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茶佛一味
茶禅一味
茶禅一味佛教语汇。
意指禅味与茶味是同一种兴味。
“茶
禅一味”之说最早见于宋代石门夹山灵泉禅院圆悟克勤禅师赠
于日本弟子的“茶禅一味”四字手书(现藏于日本奈良大德寺)。
这可以看作是圆悟禅师对中唐——宋之世已形成的茶文化特色
的精僻概括。
禅的理趣与茶的品性在历经了各自的嬗变轨迹之后,在中唐
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契合了: 禅是于“净心自悟”之中求得对尘
嚣的超越、茶是于平淡之中的“隽永”完成自我身性的升华,
两者互为寄托、相为印鉴。
在士禅的心目中茶乃是他们步入禅
境的理想的依托之物,而禅境也是茶饮之道的最高理想之所在——这是“茶禅”趋于“一味”的主要动因,也正是“茶禅一味”之最深刻的内蕴。
今天冲泡石门银峰选用的是青瓷,青瓷类冰似玉,淡青色
的茶杯,可使茶汤与杯色相映生辉,茶杯与杯垫上的莲花、荷叶
造型,烙上了深深的佛教文化印痕。
茶与禅的相通之处在于追
求精神境界的提纯与升华。
饮茶时注重平心静气品味,参禅则要
静心息虑体味,茶道与禅悟均着重在主体感觉,非深味之不可。
茶与佛教茶在修行中的作用
茶与佛教茶在修行中的作用茶与佛教:茶在修行中的作用茶与佛教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并在修行者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茶作为一种饮品,既能帮助人们保持清醒,又能提供修行时所需的内在宁静。
本文将探讨茶在佛教修行中的作用以及其文化内涵。
一、茶与佛教的渊源茶与佛教的联系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世纪的中国唐朝。
传说中,禅宗祖师达摩(Bodhidharma)在修行九年后,为了战胜疲劳和困倦,割下眼皮,那些眼皮掉落在地时,茶树就顺势而生。
达摩将这些茶树的叶子煮水饮用,以帮助他保持清醒和专注。
从此,茶与佛教的关系开始发展。
二、茶的作用1. 清醒和专注:茶中所含的咖啡因和氨基酸能够刺激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的警觉性。
在修行时,茶能够帮助修行者保持清醒和专注的状态,提升内在的觉知能力。
2. 内在的宁静:茶叶所具备的气味和品味能够帮助修行者进入冥想的状态。
茶与佛教修行相辅相成,茶的饮用过程有助于修行者放松身心,提升内在宁静。
3. 社交的桥梁:茶与佛教修行中的社交互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修行者在一起品茶时,可以交流心得、分享修行心得,茶成为修行者之间的纽带,促进团结和共同修行的目标。
三、茶文化与佛教修行1. 茶道与禅修:日本的茶道与禅修密切相关。
在茶道中,泡茶和品尝茶的同时,修行者能够体验到“此时此地”的存在,追求内在的和谐与平静。
茶道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是“和敬清寂”,强调了修行者与茶、与他人和谐相处的精神。
2. 茶禅一味:茶禅一味是佛教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强调了茶喝得慢、慢慢品味茶,与此同时,用心体验当下的每一个瞬间。
这种修行的态度正是茶与佛教修行的契合点。
四、茶与佛教修行的实践1. 醒悟的喝茶:在修行时,修行者可以以茶喝的方式,专注于茶的气味、色彩和口感。
通过此种方式,修行者能够提升对自身感受的觉知,增强内在的醒悟。
2. 冥想与茶:修行者可以在冥想前或者冥想间饮用一小杯茶。
在品味茶叶的过程中,修行者将注意力集中在茶的气味和口感上,借此提升冥想的品质和内在的平静。
茶禅一味禅茶与八正道
茶禅一味禅茶与八正道泡茶、喝茶,可以说与修行佛陀的教诲“八正道”一致。
因为泡茶时,要以正念、正定的心境,集中精神才有好的色、香、味。
此外,静静地喝茶的态度,也类似于坐禅修行法。
泡茶、喝茶,可以说与修行佛陀的教诲“八正道”一致。
因为泡茶时,要以正念、正定的心境,集中精神才有好的色、香、味。
此外,静静地喝茶的态度,也类似于坐禅修行法。
有句话说:“茶禅一味”即喝茶和修禅是一个味道。
八正道的解释有两种含义:一是世间的八正道,即是正确生活的一种标准。
二是出世间的八正道,是修习智慧解脱道之修行者所应遵行的生活标准。
因此可以这么说,八正道是任何修学佛法之佛弟子皆应完成的生活方式和修行态度,唯有依八正道才能真正净化修行者的身心。
它是一条通过德行(戒)、理性(慧)与精神净化(禅定)而走向体证世间及实相的路径。
所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命、正念、正定为八正道。
1,正见:正确的知识和见解就是正见,反之为邪见。
世俗生活中的正见是指一些正确经验所积累的知识、善良的心肠,理性恪守的情操,通过名称、标志及事物的相貌与形状而产生的一种分辨体系,有一定的相对性。
出世间的正见指依教义保持慧照分明,见理正确。
但根本上讲,出世间正见则只有在明心见性后的人才会真正拥有,只有通过修习正确的禅定及放下一切杂念与染著后才能生起。
2,正思维:没有贪、嗔、痴等烦恼的情况下,依正见观察、思维,如理地作出决定的过程和状态,所以正思维又称为正欲或正志,也只有由正思维才能做出正确之身口意三业的行为。
比如脑海里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等,都是正思维的表现。
出世间的正思维则指依佛学义理作想作观,利于我们断惑证真。
在品茶时,应该暂时放下世间名利、是非人我,以一颗谦虚的心、无染的心来品茶。
3,正语:不撒谎,不花言巧语,不搬弄是非,不发表引起两者间的憎恨、敌意及不和之言论,不粗恶口骂人,不苛刻、酷毒之讽刺,不作无意义之空谈。
禅茶一味什么意思
禅茶一味什么意思
回答:禅茶一味是指禅意与茶意在精神层面的结合互通。
在茶与佛教的紧密联系下,饮茶谈经与佛学哲理、人生现念相互融合,“茶禅一味”之说应运而生。
茶”泛指茶文化,而“禅”是“禅那”略称,意为“静虑”、“修心”。
“一味”之说则是指茶文化与禅文化有共通之处。
这个共通之处在于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
中国禅茶文化精神概括为“正、清、和、雅”。
“茶禅一味”的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茶与禅本是两种文化,在其各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发生接触并逐渐相互渗入、相互影响,最终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即禅茶文化。
中国茶道四字文化名称
中国茶道四字文化名称茶,自古以来,是中国人的饮品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的茶道传统中,有许多与茶相关的词语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和象征意义,这些词语往往都是由四个字组成的,和茶道文化密切相关。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中国茶道四字文化名称,带你领略茶文化的深远底蕴。
1. 茶禅一味(chá chán yī wèi)茶禅一味指的是喝茶、修禅,以及品味茶中的一切滋味。
其中,“禅”代表佛教中的禅修,而“味”代表品味。
这个词语强调了品茗与修身养性的和谐统一,茶和禅相互交融,使人在品茶时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沉思。
2. 茶文化博大精深(chá wén huà bó dà jīng shēn)茶文化博大精深形容的是中国茶文化的深远影响和丰富内涵。
茶的种类繁多,制作工艺精湛,品尝方式多样,同时与文人墨客、书画艺术、传统礼仪等多个领域相互渗透,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茶文化。
3. 茶艺独特韵味(chá yì dú tè yùn wèi)茶艺独特韵味强调的是中国茶道中独特的表演方式和仪式感。
在传统的茶艺表演中,泡茶、品茗成为一种艺术形式,讲究器具的选择、仪态的优雅以及动作的流畅,使茶道成为了一种令人愉悦的视听享受。
4. 茶道文化代代传承(chá dào wén huà dài dài chuán chéng)茶道文化代代传承强调的是茶文化在中国长期以来的传承与发展。
茶道作为一门传统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代代相传。
通过茶道文化的传承,人们不仅能够品味茶的美味,更能够领略到茶与人文、历史相互交织的深厚底蕴。
5. 茶道工艺精细(chá dào gōng yì jīng xì)茶道工艺精细形容的是泡茶的工艺与过程。
茶禅一味经典句子
茶禅一味经典句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句子大全、说说大全、标语大全、口号大全、心语大全、经典语录、名人名言、个性签名、祝福语、幽默笑话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entences, sayings, slogans, slogans, heart words, classic quotations, famous quotes, personalized signatures, blessings, humorous joke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茶禅一味经典句子1、杯里的茶因遇到水而上浮,杯里的茶因为遇到水而清香。
永春佛手茶
永春佛手茶永春佛手茶永春佛手茶,产于著名乌龙茶主产基地——福建省永春县,又名香橼种、雪梨,系乌龙茶中的名贵品种之一。
因其叶大如掌、形似香橼柑,始种于佛寺,故称佛手。
在民间俗语,“茶佛一味”,盖始于佛手茶。
2003年福建省中医学院已研究证明了永春佛手茶对结肠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并且还在研究证明永春佛手茶对软化心脑血管,降血压血脂等保健功效.常饮佛手茶,可减肥,止渴消食,除痰,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火去腻。
茶的品质永春佛手茶永春佛手茶产于著名乌龙茶主产基地——福建省永春县。
永春佛手茶外形条索肥壮、卷曲较重实或圆结重实,色泽乌润砂绿或乌绿润,稍带光泽;内质香气浓郁或馥郁幽长,优质品有似雪梨香,上品具有香椽香;滋味醇厚回甘,品种特征显;耐冲泡,汤色橙黄、明亮、清澈;叶底肥厚、软亮、红边显。
饮之入口生津,落喉甘润。
张天福老先生赞曰:“永春佛手,点滴入口,齿颊留香,色香味俱臻上乘,不愧为茶中名品。
”茶的特点永春佛手茶佛手常年不开花、不结果,属典型的无性繁殖茶种,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一芽三叶嫩梢平均重1.5克,为一般适制乌龙茶品种的1.3-2倍,单产高。
佛手茶树属灌木型,中芽种,分枝稀疏,枝条细软如蔓,披张到地,叶大,呈椭圆形,大的如掌,多水平着生,叶面扭曲不平,叶肉肥厚,主脉弯曲,叶缘锯齿稀疏,缺刻较不明显,叶色黄绿油光,叶缘略向背。
据国内外专家鉴定,佛手茶是乌龙茶中最为古老的茶种,其叶大如掌、形似香橼柑,始种于佛寺,故称佛手。
在民间俗语,“茶佛一味”,盖始于佛手茶。
佛手品种分为红芽佛手和绿芽佛手两种,红芽佛手树姿较披张,嫩芽紫红色;绿芽佛手树姿稍直立,嫩芽淡绿色。
营养功效永春佛手茶永春佛手产于福建省永春县。
全县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600-2100毫米,年平均气温17-21℃,平均相对湿度77%。
山地土壤以红壤为主,PH值在4.5-6.5之间,有机质含量丰富,适宜植茶。
经检测,佛手茶水中浸出物46%,单宁21%,粗蛋白25%,茶素2.4%,黄酮类物质12mg/g,锌57μg/g,其中锌和黄酮类物质为所有乌龙茶中含量最高。
茶道三字经全文解释
茶道三字经全文解释
茶道三字经是一首简短而经典的诗歌,用三个字来概括了茶道
的精髓。
下面是对茶道三字经的全文解释:
一、茶禅一味。
茶,指的是茶叶,是茶道的核心。
禅,表示禅宗,是一种修行
方式,茶道与禅宗有着密切的关联。
一味,指的是专注一心,全身
心地投入到茶道中。
茶禅一味强调了在品茶过程中,要达到心无杂念、专注于当下的境界。
通过品茶,人们可以体验到内心的平静与
宁静。
二、和敬清寂。
和,表示和谐、融洽,是茶道中重要的价值观。
敬,表示尊敬、礼仪,是对茶道的态度和行为要求。
清寂,指的是心灵的宁静和环
境的安静。
和敬清寂强调了在茶道中要保持和谐的态度,尊重茶叶
和他人,同时在静谧的环境中享受品茶的乐趣。
三、雅望人生。
雅,表示高雅、优雅,是对品茶环境、器具和仪式的要求。
望,表示远望、追求,是对人生追求的指引。
人生,指的是人的一生。
雅望人生意味着在品茶的过程中,要追求高尚、优雅的生活态度,
并将品茶的境界与人生的追求相结合。
茶道三字经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茶道的核心价值观和修行方式,强调了专注、和谐、尊敬、清静、高雅等重要原则。
通过茶道的修行,人们可以体验到内心的平静与宁静,同时提升生活品质和追求
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
漫话我国历史上的“茶佛一味”
漫话我国历史上的茶佛一味程柱生我国是世界上茶叶的发源地,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种茶、制茶、饮茶、评茶的国家。
由于茶叶具有清心提神、帮助消化的功效,而佛教的修持方法(参禅、修密、观心、念佛)中的参禅与观心都属于定学范畴,注重五调(调身、调心、调息、调食、调睡眠),同时佛学修持的基础戒定慧三学(又称三无漏学。
戒学是止恶修学,依戒资定;定学是息缘静虑,依定发慧;慧学是破惑证真,依慧成佛)中的定学(在于治心)也是以静为基础,只有静坐才是达到空无的必由之路,只有静虑才能参悟高深圆融的佛理,而饮茶最符合佛教的道德观念和正好能满足佛教徒修持坐禅时的需要,因此茶叶在古代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已故的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1989年秋为中国茶文化展示周所书写的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这首诗就道出了茶与佛教之间的密切关系。
佛教起源于印度,创自释迦牟尼世尊。
东汉时期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即公元一世纪中叶佛教传入我国,于是在高山幽谷之中便逐渐出现了寺庙尼庵。
佛界、史学界普遍认为河南洛阳白马寺是我国佛教的摇篮,该寺是东汉皇帝迎来印度佛教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之后修建的。
大法东来,虽在汉代后半期,而佛教的真正确立,乃在晋代。
那些看破红尘的善男信女们纷纷出价皈依佛教,来到寺院庵堂成为和尚或尼姑。
佛教徒们修持需要坐禅,禅是佛教用语禅那的省略。
禅那是梵语,意思是静虑、修心,在于度散乱,这是佛教的一种重要修道基础和修持方法,也叫禅定,而戒定慧三学中的定学就是禅定,禅定是在于心力集中而后产生智慧的一种定力。
佛教的教义上有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的话,是说坐在那里要排除所有杂念,免去情虑上的散放,除去精神上的纷乱,体会人生的本性。
禅定是僧尼们每天的中心任务,因此与佛教有关的地方和事很多都要加一个禅字,如和尚居住的房间叫禅房,和尚聚会的地方叫禅堂,和尚坐的椅子叫禅椅,和尚说法时用言行或事物暗示教义的诀窍叫禅机。
品茶与修禅——茶禅一味
品茶与修禅——茶禅一味仁贤佛教崇尚饮茶,有“茶禅一味”之说。
“茶”泛指茶文化,而“禅”是“禅那”略称,意为“静虑”、“修心”。
“一味”之说则是指茶文化与禅文化有共通之处。
这个共通之处在于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
所谓尘心洗尽兴难尽,世事之浊我可清。
茶,品人生浮沉:禅,悟涅槃境界。
可以说佛教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茶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佛教的传播,茶是僧人坐禅修行不可缺少的饮料,两者密切相关。
佛教僧徒谓“茶禅一味”、“茶禅一体”,又说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为不发之药。
它有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
僧人种茶、制茶、饮茶、传播茶文化,为中国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发展及传播立下不世之功。
茶之作为饮食在寺院里盛行,起始是因为健胃和提神。
禅僧礼佛前必先吃茶,而且学禅务于不寐,不餐食,惟许饮茶。
如此修心悟性,以追求心灵净化,对自然的感悟和回归,在静思默想中,达到真我的境界。
禅的意境多少和茶的精神意趣相通,茶的清净淡泊、朴素自然、韵味隽永,恰是禅所要求的天真、自然的人性归宿。
晶茶的环境宜清、宜静、宜闲、宜空,而不宜过雅。
徐渭说:“茶宜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霄静坐,松月下,花鸟间,清白石,绿鲜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里双烟。
”不过这是文人雅士的品茗环境,似乎过于雅致,而难达禅宗论道“自心是佛”的空灵之境。
不若以茶的本性来论说来得贴切:冷静、思索、理智。
这和禅当下得到宁静的思想宗旨也是一致的。
品茶是一种美的景致,茶道含有深刻的文化精髓,而茶与禅也的确有着一种浓稠得剪不断化不开的千丝万缕的情结。
我们不妨静下心,暂且从一天的喧嚣中解脱出来,让心灵步尘赵州和尚一并“吃茶去”。
《五灯会元》卷四详细地记叙了此事,说河北赵州(赵县)有一柏林禅寺,寺中有一高僧叫从念禅师,人称赵州。
问新到僧:“曾到此间么?”答:“曾到。
“赵州说:“吃茶去!”又问一僧,答:“不曾到。
”赵州又说:“吃茶去!”后院主问:“为什么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赵州召唤院主,院主应诺,赵州便说:“吃茶去”。
茶佛一味
茶佛一味最初的茶树是自然生长在山间沟壑之中的,从刘备、诸葛亮、张飞生活的那个时代开始,特别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进入中国并大行其道。
寺院如雨后春笋般在环境优雅,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建了起来。
虔诚的教徒们每天打坐念佛,不免疲劳困乏,他们就用既有一些味道,又可解除困乏瞌睡的茶叶作为饮品。
于是,喝茶之事就在僧人们中间流行开来。
为了方便采摘,他们就在寺院的周边大量种植茶树,每到采茶做茶季节,浓浓的茶香伴着低沉的经声,绕过寺院,飘出山谷,侵入四方。
这种茶与佛合成一味,后来被人高雅地称为“茶佛一味”,也有叫做“禅茶一味”、“茶意茶味”的,意思无差别。
当年,陆羽被家人抛于野外,就是让一位僧人抱回寺院,他耳闻目睹僧人们种茶、采茶、制茶、喝茶,用心琢磨,又遍访茶地,写就《茶经》一书,成就了自己茶圣的地位。
现在不少人把茶与佛捆在一起歌颂,其实两者并无多少禅意,仅仅是因为茶的自然属性,被疲惫不堪的僧人们搬到了寺院里,用在了修禅悟道的活动中。
佛教徒借茶提神,茶,则在平静、清洁的寺院得到青睐。
于是乎,茶随禅形,有了种种对茶的褒奖,自然的茶被赋予佛的至高无上的境界。
“吃茶去”在茶界和佛界都是影响千古,称做“禅林法语”。
大意是,某日赵州观音寺来了一位新和尚,常驻这里的“赵州和尚”就问“你来过这里吗”,新和尚答“来过”。
“赵州和尚”摔出一句“吃茶去”,新和尚也不善,知道“赵州和尚”不满了,就忙改口“没来过”,结果那老和尚还是一句“吃茶去”。
此时,连站在一旁的人都看不下去了,就问怎么来过没来过的,都是“吃茶去”,“赵州和尚”还是那句“吃茶去”。
这个“吃茶去”肯定不是我们在不满意时说的“滚一边去”,似是“去吃茶”的过程中,体味佛的深意,禅的修悟。
老和尚以“去吃茶”这种方式告诉小和尚,佛在日常的生活中,把心静下来“去吃茶”,才可悟到禅意,所谓"参禅悟道"是也。
当下之时,喝茶的人越来越多,在买茶或者喝茶的地方挂上几件书法作品,供上一尊与佛有关的雕像,看上去是有一些宁静至高之意的。
关于茶的禅意
茶的禅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茶禅一味:茶与禅有着深厚的渊源,茶道与禅道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禅宗中,茶是重要的修行
道具,也是参禅悟道的一种方式。
茶的苦、涩、香、甘等味道,与禅的静、思、悟、寂等境界相呼应,茶禅一味,禅茶一味。
2. 茶的清净:茶的清净与禅的清净相似。
茶的清香、淡雅可以让人心境宁静,而禅的清净则是指心灵的
平静、无尘无染。
通过品茶,可以达到心灵的清净和净化,从而领悟生命的真谛。
3. 茶的悟道:品茶的过程也是参禅悟道的过程。
通过品茶,可以体悟人生的苦与乐、得与失,从而放下
执念,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超越。
同时,茶的清淡和禅的简朴也有相通之处,都强调回归自然、简单纯粹的美学。
4. 茶的礼仪:茶道中的礼仪也体现了禅的精神。
泡茶、奉茶、饮茶等环节都需要心静、手稳、神清,这
些要求与禅修的要求不谋而合。
在品茶的过程中,需要尊重他人、谦虚谨慎,这也是禅修中所强调的尊重和谦卑的态度。
综上所述,茶的禅意主要体现在茶禅一味、茶的清净、茶的悟道和茶的礼仪等方面。
通过品茶,可以领悟生命的真谛,达到心灵的清净和净化,同时也可以体悟禅的境界和智慧。
喝茶的佛家禅意句子
喝茶的佛家禅意句子
1."茶禅一味,品茗悟道。
一壶茶,一炷香,一杯中见真我,片刻间体味无常。
"
2."煮水烹茶,不闻世事喧嚣;饮茶静心,但觉佛法自然。
"
3."茶有佛性,悠然于心。
茶汤洗尘心,禅意在其中,品味之余,便是修行。
"
4."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虽非直接禅意句,却深含禅趣)"
5."茶禅一味,空灵澄明,如是观照,了然于心。
"
6."禅茶同修,淡中有味,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
7."泡茶若参禅,须有一颗平常心,清寂之中,自有天地。
"
8."片片茶叶落入壶中,如同人生百态沉浮,饮者观之,皆是禅机。
"
以上句子融合了佛教禅宗思想和茶文化的精髓,旨在通过品茶的过程,体现对生活、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领悟与平静接纳。
【“茶禅一味”】的由来!
【“茶禅一味”】的由来!“茶禅一味”是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的四字真言。
然而,这一被茶人们津津乐道的“茶典”究竟出自何处,千百年来,却被披上了一层缥渺神秘的面纱,其实“茶禅一味”出夹山。
距石门县城12公里的夹山寺因“两山对峙,一道中通”而得名。
唐懿宗、宋神宗、元世祖均曾敕令修缮,故有“三朝御修”之说。
船子德诚遇“金鳞” 善会和尚开夹山夹山的开山祖师是唐代的高僧善会。
善会是药山惟俨禅师经船子德诚禅师的再传弟子,属于禅宗的青原系。
药山、船子、善会三位高僧可以说是祖孙三代,药山惟俨(715~834年)俗姓韩,山西新绛人。
他17岁出家,住湖南津市药山,法席很盛。
当时,朗州(今湖南常德)刺史、文学家、哲学家李翱向慕药山惟俨,入山拜谒请教,后作《复性书》,把禅教义理融入儒家学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
船子德诚是四川遂宁人,得法于药山惟俨后,隐居于秀州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吴江畔,以小船渡人,因号船子和尚。
据《五灯会元》载,船子和尚晚年欲以衣钵传人,有一天,他把船停在岸边闲坐,有一位和尚问他:“什么是和尚的日常事务”?船子竖起船浆,问道:“领会吗”?和尚说:“不领会”。
船子语带玄机地说:“棹拨清波,金鳞罕遇”。
后来,住湖北荆州天皇寺的道悟禅师云游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市),正遇善会和尚上堂,有一位僧人问善会:“什么是法身”?善会回答:“法身没有形状”。
僧人又问:“什么是法眼”?善会又回答说:“法眼没有瑕疵”。
道悟听了,不禁失笑。
善会就离开座席,请教道悟:“我刚才回答这僧人的话一定有错误,使得上座失笑。
希望上座慈悲为怀,不吝赐教”!道悟说:“我也是出世教化众生,但还没有经过老师的指点哩”。
善会说:“我错在哪里,请给我点明”。
道悟回答说:“我始终是不说的,请你到华亭船子和尚那儿去”。
善会问:“此人怎样”?道悟说:“此人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于是,善会就解散众僧,收拾行装,直奔离京口不远的华亭。
船子和尚一看见他就问:“大德住哪座寺”?善会说:“是寺就不住,住了就不似”。
茶禅一味是什么意思
茶禅一味是什么意思“禅茶一味”,恐怕是张贴最广的有关茶的书法字幅了,几乎每一个茶馆、茶楼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茶是什么?诗云: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
饮茶不过两个动作:拿起、放下。
人遇不快,喜欢借酒消愁,岂不知“借酒消愁愁更愁。
”而在一盏茶的拿起与放下之间,却能看清几多人世间的分寸。
它让人静心定思,心境纯澈,这便是茶。
禅是什么?禅,是一种基于"静"的行为,是佛教的一种修行方式,通过凝神静坐,消除一切杂念妄想,获得一种智慧。
当心胸变得宽广,就能从容不迫,安静下来,就像一个空茶杯,空空如也。
喝茶与“禅”的组合,总会让人感觉有点玄玄妙妙,高深莫测,似乎自己眼前的这杯茶好像也更“高端”了。
然而,什么才是“禅茶一味”呢?《1》中国是世界茶的发源地,也是最大的产茶国。
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茶因其清淡恬静的性质而受到宗教系统的青睐。
而与宗教的相结合,反过来促进了茶叶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无形当中提高了茶的地位。
茶与宗教这两种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相互渗入、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最终行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即禅茶文化。
“禅茶一味”的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禅”是心悟,“茶”是物质的灵芽,“一味”就是心与茶、心与心的相通。
禅茶文化离不开禅的关照感悟,也离不开茶的人生日用。
文化中国禅茶文化精神可以概括为“正,清,和,雅”,包括“感恩,包容,分享,结缘”这些朴素的情感。
《2》茶与宗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修行之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
在道家看来,喝茶有助于清体降浊,是最自然的养生之道。
在佛教徒看来,茶是禅修的必备之物。
后来,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宗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的共通之处。
禅其实就是通过品茶来体味人生,追求更高的精神修养。
一曰“苦”佛法求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参禅就是要看破生死、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
古琴巫娜《茶佛一味》以茶静心,以禅入定
古琴巫娜《茶佛一味》以茶静心,以禅入定
古琴之音,《茶佛一味》》在在处处,佛心氤氲,茶香溢光。
一壶清茶,两三友人,静坐在室内一角,侃侃大山,在这种阴雨天,却是一桩幸事!清脆舒缓,听之慈悲入怀。
茶佛一味来自音乐時光00:0005:18
点击▲上面音频免费聆听音乐
感觉好舒服,古人真是太会享受了。
以茶静心,以禅入定。
身如琉璃,禅茶一味,读茶经时突然响起此旋律瞬间觉得很符合心境一看曲名竟然叫茶佛一味真是好巧。
节奏舒缓优美,古琴、萧、琵琶的韵律完美结合,此情此景,慢慢悠长,禪茶一味,心静如水。
“茶佛一味”,不仅是指饮食文化与宗教文化的交融与发展,而且是“拔无明之荒草,亦能瞻望佛祖之玄风”思想的物化体现,更重要的是人类幻想世界与情感世界的再度拥抱。
佛学讲求“顿悟”,即人的灵感思维。
品茶,是人的感官体验。
从感性的了解,达到创造、创新,经历的是人生跋涉和理念上的参禅。
西山僧援禅品茶三味至言一语道破“僧言灵味宜幽寂”。
既然如此,那么“茶佛一味”的表现形式—茶道艺术,就显得非同寻常了。
在茶道体系中,人们不仅讲究茶树种植与茶叶加工的连续和整体性,而且更追求饮茶过程中的艺术性与趣味性。
巫娜,生于重庆,9岁开始学习古琴。
1991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古琴专业,师从古琴演奏家赵家珍女士。
2004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师从著名古琴演奏家、教育家李祥霆先生,成为古琴演奏专业的第一位研究生。
2015年进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任古琴专业教师。
禅茶一味下一句是什么
禅茶一味下一句是什么
如下:
1、茶禅一味,人生如茶皆淡然。
2、茶禅一味,茶中有禅,禅在茶中。
3、茶禅一味,杯盏人生,人生如茶。
4、茶禅一味,浮浮沉沉阅尽千山万水!
茶禅一味:
“茶”泛指茶文化,而“禅”是“禅那”略称,意为“静虑”、“修心”。
“一味”之说则是指茶文化与禅文化有共通之处。
这个共通之处在于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
所谓尘心洗尽兴难尽,世事之浊我可清。
茶,品人生浮沉,禅,悟涅盘境界。
出处:
“茶禅一味”的典故源自赵州和尚那句著名的偈语——“吃茶去”。
宋代高僧圆悟克勤以禅宗的观念和思辩来品味茶的无穷奥妙,挥毫写下了“茶禅一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佛一味
最初的茶树是自然生长在山间沟壑之中的,从刘备、诸葛亮、张飞生活的那个时代开始,特别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进入中国并大行其道。
寺院如雨后春笋般在环境优雅,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建了起来。
虔诚的教徒们每天打坐念佛,不免疲劳困乏,他们就用既有一些味道,又可解除困乏瞌睡的
茶叶作为饮品。
于是,喝茶之事就在僧人们中间流行开来。
为了方便采摘,他们就在寺院的周边大量种植茶树,每到采茶做
茶季节,浓浓的茶香伴着低沉的经声,绕过寺院,飘出山谷,侵
入四方。
这种茶与佛合成一味,后来被人高雅地称为“茶佛一
,意思无差别。
当年,味”,也有叫做“禅茶一味”、“茶意茶味”的
陆羽被家人抛于野外,就是让一位僧人抱回寺院,他耳闻目睹
僧人们种茶、采茶、制茶、喝茶,用心琢磨,又遍访茶地,写就《茶经》一书,成就了自己茶圣的地位。
现在不少人把茶与佛捆在一起歌颂,其实两者并无多少
禅意,仅仅是因为茶的自然属性,被疲惫不堪的僧人们搬到了
寺院里,用在了修禅悟道的活动中。
佛教徒借茶提神,茶,则在平静、清洁的寺院得到青睐。
于是乎,茶随禅形,有了种种对
茶的褒奖,自然的茶被赋予佛的至高无上的境界。
“吃茶去”在
茶界和佛界都是影响千古,称做“禅林法语”。
大意是,某日赵州观音寺来了一位新和尚,常驻这里的“赵州和尚”就问“你来过
这里吗”,新和尚答“来过”。
“赵州和尚”摔出一句“吃茶去”,新和尚也不善,知道“赵州和尚”不满了,就忙改口“没来过”,结果那
老和尚还是一句“吃茶去”。
此时,连站在一旁的人都看不下去
了,就问怎么来过没来过的,都是“吃茶去”,“赵州和尚”还是那
句“吃茶去”。
这个“吃茶去”肯定不是我们在不满意时说的“滚一边去”,
似是“去吃茶”的过程中,体味佛的深意,禅的修悟。
老和尚以
“去吃茶”这种方式告诉小和尚,佛在日常的生活中,把心静下
,所谓"参禅悟道"是也。
当下之时,
来“去吃茶”,才可悟到禅意
喝茶的人越来越多,在买茶或者喝茶的地方挂上几件书法作
品,供上一尊与佛有关的雕像,看上去是有一些宁静至高之意
的。
但是,那里经常人声鼎沸,牌声麻将声,声声刺耳,酒气烟味,
袅袅升天。
甚至,这样的茶寮就被有些文化的人开在寺院之中,
吆三喝四,无人理会僧人们从窗前轻轻走过的脚步声。
不怕流
氓没文化,就怕流氓傍上文化。
很多地方制作了禅茶、佛茶,
真的想象不出在人山人海的喧嚣里,是如何做到“茶佛一味”,
而使人与物、茶与佛和谐一致的。
济南南部泰山余脉的灵岩寺,是“南茶北引”最早试种茶叶
的地区之一。
如今“灵岩茶”已经行销山东各地,成为山东茶的
一个上好品牌。
我推荐大家去灵岩寺喝灵岩茶,是因为灵岩寺
依然保持着千年古刹应有之风度,以及卓越的耐磨精神。
在寺
院高度社会化的时候,仍然像一座真正的寺院,在轻轻地往前
走。
我曾经陪着写小说的贾平凹先生去过灵岩寺,中午饭在那里吃的。
阳光照射下的小巧院落,生长着几株数百年历史的参天大树,静谧无比,吃过饭,又喝了这里的茶,平凹先生说,一定到这里住下写一部新的小说。
几年过去,不知他来没来,假如他来了,又能静心创作,莫言之后的中国第二位诺奖获得者非
他莫属。
那天,我又去了灵岩寺,是来问茶的。
站在远处的山顶,随云而动的灵岩寺,若隐若现。
不远处的灵岩茶园,映着辟支塔,妩媚多姿,就有一种美丽的画境铺在眼前,大概那就是我们想象中的“茶佛一味”。
再仔细体味,还真的有一股淡淡的茶香,和着清风飘了过来。
情不自禁,打开背包里的水壶,咕嘟咕嘟连喝三口,干渴荡然而去。
原来,“茶佛一味”是装在心里的化境。