分析了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理特点及其研究价值。
本文认为,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政治性,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既有文化价值,又有历史价值。
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相比较,思想与观念的发展的相对滞后。
例如等级观念、官本位意识、对于政治权力的崇拜等等。
这些思想层面的东西显然不是20世纪民族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的传统。
这种历史的表象与其文化传承的不同步,恰恰说明了思想文化积淀的深厚和影响力的久远。
因而,进一步深化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显然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中国政治思想史新学历史学派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现代政治学流派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现代学科,出现于20世纪初叶,就现有的文献来看,首倡其功的是梁启超和谢无量。
1922年,梁启超在其所著《先秦政治思想史》的“自序”中写道:“启超治中国政治思想,盖在二十年前,于所为《新民丛报》、《国风报》等,常作断片的发表。
虽大致无以甚异于今日之所怀,然粗疏偏宕,恒所弗免。
”[1] 是知在1900年之后,梁启超已经开始把中国政治思想作为一门学问来进行研究。
不过在这一时期,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文章尚属凤毛麟角,似乎还没有学者对中国政治思想史进行专题性研究或总体的思考,梁启超本人亦仅作“断片的发表”。
因此,我们大体上可以认定,在20世纪初叶,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学科建设则属于草创而未就。
根据现有的相关资料来看,晚清经学家孙诒让(1848—1908)曾著有《周礼政要》一书。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历史认识主体问题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历史认识主体问题研究发布者:徐国利[关键词] 历史认识主体、特点、主体意识、认识主客体关系[摘要] 历史认识主体问题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陆学术界历史认识论问题研究中最重要的根本的问题,这一研究经历了兴盛、低落和复兴三个阶段。
有关这方面的讨论大体可以概括为历史认识主体的定义、历史认识主体的特点、历史主体意识的结构及其作用、历史认识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等四个基本方面,这些讨论深化和拓展了大陆学术界关于历史认识主体问题的研究,其不足主要是原创性思想不够。
Review on Subjectivity of Historical Cognition Since the 1980sKey words: subjectivity of historical cognition; characteristics; subjectivity consciousness; cogni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Abstract:The research on subjectivity of historical cogni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pic in academic circles of historical cognition in the mainland since 1980s, and has experienced the flourishing period, the lowering period and the rehabilitating period. Discussions on it can be mainly summed up into four basic aspects: the definition of subjectivity of historical cogni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torical cognitio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of subjectivity consciousness; the historical cogni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These researches deepened and broadened the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subjectivity of historical cognition among the mainland academic circles, but most of these researches lack in originality历史认识主体问题是历史认识论中最根本和最复杂的问题,说它“最根本”,是因为历史认识首先、而且本质上即是主体的认识行为和活动;说它“最复杂”,既是因为历史认识论的其它问题所包括的内容都没有这么丰富,又是由于它是涉及到人类精神意识这一认识论中最复杂的难题。
二十世纪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1
二十世纪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白钢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2005-09-09 14:27:27 阅读2106 次原载《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具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
它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
换句话说,政治制度寓国家本质与形式于一体,是国体与政体的总和。
而政治制度史,则是研究国体与政体的起源、形式及演变规律的科学。
中国作为一个有5000年文明史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历代关于政府制度和官制的著录与考索不绝于书,但是,把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却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新方法传入中国后逐步开始的。
100多年来,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从萌芽到发展,经历了一条曲折、坎坷的道路。
本文不揣谫陋拟就它的发展道路及成就,略陈管见。
囿于客观条件,港台地区的相关出版物,笔者无法全部观览,为避免挂一漏万之嫌,不得不暂付阙如,还望读者谅宥。
一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知识界为了探索救国的道路,开始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
随着一些较早接触西方政治制度的思想家对西方政治制度的介绍,人们开始运用西方政治学的某些观点展开对中国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由此,在中国出现了用西方资产阶级新方法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萌芽。
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无论是资产阶级改良派,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的思想武器之一,都是自觉地运用西方的历史经验,来推动中国的政治运动。
因此,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曾经成为他们政治主张的实际内容。
不管是王韬、黄遵宪提出的君民共主政体,还是严复、康有为、梁启超所提出的君主立宪政体;无论是陈天华提出的民主共和制,还是孙中山所提出的三民主义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纲领,所有这些政治主张的提出,都是以资产阶级的进化史观对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进行研究与批判为前提的。
这些研究与批判,对促进用资产阶级史学新方法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起到了推动作用。
本世纪一二十年代,国内一些报刊相继发表了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学术论文,据不完全地统计,约近50篇,内容杂芜,涉及到古政、周官、历代官制、专制政体、断代政府、民国前后政体、政党、地方行政、法律制度、军事制度、家族制度、考试制度等等;其研究方法也不一,新旧参半。
2O世纪80年代以来“民初政党政治史”研究述评
了组党热潮, 以致政党纷立, 几个较大的政党以议会为主要
一
阵地 , 展开激烈的斗争, 希图通过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而组 织政党内阁以便掌握政权, 实现其抱负。“ 凡政党以议会为
、
对 民初政党个体组织 的考察
在对民初政党研究方面, 台湾历史学界比大陆的起步
战场, 以议员为战斗员, 以议案之计划为战略。 34但由 要早 , 2 世纪 6 年代起就陆续有相关著作问世。张玉  ̄25 23 从 O O 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加之当时国人对议会政治、 政党政 法先生从 6 年代起相继写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论文及专 O
人所谓的以史为鉴。这正是东西方人研究历 史的异趣之 要政党进行比较研究 他在 18 年出版的《 95 民国初年的政
处, 西方人喜欢探寻历史是什么样 , 而东方人则喜欢迫问历 党》 一书, 4 万余字, 洋洋 6 集张先生 2 年从事民初政党研 O 史为什么会这样?2 世纪 8 年代以来, o O 随着对外开放的 究之成果, 其内容虽多由其已发表之论文汇合而成, 但仍是
治认识的肤浅, 使其很快即走向了失败。因此探讨 民初议 著 , 其研究既从精细上着手, 又从宏观上把握; 既探讨了民
会政治及政党政治的运行情况及失败原因就成为我国近代 初政党的起源(清季的革命 团体》《 《 I清季的立宪团体》 中 ,
政治史研究的一个重点, 以期对我们今天有所借鉴, 即是古 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8 17 2 )91年) 又对当时各主 ,
中国共产党各时期政权建设评述
农 红军 已经 发展 到 十几个 军 ,约 l 0万人 ,建 立 了十
多块 根 据地 ,分 布于 江西 、湖南 、福 建等 1 O多个省 30多个县 的广 大地 区 ,人 口达 10 0 00万 。在这 些地 方 先后 建 立 的乡 、 区 、县 的苏 维埃 政 权 和工 农 兵代 表会 议 , 到 了广 大 工农群 众 的拥护 。 9 1 1 月 , 受 13 年 1 中华苏 维 埃 第一 次 全 国代 表 大会 在 江 西瑞 金 召 开 ,
党的政权建设 经验与教训 ,加 强新 时期 党的政权建设特别是党的执政 能力建设 具有 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 实意义 。
关 键 词 : 中 国共 产 党 ;政 权 建设 ;民 主 制 度 中 图分 类 号 :D2 6 文 献标 识 码 :A
政权建设是 国家和政党组织 为了巩 固和完善 自 身的政治地位而进行的政权组织 自身建设 。世界各 国历 来 都 十 分重 视 本 国 的政 权 建 设 ,并 将 其 作 为保 持 本 国社 会稳 定 和 发 展 的有 效 途 径 。我 国是 中 国共 产党 领 导 下 的人 民 民主专 政 的社 会 主义 国家 , 自中 国共 产 党 成 立 以来 ,我们 党 一 直 将政 权 建 设 摆 在各 项 工作 的重 中之重 。9 O年来 ,不管 是在 党领 导 人 民 进行反帝反封 的民族解放战争 中,还是党领导人 民 进 行 社 会 主 义建 设 事 业 的伟 大 浪 潮 中 ,都 始 终 坚持 不懈 地 进 行政 权 建 设 。 党在 不 同时期 根 据 形 势 的不 同发 展 ,不 断调 整 政 权建 设 的侧 重点 ,积 累 了 丰 富 的执 政 经 验 。可 以说 ,我们 党 团结 领导 全 国各族 人 民而 进 行 的 谋求 民族 解 放 和 国家 富 强 的 9 年奋 斗 0 史 ,也 是 我党 坚持 不懈 、勇于创 新 的 9 O年政 权 建设 史 ,回顾我们党在各个时期政权建设的历程 ,“ 加强 对我 党 各 时期 政 权 建 设 经验 的总 结 和研 究 ,对 于我 们 探 索 进 人社 会 主 义 后共 产 党 的 执政 规 律 ,特别 是 探索 进 入 改 革 开放 新 时 期 以后 ,在 对外 开 放 和 发展 社 会 主义 市 场经 济 条 件 下共 产 党 的 执政 规 律 具 有重 要 的启 迪 意义 。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民主党派历史研究综述
中共党史研究2017年第4期·研究综述·VWXYZW0[\]^_`abc:;de宋 其 洪 政党史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成果非常丰硕。
该主题的研究内容涵盖清末政团、民初政党、国民党、共产党等主要领域。
研究者或考察政党的思想,或分析政党的活动,或探讨政党与国家的关系。
其中,国共两党的历史是最主要的研究内容,具体包含革命动员、政党体制、政党思想等诸多方面。
实际上,除了国共两党之外,作为中国政局不容忽视的力量,民主党派在近代历史进程中始终处于一种特殊地位。
抗战胜利后,它们更是成为“关键少数”,在国共博弈的政治空间里两边奔走,力图促使双方偃甲息兵。
然而,对其历史的研究却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因此,本文拟对民主党派历史的研究状况加以综述,以推进这方面的学术研究。
一、民主党派历史的研究和文献整理概况 对民主党派历史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第一部专著是邱钱牧的《中国民主党派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
之后,其他通史性专著陆续出版,各党派也在不断整理、编辑自身的资料,予以公开出版或内部印行。
民主党派通史著作主要有于刚主编《中国各民主党派》(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姜平《中国民主党派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胡邦宁等主编《中国民主党派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李起民《中国民主党派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俞云波等编《中国民主党派史述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张军民《中国民主党派史(新民主主义时期)》(华夏出版社,1989年)、崔艳秋编写《中国民主党派》(新华出版社,1991年)、窦爱芝编著《中国民主党派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曹健民主编《中国民主党派的历史和现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等等。
此外,还有以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为主题的著作,包括戴瑞丰《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北京出版社,1994年)、马维政等主编《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李燕奇《走向合作的历程———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的形成及演变》(华文出版社,1996年)、张忆军主编《风雨同舟七十年———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史》(学林出版社,2001年),等等。
关于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的发展阶段、研究现状及问题
一、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的发展历程概述中国政治思想史是政治学的基础学科,是晚清至民国期间岁政治学学科的创立而创立的一门现代性学科。
它的创立及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20年代,第二阶段为20世纪20年代末至20世纪40年代,第三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第四阶段为改革开放之初至20世纪80年代。
第一阶段:中国政治思想史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由梁启超等人开创。
1922年春,梁启超在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和东南大学有关中国政治思想史的课程;1924年梁启超的《先秦政治思想史》在中华书局出版。
这是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的第一本专著。
第二阶段:20 世纪 20 年代末期至 20 世纪 40 年代,多所大学相继开设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
代表人物及著作由陈安仁的《中国政治思想史大纲》、陶希圣的《中国政治思想史》、吕振羽的《中国政治思想史》、杨幼炯的《中国政治思想史》和萧公权的《中国政治思想史》。
第三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院系调整,在这次调整中,全国几十所院校的政治学科被取消,而作为分支学科的中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研究也几乎陷入停滞状态。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政治学科恢复20世纪 80年代,随着政治学学科的恢复,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编纂又被提上议事日程。
主要人物及著作是徐大同的《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朱日耀的《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和《中国政治思想史》。
二、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学科研究现状首先,改革开放之后,政治学恢复以来,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向一个新的阶段迈进,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因此,它取得了以下的进步。
第一,从研究方法上看,对思想家及政治思想的论述和评价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阶级分析或阶级斗争,研究者们不再局限于政治教条主义。
人们开始注重马克思主义其他的理论方法,在研究中保持理性与辨证地看待。
第二,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得到重新界定。
民初时期的中国政治制度与政治运动
民初时期的中国政治制度与政治运动民国时期是中国的特殊时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国家政治文化的一个缩影。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中国经历了政治、经济的变革与社会制度的改变,也有了自身独特的政治制度与政治运动。
一、民初政治制度的演变民国政治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变革的一个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的政治制度包括宪政、政党制度、立宪制度以及民族自治等方面的改革。
其中,宪政制度的建立是最为重要的一项政治改革。
1898年光绪帝颁布《戊戌变法》,试图推进官僚制度的改革,但它却遭到了广泛的反对和抵制。
1901年后,光绪帝下台,改由因日本战争胜利的慈禧太后执政。
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后,在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被推翻,并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成功后,开始了较为深入的宪政运动。
1912年1月1日,清朝正式宣告灭亡,中华民国在南京就职,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成立了临时政府。
随后,制定和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临时宪法》,也就是民初的第一部宪法。
1914年,国民党大会通过的《中华民国政纲》提出了“五条主义”,明确规定了思想基础、组织体系、纲领和政治宗旨。
据此建立的中华民国政府,采取三权分立、选举产生的宪政制度,由大总统领导,下设国务院,国会和司法部门等。
二、民初政治运动的形成民初政治运动主要表现在国家独立、革命和改革等领域。
辛亥革命加速了宪政的出现和制度上的变革。
在国家独立方面,外交上日俄战争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的立场,表现了中华民族意识逐渐增强,外交立场得以改善。
同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也在精神文化领域引发了巨大的冲击和变革。
作为中国革命思想的东风,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民主”、“科学”、“人权”等观念,对中国的公共思想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民初政治制度与政治运动的启示民初时期的宪政运动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和启示。
首先,民主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受到了不少的挑战和考验。
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探索的历史考察
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探索的历史考察政党政治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中国社会现代意义的政党产生和实践于民国初年。
但选择适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的政党政治模式并非一帆风顺,其间经历了艰辛的探索。
从民国初年中国社会政党政治探索的过程,意在说明竞争性政党政治在中国并没有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标签: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历史考察政党政治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个基本表征,是各国政治实践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民党政权在中国社会引入政党政治,并逐步确立了“以党治国”、一党专政的模式。
一1840年以后随着西方国家的入侵,整个中国便沉浸在实现民族独立与富强的奋斗与努力之中。
中国的失败,从现代化的启动来看,最重要的是缺乏对世界形势的认识。
几千年来,中国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也就是用“中国中心”的坐标来审视世界,“因为不知道地球的大小而又夜郎自大,所以中国人认为各国中只有中国值得称羡。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使传统权威形态与价值体系对社会的整合能力急剧削弱。
与此同时,传统的政治秩序、制度结构、文化价值在猛烈的变动过程中又日益趋向于瓦解,这一切都在不断的消解着传统中国动员各种资源以应付危机的能力。
因此,如何积聚革命内核,整合社会力量,建立起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民主国家成为了那个时代仁人志士们的共同奋斗目标。
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中国政党政治也由此孕育和进一步发展。
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在外国侵略的压迫下,也逐步的睁开了自己的眼睛,开始以一种“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态度关注世界、学习西方。
1840年前后,一些具有先进思想的中国人已经注意到了西方的议会政治,如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畲的《瀛环志略》都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英、美等国家的议会组织及其职能,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等书籍对封建制度进行了反思,王韬作为那个时期少有的走出国门,亲历西方的人和其他走出国门的中国人一样亲眼看到了西方的强盛不仅是船坚炮利,在其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政治制度的作用,也曾指出,“我中国人民为四大洲最,乃独斯藐于强邻悍敌,则由上下之交不通,君民之分不亲。
论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
论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摘要:民国初年,资产阶级精英本着救亡图强,建立民主政治的愿望对西方的政党政治进行了大胆地移植与实践。
但由于现实的种种制约,政党政治的发展与政治精英的善意设计背道而驰。
国会的“两党制”理想化作众党间以争夺议席为目的的变化神速的分合聚散,责任内阁的构建流于安插亲信混合组阁的人事变迁。
政党政治本是民主共和的产物,当时却成了建设民主共和国家的手段,其政治作用上发生了明显的颠倒,终以失败告结。
政党政治的失败有着多重原因。
其中,资产阶级对西方政党理念的误读与实践,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缺乏促成代议制民主的因素是两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当时的政党政治虽昙花一现,短命而亡,但从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健全的政党与适应性的政党制度对一国政治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能深刻体会到政治民主化是一个长时段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中国的民主政治只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方式,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建设要在吸收与借鉴他国民主”精髓“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战略,努力改善现状。
关键字: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失败原因经验启示19世纪至20世纪初,西方发展中的民主制度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被广泛地引入到亚洲,并对亚洲各国原有的传统政治体系与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以此为背景,中国在迈向现代化的历程中也贯穿着一条从器物到制度,逐渐吸收与借鉴西方先进文明的清晰脉络。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资产阶级大胆引入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移植了政党政治。
但不久,在民主共和的旗帜下,出现的却是党派迭兴、权力倾轧,参议院与内阁中的政党竞争更是闹得乌烟瘴气。
直至1914年11月,袁世凯下令关闭正式国会,解散内阁,资产阶级营造的民主共和大厦轰然倒塌。
此后又出现了无休无止的复辟与反复辟,真共和与假共和的斗争。
凡此种种,足以说明在民国初年泊来的政党政治在中国经历了自身特有的兴衰历程。
当时,政党的参政能力与成效着实令人失望,而政党政治实践的失败也成为国人心中永久的遗憾。
80年代中国民众政治参与的阶层分析
80年代中国民众政治参与的阶层分析80年代中国民众政治参与的阶层分析导词:中国阶层民众参与政治分析80年代中国民众政治参与的阶层分析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阶层的分化非常明显,各个阶层在中国政治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随之变化。
他们各自的参政活动也因之呈现新的特点。
针对这些新情况,有必要对当今中国民众的政治参与状况进行考察。
80年代在中国的社会转型其间处于承先启后的地位,因此研究80年代中国民众的政治参与具有非凡的意义。
一、中国工人的政治参与中国工人阶级在政治生活中处于非凡的地位,他们的政治地位在改革开放的头十几年里的变化最大,他们的政治参与的变化也较大。
我们首先考察中国工人阶级的参政状况。
中国工人的参政状况自1978年以来,中国工人阶级的分化最为剧烈,已经从原有的全民所有制职工和集体所有制职工两种分化为全民所有制职工、集体所有制职工、“三资”企业职工、乡镇企业职工和私营企业职工。
他们在工作方式、收入方式甚至生活方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但仍具有作为同一个阶级的基本特征。
其中,全民所有制职工为中国工人的主体。
我们研究中国工人的参政状况以他们为主要对象。
改革开放以来,工人参与政治活动比以前有所减少,参政的深度亦降低了。
这十几年来多数工人参加的由政治系统发起的政治运动只有两次:揭批“四人帮”和整党。
在参政议政方面,工人对政策的影响比文化大革命期间减弱。
“文革”中工人曾进入“三结合”的领导班子——革命委员会中,直接参加政府部门和企业的领导决策,也曾以“工宣队”的身份进驻大学、科研机构对文化事业加以领导。
粉碎“四人帮”以后,工人回到机床旁,他们的参政议政经由人民代表、新闻媒介和行政系统及工会等制度化途径,这些参政途径使工人对政策的影响主要是间接发生的。
作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这样的合法民意代表的工人很少,比如天津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共718名,其中工人代表在10名左右(不包括那些企业的基层干部代表)。
西方政治制度研究
西方政治制度研究一、研究概况:80年代以来,学者对西方政治制度的研究大体从两大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对西方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对当代西方政治制度的研究。
总体上研究西方政治制度史的专著和论文较少。
主要成果有赵霞、韩金峰著《外国政治制度史》、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施治生、郭方主编的《古代民主与共和制度》,在国别史研究方面,,学者在西方大国的英国、美国方面的专著较多。
程汉大的《英国政治制度史》可以说是一部奠基之作,阎照祥1999年写成《英国政治制度史》是其发展。
虽然美国的建国历史不长,但是学者们对美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较为深入。
学者对当代西方政治制度的研究又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对当代西方政治制度总体上的研究;二是对政治制度各个具体层面的研究。
在改革开放早期,国内学者对当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关注更多的是从阶级本质出发,揭露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虚伪性,意识形态色彩较浓。
进入90年代以来,学者对西方政治制度的总体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学者们以科学的态度、借鉴的目的来研究当代西方政治制度,无论在体系结构,还是在制度分析上,较80年代,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对政治制度的具体研究层面,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体与政体;二是国家结构形式;三是具体的各项政治制度包括立法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等。
总体上说,国内学者对选举制度的研究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介绍较多、分析较少,对这方面的研究稍嫌薄弱,有待加强和深入二、研究热点介绍:(一)、对西方政治制度史的研究1、赵霞、韩金峰著《外国政治制度史》,其中包含了西方国家如英、美、法、德等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
200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一书,在书中作者批判了两个误区:一是认为西方当代的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起来的;二是认为西方的政治制度都是一种模式。
书中指出,西方的政治制度都源于古代希腊、罗马的传统,但是各国在它们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又都形成了本国特点。
近代中国政治研究的新范式_评_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_
近代中国政治研究的新范式———评《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杨丹伟 政治议题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核心议题之一。
近代中国政治,浓缩了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进程中的纷繁复杂的历史内容。
在它匆匆走过西方国家在几百年时间完成的历史进程后,近代中国政治以其独特的发展路径,演绎了政治发展方方面面的内容。
对近代中国政治的研究,一直是中国近代史研究关注的焦点。
然而,长期以来在革命的研究范式下,近代中国政治的丰富内涵被简化为革命与反革命、侵略与反侵略的两条线索,多元的、蕴涵各种可能发展路径的近代中国政治,在历史决定论中变成单线条的发展路径,多彩多姿的近代中国政治被洗刷得苍白无味。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尝试着用其他方法对近代中国政治进行新的诠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系统的研究成果寥寥可数。
或囿于成见、或受制于研究方法的陈旧、或局限于史学功底的浅疏,突破性的研究成果难以面世。
凭借其扎实的史学功底和政治理论学养,闾小波教授的新著《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一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以政治发展理论梳理近代中国政治的发展脉络,重建近代中国政治的分析框架,是研究近代中国政治难得一见的佳著,实现了近代中国政治研究范式的转换。
以政治发展理论重新建立近代中国政治研究的新范式,是本书最大的学术贡献。
对于近代中国政治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基本趋向,政治发展理论是一个比较恰当的分析工具。
通过对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概括,作者提出政治发展是以政治民主化的价值趋向为核心,包括政治体制现代化、大众政治参与、对民族国家认同、行政效率提升等内涵的动态的政治变迁,并以此为据建构了分析近代中国政治的理论框架。
根据政治发展理论,作者突出了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主线索———民主化,并以此为基本逻辑,在国内学界第一次提出了近代中国政治发展“五次民主化浪潮”的概念,把维新运动、清末立宪运动、中华民国诞生、民初政党政治实践、国民革命运动和民主宪政运动作为五次民主化浪潮的代表性事件,通过对这些事件内在规律的阐析,厘清了民主化是近代中国政治发展主要脉络的结论。
第九讲 中华民国的政党制度
二、中国国民党一党专政
(二)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发展 2.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抗日战争时期。国防最高委员会 统一指挥党政军,并代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政治委员会的职权,形成党政军一体化的集权体 制。
1931年1月,决议设立国防委员会。1936年 7月,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通过《国防会议条 例》。1937年11月16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会常务委员会第59次会议决定:政治委员会停止 开会,其职权交由国防最高会议代行,开始实行 以军领政。1939年1月28日,国民党五届五中全 国决议设置国防最高委员会,统一党政军领导。
二、中国国民党一党专政
(一)中国国民党的改组与一党专政的确立
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 组为中国国民党,宣布新的政治纲领。在政治制 度方面,宣布成立国民政府,以五权宪法来建设 民国,并确立军政、训政、宪政三时期的建设程 序,明确提出了以人治党、以党治国的主张。
二、中国国民党一党专政
一、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
(二)民国初年的两党对立
1912-1913年是国民党与进步党对立时期。 国民党成立于1912年8月,以同盟会会员为主 干。孙中山为理事长,黄兴、宋教仁等为理事,宋 教仁为总务部主任干事并代理理事长。在宋教仁的 主持下,国民党力主建立政党内阁制,与野心独裁 的袁世凯对立。
一、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 仍是在不平等的前提 下实现的,不但没有 一个可以为两党所共 同信守的共同纲领和 合作的具体形式,而 且在原则问题上还存 在着重大分歧,这就 决定着第二次国共合 作必然走向破裂。
胡锦涛在秘鲁会见连战
谢谢
一、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
(二)民国初年的两党对立
民主党也是以立宪党人为主,先是汤化龙任 干事长,后由梁启超任党魁。号称第三党,以普 及政治教育为宗旨,实际上与共和、统一党有相 同的政治观点。
建国初期民主党派政党意识研究19491952年
摘要民主党派是中国现代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建国初期,各民主党派曾同中国共产党一道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制度,并积极参与了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和社会改革运动。
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民主党派作为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促进中国政治发展等方面仍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新世纪新阶段,参政党意识已经成为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建设乃至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
而建国初期(1949-1952 年)正是民主党派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阶段,各民主党派于此时完成了对旧政党意识的扬弃,顺应时势探索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自身政党意识的基本要素并影响至今。
将研究视角追溯到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起点,对这一时期民主党派的政党意识进行考察,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即有感于此,希冀通过考察建国初民主党派政党意识的构建过程,并就此种构建的必然性、有效性以及存在问题作出尝试性分析,能对参政党意识乃至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理论研究工作有所助益。
全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共分三部分,具体框架如下:第一部分,重点论述了建国初期民主党派政党意识的构建及初步发展情况。
其时民主党派对自身政党意识的构建主要表现为:一是深刻认同并推进实现《共同纲领》,二是注意在充分有效地参政与形成非权力制衡之间寻求平衡点。
在探索和确立新形势下政党意识基本要素的过程中,民主党派内部曾受到自由主义思想和激进政治倾向的消极影响。
第二部分,主要从社会历史条件以及民主党派内在因素两方面出发,对建国初民主党派政党意识构建的历史必然性作出具体分析。
其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有―时‖、势‖两方面,即时代特点影响下的政治发展进程和社会现实决定下的党派政治作用。
而民主党派的内在因素可从以下三方面认识:一是民主党派传统的价值追求与新民主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相契合;二是民主党派的政治参与意识通过参加政权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实现;三是民主党派领导人的党派观对己党整体政党意识发展具有特殊影响。
民初政党政治与民主
民初政党政治与民主思想尚红娟(复旦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433)[摘要] 民国初年,政党政治以失败而告终,但对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却产生了很大影响:伴随政党政治的展开,民主思潮随之勃兴、高涨;民主思想趋向于本土化、民族化;近代民主的追求也在冲突中得以反思、融合,在失败中走向转变。
[关键词] 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民主思想[中图分类号]K2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 - 3492 (2007) 01 - 0162 - 04作者简介:尚红娟,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民初政党作为中国最早出现的政党,是照搬西方资产阶级政党的模式而建立的。
在其实施运行中存在很多不足,呈现出一种畸形的、病态的发展,如学者所概括:党派林立,党争不休,原则模糊,独立依附,惟利是趋,本性使然,党中见党,派复有派,分和无常,脱党跨党,进出自由,党德败坏,因人而党,主义无别,政见雷同等。
[ 1 ]所以,至终,他们也未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政党,但短暂的政党政治时代却对近代中国的民主化转型产生了极大影响。
学者对此已做出了诸多论述, ①笔者试图就民初政党政治对民主思想的影响做以再探讨。
一、中国政党的产生中国政党是近代国人追求民主的产物。
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追求是在图谋自强、以敌为师的过程中产生的。
满清王朝最后五十年进行的三次现代化尝试:自强运动(1860—1894年的洋务运动) 、变法运动( 1895—1898年) 、立宪运动和革命运动( 1900年后) 。
既没有保住自身的统治,也没有实现封建专制向君主立宪制的转变。
民族危机的加深却使以儒家封建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官方意识形态所依据的价值观、思想、规范,逐渐失去其内在魅力和权威。
而在西学的热潮中,清朝的仁人志士已开始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价值体系引入中国,并对政党观念进行了广泛的宣传。
早期维新派冯桂芬第一次将中西政治制度做了比较,高度赞扬“君民不隔”的西方民主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卷 第2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月Vol.32 No.2Journal of Sout 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Mar.,2006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初政党政治史”研究述评别 琳(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610064)摘 要:“民初政党政治史”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我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热点。
20多年来,其研究从对民初政党的个体组织的考察及其深化细化,党魁与政党的关系及其政党思想,政党与议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到整体上探讨民初政党政治在短暂的试行后即走向失败的原因,出现了不少研究成果。
关键词:政党;政党政治;议会;党魁;失败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677(2006)022*******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君主专制,建立起民主共和国,当时无论资产阶级革命派还是立宪派均希望将西方式的议会政治移植于中国,而作为议会政治主要内容之政党政治也于此时在中国风行一时,“立宪政治,惟有政党为能运用之”[1]2320。
两派势力均积极组织政党,出现了组党热潮,以致政党纷立,几个较大的政党以议会为主要阵地,展开激烈的斗争,希图通过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而组织政党内阁以便掌握政权,实现其抱负。
“凡政党以议会为战场,以议员为战斗员,以议案之计划为战略。
”[2]2543但由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加之当时国人对议会政治、政党政治认识的肤浅,使其很快即走向了失败。
因此探讨民初议会政治及政党政治的运行情况及失败原因就成为我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一个重点,以期对我们今天有所借鉴,即是古人所谓的以史为鉴。
这正是东西方人研究历史的异趣之处,西方人喜欢探寻历史是什么样,而东方人则喜欢追问历史为什么会这样?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对于民初我国历史上仅有的试行的西方式议会政治、政党政治的研究愈益吸引人们的视线,其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本文拟对学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于民初政党政治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对此领域的研究状况有一大致的了解。
总的说来,20多年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单篇论文较多,而专著较少,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有关民初政党政治方面的论文自80年代以来大约有近百篇(论文及专著统计未包含台湾及海外),专著大约10种(含博士论文)。
以上论著的内容大致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民初政党组织的个体考察,如同盟会、国民党、共和党、民主党、进步党的成立及运行情况;二是党魁与政党的关系及党魁的政党思想,如宋教仁、孙中山与国民党的关系及其政党思想,梁启超、汤化龙与进步党的关系及其政党思想;三是政党与议会的互动关系。
而着力最多的则是对民初政党政治在短暂试行后即走向失败的原因的探讨。
本文即从上述几方面进行综述。
一、对民初政党个体组织的考察在对民初政党研究方面,台湾历史学界比大陆的起步要早,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陆续有相关著作问世。
张玉法先生从60年代起相继写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论文及专著,其研究既从精细上着手,又从宏观上把握;既探讨了民初政党的起源(《清季的革命团体》;《清季的立宪团体》,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28)1971年),又对当时各主要政党进行比较研究。
他在1985年出版的《民国初年的政党》一书,洋洋46万余字,集张先生20年从事民初政党研究之成果,其内容虽多由其已发表之论文汇合而成,但仍是一部系统论述民初政党的专著,大陆学者的研究成果至今仍无超过于此者。
该著突破了前人仅对民初政党作泛泛性介绍的框架,对民初之政党作了较深入的挖掘,将革命派与立宪派政党(张先生将两者称为激进派与保守派)都置于民初复杂的政局中进行研究,对两者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旧势力之间的关系作了较精确的分析,认为两派虽然在很多问题上水火不容,但两者均希望在中国实现健全的两党政治,认为“民初国民党与进步党的对抗,历史的意义大于社会的意义,人的因素大于党义的因素”,对该两党政治理念予以肯定。
并认为民初政党政治失败是因为“在民初的政党结合中,国民党以及与国民党接近的党派为一极端,袁政051收稿日期:2005212219作者简介:别琳(1969-),女,重庆市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
府以及与袁政府接近的进步党等为另一端,双方狐疑仇视,终酿暴乱。
”并且因为前者实力远逊于后者,因此无法获得成功。
但对于进步党,张先生也认为虽其与袁世凯接近,亦非全部拥护袁世凯,与袁世凯的合作是有限度的[3]44-447。
也就是说进步党并非是袁的御用党。
张先生的这本著作还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比如大量使用统计表格说明问题,对我们的研究颇具启发意义。
不过该著因为是兼论两派政党,所以对其中的任何一派均不能过于深入,尤其对于本文所侧重的立宪派政党虽得出了与过去通常看法不同的结论,却显得说服力不够。
80年代以来,大陆学界亦开始重视对民初政党及政党政治的研究,其研究首先从对政党个体组织的考察入手。
这方面的论述最早的是曾业英、徐辉琪分六篇发表在《贵州社会科学》1982年第1-6期的《民初政党概述》。
两位作者在掌握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对民初的数个重要政治团体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对它们的成立过程、主要政纲以及人员构成都作了考证,其中对后来并入几大政党的国民协会、民社、国民协进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共和建设讨论会、统一共和党的研究极具价值,成为后来进行民初政党政治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但该《概述》多是立足于史实建构,未及分析论述,而且主要内容仅涉及民元间的重要政团,对于相继合并而成的几大政党则未论及。
两位作者在该文前曾提及有计划写《民初政党》一书,惜不知为何未能完成。
随着史学研究的很多禁区被打破,民初政党及政党政治研究逐渐成为热点。
对于民初政党的个体研究,因国民党后来一直活跃并成为民国的执政者,对它的研究在民国时期就已较多,而对于主要由清末立宪派人士组成的保守派政党研究则较少。
因此,80年代以后对于民初政党的个体考察更多侧重于立宪派政党,如共和党、民主党、进步党,并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
如程为坤发表于《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3期的《民初共和党的形成、组织及其派系》,首次对进步党前身之一的共和党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对于共和党前身之统一党、民社、国民协进会、国民公会及国民党(与后来之国民党不同)作了简介,对于共和党的组织结构、人员构成及其性质作了分析。
文章所附有关共和党的几种统计表格颇具史料价值。
但该文多看到共和党站在袁世凯一边与国民党对抗,把共和党简单定性为袁世凯的御用党,这一点却值得商榷。
李书源的《民初民主党述略》,曾业英的《民国初年的民主党》,则对作为进步党前身之一的另一重要政党———民主党作了探讨。
前者对民主党成立的经过及其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为进步党的过程进行了叙述,并认为“民主党根本不是它自我标榜的第三党,而是亲袁政党”,直至进步党成立,“民主党也就成了不折不扣的政府党”[4]。
而后者则对民主党的性质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认为民主党“是一个比较纯粹的由旧立宪派人士组织的政党”。
“它与同盟会、国民党一样,也是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它与同盟会、国民党只有急进与保守之分,而无革命与反动之别。
”[5]对于立宪派政党性质的这种认识早在这此前已有人提出,如在李育民在《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发表的《进步党述论》中,对于进步党的性质也有同样的认识。
该文可为80年代以来我国对民初进步党独立进行论述较早的一篇,颇具开拓性的价值。
文章着重分析了进步党的政治主张,认为进步党主张两大党相互依存,希望建立中央集权的共和政体,并在史实的基础上有说服力地提出进步党不是袁世凯的御用党,而是保守的资产阶级政党。
这与以往人们一直认为进步党是袁世凯的御用党的看法不同,给与了进步党较为客观的评价。
可惜作者没能继续对进步党作深层次、系统化的探讨,写出一部关于进步党的专著。
此后不断有作者论证上述观点,认为“以梁启超为首的进步党是一个具有进步政治理想的政党,它与袁世凯的关系是既统一、又独立的统一战线关系。
统一的目的是联合袁氏,击败政敌;独立的目的在于‘监督’和‘引导’袁氏,导中国政治入法制正轨”[6]。
“它们的袒袁,不过是要借袁的力量削弱自己的政争对手,而不是支持袁世凯建立独裁政权,更不是要把同盟会或国民党置诸死地”[7]。
笔者同意这种观点。
随着史料的进一步挖掘及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民国初年之立宪派政党与以袁世凯为首的旧官僚旧军阀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
他们在民国建立后的诸多行动是捍卫共和制的。
他们之所以与革命派政党对抗,一个重要原因是自称稳健的进步党人鉴于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后的形势,对当时革命派的错误认识,认为革命派是一群暴民,如果革命派政党掌握了政权很可能导致暴民专制。
在他们看来民初有三派政治力量:一是革命派,一是官僚派,而自己则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稳健派,这在进步党成立时梁启超的演说中表现的很清楚,“吾党惟一之任务在以稳健抵制暴烈,而以发扬抵制腐败,一方去腐败政治而守其老成持重之态度,一方去暴烈行动而养其发扬蹈厉之精神。
……而欲引此二种人物同上政治轨道”[8]11。
他们与袁世凯的关系是既联袁、拥袁而又有疏离,在袁世凯帝制自为时更坚决走上反袁的道路。
究其实质,在共和理念上,立宪派与革命派都同样抱着共和民主政治的理想,希望在中国实现健全的政党政治,只不过在实行共和的手段上、方法上不同。
也正是由于立宪派对于革命的恐惧远胜于对旧官僚腐败的恐惧,所以会在民初站在旧官僚旧军阀一边,致使民初的民主共和制很快走向了失败。
因此重新认识进步党,探讨进步党与袁世凯的关系以及与同盟会、国民党的关系,更能对民初中国的政治局势有充分的了解,也能对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应走的道路有更充分的体会。
151 二、党魁与政党关系及其政党思想政党是人的活动。
政党党魁与政党的发生、发展及壮大或失败密切相关。
正如梁启超所说:“政党之结集其最要之条件,在得领袖一党之人物。
”[1]2320时人也认为,“政党之成立虽有种种要素,而其最大关键,在于有全党崇信之首领能指挥号召,以唤起一党之精神而发纵指示之”[9]98。
因此对民初政党的探讨,离不开对各派政党党魁的研究。
业界对此问题一直较重视,不断有这方面的论文发表。
如革命派政党之孙中山、宋教仁、黄兴与国民党的关系及其政党思想,立宪派政党之梁启超、汤化龙与进步党的关系及其政党思想。
对于孙中山,主要认为孙中山虽是民国初年“组建国民党的发起人和支持者”,但“他的主要精力正放在‘实业建国’方面,脱离政治运动,无暇顾及党务”[10],国民党的实际领导人是宋教仁。
不过,孙中山“总体上对政党政治始终抱赞同态度,行动上往往不很热心,明显表现出不甚协调的特点”[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